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47502B - 一种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47502B CN105647502B CN201410643614.1A CN201410643614A CN105647502B CN 105647502 B CN105647502 B CN 105647502B CN 201410643614 A CN201410643614 A CN 201410643614A CN 105647502 B CN105647502 B CN 10564750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iscosity reducer
- alcohol ether
- fluorocarbon alcohol
- acrylic acid
- thick 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降粘剂由(甲基)丙烯酸氟碳醇醚酯、马来酸酐和苯乙烯三元聚合反应而得;包括步骤如下:合成氟碳醇醚;合成丙烯酸氟碳醇醚酯;合成三元聚合物;降粘剂的生产。本发明的优点:能够显著降低各种稠油粘度,尤其环烷基稠油,不仅能够阻止蜡形成网状结构,而且具有使沥青质和胶质高度分散的功能。使胶体性质稳定,稠油长时间放置不分层,降粘效果显著,成本低,便于油品运输和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稠油、超稠油降粘剂的制备与应用,特别涉及一种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稠油具有粘度大、密度大、凝点高的突出特点,严重制约着其工业应用。对于高粘、高凝油品的利用,传统方式主要采用的加热降粘和乳化降粘的处理方法,前者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和动力;后者尽管降粘效果显著,但其掺水量大(通常可达30wt%),后期脱水处理较困难,工艺过程复杂。采用化学添加剂降低油品的凝固点和粘度越来越受石油工业界的关注,用量一般仅为稠油的0.1wt%~5wt%,操作简便,节约能耗,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方法。
油溶性降粘剂主要是基于原油降凝剂的开发技术,针对蜡、胶质、沥青质分子呈堆积状态,在高温或强力切割作用下,使降粘剂分子进入蜡、胶质或沥青质分子层之间,改变并破坏其结晶状态,抑制晶体长大,起到降低稠油粘度的作用。
当前研究理论认为:由于稠油中烷烃碳数分布的多元性和胶质、沥青质结构的复杂性,稠油对降粘剂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导致不能直接生产出适用于所有稠油的油溶性降粘剂。不同稠油的组成和结构性质不同,降粘剂的作用机理也不同,降粘剂结构中往往引入极性较大的官能团和(或)具有表面活性的官能团,通常与表面活性剂或溶剂复配使用。
国内外对油溶性降粘剂投入了一定的研究。专利CN101245240A发明了由丙烯酸高级酯、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及十二烷基苯磺酸共混物反应形成的稠油降粘剂通过降低凝点实现降粘。分子相对单一,适用范围小,该工艺针对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的油品降粘效果有限;专利CN1233783C以含有缩甲基化聚醚、碳酸钠、烷基磺酸钠及及阳离子聚电解质合成降粘剂。该剂主要依托乳化法降粘,众所周知,乳化法引入大量的水,增加破乳及废水处理工序,工艺繁杂。
中国专利CN101845299A,公开了一种原油降凝剂,由质量分子数为99.0%~99.8%的四元共聚物、质量分子数为0.1%~0.5%气相二氧化硅、质量分子数为0.1%~0.5%非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复配制成,其中四元共聚物由单体丙烯酸高碳醇酯、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苯乙烯聚合而成。
中国专利CN10176846A公开了一种稠油乳化降粘的方法及产品,并具体公开了由非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亲水基团的直链或支链高分子化合物等得到乳化降粘剂。所述非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为聚醚的磷酸酯盐、硫酸酯盐、羧酸盐和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聚醚可以是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和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聚醚的聚合度优选为3~200。
以上两项中国专利技术降粘效果一般,而且制备方法也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分子相对单一,适用范围小,制备工艺复杂的缺点,而提供一种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首次采用氟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丙烯酸反应生成丙烯酸改性聚醚作为单体,由于氟碳醇自身没有表面张力,本发明在氟碳醇中添加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使其具有表面活性。氟碳表面活性剂能以极低的浓度显著地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从而使稠油中的胶质、沥青质中的分子间的吸附力显著地降低,在分散、降粘、乳化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稠油降粘剂,该降粘剂主成分结构式为:
其中:m=1~99,n=1~299,p:q:e=1~10:99~1:9~1;R为C6~C28正构烷基。
所述的降粘剂由(甲基)丙烯酸氟碳醇醚酯、马来酸酐和苯乙烯三元聚合反应而得。
所述的(甲基)丙烯酸氟碳醇醚酯、马来酸酐和苯乙烯三者摩尔比为1:0.1~0.5:0.4~0.8。
一种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氟碳醇醚的合成步骤:
将氟碳醇转入高压反应釜,抽真空至-0.08Mpa~-0.1Mpa,抽取催化剂,开启搅拌并升温至60℃~70℃后,开始加入环氧丙烷,反应结束,进行老化;当反应压力降到0MPa,反应温度降到120℃时,再补加催化剂三氟化硼乙醚,继续加入环氧乙烷,反应温度控制在125℃~135℃左右,压力<0.1MPa,进料完毕,经老化,降温放料,即得氟碳醇醚混合物;其中,
反应式如下:
式中:R1为C6~C28正构烷基;
(2)丙烯酸氟碳醇醚酯的合成步骤:
在反应器中,加入氟碳醇醚和阻聚剂对苯二酚,加热到80℃,使其全部溶解,再依次加入丙烯酸和催化剂,先升温至130℃,经回流一定时间后,减压脱水,抽出残余的水及低沸物;将反应混合液转入分液漏斗中,用5wt%浓度NaOH溶液中和洗涤,除去催化剂与阻聚剂以及残余的丙烯酸,直到水层无色;再用大量的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至中性;洗涤后将分液产物进行真空干燥,在50℃~60℃的温度下干燥4h~8h,得到丙烯酸氟碳醇醚酯;
(3)三元聚合物的合成步骤:
准确称取一定量丙烯酸氟碳醇醚酯、马来酸酐和苯乙烯,三者摩尔比为1:0.1~0.5:0.4~0.8;
将马来酸酐和一定量二甲苯加入反应器,待马来酸酐全溶于二甲苯后,通入惰性气体,依次加入丙烯酸氟碳醇醚酯、苯乙烯、马来酸酐,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缓慢升温至60℃,启动搅拌,将几种物质混合均匀;然后滴加溶解引发剂的二甲苯溶液,继续搅拌,升温,控制反应温度为90℃,恒温反应4h~6h;在氮气的氛围下冷却,在50℃~60℃下真空干燥8h~10h,自然降至常温即得蜡状固体产品;主成分结构式为:
式中:m=1~99,n=1~299,p:q:e=1~10:99~1:9~1。
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将三元聚合物溶于稀油,按照30%~60%的质量比混配,加热搅拌,即得油蜡状降粘剂产品的步骤。
所述氟碳醇醚的合成步骤中,反应结束进行老化30分钟,进料完毕老化30分钟。
所述丙烯酸氟碳醇醚酯的合成步骤中,所述反应器中装有冷凝管、搅拌器和温度计。
所述丙烯酸氟碳醇醚酯的合成步骤中,所述回流的时间为4h~7h。
所述丙烯酸氟碳醇醚酯的合成步骤中,所述真空干燥是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的。
所述丙烯酸氟碳醇醚酯的合成步骤中,所述惰性气体为N2气,通入时间为30min。
所述的氟碳醇醚制备过程所用催化剂为三氟化硼乙醚,用量为后继加入环氧化合物摩尔数的0.1%~1%。
所述的丙烯酸氟碳醇醚酯的合成中使用的催化剂为杂多酸、固体超强酸、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所述的丙烯酸氟碳醇醚酯的合成中使用的催化剂的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5%~3%。
所述的引发剂为BPO或过硫酸钠。
所述的引发剂的用量为丙烯酸氟碳醇醚酯、马来酸酐和苯乙烯总质量的0.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降粘过程中不添加水,避开破乳及脱水工序,具有降粘率高,安全稳定的特点,不仅适用于重质原油,而且更适用于常压含蜡渣油、减压含蜡渣油等稠油、特稠油的降粘。对高粘度油品的后续加工与应用无不良影响。本方法制得的降粘剂更易控制侧链官能团长度与稠油分子中烃链长度相近,对稠油降粘感受性好,将合成的降粘剂用于辽阳石化分公司减压渣油降粘,加入量3000ppm时,50℃温度下降粘率可达60%。
突破传统的采用加热降粘和乳化降粘的处理方法,提供一种特效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合成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调节降粘剂分子结构,对稠油降粘适应性更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特效稠油降粘剂是一种油溶性降粘剂,该降粘剂主成分结构式为:
其中:m=1~99,n=1~299,p:q:e=1~10:99~1:9~1;R为C6~C28正构烷基。
所述的降粘剂由(甲基)丙烯酸氟碳醇醚酯、马来酸酐和苯乙烯三元聚合反应而得。
所述的(甲基)丙烯酸氟碳醇醚酯、马来酸酐和苯乙烯三者摩尔比为1:0.1~0.5:0.4~0.8。
该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氟碳醇醚的合成步骤:
将氟碳醇转入高压反应釜,抽真空至-0.08~-0.1Mpa左右,抽取催化剂三氟化硼乙醚,开启搅拌升温至60~70℃,开始进环氧丙烷,反应结束老化30分钟;压力降到0MPa,温度降到120℃,补加催化剂三氟化硼乙醚,继续进环氧乙烷,反应温度控制在125~135℃左右,压力<0.1MPa进料完毕老化30分钟,降温放料,即得氟碳醇醚混合物。反应式如下:
式中:R1为C6~28正构烷基。
(2)丙烯酸氟碳醇醚酯的合成:
在装有冷凝管、搅拌器和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加入氟碳醇醚和阻聚剂对苯二酚,加热到80℃,使其全部溶解,再依次加入丙烯酸和催化剂(杂多酸、固体超强酸、酸性离子交换树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5~3%)。先升温至130℃,回流6h后,减压脱水,抽出残余的水及低沸物。将反应混合液转入分液漏斗中,用一定浓度NaOH溶液中和洗涤,除去催化剂与阻聚剂以及残余的丙烯酸,直到水层无色;再用大量的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至中性。洗涤后分液产物置于真空干燥箱中50~60℃下干燥4~8h,得到丙烯酸氟碳醇醚酯。
(3)三元聚合物的合成:
准确称取一定量丙烯酸氟碳醇醚酯、马来酸酐和苯乙烯(三者摩尔比为1:0.1~0.5:0.4~0.8)
将马来酸酐和一定量二甲苯加入反应器,待马来酸酐全溶于二甲苯后,通入N2气30min(排除反应器中空气),依次加入丙烯酸氟碳醇醚酯、苯乙烯、马来酸酐,N2气保护下缓慢升温至60℃,启动搅拌,将几种物质混合均匀,然后以一定速度滴加溶解引发剂(BPO、过硫酸钠等,用量为0.2%~1%)的二甲苯溶液,继续搅拌,升温,控制反应温度为90℃,恒温反应4h~6h。在氮气的氛围下冷却,在50~60℃下真空干燥8~10h,自然降至常温即得蜡状固体产品。主成分结构式为:
式中:m=1~99,n=1~299,p:q:e=1~10:99~1:9~1。
(4)降粘剂的生产:
将三元聚合物溶于稀油,按照30~60%的质量比混配,加热搅拌,即得油蜡状降粘剂产品。
在上述粘结剂的制备方法中:
所述氟碳醇醚的合成步骤中,反应结束进行老化30分钟,进料完毕老化30分钟。
所述丙烯酸氟碳醇醚酯的合成步骤中,所述反应器中装有冷凝管、搅拌器和温度计。
所述丙烯酸氟碳醇醚酯的合成步骤中,所述回流的时间为4h~7h。
所述丙烯酸氟碳醇醚酯的合成步骤中,所述真空干燥是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的。
所述丙烯酸氟碳醇醚酯的合成步骤中,所述惰性气体为N2气,通入时间为30min。
所述的氟碳醇醚制备过程所用催化剂为三氟化硼乙醚,用量为后继加入环氧化合物摩尔数的0.1%~1%。
所述的丙烯酸氟碳醇醚酯的合成中使用的催化剂为杂多酸、固体超强酸、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所述的丙烯酸氟碳醇醚酯的合成中使用的催化剂的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5%~3%。
所述的引发剂为BPO或过硫酸钠。
所述的引发剂的用量为丙烯酸氟碳醇醚酯、马来酸酐和苯乙烯总质量的0.2%~1%。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1)氟碳醇醚的合成:
将氟碳醇120g转入高压反应釜,抽真空至-0.09Mpa,抽取催化剂,开启搅拌升温至65℃,开始进环氧丙烷,反应结束老化30分钟;压力降到0MPa,温度降到120℃,补加催化剂三氟化硼乙醚5g,继续进环氧乙烷,反应温度控制在130℃左右,压力<0.1MPa进料完毕老化30分钟,降温放料,即得氟碳醇醚混合物。反应式如下:
式中:R1为C6~28正构烷基。
(2)丙烯酸氟碳醇醚酯的合成:
称取丙烯酸11g、氟碳醇醚混合物27g、阻聚剂对苯二酚0.1g;在装有温度计、机械搅拌器和回流冷凝器的三口瓶中加入氟碳醇醚混合物,加热至70℃,使之完全熔融,再依次加入携水剂对二甲苯、对苯二酚、丙烯酸,在120℃搅拌反应7h,反应结束;减压蒸馏除去携水剂及未反应的丙烯酸,得粗产品;用5wt%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粗产品至无色,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至中性,55℃真空干燥6h,得到丙烯酸氟碳醇醚酯。
(3)三元聚合物的合成:
准确称取一定量丙烯酸氟碳醇醚酯、马来酸酐和苯乙烯,三者摩尔比为1:0.3:0.6;
将马来酸酐和一定量二甲苯加入反应器,待马来酸酐全溶于二甲苯后,通入N2气30min,排除反应器中空气,依次加入丙烯酸氟碳醇醚酯、苯乙烯、马来酸酐,N2气保护下缓慢升温至60℃,启动搅拌,将几种物质混合均匀,然后以一定速度滴加溶解引发剂BPO(用量为丙烯酸氟碳醇醚酯、马来酸酐和苯乙烯总质量的0.5%)的二甲苯溶液,继续搅拌,升温,控制反应温度为90℃,恒温反应6h。在氮气的氛围下冷却,控温55℃真空干燥9h,自然降至常温即得蜡状固体产品。
(4)降粘剂的生产:
将三元聚合物溶于煤油,按照40%的质量比混配,加热搅拌,即得油蜡状降粘剂产品。
实施例2
(1)氟碳醇醚的合成:
将氟碳醇120g转入高压反应釜,抽真空至-0.08Mpa,抽取催化剂,开启搅拌升温至65℃,开始进环氧丙烷,反应结束老化30分钟;压力降到0MPa,温度降到120℃,补加催化剂三氟化硼乙醚5g,继续进环氧乙烷,反应温度控制在135℃,压力<0.1MPa进料完毕老化30分钟,降温放料,即得氟碳醇醚混合物。反应式如下:
式中:R1为C6~28正构烷基。
(2)丙烯酸氟碳醇醚酯的合成:
称取丙烯酸11g、氟碳醇醚混合物27g、阻聚剂对苯二酚0.1g;在装有温度计、机械搅拌器和回流冷凝器的三口瓶中加入氟碳醇醚混合物,加热至80℃,使之完全熔融,再依次加入携水剂对二甲苯、对苯二酚、丙烯酸,在130℃搅拌反应6h,反应结束;减压蒸馏除去携水剂及未反应的丙烯酸,得粗产品;用5wt%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粗产品至无色,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至中性,50℃真空干燥8h,得到丙烯酸氟碳醇醚酯。
(3)三元聚合物的合成:
准确称取一定量丙烯酸氟碳醇醚酯、马来酸酐和苯乙烯,三者摩尔比为1:0.1:0.4;
将马来酸酐和一定量二甲苯加入反应器,待马来酸酐全溶于二甲苯后,通入N2气30min,排除反应器中空气,依次加入丙烯酸氟碳醇醚酯、苯乙烯、马来酸酐,N2气保护下缓慢升温至60℃,启动搅拌,将几种物质混合均匀,然后以一定速度滴加溶解引发剂BPO(用量为丙烯酸氟碳醇醚酯、马来酸酐和苯乙烯总质量的0.5%)的二甲苯溶液,继续搅拌,升温,控制反应温度为90℃,恒温反应4h。在氮气的氛围下冷却,控温50℃真空干燥10h,自然降至常温即得蜡状固体产品。
(4)降粘剂的生产:
将三元聚合物溶于煤油,按照40%的质量比混配,加热搅拌,即得油蜡状降粘剂产品。
实施例3
(1)氟碳醇醚的合成:
将氟碳醇120g转入高压反应釜,抽真空至-0.1Mpa,抽取催化剂,开启搅拌升温至70℃,开始进环氧丙烷,反应结束老化30分钟;压力降到0MPa,温度降到120℃,补加催化剂三氟化硼乙醚5g,继续进环氧乙烷,反应温度控制在135℃,压力<0.1MPa进料完毕老化30分钟,降温放料,即得氟碳醇醚混合物。反应式如下:
式中:R1为C6~28正构烷基。
(2)丙烯酸氟碳醇醚酯的合成:
称取丙烯酸11g、氟碳醇醚混合物27g、阻聚剂对苯二酚0.1g;在装有温度计、机械搅拌器和回流冷凝器的三口瓶中加入氟碳醇醚混合物,加热至70℃,使之完全熔融,再依次加入携水剂对二甲苯、对苯二酚、丙烯酸,在130℃搅拌反应7h,反应结束;减压蒸馏除去携水剂及未反应的丙烯酸,得粗产品;用5wt%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粗产品至无色,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至中性,60℃真空干燥8h,得到丙烯酸氟碳醇醚酯。
(3)三元聚合物的合成:
准确称取一定量丙烯酸氟碳醇醚酯、马来酸酐和苯乙烯,三者摩尔比为1:0.5:0.8;
将马来酸酐和一定量二甲苯加入反应器,待马来酸酐全溶于二甲苯后,通入N2气30min,排除反应器中空气,依次加入丙烯酸氟碳醇醚酯、苯乙烯、马来酸酐,N2气保护下缓慢升温至60℃,启动搅拌,将几种物质混合均匀,然后以一定速度滴加溶解引发剂过硫酸钠(用量为丙烯酸氟碳醇醚酯、马来酸酐和苯乙烯总质量的0.5%)的二甲苯溶液,继续搅拌,升温,控制反应温度为90℃,恒温反应6h。在氮气的氛围下冷却,控温60℃真空干燥10h,自然降至常温即得蜡状固体产品。
(4)降粘剂的生产:
将三元聚合物溶于煤油,按照40%的质量比混配,加热搅拌,即得油蜡状降粘剂产品。
用于辽阳石化分公司减压渣油降粘效果:
应用举例:
渣油降粘实验按GB/T2794-1995的标准中规定的方法,在上海吕吉地质仪器有限公司SYD-2806E型布氏旋转粘度计的测定。
取500g混合渣油(渣油与稀油混合比例为9:1),混合渣油原样的粘度为2237mPa·s,在水浴中加热至50℃,加入不同分数的降粘剂,详见表1:
表1 不同单元数比、降粘剂量对粘度的影响
Claims (15)
1.一种稠油降粘剂,其特征在于:该降粘剂主成分结构式为:
其中:m=1~99,n=1~299,p:q:e=1:0.1~0.5:0.4~0.8;R为C6~
C28正构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粘剂由丙烯酸氟碳醇醚酯、马来酸酐和苯乙烯三元聚合反应而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氟碳醇醚酯、马来酸酐和苯乙烯三者摩尔比为1:0.1~0.5:0.4~0.8。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氟碳醇醚的合成步骤:
将氟碳醇转入高压反应釜,抽真空至-0.08Mpa~-0.1Mpa,抽取催化剂,开启搅拌并升温至60℃~70℃后,开始加入环氧丙烷,反应结束,进行老化;当反应压力降到0MPa,反应温度降到120℃时,再补加催化剂三氟化硼乙醚,继续加入环氧乙烷,反应温度控制在125℃~135℃左右,压力<0.1MPa,进料完毕,经老化,降温放料,即得氟碳醇醚混合物;其中,
反应式如下:
式中:R1为C6~C28正构烷基;
(2)丙烯酸氟碳醇醚酯的合成步骤:
在反应器中,加入氟碳醇醚和阻聚剂对苯二酚,加热到80℃,使其全部溶解,再依次加入丙烯酸和催化剂,先升温至130℃,经回流一定时间后,减压脱水,抽出残余的水及低沸物;将反应混合液转入分液漏斗中,用5wt%浓度NaOH溶液中和洗涤,除去催化剂与阻聚剂以及残余的丙烯酸,直到水层无色;再用大量的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至中性;洗涤后将分液产物进行真空干燥,在50℃~60℃的温度下干燥4h~8h,得到丙烯酸氟碳醇醚酯;
(3)三元聚合物的合成步骤:
准确称取一定量丙烯酸氟碳醇醚酯、马来酸酐和苯乙烯,三者摩尔比为1:0.1~0.5:0.4~0.8;
将马来酸酐和一定量二甲苯加入反应器,待马来酸酐全溶于二甲苯后,通入惰性气体,依次加入丙烯酸氟碳醇醚酯、苯乙烯、马来酸酐,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缓慢升温至60℃,启动搅拌,将几种物质混合均匀;然后滴加溶解引发剂的二甲苯溶液,继续搅拌,升温,控制反应温度为90℃,恒温反应4h~6h;在氮气的氛围下冷却,在50℃~60℃下真空干燥8h~10h,自然降至常温即得蜡状固体产品;主成分结构式为:
式中:m=1~99,n=1~299,p:q:e=1:0.1~0.5:0.4~0.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三元聚合物溶于稀油,按照30%~60%的质量比混配,加热搅拌,即得油蜡状降粘剂产品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氟碳醇醚的合成步骤中,反应结束进行老化30分钟,进料完毕老化30 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丙烯酸氟碳醇醚酯的合成步骤中,所述反应器中装有冷凝管、搅拌器和温度计。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丙烯酸氟碳醇醚酯的合成步骤中,所述回流的时间为4h~7h。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丙烯酸氟碳醇醚酯的合成步骤中,所述真空干燥是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的。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丙烯酸氟碳醇醚酯的合成步骤中,所述惰性气体为N2气,通入时间为30min。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氟碳醇醚制备过程所用催化剂为三氟化硼乙醚,用量为后继加入环氧化合物摩尔数的0.1%~1%。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氟碳醇醚酯的合成中使用的催化剂为杂多酸、固体超强酸、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氟碳醇醚酯的合成中使用的催化剂的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5%~3%。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BPO或过硫酸钠。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的用量为丙烯酸氟碳醇醚酯、马来酸酐和苯乙烯总质量的0.2%~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643614.1A CN105647502B (zh) | 2014-11-10 | 2014-11-10 | 一种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643614.1A CN105647502B (zh) | 2014-11-10 | 2014-11-10 | 一种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47502A CN105647502A (zh) | 2016-06-08 |
CN105647502B true CN105647502B (zh) | 2018-09-04 |
Family
ID=56479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643614.1A Active CN105647502B (zh) | 2014-11-10 | 2014-11-10 | 一种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64750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95885B (zh) * | 2017-02-08 | 2021-03-09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疏松砂岩稠油油藏防砂用携砂液 |
CN107022348A (zh) * | 2017-03-28 | 2017-08-08 | 常州大学 | 一种疏水改性碳纳米管制备稠油降粘剂的方法 |
CN108441199A (zh) * | 2018-03-23 | 2018-08-24 | 北京捷贝通石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型高效稠油降粘剂 |
CN109022105B (zh) * | 2018-06-13 | 2021-09-17 | 权家(厦门)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水溶性氟碳石墨烯机油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897620A (zh) * | 2019-03-27 | 2019-06-18 | 广州市天河区车陂亚贝思烘焙店 | 一种低温高效原油降凝剂 |
CN113880716B (zh) * | 2020-07-01 | 2024-01-2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间苯三酚聚醚羧酸酯及其组合物、制法和深层低渗稠油co2驱降黏增效方法 |
CN112500517A (zh) * | 2020-12-01 | 2021-03-16 | 山东德仕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油溶性超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112646073B (zh) * | 2020-12-17 | 2022-02-22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油溶性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521450B (zh) * | 2022-10-20 | 2024-05-28 | 德仕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聚合物及含有该聚合物的稠油冷采用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7343718B (zh) * | 2023-12-06 | 2024-02-13 | 胜利油田胜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油田用聚醚类水基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50795A (en) * | 1991-07-10 | 1994-09-27 |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 Aqueous oil and water repellent compositions which cure at ambient temperature |
CN1935733A (zh) * | 2006-09-30 | 2007-03-28 |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低分子量共聚物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107280A (zh) * | 2004-12-29 | 2008-01-16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包含感光氟化物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
CN101845299A (zh) * | 2010-05-17 | 2010-09-29 | 湖北大学 | 原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108292A (zh) * | 2009-12-29 | 2011-06-29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原油降粘降凝组合物 |
CN102504136A (zh) * | 2011-11-03 | 2012-06-20 | 东华大学 | 一种含氟聚醚丙烯酸酯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719234A (zh) * | 2012-07-03 | 2012-10-10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一种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3070169A (zh) * | 2013-02-28 | 2013-05-01 | 连云港市添立润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农药的超级分散剂及制备方法与用途 |
-
2014
- 2014-11-10 CN CN201410643614.1A patent/CN10564750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50795A (en) * | 1991-07-10 | 1994-09-27 |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 Aqueous oil and water repellent compositions which cure at ambient temperature |
CN101107280A (zh) * | 2004-12-29 | 2008-01-16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包含感光氟化物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
CN1935733A (zh) * | 2006-09-30 | 2007-03-28 |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低分子量共聚物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108292A (zh) * | 2009-12-29 | 2011-06-29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原油降粘降凝组合物 |
CN101845299A (zh) * | 2010-05-17 | 2010-09-29 | 湖北大学 | 原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504136A (zh) * | 2011-11-03 | 2012-06-20 | 东华大学 | 一种含氟聚醚丙烯酸酯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719234A (zh) * | 2012-07-03 | 2012-10-10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一种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3070169A (zh) * | 2013-02-28 | 2013-05-01 | 连云港市添立润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农药的超级分散剂及制备方法与用途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47502A (zh) | 2016-06-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47502B (zh) | 一种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845299B (zh) | 原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68228B (zh) | 一种表面活性剂、油溶性稠油降粘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6867494B (zh) | 增溶原油能力强的组合表面活性剂及低成本制备方法 | |
CN111154475B (zh) | 降低高含蜡原油界面张力的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JP2014501690A (ja) | ハイパーブランチ型ポリカルボン酸系ポリマー・セメント分散剤の調製方法 | |
JP2014237823A (ja) | 乳化重合用乳化剤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乳化重合方法 | |
CN110964495A (zh) | 一种原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019033B (zh) | 一种高含蜡原油降凝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4371058A (zh) | 含(甲基)丙烯酸芳基烷基酯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4231257B (zh) | 一种芳基烷基醇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WO2022048099A1 (zh) | 一种窄分布三乙醇胺嵌段聚醚的制备方法、嵌段聚醚及其应用 | |
CN113604208B (zh) | 一种纳米流体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6083068B (zh) | 一种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079799B (zh) | 一种二元聚合物蜡油降凝剂的制备方法 | |
CN111440604B (zh) | 一种自破乳型抗盐稠油冷采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6957673A (zh) | 一种用于稠油破乳脱水的破乳剂和破乳方法 | |
CN108117639B (zh) | 不饱和脂肪醇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6674452A (zh) | 原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854C (zh) | 含蜡原油用流动性改进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12521324A (zh) | 一种过氧化二叔丁基的制备方法 | |
CN107619677B (zh) | 一种富含多种功能基团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84150B (zh) | 一种聚离子液体改性原油破乳剂 | |
CN113354763B (zh) | 一种油溶性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2408323A (zh) | 一种用于丙烯酸精制过程的超强多功能阻聚剂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