CN105730597A - 脚踏滑板车 - Google Patents
脚踏滑板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730597A CN105730597A CN201610112366.7A CN201610112366A CN105730597A CN 105730597 A CN105730597 A CN 105730597A CN 201610112366 A CN201610112366 A CN 201610112366A CN 105730597 A CN105730597 A CN 10573059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e
- pedal
- drivewheel
- axle
- pedal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1/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 B62M1/24—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with reciprocating levers, e.g. foot lev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11/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脚踏滑板车,包括:支架;两主动轮,通过第二连接轴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从动轮,通过第三连接轴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脚踏驱动装置,包括两踏板和将所述两踏板的动力传递给两主动轮的传动机构,通过所述踏板的往复运动驱动所述主动轮旋转,所述两踏板通过第一连接轴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两踏板分别与所述两主动轮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踏板可运动至与其对应的主动轮相接触而对所述对应的主动轮产生摩擦阻力。从而通过去掉占用较大体积的车架和把手,只剩下脚踏的踏板部分用于承重,并通过踏板产生动力以及进行转向和制动操作,极大的简化了结构、减小了体积、减轻了重量,使得携带更加方便,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板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脚踏滑板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和私家车的保有量上升,现在很多城市出现了停车难的问题,如出门到饭店吃饭、到附近3公里范围内办事等短途出行,找停车位比较耽误时间,大部分停车场还要交停车费,增加了短途出行的时间和成本。众多上班族都是乘坐公共汽车或地铁上下班,但地铁、汽车等交通工具只能提供固定站点之间的服务,自行车因尺寸太大不能随身携带,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困境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轻型代步车,具有尺寸小、质量轻、携带较为方便等特点,骑行时比步行要快且轻松许多,是解决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
目前,出现了一种类似于儿童滑板车的脚踏滑板车。如图1所示,现有的脚踏滑板车包括前轮20、后轮30、车把22、车架10、踏板40和传动机构,通过脚扭动踏板40产生动力,再由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给后轮30,后轮30旋转驱动车辆前进,同时通过人手扭动车把22实现转向。
这种脚踏滑板车,比电力驱动的代步车更加环保,而且还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相对于自行车,这种脚踏滑板车也更加轻巧,携带更加方便。但是,相对于电力驱动的代步车,现有的脚踏滑板车的体积还是较大,便携性还是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较小、便于携带的脚踏滑板车。
为达以上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脚踏滑板车,包括:
支架;
两主动轮,通过第二连接轴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
从动轮,通过第三连接轴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
脚踏驱动装置,包括两踏板和将所述两踏板的动力传递给两主动轮的传动机构,通过所述踏板的往复运动驱动所述主动轮旋转;所述两踏板通过第一连接轴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两踏板分别与所述两主动轮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踏板可运动至与其对应的主动轮相接触而对所述对应的主动轮产生摩擦阻力。
优选地,所述踏板通过单向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套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第一传动轮、套接于所述第二连接轴的第二传动轮以及将所述第一传动轮的动力传递给第二传动轮的传动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为齿轮,所述传动件为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并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啮合的齿轮部件。
优选地,所述齿轮部件为同轴齿轮组,所述同轴齿轮组包括与所述第一传动轮啮合的第一齿轮和与所述第二传动轮啮合的第二齿轮。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为链轮,所述传动件为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的链条。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为皮带轮,所述传动件为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的皮带。
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箱体和连杆,所述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活动连接于所述箱体,所述两主动轮分置于所述箱体两侧,所述传动机构容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三连接轴连接于所述连杆。
优选地,所述主动轮通过单向轴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
优选地,所述踏板位于所述主动轮上方的位置,可与所述主动轮的滚动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踏板与所述主动轮接触的位置设有刹车片。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脚踏滑板车,去掉了占用较大体积的车架和把手,只剩下脚踏的踏板部分用于承重,并通过踏板产生动力以及进行转向和制动操作,极大的简化了结构、减小了体积、减轻了重量,使得携带更加方便,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脚踏滑板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脚踏滑板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脚踏滑板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脚踏滑板车转弯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脚踏滑板车转弯时的另一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脚踏滑板车制动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脚踏滑板车制动时的另一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
100-支架110-箱体
120-连杆200-主动轮
300-从动轮400-踏板
500-传动机构510-第一传动轮
520-第二传动轮530-传动件
531-第一齿轮532-第二齿轮
600-第一连接轴700-第二连接轴
800-第三连接轴910-单向轴承
920-单向轴承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2、图3,提出本发明的脚踏滑板车一实施例,其中,图2是脚踏滑板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脚踏滑板车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脚踏滑板车去掉了车架和车把,仅包括一支架100、两主动轮200、至少一从动轮300以及一脚踏驱动装置(400,500),优选地,从动轮300只有一个,与两个主动轮200形成接触地面的三个接触点,既保证了稳定性,又减小了重量和体积。两主动轮200通过一第二连接轴700活动连接于支架100,从动轮300通过一第三连接轴800活动连接于支架100,脚踏驱动装置包括两踏板400和将两踏板400的动力传递给两主动轮200的传动机构500,通过踏板400的往复运动驱动主动轮200旋转,两踏板400通过第一连接轴600活动连接于支架100,两踏板400分别与两主动轮200的位置相对应,踏板400可运动至与其对应的主动轮200相接触,以对对应的主动轮200产生摩擦阻力,实现制动和转向功能。本实施例中,将从动轮300作为前轮,主动轮200作为后轮;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将从动轮300作为后轮,主动轮200作为前轮。
优选地,支架100包括箱体110和连杆120,连杆120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于箱体110。第一连接轴600和第二连接轴700均活动连接于箱体110,两主动轮200和两踏板400分置于箱体110两侧,传动机构500容置于箱体110内,既美观又安全。第三连接轴800可以活动连接或固定连接于连杆120的自由端,相应的,从动轮300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于第三连接轴800。
踏板400优选通过单向轴承910连接第一连接轴600。单向轴承910又称超越离合器,其内部有特殊的滚针结构,内圈和外圈的转动,在一个转动方向上没有阻力,在另外一个方向上产生强大的摩擦阻力,类似棘轮的效果,可以用于单向传递动力。当然,也可以利用棘轮代替单向轴承910,或者利用类似于单向轴承和棘轮的其它单向传动部件。
主动轮200优选通过单向轴承920连接第二连接轴700。当然,主动轮200也可以通过棘轮或其它单向传动部件连接第二连接轴700,或者直接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轴700。
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500包括套接于第一连接轴600的第一传动轮510、套接于第二连接轴700的第二传动轮520以及将第一传动轮510的动力传递给第二传动轮520的传动件530。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轮510和第二传动轮520为齿轮,传动件530为活动连接于支架100并分别与第一传动轮510和第二传动轮520啮合的齿轮部件,齿轮部件活动套接于一连接轴,该连接轴固定连接于箱体110。齿轮部件可以与连接于箱体110的支架120共用一个连接轴。齿轮部件可以是单个齿轮,优选地,本实施例的齿轮部件为同轴齿轮组,同轴齿轮组包括与第一传动轮510啮合的第一齿轮531和与第二传动轮520啮合的第二齿轮532,第一齿轮531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532的直径。
可选地,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轮510和第二传动轮520为链轮,传动件530为连接第一传动轮510和第二传动轮520的链条。
可选地,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轮510和第二传动轮520为皮带轮,传动件530为连接第一传动轮510和第二传动轮520的皮带。
采用上述传动机构,当双脚踏在踏板400上,上下扭动踏板400时,踏板400会带动第一连接轴600旋转,由于踏板400通过单向轴承910(或棘轮)连接第一连接轴600,因此第一连接轴600只会向一个方向旋转,进而带动第一传动轮旋转510,传动件530将第一传动轮510的旋转运动传递给第二传动轮520使得第二传动轮520旋转,第二传动轮520带动第二连接轴700旋转,第二连接轴700带动两主动轮200旋转,从而驱动脚踏滑板车运动。
传动机构除了采用上述结构之外,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其他结构。例如,可以像中国专利201180017213.X那样采用曲柄轴与齿轮组合的结构,或者像中国专利201410608298.4那样采用铰链四杆机构与轮系组合的结构,或者像中国专利200920189907.1那样采用链条与滑轮组合的结构,等等。
本实施例中,踏板400位于主动轮200上方的位置,当脚往主动轮200方向向下踩踏板400时,踏板400可与主动轮200的滚动面接触,从而对主动轮200产生摩擦阻力,实现制动和转向功能。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让踏板400与主动轮200侧面接触来提供摩擦阻力。
如图4、图5所示,当右踏板400与右边的主动轮200接触时,右边的主动轮200在摩擦阻力的作用下转动速度变慢或停止转动,而左边的主动轮200仍然保持原来的速度转动,则脚踏滑板车就会向右转向。反之,当左踏板400与左边的主动轮200接触时,脚踏滑板车就会向左转向。
如图6、图7所示,当左右两踏板400分别与左右两边的主动轮200同时接触时,左右两边的主动轮200在摩擦阻力的作用下同时减小转动速度或停止转动,实现对脚踏滑板车的制动。
进一步地,踏板400与主动轮200接触的位置设有刹车片,该刹车片优选为耐磨的橡胶材质。设置刹车片一方面可以增加摩擦力,提高制动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减小对主动轮和踏板的磨损。
本发明的脚踏滑板车,具有以下特点:
本发明的脚踏滑板车,去掉了占用较大体积的车架和把手,只剩下脚踏的踏板400部分用于承重,并通过踏板400产生动力以及进行转向和制动操作,极大的减小了脚踏滑板车的体积,减轻了脚踏滑板车的重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传动机构500的结构极其紧凑,两个踏板400靠上下扭动产生驱动力,依靠单向轴承910交替为主动轮200提供动力,依靠连接轴的转动,通过数级齿轮加速,将动力传递给两个主动轮200,达到较快的行驶速度。采用踏板400上下扭动产生驱动力的方式,使得驾驶姿势更加稳定安全和优雅。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一侧踏板400接触同一侧的主动轮200时,对同一侧的主动轮200产生阻力,导致车轮转速变慢,依靠两侧车轮阻力不一致,产生转弯效果。当两侧踏板400同时接触相应的主动轮200而对两个主动轮200同时产生阻力时,则对整车产生制动效果。这种通过脚部控制转向,依靠踏板400后仰对车轮挤压产生阻力的方式,是体积最为优化,集成度最高的转向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两个主动轮200和一个从动轮300的结构组合,为脚踏滑板车提供了三个接触点,既保证了脚踏滑板车的稳定性,又最大限度的减小了整车的体积和重量。
本发明实施例的脚踏滑板车,由于设计紧凑,零部件非常少,而且踏板400和主动轮200同时起到的动力、转向和刹车的作用,集成度非常高,极大的简化了结构,减小了尺寸和重量,降低了产品成本。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脚踏滑板车,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廉,非常适合作为人力代步车。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不能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脚踏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100);
两主动轮(200),通过第二连接轴(700)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100);
从动轮(300),通过第三连接轴(800)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100);
脚踏驱动装置,包括两踏板(400)和将所述两踏板(400)的动力传递给所述两主动轮(200)的传动机构(500),通过所述踏板(400)的往复运动驱动所述主动轮(200)旋转;所述两踏板(400)通过第一连接轴(600)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100),所述两踏板(400)分别与所述两主动轮(200)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踏板(400)可运动至与其对应的主动轮(200)相接触而对所述对应的主动轮(200)产生摩擦阻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400)通过单向轴承(910)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600),所述传动机构(500)包括套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轴(600)的第一传动轮(510)、套接于所述第二连接轴(700)的第二传动轮(520)以及将所述第一传动轮(510)的动力传递给第二传动轮(520)的传动件(5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踏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轮(510)和第二传动轮(520)为齿轮,所述传动件(530)为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100)并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轮(510)和第二传动轮(520)啮合的齿轮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踏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部件为同轴齿轮组,所述同轴齿轮组包括与所述第一传动轮(510)啮合的第一齿轮(531)和与所述第二传动轮(520)啮合的第二齿轮(53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踏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轮(510)和第二传动轮(520)为链轮,所述传动件(530)为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510)和第二传动轮(520)的链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踏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轮(510)和第二传动轮(520)为皮带轮,所述传动件(530)为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510)和第二传动轮(520)的皮带。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脚踏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0)包括箱体(110)和连杆(120),所述第一连接轴(600)和第二连接轴(700)活动连接于所述箱体(110),所述两主动轮(200)分置于所述箱体(110)两侧,所述传动机构(500)容置于所述箱体(110)内,所述第三连接轴(800)连接于所述连杆(120)。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脚踏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200)通过单向轴承(92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700)。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脚踏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400)位于所述主动轮(200)上方的位置,可与所述主动轮(200)的滚动面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脚踏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400)与所述主动轮(200)接触的位置设有刹车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12366.7A CN105730597A (zh) | 2016-02-29 | 2016-02-29 | 脚踏滑板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12366.7A CN105730597A (zh) | 2016-02-29 | 2016-02-29 | 脚踏滑板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30597A true CN105730597A (zh) | 2016-07-06 |
Family
ID=56249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112366.7A Pending CN105730597A (zh) | 2016-02-29 | 2016-02-29 | 脚踏滑板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730597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09322A (zh) * | 2017-03-10 | 2017-06-09 | 冯卫东 | 脚踏车 |
CN112644628A (zh) * | 2019-10-09 | 2021-04-13 | 深圳市和芯润德科技有限公司 | 代步车及其做功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852153A1 (de) * | 1998-11-12 | 2000-05-18 | Peter Wiesner | Tretmobil |
CN2515103Y (zh) * | 2002-01-10 | 2002-10-09 | 甄冠忠 | 一种齿轮传动变速踏板车 |
US20070262541A1 (en) * | 2004-08-19 | 2007-11-15 | Tapio Viitamaki | Roll Sliding Device |
CN201626520U (zh) * | 2010-02-21 | 2010-11-10 | 周水泉 | 具传动机构的滑板车 |
CN203427979U (zh) * | 2013-05-13 | 2014-02-12 | 郦芦生 | 双脚踏动式滑板车 |
CN205440736U (zh) * | 2016-02-29 | 2016-08-10 | 冯卫东 | 脚踏滑板车 |
-
2016
- 2016-02-29 CN CN201610112366.7A patent/CN10573059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852153A1 (de) * | 1998-11-12 | 2000-05-18 | Peter Wiesner | Tretmobil |
CN2515103Y (zh) * | 2002-01-10 | 2002-10-09 | 甄冠忠 | 一种齿轮传动变速踏板车 |
US20070262541A1 (en) * | 2004-08-19 | 2007-11-15 | Tapio Viitamaki | Roll Sliding Device |
CN201626520U (zh) * | 2010-02-21 | 2010-11-10 | 周水泉 | 具传动机构的滑板车 |
CN203427979U (zh) * | 2013-05-13 | 2014-02-12 | 郦芦生 | 双脚踏动式滑板车 |
CN205440736U (zh) * | 2016-02-29 | 2016-08-10 | 冯卫东 | 脚踏滑板车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09322A (zh) * | 2017-03-10 | 2017-06-09 | 冯卫东 | 脚踏车 |
WO2018161826A1 (zh) * | 2017-03-10 | 2018-09-13 | 冯卫东 | 脚踏车 |
CN112644628A (zh) * | 2019-10-09 | 2021-04-13 | 深圳市和芯润德科技有限公司 | 代步车及其做功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167106B2 (ja) | 手動乗物 | |
CN104326051B (zh) | 脚踏滑板车 | |
CN1594013A (zh) | 往复踏步式助力自行车 | |
CN105730597A (zh) | 脚踏滑板车 | |
CN205440736U (zh) | 脚踏滑板车 | |
CN202279202U (zh) | 对称双飞轮结构及具有对称双飞轮结构的人力车辆 | |
CN103587632B (zh) | 双驱动三轮自行车 | |
CN2818307Y (zh) | 踏板往复式步行车 | |
CN103303422A (zh) | 双人双力健身自行车 | |
CN204355228U (zh) | 脚踏滑板车 | |
CN102126533A (zh) | 手驱大轮滑行车 | |
CN203544271U (zh) | 双驱动三轮自行车 | |
CN202201116U (zh) | 双人双力健身自行车 | |
CN100360369C (zh) | 一种步行式自行车 | |
CN203902770U (zh) | 一种前后轮双驱动自行车 | |
CN101962059A (zh) | 一种三轮单摆式滑板车 | |
CN201427633Y (zh) | 不等轮径摆动簧式自行车 | |
CN1028981C (zh) | 手脚动力高速自行车 | |
CN2475654Y (zh) | 滑板车的驱动装置 | |
CN101590890B (zh) | 不等轮径双导轨簧式自行车 | |
CN108528597B (zh) | 一种组合平衡车的折叠装置 | |
CN106985951A (zh) | 一种代步健身多用电动自行车 | |
CN201179941Y (zh) | 划艇式健身车 | |
CN1891560A (zh) | 密闭型双摆杆绳链传动低座平蹬式人力驱动装置 | |
CN2552802Y (zh) | 一种齿轮传动变速踏板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