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27615A - 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27615A CN105627615A CN201610122428.2A CN201610122428A CN105627615A CN 105627615 A CN105627615 A CN 105627615A CN 201610122428 A CN201610122428 A CN 201610122428A CN 105627615 A CN105627615 A CN 10562761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th
- pipe
- air
- port
- conditioning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25B1/1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with multi-stage compress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4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one four-way valv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7—Details of compressors or related parts
- F25B2400/075—Details of compressors or related parts with parallel compress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13—Economis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23—Separ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25B2600/2507—Flow-diverting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17—Speeds
- F25B2700/171—Speeds of the compress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04—Temperatures of an indoor room or compartmen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06—Temperatures of fresh outdoor a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喷气增焓压缩机、第一换向组件、第二换向组件、两个换热器和闪蒸器,其中,喷气增焓压缩机上设有排气口、补气口、第一吸气口、第二吸气口和回气口,与第二吸气口对应的气缸的滑片腔的压力与排气口的排气压力相同;第一换向组件的第一管口与第二吸气口相连,第二管口与排气口相连,第三管口与储液器相连,第一管口与第二管口和第三管口中的其中一个连通;闪蒸器的气体出口和补气口连通。根据本发明的空调系统,可以在高温制冷和低温制热需大能力输出时,使用双转子模式,在低温制冷和高温制热时,使用单转子模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频家用空调的普及,人们对家用空调器的要求有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要求可以快速调节房间温度、节能、在高温时可以强劲制冷、在低温时可以强劲制热等等。但是普通变频空调,由于成本原因多数采用单转子压缩机,由于转子单向受力,振动和噪音都比较大,特别是低频时振动太大,对整机可靠性有较大影响,同时受噪音限制,空调器的最高运行频率不能太高,使得空调器的能力不能达到最大;如采用普通的双转子压缩机,由于气缸的泄漏量增大,整机的性能系统较差,不利于节能;另普通的双转子双模式压缩机,可以解决以上的部分问题,但超高温制冷和超低温制热时,由于压缩机压缩比的增大,系统性能急剧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在于提出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在高频及高压缩比时可以实现大能力的输出,在低频时具有低功率和低振动的优点。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上述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系统,包括:喷气增焓压缩机,所述喷气增焓压缩机包括壳体、储液器和设在所述壳体内的压缩机构,所述壳体上设有排气口、补气口、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所述储液器上设有回气口,所述回气口与所述第一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吸气口和所述第二吸气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机构的两个气缸的吸气通道连通,所述压缩机构的与所述第二吸气口对应的气缸的滑片腔的压力与所述排气口的排气压力相同;第一换向组件,所述第一换向组件包括第一管口至第三管口,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第二吸气口相连,第二管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所述第三管口与所述储液器相连,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第二管口和所述第三管口中的其中一个连通;第二换向组件,所述第二换向组件具有第一阀口至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中的其中一个连通,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三阀口中的另一个连通,所述第一阀口和所述第四阀口分别与所述排气口和所述回气口相连;两个换热器,所述两个换热器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三阀口相连;闪蒸器,所述闪蒸器具有气体出口和两个出入口,所述气体出口与所述补气口相连,所述两个出入口分别与所述两个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每个所述出入口和相应的所述换热器之间串联有节流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系统,通过利用可变容的喷气增焓压缩机,使其在单转子运行模式和双转子运行模式之间自由切换,由此可以使空调系统在高温制冷和低温制热需要大能力输出时,使用双转子模式,提高制冷和制热速度,在低温制冷和高温制热时,旁通掉一个转子,使用单转子模式,振动小,实现低功率、高能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向组件为四通阀。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向组件为三通阀。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节流元件为电子膨胀阀。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室内环境温度T1、室外环境温度T4、用户设定温度TS;
在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检测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4是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T2,当T4>T2时,控制所述第一换向组件使得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第三管口连通;当T4<T2且检测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1与用户设定温度TS的差值T1-TS大于第二设定值T3时,控制所述第一换向组件使得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第三管口连通,当T4<T2且检测T1-TS<T3时,控制所述第一换向组件使得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第二管口连通;
在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检测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4是否大于第三设定温度T5,当T4<T5时,控制所述第一换向组件使得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第三管口连通;当T4>T5且检测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1与用户设定温度TS的差值TS-T1大于第四设定值T6时,控制所述第一换向组件使得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第三管口连通,当T4>T5且检测TS-T1<T6时,控制所述第一换向组件使得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第二管口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设定值T3的取值范围与所述第四设定值T6的取值范围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设定值T3的取值范围为3℃~5℃,所述第四设定值T6的取值范围为3℃~5℃。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定温度T2的取值范围为30℃~4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设定温度T5的取值范围为零下10℃~5℃。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双转子制冷模式时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双转子制热模式时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单转子制冷模式时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单转子制热模式时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制冷模式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制热模式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空调系统100,
喷气增焓压缩机1,排气口a,补气口b,第一吸气口c,第二吸气口d,
储液器11,回气口n,
第一换向组件2,第一管口e,第二管口f,第三管口g,
第二换向组件3,第一阀口h,第二阀口i,第三阀口j,第四阀口k,
室外换热器4,室内换热器5,
闪蒸器6,气体出口r,第一出入口s,第二出入口t,
第一节流元件7,第二节流元件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包括:喷气增焓压缩机1、第一换向组件2、第二换向组件3、两个换热器(例如图1中所示的室外换热器4和室内换热器5)和闪蒸器6。
具体地,喷气增焓压缩机1包括壳体、储液器11和设在壳体内的压缩机构,壳体上设有排气口a、补气口b、第一吸气口c和第二吸气口d,储液器11上设有回气口n,回气口n与第一吸气口c连通,第一吸气口c和第二吸气口d分别与压缩机构的两个气缸的吸气通道连通,压缩机构的与第二吸气口d对应的气缸的滑片腔的压力与排气口a的排气压力相同,这样,与第二吸气口d对应的气缸的滑片腔的压力始终为高压。
第一换向组件2包括第一管口e、第二管口f和第三管口g,第一管口e与第二吸气口d相连,第二管口f与排气口a相连,第三管口g与储液器11相连,第一管口e与第二管口f和第三管口g中的其中一个连通。如图3和图4所示,当第一管口e与第二管口f连通时,喷气增焓压缩机1的排气口a与第二吸气口d连通,与第二吸气口d对应的气缸的吸气通道的压力与该气缸的滑片腔的压力均等于排气压力,此时,该气缸内的滑片沿径向方向的力平衡,滑片停止在滑片槽内,该气缸内活塞空转不进行压缩,喷气增焓压缩机1为单转子运行模式。如图1和图2所示,当第一管口e和第三管口g连通时,喷气增焓压缩机1的第一吸气口c和第二吸气口d连通,此时,与第二吸气口d连通的气缸内的压力为进气压力即小于该气缸的滑片腔的压力(滑片腔压力等于排气压力),滑片受力径向力伸出滑片腔与活塞接触,从而使该气缸可进行正常压缩,喷气增焓压缩机1为双转子运行模式。
简言之,通过导通第一换向组件2的第一管口e和第二管口f、或第一管口e和第三管口g,可以控制喷气增焓压缩机1的工作模式:仅采用一个气缸压缩或两个气缸同时压缩,这样,可以实现喷气增焓压缩机1在单转子运行模式和双转子运行模式之间切换。
第二换向组件3具有第一阀口h、第二阀口i、第三阀口j和第四阀口k,第一阀口h与第二阀口i和第三阀口j中的其中一个连通,第四阀口k与第二阀口i和第三阀口j中的另一个连通。也就是说,当第一阀口h与第二阀口i连通时,第四阀口k则与第三阀口j连通,当第一阀口h与第三阀口j连通时,第四阀口k则与第二阀口i连通。
优选地,第二换向组件3为四通阀,当空调系统100采用制冷模式时,第一阀口h与第二阀口i连通,第三阀口j与第四阀口k连通,当空调系统100采用制热模式时,第一阀口h与第三阀口j连通,第二阀口i与第四阀口k连通。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二换向组件3也可以形成为其他元件,只要具有第一阀口h至第四阀口k且可实现换向即可。
第一阀口h和第四阀口k分别与排气口a和回气口n相连。冷媒从第二换向组件3的第四阀口k经回气口n进入储液器11并回到喷气增焓压缩机1内,在气缸内压缩后形成高温高压的冷媒,从排气口a排出至第一阀口h。需要说明的是,喷气增焓压缩机1对冷媒的压缩原理已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两个换热器(例如图1中所示的室外换热器4和室内换热器5)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二阀口i和第三阀口j相连。如图1所示,室外换热器4的第一端4a与第二阀口i相连,室内换热器5的第一端5a与第三阀口j相连。
闪蒸器6具有气体出口r和两个出入口(例如图1中所示的第一出入口s和第二出入口t),气体出口r与补气口b相连,这样,从闪蒸器6分离出的汽态冷媒可以从补气口b回到喷气增焓压缩机1中进行压缩,由此可以提高空调系统100的整体性能。
两个出入口分别与两个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每个出入口和相应的换热器之间串联有节流元件(例如图1中所示的第一节流元件7和第二节流元件8)。如图1所示,第一出入口s与室外换热器4的第二端4b相连,第一出入口s与室外换热器4之间串接有第一节流元件7,第二出入口t和室内换热器5的第二端5b相连,且第二出入口t与室内换热器5之间串接有第二节流元件8,其中,第一节流元件7和第二节流元件8均起到节流降压的作用。
优选地,每个节流元件为电子膨胀阀。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节流元件还可以为毛细管或毛细管与电子膨胀阀的组合等结构,只要能起到节流降压的作用即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通过利用可变容的喷气增焓压缩机1,使其在单转子运行模式和双转子运行模式之间自由切换,由此可以使空调系统100在高温制冷和低温制热需要大能力输出时,使用双转子模式,提高制冷和制热速度,在低温制冷和高温制热时,旁通掉一个转子,使用单转子模式,振动小,实现低功率、高能效。
优选地,第一换向组件2为三通阀,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换向组件2还可以形成为其他结构,只要具有第一管口e至第三管口g且可实现换向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三通阀还可以利用其他的具备相同功能的阀来代替,例如可以用四通阀来替换三通阀。通用的四通阀具有A、B、C、D四个口,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将四通阀替换为三通阀:
1、将四通阀的D口堵住,B口连接可变容喷气增焓压缩机1的第二吸气口d,A口和C口分别不分顺序连接可变容喷气增焓压缩机1的排气口a和储液器11。
2、将四通阀的B口堵住,D口连接可变容喷气增焓压缩机1的第二吸气口d,A口和C口分别不分顺序连接可变容喷气增焓压缩机1的排气口a和储液器11。
3、将四通阀的A口堵住,C口连接可变容喷气增焓压缩机1的第二吸气口d,B口和D口分别不分顺序连接可变容喷气增焓压缩的排气口a和储液器11。
4、将四通阀的C口堵住,A口连接可变容喷气增焓压缩机1的第二吸气口d,B口和D口分别不分顺序连接可变容喷气增焓压缩机1的排气口a和储液器11。
下面参照图5和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的控制方法。
如图5和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空调系统100的运行模式、室内环境温度T1、室外环境温度T4、用户设定温度TS;
在空调系统100处于制冷模式时,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4是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T2,当T4>T2时,控制第一换向组件2使得第一管口e与第三管口g连通,使用双转子喷气增焓运行模式;当T4<T2且检测室内环境温度T1与用户设定温度TS的差值T1-TS大于第二设定值T3时,控制第一换向组件2使得第一管口e与第三管口g连通,使用双转子喷气增焓运行模式,当T4<T2且检测T1-TS<T3时,控制第一换向组件2使得第一管口e与第二管口f连通,使用单转子喷气增焓运行模式;
在空调系统100处于制热模式时,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4是否大于第三设定温度T5,当T4<T5时,控制第一换向组件2使得第一管口e与第三管口g连通,使用双转子喷气增焓运行模式;当T4>T5且检测室内环境温度T1与用户设定温度TS的差值TS-T1大于第四设定值T6时,控制第一换向组件2使得第一管口e与第三管口g连通,使用双转子喷气增焓运行模式,当T4>T5且检测TS-T1<T6时,控制第一换向组件2使得第一管口e与第二管口f连通,使用单转子喷气增焓运行模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的控制方法,在高温制冷及低温制热需要大能力输出时使用双转子喷气增焓运行模式,高压缩比时实现大能力的输出,提高制冷制热速度,在低温制冷及高温制热时用户所需求能力输出小,可选择使用单转子喷气增焓运行模式,旁通掉一个转子,不仅振动小,而且实现低功率高能效,在空调系统100负荷较小时,能实现不停机工作,保持温度的稳定性,温差波动小,节能、舒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设定值T3的取值范围与第四设定值T6的取值范围相同,以简化空调系统100的控制程序。
进一步地,第二设定值T3的取值范围为3℃~5℃,第四设定值T6的取值范围为3℃~5℃。这样,当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小于3℃~5℃时,进入单转子喷气增焓模式,由此可以保持温度的稳定性、温差波动小,节能、舒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设定温度为高温需快速制冷环境,第三设定温度为低温需快速制热环境,因此,第一设定温度T2的取值范围可以为30℃~40℃,第三设定温度T5的取值范围可以为零下10℃~5℃,从而使第一设定温度与第三设定温度更加合理。
下面将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
参照图1,空调系统100包括喷气增焓压缩机1、第一换向组件2、第二换向组件3、室外换热器4、室内换热器5、闪蒸器6、第一节流元件7和第二节流元件8。其中,第一换向组件2为三通阀,第二换向组件3为四通阀,第一节流元件7和第二节流元件8均为电子膨胀阀。
具体地,如图1所示,喷气增焓压缩机1包括壳体、储液器11和压缩机构,壳体上设有排气口a、补气口b、第一吸气口c和第二吸气口d,储液器11上设有回气口n;三通阀具有第一管口e、第二管口f和第三管口g;四通阀具有第一阀口h、第二阀口i、第三阀口j和第四阀口k,闪蒸器6具有气体出口r、第一出入口s和第二出入口t。
其中,第一吸气口c与第一气缸的吸气通道连通,第二吸气口d与第二气缸的吸气通道连通;四通阀的第一阀口h与排气口a相连,第二阀口i与室外换热器4的第一端4a相连,第三阀口j与室内换热器5的第一端5a相连,第四阀口k与回气口n相连,且回气口n与第一吸气口c连通;三通阀的第一管口e与第二吸气口d连通,第二管口f与排气口a连通,第三管口g与储液器11相连;闪蒸器6的气体出口r与补气口b相连,第一出入口s与室外换热器4的第二端4b之间串接有第一节流元件7,第二出入口t与室内换热器5的第二端5b之间串接第二节流元件8。
当空调系统100为制冷模式时,如图1和图3所示,四通阀的第一阀口h与第二阀口i导通且第四阀口k和第三阀口j导通。
冷媒的流向如下:从喷气增焓压缩机1的排气口a排出的冷媒经过四通阀的第一阀口h、第二阀口i进入到室外换热器4中,冷媒在室外换热器4中与室外环境进行换热后从室外换热器4的第二端4b排出,然后冷媒经过第一节流元件7的节流降压后从第一出入口s进入闪蒸器6,闪蒸器6对冷媒进行气液分离。
从闪蒸器6中分离出的液态冷媒从第二出入口t流出,然后冷媒经过第二节流元件8的节流降压后进入到室内换热器5中,冷媒在室内换热器5中与室内环境进行换热以对室内环境进行制冷,从室内换热器5排出的冷媒经过四通阀的第三阀口j和第四阀口k,再从回气口n进入储液器11中,再通过第一吸气口c回到喷气增焓压缩机1,如此重复以进行制冷。从闪蒸器6中分离出的汽态冷媒从气体出口r经补气口b,回到喷气增焓压缩机1中以待压缩。
如图1所示,当空调系统100为双转子制冷模式时,三通阀的第一管口e和第三管口g导通,此时,储液器11中的冷媒可经第三管口g和第一管口e,从第二吸气口d进入第二气缸的吸气通道内以待压缩。
如图3所示,当空调系统100为单转子制冷模式时,三通阀的第一管口e和第二管口f导通,此时,排气口a的排出的冷媒依次经第二管口f、第一管口e和第二吸气口d进入第二气缸中,使得第二气缸腔内的压力与第二气缸的滑片腔内的压力相同,第二气缸内的活塞空转不压缩。
当空调系统100为制热模式时,如图2和图4所示,四通阀的第一阀口h和第三阀口j导通且第四阀口k与第二阀口i导通。
冷媒的流向如下:从喷气增焓压缩机1排出的冷媒经过四通阀的第一阀口h和第三阀口j排入到室内换热器5中,室内换热器5中的冷媒与室内环境进行换热以对室内环境进行制热,从室内换热器5排出的冷媒经过第二节流元件8的节流降压后排入到闪蒸器6中,闪蒸器6对冷媒进行气液分离。
从闪蒸器6中分离出的液态冷媒经第一节流元件7节流降压后排入到室外换热器4中,室外换热器4中的冷媒与室外环境进行换热,从室外换热器4排出的冷媒经过四通阀的第二阀口i和第四阀口k,再从回气口n进入储液器11中,再从第一吸气口c回到喷气增焓压缩机1中,如此重复以完成制热。从闪蒸器6中分离出的汽态冷媒从气体出口r经补气口b,回到喷气增焓压缩机1中以待压缩。
如图2所示,当空调系统100为双转子制热模式时,与双转子制冷模式相同,三通阀的第一管口e和第三管口g导通。
如图4所示,当空调系统100为单转子制热模式时,与单转子制冷模式相同,三通阀的第一管口e和第二管口f导通。
下面描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的控制方法。
设定第一设定温度T2=32℃;第二设定值T3=3℃;第三设定温度T5=5℃;第四设定值T6=3℃。
如图5和图6所示,检测空调系统100的运行模式、室内环境温度T1、室外环境温度T4、用户设定温度TS。
当空调系统100处于制冷模式时,如图5所示,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4是否大于32℃,当T4>32℃时,控制第一换向组件2使得第一管口e与第三管口g连通,运行双转子喷气增焓模式;当T4≤32℃且检测T1-TS≥3℃时,控制第一换向组件2使得第一管口e与第三管口g连通,运行双转子喷气增焓模式,当T4<32℃且检测T1-TS<3℃时,控制第一换向组件2使得第一管口e与第二管口f连通,运行单转子喷气增焓模式。
在空调系统100处于制热模式时,如图6所示,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4是否大于5℃,当T4≤5℃时,控制第一换向组件2使得第一管口e与第三管口g连通,运行双转子喷气增焓模式;当T4>5℃且检测TS-T1≥3℃时,控制第一换向组件2使得第一管口e与第三管口g连通,运行双转子喷气增焓模式,当T4>5℃且检测TS-T1<3℃时,控制第一换向组件2使得第一管口e与第二管口f连通,运行单转子喷气增焓模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采用了可变容喷气增焓压缩机1,在高温制冷及低温制热需要大能力输出时使用双转子模式,高压缩比时实现大能力的输出,提高制冷制热速度,在低温制冷及高温制热时用户所需求能力输出小,可选择使用单转子模式,旁通掉一个转子,不仅振动小,而且实现低功率高能效,在空调系统100负荷较小时,能实现不停机工作,保持温度的稳定性,温差波动小,节能、舒适。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喷气增焓压缩机,所述喷气增焓压缩机包括壳体、储液器和设在所述壳体内的压缩机构,所述壳体上设有排气口、补气口、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所述储液器上设有回气口,所述回气口与所述第一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吸气口和所述第二吸气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机构的两个气缸的吸气通道连通,所述压缩机构的与所述第二吸气口对应的气缸的滑片腔的压力与所述排气口的排气压力相同;
第一换向组件,所述第一换向组件包括第一管口至第三管口,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第二吸气口相连,第二管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所述第三管口与所述储液器相连,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第二管口和所述第三管口中的其中一个连通;
第二换向组件,所述第二换向组件具有第一阀口至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中的其中一个连通,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三阀口中的另一个连通,所述第一阀口和所述第四阀口分别与所述排气口和所述回气口相连;
两个换热器,所述两个换热器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三阀口相连;
闪蒸器,所述闪蒸器具有气体出口和两个出入口,所述气体出口与所述补气口相连,所述两个出入口分别与所述两个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每个所述出入口和相应的所述换热器之间串联有节流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向组件为四通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组件为三通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节流元件为电子膨胀阀。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室内环境温度T1、室外环境温度T4、用户设定温度TS;
在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检测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4是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T2,当T4>T2时,控制所述第一换向组件使得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第三管口连通;当T4<T2且检测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1与用户设定温度TS的差值T1-TS大于第二设定值T3时,控制所述第一换向组件使得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第三管口连通,当T4<T2且检测T1-TS<T3时,控制所述第一换向组件使得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第二管口连通;
在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检测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4是否大于第三设定温度T5,当T4<T5时,控制所述第一换向组件使得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第三管口连通;当T4>T5且检测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1与用户设定温度TS的差值TS-T1大于第四设定值T6时,控制所述第一换向组件使得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第三管口连通,当T4>T5且检测TS-T1<T6时,控制所述第一换向组件使得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第二管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定值T3的取值范围与所述第四设定值T6的取值范围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定值T3的取值范围为3℃~5℃,所述第四设定值T6的取值范围为3℃~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T2的取值范围为30℃~4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设定温度T5的取值范围为零下10℃~5℃。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22428.2A CN105627615B (zh) | 2016-03-03 | 2016-03-03 | 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US15/296,393 US10006671B2 (en) | 2016-03-03 | 2016-10-18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22428.2A CN105627615B (zh) | 2016-03-03 | 2016-03-03 | 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27615A true CN105627615A (zh) | 2016-06-01 |
CN105627615B CN105627615B (zh) | 2018-11-27 |
Family
ID=56042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122428.2A Active CN105627615B (zh) | 2016-03-03 | 2016-03-03 | 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006671B2 (zh) |
CN (1) | CN105627615B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64980A (zh) * | 2016-04-25 | 2016-08-1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09764567A (zh) * | 2018-12-11 | 2019-05-17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及制造方法 |
CN109883104A (zh) * | 2018-12-27 | 2019-06-14 | 青岛海尔特种制冷电器有限公司 |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
CN110107500A (zh) * | 2019-05-31 | 2019-08-09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缸变容压缩机系统、变容增焓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11306725A (zh) * | 2020-02-26 | 2020-06-19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喷气增焓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WO2020164212A1 (zh) * | 2019-02-12 | 2020-08-2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冷媒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CN111578552A (zh) * | 2020-05-22 | 2020-08-2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空调器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EP3673217A4 (en) * | 2017-08-25 | 2021-04-21 |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 CONTROL SYSTEMS FOR MULTIPLE COMPRESSORS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92189B (zh) * | 2021-08-18 | 2022-08-1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机房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
CN113932325A (zh) * | 2021-09-24 | 2022-01-1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机房空调的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52808A (zh) * | 2005-02-23 | 2007-10-10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容量变化型旋转式压缩机 |
JP2010121801A (ja) * | 2008-11-17 | 2010-06-03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
CN102072529A (zh) * | 2010-11-26 | 2011-05-2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使用可变容压缩机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03062866A (zh) * | 2013-01-04 | 2013-04-24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节能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
CN103353156A (zh) * | 2013-04-27 | 2013-10-16 |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 采用双缸压缩机的变频空调的控制方法 |
CN103727034A (zh) * | 2012-10-12 | 2014-04-16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压缩机 |
CN104101044A (zh) * | 2013-04-01 | 2014-10-1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变频空调器的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4534732A (zh) * | 2014-12-02 | 2015-04-2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04566806A (zh) * | 2014-12-23 | 2015-04-2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具有控制装置的空调器 |
CN104729130A (zh) * | 2013-12-24 | 2015-06-2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CN105180372A (zh) * | 2015-09-29 | 2015-12-23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190011A (en) | 1960-12-05 | 1965-06-22 | Noubar S Abdalian | Clothes drier with vapor removal |
KR101235193B1 (ko) | 2005-06-13 | 2013-02-2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세탁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JP5639477B2 (ja) * | 2008-01-17 | 2014-12-10 | キャリア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Carrier Corporation | 二酸化炭素冷媒蒸気圧縮システム |
EP3109358B1 (en) | 2009-06-29 | 2018-08-22 |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 Appliance for drying laundry |
US8966916B2 (en) * | 2011-03-10 | 2015-03-03 | Streamline Automation, Llc | Extended range heat pump |
CN205775361U (zh) | 2016-05-31 | 2016-12-07 |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 衣物处理装置的热泵模组及衣物处理装置 |
-
2016
- 2016-03-03 CN CN201610122428.2A patent/CN105627615B/zh active Active
- 2016-10-18 US US15/296,393 patent/US1000667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52808A (zh) * | 2005-02-23 | 2007-10-10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容量变化型旋转式压缩机 |
JP2010121801A (ja) * | 2008-11-17 | 2010-06-03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
CN102072529A (zh) * | 2010-11-26 | 2011-05-2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使用可变容压缩机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03727034A (zh) * | 2012-10-12 | 2014-04-16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压缩机 |
CN103062866A (zh) * | 2013-01-04 | 2013-04-24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节能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
CN104101044A (zh) * | 2013-04-01 | 2014-10-1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变频空调器的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3353156A (zh) * | 2013-04-27 | 2013-10-16 |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 采用双缸压缩机的变频空调的控制方法 |
CN104729130A (zh) * | 2013-12-24 | 2015-06-2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CN104534732A (zh) * | 2014-12-02 | 2015-04-2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04566806A (zh) * | 2014-12-23 | 2015-04-2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具有控制装置的空调器 |
CN105180372A (zh) * | 2015-09-29 | 2015-12-23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64980A (zh) * | 2016-04-25 | 2016-08-1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05864980B (zh) * | 2016-04-25 | 2019-03-1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EP3673217A4 (en) * | 2017-08-25 | 2021-04-21 |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 CONTROL SYSTEMS FOR MULTIPLE COMPRESSORS |
CN109764567A (zh) * | 2018-12-11 | 2019-05-17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及制造方法 |
CN109883104A (zh) * | 2018-12-27 | 2019-06-14 | 青岛海尔特种制冷电器有限公司 |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
WO2020164212A1 (zh) * | 2019-02-12 | 2020-08-2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冷媒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CN110107500A (zh) * | 2019-05-31 | 2019-08-09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缸变容压缩机系统、变容增焓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11306725A (zh) * | 2020-02-26 | 2020-06-19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喷气增焓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1306725B (zh) * | 2020-02-26 | 2021-09-28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喷气增焓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1578552A (zh) * | 2020-05-22 | 2020-08-2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空调器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70254572A1 (en) | 2017-09-07 |
CN105627615B (zh) | 2018-11-27 |
US10006671B2 (en) | 2018-06-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27615A (zh) | 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
US9587867B2 (en) | Chiller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CN105757798B (zh) | 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102901178B (zh) | 多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
US7802440B2 (en) | Compression system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
CN103597296A (zh) | 制冷循环 | |
CN105758034A (zh) | 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
US4262492A (en) | Airconditioner | |
CN105890081A (zh) | 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100425928C (zh) | 发动机驱动式空气调节机 | |
CN203131983U (zh) | 制冷系统 | |
US9874383B2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205641699U (zh) | 空调系统 | |
CN105698426A (zh) | 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
EP3781883B1 (en) | Dual compressor heat pump | |
EP3584508A1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205536650U (zh) | 空调系统 | |
CN205641629U (zh) | 空调系统 | |
CN203501527U (zh) | 空调系统 | |
JP4277354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CN107023961B (zh) | 一种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 |
EP3578898B1 (en) | Out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 |
US20210180805A1 (en) | Gas heat-pump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 |
CN105758035A (zh) | 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113154547A (zh) | 一种新排风分级热回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