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81672A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81672A CN105681672A CN201610116269.5A CN201610116269A CN105681672A CN 105681672 A CN105681672 A CN 105681672A CN 201610116269 A CN201610116269 A CN 201610116269A CN 105681672 A CN105681672 A CN 1056816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oise
- sensitivity
- control
- module
- imag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270131 Agaricus moeller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60—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 H04N25/62—Detection or reduction of noise due to excess charges produced by the exposure, e.g. smear, blooming, ghost image, crosstalk or leakage between pix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60—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 H04N25/63—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applied to dark curr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成像装置采用相位对焦方式进行对焦,成像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步骤,确定图像传感器对应当前感光度的噪点平均亮度值;识别步骤,根据噪点平均亮度值识别图像传感器输出的预览图像的噪点;去噪步骤,去除图像中的噪点以获得去噪图像数据;及控制步骤,控制成像装置根据去噪图像数据进行对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控制装置及一种电子装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能够使得能够使得成像装置在低光环境下即使采用较高的感光度成像,也能成功实现对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成像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低光环境下,成像装置的图像传感器可能需采用较高的感光度(ISO)成像,导致图像传感器的噪点增加,可能会影响相位对焦所需的数据,从而可能导致成像装置最终无法实现对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成像装置采用相位对焦方式进行对焦,所述成像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步骤,确定所述图像传感器对应当前感光度的噪点平均亮度值;
识别步骤,根据所述噪点平均亮度值识别所述图像传感器输出的预览图像的噪点;
去噪步骤,去除所述图像中的噪点以获得去噪图像数据;及
控制步骤,控制所述成像装置根据所述去噪图像数据进行对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步骤包括:
设定子步骤,设定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度为所述当前感光度;
控制子步骤,控制所述成像装置在暗光环境下成像以获得暗光图像;
第一识别子步骤,处理所述暗光图像以识别所述暗光图像中亮度值大于亮度阈值的像素点为暗光噪点;及
计算子步骤,根据所述暗光噪点的亮度值计算所述噪点平均亮度值。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识别步骤包括:
第二识别子步骤,处理所述预览图像以识别所述预览图像中亮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噪点平均亮度值的像素点为所述噪点。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去噪步骤通过将所述噪点的亮度值置为零以去除所述图像中的噪点。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步骤,判断所述当前感光度是否大于或等于感光度阈值;
在所述感光度大于或等于感光度阈值时进入所述确定步骤;及
在所述感光度小于感光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成像装置直接采用相位对焦方式对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接收用户输入以确定所述感光度阈值。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控制所述成像装置依次增大所述感光度;
在每个所述感光度下控制所述成像装置采用相位对焦模式进行多次对焦并记录对焦成功次数;及
根据每个所述感光度及对应的所述对焦成功次数确定所述感光度阈值。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控制装置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控制方法。
一种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成像装置采用相位对焦方式进行对焦,所述成像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器,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图像传感器对应当前感光度的噪点平均亮度值;
识别模块,所述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噪点平均亮度值识别所述图像传感器输出的预览图像的噪点;
去噪模块,所述去噪模块用于;及
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设定子模块,所述设定子模块用于设定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度为所述当前感光度;
控制子模块,所述控制子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成像装置在暗光环境下成像以获得暗光图像;
第一识别子模块,所述第一识别子模块用于处理所述暗光图像以识别所述暗光图像中亮度值大于亮度阈值的像素点为暗光噪点;及
计算子模块,所述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暗光噪点的亮度值计算所述噪点平均亮度值。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识别模块包括:
第二识别子模块,所述第二识别子模块用于处理所述预览图像以识别所述预览图像中亮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噪点平均亮度值的像素点为所述噪点。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去噪模块用于通过将所述噪点的亮度值置为零以去除所述图像中的噪点。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当前感光度是否大于或等于感光度阈值并在所述感光度大于或等于感光度阈值时通知所述第一确定模块根据所述暗光噪点的亮度值计算所述噪点平均亮度值;及
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感光度小于感光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成像装置直接采用相位对焦方式对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控制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以确定所述感光度阈值。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三控制模块,所述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成像装置依次增大所述感光度;
记录模块,所述记录模块用于在每个所述感光度下控制所述成像装置采用相位对焦模式进行多次对焦并记录对焦成功次数;及
第二确定模块,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所述感光度及对应的所述对焦成功次数确定所述感光度阈值。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所述成像装置及如上所述的控制装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手机或平板电脑。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像装置包括前置相机或/及后置相机。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通过确定图像传感器对应当前感光度的噪点平均亮度值进而识别并去除噪点。如此,成像装置在低光环境下即使采用较高的感光度成像,也能成功实现对焦。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功能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制。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成像装置采用相位对焦方式进行对焦,成像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确定图像传感器对应当前感光度的噪点平均亮度值;
S20:根据噪点平均亮度值识别图像传感器输出的预览图像的噪点;
S30:去除图像中的噪点以获得去噪图像数据;及
S40:控制成像装置根据去噪图像数据进行对焦。
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00,用于控制成像装置采用相位对焦方式进行对焦,成像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器。控制装置100包括第一确定模块10、识别模块20、去噪模块30及第一控制模块30。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00实现。
其中,步骤S10可以获取由第一确定模块10实现,步骤S20可以由识别模块20实现,步骤S30可以由去噪模块30实现,步骤S40可以由第一控制模块40实现。也即是说,第一确定模块10用于确定图像传感器对应当前感光度的噪点平均亮度值。识别模块20用于根据噪点平均亮度值识别图像传感器输出的预览图像的噪点。去噪模块30用于去除图像中的噪点以获得去噪图像数据。第一控制模块40用于控制成像装置根据去噪图像数据进行对焦。
在相位对焦技术中,图像传感器的像素点通常由左右像素点成对组成。成像装置分别生成左像素点的数据波形和右像素点的数据波形。当左像素点的数据波形和右像素点的数据波形波形重合时,所拍摄的图片最为清晰,即对焦成功。由此,成像装置可以根据左、右像素点的数据波形的相位差计算出成像装置中的镜片组的移动方向和距离进而实现对焦。
相位对焦技术在正常光线下通常能成功实现对焦。然而在低光环境下,成像装置中的图像传感器可能需要采用较高的感光度(ISO)成像,导致图像的色噪可能较大,进而影响到左、右像素点的数据波形。在这种情况下,左、右像素点的数据波形可能无法重合并最终导致成像装置可能处于反复移动镜片组的状态而无法实现对焦。
通常情况下,虽然图像传感器输出的图像中噪点出现的位置是随机的,出现的概率也是随机的。但是所产生的噪点的整体亮度会随着感光度的增大而提高。当感光度(ISO)为某一特定值时,对应的所产生的噪点的平均亮度值也处于某一特定范围内。因此可以通过确定图像传感器对应当前感光度的噪点平均亮度值,进而识别并去除图像中的噪点。再对去噪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对焦。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00首先通过第一确定模块10确定图像传感器对应当前感光度的噪点平均亮度值。然后,通过识别模块20根据噪点平均亮度值识别图像传感器输出的预览图像的噪点。再通过去噪模块30去除图像中的噪点以获得去噪图像数据。最后通过第一控制模块40控制成像装置根据去噪图像数据进行对焦。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通过确定图像传感器对应当前感光度的噪点平均亮度值进而识别并去除噪点。如此,成像装置在低光环境下即使采用较高的感光度成像,也能成功实现对焦。
请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0包括以下子步骤:
S11:设定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度为当前感光度;
S12:控制成像装置在暗光环境下成像以获得暗光图像;
S13:处理暗光图像以识别暗光图像中亮度值大于亮度阈值的像素点为暗光噪点;及
S14:根据暗光噪点的亮度值计算噪点平均亮度值。
请参阅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00的第一确定模块10包括设定子模块11、控制子模块12、第一识别子模块14及计算子模块13。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中的步骤S11可以由设定子模块11实现,步骤S12可以由控制子模块12实现,步骤S13可以由第一识别子模块13实现,步骤S14可以由计算子模块14实现。或者说,设定子模块11用于设定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度为当前感光度。控制子模块12用于控制成像装置在暗光环境下成像以获得暗光图像。第一识别子模块13用于处理暗光图像以识别暗光图像中亮度值大于亮度阈值的像素点为暗光噪点。计算子模块14用于根据暗光噪点的亮度值计算噪点平均亮度值。
可以理解,在相同感光度下,即使不同拍摄环境的光线强弱有所差异,所获取的图像中的噪点平均亮度值仍然是处于同一特定范围内的。另一方面,暗光环境下,所获取的暗光图像中的噪点容易识别。因此可以通过识别暗光图像的噪点以计算当前感光度下对应的噪点平均亮度值。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00首先通过设定子模块11设定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度为当前感光度。需要说明的是,当前感光度为拍摄预览图像时的感光度。然后通过控制子模块12控制成像装置在暗光环境下成像以获得暗光图像。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暗光环境包括将镜头完全关闭的情况。
接下来通过第一识别子模块14处理暗光图像以识别暗光图像中亮度值大于亮度阈值的像素点为暗光噪点。例如,像素点的亮度值划分为0-255灰阶,考虑到暗电流的情况,暗电流引起对应的像素点的亮度灰阶在0-5的范围内,则将亮度阈值设置为5。那么亮度灰阶大于5的像素点就被识别为暗光噪点。最后通过计算子模块13根据暗光噪点的亮度值计算噪点平均亮度值。
如此,可以通过识别暗光图像的噪点以计算当前感光度下对应的噪点平均亮度值。
请参阅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20包括子步骤S21:处理预览图像以识别预览图像中亮度值大于或等于噪点平均亮度值的像素点为噪点。
请参阅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00的识别模块20包括第二识别子模块21。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中的子步骤S21可以由第二识别子模块21实现。或者说,第二识别子模块21用于处理预览图像以识别预览图像中亮度值大于或等于噪点平均亮度值的像素点为噪点。
如此,可以通过识别预览图像中亮度值大于或等于噪点平均亮度值的像素点为噪点。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20通过将噪点的亮度值置为零以去除图像中的噪点。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去噪模块30用于通过将噪点的亮度值置为零以去
可以理解,将噪点的亮度值置为零后,左、右像素点的数据波形在原噪点位置处将一致。此时,对去噪后的图像数据可以实现相位对焦。
如此,通过将噪点的亮度值置为零可以实现去除图像中的噪点。
请参阅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在步骤S10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S01:判断当前感光度是否大于或等于感光度阈值;
在感光度大于或等于感光度阈值时进入确定步骤;及
S02:在感光度小于感光度阈值时,控制成像装置直接采用相位对焦方式对焦。
请参阅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00还包括判断模块50及第二控制模块60。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中的步骤S01可以由判断模块50实现,步骤S02可以由第二控制模块60实现。也即是说,判断模块50用于判断当前感光度是否大于或等于感光度阈值并在感光度大于或等于感光度阈值时通知第一确定模块根据暗光噪点的亮度值计算噪点平均亮度值。第二控制模块60用于在感光度小于感光度阈值时,控制成像装置直接采用相位对焦方式对焦。
需要说明的是,当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度较低时,所产生的噪点对相位对焦影响不大,可以直接进行相位对焦。因此,可以设定感光度阈值,只有当感光度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感光度阈值时,才需要对图像传感器输出的图像进行去噪处理。
如此,通过设定感光度阈值,使得成像装置的在感光度大于或等于感光度阈值时才进行去噪处理。
请参阅图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00:接收用户输入以确定感光度阈值。
请参阅图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00还包括接收模块70。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中的步骤S00可以由接收模块70实现。或者说,接收模块70用于接收用户输入以确定感光度阈值。
具体地,接收模块70与成像装置的用户界面连接,并接收用户的输入。用户输入包括触屏或者按键的方式,增大或减小对应的数值。
如此,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设定具体的感光度阈值,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011:控制成像装置依次增大感光度;
S012:在每个感光度下控制成像装置采用相位对焦模式进行多次对焦并记录对焦成功次数;及
S013:根据每个感光度及对应的对焦成功次数确定感光度阈值。
请参阅图1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00还包括第三控制模块71、记录模块72及第二确定模块73。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中的步骤S011可以由第三控制模块71实现,步骤S012可以记录模块72实现,步骤S013可以由第二确定模块73实现。也即是说,第三控制模块71用于控制成像装置依次增大感光度。记录模块72用于在每个感光度下控制成像装置采用相位对焦模式进行多次对焦并记录对焦成功次数。第二确定模块73用于根据每个感光度及对应的对焦成功次数确定感光度阈值。
如此,可以通过测试的方式确定感光度阈值。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包括了如上的成像装置及控制装置100。具体地,成像装置包括前置相机或/及后置相机。电子装置包括手机或平板电脑。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未展开的其它部分,可参照以上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对应部分,在此不再详细展开。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模块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7)
1.一种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成像装置采用相位对焦方式进行对焦,所述成像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步骤,确定所述图像传感器对应当前感光度的噪点平均亮度值;
识别步骤,根据所述噪点平均亮度值识别所述图像传感器输出的预览图像的噪点;
去噪步骤,去除所述图像中的噪点以获得去噪图像数据;及
控制步骤,控制所述成像装置根据所述去噪图像数据进行对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步骤包括:
设定子步骤,设定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度为所述当前感光度;
控制子步骤,控制所述成像装置在暗光环境下成像以获得暗光图像;
第一识别子步骤,处理所述暗光图像以识别所述暗光图像中亮度值大于亮度阈值的像素点为暗光噪点;及
计算子步骤,根据所述暗光噪点的亮度值计算所述噪点平均亮度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步骤包括:
第二识别子步骤,处理所述预览图像以识别所述预览图像中亮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噪点平均亮度值的像素点为所述噪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噪步骤通过将所述噪点的亮度值置为零以去除所述图像中的噪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步骤,判断所述当前感光度是否大于或等于感光度阈值;
在所述感光度大于或等于感光度阈值时进入所述确定步骤;及
在所述感光度小于感光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成像装置直接采用相位对焦方式对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接收用户输入以确定所述感光度阈值。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控制所
述成像装置依次增大所述感光度;
在每个所述感光度下控制所述成像装置采用相位对焦模式进行多次对焦并记录对焦成功次数;及
根据每个所述感光度及对应的所述对焦成功次数确定所述感光度阈值。
8.一种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成像装置采用相位对焦方式进行对焦,所述成像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图像传感器对应当前感光度的噪点平均亮度值;
识别模块,所述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噪点平均亮度值识别所述图像传感器输出的预览图像的噪点;
去噪模块,所述去噪模块用于去除所述图像中的噪点以获得去噪图像数据;及
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成像装置根据所述去噪图像数据进行对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设定子模块,所述设定子模块用于设定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度为所述当前感光度;
控制子模块,所述控制子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成像装置在暗光环境下成像以获得暗光图像;
第一识别子模块,所述第一识别子模块用于处理所述暗光图像以识别所述暗光图像中亮度值大于亮度阈值的像素点为暗光噪点;及
计算子模块,所述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暗光噪点的亮度值计算所述噪点平均亮度值。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包括:
第二识别子模块,所述第二识别子模块用于处理所述预览图像以识别所述预览图像中亮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噪点平均亮度值的像素点为所述噪点。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去噪模块用于通过将所述噪点的亮度值置为零以去除所述图像中的噪点。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当前感光度是否大于或等于感光度阈值并在所述感光度大于或等于感光度阈值时通知所述第一确定模块,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暗光噪点的亮度值计算所述噪点平均亮度值;及
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感光度小于感光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成像装置直接采用相位对焦方式对焦。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以确定所述感光度阈值。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控制模块,所述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成像装置依次增大所述感光度;
记录模块,所述记录模块用于在每个所述感光度下控制所述成像装置采用相位对焦模式进行多次对焦并记录对焦成功次数;及
第二确定模块,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所述感光度及对应的所述对焦成功次数确定所述感光度阈值。
15.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成像装置及如权利要求8-14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手机或平板电脑。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包括前置相机或/及后置相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16269.5A CN105681672B (zh) | 2016-02-29 | 2016-02-29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16269.5A CN105681672B (zh) | 2016-02-29 | 2016-02-29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81672A true CN105681672A (zh) | 2016-06-15 |
CN105681672B CN105681672B (zh) | 2018-12-04 |
Family
ID=56306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11626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81672B (zh) | 2016-02-29 | 2016-02-29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681672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165019A (ja) * | 1992-11-20 | 1994-06-10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自動合焦装置 |
WO2005099355A2 (ja) * | 2004-04-14 | 2005-10-27 | Olympus Corporation | 撮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
KR20110040465A (ko) * | 2009-10-14 | 2011-04-20 | 삼성테크윈 주식회사 | 저조도 잡음 및 스팟 하이라이트에 강인한 초점 검출 장치 |
CN102598649A (zh) * | 2010-09-01 | 2012-07-18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
US20130135520A1 (en) * | 2011-11-24 | 2013-05-3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autofoc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
CN105227805A (zh) * | 2015-09-28 | 2016-01-0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
-
2016
- 2016-02-29 CN CN201610116269.5A patent/CN10568167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165019A (ja) * | 1992-11-20 | 1994-06-10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自動合焦装置 |
WO2005099355A2 (ja) * | 2004-04-14 | 2005-10-27 | Olympus Corporation | 撮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
KR20110040465A (ko) * | 2009-10-14 | 2011-04-20 | 삼성테크윈 주식회사 | 저조도 잡음 및 스팟 하이라이트에 강인한 초점 검출 장치 |
CN102598649A (zh) * | 2010-09-01 | 2012-07-18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
US20130135520A1 (en) * | 2011-11-24 | 2013-05-3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autofoc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
CN105227805A (zh) * | 2015-09-28 | 2016-01-0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徐新: "数字图像自动调焦技术及其在低光照环境下的应用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论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81672B (zh) | 2018-12-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951833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witching between cameras, and terminal | |
US10681262B2 (en) | Digital image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 |
CN106713750B (zh) | 对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终端设备 | |
CN105007422B (zh) | 一种相位对焦方法及用户终端 | |
WO2022160638A1 (zh) | 目标对象曝光方法、装置、存储介质、设备及程序 | |
WO2019179242A1 (en) |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5763798A (zh)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5739706A (zh)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 |
US20160232672A1 (en) | Detecting motion regions in a scene using ambient-flash-ambient images | |
CN110677580B (zh) | 拍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 |
US20150062436A1 (en) | Method for video record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 |
CN105872378A (zh)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5681668A (zh)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5827968B (zh)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6851090B (zh) | 图像处理方法与装置、控制方法与装置、成像与电子装置 | |
CN105657278A (zh)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5763805A (zh)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 |
KR20190049148A (ko) | 촬영 영상 내의 생체정보 보안 처리방법 및 장치 | |
CN105681672B (zh)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5549301B (zh)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6200922A (zh)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7517305B (zh) | 移动终端及其调整方法、拍摄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06210529B (zh) | 移动终端的拍摄方法以及装置 | |
JP2011029710A (ja)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撮像装置 | |
CN105681670B (zh)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59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