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67260A - 防眩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眩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67260A CN105667260A CN201510849323.2A CN201510849323A CN105667260A CN 105667260 A CN105667260 A CN 105667260A CN 201510849323 A CN201510849323 A CN 201510849323A CN 105667260 A CN105667260 A CN 1056672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light source
- specific frequency
- driver
- frequenc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02—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front, e.g. structure of the glazing, mounting of the glaz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3/00—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 B60J3/04—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adjustable in transparency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2—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light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93—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with means for monitoring data relating to the user, e.g. head-tracking, eye-track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防眩装置。光源检测部从车辆对存在于车辆的外部的光源进行检测。特定频率光反应片在驾驶车辆的驾驶员的前方呈面状地配置。特定频率光反应片与特定频率的光反应而颜色发生变化。光源位置计算部基于光源检测部的输出来计算特定频率光反应片的面内的光源的位置。光照射部基于所计算出的光源的位置而从车辆的内部向特定频率光反应片照射特定频率的光。防眩装置相对于从移动体的前方入射的光也能够得到有效的防眩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对于从存在于车辆、船舶、飞机等移动体的外部的光源入射的光进行防眩的防眩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防眩装置,公知有日本特开2008-189253号公报所记载的装置。在该日本特开2008-189253号公报所记载的装置中,基于由前方拍摄照相机取得的信息,利用马达使设置于车厢内的顶板的遮光板(sunvisor)在从车厢内覆盖挡风玻璃的上部的遮光位置与不覆盖挡风玻璃的上部的解除位置之间移动。在由前方拍摄照相机拍摄的前方拍摄图像中,预先设定有与驾驶员的视场对应的规定区域。在高亮度像素映入该规定区域的情况下,上述装置的防眩控制ECU判断为太阳光入射状态,使遮光板移动至遮光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的位置、或遮光位置,由此来实现遮光状态,对通过挡风玻璃而向驾驶员的眼睛入射的入射光进行遮光。
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08-189253号公报
对于日本特开2008-189253号公报所记载的装置,当在前方拍摄图像中的规定区域存在预先规定的亮度以上的高亮度像素、即太阳的情况下,判断为太阳光入射状态,而能够用遮光板仅对从前方的上部入射的太阳光进行遮挡。因此,当车辆在夜晚时、隧道内等行驶时,相对于例如从前方入射的对面来车的前照灯即前灯(headlight)的光、先行车辆的尾灯即后灯(taillight)的光等无法进行有效的防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对于从移动体的前方入射的光也能够得到有效的防眩效果的防眩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而提供的防眩装置具备:光源检测部,上述光源检测部构成为从移动体对存在于移动体的外部的光源进行检测;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上述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在驾驶上述移动体的驾驶员的前方呈面状地配置,并且上述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构成为与特定频率的光反应而颜色发生变化;光源位置计算部,上述光源位置计算部构成为基于上述光源检测部的输出来计算上述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的面内的上述光源的位置;以及光照射部,上述光照射部构成为基于所计算出的光源的位置而从上述移动体的内部向上述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照射上述特定频率的光。在本发明中,“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的面内的光源的位置”是指:来自光源的光从车辆的外侧入射至内侧时所通过的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的面内的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基于光源检测部的输出来计算配置于驾驶员的前方的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的面内的光源的位置,并基于所计算出的位置而从光照射部向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照射特定频率的光。因而,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的由该特定频率的光照射的部分的颜色、即来自光源的光的透过率变化,从而驾驶员所感到的眩目感减轻等、相对于从移动体的前方入射的光也能够得到有效的防眩效果。
上述防眩装置优选构成为:上述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是配设在上述移动体的前窗玻璃的内表面的特定频率光反应片。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移动体的现有的前窗玻璃的内表面利用例如粘接、印刷等各种方法配设特定频率光反应片,形成所谓的特定频率光反应层,能够构成利用了前窗玻璃的、富有实用性的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
上述防眩装置优选构成为:在上述前窗玻璃的外表面配设有特定频率光遮挡片,上述特定频率光遮挡片构成为遮挡上述特定频率的光。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消除从光照射部照射的特定频率的光透过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而泄漏至移动体外、对周围产生影响等不良情况。若特定频率的光例如是紫外线(UV:UltraViolet)光,则相对于上述的太阳光的入射也能够期待防眩效果。若特定频率的光特定为该UV光,则对于使用了UV截止玻璃等前窗玻璃的移动体而言,也能够消除从光照射部照射的UV光泄漏至移动体的外部而对周围产生影响等不良情况。即、在该情况下,仅如上述结构那样在前窗玻璃的内表面设置特定频率光反应片即可。
上述防眩装置优选构成为:上述防眩装置还具备脸部朝向检测部,上述光源位置计算部构成为根据上述脸部朝向检测部的输出来计算驾驶员的视野,并且上述光源位置计算部构成为将至少所计算出的上述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的面内的上述光源的位置中的、包含于所计算出的驾驶员的视野的位置,决定为上述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的面内的上述光源的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包含于根据脸部朝向检测部的输出而计算出的驾驶员的视野的位置成为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的面内的光源的位置,因此,仅相对于从前方入射的光中的、进入驾驶员的视野的光高效地发挥防眩效果。
上述防眩装置优选构成为:上述防眩装置还具备视线检测部,上述视线检测部构成为根据驾驶上述移动体的驾驶员的瞳孔的位置来检测视线,上述光源位置计算部构成为基于上述视线检测部的输出和上述光源检测部的输出,将上述计算的光源的位置决定为包括驾驶员的视线的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包括从视线检测部输出的驾驶员的视线的位置成为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的面内的光源的位置,因此,能够期待仅相对于从前方入射的光中的、处于驾驶员的视线上的光的更高效的防眩效果。
上述防眩装置优选构成为:作为上述特定频率的光,使用能够由上述前窗玻璃遮挡的光。
上述防眩装置优选构成为:作为上述特定频率的光,使用紫外线光。
上述防眩装置优选构成为:上述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是上述移动体的前窗玻璃。
根据以下的详细说明和为了说明本发明的特征而所附的附图,能够进一步清楚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
被认为是本发明的创新的特征特意在所附的技术方案中进行了明确。通过参照以下所示的当前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以及所附的附图,能够理解伴随有目的和利益的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图1B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防眩装置向车辆的前窗玻璃的面内照射了特定频率的光的状态的图。
图1B是示出搭载于车辆的图1A的防眩装置的简要结构的侧面的框图。
图2是示出搭载于车辆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防眩装置的简要结构的侧面的框图。
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防眩装置向车辆的前窗玻璃的面内照射了特定频率的光的状态、和驾驶员的视野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示出搭载于车辆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防眩装置的简要结构的侧面的框图。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图4所示的防眩装置所计算出的光源的位置和驾驶员的视线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变形例的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的配设形态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其它变形例的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的配设形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以及图1B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眩装置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防眩装置是搭载于作为移动体的车辆而相对于从存在于车辆的外部的光源入射的光进行防眩的装置。
如图1B所示,在车辆10的顶棚11,固定有对存在于车辆10的外部的光源进行检测的光源检测部20。光源检测部20是根据对车辆10的前方进行拍摄而得的影像来对存在于车辆10的前方的光源进行检测、并随时输出检测结果的照相机。光源检测部20将驾驶员感到眩目的既定亮度以上的光检测为光源。光源检测部20将表示车辆10前方的光源的位置的信息作为检测结果而向控制装置30输出。
在车辆10、且是在驾驶席的前方配设有前窗玻璃12。在前窗玻璃12的内表面12a,配设有与特定频率的光反应而颜色、即来自光源的光的透过率变化的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对于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若被照射特定频率的光则显色即透光率变化,若停止光照射则瞬时颜色消失即透光率复原。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例如借助粘合剂等粘贴于前窗玻璃12的内表面12a。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在通常时是透明的。
在前窗玻璃12的外表面12b,配设有遮挡特定频率的光的特定频率光遮挡片23。特定频率光遮挡片23通过吸收特定频率的光来防止并遮挡特定频率的光的通过。该特定频率光遮挡片23例如也借助粘合剂等粘贴于前窗玻璃12的外表面12b。
另一方面,在仪表板13的上部13a,设置有从车辆10的内部向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照射上述特定频率的光的光照射部21。光照射部21是以各种形状朝与光源的大小对应地汇总的范围、多个位置照射上述特定频率的光的部分。参照图1A。
在车辆10设置有控制装置30,该控制装置30具有基于光源检测部20的输出而随时计算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面内的光源的位置的光源位置计算部31,并控制基于上述光照射部21的光的照射形态。光源位置计算部31基于光源检测部20的检测结果来计算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面内的光源的位置,并将所计算出的位置的信息向光照射部21输出。因而,在光照射部21,基于该被给予的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面内的光源的位置而从车辆10的内部照射上述特定频率的光。
作为与特定频率的光反应而颜色发生变化的材料,公知有在光照射下可逆地呈现物质的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即光致变色现象的光致变色化合物。上述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例如是使该光致变色化合物分散于高分子中而形成为片状的部件。作为上述特定频率的光,例如能够使用紫外线(UV:UltraViolet)光。
接下来,对以上述方式构成的防眩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当前,如图1A所示,假设对面来车Vc接近车辆10的前方,且在车辆10的前方行驶有先行车辆Vp。即,在该状态下,存在于车辆10的前方的光源为:对面来车Vc的前灯和先行车辆Vp的后灯。将对面来车Vc的前灯设为第一光源S1,将先行车辆Vp的后灯设为第二光源S2。此时,光源检测部20检测存在于车辆10的外部的光源S1、S2,并将其检测结果向防眩装置的控制装置30输出。即,光源检测部20检测到:在车辆10的右前方的位置存在第一光源S1,并且在车辆10的前方的位置存在第二光源S2。
此时,如图1B所示,控制装置30的光源位置计算部31基于从光源检测部20输入的检测结果,计算来自车辆10前方的光源S1、S2的光从车辆10的外侧入射至内侧时所通过的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面内的位置来作为光源的位置P1、P2。第一光源的位置P1是来自第一光源S1的光入射至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面内的位置。第二光源的位置P2是来自第二光源S2的光入射至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面内的位置。
光源位置计算部31向光照射部21输出所计算出的光源的位置P1、P2。光照射部21向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内表面的光源的位置P1、P2照射特定频率的光。由此,被照射光的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面内的照射位置与光源的位置一致。基于光照射部21的这样的特定频率的光的照射仅在车辆10的前方存在光源S1、S2的期间进行。若光源S1、S2相对于车辆10的相对位置变化,则基于光源检测部20的检测位置也变化,进而由光源位置计算部31计算的光源的位置P1、P2也变化。与光源的位置P1、P2的变化相一致,从光照射部21照射的特定频率的光的位置也变化,且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光照射面显色。这样,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已显色的部分的光的透过率降低,因此,相对于从车辆10的前方入射的光,能够得到防眩效果。
从光照射部21照射的特定频率的光中的、未被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吸收而透过前窗玻璃12后的光由特定频率光遮挡片23吸收,因此也能够防止所照射的特定频率的光射出至车辆10外。
如以上所说明了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
(1)基于光源检测部20的输出来计算配置于驾驶员的前方的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面内的光源的位置,并基于所计算出的位置而从光照射部21向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照射特定频率的光。因而,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该光照射部分的颜色、即来自光源的光的透过率发生变化,从而驾驶员所感到的眩目感减轻等、相对于从车辆10的前方入射的光也能够得到有效的防眩效果。
(2)在车辆10的前窗玻璃12的内表面12a配设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从而形成了所谓的特定频率光反应层。由此,能够构成利用了前窗玻璃12的、富有实用性的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
(3)在车辆10的前窗玻璃12的外表面12b配设有特定频率光遮挡片23。由此,能够抑制从光照射部21照射的特定频率的光透过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而泄漏至车辆10外这一情况,能够消除对周围产生影响等不良情况。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来自光照射部21的特定频率的光相对于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照射形状并不限于图1B中例示那样的点状的形状,也可以是包括光源的位置P1、P2的带状的形状等。
参照图2以及图3对防眩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实施方式的防眩装置具备检测驾驶员的脸部朝向的脸部朝向检测部25,考虑驾驶员的视野而根据脸部朝向检测部25的输出来决定光源的位置,在这点上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以下,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在仪表板13的上部13a,设置有检测驾驶员的脸部的朝向的脸部朝向检测部25。脸部朝向检测部25是根据对驾驶员的脸部进行拍摄而得的影像来检测眼睛、鼻子、嘴的位置并随时将检测结果向控制装置30输出的照相机。
控制装置30的光源位置计算部31根据脸部朝向检测部25的输出而一并计算驾驶员的视野,将至少包含于所计算出的驾驶员的视野的位置决定为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面内的光源的位置。
光源位置计算部31具备:脸部朝向判定部32,其根据脸部朝向检测部25的输出来判定驾驶员的脸部的朝向;以及视野计算部33,其基于上述脸部朝向判定部32的判定结果来计算驾驶员的视野。脸部朝向判定部32判定驾驶员的脸部的朝向从基准位置向左右以及上下位移了多少。视野计算部33基于脸部朝向判定部32所判定出的驾驶员的脸部的朝向的判定结果,使驾驶员的脸部的朝向为基准位置时的视野与上述判定出的脸部的位移量对应地位移,由此来计算驾驶员的视野。光源位置计算部31将基于光源检测部20的输出而计算出的光源的位置中的、包含于视野计算部33所计算出的驾驶员的视野的光源的位置,决定为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面内的光源的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的防眩装置中,即便是从车辆10外部的光源入射至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面内的光,也仅相对于包含于驾驶员的视野的光源进行防眩。
接下来,对以上述方式构成的防眩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3中示出当对面来车Vc接近车辆10的前方、且在车辆10的前方行驶有先行车辆Vp时,驾驶员从前窗玻璃12所观察到的光景的例子。在该状态下,存在于车辆10的前方的光源为:对面来车Vc的前灯即第一光源S1、和先行车辆Vp的后灯即第二光源S2。驾驶员通常朝向正面而进行驾驶时的基准视野V0由虚线示出。例如驾驶员的脸部的朝向朝左改变时的视野、即靠左视野V1由双点划线示出。此时,上述光源检测部20也检测存在于车辆10的外部的光源S1、S2,并将其检测结果向控制装置30输出。脸部朝向检测部25检测驾驶员的脸部的朝向,并将其检测结果向控制装置30输出。但是,此时,假设脸部朝向判定部32判定为驾驶员的脸部的朝向从基准位置向左位移。因此,视野计算部33基于脸部朝向判定部32所作出的驾驶员的脸部的朝向向左位移这一判定结果,计算出驾驶员的视野的位置是靠左视野V1。并且,光源位置计算部31将基于光源检测部20的输出而计算出的光源的位置P1、P2中的、包含于视野计算部33所计算出的驾驶员的靠左视野V1的第二光源的位置P2,决定为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面内的光源的位置。此时,如图2所示,光源位置计算部31向光照射部21输出所计算出的光源的位置P2,因而,光照射部21向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内表面12a的光源的位置P2照射特定频率的光。这样的特定频率的光的照射也仅在靠左视野V1内存在光源S2的期间进行。此时,从对面来车Vc的前灯透过前窗玻璃12而入射的光不进入驾驶员的靠左视野V1,因此驾驶员不会感到眩目感。由此,能够仅相对于进入驾驶员的视野的光而得到防眩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了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第一实施方式的(1)~(3)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
(4)由于包含于根据脸部朝向检测部25的输出而计算出的驾驶员的视野V1的位置成为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面内的光源的位置,因此,仅相对于从前方入射的光中的、进入驾驶员的视野V1的光高效地发挥防眩效果。
参照图4以及图5,对防眩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实施方式的防眩装置具备根据驾驶员的瞳孔的位置来检测视线的视线检测部26,考虑驾驶员的视线而基于视线检测部26的输出和光源检测部20的输出来决定光源的位置,在这点上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以下,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在仪表板13的上部13a,设置有根据驾驶员的瞳孔的位置来检测视线的视线检测部26。视线检测部26是根据对驾驶员的眼睛进行拍摄而得的影像来检测视线、并随时将检测结果向控制装置30输出的照相机。由视线检测部26检测的视线是根据瞳孔的位置而推测的视线方向。因此,控制装置30的光源位置计算部31基于视线检测部26的输出和光源检测部20的输出,将光源位置计算部31计算的光源的位置决定为包括驾驶员的视线的位置。
光源位置计算部31具备:视线判定部34,其根据视线检测部26的输出和光源检测部20的输出来判定驾驶员的视线;以及视差修正部35,其基于上述视线判定部34的判定结果来计算驾驶员的视线与前窗玻璃12的交点。视线判定部34计算将驾驶员的瞳孔和光源连结的驾驶员的视线,并判定视线的位置位于何处。视差修正部35基于视线判定部34所判定出的驾驶员的视线的位置,计算驾驶员的视线和前窗玻璃12的内表面12a的交点。
这样,光源位置计算部31将计算的光源的位置决定为包括视差修正部35所计算出的驾驶员的视线和前窗玻璃12的内表面12a的交点的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的防眩装置中,即便是从车辆10外部的光源入射至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面内的光,也仅相对于包含驾驶员的视线的光源进行防眩。
接下来,对以上述方式构成的防眩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5中从上方示意性地示出对面来车Vc接近车辆10的前方时的两者之间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存在于车辆10前方的光源是对面来车Vc的前灯即第一光源S1。在图5中,用点划线示出连结驾驶员的左右的瞳孔E和对面来车Vc的左右的前灯即第一光源S1的驾驶员的视线G。此时,上述光源检测部20检测存在于车辆10的外部的光源S1,并将其检测结果向控制装置30输出。视线检测部26检测驾驶员的视线G,并将其检测结果向控制装置30输出。因而,视线判定部34基于光源检测部20的输出和视线检测部26的输出,判定将驾驶员的瞳孔E和第一光源S1连结起来的驾驶员的视线G的位置。视差修正部35基于视线判定部34所判定出的驾驶员的视线G的位置,计算该视线G与前窗玻璃12的内表面12a的交点X。
因而,如图4所示,光源位置计算部31将包括视线G和前窗玻璃12的内表面12a的交点X的位置A作为光源的位置而向光照射部21输出。光照射部21向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内表面12a的位置A照射特定频率的光。该情况下的特定频率的光的照射也仅在光源S1所存在的期间进行。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仅相对于进入驾驶员的视线的光而得到防眩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了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第一实施方式的(1)~(3)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
(5)由于包括从视线检测部26输出的驾驶员的视线G的位置A成为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面内的光源的位置,因此能够期待仅相对于从前方入射的光中的、处于驾驶员的视线G上的光的更高效的防眩效果。
上述各实施方式也能够以适当变更后的以下的形态实施。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而在前窗玻璃12的内表面12a配设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但也可以在驾驶员的前方设置前窗玻璃12之外的透明的板,并在该板的内表面配设特定频率光反应片。例如如图6所示,在相比前窗玻璃12靠内侧、且是在仪表板13的上部,立起设置透明板40,在该透明板40的内表面40a配设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并在透明板40的外表面40b配设特定频率光遮挡片23。相对于作为该透明板40的面内的位置而计算出的光源的位置,从光照射部21照射特定频率的光,由此来进行上述的防眩。在该情况下,透明板40本身可以是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在该情况下,也优选在透明板40的外表面40b配设有特定频率光遮挡片23。
·例如也可以如图7所示,上述透明板40本身兼具前窗玻璃的功能。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前窗玻璃12、透明板40的外表面12b、40b配设有特定频率光遮挡片23,但当前窗玻璃12、透明板40预先包括遮挡特定频率的光的功能时,也可以省略特定频率光遮挡片。例如当特定频率的光是紫外线(UV:UltraViolet)光时,若使用了UV截止玻璃等前窗玻璃、透明板,则能够省略特定频率光遮挡片的配设,对于太阳光的入射也能够期待防眩效果。总之,只要是基本上具备如下部件的结构即可:光源检测部,其从车辆检测存在于该车辆的外部的光源;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其在驾驶该车辆的驾驶员的前方呈面状地配置,且与特定频率的光反应而颜色发生变化;光源位置计算部,其基于上述光源检测部的输出来计算上述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的面内的上述光源的位置;以及光照射部,其基于所计算出的光源的位置而从车辆的内部向上述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照射上述特定频率的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特定频率光遮挡片23通过吸收特定频率的光来防止、遮挡特定频率的光的通过。但是,除了吸收以外,特定频率光遮挡片23也能够以其他方式如反射等来防止、遮挡特定频率的光的通过。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光源检测部20固定于车辆10的顶棚11,但只要能够拍摄车辆10前方的光源即可,也可以固定于车辆10的顶棚11以外的、车辆10的内部。只要是能够拍摄车辆10前方的光源的位置即可,也可以将光源检测部20固定于车辆10的外部。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举例表示了移动体为车辆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移动体也可以是船舶、飞机等。即便将上述的防眩装置搭载于船舶、飞机等移动体,也能够得到相对于从移动体的前方入射的光的有效的防眩效果。
Claims (8)
1.一种防眩装置,其中,
所述防眩装置具备:
光源检测部,所述光源检测部构成为从移动体对存在于移动体的外部的光源进行检测;
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所述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在驾驶所述移动体的驾驶员的前方呈面状地配置,并且所述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构成为与特定频率的光反应而颜色发生变化;
光源位置计算部,所述光源位置计算部构成为基于所述光源检测部的输出来计算所述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的面内的所述光源的位置;以及
光照射部,所述光照射部构成为基于所计算出的光源的位置而从所述移动体的内部向所述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照射所述特定频率的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装置,其中,
所述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是配设在所述移动体的前窗玻璃的内表面的特定频率光反应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装置,其中,
在所述前窗玻璃的外表面配设有特定频率光遮挡片,所述特定频率光遮挡片构成为遮挡所述特定频率的光。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眩装置,其中,
所述防眩装置还具备脸部朝向检测部,所述脸部朝向检测部构成为检测驾驶所述移动体的驾驶员的脸部的朝向,
所述光源位置计算部构成为根据所述脸部朝向检测部的输出来计算驾驶员的视野,并且所述光源位置计算部构成为将至少所计算出的所述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的面内的所述光源的位置中的、包含于所计算出的驾驶员的视野的位置,决定为所述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的面内的所述光源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眩装置,其中,
所述防眩装置还具备视线检测部,所述视线检测部构成为根据驾驶所述移动体的驾驶员的瞳孔的位置来检测视线,
所述光源位置计算部构成为基于所述视线检测部的输出和所述光源检测部的输出,将所述计算的光源的位置决定为包括驾驶员的视线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装置,其中,
作为所述特定频率的光,使用能够由所述前窗玻璃遮挡的光。
7.根据权利要求1~3、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眩装置,其中,
作为所述特定频率的光,使用紫外线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装置,其中,
所述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是所述移动体的前窗玻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245640 | 2014-12-04 | ||
JP2014245640A JP6392651B2 (ja) | 2014-12-04 | 2014-12-04 | 防眩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67260A true CN105667260A (zh) | 2016-06-15 |
CN105667260B CN105667260B (zh) | 2018-01-30 |
Family
ID=54365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84932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67260B (zh) | 2014-12-04 | 2015-11-27 | 防眩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744832B2 (zh) |
EP (1) | EP3028885B1 (zh) |
JP (1) | JP6392651B2 (zh) |
CN (1) | CN105667260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80136A (zh) * | 2016-06-30 | 2016-11-0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入射光强控制方法及设备 |
CN108819677A (zh) * | 2018-08-21 | 2018-11-16 |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防炫目系统及汽车 |
CN109808464A (zh) * | 2019-01-24 | 2019-05-28 | 北京梧桐车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前挡玻璃透光率调节方法及装置 |
WO2019184917A1 (zh) * | 2018-03-27 | 2019-10-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眩目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车辆 |
CN111016597A (zh) * | 2019-12-31 | 2020-04-17 |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用遮阳系统、遮阳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 |
CN112810443A (zh) * | 2021-02-04 | 2021-05-18 | 吉林大学 | 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的汽车屏幕防眩光自动调节系统 |
CN115303033A (zh) * | 2022-08-10 | 2022-11-08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车辆防眩目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90284871A1 (en) * | 2016-04-28 | 2019-09-19 |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Glare sensor that identifies potential glare sources in digital images and computes their coordinates to help control dynamic window and skylight systems |
CN107813681A (zh) * | 2016-09-13 | 2018-03-20 | 法乐第(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玻璃变色方法与装置 |
US10262211B2 (en) * | 2016-09-28 | 2019-04-16 | Wipro Limited | Windshield and a method for mitigating glare from a windshield of an automobile |
CN109986937B (zh) * | 2018-03-26 | 2020-07-1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炫目装置、控制方法及车辆 |
DE102018003265A1 (de) * | 2018-04-20 | 2019-10-24 | Zf Active Safety Gmbh | System zum aktiven Blendschutz in einem Kraftfahrzeug |
JP7683311B2 (ja) * | 2021-05-17 | 2025-05-27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防眩装置及び防眩方法 |
JP7511606B2 (ja) * | 2022-06-16 | 2024-07-05 | ソフトバンク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車両及び遮光方法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162331U (zh) * | 1987-10-16 | 1989-04-20 | ||
JP2006315892A (ja) * | 2005-05-11 | 2006-11-24 | Inax Corp | ガラス板アッセンブリ、ガラス板表面の光触媒の活性化方法及びタイル施工構造 |
JP4222183B2 (ja) * | 2003-10-29 | 2009-02-12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車両周辺画像表示装置 |
JP4323377B2 (ja) * | 2004-05-24 | 2009-09-02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画像表示装置 |
CN101607520A (zh) * | 2008-06-17 | 2009-12-2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遮光系统、汽车遮光系统及方法 |
CN102241235A (zh) * | 2010-05-11 | 2011-11-16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遮挡逆光装置 |
US20120126099A1 (en) * | 2010-11-22 | 2012-05-24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 Method for reducing glare from light sources through windscreens |
CN103273826A (zh) * | 2013-06-13 | 2013-09-04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前风挡玻璃自动防炫目系统 |
JP5352266B2 (ja) * | 2009-02-13 | 2013-11-27 |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 防眩装置 |
EP2700502A1 (en) * | 2012-08-24 | 2014-02-26 | Changchun Sun Windows Technology Co. Ltd | Front windshield glass of automobile with sunshine-shielding plate func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142121U (ja) * | 1983-03-14 | 1984-09-22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速度感知型可視範囲可変ウインド装置 |
JPS6017291U (ja) * | 1983-07-15 | 1985-02-05 | 流通企画有巧商事株式会社 | 多段式紫外線殺菌装置 |
JPH05220991A (ja) * | 1992-02-07 | 1993-08-31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の外装構造 |
DE102004007521A1 (de) | 2003-08-04 | 2005-02-24 | Robert Bosch Gmbh | Blendschutzsystem für ein Fahrzeug |
JP2007047274A (ja) * | 2005-08-08 | 2007-02-22 | Displaytech 21:Kk | 表示デバイス |
DE102006024004A1 (de) * | 2006-05-22 | 2007-11-29 | Siemens Ag |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der Lichtdurchlässigkeit eines Windschutzscheibenmoduls, Fahrzeug und steuerbares Windschutzscheibenmodul |
JP2008028209A (ja) * | 2006-07-24 | 2008-02-07 | Nitride Semiconductor Co Ltd | 発光装置 |
GB2445365A (en) * | 2007-01-05 | 2008-07-09 | Michael Robert Garrard | Anti-dazzle apparatus |
JP4798015B2 (ja) | 2007-02-07 | 2011-10-19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防眩制御装置 |
JP5919110B2 (ja) | 2012-06-27 | 2016-05-18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入射光解析装置、防眩制御装置および入射光解析方法 |
JP6108839B2 (ja) | 2013-01-09 | 2017-04-05 |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 車両の防眩装置 |
JP2015009570A (ja) * | 2013-06-26 | 2015-01-19 |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 前照灯制御装置 |
-
2014
- 2014-12-04 JP JP2014245640A patent/JP639265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
- 2015-10-16 EP EP15190121.2A patent/EP3028885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5-10-20 US US14/918,040 patent/US9744832B2/en active Active
- 2015-11-27 CN CN201510849323.2A patent/CN10566726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162331U (zh) * | 1987-10-16 | 1989-04-20 | ||
JP4222183B2 (ja) * | 2003-10-29 | 2009-02-12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車両周辺画像表示装置 |
JP4323377B2 (ja) * | 2004-05-24 | 2009-09-02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画像表示装置 |
JP2006315892A (ja) * | 2005-05-11 | 2006-11-24 | Inax Corp | ガラス板アッセンブリ、ガラス板表面の光触媒の活性化方法及びタイル施工構造 |
CN101607520A (zh) * | 2008-06-17 | 2009-12-2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遮光系统、汽车遮光系统及方法 |
JP5352266B2 (ja) * | 2009-02-13 | 2013-11-27 |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 防眩装置 |
CN102241235A (zh) * | 2010-05-11 | 2011-11-16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遮挡逆光装置 |
US20120126099A1 (en) * | 2010-11-22 | 2012-05-24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 Method for reducing glare from light sources through windscreens |
EP2700502A1 (en) * | 2012-08-24 | 2014-02-26 | Changchun Sun Windows Technology Co. Ltd | Front windshield glass of automobile with sunshine-shielding plate function |
CN103273826A (zh) * | 2013-06-13 | 2013-09-04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前风挡玻璃自动防炫目系统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80136A (zh) * | 2016-06-30 | 2016-11-0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入射光强控制方法及设备 |
CN106080136B (zh) * | 2016-06-30 | 2020-02-2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入射光强控制方法及设备 |
WO2019184917A1 (zh) * | 2018-03-27 | 2019-10-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眩目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车辆 |
US11604394B2 (en) | 2018-03-27 | 2023-03-14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Anti-dazzl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vehicle |
CN108819677A (zh) * | 2018-08-21 | 2018-11-16 |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防炫目系统及汽车 |
CN109808464A (zh) * | 2019-01-24 | 2019-05-28 | 北京梧桐车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前挡玻璃透光率调节方法及装置 |
CN111016597A (zh) * | 2019-12-31 | 2020-04-17 |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用遮阳系统、遮阳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 |
CN112810443A (zh) * | 2021-02-04 | 2021-05-18 | 吉林大学 | 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的汽车屏幕防眩光自动调节系统 |
CN115303033A (zh) * | 2022-08-10 | 2022-11-08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车辆防眩目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392651B2 (ja) | 2018-09-19 |
CN105667260B (zh) | 2018-01-30 |
EP3028885A1 (en) | 2016-06-08 |
US9744832B2 (en) | 2017-08-29 |
US20160159206A1 (en) | 2016-06-09 |
JP2016107740A (ja) | 2016-06-20 |
EP3028885B1 (en) | 2017-04-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67260B (zh) | 防眩装置 | |
EP1683668B1 (en) | Variable transmissivity window system | |
US20240227516A1 (en) | Vehicular vision system with glare reducing windshield | |
CN106029416B (zh) | 遮阳板 | |
KR20130063560A (ko) | 차량용 입사광 차단조절장치 및 방법 | |
US20170120801A1 (en) | Vehicle headlamp control device | |
JP2015063190A (ja) | 自動防眩装置 | |
JP2019519412A (ja) | 車両用バイザー及びそのシステム、車両、並びに、遮断及び表示方法 | |
CN102700385A (zh) | 一种汽车会车防强光装置及防强光方法 | |
CN113448115A (zh) | 显示装置和控制电路 | |
CN107206875A (zh) | 用于保护车辆乘员、尤其是驾驶员以防眩目的传感器装置、系统和方法以及机动车 | |
KR20140048530A (ko) | 차광부를 구비한 차량용 영상 인식 장치 | |
JP5919110B2 (ja) | 入射光解析装置、防眩制御装置および入射光解析方法 | |
JP2016030487A (ja) | 車両の防眩装置 | |
WO2020100674A1 (ja) | 表示装置 | |
JP2006137209A (ja) | 車両用防眩装置 | |
JP5196597B2 (ja) | 移動体における透過光量制御装置 | |
JP2010184643A (ja) | 防眩装置 | |
JP6277698B2 (ja) | 車両用投影装置 | |
WO2019184472A1 (zh) | 防炫目装置、控制方法及车辆 | |
KR20190139668A (ko) | 자동차용 눈부심 방지 시스템 | |
WO2016119763A1 (en) | Device for selective shading of dazzling sources of light | |
JP6814567B2 (ja) | 防眩システム | |
JP2008284914A (ja) | 車両用シェード付き窓ガラス | |
JP2015030305A (ja) | 車載減光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