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52663B - 一种基于负荷区判别的滑压曲线深度优化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负荷区判别的滑压曲线深度优化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52663B CN105652663B CN201610105475.6A CN201610105475A CN105652663B CN 105652663 B CN105652663 B CN 105652663B CN 201610105475 A CN201610105475 A CN 201610105475A CN 105652663 B CN105652663 B CN 10565266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 pressure
- unit
- curve
- sliding press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3/00—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 G05B13/0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 G05B13/04—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 G05B13/04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in which a parameter or coefficient is automatically adjusted to optimise the perform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Of Turb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荷区判别的滑压曲线深度优化的方法,汽轮机通过调门配汽优化试验得到某一背压下的滑压曲线,进而得到某一背压下机组功率与主蒸汽压力之间的运行关系;其中,所述深度优化的方法是,当所述机组背压变化时,通过背压修正将背压变化后的机组功率修正到已知滑压曲线变化机组背压对应的功率,从而得到变化背压条件下的最优主蒸汽压力。本发明以修正到已知滑压曲线时机组背压对应的功率为基准,对应已知滑压曲线对主汽压力进行调整:这样机组背压无论怎么变化,都可以有一条最优化的滑压曲线,大大提高了机组的经济性,所述方法简单易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负荷区判别的滑压曲线深度优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火力发电厂在满足我国电力需求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节能减排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电厂在节能减排方面也是压力巨大。
现有技术的主蒸汽压力控制系统,是根据滑压曲线得到当前负荷对应的压力设定值,引入锅炉主控制器中进行闭环调节。然而随着装机容量越来越大,目前各电厂的负荷率仅约为70%,一些大的机组也需要参与调峰,节能形势更加严峻;因此,一条高效、节能、稳定的滑压曲线就是发电厂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很多电厂都对机组调峰情况下的滑压曲线进行了优化,但滑压优化试验是在一定汽轮机背压条件下进行,当外界环境变化,例如冬、夏两季,凝汽器背压差别可达5kPa以上,同样负荷下,主汽流量差别明显,最优主汽压力也就不同,因此,如何调节维持主蒸汽压力参数稳定,从而让机组其它各项参数随之稳定,对提高机组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性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负荷区判别的滑压曲线深度优化的方法,是解决火电厂的滑压优化曲线不能适应背压变化的问题,在汽轮机滑压优化曲线基础上,发明一种针对当真空变化时,汽轮机滑压曲线调整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负荷区判别的滑压曲线深度优化的方法,汽轮机通过调门配汽优化试验得到一背压下的滑压曲线,进而得到这一背压下机组功率与主蒸汽压力之间的运行关系;其中,所述深度优化的方法是,当所述机组背压变化时,通过背压修正将背压变化后的机组功率修正到所述滑压曲线机组背压对应的功率,从而得到变化背压条件下深度优化的主蒸汽压力。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通过背压修正将背压变化后的机组功率修正到已知滑压曲线机组背压对应的功率过程是:
第一步:通过调门配汽优化试验得到在试验背压下的滑压曲线;
第二步:获取机组背压与机组功率的修正曲线;
第三步:根据背压与机组功率的修正曲线,将背压变化后的机组功率修正到与所述滑压曲线机组背压对应的功率;
其中:已知滑压曲线是汽轮机通过调门配汽优化试验得到的一背压下的滑压曲线。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机组背压与机组功率的修正曲线是由汽轮机厂家提供。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修正机组功率是通过公式Pe”=Pe'/[1+(y1-y2)]得到,其中:Pe'为背压变化后的机组功率,Pe”为背压变化后机组功率修正到已知滑压曲线对应背压时的机组功率,y1为变化后背压对应的修正系数,y2为已知滑压曲线对应背压下的修正系数,其中,所述修正系数y1和所述修正系数y2是从修正曲线上获取。
本发明以修正到已知滑压曲线时机组背压对应的功率为基准,对应已知滑压曲线对主汽压力进行调整:这样机组背压无论怎么变化,都可以有一条最优化的滑压曲线,大大提高了机组的经济性,所述方法简单易行。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作一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实施流程图;
图2最优的功率与压力曲线;
图3背压与功率的修正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基于负荷区判别的滑压曲线深度优化的方法,作为蒸汽发电的汽轮机组,调门配汽优化试验得到一背压下的滑压曲线,进而得到这一背压下机组功率与主蒸汽压力之间的运行关系;,然后根据这一关系调控主蒸汽压力,然而如背景技术所述:获取滑压曲线的滑压优化试验是在一定汽轮机背压条件下进行,当外界环境变化,例如冬、夏两季,凝汽器背压差别可达5kPa以上,同样负荷下,主汽流量差别明显,最优主汽压力也就不同,这条滑压曲线就不是最优的滑压曲线了,为了维持主蒸汽压力参数稳定,从而让机组其它各项参数随之稳定,需要进行深度的优化,进而对提高机组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性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实施例所述深度优化的方法是,当所述机组背压变化时,通过背压修正将机背压变化后的机组功率修正到所述滑压曲线机组背压对应的功率,从而得到变化背压条件下深度优化的主蒸汽压力。
实施例中:所述通过背压修正将背压变化后的机组功率修正到已知滑压曲线机组背压对应的功率过程是:
第一步:通过调门配汽得到在试验背压下的滑压曲线;即:通过传统的调门配汽优化实验方法得到在试验背压下的滑压曲线。如图2所示,就是在某电厂通过调门配汽优化后得到的滑压曲线,是一条已知的滑压曲线。机组功率Pe与主蒸汽压力之间的关系为:当Pe0<Pe<Pe1时,机组滑压运行;当Pe1<Pe<Pe2时,机组定压运行;当Pe2<Pe<Pe3时,机组滑压运行;当Pe3<Pe<Pe4时,机组定压运行。根据所述滑压曲线,每一个对应的功率都有一个对应的主蒸汽压力,根据此滑压曲线来调整主蒸汽压力,能够大大提高机组的经济性。但是此滑压曲线只是局限于某一固定背压pc。
第二步:获取机组背压与机组功率的修正曲线;背压与功率的修正曲线都是由汽轮机厂家提供,如图3所示,该图就是典型的背压与功率的修正曲线。
第三步:根据背压与机组功率的修正曲线,将背压变化后的机组功率修正到与所述滑压曲线机组背压对应的功率。
根据图3,所述修正机组功率可以通过公式Pe”=Pe'/[1+(y1-y2)]得到,其中:Pe'为背压变化后的机组功率,Pe”为背压变化后机组功率修正到已知滑压曲线对应背压时的机组功率,y1为变化后背压对应的修正系数,y2为已知滑压曲线对应背压下的修正系数,其中,所述修正系数y1和所述修正系数y2是从修正曲线上获取。
以修正到已知滑压曲线时机组背压对应的功率为基准,对应已知滑压曲线对主汽压力进行调整:即以修正后的机组功率Pe”为基准,在已知的最优滑压曲线上对应的功率区间进行压力调整:当Pe0<Pe”<Pe1时,对应Pe0-Pe1段曲线进
行滑压运行;当Pe1<Pe”<Pe2时,对应Pe1-Pe2段曲线进行定压运行;当
Pe2<Pe”<Pe3时,对应Pe2-Pe3段曲线进行滑压运行;
当Pe3<Pe”时,对应Pe3-Pe4段曲线进行定压运行。
实施例中:所述的调门配汽优化方法是在50%~100%负荷范围内,平均选择8~10个负荷点,在每个负荷点上,安排4~5个不同的包括原阀序在内的高调门开度位置,进行汽轮机热耗率试验,最终根据各试验工况热耗率试验结果,选择出热耗率最小的调门阀位,作为新的优化后的配汽最优阀位。在此基础上得到在试验背压下的滑压曲线。
图1是本方法的实施流程图:
1.通过传统的调门配汽优化方法得到某一背压下的滑压曲线。如图2所示。此滑压曲线只是局限于某一固定背压pc。
2.取得机组背压与功率的修正曲线。背压与功率的修正曲线都是由汽轮机厂家提供;如图3所示。
3.通过背压对功率的修正曲线,将背压变化后的功率修正到已有滑压曲线的机组背压对应的功率。
4.以修正到已知滑压曲线时机组背压对应的功率为基准,对应已知滑压曲线对主汽压力进行调整:即以修正后的机组功率Pe”为基准,在已知的最优滑压曲线上对应的功率区间进行压力调整。
这样机组背压无论怎么变化,都可以有一条最优化的滑压曲线,大大提高了机组的经济性。
Claims (2)
1.一种基于负荷区判别的滑压曲线深度优化的方法,汽轮机通过调门配汽优化试验得到一背压下的滑压曲线,进而得到这一背压下机组功率与主蒸汽压力之间的运行关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优化的方法是,当所述机组背压变化时,通过背压修正将背压变化后的机组功率修正到所述滑压曲线机组背压对应的功率,从而得到变化背压条件下深度优化的主蒸汽压力;
所述通过背压修正将背压变化后的机组功率修正到已知滑压曲线机组背压对应的功率过程是:
第一步:通过调门配汽优化试验得到在试验背压下的滑压曲线;
第二步:获取机组背压与机组功率的修正曲线;
第三步:根据背压与机组功率的修正曲线,将背压变化后的机组功率修正到与所述滑压曲线机组背压对应的功率;
其中:已知滑压曲线是汽轮机通过调门配汽优化试验得到的一背压下的滑压曲线;
所述修正机组功率是通过公式Pe”=Pe'/[1+(y1-y2)]得到,其中:Pe'为背压变化后的机组功率,Pe”为背压变化后机组功率修正到已知滑压曲线对应背压时的机组功率,y1为变化后背压对应的修正系数,y2为已知滑压曲线对应背压下的修正系数,其中,所述修正系数y1和所述修正系数y2是从修正曲线上获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背压与机组功率的修正曲线是由汽轮机厂家提供。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05475.6A CN105652663B (zh) | 2016-02-25 | 2016-02-25 | 一种基于负荷区判别的滑压曲线深度优化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05475.6A CN105652663B (zh) | 2016-02-25 | 2016-02-25 | 一种基于负荷区判别的滑压曲线深度优化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52663A CN105652663A (zh) | 2016-06-08 |
CN105652663B true CN105652663B (zh) | 2018-07-20 |
Family
ID=56488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105475.6A Active CN105652663B (zh) | 2016-02-25 | 2016-02-25 | 一种基于负荷区判别的滑压曲线深度优化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65266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01660B (zh) * | 2016-11-25 | 2018-02-13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多维曲面的汽轮机滑压优化控制方法 |
CN107218086B (zh) * | 2017-07-28 | 2019-04-02 | 华能平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汽轮机及其基于负荷接待能力的滑压曲线修正方法和系统 |
CN107654264B (zh) * | 2017-09-20 | 2020-04-17 | 徐州华润电力有限公司 | 滑压曲线获取方法、系统以及压力调节方法和系统 |
CN107587902B (zh) * | 2017-09-21 | 2019-10-29 |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汽轮机组变压运行实时背压修正方法 |
CN110262281A (zh) * | 2019-05-07 | 2019-09-20 | 东南大学 | 机组滑压运行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11045321B (zh) * | 2019-06-26 | 2021-05-11 | 控软自动化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深度调峰下的协调控制带嵌入式内模控制器的方法 |
CN112685969A (zh) * | 2020-12-24 | 2021-04-20 | 润电能源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大型火力发电厂冷端的优化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09312A (zh) * | 2009-07-28 | 2009-12-23 | 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采用汽耗率修正滑压运行曲线的发电机组优化控制方法 |
CN101864994A (zh) * | 2009-11-16 | 2010-10-20 | 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 一种大型汽轮机滑压优化的修正方法 |
CN102628378A (zh) * | 2012-04-23 | 2012-08-08 | 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 一种滑压曲线修正方法及装置 |
CN103850726A (zh) * | 2014-03-28 | 2014-06-11 | 苏州华瑞能泰发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确定汽轮机定滑压优化曲线的方法 |
CN104915545A (zh) * | 2015-05-21 | 2015-09-16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火力发电机组定滑压运行方法 |
CN105201564A (zh) * | 2015-08-26 | 2015-12-30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主蒸汽流量的汽轮机滑压优化的控制方法 |
-
2016
- 2016-02-25 CN CN201610105475.6A patent/CN10565266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09312A (zh) * | 2009-07-28 | 2009-12-23 | 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采用汽耗率修正滑压运行曲线的发电机组优化控制方法 |
CN101864994A (zh) * | 2009-11-16 | 2010-10-20 | 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 一种大型汽轮机滑压优化的修正方法 |
CN102628378A (zh) * | 2012-04-23 | 2012-08-08 | 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 一种滑压曲线修正方法及装置 |
CN103850726A (zh) * | 2014-03-28 | 2014-06-11 | 苏州华瑞能泰发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确定汽轮机定滑压优化曲线的方法 |
CN104915545A (zh) * | 2015-05-21 | 2015-09-16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火力发电机组定滑压运行方法 |
CN105201564A (zh) * | 2015-08-26 | 2015-12-30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主蒸汽流量的汽轮机滑压优化的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52663A (zh) | 2016-06-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52663B (zh) | 一种基于负荷区判别的滑压曲线深度优化的方法 | |
CN105201564B (zh) | 一种基于主蒸汽流量的汽轮机滑压优化的控制方法 | |
WO2020181678A1 (zh) | 基于燃煤机组热力系统蓄㶲修正的一次调频优化控制方法 | |
CN103713569B (zh) | 一种火电机组滑压优化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 |
CN102787870B (zh) | 一种提高供热机组一次调频能力的方法 | |
CN104343475B (zh) | 火电机组汽轮机高压调门流量特性修正方法 | |
CN101609312B (zh) | 采用汽耗率修正滑压运行曲线的发电机组优化控制方法 | |
CN104197324B (zh) | 流化床锅炉燃烧优化调节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6773681A (zh) | 一种汽包锅炉火电机组一次调频控制优化方法 | |
CN108757059B (zh) | 一种汽轮机在节流配汽下的定滑压曲线试验优化方法 | |
CN101864994A (zh) | 一种大型汽轮机滑压优化的修正方法 | |
CN104632302A (zh) | 一种凝汽式汽轮机滑压运行曲线测试/实施方法 | |
CN106410860A (zh) | 多燃料混烧直流炉发电机组一次调频方法 | |
CN106401660A (zh) | 一种基于多维曲面的汽轮机滑压优化控制方法 | |
CN203909544U (zh) | 一种火电机组滑压优化调节系统 | |
CN107989665B (zh) | 供热发电机组的三侧一次调频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06765520B (zh) | 一种实现供热机组最优初压运行的自动控制方法 | |
CN106932201A (zh) | 考虑阀门节流损失的火电机组纯凝工况滑压曲线确定方法 | |
CN102278150A (zh) | 滑压运行机组agc方式下压力定值优化控制方法 | |
CN104034521A (zh) | 一种新的汽轮机阀门流量特性测定方法 | |
CN107831656B (zh) | 一种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节能优化方法 | |
CN118601689A (zh) | 实时滑压控制方法 | |
CN209129695U (zh) | 用于机组调峰工况的工业蒸汽供应系统 | |
CN108005735B (zh) | 一种汽轮机组最佳初压实时动态修正方法 | |
CN107679351B (zh) | 一种汽轮机agc系统的优化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