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29539A - 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29539A CN105629539A CN201610197500.8A CN201610197500A CN105629539A CN 105629539 A CN105629539 A CN 105629539A CN 201610197500 A CN201610197500 A CN 201610197500A CN 105629539 A CN105629539 A CN 10562953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region
- grid line
- represent
- charge time
- average char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06—Circuit arrangements or driving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single liquid crystal cel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8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 G09G3/3688—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用以提高开口率。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包括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的阵列基板、至少一个栅极驱动电路、至少一个源极驱动电路;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所述数据线方向划分成至少两个子区域,其中每个所述子区域包括至少一条栅线;分别为各子区域的各栅线设置对应的充电时间,其中,随着所述各子区域与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之间垂直距离的增加,所述各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整体上呈增大趋势;依次为所述各子区域的各栅线充电对应的充电时间。本发明主要用于显示技术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无辐射等特点,在当前平板显示器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对于TFT-LCD来说,阵列基板的结构及制造工艺对产品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像素的充电率、开口率等参数是衡量产品性能的重要参数,然而阵列基板的负载(RCloading)是影响充电率及开口率的重要因素。
随着TFT-LCD的分辨率提高,PPI(Pixelperinch)增加,同一尺寸的阵列基板内像素数量增加,从而导致阵列基板的负载(RCloading)增大,信号的延迟增大。
现有技术中,阵列基板上的栅线或数据线均为直线。为了减小信号延迟,通常采用增加阵列基板中栅线或数据线关键尺寸的方法,即增加栅线或数据线沿宽度方向的截面宽度,来减小栅线或数据线的线电阻,从而缓解信号延迟的问题。
但是,增加栅线或数据线的截面宽度虽然能缓解信号延迟,但是在阵列基板面积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增加栅线或数据线的截面宽度则会减小阵列基板的有效显示区域,从而导致TFT-LCD的开口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用以提高开口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包括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的阵列基板、至少一个栅极驱动电路、至少一个源极驱动电路;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所述数据线方向划分成至少两个子区域,其中每个所述子区域包括至少一条栅线;
分别为各子区域的各栅线设置对应的充电时间,其中,随着所述各子区域与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之间垂直距离的增加,所述各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整体上呈增大趋势;
依次为所述各子区域的各栅线充电对应的充电时间。
其中,当将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所述数据线的方向划分成两个子区域时,所述分别为各子区域的各栅线设置对应的充电时间包括:
分别为所述两个子区域中第一子区域中的各栅线设置充电时间,为第二子区域中的各栅线设置充电时间;
其中所述第一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所述第一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大于所述第二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
其中,所述各子区域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满足以下关系:
t1×l1+t2×l2=1/f=t×l;l1+l2=l;
其中t1表示所述第一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t2表示所述第二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l1表示所述第一子区域的栅线数,l2表示所述第二子区域的栅线数,f表示所述显示装置的刷新频率,t表示所述显示装置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且t2<t<t1,l表示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的总栅线数。
其中,当将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所述数据线的方向划分成三个以上的子区域时,所述分别为各子区域的各栅线设置对应的充电时间包括:
分别为所述三个以上的子区域中第i个子区域中的各栅线设置充电时间,其中,tN≤ti<t1或tN<ti≤t1,dN<di<d1;
其中,t1表示第一个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ti表示第i个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tN表示第N个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d1表示所述第一个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di表示所述第i个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dN表示所述第N个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i为自然数且1≤i≤N,N为划分的子区域的总数量。
其中,所述各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满足以下关系:
t1×l1+...+ti×li+...+tN×lN=1/f=t×l;l1+li+...+lN=l;
其中,t1表示第一个子区域中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ti表示第i个子区域中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tN表示第N个子区域中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l1表示所述第一个子区域的栅线数,li表示所述第i个子区域的栅线数,lN表示所述第N个子区域的栅线数;f表示所述显示装置的刷新频率,t表示所述显示装置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且tN<t<t1,l表示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的总栅线数。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包括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的阵列基板、至少一个栅极驱动电路、至少一个源极驱动电路;所述电路包括:
分区模块,用于将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所述数据线的方向划分成至少两个子区域,其中每个所述子区域包括至少一条栅线;
设置模块,用于分别为各子区域的各栅线设置对应的充电时间,其中,随着所述各子区域与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之间垂直距离的增加,所述各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整体上呈增大趋势;
充电模块,用于依次为所述各子区域的各栅线充电对应的充电时间。
其中,当将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所述数据线的方向划分成两个子区域时,所述设置模块具体用于:
分别为所述两个子区域中第一子区域中的各栅线设置充电时间,为第二子区域中的各栅线设置充电时间;
其中所述第一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所述第一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大于所述第二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
其中,当将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所述数据线的方向划分成三个以上的子区域时,所述设置模块具体用于:
分别为所述三个以上的子区域中第i个子区域中的各栅线设置充电时间,其中,tN≤ti<t1或tN<ti≤t1,dN<di<d1;
其中,t1表示第一个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ti表示第i个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tN表示第N个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d1表示所述第一个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di表示所述第i个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dN表示所述第N个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i为自然数且1≤i≤N,N为划分的子区域的总数量。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数据线方向划分成至少两个子区域,随着所述各子区域与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之间垂直距离的增加,所述各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整体上呈增大趋势。那么,在充电时,对于距离源驱动电路所在区域较远的子区域内的栅线,由于其对应的充电时间长,那么即使在栅线或数据线的线电阻较大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充分充电。因此,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可采用线电阻相对较大的栅线或数据线。由于线电阻相对较大,因此栅线或数据线的截面宽度可相对较窄。从而,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可提高开口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示意性分区方式及各子区域的充电时间设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
步骤11、将显示装置的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数据线方向划分成至少两个子区域,其中每个所述子区域包括至少一条栅线。
根据现有技术的内容可知,所述显示装置可包括:包括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的阵列基板、至少一个栅极驱动电路、至少一个源极驱动电路。其中栅线和数据线横纵交叉设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源极驱动电路可以设置在所述数据线的第一端,也可以设置在数据线的第二端,或者同时设置在数据线的两端。但是,无论源极驱动电路如何设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均是以设置在数据线的某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为参照进行描述,例如设置在所述数据线的第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以下提到的源极驱动电路均以设置在数据线的第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以下称为第一源极驱动电路)为例进行描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数据线的方向划分成至少两个子区域(即将阵列基板的横向分区),在每个子区域内至少包括至少一条栅线。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划分的子区域的数量。当然,为了使得显示装置的开口率获得理想值,划分的子区域的数量越多越好。
步骤12、分别为各子区域的各栅线设置对应的充电时间,其中,随着所述各子区域与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之间垂直距离的增加,所述各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整体上呈增大趋势。
在此步骤中,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即可认为是上述的第一源极驱动电路。随着各子区域与第一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之间垂直距离的增加,数据线的线电阻增加。因此,为保证对这些子区域内的栅线的充电,在此实施例中,随着所述各子区域与第一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之间垂直距离的增加,将所述各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设置为整体上呈增大趋势。
其中“整体上呈增大趋势”指的是各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上从整体上看是增加的。也即随着各子区域与所述第一源极驱动电路之间距离的增加,各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不会出现减小的情况。那么,此过程中包括某些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设置为相等的情况。但是,距离所述第一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最近的子区域的充电时间通常小于距离第一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最远的子区域的充电时间。
在确定各子区域与第一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之间的距离时,可以各子区域中的任意一点为参考开始计算。当然为了提高准确性,在此可均以各子区域的中心点为参考。所述第一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可以指的是第一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任意一个指定位置,例如可以是该第一源极驱动电路本身或者是该区域中的任意一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某个子区域对应的充电时间等于该子区域中各栅线对应的充电时间之和。而对于该区域中的各个栅线的充电时间,在此可以将其设置为都相同,也可以设置为互不相同。
以下举例描述在不同的划分方式下各子区域充电时间的设置方式。
第一种情况:将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所述数据线的方向划分成两个子区域。
在这种情况下,分别为所述两个子区域中第一子区域中的各栅线设置充电时间,为第二子区域中的各栅线设置充电时间;其中所述第一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所述第一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大于所述第二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
具体的,在这种划分方式下,所述各子区域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满足以下公式(1)和公式(2)的关系:
t1×l1+t2×l2=1/f=t×l(1)
l1+l2=l(2)
其中t1表示所述第一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t2表示所述第二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l1表示所述第一子区域的栅线数,l2表示所述第二子区域的栅线数,f表示所述显示装置的刷新频率,t表示所述显示装置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且t2<t<t1,l表示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的总栅线数,即所述显示装置的纵向分辨率。
第二种情况:将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所述数据线的方向划分成三个以上的子区域。
在这种情况下,分别为所述三个以上的子区域中第i个子区域中的各栅线设置充电时间,其中,tN≤ti<t1或tN<ti≤t1,dN<di<d1;
其中,其中,t1表示第一个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ti表示第i个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tN表示第N个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d1表示所述第一个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di表示所述第i个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dN表示所述第N个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i为自然数且1≤i≤N,N为划分的子区域的总数量。
具体的,在这种划分方式下,所述各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满足以下公式(3)和公式(4)的关系:
t1×l1+...+ti×li+...+tN×lN=1/f=t×l(3)
l1+li+...+lN=l(4)
其中,t1表示第一个子区域中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ti表示第i个子区域中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tN表示第N个子区域中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l1表示所述第一个子区域的栅线数,li表示所述第i个子区域的栅线数,lN表示所述第N个子区域的栅线数;f表示所述显示装置的刷新频率,t表示所述显示装置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且tN<t<t1,l表示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的总栅线数,即所述显示装置的纵向分辨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t即所述显示装置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可以为预先测定的值。
根据上述情况下各子区域的充电时间的设置关系来看,以划分为四个子区域为例,划分的四个子区域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子区域且与第一源极驱动芯片所在区域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其中,第一、第二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可以设置为相同但是小于第三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第三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又小于第四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或者,第一到第四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逐渐增大。
步骤13、依次为所述各子区域的各栅线充电对应的充电时间。
在时序控制器的控制下,栅极驱动电路驱动与栅线连接的TFT的栅极开启或关闭,在TFT的栅极开启时,源极驱动电路向数据线输出相应的驱动信号。对于每个子区域内的栅线,将其充电时间控制为其对应的充电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数据线方向划分成至少两个子区域,随着所述各子区域与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所述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之间垂直距离的增加,所述各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整体上呈增大趋势。那么,在充电时,对于距离源驱动电路所在区域较远的子区域内的栅线,由于其对应的充电时间长,那么即使在栅线或数据线的线电阻较大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充分充电。因此,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可采用线电阻相对较大的栅线或数据线。由于线电阻相对较大,因此栅线或数据线的截面宽度可相对较窄。从而,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可提高开口率。
而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对距离源极驱动电路较远的区域采用较长的充电时间充电,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单边驱动的方式即可完成充电,因而与现有技术中的双边驱动的方式相比降低了成本。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将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数据线方向划分成三个子区域,分别为区域1,区域2,区域3。其中源极驱动电路1设置在数据线的一端,也即图中的下端。为使得设置的充电时间更为准确,在此以各区域的中心点作为参考。区域1-区域3的中心距离源极驱动电路1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加,分别为:d1,d2,d3且d1<d2<d3,那么,区域1-区域3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依次增大。
在此实施例中,将区域1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设置为t1,区域2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设置为t2,区域3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设置为t3。
上述时间满足以下关系:t1×l1+t2×l2+t3×l3=1/f=t×l
其中f表示所述显示装置的刷新频率,t表示所述显示装置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且t1<t<t3,l1表示所述区域1的栅线数,l2表示所述区域2的栅线数,l3表示所述区域3的栅线数,l表示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的总栅线数。
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不仅可以提高开口率,而且由于各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更合理,因此还可以使得阵列基板像素充电率更均匀。而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对距离源极驱动电路较远的区域采用较长的充电时间充电,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单边驱动的方式即可完成充电,因而与现有技术中的双边驱动的方式相比降低了成本。
如图3所示,显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包括:分区模块31,用于将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所述数据线的方向划分成至少两个子区域,其中每个所述子区域包括至少一条栅线;设置模块32,用于分别为各子区域的各栅线设置对应的充电时间,其中,随着所述各子区域与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之间垂直距离的增加,所述各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整体上呈增大趋势;充电模块33,用于依次为所述各子区域的各栅线充电对应的充电时间。
在具体应用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包括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的阵列基板、至少一个栅极驱动电路、至少一个源极驱动电路。
如前所述,可将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划分成不同数量的子区域。当将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所述数据线的方向划分成两个子区域时,所述设置模块32具体用于:分别为所述两个子区域中第一子区域中的各栅线设置充电时间,为第二子区域中的各栅线设置充电时间;
其中所述第一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所述第一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大于所述第二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
当将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所述数据线的方向划分成三个以上的子区域时,所述设置模块32具体用于:分别为所述三个以上的子区域中第i个子区域中的各栅线设置充电时间,其中,tN≤ti<t1或tN<ti≤t1,dN<di<d1;
其中,t1表示第一个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ti表示第i个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tN表示第N个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d1表示所述第一个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di表示所述第i个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dN表示所述第N个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i为自然数且1≤i≤N,N为划分的子区域的总数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数据线方向划分成至少两个子区域,随着所述各子区域与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之间垂直距离的增加,所述各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整体上呈增大趋势。那么,在充电时,对于距离源驱动电路所在区域较远的子区域内的栅线,由于其对应的充电时间长,那么即使在栅线或数据线的线电阻较大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充分充电。因此,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可采用线电阻相对较大的栅线或数据线。由于线电阻相对较大,因此栅线或数据线的截面宽度可相对较窄。从而,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可提高开口率。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包括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的阵列基板、至少一个栅极驱动电路、至少一个源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所述数据线方向划分成至少两个子区域,其中每个所述子区域包括至少一条栅线;
分别为各子区域的各栅线设置对应的充电时间,其中,随着所述各子区域与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之间垂直距离的增加,所述各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整体上呈增大趋势;
依次为所述各子区域的各栅线充电对应的充电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所述数据线的方向划分成两个子区域时,所述分别为各子区域的各栅线设置对应的充电时间包括:
分别为所述两个子区域中第一子区域中的各栅线设置充电时间,为第二子区域中的各栅线设置充电时间;
其中所述第一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所述第一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大于所述第二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子区域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满足以下关系:
t1×l1+t2×l2=1/f=t×l;l1+l2=l;
其中t1表示所述第一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t2表示所述第二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l1表示所述第一子区域的栅线数,l2表示所述第二子区域的栅线数,f表示所述显示装置的刷新频率,t表示所述显示装置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且t2<t<t1,l表示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的总栅线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所述数据线的方向划分成三个以上的子区域时,所述分别为各子区域的各栅线设置对应的充电时间包括:
分别为所述三个以上的子区域中第i个子区域中的各栅线设置充电时间,其中,tN≤ti<t1或tN<ti≤t1,dN<di<d1;
其中,t1表示第一个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ti表示第i个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tN表示第N个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d1表示所述第一个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di表示所述第i个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dN表示所述第N个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i为自然数且1≤i≤N,N为划分的子区域的总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满足以下关系:
t1×l1+...+ti×li+...+tN×lN=1/f=t×l;l1+li+...+lN=l;
其中,t1表示第一个子区域中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ti表示第i个子区域中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tN表示第N个子区域中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l1表示所述第一个子区域的栅线数,li表示所述第i个子区域的栅线数,lN表示所述第N个子区域的栅线数;f表示所述显示装置的刷新频率,t表示所述显示装置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且tN<t<t1,l表示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的总栅线数。
6.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包括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的阵列基板、至少一个栅极驱动电路、至少一个源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
分区模块,用于将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所述数据线的方向划分成至少两个子区域,其中每个所述子区域包括至少一条栅线;
设置模块,用于分别为各子区域的各栅线设置对应的充电时间,其中,随着所述各子区域与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之间垂直距离的增加,所述各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整体上呈增大趋势;
充电模块,用于依次为所述各子区域的各栅线充电对应的充电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所述数据线的方向划分成两个子区域时,所述设置模块具体用于:
分别为所述两个子区域中第一子区域中的各栅线设置充电时间,为第二子区域中的各栅线设置充电时间;
其中所述第一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所述第一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大于所述第二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沿所述数据线的方向划分成三个以上的子区域时,所述设置模块具体用于:
分别为所述三个以上的子区域中第i个子区域中的各栅线设置充电时间,其中,tN≤ti<t1或tN<ti≤t1,dN<di<d1;
其中,t1表示第一个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ti表示第i个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tN表示第N个子区域中各栅线的平均充电时间;d1表示所述第一个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di表示所述第i个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dN表示所述第N个子区域距离设置在所述数据线指定一端的源极驱动电路所在区域的垂直距离;i为自然数且1≤i≤N,N为划分的子区域的总数量。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97500.8A CN105629539A (zh) | 2016-03-31 | 2016-03-31 | 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97500.8A CN105629539A (zh) | 2016-03-31 | 2016-03-31 | 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29539A true CN105629539A (zh) | 2016-06-01 |
Family
ID=56044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197500.8A Pending CN105629539A (zh) | 2016-03-31 | 2016-03-31 | 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629539A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75905A (zh) * | 2017-01-04 | 2017-06-2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
CN109166516A (zh) * | 2018-11-12 | 2019-01-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驱动单元、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111091777A (zh) * | 2020-03-22 | 2020-05-01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充电时间调试方法和装置 |
WO2020093685A1 (zh) * | 2018-11-08 | 2020-05-1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显示屏的补偿方法、补偿装置和显示装置 |
CN111798804A (zh) * | 2020-07-07 | 2020-10-20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动矩阵式背光模组及其驱动方法 |
CN112053651A (zh) * | 2019-06-06 | 2020-12-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时序控制方法及电路、驱动装置和显示设备 |
WO2021056141A1 (zh) * | 2019-09-23 | 2021-04-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驱动方法、显示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
WO2021223270A1 (zh) * | 2020-05-06 | 2021-11-11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和应用于显示装置的充电控制方法 |
CN113643645A (zh) * | 2021-10-18 | 2021-11-12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器 |
CN114267308A (zh) * | 2021-12-22 | 2022-04-01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屏扫描方法、装置、设备液晶显示屏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65012A (zh) * | 2001-10-03 | 2005-01-12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 |
US7164405B1 (en) * | 1998-06-27 | 2007-01-16 | Lg.Philips Lcd Co., Ltd. | Method of driving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apparatus |
CN1906653A (zh) * | 2004-01-06 | 2007-01-31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器件及驱动方法 |
CN101266371A (zh) * | 2007-03-13 | 2008-09-17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场序式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02707524A (zh) * | 2012-05-02 | 2012-10-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
CN104361872A (zh) * | 2014-11-17 | 2015-02-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像素驱动方法 |
-
2016
- 2016-03-31 CN CN201610197500.8A patent/CN10562953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164405B1 (en) * | 1998-06-27 | 2007-01-16 | Lg.Philips Lcd Co., Ltd. | Method of driving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apparatus |
CN1565012A (zh) * | 2001-10-03 | 2005-01-12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 |
CN1906653A (zh) * | 2004-01-06 | 2007-01-31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器件及驱动方法 |
CN101266371A (zh) * | 2007-03-13 | 2008-09-17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场序式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02707524A (zh) * | 2012-05-02 | 2012-10-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
CN104361872A (zh) * | 2014-11-17 | 2015-02-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像素驱动方法 |
Cited By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087705B2 (en) | 2017-01-04 | 2021-08-10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Driving circuitry and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WO2018126718A1 (zh) * | 2017-01-04 | 2018-07-1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
CN106875905A (zh) * | 2017-01-04 | 2017-06-2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
CN106875905B (zh) * | 2017-01-04 | 2019-03-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
US11176909B2 (en) | 2018-11-08 | 2021-11-16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Compensation method and compensation device for display screen as well as display device |
CN111161691B (zh) * | 2018-11-08 | 2021-08-0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显示屏的补偿方法、补偿装置和显示装置 |
CN111161691A (zh) * | 2018-11-08 | 2020-05-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显示屏的补偿方法、补偿装置和显示装置 |
WO2020093685A1 (zh) * | 2018-11-08 | 2020-05-1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显示屏的补偿方法、补偿装置和显示装置 |
CN109166516A (zh) * | 2018-11-12 | 2019-01-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驱动单元、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
US11302233B2 (en) | 2019-06-06 | 2022-04-12 |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Timing control method and timing control circuit for display panel, driv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
CN112053651A (zh) * | 2019-06-06 | 2020-12-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时序控制方法及电路、驱动装置和显示设备 |
WO2020244418A1 (zh) * | 2019-06-06 | 2020-12-1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时序控制方法和时序控制电路、驱动装置和显示设备 |
WO2021056141A1 (zh) * | 2019-09-23 | 2021-04-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驱动方法、显示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
CN112997240A (zh) * | 2019-09-23 | 2021-06-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驱动方法、显示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
US11450288B2 (en) | 2019-09-23 | 2022-09-20 |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driving method, display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
CN111091777B (zh) * | 2020-03-22 | 2020-09-25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充电时间调试方法和装置 |
CN111091777A (zh) * | 2020-03-22 | 2020-05-01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充电时间调试方法和装置 |
WO2021189579A1 (zh) * | 2020-03-22 | 2021-09-30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充电时间调试方法和装置 |
US11817035B2 (en) | 2020-03-22 | 2023-11-14 |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Charging time modulating method and device |
WO2021223270A1 (zh) * | 2020-05-06 | 2021-11-11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和应用于显示装置的充电控制方法 |
US11705087B2 (en) | 2020-05-06 | 2023-07-18 |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and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applied in display device |
CN111798804A (zh) * | 2020-07-07 | 2020-10-20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动矩阵式背光模组及其驱动方法 |
CN113643645A (zh) * | 2021-10-18 | 2021-11-12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器 |
CN114267308A (zh) * | 2021-12-22 | 2022-04-01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屏扫描方法、装置、设备液晶显示屏 |
CN114267308B (zh) * | 2021-12-22 | 2023-03-14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屏扫描方法、装置、设备液晶显示屏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29539A (zh) | 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 |
CN103257498B (zh) | 一种像素结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
CN202771779U (zh) | 一种阵列基板行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
US8988407B2 (en) |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 |
CN102956215B (zh) | 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及驱动电路 | |
CN103413532B (zh) | 像素驱动电路和方法、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1377908B (zh) | 液晶显示器的数据驱动设备和方法 | |
CN106409198B (zh) | 一种检测驱动电路的方法 | |
CN105185332A (zh) |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电路、制造方法 | |
KR102194666B1 (ko) | 표시 패널 | |
US10262608B2 (en) |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1802903A (zh) |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 |
CN203288217U (zh) | 一种像素电路及显示装置 | |
CN102968950A (zh) | 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及阵列基板栅极驱动装置 | |
CN103765307A (zh) | 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 | |
CN108806636A (zh) |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设备 | |
CN103503056A (zh) | 图像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 |
CN101334680B (zh) | 公共电压产生电路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1598859B (zh) | Gip型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5374330A (zh)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03854622A (zh) |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 | |
CN104464642A (zh) | Gip电路及其驱动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 |
CN103268041B (zh) |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
US20120112193A1 (en) | Transistor array substrate | |
CN105629601A (zh) | 阵列基板行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