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679007A - 变电站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变电站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79007A
CN105679007A CN201511031484.7A CN201511031484A CN105679007A CN 105679007 A CN105679007 A CN 105679007A CN 201511031484 A CN201511031484 A CN 201511031484A CN 105679007 A CN105679007 A CN 1056790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optical signal
wavelength
nanometers
fib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3148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79007B (zh
Inventor
许爱东
陈浩敏
陈波
李鹏
郭晓斌
习伟
姚浩
蒋愈勇
王辉
周涛
袁海涛
陈秋荣
徐万方
徐子利
王跃强
张泽良
张智勇
廖华兴
黄国平
徐长宝
王宇
周柯
刘晓华
陈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outh Power Grid International Co ltd
Beijing Sifang Automation Co Ltd
Fo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rp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xi Power Grid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izhou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outh Power Grid International Co ltd
Beijing Sifang Automation Co Ltd
Fo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rp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xi Power Grid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izhou Power Grid Co Ltd
Power Gri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outh Power Grid International Co ltd, Beijing Sifang Automation Co Ltd, Fo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rp,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xi Power Grid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izhou Power Grid Co Ltd, Power Gri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outh Power Gri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103148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790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79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90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790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90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3/00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 G08C23/06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through light guides, e.g. optical fib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0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for the reduction or elimination of distortion or dispersion
    • H04B10/2543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for the reduction or elimination of distortion or dispersion due to fibre non-linearities, e.g. Kerr effect
    • H04B10/2563Four-wave mixing [FW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1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10/07Monitoring a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a supervisory signal
    • H04B2210/078Monitoring a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a supervisory signal using a separate wave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1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10/25Distortion or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 H04B2210/258Distortion or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treating each wavelength or wavelength band separate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首先识别待发送报文的报文类型,根据报文类型,将待发送报文分别转换为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并对不同波长的光信号进行合并,获得合并光信号进行传输。通过上述变电站数据传输方法,当有多种类型的待发送报文时,对报文类型进行识别,并将各类型的报文分别转换为不同波长的光信号,从而可区分不同类型的报文,并对不同波长的光信号进行合并得到合并光信号,可将合并光信号通过一根光纤对其进行传输,从而通过一根光纤可实现变电站的电气设备之间中多种报文的传输,无需通过多根光纤分别对每种报文进行分开传输,从而减少进行传输的光纤数量。

Description

变电站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电站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由于信息数字化的应用,数字化变电站为各种高级应用提供了基础,已经成为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从变电站数字化后信息分层来看,过程层和间隔层设备的信息交换,替代了传统变电站一次设备(交流传感器和断路器等设备)和二次设备(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装置等设备)之间的电缆连接,同时也要继承传统变电站对于这些电气连接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数字变电站设计之初是用交换机实现过程层和间隔层设备的拓扑连接,同时依赖于对时装置实现不同信号对齐时间断面。由于交换装置和对时装置有可能成为安全可靠性的短板,国内创造性的采用“直采直跳”方式,即过程层和间隔层设备间关键数据点对点连接的方式,避开了交换装置和对时装置的安全可靠性的短板。但点对点连接带来了另一个工程问题,即数字化变电站连接光纤数量过多。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变电站的光纤数量较多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减少光纤数量的变电站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一种变电站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变电站电气设备待发送报文,识别所述待发送报文的报文类型;
根据所述报文类型,将所述待发送报文分别转换为不同波长的光信号;
对所述不同波长的光信号进行合并,获得合并光信号;
将所述合并光信号进行传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待发送报文包括SV报文和GOOSE报文;
所述根据所述报文类型,将所述待发送报文分别转换为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SV报文转换为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
将所述GOOSE报文转换为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合并光信号进行传输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合并光信号,并对所述合并光信号进行分解,获得不同波长的分解后的光信号;
根据光信号的波长,将所述分解后的光信号分别转换为不同类型的报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待发送报文包括SV报文和GOOSE报文,所述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包括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和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
所述接收所述合并光信号,并对所述合并光信号进行分解,获得不同波长的分解后的光信号的步骤具体为:
接收所述合并光信号,并对所述合并光信号进行分解,获得所述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和所述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光信号的波长,将所述分解后的光信号转换为不同类型的报文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转换为所述SV报文;
将所述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转换为所述GOOSE报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变电站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第一光纤模块以及合光器,所述第一光纤模块与所述合光器连接,且所述第一光纤模块还与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处理器连接。
所述处理器获取变电站电气设备待发送报文,识别所述待发送报文的报文类型,并将所述待发送报文分别传输至第一光纤模块,所述第一光纤模块将不同类型的所述待发送报文分别转换为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并将所述不同波长的光信号传输至所述合光器,所述合光器对所述不同波长的光信号进行合并,获得合并光信号,并将所述合并光信号进行传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待发送报文包括SV报文和GOOSE报文,所述第一光纤模块包括第一光纤单元和第二光纤单元,所述第一光纤单元分别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合光器连接,所述第二光纤单元分别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合光器连接,所述处理器将所述SV报文传输至所述第一光纤单元,将所述GOOSE报文传输至所述第二光纤单元,所述第一光纤单元将所述SV报文转换为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并将所述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传输至所述合光器,所述第二光纤单元将所述GOOSE报文转换为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并将所述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传输至所述合光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变电站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分光器以及第二光纤模块,所述分光器分别与所述合光器以及所述第二光纤模块连接;
所述分光器接收所述合光器传输的所述合并光信号,并对所述合并光信号进行分解,获得不同波长的分解后的光信号,并将所述分解后的光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光纤模块,所述第二光纤模块根据光信号的波长,将所述分解后的光信号转换为不同类型的报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待发送报文包括SV报文和GOOSE报文,所述第一光纤模块包括第一光纤单元和第二光纤单元,所述第一光纤单元分别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合光器连接,所述第二光纤单元分别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合光器连接,所述处理器将所述SV报文传输至所述第一光纤单元,将所述GOOSE报文传输至所述第二光纤单元,所述第一光纤单元将所述SV报文转换为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并将所述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传输至所述合光器,所述第二光纤单元将所述GOOSE报文转换为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并将所述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传输至所述合光器,所述分光器接收所述合并光信号,并对所述合并光信号进行分解,获得所述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和所述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纤模块包括第三光纤单元和第四光纤单元,所述第三光纤单元和所述第四光纤单元分别与所述分光器连接,所述第三光纤单元将所述分光器进行分解后得到的所述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转换为所述SV报文,所述第四光纤单元将所述分光器进行分解后得到的所述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转换为所述GOOSE报文。
上述变电站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首先识别待发送报文的报文类型,根据报文类型,将待发送报文分别转换为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并对不同波长的光信号进行合并,获得合并光信号进行传输。通过上述变电站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当有多种类型的待发送报文时,对报文类型进行识别,并将各类型的报文分别转换为不同波长的光信号,从而可区分不同类型的报文,并对不同波长的光信号进行合并得到合并光信号,可将合并光信号通过一根光纤对其进行传输,从而通过一根光纤可实现变电站的电气设备之间中多种报文的传输,无需通过多根光纤分别对每种报文进行分开传输,从而减少进行传输的光纤数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变电站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变电站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变电站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变电站数据传输装置的模块图;
图5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变电站数据传输装置的模块图;
图6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变电站数据传输装置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提供一种实施方式的变电站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获取变电站电气设备待发送报文,识别待发送报文的报文类型。
在实际应用中,变电站电气设备中会产生或获得到需要发送的报文,在变电站电气设备中设置有处理器,处理器获得变电站电气设备待发送报文后,将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即识别待发送报文的报文类型,后续对不同类型的报文进行不同的处理。
S200:根据报文类型,将待发送报文分别转换为不同波长的光信号。
在变电站中,需要将发送端的电气设备中待发送报文传输给接收端的电气设备,然而,在光纤传输线路中,只能传输光信号,从而需要将电气设备中的报文转换为可在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即将电气设备中待发送报文转换为待发送的光信号。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光纤模块将电气设备中待发送报文转换为待发送的光信号,且待发送报文可能包含多种,对其进行区分获得区分后的报文,即获得不同类型的报文后,将区分后的报文分别进行转换,得到不同波长的光信号。
S300:对不同波长的光信号进行合并,获得合并光信号。
获得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后,为了减少传输光信号的光纤数量,首先将待发送的光信号进行合并成一束合并光信号,从而获得合并光信号。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合光器可将不同的光信号进行合并得到合并光信号。
S400:将合并光信号进行传输。
合光器进行光信号合并之后,对合并光信号进行传输,由于合并光信号是对多种光信号的合并,在进行传输时,只需一根光纤即可实现多种光信号的传输。
上述变电站数据传输方法,首先识别待发送报文的报文类型,根据报文类型,将待发送报文分别转换为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并对不同波长的光信号进行合并,获得合并光信号进行传输。通过上述变电站数据传输方法,当有多种类型的待发送报文时,对报文类型进行识别,并将各类型的报文分别转换为不同波长的光信号,从而可区分不同类型的报文,并对不同波长的光信号进行合并得到合并光信号,可将合并光信号通过一根光纤对其进行传输,从而通过一根光纤可实现变电站的电气设备之间中多种报文的传输,无需通过多根光纤分别对每种报文进行分开传输,从而减少进行传输的光纤数量。
请参阅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合并光信号进行传输的步骤S400之后还包括:
S500:接收合并光信号,并对合并光信号进行分解,获得不同波长的分解后的光信号。
S600:根据光信号的波长,将分解后的光信号转换为不同类型的报文。
在合光器对光信号进行合并之后将合并光信号通过一根光纤传输,接收端的分光器接收该合并光信号,由于接收端的电气设备是需要对发送端的电气设备发送的报文进行解析和分析的,从而在获取的合并光信号,需要并对其进行分解,并对分解后的光信号进行转换为报文,从而获得发送端的电气设备发送的报文,对其转换得到的报文进行解析和分析,从而可获知发送端的电气设备发送的内容。在实际应用中,利用分光器对并对合并光信号进行分解,获得分解后的光信号,并利用光纤模块将分解后的光信号转换为报文。
通过对合并光信号进行分解后可获得不同波长的分解后的光信号,并根据光信号的波长,将分解后的光信号转换为不同类型的报文,分光器直接接受合光器合并后的合并光信号,并对其进行分解,并对分解后的光信号分别转化为不同类型的报文,实现设备之间的不同类型报文的传输。在接收端是将合并光信号分解,从而获得发送端待发送的光信号,通过分解后即可区分不同的信号,即物理上区分不同信号,无需像传统的传输方法通过交换机进行转发获取想要的报文,不降低点对点连接的可靠性,不增加报文传输延时,相应保证了整组动作时间不增加,也无需通过多根光纤进行传输,减少光纤数量。
请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待发送报文包括SV报文和GOOSE报文。
数字化变电站一般由三个层次依次构成,即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模型。过程层的设备一般指一次设备,也称为过程层设备,例如,交流传感器和断路器等设备,间隔层的设备一般指二次设备,例如,继电保护装置和测控装置等设备,站控层设备指用于监控间隔层及过程层的设备。过程层与间隔层之间以及间隔层之间采用SV(SampledValue,采样值)报文和GOOSE(GenericObject-OrientedSubstationEvent,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报文进行采样数据、开关状态和控制命令等信息的传输,从而,在变电站中,过程层和间隔层需要进行数据传输时,即是将电气设备中的待发送报文区分成SV报文和GOOSE报文进行传输。
根据报文类型,对待发送报文分别转换为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的步骤S200包括:
S210:将SV报文转换为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
S220:将GOOSE报文转换为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
在利用光纤进行传输时,需要将报文转化为光信号才能进行传输,利用光纤模块将SV报文转换为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将GOOSE报文转换为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然后将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和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进行合并得到合并光信号,并将该合并光信号进行传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合并光信号,并对合并光信号进行分解,获得不同波长的分解后的光信号的步骤S600具体为:
接收合并光信号,并对合并光信号进行分解,获得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和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
由于在发送端的电气设备发送的报文包括SV报文和Goose报文,转换后得到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和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从而在分光器接收到传输的合并光信号后,对其进行分解得到分解后的光信号包括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和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
请继续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光信号的包场,将分解后的光信号转换为不同类型的报文的步骤S600包括:
S610:将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转换为SV报文。
S620:将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转换为GOOSE报文。
分光器对合并光信号进行分解后,利用光纤模块对分解后得到的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和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分别进行转换后得到SV报文和Goose报文,实现对发送端的电气设备发送的报文的接收。
分光器对光信号进行分解并转换为报文后,得到SV报文和Goose报文,从而通过分解后即可区分不同的信号,即物理上区分SV报文和Goose报文,无需像传统的传输方法通过交换机进行转发获取想要的报文,不降低点对点连接的可靠性,不增加报文传输延时,相应保证了整组动作时间不增加,也无需通过多根光纤进行传输,减少光纤数量。
请参阅图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施方式的变电站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第一光纤模块100以及合光器200,第一光纤模块100与合光器200连接,且第一光纤模块100还与变电站的电气设备中的处理器300连接。处理器300获取变电站电气设备待发送报文,识别待发送报文的报文类型,并将待发送报文分别传输至第一光纤模块100,第一光纤模块100将不同类型的待发送报文分别转换为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并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传输至合光器200,合光器200对不同波长的光信号进行合并,获得合并光信号,并将合并光信号进行传输。
合光器200为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波长的光信号汇合在一起的装置,即复用器,又称合波器,将汇合后的光信号耦合到光线路的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分光器400为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分离的装置,即解复用器,又称为分波器。光纤模块一般由光电子器件、功能电路和光接口等组成,光电子器件包括发射和接收两部分,其中,发射部分是输入一定码率的电信号经内部的驱动芯片处理后驱动半导体激光器或发光二极管发射出相应速率的调制光信号,其内部带有光功率自动控制电路,使输出的光信号功率保持稳定。接收部分是一定码率的光信号输入模块后由光探测二极管转换为电信号,经前置放大器后输出相应码率的电信号。光纤模块的作用就是光电转换,发射部分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送,接收部分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300为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或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实际应用中,变电站电气设备中会产生或获得到需要发送的报文,待发送报文可能包含多种,在变电站电气设备中设置有处理器300,处理器300获得变电站电气设备待发送报文后,将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即识别待发送报文的报文类型,后续对不同类型的报文进行不同的处理。在光纤传输线路中,只能传输光信号,从而需要将电气设备中的报文转换为可在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即通过电气设备中的处理器300将区分后的报文传输至第一光纤模块100,第一光纤模块100将其分别转换为的不同波长光信号。为了减少传输光信号的光纤数量,需通过合光器200将待发送的光信号进行合并成一束合并光信号,从而获得合并光信号,进行光信号合并之后,对合并光信号进行传输,由于合并光信号是对多种光信号的合并,在进行传输时,只需一根光纤即可实现多种光信号的传输。
上述变电站数据传输装置,首先识别待发送报文的报文类型,根据报文类型,将待发送报文分别转换为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并对不同波长的光信号进行合并,获得合并光信号进行传输。通过上述变电站数据传输装置,当有多种类型的待发送报文时,对报文类型进行识别,并将各类型的报文分别转换为不同波长的光信号,从而可区分不同类型的报文,并对不同波长的光信号进行合并得到合并光信号,可将合并光信号通过一根光纤对其进行传输,从而通过一根光纤可实现变电站的电气设备之间中多种报文的传输,无需通过多根光纤分别对每种报文进行分开传输,从而减少进行传输的光纤数量。
请参阅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变电站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分光器400以及第二光纤模块500,分光器400分别与合光器200以及第二光纤模块500连接。分光器400接收合光器200传输的合并光信号,并对合并光信号进行分解,获得不同波长的分解后的光信号,并将分解后的光信号传输至第二光纤模块500,第二光纤模块500根据光信号的波长,将分解后的光信号转换为不同类型的报文。
合光器200将多种光信号进行合并后将合并光信号通过一根光纤进行传输,由于接收端的电气设备是需要对发送端的电气设备发送的报文进行解析和分析的,从而在分光器400获取的合并光信号,需要并对其进行分解,并通过第二光纤模块500对分解后的光信号进行转换为报文,从而获得发送端的电气设备发送的报文,对其转换得到的报文进行解析和分析,从而可获知发送端的电气设备发送的内容。
通过对合并光信号进行分解后可获得不同波长的分解后的光信号,并根据光信号的波长,将分解后的光信号转换为不同类型的报文,分光器400直接接受合光器200合并后的合并光信号,并对其进行分解,并对分解后的光信号分别转化为不同类型的报文,实现设备之间的不同类型报文的传输。在接收端是将合并光信号分解,从而获得发送端待发送的光信号,通过分解后即可区分不同的信号,即物理上区分不同信号,无需像传统的传输方法通过交换机进行转发获取想要的报文,不降低点对点连接的可靠性,不增加报文传输延时,相应保证了整组动作时间不增加,也无需通过多根光纤进行传输,减少光纤数量。
合光器200和分光器400分别可设置于电气设备外部,为节约空间,实现装置小型化,也可将合光器200和分光器400设置于电气设备内部,以板卡形式实现。
请参阅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待发送报文包括SV报文和GOOSE报文。第一光纤模块100包括第一光纤单元110和第二光纤单元120,第一光纤单元110分别与处理器300和合光连接,第二光纤单元120分别与处理器300和合光器200连接,处理器300将SV报文传输至第一光纤单元110,将GOOSE报文传输至第二光纤单元120,第一光纤单元110将SV报文转换为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并将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传输至合光器200,第二光纤单元120将GOOSE报文转换为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并将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传输至合光器200,合光器200对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和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进行合并,获得合并光信号。
在利用光纤进行传输时,需要将报文转化为光信号才能进行传输,利用第一光纤单元110将SV报文转换为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第二光纤单元120将GOOSE报文转换为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然后利用合光器200将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和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进行合并得到合并光信号,并将该合并光信号进行传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光器400接收合并光信号,并对合并光信号进行分解,获得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和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
由于在发送端的电气设备发送的报文包括SV报文和Goose报文,转换后得到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和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从而在分光器400接收到传输的合并光信号后,对其进行分解得到分解后的光信号包括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和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光纤模块500包括第三光纤单元510和第四光纤单元,第三光纤单元510和第四光纤单元分别与分光器400连接,第三光纤单元510将分光器400进行分解后得到的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转换为SV报文,第四光纤单元将分光器400进行分解后得到的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转换为GOOSE报文。
分光器400对合并光信号进行分解后,利用光纤模块对分解后得到的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和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分别进行转换后得到SV报文和Goose报文,实现对发送端的电气设备发送的报文的接收。
分光器400对光信号进行分解并转换后,得到SV报文和Goose报文,从而通过分解后即可区分不同的信号,即物理上区分SV报文和Goose报文,无需像传统的传输方法通过交换机进行转发获取想要的报文,不降低点对点连接的可靠性,不增加报文传输延时,相应保证了整组动作时间不增加,也无需通过多根光纤进行传输,减少光纤数量。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变电站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变电站电气设备待发送报文,识别所述待发送报文的报文类型;
根据所述报文类型,将所述待发送报文分别转换为不同波长的光信号;
对所述不同波长的光信号进行合并,获得合并光信号;
将所述合并光信号进行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送报文包括SV报文和GOOSE报文;
所述根据所述报文类型,将所述待发送报文分别转换为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SV报文转换为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
将所述GOOSE报文转换为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合并光信号进行传输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合并光信号,并对所述合并光信号进行分解,获得不同波长的分解后的光信号;
根据光信号的波长,将所述分解后的光信号分别转换为不同类型的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电站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送报文包括SV报文和GOOSE报文,所述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包括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和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
所述接收所述合并光信号,并对所述合并光信号进行分解,获得不同波长的分解后的光信号的步骤具体为:
接收所述合并光信号,并对所述合并光信号进行分解,获得所述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和所述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电站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光信号的波长,将所述分解后的光信号转换为不同类型的报文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转换为所述SV报文;
将所述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转换为所述GOOSE报文。
6.一种变电站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纤模块以及合光器,所述第一光纤模块与所述合光器连接,且所述第一光纤模块还与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处理器连接;
所述处理器获取变电站电气设备待发送报文,识别所述待发送报文的报文类型,并将所述待发送报文分别传输至第一光纤模块,所述第一光纤模块将不同类型的所述待发送报文分别转换为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并将所述不同波长的光信号传输至所述合光器,所述合光器对所述不同波长的光信号进行合并,获得合并光信号,并将所述合并光信号进行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电站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送报文包括SV报文和GOOSE报文,所述第一光纤模块包括第一光纤单元和第二光纤单元,所述第一光纤单元分别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合光器连接,所述第二光纤单元分别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合光器连接,所述处理器将所述SV报文传输至所述第一光纤单元,将所述GOOSE报文传输至所述第二光纤单元,所述第一光纤单元将所述SV报文转换为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并将所述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传输至所述合光器,所述第二光纤单元将所述GOOSE报文转换为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并将所述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传输至所述合光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电站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光器以及第二光纤模块,所述分光器分别与所述合光器以及所述第二光纤模块连接;
所述分光器接收所述合光器传输的所述合并光信号,并对所述合并光信号进行分解,获得不同波长的分解后的光信号,并将所述分解后的光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光纤模块,所述第二光纤模块根据光信号的波长,将所述分解后的光信号转换为不同类型的报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电站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送报文包括SV报文和GOOSE报文,所述第一光纤模块包括第一光纤单元和第二光纤单元,所述第一光纤单元分别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合光器连接,所述第二光纤单元分别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合光器连接,所述处理器将所述SV报文传输至所述第一光纤单元,将所述GOOSE报文传输至所述第二光纤单元,所述第一光纤单元将所述SV报文转换为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并将所述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传输至所述合光器,所述第二光纤单元将所述GOOSE报文转换为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并将所述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传输至所述合光器,所述分光器接收所述合并光信号,并对所述合并光信号进行分解,获得所述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和所述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电站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纤模块包括第三光纤单元和第四光纤单元,所述第三光纤单元和所述第四光纤单元分别与所述分光器连接,所述第三光纤单元将所述分光器进行分解后得到的所述波长为1550纳米的光信号转换为所述SV报文,所述第四光纤单元将所述分光器进行分解后得到的所述波长为1310纳米的光信号转换为所述GOOSE报文。
CN201511031484.7A 2015-12-30 2015-12-30 变电站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6790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1484.7A CN105679007B (zh) 2015-12-30 2015-12-30 变电站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1484.7A CN105679007B (zh) 2015-12-30 2015-12-30 变电站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79007A true CN105679007A (zh) 2016-06-15
CN105679007B CN105679007B (zh) 2018-02-13

Family

ID=56298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31484.7A Active CN105679007B (zh) 2015-12-30 2015-12-30 变电站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7900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7334A (zh) * 2016-07-04 2016-10-12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手持式交换机报文传输延时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31645A1 (en) * 2002-06-14 2003-12-18 Chandra Prashant R. Efficient multi-threaded multi-processor scheduling implementation
CN103312556A (zh) * 2013-05-09 2013-09-1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光纤以太网实时性能监视与测试的装置及方法
CN204615838U (zh) * 2015-05-27 2015-09-0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力应用光通信网络结构
CN105099954A (zh) * 2014-12-05 2015-11-2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变电站过程层报文共网共口传输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31645A1 (en) * 2002-06-14 2003-12-18 Chandra Prashant R. Efficient multi-threaded multi-processor scheduling implementation
CN103312556A (zh) * 2013-05-09 2013-09-1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光纤以太网实时性能监视与测试的装置及方法
CN105099954A (zh) * 2014-12-05 2015-11-2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变电站过程层报文共网共口传输系统
CN204615838U (zh) * 2015-05-27 2015-09-0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力应用光通信网络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7334A (zh) * 2016-07-04 2016-10-12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手持式交换机报文传输延时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79007B (zh) 2018-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26336B2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optical repeater
CN102783055B (zh) 光传输系统
US20120288273A1 (en) Intelligent splitter monitor
EP3829085B1 (en) Optical fiber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data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6452568B (zh) 具有otdr功能的osc光模块及其实现实时、中断业务检测的方法
CN104753597B (zh) 一种无源分光rs‑485光纤总线接入方法及系统
GB0013366D0 (en) Optical communicator
CN206164535U (zh) 具有otdr功能的osc光模块
CN108768530B (zh) 一种光纤收发器的数据传输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2244540A (zh) 光模块及光层保护方法
CN105679007A (zh) 变电站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JPH03503350A (ja) 情報を1つの伝送区間に分散的に送出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4753598A (zh) 一种无源分光rs-485光纤总线通信方法
CN205541413U (zh) 变电站数据传输装置
CN101651493B (zh) 一种光纤芯远程控制测试装置和系统
KR100955427B1 (ko) 링형 원격 감시 시스템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CN108768534A (zh) 一种光收发一体组件
CN105634608B (zh) 多通道光模块及光纤通信系统
KR101249894B1 (ko) 건물내부에서 pof 및 gof를 이용한 이동통신 선로 확장장치
CN105071857A (zh) 级联多跨段塔上中继光传输系统
KR20030061936A (ko) 멀티미디어 다중 전송 시스템
KR101556499B1 (ko) 광신호 송수신 및 선로 점검 통합 모듈, 광 다중화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광 네트워크 관리 시스템
KR20030087878A (ko) 광통신망에서의 광코어 감시 시스템 및 방법
JPS61281206A (ja) 能動光導波路カツプリング装置
US20240333414A1 (en) Low power remote sensor optical gate transmission system architecture solu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10

Address after: 510663 3 building, 3, 4, 5 and J1 building, 11 building, No. 11, Ke Xiang Road, Luogang District Science City,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China South Power Grid International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IFANG AUTOMATION Co.,Ltd.

Patentee after: FO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Ltd.

Patentee after: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GUIZHOU POWER GRID Co.,Ltd.

Patentee after: ELECTRIC POWER SCIENCE &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XI POWER GRID Corp.

Address before: 13-21 / F, West Tower, Yuedian building, No.6 and 8 shuijungang, Dongfeng East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Patentee before: POWER GRI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Patentee before: China South Power Grid International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IFANG AUTOMATION Co.,Ltd.

Patentee before: FO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Ltd.

Patentee before: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GUIZHOU POWER GRID Co.,Ltd.

Patentee before: ELECTRIC POWER SCIENCE &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XI POWER GRID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