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14769A - 一种抗滑灌注桩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滑灌注桩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714769A CN105714769A CN201610152258.2A CN201610152258A CN105714769A CN 105714769 A CN105714769 A CN 105714769A CN 201610152258 A CN201610152258 A CN 201610152258A CN 105714769 A CN105714769 A CN 1057147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struction
- stake
- concrete
- pile
- retaining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22—Piles
- E02D5/34—Concrete or concrete-like piles cast in position ;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 E02D5/36—Concrete or concrete-like piles cast in position ;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making without use of mouldpipes or other mou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滑灌注桩施工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坡面临近河边坡体渗水较大并有可能塌方陷落且对灌注施工造成很大的难度的地方,采用及时抽水和在灌注时加快入仓手段、加快混凝土初凝的技术手段;本发明的优点是开挖过程中水量较小时采用潜水泵排水,水量较大时,先在每次开挖施工前进行孔内双液止水注浆,每次开挖深度:1米,双液注浆孔按孔深1.5米;间距0.5米,沿桩孔周边布置,能有效控制壁身塌陷,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采用C30坍落度尽可能小并添加必要的速凝剂能够加快桩体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滑灌注桩施工方法,属于边坡加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抗滑桩在支挡滑坡的过程中主要承受侧向力,但它与一般建筑地基和桥梁桩基中承受侧向力的桩性质完全不同,后者是直接承受荷载并主动向土中传递应力的主动桩,而滑坡治理工程中的抗滑桩并不直接承受外荷载的作用,只是由于滑坡体在自重或其他外因的作用下发生变形或移动,而被动的承受坡体由于变形而产生的荷载作用。
例如,申请号为CN201510041985.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施工方法,步骤包括:施工准备;拔钻、泵送混凝土;沉放钢筋笼;重复施工;桩身养护;基桩试验与检测。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施工方法钻孔过程中噪音低、振动小、完全不排土、不运土。由于双向封闭挤扩钻头能够在进钻和提钻时双向将桩孔中的土体挤压到桩孔侧壁中,故能在成桩过程中避免在非挤土桩工法中所出现的桩孔坍塌、泥浆护壁、桩底沉渣过厚和桩孔排土所引起的桩周土体应力释放所导致的向孔内的位移与强度衰减。
例如,申请号为CN201210350856.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冬季严寒气候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工法,其步骤如下:(1)设计桩径时在不增加费用的基础上,减少桩数,增大桩径;(2)人员组织选用在北方有过冬季施工经验的挖孔作业人员,并配备人工挖孔作业所必需的冬季施工劳保用品,另在挖孔作业孔口设置软爬梯;(3)挖孔作业工具,桩芯混凝土搅拌都在加热情况下进行;(4)砼运输采用混凝土罐车进行运输,混凝土罐车装料罐外围包裹保温棉;(5)桩芯混凝土浇筑高出设计桩顶标高最少1.0m,并同时覆盖保温材料,并在保温棉的上方覆盖土。
例如,申请号为CN201310447129.2的专利公开了潮汐环境冲击成孔灌注桩施工工法,包括如下步骤:(a)施工准备;(b)孔心定位;(c)钻机就位;(d)灌注桩造孔;(e)永久性钢护筒护壁;(f)钻孔验收;(g)钢筋笼制作与安放;(h)灌注桩浇筑;(i)清扫整理。本发明解决灌注桩施工在较厚水下块石层钱塘江内块石层厚,地质复杂的丁坝与多次抛石抢险塘段,能较大程度的缩短施工工期,通过采用钢壁套筒,对桩基起永久性的保护作用,减少因坝体受侵蚀的产生的维修费用,并采用先进的潜孔锤偏心跟管钻进技术提高钻机的钻杆和跟进套管的单根长度,使用永久性套筒护壁。
综上所述,传统的抗滑桩施工虽然施工快,易操作,但缺点是抗滑桩利用桩周土体对桩的嵌制作用稳定土体,不适用于较塑体的滑坡;耗费的钢材较多;由于抗滑桩截面多采用矩形,而矩形桩基本采用人工开挖,存在机械化率低和安全风险较大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抗滑灌注桩施工方法,本发明能够根据施工条件的限制采用结合工程特点的抗滑施工工艺并能有效地满足施工设计要求同时能加快使用进度且节约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坡面临近河边坡体渗水较大并有可能塌方陷落且对灌注施工造成很大的难度的地方,采用及时抽水和在灌注时加快入仓手段、加快混凝土初凝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施工资料准备
(11)、人工挖孔施工前掌握场地地形资料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2)、施工图纸及与抗滑桩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措施的资料,并进行图纸会审;
(13)、编写施工方案;
(14)、水泥、砂石、钢筋主要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质检报告;即抗滑桩施工过程需要的中间材料和浇筑施工过程的中间材料都需要达到国家规范规定的标准,必须要有合格证和质量报告,已保证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
(2)、现场作业准备
(21)、现场核对设计,按设计测定桩位,进行施工放样,放样时要根据工地具体情况和施工发生的误差,所述桩位尺寸大宇设计尺寸,然后整平孔口场地;
(22)、在井口上竖井架或摇头扒杆出碴、进料,起吊高度应高出井口3m以上搭设临时风雨棚,做好井口侧边坡的坡角排水沟,连通向下游方向排水;井口设栏杆及供起吊人员装卸料用的脚踏板和井口开关门;
(23)、为保护抗滑桩顶部平整稳定,对抗滑桩周围3m范围内场地进行硬化,硬化采用C25砼,厚20cm;
(24)、挖孔起吊采用吊桶及起吊设备,起吊设备必须设置卡紧装置;
(25)、施工期间,考虑雨期边坡坡脚渗水以及地下水,配备2台抽水泵,另备用1台潜水泵用于汛期井内应急排水;
(26)、确定起吊设备设置位置,按顺序组织设备就位安装;
(27)、施工前在抗滑桩右侧3#滑坡体EL235、EL250、EL265三级马道进行观测点的变形观测,在抗滑桩施工过程中进行跟踪观测,所述EL代表海拔标高、绝对标高,EL235表示所述部位的相对海拔高程为235;
(28)、3#滑坡体锚索、锚杆及锚固梁施工与抗滑桩施工存在上下交叉作业,为保证抗滑桩施工安全,必须在开工前做好边坡安全防护工作,拟定在抗滑桩临边坡侧做2.5米高挡墙来防止边坡滚石或物品掉落危害,挡墙采用钢管支撑间排距1.5m,竹夹板满铺,通长布置;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对上级边坡施工再采取分级防护措施;
(3)、施工设备选择
根据场地工程地质状况,选择挖掘工具、出土工具、降水工具、照明工具、通风工具、护壁模板、检测设备;
(4)、现场施工
(41)、桩外回填
根据导流洞出口实际地形测量,下游七个抗滑桩外侧平台宽度小于5m,且外侧平台高程为EL222,EL222表示相对海拔高程为222,桩顶设计高程EL230,EL230表示相对海拔高程为230,先对抗滑桩外侧区域进行回填处理,以保证桩身内外侧压力平衡,采用交通洞贝雷桥弃渣区域内弃渣对桩外侧进行回填,因回填料多为石方,回填后孔隙率大,为避免河道大量向抗滑桩内渗水,同时考虑汛期河道对平台会造成的冲刷,桩外回填宽度加大至12m,实测桩心距对岸104m,回填区域中间2m采用粘土回填,回填料采用推土机碾压,回填区域临水坡比1:1.5;
(42)、桩位放线
根据建设方提供控制点,依据设计图纸及设计要求,用极坐标法采用全站仪投测桩中心点,桩中心采用木桩、钢筋标记,桩位放样偏差均须小于50mm;桩孔孔口高程测量采用水准仪,根据设定的水准点测定各桩孔口标高,通过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验收确认;
(43)、人工挖孔
(431)、准备桩身施工、桩位确定后,在桩孔开挖边缘浇筑护口圈,以防地表水流入孔中,在护圈达到强度要求后,在护圈上设置十字引线标记,井口中心与桩心重合;按每桩三人一组进行开挖、护壁,施工时采取跳挖施工;
(432)、成孔掘进,为使抗滑桩孔开挖过程中孔口稳定,正式开挖前,在孔口部位浇注抗滑桩锁口,围绕抗滑桩上部锁口做成50cm宽、厚50cm的钢筋混凝土围挡,锁口上表面和抗滑桩锚固段桩顶在一个平面上,锁口采用C20钢筋砼结构,桩向开挖采用锄头、风镐与钻孔爆破相配合的掘进成孔,根据上部地质情况,先向下打入超前钢筋后再进行桩土开挖,每桩深开挖2m应对桩孔垂直度进行自检,对于桩底入岩段硬度大岩石采用爆破法施工,爆破时防止石块飞出井口及保证上层桩护壁不受破坏,堆放30cm厚砂袋;
(433)、护壁,每掘进1.0m,即进行护壁,护壁混凝土厚度为25cm,配单层钢筋,环向和竖向各配直径12mm及16mm螺纹钢,内模为钢模板,底部设径向楔型口,楔形口高10cm宽11cm,便于下一次护壁混凝土入仓施工;护壁砼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运至工作面,人工入仓,振捣密实;
桩孔中心线平面位置偏差不超过50mm,垂直偏差不超过45mm,护壁钢筋保护层40mm,每层护壁竖向钢筋插入下层护壁500mm,使上下护壁相互拉接以避免护壁因自重而拉裂;护壁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在砼护壁内侧设置支撑,以防止护壁变形,保证施工安全;抗壁有明显水点处,应设置导水管排水;
特殊易垮方区域每掘进0.3~0.5m即进行护壁,护壁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利用十字引线检校钢模中心,在浇注护壁砼前安放好护壁钢筋,确保护壁强度、质量与安全;
(434)、井壁塌方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在地下水作用或因放炮作用引起塌方时,控制井内及邻近的放炮,进行护壁支护,在塌空处填充块石,护壁适当加筋,浇灌砼未达到设计强度80%前不宜拆除模板顶撑;当岩体破碎和地下水作用继续塌坍时,清除危石,在塌方处搭制托梁暗柱,并用木楔、长钉加固钉牢,里面用块石填充,以阻止土石继续坍塌,并立即支护,适当加密塌方处钢筋,浇灌砼未达到设计强度80%前不能拆除模板顶撑;
(435)、出渣,安装吊桶、照明、活动盖板和通风机
(4351)、在安装滑轮组及吊桶时,使吊桶与桩孔中心位置重合作为挖孔时直观上控制桩位中心和护壁支模的中心线;
(4352)、井底照明用低压电源、防水带罩的安全灯具;桩口上设围护栏;
(4353)、当桩孔深大于10m时,应向井下通风,加强空气对流,通风采用鼓风机,配有塑料送风管,操作时上下人员轮换作业,桩孔上人员密切注视观察桩孔下人员的情况,互相响应,切实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4354)、桩孔口安装水平推移的活动安全盖板,当桩孔内有人施工时应掩好安全盖板,防止杂物掉下砸人;无关人员不得靠近桩孔口边;吊运渣时,再打开安全盖板;
(4355)、检查桩位中心轴线及标高,以桩孔口的定位线为依据,逐节校测;以防止桩孔倾斜及扭曲;每次施工下一节护壁时对孔净空尺寸、中心偏位进行校核,通过钢尺及互桩确定孔中心位置及正方向,向两边拉尺校核孔净空尺寸;
(4356)、逐层往下循环作业,将桩孔挖至设计深度,清除虚渣,检查地质情况,桩底应支承在设计所规定的持力层上,随着桩孔挖深,孔内设刚性梯上落,设置与孔壁锚固的半圆形网作遮挡;
(4357)、在岩土变化位置留渣,在挖孔过程中遇到地质变化时要留样,查看与地质资料是否相符,如不符合地质资料时应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
(4358)、检查验收,成孔以后通知监理工程师到现场检查,确认是否满足要求,必须对桩身直径、尺寸、孔底标高、桩位中线、井壁垂直进行全面测定,做好施工记录,办理隐蔽验收手续;
(4359)、桩底封底:桩身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桩底清渣、排水处理,然后采用C20砼对桩底进行封底,其厚度为10cm。
(436)、排水
当地下出水时,随挖随将泥水用吊桶运出,先在桩孔底挖集水坑,用高扬程水泵沉入抽水边降水边挖孔,水泵的规格按抽水量确定,同时在下次开挖施工前进行孔内双液止水注浆,每次开挖深度为1米,双液注浆孔按孔深1.5米;间距0.5米,沿桩孔周边布置,当施工至滑动面以下,无护壁施工段时,若出现河道渗水或坍塌,停止施工;
(44)、钢筋笼制作与吊放;
(441)、钢筋笼制作:抗滑桩桩身所在的施工范围挖孔桩设计桩长16m至23m,直径3m,主筋规格采用36mm螺纹钢,分布钢筋采用16mm螺纹钢,钢筋在钢加厂定型加工,加工尺寸严格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运至施工现场分块堆放,钢筋笼在桩内进行安装,钢筋笼的主筋采用套筒连接,接头应错开1.5m以上,箍筋采用焊接,焊接长度满足单面焊10d,双面焊15d,机械连接接头和焊接的接头质量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钢筋与护壁混凝土之间设混凝土垫块,确保钢筋笼居中;
(442)、钢筋笼的制作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4421)、主筋间距:±10mm;
(4422)、箍筋间距:±20mm;
(4423)、直径:±10mm;
(4424)、长度:±100mm。
(45)、砼搅拌与灌注;
(451)、采用C30砼灌注,现场HZS120拌和站拌制,灌注前应先对桩孔进行清理,抽干积水,保证清底干净,所述HZS120是拌合站拌合设备系统的一种型号;
(452)、采用砼罐车运输至现场,避免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当桩孔深度小于15米时,采用混凝土缓降串管方式入仓,串管距孔底的高度小于2m;当桩孔深度大于15米时,采用直径大于20厘米的钢溜管方式入仓;
为保证砼密实度,采用振动棒分层捣实,每段浇筑高度小于0.5米,振动棒操作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作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以20秒、30秒为宜,但还应视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453)、分层浇注振捣,振动棒应插入下层5cm左右,以清除两层之间接缝,砼灌注完毕,应按要求留置试块,桩顶覆盖土工膜养护并经常湿水或蓄水养护。
本发明的优点是开挖过程中水量小时采用潜水泵排水,水量大时,先在每次开挖施工前进行孔内双液止水注浆,每次开挖深度为1米,双液注浆孔按孔深1.5米;间距0.5米,沿桩孔周边布置,能有效控制壁身塌陷,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采用C30坍落度并添加速凝剂,能够加快桩体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施工资料准备
(11)、人工挖孔施工前掌握场地地形资料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2)、施工图纸及与抗滑桩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措施的资料,并进行图纸会审;
(13)、编写施工方案;
(14)、水泥、砂石、钢筋主要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质检报告;即抗滑桩施工过程需要的中间材料和浇筑施工过程的中间材料都需要达到国家规范规定的标准,必须要有合格证和质量报告,已保证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
(2)、现场作业准备
(21)、现场核对设计,按设计测定桩位,进行施工放样,放样时要根据工地具体情况和施工发生的误差,所述桩位尺寸大宇设计尺寸,然后整平孔口场地;
(22)、在井口上竖井架或摇头扒杆出碴、进料,起吊高度应高出井口3m以上搭设临时风雨棚,做好井口侧边坡的坡角排水沟,连通向下游方向排水;井口设栏杆及供起吊人员装卸料用的脚踏板和井口开关门;
(23)、为保护抗滑桩顶部平整稳定,对抗滑桩周围3m范围内场地进行硬化,硬化采用C25砼,厚20cm;
(24)、挖孔起吊采用吊桶及起吊设备,起吊设备必须设置卡紧装置;
(25)、施工期间,考虑雨期边坡坡脚渗水以及地下水,配备2台抽水泵,另备用1台潜水泵用于汛期井内应急排水;
(26)、确定起吊设备设置位置,按顺序组织设备就位安装;
(27)、施工前在抗滑桩右侧3#滑坡体EL235、EL250、EL265三级马道进行观测点的变形观测,在抗滑桩施工过程中进行跟踪观测,所述EL代表海拔标高、绝对标高,EL235表示所述部位的相对海拔高程为235;
(28)、3#滑坡体锚索、锚杆及锚固梁施工与抗滑桩施工存在上下交叉作业,为保证抗滑桩施工安全,必须在开工前做好边坡安全防护工作,拟定在抗滑桩临边坡侧做2.5米高挡墙来防止边坡滚石或物品掉落危害,挡墙采用钢管支撑间排距1.5m,竹夹板满铺,通长布置;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对上级边坡施工再采取分级防护措施;
(3)、施工设备选择
根据场地工程地质状况,选择挖掘工具、出土工具、降水工具、照明工具、通风工具、护壁模板、检测设备;
(4)、现场施工
(41)、桩外回填
根据导流洞出口实际地形测量,下游七个抗滑桩外侧平台宽度小于5m,且外侧平台高程为EL222,EL222表示相对海拔高程为222,桩顶设计高程EL230,EL230表示相对海拔高程为230,先对抗滑桩外侧区域进行回填处理,以保证桩身内外侧压力平衡,采用交通洞贝雷桥弃渣区域内弃渣对桩外侧进行回填,因回填料多为石方,回填后孔隙率大,为避免河道大量向抗滑桩内渗水,同时考虑汛期河道对平台会造成的冲刷,桩外回填宽度加大至12m,实测桩心距对岸104m,回填区域中间2m采用粘土回填,回填料采用推土机碾压,回填区域临水坡比1:1.5;
(42)、桩位放线
根据建设方提供控制点,依据设计图纸及设计要求,用极坐标法采用全站仪投测桩中心点,桩中心采用木桩、钢筋标记,桩位放样偏差均须小于50mm;桩孔孔口高程测量采用水准仪,根据设定的水准点测定各桩孔口标高,通过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验收确认;
(43)、人工挖孔
(431)、准备桩身施工、桩位确定后,在桩孔开挖边缘浇筑护口圈,以防地表水流入孔中,在护圈达到强度要求后,在护圈上设置十字引线标记,井口中心与桩心重合;按每桩三人一组进行开挖、护壁,施工时采取跳挖施工;
(432)、成孔掘进,为使抗滑桩孔开挖过程中孔口稳定,正式开挖前,在孔口部位浇注抗滑桩锁口,围绕抗滑桩上部锁口做成50cm宽、厚50cm的钢筋混凝土围挡,锁口上表面和抗滑桩锚固段桩顶在一个平面上,锁口采用C20钢筋砼结构,桩向开挖采用锄头、风镐与钻孔爆破相配合的掘进成孔,根据上部地质情况,先向下打入超前钢筋后再进行桩土开挖,每桩深开挖2m应对桩孔垂直度进行自检,对于桩底入岩段硬度大岩石采用爆破法施工,爆破时防止石块飞出井口及保证上层桩护壁不受破坏,堆放30cm厚砂袋;
(433)、护壁,每掘进1.0m,即进行护壁,护壁混凝土厚度为25cm,配单层钢筋,环向和竖向各配直径12mm及16mm螺纹钢,内模为钢模板,底部设径向楔型口,楔形口高10cm宽11cm,便于下一次护壁混凝土入仓施工;护壁砼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运至工作面,人工入仓,振捣密实;
桩孔中心线平面位置偏差不超过50mm,垂直偏差不超过45mm,护壁钢筋保护层40mm,每层护壁竖向钢筋插入下层护壁500mm,使上下护壁相互拉接以避免护壁因自重而拉裂;护壁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在砼护壁内侧设置支撑,以防止护壁变形,保证施工安全;抗壁有明显水点处,应设置导水管排水;
特殊易垮方区域每掘进0.3~0.5m即进行护壁,护壁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利用十字引线检校钢模中心,在浇注护壁砼前安放好护壁钢筋,确保护壁强度、质量与安全;
(434)、井壁塌方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在地下水作用或因放炮作用引起塌方时,控制井内及邻近的放炮,进行护壁支护,在塌空处填充块石,护壁适当加筋,浇灌砼未达到设计强度80%前不宜拆除模板顶撑;当岩体破碎和地下水作用继续塌坍时,清除危石,在塌方处搭制托梁暗柱,并用木楔、长钉加固钉牢,里面用块石填充,以阻止土石继续坍塌,并立即支护,适当加密塌方处钢筋,浇灌砼未达到设计强度80%前不能拆除模板顶撑;
(435)、出渣,安装吊桶、照明、活动盖板和通风机
(4351)、在安装滑轮组及吊桶时,使吊桶与桩孔中心位置重合作为挖孔时直观上控制桩位中心和护壁支模的中心线;
(4352)、井底照明用低压电源、防水带罩的安全灯具;桩口上设围护栏;
(4353)、当桩孔深大于10m时,应向井下通风,加强空气对流,通风采用鼓风机,配有塑料送风管,操作时上下人员轮换作业,桩孔上人员密切注视观察桩孔下人员的情况,互相响应,切实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4354)、桩孔口安装水平推移的活动安全盖板,当桩孔内有人施工时应掩好安全盖板,防止杂物掉下砸人;无关人员不得靠近桩孔口边;吊运渣时,再打开安全盖板;
(4355)、检查桩位中心轴线及标高,以桩孔口的定位线为依据,逐节校测;以防止桩孔倾斜及扭曲;每次施工下一节护壁时对孔净空尺寸、中心偏位进行校核,通过钢尺及互桩确定孔中心位置及正方向,向两边拉尺校核孔净空尺寸;
(4356)、逐层往下循环作业,将桩孔挖至设计深度,清除虚渣,检查地质情况,桩底应支承在设计所规定的持力层上,随着桩孔挖深,孔内设刚性梯上落,设置与孔壁锚固的半圆形网作遮挡;
(4357)、在岩土变化位置留渣,在挖孔过程中遇到地质变化时要留样,查看与地质资料是否相符,如不符合地质资料时应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
(4358)、检查验收,成孔以后通知监理工程师到现场检查,确认是否满足要求,必须对桩身直径、尺寸、孔底标高、桩位中线、井壁垂直进行全面测定,做好施工记录,办理隐蔽验收手续;
(4359)、桩底封底:桩身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桩底清渣、排水处理,然后采用C20砼对桩底进行封底,其厚度为10cm。
(436)、排水
当地下出水时,随挖随将泥水用吊桶运出,先在桩孔底挖集水坑,用高扬程水泵沉入抽水边降水边挖孔,水泵的规格按抽水量确定,同时在下次开挖施工前进行孔内双液止水注浆,每次开挖深度为1米,双液注浆孔按孔深1.5米;间距0.5米,沿桩孔周边布置,当施工至滑动面以下,无护壁施工段时,若出现河道渗水或坍塌,停止施工;
(44)、钢筋笼制作与吊放;
(441)、钢筋笼制作:抗滑桩桩身所在的施工范围挖孔桩设计桩长16m至23m,直径3m,主筋规格采用36mm螺纹钢,分布钢筋采用16mm螺纹钢,钢筋在钢加厂定型加工,加工尺寸严格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运至施工现场分块堆放,钢筋笼在桩内进行安装,钢筋笼的主筋采用套筒连接,接头应错开1.5m以上,箍筋采用焊接,焊接长度满足单面焊10d,双面焊15d,机械连接接头和焊接的接头质量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钢筋与护壁混凝土之间设混凝土垫块,确保钢筋笼居中;
(442)、钢筋笼的制作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4421)、主筋间距:±10mm;
(4422)、箍筋间距:±20mm;
(4423)、直径:±10mm;
(4424)、长度:±100mm。
(45)、砼搅拌与灌注;
(451)、采用C30砼灌注,现场HZS120拌和站拌制,灌注前应先对桩孔进行清理,抽干积水,保证清底干净,所述HZS120是拌合站拌合设备系统的一种型号;
(452)、采用砼罐车运输至现场,避免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当桩孔深度小于15米时,采用混凝土缓降串管方式入仓,串管距孔底的高度小于2m;当桩孔深度大于15米时,采用直径大于20厘米的钢溜管方式入仓;
为保证砼密实度,采用振动棒分层捣实,每段浇筑高度小于0.5米,振动棒操作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作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以20秒、30秒为宜,但还应视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453)、分层浇注振捣,振动棒应插入下层5cm左右,以清除两层之间接缝,砼灌注完毕,应按要求留置试块,桩顶覆盖土工膜养护并经常湿水或蓄水养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公开的范围内,能够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抗滑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坡面临近河边坡体渗水较大并有可能塌方陷落且对灌注施工造成很大的难度的地方,采用及时抽水和在灌注时加快入仓手段、加快混凝土初凝的技术手段;包括以下步骤:
(1)、施工资料准备
(11)、人工挖孔施工前掌握场地地形资料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2)、施工图纸及与抗滑桩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措施的资料,并进行图纸会审;
(13)、编写施工方案;
(14)、水泥、砂石、钢筋主要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质检报告;即抗滑桩施工过程需要的中间材料和浇筑施工过程的中间材料都需要达到国家规范规定的标准,必须要有合格证和质量报告,已保证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
(2)、现场作业准备
(21)、现场核对设计,按设计测定桩位,进行施工放样,放样时要根据工地具体情况和施工发生的误差,所述桩位尺寸大宇设计尺寸,然后整平孔口场地;
(22)、在井口上竖井架或摇头扒杆出碴、进料,起吊高度应高出井口3m以上搭设临时风雨棚,做好井口侧边坡的坡角排水沟,连通向下游方向排水;井口设栏杆及供起吊人员装卸料用的脚踏板和井口开关门;
(23)、为保护抗滑桩顶部平整稳定,对抗滑桩周围3m范围内场地进行硬化,硬化采用C25砼,厚20cm;
(24)、挖孔起吊采用吊桶及起吊设备,起吊设备必须设置卡紧装置;
(25)、施工期间,考虑雨期边坡坡脚渗水以及地下水,配备2台抽水泵,另备用1台潜水泵用于汛期井内应急排水;
(26)、确定起吊设备设置位置,按顺序组织设备就位安装;
(27)、施工前在抗滑桩右侧3#滑坡体EL235、EL250、EL265三级马道进行观测点的变形观测,在抗滑桩施工过程中进行跟踪观测,所述EL代表海拔标高、绝对标高,EL235表示所述部位的相对海拔高程为235;
(28)、3#滑坡体锚索、锚杆及锚固梁施工与抗滑桩施工存在上下交叉作业,为保证抗滑桩施工安全,必须在开工前做好边坡安全防护工作,拟定在抗滑桩临边坡侧做2.5米高挡墙来防止边坡滚石或物品掉落危害,挡墙采用钢管支撑间排距1.5m,竹夹板满铺,通长布置;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对上级边坡施工再采取分级防护措施;
(3)、施工设备选择
根据场地工程地质状况,选择挖掘工具、出土工具、降水工具、照明工具、通风工具、护壁模板、检测设备;
(4)、现场施工
(41)、桩外回填
根据导流洞出口实际地形测量,下游七个抗滑桩外侧平台宽度小于5m,且外侧平台高程为EL222,EL222表示相对海拔高程为222,桩顶设计高程EL230,EL230表示相对海拔高程为230,先对抗滑桩外侧区域进行回填处理,以保证桩身内外侧压力平衡,采用交通洞贝雷桥弃渣区域内弃渣对桩外侧进行回填,因回填料多为石方,回填后孔隙率大,为避免河道大量向抗滑桩内渗水,同时考虑汛期河道对平台会造成的冲刷,桩外回填宽度加大至12m,实测桩心距对岸104m,回填区域中间2m采用粘土回填,回填料采用推土机碾压,回填区域临水坡比1:1.5;
(42)、桩位放线
根据建设方提供控制点,依据设计图纸及设计要求,用极坐标法采用全站仪投测桩中心点,桩中心采用木桩、钢筋标记,桩位放样偏差均须小于50mm;桩孔孔口高程测量采用水准仪,根据设定的水准点测定各桩孔口标高,通过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验收确认;
(43)、人工挖孔
(44)、钢筋笼制作与吊放;
(441)、钢筋笼制作:抗滑桩桩身所在的施工范围挖孔桩设计桩长16m至23m,直径3m,主筋规格采用36mm螺纹钢,分布钢筋采用16mm螺纹钢,钢筋在钢加厂定型加工,加工尺寸严格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运至施工现场分块堆放,钢筋笼在桩内进行安装,钢筋笼的主筋采用套筒连接,接头应错开1.5m以上,箍筋采用焊接,焊接长度满足单面焊10d,双面焊15d,机械连接接头和焊接的接头质量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钢筋与护壁混凝土之间设混凝土垫块,确保钢筋笼居中;
(442)、钢筋笼的制作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4421)、主筋间距:±10mm;
(4422)、箍筋间距:±20mm;
(4423)、直径:±10mm;
(4424)、长度:±100mm。
(45)、砼搅拌与灌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滑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3)包括以下步骤:
(431)、准备桩身施工、桩位确定后,在桩孔开挖边缘浇筑护口圈,以防地表水流入孔中,在护圈达到强度要求后,在护圈上设置十字引线标记,井口中心与桩心重合;按每桩三人一组进行开挖、护壁,施工时采取跳挖施工;
(432)、成孔掘进,为使抗滑桩孔开挖过程中孔口稳定,正式开挖前,在孔口部位浇注抗滑桩锁口,围绕抗滑桩上部锁口做成50cm宽、厚50cm的钢筋混凝土围挡,锁口上表面和抗滑桩锚固段桩顶在一个平面上,锁口采用C20钢筋砼结构,桩向开挖采用锄头、风镐与钻孔爆破相配合的掘进成孔,根据上部地质情况,先向下打入超前钢筋后再进行桩土开挖,每桩深开挖2m应对桩孔垂直度进行自检,对于桩底入岩段硬度大岩石采用爆破法施工,爆破时防止石块飞出井口及保证上层桩护壁不受破坏,堆放30cm厚砂袋;
(433)、护壁,每掘进1.0m,即进行护壁,护壁混凝土厚度为25cm,配单层钢筋,环向和竖向各配直径12mm及16mm螺纹钢,内模为钢模板,底部设径向楔型口,楔形口高10cm宽11cm,便于下一次护壁混凝土入仓施工;护壁砼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运至工作面,人工入仓,振捣密实;
桩孔中心线平面位置偏差不超过50mm,垂直偏差不超过45mm,护壁钢筋保护层40mm,每层护壁竖向钢筋插入下层护壁500mm,使上下护壁相互拉接以避免护壁因自重而拉裂;护壁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在砼护壁内侧设置支撑,以防止护壁变形,保证施工安全;抗壁有明显水点处,应设置导水管排水;
特殊易垮方区域每掘进0.3~0.5m即进行护壁,护壁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利用十字引线检校钢模中心,在浇注护壁砼前安放好护壁钢筋,确保护壁强度、质量与安全;
(434)、井壁塌方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在地下水作用或因放炮作用引起塌方时,控制井内及邻近的放炮,进行护壁支护,在塌空处填充块石,护壁适当加筋,浇灌砼未达到设计强度80%前不宜拆除模板顶撑;当岩体破碎和地下水作用继续塌坍时,清除危石,在塌方处搭制托梁暗柱,并用木楔、长钉加固钉牢,里面用块石填充,以阻止土石继续坍塌,并立即支护,适当加密塌方处钢筋,浇灌砼未达到设计强度80%前不能拆除模板顶撑;
(435)、出渣,安装吊桶、照明、活动盖板和通风机
(4351)、在安装滑轮组及吊桶时,使吊桶与桩孔中心位置重合作为挖孔时直观上控制桩位中心和护壁支模的中心线;
(4352)、井底照明用低压电源、防水带罩的安全灯具;桩口上设围护栏;
(4353)、当桩孔深大于10m时,应向井下通风,加强空气对流,通风采用鼓风机,配有塑料送风管,操作时上下人员轮换作业,桩孔上人员密切注视观察桩孔下人员的情况,互相响应,切实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4354)、桩孔口安装水平推移的活动安全盖板,当桩孔内有人施工时应掩好安全盖板,防止杂物掉下砸人;无关人员不得靠近桩孔口边;吊运渣时,再打开安全盖板;
(4355)、检查桩位中心轴线及标高,以桩孔口的定位线为依据,逐节校测;以防止桩孔倾斜及扭曲;每次施工下一节护壁时对孔净空尺寸、中心偏位进行校核,通过钢尺及互桩确定孔中心位置及正方向,向两边拉尺校核孔净空尺寸;
(4356)、逐层往下循环作业,将桩孔挖至设计深度,清除虚渣,检查地质情况,桩底应支承在设计所规定的持力层上,随着桩孔挖深,孔内设刚性梯上落,设置与孔壁锚固的半圆形网作遮挡;
(4357)、在岩土变化位置留渣,在挖孔过程中遇到地质变化时要留样,查看与地质资料是否相符,如不符合地质资料时应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
(4358)、检查验收,成孔以后通知监理工程师到现场检查,确认是否满足要求,必须对桩身直径、尺寸、孔底标高、桩位中线、井壁垂直进行全面测定,做好施工记录,办理隐蔽验收手续;
(4359)、桩底封底:桩身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桩底清渣、排水处理,然后采用C20砼对桩底进行封底,其厚度为10cm。
(436)、排水
当地下出水时,随挖随将泥水用吊桶运出,先在桩孔底挖集水坑,用高扬程水泵沉入抽水边降水边挖孔,水泵的规格按抽水量确定,同时在下次开挖施工前进行孔内双液止水注浆,每次开挖深度为1米,双液注浆孔按孔深1.5米;间距0.5米,沿桩孔周边布置,当施工至滑动面以下,无护壁施工段时,若出现河道渗水或坍塌,停止施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滑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5)包括以下步骤:
(451)、采用C30砼灌注,现场HZS120拌和站拌制,灌注前应先对桩孔进行清理,抽干积水,保证清底干净,所述HZS120是拌合站拌合设备系统的一种型号;
(452)、采用砼罐车运输至现场,避免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当桩孔深度小于15米时,采用混凝土缓降串管方式入仓,串管距孔底的高度小于2m;当桩孔深度大于15米时,采用直径大于20厘米的钢溜管方式入仓;
为保证砼密实度,采用振动棒分层捣实,每段浇筑高度小于0.5米,振动棒操作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作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以20秒、30秒为宜,但还应视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453)、分层浇注振捣,振动棒应插入下层5cm左右,以清除两层之间接缝,砼灌注完毕,应按要求留置试块,桩顶覆盖土工膜养护并经常湿水或蓄水养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52258.2A CN105714769A (zh) | 2016-03-17 | 2016-03-17 | 一种抗滑灌注桩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52258.2A CN105714769A (zh) | 2016-03-17 | 2016-03-17 | 一种抗滑灌注桩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14769A true CN105714769A (zh) | 2016-06-29 |
Family
ID=56157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152258.2A Pending CN105714769A (zh) | 2016-03-17 | 2016-03-17 | 一种抗滑灌注桩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714769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15415A (zh) * | 2016-12-30 | 2017-06-09 | 中建三局第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基于bim的工程桩施工方法 |
CN107119699A (zh) * | 2017-06-01 | 2017-09-01 | 三峡大学 | 一种基于等强度梁的抗滑桩及其施工方法 |
CN107423525A (zh) * | 2017-08-18 | 2017-12-01 | 新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灌注桩循环钻成孔桩长计算替代判岩方法 |
CN111101529A (zh) * | 2019-12-31 | 2020-05-05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复杂地层快速简易抗滑桩施工结构及方法 |
CN112281873A (zh) * | 2020-10-19 | 2021-01-29 |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锚固桩施工方法 |
CN114482091A (zh) * | 2022-02-09 | 2022-05-13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边坡锚固桩的施工方法 |
CN114936405A (zh) * | 2022-06-08 | 2022-08-23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bim+有限元的超大直径人工挖孔桩成孔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87415A (ja) * | 1989-08-31 | 1991-04-12 | Taisei Corp | 袋詰め場所打杭の施工法 |
JP2000297429A (ja) * | 1999-04-15 | 2000-10-24 | Toda Constr Co Ltd | 現場打ちコンクリート杭の施工方法 |
CN102953389A (zh) * | 2012-11-07 | 2013-03-06 | 宁波大学 | 一种新型的边坡支挡锚拉抗滑桩 |
CN203452087U (zh) * | 2013-07-31 | 2014-02-26 | 广州市设计院 | 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支护结构 |
CN103924602A (zh) * | 2014-04-30 | 2014-07-16 | 冯诚 | 深厚软土基坑施工方法 |
-
2016
- 2016-03-17 CN CN201610152258.2A patent/CN10571476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87415A (ja) * | 1989-08-31 | 1991-04-12 | Taisei Corp | 袋詰め場所打杭の施工法 |
JP2000297429A (ja) * | 1999-04-15 | 2000-10-24 | Toda Constr Co Ltd | 現場打ちコンクリート杭の施工方法 |
CN102953389A (zh) * | 2012-11-07 | 2013-03-06 | 宁波大学 | 一种新型的边坡支挡锚拉抗滑桩 |
CN203452087U (zh) * | 2013-07-31 | 2014-02-26 | 广州市设计院 | 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支护结构 |
CN103924602A (zh) * | 2014-04-30 | 2014-07-16 | 冯诚 | 深厚软土基坑施工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KONGLINGYU724: "抗滑桩施工方案", 《百度文库》 * |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三峡工程施工技术 三期工程卷》", 31 January 2012 * |
王中华等: "《实用建筑工程施工手册》", 31 May 2015 *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15415A (zh) * | 2016-12-30 | 2017-06-09 | 中建三局第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基于bim的工程桩施工方法 |
CN107119699A (zh) * | 2017-06-01 | 2017-09-01 | 三峡大学 | 一种基于等强度梁的抗滑桩及其施工方法 |
CN107423525A (zh) * | 2017-08-18 | 2017-12-01 | 新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灌注桩循环钻成孔桩长计算替代判岩方法 |
CN107423525B (zh) * | 2017-08-18 | 2020-08-04 | 新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灌注桩循环钻成孔桩长计算替代判岩方法 |
CN111101529A (zh) * | 2019-12-31 | 2020-05-05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复杂地层快速简易抗滑桩施工结构及方法 |
CN112281873A (zh) * | 2020-10-19 | 2021-01-29 |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锚固桩施工方法 |
CN114482091A (zh) * | 2022-02-09 | 2022-05-13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边坡锚固桩的施工方法 |
CN114482091B (zh) * | 2022-02-09 | 2024-06-04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边坡锚固桩的施工方法 |
CN114936405A (zh) * | 2022-06-08 | 2022-08-23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bim+有限元的超大直径人工挖孔桩成孔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31470B (zh) | 高水位大粒径砂砾石地质深基坑组合支护施工方法 | |
CN104612162B (zh) | 一种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法 | |
CN107938676B (zh) | 一种穿越全填充型溶洞的桩基施工方法 | |
CN102454167B (zh) | 大型超深沉井的施工方法 | |
CN108914931B (zh) | 一种装配式竖向盾构环型基桩与施工方法 | |
CN105714769A (zh) | 一种抗滑灌注桩施工方法 | |
CN104846829B (zh) | 预留盾构穿越复合式基坑围护墙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2425160A (zh) | 一种旋挖钻机结合人工扩底施工工程桩方法 | |
CN110735432B (zh) | 盾构过侵限隧道范围内桩基清除及参数控制方法 | |
CN101215834A (zh) | 支腿式地下连续墙施工工法 | |
CN100473790C (zh) | 一种建筑用塔吊基础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5951711A (zh) | 海边电站地下连续墙围护施工方法 | |
CN107165160A (zh) | 电钻与旋挖接力钻施工灌注桩施工工法 | |
CN107938692A (zh) | 一种排水及回灌施工方法及结构 | |
CN111101540B (zh) | 一种明挖隧道上穿既有电力隧道施工方法 | |
CN113216832B (zh) | 岩溶地区桩孔水磨钻施工工法 | |
CN104153371A (zh) | 一种水下抛石基床升浆止水施工方法 | |
CN108301440A (zh) | 具有防水、排水功能的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方法 | |
CN104164881A (zh) | 一种桩墙叠合悬臂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及结构 | |
CN112576265A (zh) | 一种盾构下穿老旧村庄沉降控制方法 | |
CN111455977A (zh) | 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 |
CN118110193A (zh) | 复杂地质陆上大直径沉井全过程施工工法 | |
CN113026757A (zh) | 一种复杂地层顶管综合井快速开挖支护施工方法 | |
CN102383442B (zh) | 一种进水泵房的施工方法 | |
CN109706952A (zh) | 大型沉井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