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5428B - 通知处理方法、通知处理装置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通知处理方法、通知处理装置和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35428B CN105635428B CN201510128562.9A CN201510128562A CN105635428B CN 105635428 B CN105635428 B CN 105635428B CN 201510128562 A CN201510128562 A CN 201510128562A CN 105635428 B CN105635428 B CN 10563542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otice
- signed data
- encryption algorithm
- information
- destin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9/00—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 H04M19/02—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providing ringing current or supervisory tones, e.g. dialling tone or busy tone
- H04M19/04—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providing ringing current or supervisory tones, e.g. dialling tone or busy tone the ringing-current being generated at the subst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2—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e.g. protecting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知处理方法、一种通知处理装置和一种终端,其中的通知处理方法用于具有多个操作系统的终端,所述多个操作系统包括普通系统和安全系统,所述通知处理方法包括:当前运行系统为所述普通系统且接收到通知时,根据所述通知的发送方的信息和预设加密算法,在所述多个操作系统中确定用于处理所述通知的目标操作系统;若所述目标操作系统为所述安全系统,则切换至所述安全系统处理所述通知。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用户自动选择适合的操作系统来处理接收到的通知,从而提升了通知处理的安全性,并且无须手动切换系统,方便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知处理方法、一种通知处理装置和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具有多个操作系统的终端中,比如,双系统终端由一个安全系统和一个普通系统构成,其中,安全系统和普通系统中都有联系人、信息(短信、彩信)、电子邮件、通话记录等应用,其安全数据只能在安全系统中存储和读取,普通系统不能读取安全系统数据。
例如,在双系统终端中,其联系人包括安全联系人和普通联系人,安全联系人只能在安全系统中被存储和读取,当终端在普通系统中接收到来电或短信时,无法识别出该联系人是否为安全联系人,也无法自动切换到安全系统处理来电或短信等通知。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保证终端的安全性的同时,为用户自动选择操作系统来处理接收到的通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保证终端的安全性的同时,为用户自动选择操作系统来处理接收到的通知。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通知处理方法,用于具有多个操作系统的终端,所述多个操作系统包括普通系统和安全系统,包括:当前运行系统为所述普通系统且接收到通知时,根据所述通知的发送方的信息和预设加密算法,在所述多个操作系统中确定用于处理所述通知的目标操作系统;若所述目标操作系统为所述安全系统,则切换至所述安全系统处理所述通知。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终端运行在任一普通系统并接收到通知时,可以根据通知的发送方的信息及预设加密算法,为用户自动选择适合的操作系统来处理接收到的通知,从而提升了通知处理的安全性,并且无须手动切换系统,方便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其中,普通系统的安全级别等于或低于终端中的其他操作系统的安全级别。例如,在具有安全系统和普通系统的双系统终端中,在运行在普通系统时接收到来电或短信,可以结合预设加密算法,根据来电或短信的联系人号码或名称,自动识别该联系人是否为安全联系人,如果是,则切换至安全系统处理该来电或短信,否则,使用普通系统处理该来电或短信,从而实现了根据联系人类型自动切换到对应的系统,达到了安全处理来电或短信的目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通知的发送方的信息和预设加密算法,在所述多个操作系统中确定用于处理所述通知的目标操作系统,具体包括:判断所述通知的所述发送方的信息与所述普通系统中的联系人信息是否相匹配;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普通系统确定为所述目标操作系统;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根据所述发送方的信息,通过所述预设加密算法为所述发送方的信息生成签名数据,并将所述签名数据与根据所述安全系统中的联系人信息生成的共享签名数据进行匹配,以供根据匹配结果,在所述多个操作系统中确定所述目标操作系统。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通知的发送方信息与接收到通知的任一普通系统中的联系人信息匹配,可以直接用该普通系统处理该通知,而如果不匹配,则可以为普通系统以外的每个操作系统都设置对应的加密算法,以根据操作系统自身的加密算法为操作系统存储的联系人信息生成共享签名数据,并将这些共享签名数据共享至普通系统中,这样,当普通系统接收到通知时,就可以根据通知的联系人属性生成签名数据,再将生成的签名数据与共享签名数据进行匹配,就可以确定通知的联系人属于哪个系统,从而确定处理该通知的目标操作系统。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根据发送方信息及预设加密算法自动选择适合的操作系统来处理接收到的通知,从而提升了通知处理的安全性,并且无须手动切换系统,方便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根据匹配结果,在所述多个操作系统中确定所述目标操作系统,具体包括:当确定所述签名数据与所述共享签名数据匹配时,将所述安全系统设置为所述目标操作系统,否则,将所述普通系统设置为所述目标操作系统。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通知的签名数据与来自某个操作系统的共享签名数据相匹配时,可以确定该通知来自这一操作系统的联系人,即该通知的来源与这一操作系统相关,从而可以使用这一操作系统处理该通知。而如果通知的签名数据与普通系统以外的所有其他操作系统的共享签名数据都无法匹配,说明所有其他操作系统都未存储发出该通知的联系人信息,此时,为了保证终端的安全性,可以直接使用普通系统处理该通知。通过该技术方案,提升了通知处理的安全性,并且无须手动切换系统,方便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每隔预定时间间隔,为所述安全系统更换所述预设加密算法;根据更换后的所述预设加密算法,为所述安全系统的联系人信息更新所述共享签名数据;以及将更换后的所述预设加密算法和更新后的所述共享签名数据同步更新到所述普通系统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为每个操作系统设置多种预设加密算法,从而可以每隔预定时间间隔更换一次预设加密算法。即使预设加密算法或共享签名数据被他人获取,在经过预定时间间隔后,终端就能更换新的预设加密算法,并对应生成新的签名数据,从而保证了终端的安全性。其中,预定时间间隔可以设置为6小时,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时间间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若所述目标操作系统为所述普通系统,则采用所述当前运行系统处理所述通知。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目标操作系统就是当前运行的普通系统,可以直接使用普通系统处理通知,而不必切换系统,确保了用户操作的便利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发送方的信息包括以下之一或其组合:所述通知的联系人信息、所述通知的接收时间、所述通知的类型、用于处理所述通知的应用程序。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送方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通知的联系人信息、通知的接收时间、通知的类型、用于处理通知的应用程序,其中,通知的联系人信息可以包括电话号码、联系人名称、联系人类型等。通过本技术方案,可根据多种依据确定用于处理通知的操作系统,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通知处理装置,用于具有多个操作系统的终端,所述多个操作系统包括普通系统和安全系统,包括:确定单元,当前运行系统为所述普通系统且接收到通知时,根据所述通知的发送方的信息和预设加密算法,在所述多个操作系统中确定用于处理所述通知的目标操作系统;处理单元,若所述目标操作系统为所述安全系统,则切换至所述安全系统处理所述通知。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终端运行在任一普通系统并接收到通知时,可以根据通知的发送方的信息及预设加密算法,为用户自动选择适合的操作系统来处理接收到的通知,从而提升了通知处理的安全性,并且无须手动切换系统,方便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其中,普通系统的安全级别等于或低于终端中的其他操作系统的安全级别。例如,在具有安全系统和普通系统的双系统终端中,在运行在普通系统时接收到来电或短信,可以结合预设加密算法,根据来电或短信的联系人号码或名称,自动识别该联系人是否为安全联系人,如果是,则切换至安全系统处理该来电或短信,否则,使用普通系统处理该来电或短信,从而实现了根据联系人类型自动切换到对应的系统,达到了安全处理来电或短信的目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确定单元包括:判断单元,判断所述通知的所述发送方的信息与所述普通系统中的联系人信息是否相匹配,其中,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普通系统确定为所述目标操作系统,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根据所述发送方的信息,通过所述预设加密算法为所述发送方的信息生成签名数据,并将所述签名数据与根据所述安全系统中的联系人信息生成的共享签名数据进行匹配;匹配单元,在所述将所述签名数据与根据所述安全系统中的联系人信息生成的共享签名数据进行匹配之后,根据匹配结果,在所述多个操作系统中确定所述目标操作系统。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通知的发送方信息与接收到通知的任一普通系统中的联系人信息匹配,可以直接用该普通系统处理该通知,而如果不匹配,则可以为普通系统以外的每个操作系统都设置对应的加密算法,以根据操作系统自身的加密算法为操作系统存储的联系人信息生成共享签名数据,并将这些共享签名数据共享至普通系统中,这样,当普通系统接收到通知时,就可以根据通知的联系人属性生成签名数据,再将生成的签名数据与共享签名数据进行匹配,就可以确定通知的联系人属于哪个系统,从而确定处理该通知的目标操作系统。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根据发送方信息及预设加密算法自动选择适合的操作系统来处理接收到的通知,从而提升了通知处理的安全性,并且无须手动切换系统,方便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匹配单元具体用于:当确定所述签名数据与所述共享签名数据匹配时,将所述安全系统设置为所述目标操作系统,否则,将所述普通系统设置为所述目标操作系统。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通知的签名数据与来自某个操作系统的共享签名数据相匹配时,可以确定该通知来自这一操作系统的联系人,即该通知的来源与这一操作系统相关,从而可以使用这一操作系统处理该通知。而如果通知的签名数据与普通系统以外的所有其他操作系统的共享签名数据都无法匹配,说明所有其他操作系统都未存储发出该通知的联系人信息,此时,为了保证终端的安全性,可以直接使用普通系统处理该通知。通过该技术方案,提升了通知处理的安全性,并且无须手动切换系统,方便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加密算法更新单元,每隔预定时间间隔,为所述安全系统更换所述预设加密算法;签名数据更新单元,根据更换后的所述预设加密算法,为所述安全系统的联系人信息更新所述共享签名数据;同步更新单元,将更换后的所述预设加密算法和更新后的所述共享签名数据同步更新到所述普通系统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为每个操作系统设置多种预设加密算法,从而可以每隔预定时间间隔更换一次预设加密算法。即使预设加密算法或共享签名数据被他人获取,在经过预定时间间隔后,终端就能更换新的预设加密算法,并对应生成新的签名数据,从而保证了终端的安全性。其中,预定时间间隔可以设置为6小时,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时间间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若所述目标操作系统为所述普通系统,则采用所述当前运行系统处理所述通知。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目标操作系统就是当前运行的普通系统,可以直接使用普通系统处理通知,而不必切换系统,确保了用户操作的便利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发送方的信息包括以下之一或其组合:所述通知的联系人信息、所述通知的接收时间、所述通知的类型、用于处理所述通知的应用程序。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送方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通知的联系人信息、通知的接收时间、通知的类型、用于处理通知的应用程序,其中,通知的联系人信息可以包括电话号码、联系人名称、联系人类型等。通过本技术方案,可根据多种依据确定用于处理通知的操作系统,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具有多个操作系统,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通知处理装置,因此,该终端具有和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通知处理装置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为用户自动选择适合的操作系统来处理接收到的通知,从而提升了通知处理的安全性,并且无须手动切换系统,方便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知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知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通知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图4中进行签名数据匹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知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知处理方法,用于具有多个操作系统的终端,所述多个操作系统包括普通系统和安全系统,包括:
步骤102,当前运行系统为所述普通系统且接收到通知时,根据通知的发送方的信息和预设加密算法,在多个操作系统中确定用于处理通知的目标操作系统。
步骤104,若所述目标操作系统为所述安全系统,则切换至所述安全系统处理所述通知。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终端运行在任一普通系统并接收到通知时,可以根据通知的发送方的信息及预设加密算法,为用户自动选择适合的操作系统来处理接收到的通知,从而提升了通知处理的安全性,并且无须手动切换系统,方便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其中,普通系统的安全级别等于或低于终端中的其他操作系统的安全级别。例如,在具有安全系统和普通系统的双系统终端中,在运行在普通系统时接收到来电或短信,可以结合预设加密算法,根据来电或短信的联系人号码或名称,自动识别该联系人是否为安全联系人,如果是,则切换至安全系统处理该来电或短信,否则,使用普通系统处理该来电或短信,从而实现了根据联系人类型自动切换到对应的系统,达到了安全处理来电或短信的目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步骤102具体包括:判断通知的发送方的信息与普通系统中的联系人信息是否相匹配;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普通系统确定为目标操作系统;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根据发送方的信息,通过预设加密算法为发送方的信息生成签名数据,并将签名数据与根据安全系统中的联系人信息生成的共享签名数据进行匹配,以供根据匹配结果,在多个操作系统中确定目标操作系统。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通知的发送方信息与接收到通知的任一普通系统中的联系人信息匹配,可以直接用该普通系统处理该通知,而如果不匹配,则可以为普通系统以外的每个操作系统都设置对应的加密算法,以根据操作系统自身的加密算法为操作系统存储的联系人信息生成共享签名数据,并将这些共享签名数据共享至普通系统中,这样,当普通系统接收到通知时,就可以根据通知的联系人属性生成签名数据,再将生成的签名数据与共享签名数据进行匹配,就可以确定通知的联系人属于哪个系统,从而确定处理该通知的目标操作系统。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根据发送方信息及预设加密算法自动选择适合的操作系统来处理接收到的通知,从而提升了通知处理的安全性,并且无须手动切换系统,方便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匹配结果,在多个操作系统中确定目标操作系统,具体包括:当确定签名数据与共享签名数据匹配时,将安全系统设置为目标操作系统,否则,将普通系统设置为目标操作系统。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通知的签名数据与来自某个操作系统的共享签名数据相匹配时,可以确定该通知来自这一操作系统的联系人,即该通知的来源与这一操作系统相关,从而可以使用这一操作系统处理该通知。而如果通知的签名数据与普通系统以外的所有其他操作系统的共享签名数据都无法匹配,说明所有其他操作系统都未存储发出该通知的联系人信息,此时,为了保证终端的安全性,可以直接使用普通系统处理该通知。通过该技术方案,提升了通知处理的安全性,并且无须手动切换系统,方便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每隔预定时间间隔,为安全系统更换预设加密算法;根据更换后的预设加密算法,为安全系统的联系人信息更新共享签名数据;以及将更换后的预设加密算法和更新后的共享签名数据同步更新到普通系统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为每个操作系统设置多种预设加密算法,从而可以每隔预定时间间隔更换一次预设加密算法。即使预设加密算法或共享签名数据被他人获取,在经过预定时间间隔后,终端就能更换新的预设加密算法,并对应生成新的签名数据,从而保证了终端的安全性。其中,预定时间间隔可以设置为6小时,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时间间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若目标操作系统为普通系统,则采用当前运行系统处理通知。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目标操作系统就是当前运行的普通系统,可以直接使用普通系统处理通知,而不必切换系统,确保了用户操作的便利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发送方的信息包括以下之一或其组合:通知的联系人信息、通知的接收时间、通知的类型、用于处理通知的应用程序。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送方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通知的联系人信息、通知的接收时间、通知的类型、用于处理通知的应用程序,其中,通知的联系人信息可以包括电话号码、联系人名称、联系人类型等。通过本技术方案,可根据多种依据确定用于处理通知的操作系统,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知处理装置的框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知处理装置200,用于具有多个操作系统的终端,多个操作系统包括普通系统和安全系统,包括:确定单元202,当前运行系统为所述普通系统且接收到通知时,根据通知的发送方的信息和预设加密算法,在多个操作系统中确定用于处理通知的目标操作系统;处理单元204,若所述目标操作系统为所述安全系统,则切换至所述安全系统处理所述通知。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终端运行在任一普通系统并接收到通知时,可以根据通知的发送方的信息及预设加密算法,为用户自动选择适合的操作系统来处理接收到的通知,从而提升了通知处理的安全性,并且无须手动切换系统,方便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其中,普通系统的安全级别等于或低于终端中的其他操作系统的安全级别。例如,在具有安全系统和普通系统的双系统终端中,在运行在普通系统时接收到来电或短信,可以结合预设加密算法,根据来电或短信的联系人号码或名称,自动识别该联系人是否为安全联系人,如果是,则切换至安全系统处理该来电或短信,否则,使用普通系统处理该来电或短信,从而实现了根据联系人类型自动切换到对应的系统,达到了安全处理来电或短信的目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确定单元202包括:判断单元2022,判断通知的发送方的信息与普通系统中的联系人信息是否相匹配,其中,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普通系统确定为目标操作系统,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根据发送方的信息,通过预设加密算法为发送方的信息生成签名数据,并将签名数据与根据安全系统中的联系人信息生成的共享签名数据进行匹配;匹配单元2024,在将签名数据与根据安全系统中的联系人信息生成的共享签名数据进行匹配之后,根据匹配结果,在多个操作系统中确定目标操作系统。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通知的发送方信息与接收到通知的任一普通系统中的联系人信息匹配,可以直接用该普通系统处理该通知,而如果不匹配,则可以为普通系统以外的每个操作系统都设置对应的加密算法,以根据操作系统自身的加密算法为操作系统存储的联系人信息生成共享签名数据,并将这些共享签名数据共享至普通系统中,这样,当普通系统接收到通知时,就可以根据通知的联系人属性生成签名数据,再将生成的签名数据与共享签名数据进行匹配,就可以确定通知的联系人属于哪个系统,从而确定处理该通知的目标操作系统。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根据发送方信息及预设加密算法自动选择适合的操作系统来处理接收到的通知,从而提升了通知处理的安全性,并且无须手动切换系统,方便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匹配单元2024具体用于:当确定签名数据与共享签名数据匹配时,将安全系统设置为目标操作系统,否则,将普通系统设置为目标操作系统。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通知的签名数据与来自某个操作系统的共享签名数据相匹配时,可以确定该通知来自这一操作系统的联系人,即该通知的来源与这一操作系统相关,从而可以使用这一操作系统处理该通知。而如果通知的签名数据与普通系统以外的所有其他操作系统的共享签名数据都无法匹配,说明所有其他操作系统都未存储发出该通知的联系人信息,此时,为了保证终端的安全性,可以直接使用普通系统处理该通知。通过该技术方案,提升了通知处理的安全性,并且无须手动切换系统,方便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加密算法更新单元206,每隔预定时间间隔,为安全系统更换预设加密算法;签名数据更新单元208,根据更换后的预设加密算法,为安全系统的联系人信息更新共享签名数据;同步更新单元210,将更换后的预设加密算法和更新后的共享签名数据同步更新到普通系统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为每个操作系统设置多种预设加密算法,从而可以每隔预定时间间隔更换一次预设加密算法。即使预设加密算法或共享签名数据被他人获取,在经过预定时间间隔后,终端就能更换新的预设加密算法,并对应生成新的签名数据,从而保证了终端的安全性。其中,预定时间间隔可以设置为6小时,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时间间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若目标操作系统为普通系统,则采用当前运行系统处理通知。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目标操作系统就是当前运行的普通系统,可以直接使用普通系统处理通知,而不必切换系统,确保了用户操作的便利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发送方的信息包括以下之一或其组合:通知的联系人信息、通知的接收时间、通知的类型、用于处理通知的应用程序。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送方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通知的联系人信息、通知的接收时间、通知的类型、用于处理通知的应用程序,其中,通知的联系人信息可以包括电话号码、联系人名称、联系人类型等。通过本技术方案,可根据多种依据确定用于处理通知的操作系统,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300,具有多个操作系统,多个操作系统包括普通系统和安全系统,其中,终端300包括:通知处理装置302,通知处理装置302相当于图2示出的实施例中的通知处理装置200,因此,通知处理装置302具有和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通知处理装置200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通知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通知处理方法,用于具有普通系统和安全系统的双系统终端,包括:
步骤402,终端在普通系统下接收到来电。
步骤404,判断来电号码与普通联系人号码是否匹配,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406,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408。
步骤406,通过加密算法为来电号码生成来电签名数据,从而将来电签名数据与终端的共享签名数据进行匹配,以确定用于处理来电的操作系统。
步骤408,普通系统接通来电并处理。
步骤410,判断来电签名数据与共享签名数据是否匹配,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412,当判断结果为否时,结束进程。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为安全系统设置对应的加密算法,以为安全系统存储的安全联系人信息生成共享签名数据,并将这些共享签名数据共享至普通系统中,这样,如图5示出的进行签名数据匹配的示意图,当普通系统接收到来电时,就可以根据来电的联系人属性根据实时加密算法生成签名数据,再将生成的签名数据与共享签名数据进行匹配,就可以确定通知的联系人属于哪个系统,从而确定处理该通知的目标操作系统。另外,还可以每隔预定时间间隔更换一次预设加密算法,以提升通知处理的安全性。
步骤412,终端自动切换到安全系统,以供在安全系统中处理该通知,从而提升终端进行通知处理的安全性。
步骤414,通话结束保存通话记录并返回普通系统。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为用户自动选择适合的操作系统来处理接收到的通知,从而提升了通知处理的安全性,并且无须手动切换系统,方便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通知处理方法,用于具有多个操作系统的终端,所述多个操作系统包括普通系统和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前运行系统为所述普通系统且接收到通知时,根据所述通知的发送方的信息和预设加密算法,在所述多个操作系统中确定用于处理所述通知的目标操作系统;
若所述目标操作系统为所述安全系统,则切换至所述安全系统处理所述通知;
所述根据所述通知的发送方的信息和预设加密算法,在所述多个操作系统中确定用于处理所述通知的目标操作系统,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通知的所述发送方的信息与所述普通系统中的联系人信息是否相匹配;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普通系统确定为所述目标操作系统;
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根据所述发送方的信息,通过所述预设加密算法为所述发送方的信息生成签名数据,并将所述签名数据与根据所述安全系统中的联系人信息生成的共享签名数据进行匹配,以供根据匹配结果,在所述多个操作系统中确定所述目标操作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匹配结果,在所述多个操作系统中确定所述目标操作系统,具体包括:
当确定所述签名数据与所述共享签名数据匹配时,将所述安全系统设置为所述目标操作系统,否则,将所述普通系统设置为所述目标操作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每隔预定时间间隔,为所述安全系统更换所述预设加密算法;
根据更换后的所述预设加密算法,为所述安全系统的联系人信息更新所述共享签名数据;以及
将更换后的所述预设加密算法和更新后的所述共享签名数据同步更新到所述普通系统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目标操作系统为所述普通系统,则采用所述当前运行系统处理所述通知。
5.一种通知处理装置,用于具有多个操作系统的终端,所述多个操作系统包括普通系统和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当前运行系统为所述普通系统且接收到通知时,根据所述通知的发送方的信息和预设加密算法,在所述多个操作系统中确定用于处理所述通知的目标操作系统;
处理单元,若所述目标操作系统为所述安全系统,则切换至所述安全系统处理所述通知;
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判断单元,判断所述通知的所述发送方的信息与所述普通系统中的联系人信息是否相匹配,其中,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普通系统确定为所述目标操作系统,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根据所述发送方的信息,通过所述预设加密算法为所述发送方的信息生成签名数据,并将所述签名数据与根据所述安全系统中的联系人信息生成的共享签名数据进行匹配;
匹配单元,在所述将所述签名数据与根据所述安全系统中的联系人信息生成的共享签名数据进行匹配之后,根据匹配结果,在所述多个操作系统中确定所述目标操作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单元具体用于:
当确定所述签名数据与所述共享签名数据匹配时,将所述安全系统设置为所述目标操作系统,否则,将所述普通系统设置为所述目标操作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密算法更新单元,每隔预定时间间隔,为所述安全系统更换所述预设加密算法;
签名数据更新单元,根据更换后的所述预设加密算法,为所述安全系统的联系人信息更新所述共享签名数据;
同步更新单元,将更换后的所述预设加密算法和更新后的所述共享签名数据同步更新到所述普通系统中。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目标操作系统为所述普通系统,则采用所述当前运行系统处理所述通知。
9.一种终端,具有多个操作系统,所述多个操作系统包括普通系统和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知处理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28562.9A CN105635428B (zh) | 2015-03-23 | 2015-03-23 | 通知处理方法、通知处理装置和终端 |
PCT/CN2015/075605 WO2016149955A1 (zh) | 2015-03-23 | 2015-03-31 | 通知处理方法、通知处理装置和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28562.9A CN105635428B (zh) | 2015-03-23 | 2015-03-23 | 通知处理方法、通知处理装置和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35428A CN105635428A (zh) | 2016-06-01 |
CN105635428B true CN105635428B (zh) | 2019-04-12 |
Family
ID=56049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28562.9A Active CN105635428B (zh) | 2015-03-23 | 2015-03-23 | 通知处理方法、通知处理装置和终端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635428B (zh) |
WO (1) | WO201614995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72178A (zh) * | 2016-06-06 | 2016-08-17 |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联系人信息分享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6658061A (zh) * | 2016-12-06 | 2017-05-10 | 讯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视频数据安全加密传输方法和系统 |
CN106845247B (zh) * | 2017-01-13 | 2020-10-09 | 北京安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上同步安卓系统设置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
CN111726453B (zh) * | 2019-03-21 | 2022-06-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系统切换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073200B (zh) * | 2020-09-02 | 2024-06-25 | 北京五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签名处理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43716A (zh) * | 2014-09-28 | 2014-12-24 | 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信息获取方法及信息获取装置 |
CN104270525A (zh) * | 2014-09-28 | 2015-01-07 | 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
CN104270524A (zh) * | 2014-09-28 | 2015-01-07 | 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40157138A1 (en) * | 2012-11-30 | 2014-06-05 | Google Inc. | People as applications |
CN104091135A (zh) * | 2014-02-24 | 2014-10-08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智能终端安全系统及安全存储方法 |
CN104156644B (zh) * | 2014-07-30 | 2017-04-19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多系统进入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4301543B (zh) * | 2014-10-30 | 2016-12-07 | 西安酷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和终端 |
CN104408344B (zh) * | 2014-11-14 | 2018-02-13 | 南京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系统切换方法、系统切换装置和终端 |
CN104318183A (zh) * | 2014-11-18 | 2015-01-28 | 南京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终端的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2015
- 2015-03-23 CN CN201510128562.9A patent/CN105635428B/zh active Active
- 2015-03-31 WO PCT/CN2015/075605 patent/WO201614995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43716A (zh) * | 2014-09-28 | 2014-12-24 | 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信息获取方法及信息获取装置 |
CN104270525A (zh) * | 2014-09-28 | 2015-01-07 | 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
CN104270524A (zh) * | 2014-09-28 | 2015-01-07 | 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6149955A1 (zh) | 2016-09-29 |
CN105635428A (zh) | 2016-06-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35428B (zh) | 通知处理方法、通知处理装置和终端 | |
US11474162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ical line testing | |
CN104270525B (zh) | 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 |
CN104348979B (zh) | 移动终端及其短信在加密模式下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 |
CN104955038B (zh) | 分配寻址标识的方法及接入点、站点和通信系统 | |
WO2016045191A1 (zh) | 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 |
US20170041255A1 (en)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CN109040076A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介质 | |
US20170364691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Encryption of Information and Analyzing Information as well as Terminal | |
US10608960B2 (en) | Techniques for batched bulk processing | |
CN109034796A (zh) | 基于联盟链的交易监管方法、电子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9587178A (zh) | 一种基于mqtt的智能家电加密控制系统和方法 | |
US20190207888A1 (en) | Techniques for message indexing | |
RU2014103433A (ru) | Рекомендательная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ею | |
US20190207899A1 (en) | Techniques for messaging conversation indexing | |
CN109302501A (zh) |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工控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0417544A (zh) | 一种根密钥的生成方法、装置和介质 | |
US20210143985A1 (en) | Method and protocol for triple-blind identity mapping. | |
CN103595529A (zh) | 一种单向密钥的切换方法及实现装置 | |
AU2022402908A1 (en) | Efficient transmission of compressed certificates in a low bandwidth mesh environment | |
CN109274749B (zh) | 一种用户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3516906A (zh) | 在移动设备的聊天软件上快速添加群成员的装置 | |
CN104751327B (zh) | 一种激活卡应用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4363094B (zh) | 一种数据分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934707A (zh) | 数据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20 Address after: 330000 room 106, building 1,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duction, standard workshop, industrial park, No. 4368, Jingkai Avenue, Nanch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chang Kupai Zhongy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65 block a, No. 8, Tangyan South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N KUPAI SOFTWARE TECHNOLOG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