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30508B - 一种货车的边梁以及货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货车的边梁以及货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730508B CN105730508B CN201610257538.XA CN201610257538A CN105730508B CN 105730508 B CN105730508 B CN 105730508B CN 201610257538 A CN201610257538 A CN 201610257538A CN 105730508 B CN105730508 B CN 10573050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de bar
- mounting portion
- floor
- lorry
- floor profi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02—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货车的边梁以及货车,所述边梁为型材,所述边梁包括边梁本体、以及与所述边梁本体一体成型或开设在所述边梁本体上有用于装配辅助装置的辅助安装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货车的边梁,通过设置边梁为型材,使得边梁的整体强度较大,尤其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有利于提高货车车架的整体强度;通过将装配辅助装置的辅助安装部一体成型或开设在所述边梁本体上,使得装辅助装置可以直接装配到辅助安装部,避免了将辅助装置采用焊接固定在边梁上,这样减少了焊接工作量、以及避免了焊接引起的质量缺陷;以及提高了辅助装置与边梁固定的装配速度,并提高了边梁的制造质量,降低了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货车的边梁、以及具有该边梁的货车。
背景技术
目前,货车边梁为单一的热轧槽钢、工字钢或冷拉的型材,在货车上设置边梁,一方面是提高整车的强度外,另外一方面就是将一些辅助装置固定在边梁上,比如:用来连接捆绑货物的绳钩,用来收紧绳索的紧绳器,用来安装插桩的插桩座,用来焊接边挡板等等。目前辅助装置与边梁之间的固定采用焊接,使得焊接量较大,劳动强度很大,工作效率低;并且焊接引起边梁的变形、虚焊、漏焊、飞溅等焊接缺陷难以控制,焊接缺陷的后期处理消耗工时较多,导致制造成本及人工成本相应增加,以及引起降低边梁的强度、影响整车的外观等等。而且边梁采用钢材使得自重相对较重,无疑增加使用成本;另外,钢材以及焊道表面易生锈腐蚀,大大降低了货车的整体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货车的边梁,通过将装配辅助装置的辅助安装部一体成型或开设在所述边梁本体上,使得装辅助装置可以直接装配到辅助安装部,避免了焊接固定,提高了边梁的制造质量,降低了人工成本。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货车的边梁,所述边梁为型材,所述边梁包括边梁本体、以及与所述边梁本体一体成型或开设在所述边梁本体上有用于装配辅助装置的辅助安装部。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安装部包括用于安装紧绳器、绳钩、木板和插桩中的至少一个安装部。
进一步地,所述边梁本体具有一体成型的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腔室,外侧的腔室由竖向板和水平板围绕而成,所述辅助安装部包括在外侧的腔室上间隔开设有多个插桩孔形成的插桩安装部。
进一步地,内侧的腔室为电气路过线腔。
进一步地,所述边梁还包括一体成型的沿所述边梁本体向内水平延伸的第一边梁安装部、以及沿所述边梁本体的内侧向下竖直延伸的第二边梁安装部。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安装部包括一体成型在所述边梁本体上用于安装木板的槽口,所述槽口与所述边梁本体的顶面形成台阶状。
进一步地,所述边梁本体向内水平延伸形成第一边梁安装部,所述第一边梁安装部、槽口、以及所述边梁本体的顶面形成从内向外的两级台阶状。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安装部包括一体成型在所述边梁本体的下端、并排设置的两个用于卡装紧绳器的紧绳器卡槽。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紧绳器卡槽之间具有分别向对方延伸的挡条。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安装部包括间隔开设在所述边梁本体下端的多个绳钩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边梁本体的外侧上下两端分别具有向外延伸的护条。
进一步地,所述边梁的外侧板上设有向外凸起的半圆形的加强筋。
进一步地,在边梁的内侧设置有边梁连接件,所述边梁连接件与边梁装配式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边梁连接件包括第一边梁固定部、沿所述第一边梁固定部的末端向外折弯延伸的第一边梁连接部、以及沿所述第一边梁连接部的末端向下折弯延伸的第二边梁连接部;所述第一边梁连接部和第二边梁连接部分别于所述边梁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边梁连接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边梁连接部上部、并向内延伸的第二边梁固定部。
基于上述的货车的边梁,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货车,所述货车包括上述的货车边梁。
进一步的,所述货车还包括纵向平行设置的两纵梁、一前横梁、一后横梁、以及地板,所述前横梁垂直设置在两纵梁的前端,所述后横梁垂直设置在两纵梁的后端,所述前横梁和后横梁分别卡接在所述地板的前后两端,所述地板与两纵梁之间为装配连接固定,所述前横梁和后横梁分别与两纵梁之间为装配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地板由横向铺设在两纵梁上、并起到横向支撑作用的多根至少具有一个腔室的型材连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还包括两边梁,两边梁分别设置在所述地板左右两侧,所述地板、前横梁、后横梁、以及两边梁的上表面形成载货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装配连接固定为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边梁与所述地板、前横梁和后横梁之间设置有边梁连接件,所述边梁与边梁连接件之间为装配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地板包括横向铺设在两纵梁上的多根第一地板型材,相邻接的两根所述第一地板型材之间相互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地板型材具有至少一个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地板型材的一侧下部设有向外延伸的用于与所述纵梁装配的第一外延伸安装板,所述第一地板型材的另一侧下部设有第一安装凹槽和沿第一安装凹槽的边缘向内折弯延伸的第一内延伸安装板;所述第一内延伸安装板叠加在与其相邻接的第一外延伸安装板的上方,紧固件穿过第一内延伸安装板和第一外延伸安装板、并与所述纵梁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延伸安装板的端部还具有向上的翻边,所述翻边位于所述第一内延伸安装板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地板型材的一侧的上部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内卡槽,另一侧的上部设有向外凸出的、并与所述第一内卡槽相匹配的第一外卡槽;所述第一内卡槽与与其相邻接的第一外卡槽相卡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地板型材上设有沿所述第一地板型材长度方向的两个平行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之间设置有T形的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地板还包括可横向移动的定位滑块,所述定位滑块的下端设有与两个所述滑槽相匹配的两个卡爪,所述卡爪位于所述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地板型材的上部还设有向上凸出的防滑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地板型材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上板和第一下板、垂直设置的第一前侧板、第一后侧板和中连板、以及与所述第一上板平行的安装凹槽板和滑槽板,所述滑槽板两端与中连板之间分别设有两个斜连板。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板与第一上板之间设有弧形板。
进一步地,所述中连板与所述第一前侧板和第一后侧板之间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板的宽度与所述斜连板的宽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地板包括交替排列的第一地板型材和第二地板型材,相邻接的所述第一地板型材和第二地板型材之间相互卡接,所述第二地板型材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地板型材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地板型材和第二地板型材横向铺设在所述两纵梁的上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地板型材的一侧设有向外延伸的用于与所述两纵梁装配的第一外延伸安装板,所述第一地板型材的另一侧下部设有第一安装凹槽和沿第一安装凹槽的边缘向内折弯延伸的第一内延伸安装板;所述第二地板型材的一侧下部设有向外延伸的用于与所述两纵梁装配的第二外延伸安装板,所述第二地板型材的另一侧下部设有第二安装凹槽和沿第二安装凹槽的边缘向内折弯延伸的第二内延伸安装板;所述第一地板型材的第一内延伸安装板位于与其相邻接的所述第二地板型材的第二外延伸安装板上,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内延伸安装板和第二外延伸安装板与所述纵梁固定,所述第二地板型材的第二内延伸安装板位于与其相邻接的所述第一地板型材的第一外延伸安装板上,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内延伸安装板和第一外延伸安装板与所述纵梁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地板型材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二上板和第二下板、垂直设置的第二前侧板和第二后侧板、间隔设在所述第二前侧板和第二后侧板之间的至少一个连接板、以及设置在第二前侧板与连接板之间并与所述第二上板平行的第二安装凹槽板。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将所述第二上板、第二下板、第二前侧板和第二后侧板所围成的区域分隔成至少两个正方形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地板型材的一侧的上部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内卡槽,另一侧的上部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外卡槽;所述第二地板型材的一侧的上部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二内卡槽,另一侧的上部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二外卡槽;所述第一地板型材的第一内卡槽与与其相邻接的所述第二地板型材的第二外卡槽相卡合,所述第一地板型材的第一外卡槽与与其相邻接的所述第二地板型材的第二内卡槽相卡合。
进一步地,所述前横梁包括前横梁本体、设在前横梁本体上与所述地板相卡接的前卡槽、以及沿所述前横梁本体向外延伸的前横梁安装部,所述前横梁安装部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两纵梁的上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后横梁包括后横梁本体、设在后横梁本体上与所述地板相卡接的后卡槽、后横梁本体的下部设有后安装凹槽、以及沿后安装凹槽的边缘向内折弯延伸的后延伸安装板。
进一步地,所述后横梁的下端设有两个向下延伸的后保险杠安装板。
进一步地,所述纵梁至少包括上翼板和下翼板两个部件,所述纵梁通过紧固件将各部件装配固定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上翼板为一体挤压成型,所述上翼板具有上翼板本体和沿上翼板本体向下延伸的上翼板安装部。
进一步地,所述下翼板为一体挤压成型,所述下翼板具有下翼板本体和沿下翼板本体向上延伸的下翼板安装部。
进一步地,所述上翼板安装部和下翼板安装部的其中一个为竖直板,所述上翼板安装部和下翼板安装部的其中另一个的端部设有与竖直板相匹配的翼板凹口,所述竖直板位于所述凹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上翼板安装部和下翼板安装部的中心面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纵梁还包括位于所述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的腹板,所述腹板的上下两端部分别于所述上翼板和下翼板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翼板安装部上设有与所述腹板的上端部相匹配的上翼板凹口,所述下翼板安装部上设有与所述腹板的下端部相匹配的下翼板凹口。
进一步地,所述上翼板本体具有位于所述上翼板安装部内侧的第一本体和位于所述上翼板安装部外侧的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本体的下表面从外向内依次包括第一斜面、与上翼板本体的上表面平行的第一平面、以及第二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本体上的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一本体的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进一步地,所述货车还包括后保险杠,所述后保险杠采用装配连接固定在所述车架的尾部。
进一步地,所述后保险杠包括:竖向平行设置的两立柱和横向设置在所述立柱下端的一横档,所述后保险杠还包括设置在左右两侧的两边立柱,两边立柱分别于所述横档的左右两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边立柱与其对应侧的立柱之间设有侧封板。
进一步地,所述侧封板上设有若干横向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形成货车尾灯的安装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边立柱的外侧面为弧形过渡面。
进一步地,所述横档截面为空心的矩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横档的上部设有向上凸起的防滑凸槽。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横截面为工字型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货车的边梁,通过设置边梁为型材,使得边梁的整体强度较大,尤其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有利于提高货车车架的整体强度;通过将装配辅助装置的辅助安装部一体成型或开设在所述边梁本体上,使得装辅助装置可以直接装配到辅助安装部,避免了将辅助装置采用焊接固定在边梁上,这样减少了焊接工作量、以及避免了焊接引起的质量缺陷;以及提高了辅助装置与边梁固定的装配速度,并提高了边梁的制造质量,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货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横向剖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右侧的边梁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边梁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边梁的一段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中安装插桩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3中左侧的边梁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4中边梁连接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去除行走系统后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3中地板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2中第一地板型材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2中第一地板型材与定位滑块的配合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3中地板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6中第二地板型材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1中前横梁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中前横梁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11中后横梁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中后横梁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3为纵梁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3中D-D向剖视结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图24中上翼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图25中L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7为图24中下翼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8为纵梁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9为图21中后保险杠的主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0为图29中E-E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1为图21中H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在描述方位时,以货车正常行驶的方向为前方,以前方相对的另一方为后方,以靠近货车截面的中心线的方向为内,以远离货车截面的中心线的方向为外。
参见图1-图31,为装配式货车架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是本实施例中的货车的结构示意图,货车包括车架100、牵引总成200、支腿总成300、后保险杠400、以及行走系统500等组成。
如图4-图10所示,边梁5包括边梁本体51、以及与边梁本体51一体成型或开设在边梁本体51上有用于安装辅助装置的辅助安装部。通过设置边梁5为挤压型材,使得边梁5的整体强度较大,尤其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有利于提高货车车架的整体强度;通过将装配辅助装置的辅助安装部一体成型或开设在边梁本体5上,使得装辅助装置可以直接装配到辅助安装部,这样避免了辅助安装部与边梁5之间的焊接,避免了因焊接辅助安装部引起的边梁5的变形、强度降低、以及对于整车外观的影响等,有利于提高边梁的质量,增加边梁的强度,以及提高整车的组装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其中,辅助安装部包括用于安装紧绳器10、绳钩20、木板30和插桩40等的至少一个安装部。紧绳器10用于拉紧捆绑货物的绳索,绳钩20用于绳索的固定,木板30设置在货车的车架上、用于固定货物时加固钉子,插桩40用于插桩,将平板车变为厢式车或者侧帘车或栏板车等。
如图3、图5和图8所示,边梁本体51具有一体成型的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腔室,本实施例中具有三个腔室,分别为外侧的第一腔室511、中间的第二腔室512和内侧的第三腔室513,其中第一腔室511为由竖向板和水平板围绕而成矩型腔室;辅助安装部包括在外侧的第一腔室511上间隔开设有多个插桩孔5111形成的插桩安装部。在第一腔室511的上板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插桩孔5111;在插桩时,插桩40的下部穿过插桩孔5111进入第一腔室511,第一腔室511的腔壁起到固定插桩的作用。内侧的第二腔室512和第三腔室513腔室为电气路过线腔。这样通过在外侧的第一腔室511上间隔开设有多个插桩孔5111形成的插桩安装部,当插桩40安装到图3中的插桩安装部后,并将插桩40的上端通过上连接件50连接,使得图3中的平板车成为图8所示的厢式车或侧帘车。也可以插桩后不连接上连接件50成为栏板车。
如图5所示,辅助安装部还包括一体成型在边梁本体51上用于安装木板30的槽口54,槽口54与边梁本体51的顶面形成台阶状。第一边梁安装部52、槽口54、以及边梁本体51的顶面形成从内向外的两级台阶状。木板30安装到槽口54内,木板30的内侧与边梁连接件6接触。通过设置一体成型在边梁本体51上的槽口54,使得槽口54的制造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辅助安装部包括在边梁本体51的下端并排设置的两个用于卡装紧绳器10的紧绳器卡槽55,紧绳器卡槽55与边梁本体51一体成型,紧绳器10上设有与紧绳器卡槽55相匹配的卡板。增加对于紧绳器10的限位,在两个紧绳器卡槽55之间具有分别向对方延伸的挡条551,增加对于紧绳器10上侧的限位,保证紧绳器10安装后的牢固性。通过设置一体成型在边梁本体51上的紧绳器卡槽55,使得紧绳器10的安装固定简单,直接卡装就可,并避免了对于紧绳器10的焊接固定。
如图5和图9所示,辅助安装部包括间隔开设在边梁本体51下端的多个绳钩安装孔56,本实施例中,绳钩安装孔56开设在第二腔室512的下端壁上。通过开设绳钩安装孔56,避免了对于绳钩20的焊接固定。
如图5和图7所示,在边梁本体51的外侧上下两端分别具有向外延伸的护条514,护条514的厚度大于边梁本体51的腔壁,通过设置护条514有利于对于边梁5的保护,以及增加边梁5的强度。边梁51的外侧板上设有向外凸起的半圆形的加强筋515,用于增加外侧板的强度。
如图5所示,为了边梁5的固定连接,在边梁5的内侧设置有边梁连接件6,边梁连接件6焊接在货车的地板4上,边梁5通过紧固件7固定在边梁连接件6上。边梁5和边梁连接件6均为一体挤压成型的铝合金型材。通过设置边梁5和边梁连接件6为一体挤压成型的铝合金型材,使得边梁5和边梁连接件6的自重减轻,外观美观,避免出现生锈等情况,养护成本较低。
如图4和图10所示,边梁连接件6包括与地板4的侧面连接固定的第一边梁固定部61、沿第一边梁固定部61的末端向外折弯延伸的第一边梁连接部62、以及沿第一边梁连接部62的末端向下折弯延伸的第二边梁连接部63;其中第一边梁连接部61和第二边梁连接部63分别与边梁5之间通过紧固件7连接固定,在边梁5上设有与第一边梁连接部61和第二边梁连接部63相匹配的边梁安装部;通过设置边梁连接件6便于边梁7的装配固定。
为了增加边梁连接件6与地板4之间固定的牢固性,边梁连接件6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边梁连接部63上部、并向内延伸的第二边梁固定部64,第二边梁固定部64与地板4的下表面焊接固定;第一边梁固定部61与地板4的侧面也是焊接固定。在第二边梁固定部64上具有与地板4的侧面连接固定的固定凸台65,进一步增加边梁连接件6与地板4之间固定的牢固性。
如图5所示,边梁5还包括沿边梁本体51向内水平延伸的第一边梁安装部52、以及沿边梁本体51的内侧向下竖直延伸的第二边梁安装部53,第一边梁安装部52和第二边梁安装部53与边梁连接件6上第一边梁连接部61和第二边梁连接部63相互匹配对应、并分别固定。
如图9所示,第一边梁安装部52和第二边梁安装部53在通过紧固件7与边梁连接件6固定,在第一边梁安装部52上间隔开设有若干通孔。为了通孔成型时的定位方便,在第一边梁安装部52上开设有沿边梁长度方向的边梁槽521,通孔沿边梁槽521开设,提高开槽的工作效率。
如图2所示,货车的车架100包括纵向平行设置的两根纵梁1、一根前横梁2、一根后横梁3、以及地板4,其中前横梁2垂直设置在两根纵梁1的前端,后横梁3垂直设置在两根纵梁1的后端,并且前横梁2和后横梁3分别卡接在地板4的前后两端,地板4与两根纵梁之间为装配连接固定,前横梁2和后横梁3分别与两根纵梁之间为装配连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通过部件之间采用装配式连接固定,彻底避免了焊接带来的质量缺陷和人工成本较高的问题,具体的,如图12和图14所示,前横梁2和后横梁3分别卡接在地板4的前后两端,地板4与两根纵梁1之间为装配连接固定,前横梁2和后横梁3分别与两根纵梁之间为装配连接固定;这样减少了大量的焊接工作量、以及避免了焊接引起的质量缺陷,提高了货车车架的产品质量,减少了对于质量缺陷的后期处理,降低了人工成本。
本实施例中,车架100主要采用铝合金型材装配而成,其中纵梁1和地板4是由铝合金型材装配而成,前横梁2和后横梁3为一体成型的铝合金型材。装配连接固定为采用紧固件连接固定或卡接固定,紧固件可以采用螺栓、铆钉、HUCK钉等。采用铝合金型材还使得货车车架的自重较轻,外观美观,制造的人工成本和养护成本较低。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车架100还包括两根边梁5,两根边梁5分别设置在地板4的左右两侧,两根边梁5、前横梁2和后横梁3形成车架的外框;边梁5也采用一体挤压成型的铝合金型材,位于便于边梁5的装配连接,在地板4与边梁5之间设置有边梁连接件6,确切的说是在地板4、前横梁2和后横梁3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连梁连接件6,边梁5通过紧固件固定在连梁连接件6上。通过设置边梁连接件6有利于边梁5的装配固定。地板4的上表面、前横梁2的上表面、后横梁3的上表面、以及两边梁5的上表面形成货车车架的载货平台,或者说形成货车车架的上表面。
本实施例中,车架100无贯穿横梁,或者说省略贯穿横梁,地板4起到横向支撑的作用,地板4由横向铺设在两根纵梁1上的多根至少具有一个腔室的铝合金型材组成。地板4起到了横向支撑作用,也就是地板4除了起到地板作用外,还起到了横向支撑的作用,也就是起到了贯穿横梁的作用,也就使得货车车架可以省略贯穿横梁,这样就避免了在纵梁1上开设贯穿孔、以及对于贯穿横梁的焊接,避免了开设贯穿孔对于纵梁1的强度的降低,以及焊接贯穿横梁引起的纵梁1的结构变形,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以及人工成本的降低。通过设置地板型材至少具有一个腔室,使得型材的结构具有较大的抗弯模量,增加地板的承载能力和抗压强度。
下面具体说明地板4的结构,其中表示方位的“内”“外”是相对于地板型材截面本身说的,如图12-图15所示,为地板4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地板4是由一种地板型材卡接而成。
具体的,如图12所示,地板4包括横向铺设在两根纵梁1上的多根至少具有一个矩形腔室第一地板型材41,第一地板型材41为一体挤压成型的铝合金型材。相邻接的两根第一地板型材41之间相互卡接。通过相互卡接使得地板4形成一个整体,第一地板型材41在上端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卡接结构、在下端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延伸安装板结构;这样有利于增加地板4的强度,以及有助于形成平整的地板上表面。通过设置第一地板型材41具有矩形的腔室,使得第一地板型材41具有较大的抗弯模量,并且与纵梁1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进一步增加抗压性能。
对于卡接结构,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第一地板型材41的一侧的上部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内卡槽414,另一侧的上部设有向外凸出的、并与第一内卡槽414相匹配的第一外卡槽415;在第一地板型材41安装固定时,第一内卡槽414与与其相邻接的第一外卡槽415相卡合。这样使得第一地板型材41的上部相互卡接固定,增加装配固定的牢固性和平整性,以及卡合操作简单,较少固定操作的时间。
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第一地板型材41的一侧下部设有向外延伸的用于与纵梁1装配的第一外延伸安装板411,在第一地板型材41的另一侧下部设有第一安装凹槽412和沿第一安装凹槽412的边缘向内折弯延伸的第一内延伸安装板413;在第一地板型材41安装固定时,第一内延伸安装板413叠加在与其相邻接的第一外延伸安装板411的上方,紧固件7穿过第一内延伸安装板413和第一外延伸安装板411、并与纵梁1固定,第一安装凹槽412用于放置固定紧固件7。这样通过相邻接的两根第一地板型材41的第一内延伸安装板413和第一外延伸安装板411的相叠加固定,使得第一地板型材41通过紧固件7固定时,将相邻接的两根第一地板型材41同时固定在纵梁1上,并且使得第一地板型材41的前后两侧都固定在纵梁1上,增加相邻接的第一地板型材41之间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增强地板4整体的牢固性。
如图14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地板型材41的装配固定速度,在第一外延伸安装板411的端部还具有向上的翻边4111,翻边4111位于第一内延伸安装板413的外侧。也就是在第一地板型材41装配式,上部通过第一内卡槽414和第一外卡槽415卡接,下部通过将第一内延伸安装板413放入第一外延伸安装板411上,并位于翻边4111内侧,这样有利于第一内延伸安装板413的安装定位,提高了装配速度。
如图12、图14和图15所示,为了便于地板4上的货物的固定,地板4还包括可横向移动的定位滑块43,定位滑块43安装在第一地板型材41上;在第一地板型材41上设有沿第一地板型材41长度方向的两个平行的滑槽414,两个滑槽414之间设置有T形的隔板;定位滑块43的下端设有与两个滑槽414相匹配的两个卡爪,卡爪位于滑槽414内。可以根据需要在第一地板型材41上设置定位滑块43,使得处于地板4上的货物在前后方向得到定位。
如图13所示,在第一地板型材41的上部还设有向上凸出的防滑凸台416,增加地板4与其上放置的货物之间的摩擦,增加货物的稳定性。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第一地板型材41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上板4171和第一下板4172、垂直设置的第一前侧板4173、第一后侧板4174和中连板4175、以及与第一上板4171平行的安装凹槽板4176和滑槽板4177,其中滑槽板4177两端与中连板4175之间分别设有两个斜连扳4178。也就是第一地板型材41具有围成的三个腔室,滑槽板4177与第一上板4171之间设有弧形板4179,滑槽414就是有滑槽板4177、弧形板4179第一上板4171和T形的隔板围绕而成,为了增加对于滑槽414的支撑,设置在滑槽板4177两端分别设置斜连扳4178,滑槽板4177的宽度与斜连板4178的宽度相等,也就是形成等角三角形的腔室增加对于滑槽414的支撑。中连板4175与第一前侧板4172和第一后侧板4174之间的距离相等。这样使得第一地板型材41具有较大的强度,使得地板4的整体强度较大。
如图16-图18所示,是地板4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地板4是由两种地板型材交替卡接而成。
具体的,如图16所示,地板4包括交替排列的第一地板型材41和第二地板型材42,第一地板型材41和第二地板型材42横向铺设在两纵梁1的上表面上。相邻接的第一地板型材41和第二地板型材42之间相互卡接,在上部卡接使得第一地板型材41和第二地板型材42形成一个整体,有利于增加地板4的强度,以及有助于形成平整的地板上表面。其中第一地板型材41采用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第二地板型材42上不设置定位滑块43,这样使得第二地板型材42的结构简单,可以降低地板的成本。并且第二地板型材42的宽度大于第一地板型材41的宽度,这样减少了第一地板型材41的使用量,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
本实施例方式中,也是第一地板型材41和第二地板型材42在上部通过卡接结构卡接,下部通过安装板固定。
如图17和图18所示,第一地板型材41和第二地板型材42在下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的安装板,在第一地板型材41的一侧设有向外延伸的用于与两纵梁1装配的第一外延伸安装板411,在第一地板型材41的另一侧下部设有第一安装凹槽412和沿第一安装凹槽412的边缘向内折弯延伸的第一内延伸安装板413;在第二地板型材42的一侧下部设有向外延伸的用于与两根纵梁1装配的第二外延伸安装板421,在第二地板型材42的另一侧下部设有第二安装凹槽422和沿第二安装凹槽422的边缘向内折弯延伸的第二内延伸安装板423;在第一地板型材41和第二地板型材42交替安装时,第一地板型材41和相邻接的第二地板型材42上部卡接,下部第一地板型材41的第一内延伸安装板413位于与其相邻接的第二地板型材42的第二外延伸安装板421上,也就是第一内延伸安装板413叠加在第二外延伸安装板421;紧固件7穿过第一内延伸安装板413和第二外延伸安装板421与纵梁1固定;第二地板型材42的第二内延伸安装板423位于与其相邻接的第一地板型材41的第一外延伸安装板411上,紧固件7穿过第二内延伸安装板423和第一外延伸安装板411与纵梁1固定。这样通过相邻接的第一地板型材41和第二地板型材42的安装板相叠加固定,使得第一地板型材41和第二地板型材42之间的下部固定、以及第一地板型材41和第二地板型材42与纵梁1之间的固定同时完成,并且使得第一地板型材41和第二地板型材42的前后两侧都固定在纵梁1上,增加第一地板型材41和第二地板型材42之间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增强地板4整体的牢固性。
参见图17和图18所示,第一地板型材41的一侧的上部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内卡槽414,另一侧的上部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外卡槽415;第二地板型材42的一侧的上部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二内卡槽424,另一侧的上部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二外卡槽425;在第一地板型材41和第二地板型材42交替安装时,第一地板型材41的第一内卡槽414与与其相邻接的第二地板型材42的第二外卡槽425相卡合,第一地板型材41的第一外卡槽415与与其相邻接的第二地板型材42的第二内卡槽424相卡合。这样使得第一地板型材41和第二地板型材42的上部相互卡接固定,增加装配固定的牢固性和平整性,以及卡合操作简单,较少固定操作的时间。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地板型材42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二上板4271和第二下板4272、垂直设置的第二前侧板4273和第二后侧板4274、均匀间隔在第二前侧板4273和第二后侧板4274之间的三个连接板4275、以及设置在第二前侧板4273与连接板4275之间并与第二上板4271平行的第二安装凹槽板4276。这样使得第二地板型材42具有三个正方形腔室和第二安装凹槽422上方的腔室。这样使得第二地板型材42具有较大的抗弯模量,使得地板4的整体强度较大。
如图19-图22所示,具体说明本实施例中前横梁2和后横梁3的结构,前横梁2和后横梁3均为一体挤压成型的铝合金型材,前横梁2包括前横梁本体21、设在前横梁本体21上与地板4相卡接的前卡槽22、以及沿前横梁本体21向外水平延伸的前横梁安装部23;前横梁安装部23与地板4的内延伸安装板叠加,并通过紧固件7固定在两根纵梁1的上表面上。也就是前横梁2的前横梁本体21位于纵梁1的前端,前横梁安装部23位于纵梁1上。
后横梁3包括后横梁本体31、设在后横梁本体31上与地板4相卡接的后卡槽32、后横梁本体31的下部设有后安装凹槽33、以及沿后安装凹槽33的边缘向内折弯延伸的后延伸安装板34。后延伸安装板34与地板4的外延伸安装板叠加,并通过紧固件7固定在两根纵梁1的上表面上。后横梁本体31位于纵梁1的后端,后安装凹槽33和后延伸安装板34位于纵梁1上。为了便于后保险杠的装配在后横梁3的下端设有两个向下延伸的后保险杠安装板35。
下面具体说明本实施例中,纵梁1的结构,纵梁1为通过铝型材装配成型件。如图3、图23-27图所示,是纵梁1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图22是图4中右侧的纵梁的结构示意图,纵梁1是由上翼板11、下翼板12和腹板13三个铝型材装配而成的。
如图23和图24所示,纵梁1包括上翼板11、下翼板12、位于上翼板11和下翼板12之间的腹板13共三个部件,通过紧固件7将三个部件装配固定成型。这样纵梁1的部件之间通过紧固件7的装配固定,避免了纵梁1成型时的焊接,避免了因为焊接引起的变形、强度降低、质量缺陷等,有利于提高纵梁1的质量,以及提高纵梁1的制造速度、降低制造成本。
如图24-图27所示,地板4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上翼板11上,地板4的下表面与上翼板11的上表面接触。上翼板11和下翼板12均为一体挤压成型的铝型材,上翼板11具有上翼板本体111和沿上翼板本体111向下延伸的上翼板安装部112。下翼板12具有下翼板本体121和沿下翼板本体121向上延伸的下翼板安装部122。在上翼板安装部112上设有与腹板13的上端部相匹配的上翼板凹口113,在下翼板安装部122上设有与腹板13的下端部相匹配的下翼板凹口123。在纵梁1装配时,腹板13的下端位于下翼板凹口123处,并利用紧固件7将腹板13与下翼板安装部122固定;腹板13的上端位于上翼板凹口113处,并利用紧固件7将腹板13与上翼板安装部112固定;这样使得纵梁1固定成型简单,设置上翼板凹口113和下翼板凹口123使得腹板13的安装定位简单,有利于提高纵梁1的组装速度;以及有利于与腹板13之间的固定,使得纵梁1组装后的受力性能较好。
本实施中,纵梁1为变截面结构,腹板13为铝合金挤压型材,腹板13设置为上拱下凸结构,增加纵梁1的承载能力,增加纵梁的抗压性能。紧固件7为铝铆钉和铝HUCK钉。
本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腹板13偏向上翼板本体111的内侧,也就是上翼板本体111具有位于上翼板安装部112内侧的第一本体1111和位于上翼板安装部112外侧的第二本体1112,并且第一本体111的宽度小于第二本体1112的宽度。也就是通过将第二本体1112的宽度设置的较宽,使得上翼板本体111的外侧与地板4接触的距离加大,增加了纵梁1对于地板4的支撑力臂,有利于提高纵梁1对于地板4的支撑力度,提高了地板4的受力性能。
本实施例中,如图26所示,上翼板本体111的上表面为平面,下表面有一定的斜度,这样有利于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有限降低自重、以及减少原材料成本。具体的,第二本体1112的下表面有一定的斜度;第一本体1111的下表面与上表面平行,在第一本体1111的下表面上开设有一条上翼板槽114,便于紧固件7的固定。第二本体1112的下表面从外向内依次包括第一斜面11121、与上翼板本体111的上表面平行的第一平面11122、以及第二斜面11123。在第一平面11122上开设有一条上翼板应力槽114。并且设置第一斜面1112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斜面1112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第一斜面1112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8度,也就是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比较小,并设置第二本体1112上的第一平面11122与第一本体1111的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紧固件7固定在第一平面11122上,设置第二斜面11123使得第二斜面11123与上翼板本体111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本体1111的厚度,这样增加第二本体1112内侧的厚度,有利于增加第二本体1112的强度,确保增长了第二本体1112的支撑力臂后,第二本体1112自身的强度的增加,保证了对于地板4的有力支撑。
如图28所示,是纵梁1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纵梁1由上翼板11和下翼板12两个部件,通过紧固件7将两个部件装配固定成型。这样纵梁1的部件之间通过紧固件7的装配固定,避免了纵梁1成型时的焊接,避免了因为焊接引起的变形、强度降低、质量缺陷等,有利于提高纵梁1的质量,以及提高纵梁1的制造速度、降低制造成本。
地板4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上翼板11上,地板4的下表面与上翼板11的上表面接触。上翼板11和下翼板12均为一体挤压成型的铝型材,上翼板11具有上翼板本体111和沿上翼板本体111向下延伸的上翼板安装部112。下翼板12具有下翼板本体121和沿下翼板本体121向上延伸的下翼板安装部122。其中下翼板安装部122为竖直板,在上翼板安装部112上设有与下翼板安装部122上的凹口,下翼板安装部122的上部位于凹口内,并通过紧固件7固定。这样使得纵梁1固定成型简单,设置凹口使得上翼板11和下翼板12安装时,安装定位简单,有利于提高纵梁1的组装速度,并且有利于增加纵梁1组装后的受力性能。设置上翼板安装部112和下翼板安装部122的中心面重合,使得下翼板安装部122对上翼板安装部112形成有力的支撑,增加纵梁1的受力性能。
如图21、图29-图31所示,说明位于车架100尾部的后保险杠400的结构,后保险杠400通过紧固件7装配连接在后横梁3和纵梁1上。后横梁3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后保险杠安装板35,后保险杠40的上部通过紧固件7固定在后保险杠安装板35上。后保险杠400还设有用于安装的加强撑408,加强撑408的前端通过紧固件7连接后保险杠400,上端通过紧固件7连接纵梁1的下端。紧固件7为螺栓。
如图29所示,后保险杠400包括两根立柱401、一根横档402、以及两根边立柱403,其中,两根立柱401竖向平行设置,横档402横向设置在立柱401的下端,两根边立柱403设置在两根立柱401的左右两侧,并且两根边立柱403分别于横档402的左右两端;也就是边立柱403位于保险杠400的左右两侧。
通过增加设置在左右两侧的边立柱403,加强了后保险杠的整体强度,尤其是使得后保险杠400两侧的强度加强,防撞性增强,避免碰撞时出现变形断裂等问题,进一步增强后保险杠400的安全性,增加后保险杠400对于货车的保护。
为了进一步增加后保险杠400的整体强度,在边立柱403与其对应侧的立柱401之间设有侧封板404,也就是设置有两块侧封板404;在两根立柱401之间设置有牌照板405,货车的牌照固定在牌照板405上。通过设置侧封板404使得后保险杠400形成一个封闭式结构,各部件之间紧密连接的、相互支撑的整体,进一步增强了后保险杠400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在侧封板404上设有若干横向的加强筋4041,增加侧封板404的强度,以及有效加强立柱401、横档402及边立柱403之间连接强度;同时设置加强筋4041可以作为尾灯的安装支架,无需额外增加灯支架,实现外形美观,以及降低材料成本,节省安装灯架的时间,使得生产成本降低。
如图30所示,两根边立柱403的外侧面为弧形过渡面4031,也就是从边立柱403的前端面向后端面过渡的弧形面。通过设置弧形过渡面4031,当出现侧面碰撞时,可缓解碰撞损坏,更加安全可靠,有效增强后保险杠400的安全可靠性。
如图30所示,横档402为具有矩形腔室的铝型材,或者说其截面为空心的方形结构。这样横档402在车辆前进方向上有着较高的抗弯模量,或者说在截面方向有较高的抗弯模量;同时横档402的整个上表面面积较大,且横档402设为空心结构,在保证足够强度基础上有效降低后保险杠重量,同时节约了材料。
本实施例中,在横档402的上表面上设有若干向上凸起的防滑凸槽4021,设置横档402的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较宽,一方面可以增加横档402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使得横档402具有了踏板的功能,满足方便上下车的要求,更加方便安全;并且避免了专门设置踏板,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货车的边梁,所述边梁为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梁包括边梁本体、以及与所述边梁本体一体成型或开设在所述边梁本体上用于装配辅助装置的辅助安装部;所述边梁还包括一体成型的沿所述边梁本体向内水平延伸的第一边梁安装部,所述辅助安装部包括一体成型在所述边梁本体上用于安装木板的槽口,所述第一边梁安装部、槽口、以及边梁本体的顶面形成从内向外依次升高的两级台阶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梁本体具有一体成型的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腔室,外侧的腔室由竖向板和水平板围绕而成,所述辅助安装部包括在外侧的腔室上间隔开设有多个插桩孔,多个所述插桩孔形成插桩安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梁还包括沿所述边梁本体的内侧向下竖直延伸的第二边梁安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梁本体的外侧上下两端分别具有向外延伸的护条。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安装部包括一体成型在所述边梁本体的下端、并排设置的两个用于卡装紧绳器的紧绳器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安装部包括间隔开设在所述边梁本体下端的多个绳钩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梁的内侧设置有边梁连接件,所述边梁连接件与所述边梁通过紧固件装配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梁连接件包括第一边梁固定部、沿所述第一边梁固定部的末端向外折弯延伸的第一边梁连接部、以及沿所述第一边梁连接部的末端向下折弯延伸的第二边梁连接部;所述第一边梁连接部和第二边梁连接部分别于所述边梁连接固定。
9.一种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货车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边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257538.XA CN105730508B (zh) | 2016-04-22 | 2016-04-22 | 一种货车的边梁以及货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257538.XA CN105730508B (zh) | 2016-04-22 | 2016-04-22 | 一种货车的边梁以及货车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30508A CN105730508A (zh) | 2016-07-06 |
CN105730508B true CN105730508B (zh) | 2018-05-18 |
Family
ID=56255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257538.XA Active CN105730508B (zh) | 2016-04-22 | 2016-04-22 | 一种货车的边梁以及货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73050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27769B (zh) * | 2016-11-29 | 2023-09-15 | 辽宁忠旺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 Utv平板拖车 |
CN109050666A (zh) * | 2018-08-27 | 2018-12-21 | 武汉智能控制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纵梁结构、车架结构及多层纵梁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906628C3 (de) * | 1989-03-02 | 1994-12-22 | Peter Schmitz | Bodenplattform für ein Chassis von Sattelaufliegern |
EP1445178B1 (en) * | 2003-02-06 | 2009-04-15 | Aghito Sistemi S.r.l. | Floor of a vehicle for load carrying |
FI20105693L (fi) * | 2010-06-15 | 2011-12-16 | Upm Kymmene Wood Oy | Tavarankuljetusajoneuvon tai -perävaunun pohjalevy ja menetelmä tavarankuljetusajoneuvon tai -perävaunun pohjalevyn muodostamiseksi |
CN205632661U (zh) * | 2016-04-22 | 2016-10-12 | 青岛中集专用车有限公司 | 一种货车的边梁以及货车 |
-
2016
- 2016-04-22 CN CN201610257538.XA patent/CN105730508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30508A (zh) | 2016-07-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91458B (zh) | 一种装配式半挂车车架、半挂车以及装配方法 | |
CN108025693B (zh) | 缓冲梁 | |
CN205632659U (zh) | 一种装配式半挂车车架以及半挂车 | |
CA2529762A1 (en) | Sidewall assembly having composite panels for trailers and vans | |
CN105730508B (zh) | 一种货车的边梁以及货车 | |
CN105691459B (zh) | 一种半挂车的纵梁以及半挂车 | |
CN205632661U (zh) | 一种货车的边梁以及货车 | |
KR20140121228A (ko) | 트럭 적재함의 플로어패널 | |
CN201512007U (zh) | 半挂侧帘车的前墙结构 | |
CN210912155U (zh) | 具有底板加强与防水功能的模块式轻量化货车车厢 | |
CN205632686U (zh) | 一种货车的地板以及货车 | |
CN114228842B (zh) | 新能源物流车、车厢和底架总成 | |
CN104512482B (zh) | 车身构造 | |
CN205632660U (zh) | 一种半挂车的纵梁以及半挂车 | |
CN215205063U (zh) | 货车车架和具有其的载货车辆 | |
CN114524024B (zh) | 新能源物流车、车厢和侧板组装方法 | |
CN205632368U (zh) | 一种挂车的后保险杠以及挂车 | |
CN210793371U (zh) | 具有加强底板结构的货车车厢 | |
CN113581301A (zh) | 一种车厢及电动车 | |
CN210617955U (zh) | 安装方便的模块化货车车厢 | |
CN217260348U (zh) | 新能源物流车、车厢、底架总成和用于车厢组装的下边梁 | |
CN202508185U (zh) | 车辆备胎舱及车辆 | |
CN216761924U (zh) | 新能源物流车、车厢和侧板总成 | |
CN216761925U (zh) | 新能源物流车、车厢和用于车厢组装的上边梁 | |
CN106080804B (zh) | 电动汽车后地板框架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201 Address after: No.9, Linjiang Road,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5000 Patentee after: YANGZHOU CIMC TONGHUA SPECIAL VEHICLE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 Huaihe East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Qingdao, Shandong 266500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CIMC SPECIAL VEHICLES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