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81249A - 一种网络访问方法和网络转换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访问方法和网络转换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81249A CN105681249A CN201410654804.3A CN201410654804A CN105681249A CN 105681249 A CN105681249 A CN 105681249A CN 201410654804 A CN201410654804 A CN 201410654804A CN 105681249 A CN105681249 A CN 10568124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 address
- destination address
- ipv4
- network acc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29 gener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访问方法和网络转换设备,用以提供一种通用的双栈终端进行网络访问的方法,降低网络和服务器的处理负荷。通过在不同网络提供商提供的网络之间增加网络转换设备,所述网络转换设备向管理的网络终端发布缺省路由;所述方法,包括:网络转换设备接收所述网络终端在利用被访问的目的地址进行网络访问路由不可达时根据所述缺省路由发送的网络访问请求报文,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为Ipv6地址;网络转换设备确定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网络转换设备对所述网络访问请求报文进行NAT64转换后,向确定出的、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转发进行NAT64转换后的网络访问请求报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访问方法和网络转换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新型智能终端、物联网终端等的不断涌现,用户对IP地址的需求呈指数型增长。全球IPv4(InternetProtocolVersion4,互联网协议的第四版)地址已于2011年初宣布耗尽,IPv6(InternetProtocolVersion6,互联网协议的第六版)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承载协议,具有海量的地址空间容量和独有的技术优势,得到了产业界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发展迅速。
目前网络正处于IPv4向IPv6的过渡阶段,两种协议栈并存的局面将长期存在。在各种过渡技术中,双栈技术是其他过渡技术的基础。双栈节点同时支持IPv4协议栈和IPv6协议栈,支持与IPv4和IPv6节点的通信,当和IPv4节点通信时需要采用IPv4协议栈,当和IPv6节点通信时需要采用IPv6协议栈。双栈节点访问业务时支持通过DNS(DomainNameSystem,域名系统)解析结果选择通信协议栈,即当域名解析结果返回IPv4或IPv6地址时,节点可用相应的协议栈与之通信。
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双栈终端在进行网络访问的流程示意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1、双栈终端分别向DNS查询域名www.example.com对应的A记录和AAAA记录。
具体实施时,双栈终端在进行DNS查询时,会同时请求A记录(IPv4地址)和AAAA记录(IPv6地址)。
S12、DNS向双栈终端同时返回A记录和AAAA记录。
S13、双栈终端使用AAAA记录向外网双栈服务器发起TCP连接建立请求。
双栈终端在接收到DNS同时返回的A记录和AAAA记录之后,优先使用IPv6地址向外网双栈服务器发起TCP连接请求以进行业务访问,即向外网双栈服务器请求建立连接。(TCP标志位为SYN)。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IPv6网络访问失败,双栈终端会发起多次连接尝试,具体连接次数与时间间隔取决于终端或浏览器。如果DNS返回多个AAAA记录,终端会依次尝试使用每个AAAA记录分别向外网双栈服务器发起TCP连接请求。
S14、终端使用A记录向外网双栈服务器发起TCP连接建立请求。
在双栈终端使用AAAA记录发起网络访问失败后(如果存在多个AAAA记录,则使用所有AAAA记录都失败后),会回退到使用A记录发起TCP连接请求(部分浏览器无法回退),TCP标志位为SYN。
网络层设备根据终端发起的数据包类型采用相应的协议进行承载,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5、外网双栈服务器向双栈终端返回TCP连接请求响应。
外网双栈服务器向双栈服务器返回TCPSYN+ACK(确认)。
S16、双栈终端向外网双栈服务器发送TCP连接请求响应的确认。
至此,双栈终端与外网双栈服务器完成三次握手,建立TCP连接。
但由于安全防护、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目前不同网络提供商之间并未全部实现IPv6互联互通,只有使用IPv4协议能够实现互通。因此当双栈终端使用IPv6访问外部网络时,可能会出现路由不通,服务器无响应的情况,此时,双栈终端需要回退到使用IPv4进行网络访问,无法使用IPv6访问外部网络的资源。而且,由于上述的终端优选IPv6的行为模式,双栈终端回退到IPv4需要的时间普遍较长,部分终端甚至无法回退,降低了网络访问的效率和成功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happyeyeballs机制,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双栈终端在IPv6网络不可用时的访问延迟和访问失败的问题。其工作原理如下:双栈终端在获取了A记录和AAAA记录之后,同时向外网双栈服务器发送IPv4TCP连接请求和IPv6TCP连接请求,根据服务器的响应情况来判断两种协议栈的工作状态。在IPv6网络可用时,优先选择IPv6网络承载,仅当IPv6网络不通时,才会选择IPv4网络承载。当IPv6网络不通时,终端在规定时间内仅收到IPv4网络响应,则发起IPv4承载,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S21、双栈终端向DNS查询查询域名www.example.com对应的A记录和AAAA记录。
S22、DNS向双栈终端同时返回A记录和AAAA记录。
S23、双栈终端同时使用AAAA记录和A记录向外网双栈服务器发起TCP连接建立请求。
S24、双栈终端在规定时间内仅接收到外网双栈服务器针对A记录返回的连接请求响应。
S25、双栈终端向外网双栈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响应确认。
当IPv4和IPv6网络都可用时,终端同时获得IPv4和IPv6的网络响应,于是终端发起IPv6承载,并通知IPv4中断TCP服务,如图3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1、双栈终端向DNS查询查询域名www.example.com对应的A记录和AAAA记录。
S32、DNS向双栈终端同时返回A记录和AAAA记录。
S33、双栈终端同时使用AAAA记录和A记录向外网双栈服务器发起TCP连接建立请求。
S34、双栈终端在规定时间内分别接收到外网双栈服务器针对A记录和AAAA记录返回的连接请求响应。
S35、双栈终端向外网双栈服务器发送针对AAAA记录返回的连接请求响应确认,并向外网双栈服务器发送针对A记录连接请求响应终止消息。
Happyeyeballs虽然能一定程度上优化双栈终端的IPv4和IPv6协议栈选择,缩短IPv6路由不通时的用户等待时间,但其也存在如下问题:1、终端或浏览器需要支持happyeyeballs机制,目前大部分终端或浏览器尚不支持。2、对于所有业务都同时发起IPv4和IPv6的TCP连接请求,增加了多余的数据包流量,加重了网络和服务器的处理负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访问方法和网络转换设备,用以提供一种通用的双栈终端进行网络访问的方法,降低网络和服务器的处理负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访问方法,在不同网络提供商提供的网络之间增加网络转换设备,所述网络转换设备向管理的网络终端发布缺省路由;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网络转换设备接收所述网络终端在利用被访问的目的地址进行网络访问路由不可达时根据所述缺省路由发送的网络访问请求报文,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为Ipv6地址;
所述网络转换设备确定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
所述网络转换设备对所述网络访问请求报文进行NAT64转换后,向确定出的、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转发进行NAT64转换后的网络访问请求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转换设备,设置于不同网络提供商提供的网络之间;
所述网络转换设备,包括:
发布单元,用于向管理的网络终端发布缺省路由;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络终端在利用被访问的目的地址进行网络访问路由不可达时根据所述缺省路由发送的网络访问请求报文,所述目的地址为Ipv6地址;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
转换单元,用于对所述网络访问请求报文进行NAT64转换;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转发进行NAT64转换后的网络访问请求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访问方法和网络转换设备,在不同网络提供商提供的网络之间增加网络转换设备,网络转换设备通过向管理的网络终端发布缺省路由,这样,终端在IPv6路由不可达时,由网络转换设备识别识别IPv6外网地址,并据此完成网络访问。上述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转换设备识别外网IPv6地址完成网络访问,无需终端支持Happyeyeballs机制;对于外网被访问服务器来说,由于只需要处理网络转换设备发送的利用IPv4地址发送的网络访问请求,因此,能够降低网络和被访问的服务器的处理负荷。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双栈终端在进行网络访问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Happyeyeballs机制下IPv6网络不通的网络访问流程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Happyeyeballs机制下IPv6网络和IPv4网络均可达时的网络访问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访问方法的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栈终端与双栈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转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降低网络和被访问服务器的处理负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需终端支持Happyeyeballs机制的、通用的网络访问方法。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结构示意图,在不同的网络提供商之间的互联互通出口设置网络转换设备,该网络转换设备可以是新增设备,也可以是对现有网络边界设备进行改造得到的。由于不同网络之间基于IPv6地址的网络访问没有实现互联互通,因此,内部网络去往外部网络的IPv6路由不可达,即当目的地址为外网IPv6地址时,根据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匹配不到对应的路由表项而导致路由不可达。针对该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转换设备向自身管理的内部网络中的网络终端发布缺省路由,即通知网络终端设置路由不可达时的缺省路由。这样,网络终端进行网络访问过程中,根据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如果其为外网Ipv6地址没有匹配到对应的路由表项时,将匹配缺省路由,根据设置的缺省路由,网络访问请求报文将被转发至网络转换设备进行处理。如果被访问目的Ipv6地址为内网Ipv6地址,则利用IPv6地址可以正常访问。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是相对而言的,其可以是由不同的网络提供商提供的网络。
如图5所示,为网络转换设备实施网络访问方法的实施流程示意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51、网络转换设备接收网络终端在利用被访问的目的地址进行网络访问路由不可达时根据缺省路由发送的网络访问请求报文。
具体实施时,网络终端在通过DNS查询得到被访问服务器的A记录(IPv4地址)和AAAA记录(IPv6地址)之后,优先使用IPv6地址进行网络访问。即在接收到的网络访问请求报文中携带的被访问的目的地址为外网Ipv6地址。
S52、网络转换设备确定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转换设备在接收到网络访问请求报文之后,首先根据其中携带的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在本地缓存列表中查找其对应的IPv4地址,并确定查找到的IPv4地址为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如果网络终端为针对该目的地址首次发起的网络访问,则在本地缓存列表中无法查找到其对应的IPv4地址。这种情况下,网络转换设备根据该目的地址向DNS服务器反查该目的地址对应的域名,即网络转换设备利用该目的地址向DNS服务器查询其对应的网络域名。假设查询得到的网络域名为www.exmple.com。网络转换设备再利用查询得到的网络域名向DNS查询其对应的IPv4地址(A记录,假设为100.10.10.2)。较佳的,网络转换设备在查询到该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之后,在本地缓存列表中缓存该目的地址与其对应的IPv4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网络转换设备对于之后针对该目的地址的网络访问请求可以直接在本地缓存列表中查找其对应的IPv4地址即可,而无需再向DNS进行查询,从而,能够进一步节约网络访问时间。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该目的地址,在本地缓存列表中查找其对应的IPv4地址,如果未查找到,则根据该目的地址向DNS查询其对应的网络域名,在根据查询得到的网络域名向DNS查询其对应的Ipv4地址即可。
S53、网络转换设备对接收到的网络访问请求报文进行NAT64转换后,向确定出的、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转发进行NAT64转换后的网络访问请求报文。
具体实施时,网络转换设备在获取了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之后,对接收到的网络访问请求报文执行NAT64,即对接收到的网络访问请求报文进行地址和协议翻译,将接收到的络访问请求报文中携带的源IPv6地址转换为预先配置的IPv4地址池中的任一未被分配的IPv4地址,以及将目的地址转换为步骤S52中确定出的其对应的IPv4地址,根据转换得到的目的地址(IPv4地址)转发进行NAT64转换后的网络访问请求报文。另外,网络转换设备在接收到被访问服务器针对该转换后的网络访问请求报文返回的IPv4网络报文之后,将其转换为IPv6网络报文,并转发给网络终端。从而,实现了在被访问的目的地址为外网Ipv6地址导致路由不可达时,通过转换设备识别IPv6外网地址,并通过IPv6地址反查对应域名与IPv4地址,之后通过NAT64进行网络访问的目的。
为了更好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下以双栈终端的地址为:IPv4地址:210.242.18.10,IPv6地址:2001:0E80:C90::10;双栈服务器地址为:IPv4地址:100.10.10.2,IPv6地址:2408:DB8::2;NAT64配置IPv4地址池:218.207.242.185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为双栈终端发起网络访问请求时,与双栈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S61、网络转换设备向内网网络终端发布缺省路由。
接收到缺省路由的网络终端将缺省路由配置为网络转换设备。
S62、双栈终端向DNS查询域名www.example.com对应的A记录和AAAA记录。
S63、DNS向双栈终端返回域名www.example.com对应的A记录:100.10.10.2和AAAA记录:2408:DB8::2。
S64、双栈终端利用AAAA记录发起TCP连接请求。
具体实施时,在发送的TCP连接请求中携带的源地址为2001:0E80:C90::10,目的地址为2408:DB8::2,由于该目的地址为外网地址,TCP连接请求被路由至网络转发设备。
S65、网络转换设备利用TCP连接请求中携带的IPv6目的地址向DNS查询其对应的域名。
S66、DNS向网络转换设备返回IPv6目的地址对应的域名www.example.com。
S67、网络转换设备利用DNS返回的域名向DNS查询其对应的IPv4地址。
S68、DNS向网络转换设备返回对应的IPv4地址:100.10.10.2。
S69、网络转换设备对接收到的TCP连接请求进行NAT64转换。
S610、网络转换设备将转换后的TCP连接请求发送给双栈服务器。
其中携带的源地址为218.207.242.185,目的地址为:100.10.10.2
S611、双栈服务器向网络转换设备返回TCP连接请求响应。
其中携带的源地址为:100.10.10.2,目的地址为:218.207.242.185。
S612、网络转换设备将TCP连接请求响应转换为IPv6格式。
即将TCP连接请求的响应中携带的源地址转换为:2408:DB8::2,目的地址转换为2001:0E80:C90::10。
S613、网络转换设备向双栈终端转发转换后的TCP连接请求响应。
S614、双栈终端向网络转换设备发送TCP连接请求的响应的确认。
其中,在TCP连接请求的响应的确认中携带的源地址为:2001:0E80:C90::10,目的地址为:2408:DB8::2。
S615、网络转换设备对TCP连接请求的响应的确认进行NAT64转换。
S616、网络转换设备将转换后的TCP连接请求的响应发送给双栈服务器。
由此可见,在IPv6路由不可达时,可以通过网络转换设备将Ipv6地址自动转换为IPv4进行网络访问。图6中,以网络设备首次接收到双栈终端访问双栈服务器的网络访问请求为例进行说明。
在上述过程中,无论终端利用IPv4地址进行网络访问还是利用IPv6地址进行网络访问,网络和被访问服务器只需要针对终端利用的其中之一发起的网络访问请求,因此,能够降低网络和被访问服务器的处理负荷;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访问方法,即使网络终端不支持Happyeyeballs机制也能够通过网络转换设备识别外网IPv6地址,并据此完成网络访问,因此,其适用于任何网络终端。同时,本发明实施例中,在IPv6路由不可达时,通过网络转换设备将其自动转换为IPv4进行网络访问,无需退回使用IPv4地址进行网络访问,简化了网络访问流程,提高了网络访问效率。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转换设备,由于上述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网络访问方法相似,因此上述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转换设备可以设置于不同不同网络提供商提供的网络之间,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转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发布单元71,用于向管理的网络终端发布缺省路由。
接收单元72,用于接收网络终端在利用被访问的目的地址进行网络访问路由不可达时根据所述缺省路由发送的网络访问请求报文。
其中,所述网络访问请求报文中携带的被访问的目的地址为外网Ipv6地址。
确定单元73,用于确定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
转换单元74,用于对所述网络访问请求报文进行NAT64转换。
具体的,转换单元74,可以用于将所述网络访问请求报文中携带的源地址转换为预先配置的IPv4地址池中的任一IPv4地址,以及将所述网络请求报文中携带的被访问的目的地址转换为确定出的、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
发送单元75,用于向确定单元73确定出的、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转发进行NAT64转换后的网络访问请求报文。
其中,确定单元73,可以包括:
查找子单元,用于在本地缓存列表中查找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
确定子单元,用于将查找到的IPv4地址确定为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
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转换设备还可以包括查询子单元,其中:
所述查询子单元,用于若所述查找子单元在本地缓存列表中未查找到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时,根据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向域名系统DNS查询该目的地址对应的网络域名;并根据查询到的网络域名向所述DNS查询其对应的IPv4地址;
所述确定子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查询子单元向所述DNS查询到的IPv4地址为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转换设备,还可以包括:
缓存单元,用于在本地缓存列表中存储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与向所述DNS查询到的IPv4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具体实施时,接收单元72,还用于接收针对所述进行NAT64转换后的网络访问请求报文返回的IPv4网络报文;转换单元74,还用于将所述IPv4网络报文转换为IPv6网络报文;发送单元75,还用于向所述网络终端转发所述IPv6网络报文。
为了描述的方便,以上各部分按照功能划分为各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网络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不同网络提供商提供的网络之间增加网络转换设备,所述网络转换设备向管理的网络终端发布缺省路由;以及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网络转换设备接收所述网络终端在利用被访问的目的地址进行网络访问路由不可达时根据所述缺省路由发送的网络访问请求报文,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为Ipv6地址;
所述网络转换设备确定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
所述网络转换设备对所述网络访问请求报文进行NAT64转换后,向确定出的、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转发进行NAT64转换后的网络访问请求报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具体包括:
在本地缓存列表中查找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
将查找到的IPv4地址确定为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未查找到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时,还包括:
根据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向域名系统DNS查询该目的地址对应的网络域名;并
根据查询到的网络域名向所述DNS查询其对应的IPv4地址;
确定向所述DNS查询到的IPv4地址为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本地缓存列表中存储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与向所述DNS查询到的IPv4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网络访问请求报文进行NAT64转换,具体包括:
将所述网络访问请求报文中携带的源地址转换为预先配置的IPv4地址池中的任一IPv4地址,以及将所述网络请求报文中携带的被访问的目的地址转换为确定出的、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针对所述进行NAT64转换后的网络访问请求报文返回的IPv4网络报文;
将所述IPv4网络报文转换为IPv6网络报文;
向所述网络终端转发所述IPv6网络报文。
7.一种网络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于不同网络提供商提供的网络之间;
所述网络转换设备,包括:
发布单元,用于向管理的网络终端发布缺省路由;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络终端在利用被访问的目的地址进行网络访问路由不可达时根据所述缺省路由发送的网络访问请求报文,所述目的地址为Ipv6地址;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
转换单元,用于对所述网络访问请求报文进行NAT64转换;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转发进行NAT64转换后的网络访问请求报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查找子单元,用于在本地缓存列表中查找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
确定子单元,用于将查找到的IPv4地址确定为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包括查询子单元,其中:
所述查询子单元,用于若所述查找子单元在本地缓存列表中未查找到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时,根据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向域名系统DNS查询该目的地址对应的网络域名;并根据查询到的网络域名向所述DNS查询其对应的IPv4地址;
所述确定子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查询子单元向所述DNS查询到的IPv4地址为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缓存单元,用于在本地缓存列表中存储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与向所述DNS查询到的IPv4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换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网络访问请求报文中携带的源地址转换为预先配置的IPv4地址池中的任一IPv4地址,以及将所述网络请求报文中携带的被访问的目的地址转换为确定出的、所述被访问的目的地址对应的IPv4地址。
12.如权利要求7~11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网络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针对所述进行NAT64转换后的网络访问请求报文返回的IPv4网络报文;
所述转换单元,还用于将所述IPv4网络报文转换为IPv6网络报文;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网络终端转发所述IPv6网络报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654804.3A CN105681249B (zh) | 2014-11-17 | 2014-11-17 | 一种网络访问方法和网络转换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654804.3A CN105681249B (zh) | 2014-11-17 | 2014-11-17 | 一种网络访问方法和网络转换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81249A true CN105681249A (zh) | 2016-06-15 |
CN105681249B CN105681249B (zh) | 2019-09-13 |
Family
ID=56944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654804.3A Active CN105681249B (zh) | 2014-11-17 | 2014-11-17 | 一种网络访问方法和网络转换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681249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35983A (zh) * | 2019-09-24 | 2019-12-03 |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CN110602263A (zh) * | 2019-08-21 | 2019-12-20 | 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热点内容缓存系统及缓存方法 |
CN112153753A (zh) * | 2020-09-24 | 2020-12-29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
CN113315848A (zh) * | 2020-02-27 | 2021-08-27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访问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4124889A (zh) * | 2020-08-31 | 2022-03-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确定业务服务器地址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CN115412531A (zh) * | 2022-08-31 | 2022-11-29 | 深圳市创维软件有限公司 | 网络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43411A (zh) * | 2006-03-24 | 2007-09-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混合网络中实现移动vpn的方法及系统 |
CN101197858A (zh) * | 2008-01-07 | 2008-06-11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地址转换方法、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路由器 |
CN102148773A (zh) * | 2010-02-08 | 2011-08-10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IPv6协议和IPv4协议转换的方法及系统 |
CN102394947A (zh) * | 2011-10-31 | 2012-03-28 |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 IPv4与IPv6的地址翻译方法、装置、系统及ALG设备 |
US20130223445A1 (en) * | 2012-02-27 | 2013-08-29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Stateful NAT64 Function in a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
-
2014
- 2014-11-17 CN CN201410654804.3A patent/CN10568124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43411A (zh) * | 2006-03-24 | 2007-09-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混合网络中实现移动vpn的方法及系统 |
CN101197858A (zh) * | 2008-01-07 | 2008-06-11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地址转换方法、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路由器 |
CN102148773A (zh) * | 2010-02-08 | 2011-08-10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IPv6协议和IPv4协议转换的方法及系统 |
CN102394947A (zh) * | 2011-10-31 | 2012-03-28 |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 IPv4与IPv6的地址翻译方法、装置、系统及ALG设备 |
US20130223445A1 (en) * | 2012-02-27 | 2013-08-29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Stateful NAT64 Function in a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02263A (zh) * | 2019-08-21 | 2019-12-20 | 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热点内容缓存系统及缓存方法 |
CN110535983A (zh) * | 2019-09-24 | 2019-12-03 |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CN110535983B (zh) * | 2019-09-24 | 2022-08-16 |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CN113315848A (zh) * | 2020-02-27 | 2021-08-27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访问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3315848B (zh) * | 2020-02-27 | 2023-04-21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访问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4124889A (zh) * | 2020-08-31 | 2022-03-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确定业务服务器地址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CN114124889B (zh) * | 2020-08-31 | 2023-04-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确定业务服务器地址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CN112153753A (zh) * | 2020-09-24 | 2020-12-29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
CN115412531A (zh) * | 2022-08-31 | 2022-11-29 | 深圳市创维软件有限公司 | 网络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81249B (zh) | 2019-09-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551247B2 (ja) | マルチnat64環境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ホストノード | |
CN105681249B (zh) | 一种网络访问方法和网络转换设备 | |
CN103618801B (zh) | 一种p2p资源共享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
US20230014411A1 (en) | Dynamic internet protocol translation for port-control-protocol communication | |
CN107800625B (zh) |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
WO2013123420A1 (en) | Load balancing using dns in a ipv4/ipv6 environment | |
US8149840B2 (en) | Method, system and processor for processing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service | |
WO2016134624A1 (zh) | 路由方法、装置及系统、网关调度方法及装置 | |
TW200924462A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nection of hosts behind NATs | |
US10764241B2 (en) | Address assignment and data forwarding in computer networks | |
TW200934198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configuring virtual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es | |
CN103401800A (zh) | 一种链路负载均衡方法和设备 | |
US9935791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name resolution across heterogeneous architectures | |
JP2008510440A (ja) | モバイルIPv6ノードとIPv4通信パートナーとの間の通信を実施する方法 | |
CN110225150B (zh) | 不同网络协议间的通信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 |
WO2018019216A1 (zh) | Ap接入控制 | |
WO2014156143A1 (ja) | ホーム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およびパケット転送方法 | |
CN109218459B (zh) | 互联网协议之间转换的设备及方法 | |
US7693091B2 (en) | Teredo connectivity between clients behind symmetric NATs | |
TW201545510A (zh) | 在分散式計算系統中進行訊息路由的方法 | |
CN115250289B (zh) | 服务路由方法及设备 | |
US9461965B2 (en) | Redirecting of network traffic for application of stateful services | |
JP5054666B2 (ja) | Vpn接続装置、パケット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13067781B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
CN114079644B (zh) | 一种网络路由管理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