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98356A - 风量调节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风量调节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98356A CN105698356A CN201610179267.0A CN201610179267A CN105698356A CN 105698356 A CN105698356 A CN 105698356A CN 201610179267 A CN201610179267 A CN 201610179267A CN 105698356 A CN105698356 A CN 1056983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valve plate
- air outlet
- adjusting apparatus
- volume adjus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055 memory stor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86 memory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27/00—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air-conditio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量调节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风量调节装置包括风道主体,风道主体上设置有主出风口和进风口,风道主体上还设置有旁通出风口,风量调节装置还包括:导通调节件,导通调节件可运动地设置在风道主体上,以使进风口可选择地与主出风口导通或与旁通出风口导通。本发明中的风量调节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风量调节装置不能准确地调节风量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风量调节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量调节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轨道列车空调用电动风量调节装置在具体运用中,当操作某一区域的风量调节装置时,会使主风道系统的阻力发生变化,将对其它区域的送风量产生影响,导致风量控制不准确。
其次,列车每次重新通电后,风口阀板将回调至最大开度或关闭位置,须重新根据需求调节,不满足用户对空调通风调节控制要求高、操作简单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量调节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风量调节装置不能准确地调节风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风量调节装置,包括风道主体,风道主体上设置有主出风口和进风口,风道主体上还设置有旁通出风口,风量调节装置还包括:导通调节件,导通调节件可运动地设置在风道主体上,以使进风口可选择地与主出风口导通或与旁通出风口导通。
进一步地,主出风口和旁通出风口设置在风道主体的同一侧,进风口设置在风道主体的与主出风口和旁通出风口相对的一侧。
进一步地,风道主体包括由出风隔板隔开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主出风口与第一风道连通,旁通出风口与第二风道连通;进风口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均连通,导通调节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内。
进一步地,导通调节件包括第一调节阀板,第一调节阀板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风道内,以使进风口与主出风口导通或隔断。
进一步地,导通调节件包括第二调节阀板,第二调节阀板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风道内,以使进风口与旁通出风口导通或隔断。
进一步地,导通调节件包括第一调节阀板和第二调节阀板,第一调节阀板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风道内,第二调节阀板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风道内,第一调节阀板与第二调节阀板交叉设置,以使进风口可选择地与主出风口导通或与旁通出风口导通。
进一步地,第一调节阀板与第二调节阀板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导通调节件还包括转动轴,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在风道主体上,第一调节阀板和第二调节阀板均安装在转动轴上。
进一步地,风量调节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转动轴连接,用于记录并控制转动轴的旋转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风量调节装置,风量调节装置为上述的风量调节装置。
本发明中的风量调节装置包括风道主体和导通调节件,由于风道主体上设置有主出风口、进风口和旁通出风口,且风道主体上设置有可运动的导通调节件,这样,通过调节导通调节件便可以使进风口可选择地与主出风口导通或与旁通出风口导通,进而在主出风口不能出风时,使风从旁通出风口流出,进而保证主风道内的气流稳定,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风量调节装置不能准确地调节风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风量调节装置的第一调节阀板处于竖直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风量调节装置的第二调节阀处于竖直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风量调节装置的侧视图;以及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风量调节装置的风道主体的俯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风道主体;11、主出风口;12、进风口;13、旁通出风口;14、出风隔板;15、第一风道;16、第二风道;20、导通调节件;21、第一调节阀板;22、第二调节阀板;23、转动轴;3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量调节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4,该风量调节装置包括风道主体10,风道主体10上设置有主出风口11和进风口12,风道主体10上还设置有旁通出风口13,风量调节装置还包括:导通调节件20,导通调节件20可运动地设置在风道主体10上,以使进风口12可选择地与主出风口11导通或与旁通出风口13导通。
本实施例中的风量调节装置包括风道主体10和导通调节件20,由于风道主体10上设置有主出风口11、进风口12和旁通出风口13,且风道主体10上设置有可运动的导通调节件20,这样,通过调节导通调节件20便可以使进风口12可选择地与主出风口11导通或与旁通出风口13导通,进而在主出风口11不能出风时,使风从旁通出风口13流出,进而保证主风道内的气流稳定,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风量调节装置不能准确地调节风量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主出风口11和旁通出风口13设置在风道主体10的同一侧,进风口12设置在风道主体10的与主出风口11和旁通出风口13相对的一侧。这样,有利于调节进风口12与主出风口11导通或与旁通出风口13导通。
为了将主出风口11与旁通出风口13隔开,风道主体10包括由出风隔板14隔开的第一风道15和第二风道16,主出风口11与第一风道15连通,旁通出风口13与第二风道16连通;进风口12与第一风道15和第二风道16均连通,导通调节件2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风道15和第二风道16内。
可见,导通调节件20的位于第一风道15内的部分调节进风口12与主出风口11的通断,导通调节件20的位于第二风道16内的部分调节进风口12与旁通出风口13的通断,从而实现进风口12与主出风口11导通或与旁通出风口13导通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导通调节件20包括第一调节阀板21,第一调节阀板21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风道15内,以使进风口12与主出风口11导通或隔断。
可见,第一调节阀板21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风道15内,当第一调节阀板21转动到平行在进风口12与主出风口11之间时,便将进风口12与主出风口11完全隔开,使进风口12与主出风口11隔断;而当第一调节阀板21竖直在进风口12与主出风口11之间时,进风口12与主出风口11之间的导通通道最大,实现最大的通流。
在本实施例中,导通调节件20包括第二调节阀板22,第二调节阀板22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风道16内,以使进风口12与旁通出风口13导通或隔断。
可见,第二调节阀板22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风道16内,当第二调节阀板22转动到平行在进风口12与旁通出风口13之间时,便将进风口12与旁通出风口13完全隔开,使进风口12与旁通出风口13隔断;而当第二调节阀板22竖直在进风口12与主出风口11之间时,进风口12与旁通出风口13之间的导通通道最大,实现最大的通流。
在本实施例中,导通调节件20包括第一调节阀板21和第二调节阀板22,第一调节阀板21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风道15内,第二调节阀板22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风道16内,第一调节阀板21与第二调节阀板22交叉设置,以使进风口12可选择地与主出风口11导通或与旁通出风口13导通。
由于第一调节阀板21与第二调节阀板22始终交叉设置,于是,通过调节第一调节阀板21和第二调节阀板22的转动角度,便可以调节进风口12与主出风口11的导通程度和进风口12与旁通出风口13的导通程度。优选地,第一调节阀板21与第二调节阀板22同步转动。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调节阀板21与第二调节阀板22垂直设置。
如图1所示,第一调节阀板21竖直设置,第二调节阀板22水平设置,此时,第一风道15导通,进风口12与主出风口11导通,第二风道16隔断,进风口12与旁通出风口13隔断。
如图2所示,第一调节阀板21水平设置,第二调节阀板22竖直设置,此时,第一风道15隔断,进风口12与主出风口11隔断,第二风道16导通,进风口12与旁通出风口13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导通调节件20还包括转动轴23,转动轴23可转动地设置在风道主体10上,第一调节阀板21和第二调节阀板22均安装在转动轴23上。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转动轴23,可以保持第一调节阀板21和第二调节阀板22之间的角度不变,还可以使第一调节阀板21和第二调节阀板22同步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风量调节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转动轴23连接,以驱动所述转动轴23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风量调节装置还包括控制器30,控制器30与转动轴23连接,用于记录并控制转动轴23的旋转角度。这样,可以使该风量调节装置具有记忆功能,在断电恢复后可回到原有开度位置,可避免重复调节。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风量调节装置,风量调节装置为上述的风量调节装置。优选地,该车辆为轨道列车。
本实施例中的风量调节装置用于列车空调通风系统,可实现对不同区域的送风实现个性化控制,由于设置了主出风口11和旁通出风口13,在风量调节时对其他区域不产生影响。该风量调节装置的第一调节阀板21和第二调节阀板22的动作由一个控制器控制,可对风量调节阀板的位置进行记忆存储,在列车控制电断电又重新投入后,可使风口开度自动复位至断电前的位置。
可见,在风量调节时,可减小对其他区域的送风量产生影响,列车控制电每次重新投入后,须手动重新将风口调至合适位置。
本实施例中的风量调节装置结构简单,解决了现有常见列车用风量调节装置存在的风量控制不准确、操作繁琐等不足,提高了列车车内舒适性、操作变得更为简单、人性化。
本实施例利用执行器控制风量调节装置的阀板转动角度,调节主送风和旁通风风量,对控制器的控制方案进行了优化,解决了现有风量调节装置的不足,达到了风量控制精度提高、操作简单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的风量调节装置用于列车空调通风系统中风量调节,控制器包括控制和驱动电机部分,带动转动轴23在0-90°间旋转,第一调节阀板21和第二调节阀板22分别对主出风口11和旁通出风口13的风量进行控制。主出风口11用于车内特定区域的风量调节,旁通出风口13用于将主出风口11调节部分风量引入空调回风系统,避免对其他区域产生影响。
其次,控制器可根据乘客对风量的需求,在输入档位选择后控制阀板的开度大小,并对阀板的位置进行记忆存储,在列车断电恢复后可回到原有开度位置,可避免重复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风量调节装置,包括风道主体(10),所述风道主体(10)上设置有主出风口(11)和进风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主体(10)上还设置有旁通出风口(13),所述风量调节装置还包括:
导通调节件(20),所述导通调节件(20)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风道主体(10)上,以使所述进风口(12)可选择地与所述主出风口(11)导通或与所述旁通出风口(13)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出风口(11)和所述旁通出风口(13)设置在所述风道主体(10)的同一侧,所述进风口(12)设置在所述风道主体(10)的与所述主出风口(11)和所述旁通出风口(13)相对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主体(10)包括由出风隔板(14)隔开的第一风道(15)和第二风道(16),所述主出风口(11)与所述第一风道(15)连通,所述旁通出风口(13)与所述第二风道(16)连通;所述进风口(12)与所述第一风道(15)和所述第二风道(16)均连通,所述导通调节件(2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风道(15)和所述第二风道(16)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调节件(20)包括第一调节阀板(21),所述第一调节阀板(2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15)内,以使所述进风口(12)与所述主出风口(11)导通或隔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调节件(20)包括第二调节阀板(22),所述第二调节阀板(2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16)内,以使所述进风口(12)与所述旁通出风口(13)导通或隔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调节件(20)包括第一调节阀板(21)和第二调节阀板(22),所述第一调节阀板(2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15)内,所述第二调节阀板(2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16)内,所述第一调节阀板(21)与所述第二调节阀板(22)交叉设置,以使所述进风口(12)可选择地与所述主出风口(11)导通或与所述旁通出风口(13)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阀板(21)与所述第二调节阀板(22)垂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调节件(20)还包括转动轴(23),所述转动轴(23)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风道主体(10)上,所述第一调节阀板(21)和所述第二调节阀板(22)均安装在所述转动轴(23)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装置还包括控制器(30),所述控制器(30)与所述转动轴(23)连接,用于记录并控制所述转动轴(23)的旋转角度。
10.一种车辆,包括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量调节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79267.0A CN105698356A (zh) | 2016-03-24 | 2016-03-24 | 风量调节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79267.0A CN105698356A (zh) | 2016-03-24 | 2016-03-24 | 风量调节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98356A true CN105698356A (zh) | 2016-06-22 |
Family
ID=56232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179267.0A Pending CN105698356A (zh) | 2016-03-24 | 2016-03-24 | 风量调节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698356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20366A (zh) * | 2017-10-30 | 2019-05-07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轨道车辆的空调风道和轨道车辆 |
CN111417811A (zh) * | 2017-11-20 | 2020-07-14 |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 电动阀控制装置及具备该电动阀控制装置的电动阀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57647A (zh) * | 2004-02-11 | 2004-12-29 | �����ػ��������豸����˾ | 一种房车顶置式空调 |
CN101836047A (zh) * | 2007-10-25 | 2010-09-15 | 庆东纳碧安株式会社 | 通风装置 |
DE102013200711A1 (de) * | 2013-01-18 | 2014-07-24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Lüftungs- bzw. Klimaanlage für Fahrzeuge |
CN104118444A (zh) * | 2014-06-28 | 2014-10-29 |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轨道车辆调节风量装置 |
-
2016
- 2016-03-24 CN CN201610179267.0A patent/CN10569835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57647A (zh) * | 2004-02-11 | 2004-12-29 | �����ػ��������豸����˾ | 一种房车顶置式空调 |
CN101836047A (zh) * | 2007-10-25 | 2010-09-15 | 庆东纳碧安株式会社 | 通风装置 |
DE102013200711A1 (de) * | 2013-01-18 | 2014-07-24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Lüftungs- bzw. Klimaanlage für Fahrzeuge |
CN104118444A (zh) * | 2014-06-28 | 2014-10-29 |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轨道车辆调节风量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20366A (zh) * | 2017-10-30 | 2019-05-07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轨道车辆的空调风道和轨道车辆 |
CN111417811A (zh) * | 2017-11-20 | 2020-07-14 |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 电动阀控制装置及具备该电动阀控制装置的电动阀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581675A1 (en) | 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 |
CN104456891A (zh) | 空调器出风口调节装置、空调器及出风量调节方法 | |
CN203501398U (zh) | 空调器 | |
CN210179763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 |
CN110594861A (zh) |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控制的方法 | |
CN109795290A (zh) | 一种隐藏式自动出风口结构 | |
JP2015016784A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CN101678734A (zh) | 气流控制装置 | |
CN105698356A (zh) | 风量调节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106247505A (zh) | 自然风空调及其出风控制方法 | |
CN210601928U (zh) | 一种空调风道结构及室内空调风道系统 | |
CN210292240U (zh) |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 |
CN104515207B (zh) | 多贯流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5180287A (zh) | 贯流风管式空调机组及送风方法 | |
CN113154531A (zh) | 一种导风组件、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 |
CN107726586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9634226U (zh) | 一种双通道自动出风口结构 | |
CN111473450A (zh) | 一种用于大空间的智能通风系统 | |
CN205119242U (zh) | 贯流风管式空调机组 | |
CN105764725A (zh) | 一种车载空调系统 | |
CN210832232U (zh) | 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10594862B (zh) |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控制的方法 | |
CN212057525U (zh) | 空调增湿组件和空调器 | |
CN211261178U (zh) | 一种中央空调用分区域智能控温送风装置 | |
CN209581492U (zh) | 一种风量可调风口装置、空调系统及轨道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2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