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80438B - 一种供电电路及其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电电路及其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80438B CN105680438B CN201610111318.6A CN201610111318A CN105680438B CN 105680438 B CN105680438 B CN 105680438B CN 201610111318 A CN201610111318 A CN 201610111318A CN 105680438 B CN105680438 B CN 10568043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power supply
- energy
- current
- storage uni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4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4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600 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3 die pr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50 mark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1/10—Parallel operation of DC 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供电电路及其系统和方法,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压采样单元,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储能单元,第一电感,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一电压采样单元采样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电压;所述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接收第一电压采样信号,根据所述第一电压采样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工作状态。本电路在负载需求电流较大时,储能单元能给负载供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电电路,特别涉及一种供电电路及其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供电系统包括适配器、电源设备和终端。现有技术中的电源设备有两级供电电路和单级供电电路两种。
其中,两级供电电路如图1和图2所示,电源设备10包括充电单元101、放电单元102和储能单元103。充电单元101为电源设备的第一级电路,放电单元102为电源设备的第二级电路。适配器11通过充电单元给储能单元103充电,储能单元103亦可通过放电单元102给终端13供电。电源设备10同时连接适配器11和终端13时,在终端需求电流大于适配器的供电电流时,电源设备的储能单元通过放电单元给终端补充供电。但是该方案电路复杂,元器件多,成本高。
如图3所示,单级供电电路电源设备的充电单元和放电单元采用同一个充放电单元实现,所述充放电单元包括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104、开关管Q17、Q18和电感L13;在电源设备10的储能单元103进行充电时,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104控制开关管Q17、开关管Q18、电感L13和储能单元103工作在降压电路(BUCK电路)状态;在储能单元103放电时,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104控制开关管Q17、开关管Q18、电感L13和储能单元103工作在升压电路(BOOST电路)状态。尽管结构简单,且适配器11既可以给终端供电,也可以给储能单元充电,但是,当终端需求电流大于适配器供电电流时,电源设备中的储能单元却不会向终端补充供电,在终端设备需求电流较大时,终端设备的电流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电电路及其系统和方法,解决所述供电电路的终端需求电流大于适配器供电电流时,终端的电流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问题,并且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压采样单元、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储能单元、第一电感、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
所述第一电压采样单元与供电电路输入端,用于采样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电压;
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串联,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储能单元一端,所述储能单元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接收第一电压采样信号,根据所述第一电压采样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工作状态。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电压采样单元;
所述第二电压采样单元与所述储能单元并联,用于检测储能单元的实时电压,并将第二电压采样信号输出给所述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所述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根据所述第二电压采样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工作状态。
可选的,还包括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串联在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用于控制所述供电电路的工作状态。
可选的,还包括第一电流采样单元,所述第一电流采样单元采样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电流,所述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接收第一电流采样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电流采样信号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工作状态。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电流采样电路和第三电流采样电路,所述第二电流采样电路采样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电流,所述第三电流采样电路采样所述储能单元的供电电流;所述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接收第二电流采样信号和第三电流采样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电流采样信号和第三电流采样信号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工作状态。
一种所述的供电电路的补充供电系统,还包括适配器和终端;
所述终端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所述适配器接入所述供电电路输入端,用于给所述终端或者所述供电电路供电。
一种补充供电方法,包括步骤:
判断供电电路是否接入终端;若接入,则比较终端需求电流与适配器供电电流的大小;
若所述终端需求电流大于所述适配器供电电流,则储能单元和所述适配器同时给所述终端进行供电。
可选的,当所述供电电路未接入所述终端或者所述终端需求电流小于所述适配器供电电流时,所述适配器给所述储能单元充电。
可选的,所述储能单元的存储电量大于补充供电电量阈值时,允许所述存储单元给所述终端供电;否则所述存储单元不允许给所述终端进行供电。
可选的,当所述终端需求电流大于所述适配器供电电流且所述储能单元的存储电量小于补充供电电量阈值时,仅由所述适配器给所述终端供电,同时供电电路检查复位与否;如果复位,则所述供电电路重新工作;否则,所述适配器继续给所述终端供电。
可选的,所述终端需求电流大于所述适配器供电电流时,当电量低标志位为低时,所述储能单元放电到低于补充供电电量阈值时,将电量低标志位置为高;当电量低标志位为高时,所述储能单元需充电到高于恢复补充供电电量阈值后,将电量低标志位置为低。电量低标志位为低时,所述储能单元允许给所述终端供电;电量低标志位为高时,所述储能单元不给所述终端供电。
可选的,当所述储能单元和所述适配器同时供电时,判断所述储能单元的供电电流和适配器的输出电流之和是否大于限流值;
当所述储能单元的供电电流和适配器的输出电流之和大于所述限流值的状态持续超过某一时间段后,所述储能单元和适配器停止向所述终端供电,直到所述供电电路复位;所述供电电路复位后,所述供电电路重新工作。
可选的,通过检测所述适配器的输出电压来判断所述终端需求电流和所述适配器供电电流的大小;
当所述适配器的输出电压低于第一基准电压时,所述终端需求电流大于所述适配器供电电流;否则,所述终端需求电流小于所述适配器供电电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所述供电电路的第一电压采样单元采样所述适配器的输出电压,当所述适配器的输出电压低于第一基准电压时,表明所述终端需求电流大于所述适配器供电电流,此时,如果第二电压采样单元采样到的储能单元电压大于某一值时,表明存储电量大于补充供电电量阈值,储能单元和适配同时向终端供电,解决了所述供电电路的终端需求电流大于适配器供电电流时,终端的电流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流保护方法,包括步骤:判断终端是否接入;若所述终端接入,则比较终端需求电流与适配器供电电流的大小;否则,所述适配器给所述储能单元充电;若所述终端需求电流大于所述适配器供电电流,则判断所述储能单元的存储电量;否则,所述适配器给所述终端供电,同时给所述储能单元充电;若所述存储电量大于补充供电电量阈值,则所述储能单元和所述适配器同时给所述终端进行供电,解决了所述供电电路的终端需求电流大于适配器供电电流时,终端的电流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两级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两级供电电路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单级供电电路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补充供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补充供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补充供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补充供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和图2,当传统的供电系统的电源设备10由两级电路构成,虽然在终端需求电流大于适配器的供电电流时,电源设备的储能单元通过放电单元给终端补充供电。但是该方案电路复杂,元器件多。特别是,该电路需要两个电感,导致成本偏高,并且所述充电单元和放电单元采用级联的方式连接,导致电路效率偏低。
参考图3,当传统的供电系统的电源设备10由单级电路构成,充电单元和放电单元集成在同一个充放电单元内,这种电路结构虽然简化了,而且适配器11可以给终端13供电,但是无法实现适配器11和储能单元103同时给终端13供电。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实现了当终端需求电流较大时,适配器和储能单元同时给终端供电的功能,并且成本低,效率高。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请参考图4:本发明提供的供电电路的第一个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供电电路12包括第一电压采样单元121,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122,储能单元123,第一电感L1,第一开关管K1和第二开关管K2;所述第一电压采样单元121并联在供电电路12的输入端,用于采样所述供电电路12的输入电压Uin,得到第一电压采样信号Ua;所述第一开关管K1和第二开关管K2串联,所述第一开关管K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路12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管K1和第二开关管K2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K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储能单元123一端,所述储能单元12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122接收第一电压采样信号Ua,根据所述第一电压采样信号Ua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K1和第二开关管K2的工作状态。
供电电路12输入端连接供电电源,输出端连接终端。所述供电电源既能给供电电路12中的储能单元123充电,也能给终端供电,在负载需求电流较大时,供电电源和储能单元123能同时为终端供电。
其中,供电电源具有以下特性:当终端需求电流大于供电电源的供电电流时,供电电源的输出电压会被拉低;即通过判断供电电源的输出电压可以判断终端需求电流和供电电源的供电电流之间的大小,比如恒压供电电源或者恒功率供电电源。
所述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122内置第一基准电压Uref1,将第一基准电压Uref1与第一电压采样信号Ua进行比较。当Ua≥Uref1时,表明终端需求电流小于或等于供电电源的供电电流;当Ua<Uref1时,表明终端需求电流大于供电电源的供电电流,储能单元123向终端补充供电。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122判断第一基准电压Uref1和第一电压采样信号Ua的大小;
当第一电压采样信号Ua小于第一基准电压Uref1时,表明终端需求电流大于供电电源的供电电流。此时,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122控制第一开关管K1、第二开关管K2、第一电感L1和储能单元123工作在升压模式(boost电路模式),储能单元123向终端补充供电。
当第一电压采样信号Ua大于第一基准电压Uref1时,表明终端需求电流小于供电电源的供电电流,供电电源给终端提供电流,并对储能单元123进行充电。充电时,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122控制第一开关管K1、第二开关管K2、第一电感L1和储能单元123工作在降压模式(buck电路模式)。
另外当供电电路12输入端接入供电电源,而输出端未接入终端时,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122也控制第一开关管K1、第二开关管K2、第一电感L1和储能单元123工作在降压模式(buck电路模式),供电电源给储能单元123进行充电。
为了增长储能单元的寿命,以及提高补充供电的效率,本发明提供了第二个实施例,请参考图5;
在本实施例中,供电电路12还包括第二电压采样单元124,所述第二电压采样单元124与所述储能单元123并联,用于采样储能单元123的实时电压,得到第二电压采样信号Uc;
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122还内置第二基准信号Uref2,它与第二电压采样信号Uc作比较;其中,第二基准电压Uref2对应储能单元123的补充供电电量阈值QA,当储能单元123的存储电量达到补充供电电量阈值QA时,储能单元123向终端补充供电;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122判断第一基准电压和第一电压采样信号的大小;
当第一电压采样信号Ua小于第一基准电压Uref1时,表明终端需求电流大于供电电源的供电电流。此时,如果第二电压采样信号Uc大于第二基准信号Uref2,即,储能单元123的存储电量Qc高于补充供电电量阈值QA时,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122控制第一开关管K1、第二开关管K2、第一电感L1和储能单元123工作在升压模式(boost电路模式),储能单元123向终端补充供电;反之,如果第二电压采样信号Uc小于第二基准信号Uref2,即,储能单元123的存储电量Qc低于补充供电电量阈值QA时,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122控制第一开关管K1和第二开关管K2断开,供电电源仅给终端供电,不给储能单元123充电。
当第一电压采样信号Ua大于第一基准电压Uref1时,表明终端需求电流小于供电电源的供电电流,供电电源给终端提供电流,并对储能单元123进行充电。充电时,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122控制第一开关管K1、第二开关管K2、第一电感L1和储能单元123工作在降压模式(buck电路模式)。
另外当供电电路12输入端接入供电电源,而输出端未接入终端时,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122也控制第一开关管K1、第二开关管K2、第一电感L1和储能单元123工作在降压模式(buck电路模式),供电电源给储能单元123进行充电。
参见图6,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供电电路12还包括串联在其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第三开关管K3,所述第三开关管K3用来控制供电电路12的工作状态,当第三开关管K3闭合时,供电电路12正常工作,具体为:
当供电电路12接入供电电源和终端时,供电电路12判断终端需求电流和供电电源的供电电流的大小,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进一步判断储能单元123电量,当储能单元123电量大于补充供电电量阈值,则储能单元123和供电电源同时给终端供电;如果储能单元123的存储电量小于补充供电电量阈值,则供电电源仅仅向终端供电,此时因为终端需求电流本身已经大于供电电源的供电电流了,所以即使储能单元123电量很低,也不会给储能单元123充电。当供电电路12未接入终端或者终端需求电流小于供电电流时,供电电源向供电电路12中的储能单元123进行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K3可以串联在K1和供电电路12的输入端之间,也可以串联在K1和供电电路12的输出端之间。
为了保护供电电路和终端,防止过流损坏,本实施例中还设置第一电流采样单元125,第一电流采样单元125采样供电电路12的输出电流Iout,这个电流为供电电源给终端提供的供电电流和储能单元123给终端提供的供电电流之和;第一电流采样单元125采样得到的第一电流采样信号输入到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122,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122内置第三基准信号Iref,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122对所述第一电流采样信号和第三基准信号Iref进行比较,当前者大于后者时,表明已出现过流现象,当所述过流现象持续一段时间△t后,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122控制第三开关管K3断开,供电电源停止向终端提供电流;同时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122也可以控制第一开关管K1和第二开关管K2断开,此时,储能单元123也停止向终端提供电流。
为了防止过流,需要得到供电电源给终端提供的输出电流和储能单元给终端提供的供电电流之和,还可以分别采样供电电源的输出电流和储能单元的供电电流;具体参见图7;
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和第三开关管均采用MOS管,分别为Q1、Q2和Q3,供电电源为适配器11;其中适配器11为恒压输出适配器。
利用第二电流采样单元126采样供电电路的输入电流(也为供电电源给终端13提供的输出电流)得到第二电流采样信号Ia,利用第三电流采样单元127采样储能单元的供电电流得到第三电流采样信号Ic。第二电流采样信号和第三电流采样信号同时输入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对第二电流采样信号和第三电流采样信号求和,并将结果和第三基准信号Iref对比:当前者大于后者时,表明已出现过流现象,当所述过流现象持续一段时间△t后,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控制Q3断开,供电电源停止向终端13提供电流;同时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也可以控制Q1和Q2断开,此时,储能单元也停止向终端13提供电流。
适配器11给储能单元充电时,逻辑控制单元控制Q1、Q2、Q3、L1和储能单元工作在降压模式(buck工作模式),控制开关管Q1的占空比即能控制适配器11给储能单元充电的充电电流。
储能单元给终端13供电时,逻辑控制单元控制Q1、Q2、Q3、L1和储能单元工作在升压模式(boost工作模式),控制开关管Q1、Q2的占空比即能控制储能单元给终端的供电电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补充供电系统,所述补充供电系统包括供电电路。参见图7,所述供电系统还包括适配器和终端,终端13连接到供电电路输出端;适配器11连接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能给终端13和储能单元123进行供电。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补充供电方法;
所述补充供电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8,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01:判断供电电路是否有终端接入;
步骤S002:若供电电路已接入终端,则比较终端需求电流与适配器供电电流的大小;
步骤S003:若所述终端需求电流大于所述适配器供电电流,则所述储能单元给所述终端补充供电,即所述储能单元和所述适配器同时给所述终端进行供电。
所述补充供电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9,本实施例设置补充供电电源阈值QA,并对储能单元的存储电量进行判断,,只有当存储电量大于补充供电电量阈值QA时,所述储能单元才能向终端补充供电,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步骤S101,判断终端是否接入供电电路。
若未接入,步骤S102,所述适配器只给所述储能单元充电。
若接入,步骤S103,则比较终端需求电流与适配器供电电流的大小;
若所述终端需求电流小于所述适配器的供电电流,步骤S104,所述适配器在给终端供电的同时,给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
若所述终端需求电流大于所述适配器供电电流,步骤S105,则判断储能单元的存储电量。
若所述存储电量小于补充供电电量阈值,步骤S106,仅由所述适配器给所述终端供电;
若所述存储电量大于补充供电电量阈值,步骤S107,则所述储能单元和所述适配器同时给所述终端进行供电。
本发明提供的补充供电方法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10;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终端需求电流大于所述适配器供电电流且所述储能单元的存储电量小于补充供电电量阈值时,仅由适配器给终端供电;如果供电电路没有复位,则始终只由适配器给终端供电,并且适配器不能给储能单元充电,只有当供电电路检查到复位后,才会重新检测,返回到步骤S201;当终端未接入供电电路或者终端需求电流小于适配器供电电流,则适配器同时给储能单元充电。若没有复位,即使终端未接入供电电路或者终端需求电流小于适配器供电电流,适配器也不再给储能单元充电。
本发明提供的补充供电方法的第四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11;
本实施例中,供电电路中的储能单元重新充电不需要复位就能进行,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本实施例还设置储能单元的存储电量低标志位,所述存储电量低标志位有两个状态,分别为低和高,在本实施例中对应为0和1;当所述存储电量低标志位为0时,表明储能单元存有电量,在适当时候能给终端补充供电,即,在终端需求电流大于适配器供电电流时,储能单元能给终端补充供电。
当所述存储电量低标志位为1时,表明储能单元没有存储电量或者存储的电量很低,此时,储能单元不会给终端补充供电,并且适配器在适当时候还会给储能单元进行充电,即,在终端需求电流小于适配器供电电流或者未接入终端时,适配器给储能单元进行充电。
为了准确地对存储电量低标位进行置位,本实施例还设置恢复补充供电电量阈值QB,其中恢复补充供电电源阈值QB大于补充供电电量阈值QA。
当储能单元存有电量,即存储电量低标志位为0,此时若储能单元的存储电量放电下降到补充供电电量阈值QA以下,存储电量低标志位被置为1。所述储能单元放电的情况包括两种:1、未接入适配器并且存储电量低标志位为0时,储能单元对终端进行供电;2、接入适配器,但是终端需求电流大于适配器供电电流并且存储电量低标志位为0时,储能单元对其进行补充供电。
当储能单元没有电量或者电量很低时,即存储电量低标志位为1,此时若储能单元的存储电量在充电过程中达到恢复补充供电电源阈值QB,存储电量低标识位被置为0。
本发明提供的补充供电方法,还包括过流保护功能,具体通过设置一个限流值来实现,所述限流值对应电路和负载能承受的最大电流。当所述储能单元的供电电流和适配器的输出电流之和大于限流值的状态持续超过某一时间段后,所述储能单元和适配器停止向所述终端供电,直到所述供电电路复位;所述供电电路复位后,所述供电电路重新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供电方法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所给的供电电路,利用其它电路或者其它方式实现本供电方法的情形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压采样单元、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储能单元、第一电感、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
所述第一电压采样单元并联在供电电路输入端,用于采样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电压;
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串联,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储能单元一端,所述储能单元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接收第一电压采样信号,根据所述第一电压采样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工作状态;
供电电路输入端连接适配器,输出端连接终端,若终端需求电流大于适配器的供电电流,则储能单元和适配器同时给终端进行供电,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储能单元工作在升压模式;若终端需求电流小于适配器的供电电流,适配器给终端提供电流,并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储能单元工作在降压模式;
还包括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串联在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用于控制所述供电电路的工作状态;
还包括第二电流采样电路和第三电流采样电路,所述第二电流采样电路采样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电流,所述第三电流采样电路采样所述储能单元的供电电流;所述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接收第二电流采样信号和第三电流采样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电流采样信号和第三电流采样信号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工作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压采样单元;
所述第二电压采样单元与所述储能单元并联,用于检测储能单元的实时电压,并将第二电压采样信号输出给所述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所述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根据所述第二电压采样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工作状态。
3.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的补充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适配器和终端;
所述终端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所述适配器接入所述供电电路输入端,用于给所述终端或者所述供电电路供电。
4.一种补充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供电电路输入端连接适配器,输出端连接终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压采样单元、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储能单元、第一电感、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
所述第一电压采样单元并联在供电电路输入端,用于采样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电压;
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串联,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储能单元一端,所述储能单元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接收第一电压采样信号,根据所述第一电压采样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工作状态;
判断供电电路是否接入终端;若接入,则比较终端需求电流与适配器供电电流的大小;
若所述终端需求电流大于所述适配器供电电流,则储能单元和所述适配器同时给所述终端进行供电;
若终端需求电流大于适配器的供电电流,则储能单元和适配器同时给终端进行供电,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储能单元工作在升压模式;若终端需求电流小于适配器的供电电流,适配器给终端提供电流,并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一电感和储能单元工作在降压模式;
还包括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串联在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用于控制所述供电电路的工作状态;
还包括第二电流采样电路和第三电流采样电路,所述第二电流采样电路采样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电流,所述第三电流采样电路采样所述储能单元的供电电流;所述逻辑控制及驱动单元接收第二电流采样信号和第三电流采样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电流采样信号和第三电流采样信号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工作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补充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供电电路未接入所述终端或者所述终端需求电流小于所述适配器供电电流时,所述适配器给所述储能单元充电。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补充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单元的存储电量大于补充供电电量阈值时,允许所述存储单元给所述终端供电;否则所述存储单元不允许给所述终端进行供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补充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终端需求电流大于所述适配器供电电流且所述储能单元的存储电量小于补充供电电量阈值时,仅由所述适配器给所述终端供电,同时供电电路检查复位与否;如果复位,则所述供电电路重新工作;否则,所述适配器继续给所述终端供电。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补充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需求电流大于所述适配器供电电流时,当电量低标志位为低时,所述储能单元放电到低于补充供电电量阈值时,将电量低标志位置为高;当电量低标志位为高时,所述储能单元需充电到高于恢复补充供电电量阈值后,将电量低标志位置为低;电量低标志位为低时,所述储能单元允许给所述终端供电;电量低标志位为高时,所述储能单元不给所述终端供电。
9.如权利要求4、5任一项所述的补充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储能单元和所述适配器同时供电时,判断所述储能单元的供电电流和适配器的输出电流之和是否大于限流值;
当所述储能单元的供电电流和适配器的输出电流之和大于所述限流值的状态持续超过某一时间段后,所述储能单元和适配器停止向所述终端供电,直到所述供电电路复位;所述供电电路复位后,所述供电电路重新工作。
10.如权利要求4、5任一项所述的补充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检测所述适配器的输出电压来判断所述终端需求电流和所述适配器供电电流的大小;
当所述适配器的输出电压低于第一基准电压时,所述终端需求电流大于所述适配器供电电流;否则,所述终端需求电流小于所述适配器供电电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11318.6A CN105680438B (zh) | 2016-02-29 | 2016-02-29 | 一种供电电路及其系统和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11318.6A CN105680438B (zh) | 2016-02-29 | 2016-02-29 | 一种供电电路及其系统和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80438A CN105680438A (zh) | 2016-06-15 |
CN105680438B true CN105680438B (zh) | 2019-05-14 |
Family
ID=56306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111318.6A Active CN105680438B (zh) | 2016-02-29 | 2016-02-29 | 一种供电电路及其系统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68043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87727A (zh) * | 2017-01-25 | 2017-05-31 | 北京鸿智电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快充电源的电源路径管理电路 |
CN111313700A (zh) * | 2019-04-01 | 2020-06-19 |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 功率电源电路及功率供应方法 |
CN118659653B (zh) * | 2024-07-12 | 2024-12-24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供电电路、电子设备和供电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120323B2 (en) * | 2008-01-28 | 2012-02-21 | Delta Electronics, Inc. | High efficiency charging circuit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having such high efficiency charging circuit |
CN103023127A (zh) * | 2012-12-28 | 2013-04-03 | 劲达技术(河源)有限公司 | 太阳能空调及该空调的供电方法 |
CN104410114A (zh) * | 2014-11-03 | 2015-03-11 | 辅容 | 一种移动电源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98786A (zh) * | 2015-09-18 | 2015-11-25 | 许昌学院 | 一种超级电容器平抑风电微电网电压波动系统及其方法 |
-
2016
- 2016-02-29 CN CN201610111318.6A patent/CN10568043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120323B2 (en) * | 2008-01-28 | 2012-02-21 | Delta Electronics, Inc. | High efficiency charging circuit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having such high efficiency charging circuit |
CN103023127A (zh) * | 2012-12-28 | 2013-04-03 | 劲达技术(河源)有限公司 | 太阳能空调及该空调的供电方法 |
CN104410114A (zh) * | 2014-11-03 | 2015-03-11 | 辅容 | 一种移动电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80438A (zh) | 2016-06-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242372B (zh) | 电子烟的充电方法及电子烟盒 | |
CN105703423B (zh) | 充电控制方法、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 |
KR101562015B1 (ko) | 병렬 연결된 이차 전지들의 충전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 |
CN102222949B (zh) | 电池管理装置及方法 | |
CN105720632B (zh) | 电流增大模块及电子终端 | |
US20020153865A1 (en) |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system having an NiMH or Li-ion battery | |
CN107994631A (zh) | 一种应急上电电路、方法和汽车 | |
US7570023B2 (en) | Method of charging batteries | |
CN204012789U (zh) | 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 | |
CN105720631B (zh) | 一种电子终端及充电设备 | |
CN206650467U (zh) | 一种锂电池的充放电管理电路 | |
CN104633861B (zh) | 一种变频空调及其供电控制电路 | |
CN102570531B (zh) | 多级充电均衡控制装置及方法 | |
CN105680438B (zh) | 一种供电电路及其系统和方法 | |
CN100428606C (zh) | 一种对串联电池组充电和放电进行控制的电路 | |
CN103457301A (zh) | 一种电池活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3904698B (zh) | 一种电池单元、终端设备及电池单元配置方法 | |
CN108011415A (zh) | 一种集成电池保护的电源管理单元芯片 | |
CN104300605B (zh) | 一种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9874366A (zh) | 电机和设备 | |
CN112202160B (zh) | 一种直挂母线式储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EP2852021B1 (en) | Charging circuit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 |
CN109245240B (zh) | 一种高效断电蓄能保护电路 | |
CN106130093A (zh) | 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和方法 | |
CN107508357A (zh) | 一种多节并联的锂电池管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