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06815A - 一种用于免疫检测的多单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免疫检测的多单元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06815A CN105606815A CN201510563356.0A CN201510563356A CN105606815A CN 105606815 A CN105606815 A CN 105606815A CN 201510563356 A CN201510563356 A CN 201510563356A CN 105606815 A CN105606815 A CN 10560681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film
- out console
- immune detection
- detection acco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 G01N33/54306—Solid-phase reaction mechanism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6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 G01N33/6803—General methods of protein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specific proteins or families of protei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mu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免疫检测的多单元装置,包括:有多个孔的多孔板;与多孔板匹配的多单元检测板,所述多单元检测板适于插入该多孔板;所述多单元检测板包括多个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的表面包括具有不渗透端的凸起单位,在凸起单位不渗透的一端的表面覆盖有单单元膜。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免疫检测的多单元装置克服了现有的多孔板无法用于载通分析的缺陷,适于用于包括载通分析的免疫印迹分析中以进行高通量检测。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
本申请是对基于2012年7月9日递交的61/669650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的优先权要求的,于2013年7月8日递交的13/936890号美国专利申请且现为美国专利US9063134的部分延续申请,基于2015年5月18日递交的14/714774美国专利申请号的优先权要求的。每一个提到的申请都已经反映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免疫分析领域,进一步地说,涉及高通量的免疫印迹分析的装置和方法。更严格的说,本发明涉及用于多个样品分析的包括载通技术的免疫印迹分析中多单元检测板和所述多单元检测板用于包括载通技术的免疫印迹分析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蛋白质分析技术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基础。蛋白质分析技术通过研究生命过程中的重要蛋白质因子的表达调控以及这些重要蛋白质因子的表达调控在药物学和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为生物医学、药物学和临床科学中的疾病的病理过程的研究、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刚获得专利授权的载通技术(Zesternanalysis)(美国专利号8293487,8563256以及8722345)是对传统的基于免疫印迹技术的蛋白质分析方法的革新。与传统的免疫印迹分析过程相比,载通技术在检测步骤之前,添加了一步洗脱步骤来保证分析的特异性。同目标抗原相结合的抗体或者抗体复合物可以特异性地被竞争分子洗脱到洗脱液中。洗脱液中被洗脱的抗体或者抗体复合物的数量真实地反映了分析样品中的目标抗原的数量。洗脱下来的抗体或者抗体复合物的数量可以直接在溶液中定量测量,这也显示了载通技术同传统免疫印迹分析技术相比较的另一个优势。
虽然载通技术同传统免疫印迹分析技术相比,在简单性和适用于高通量分析方面显示了明显的优势,但是它也对适用的实验器材提出新的要求,因为现有的适用于传统免疫印迹分析的实验器材不是专为载通技术设计的,尤其现有的实验器材无法满足以高通量分析的为目的利用载通技术进行的实验的要求。
包括硝酸纤维素膜和PVDF膜的几种膜在以西式印迹分析技术(Westernblotanalysis)为代表的传统的免疫印迹分析技术中得到广泛运用。这几种膜已经被优化以适用于免疫印迹分析的目的。在传统的免疫印迹分析过程中,信号是在膜上,目标抗原同抗体结合的位置上被检测出来,这就要求膜平滑、连续,以方便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与此相反,在载通分析过程中,抗体或者抗体复合物被竞争分子从目标抗原和抗体或者抗体复合物的结合位置上解放出来进行定量分析。显然,在载通分析过程中,承载不同蛋白质样品的膜不能是连续的,它必须相互分离以允许对单个样品中的抗体或者抗体复合物进行洗脱,从而避免样品之间各自的信号相互干扰。
在载通分析过程中,对于使用的膜的本身,对于膜的形状或者其他物理特性没有要求,因为对每个样品的信号检测不需要在膜表面上进行。
多孔板被广泛应用于生化和免疫印迹分析,包括酶联免疫分析中。这些多孔板包括6孔板、24孔板、96孔板,甚至1536孔板。多孔板也可以被称为微量滴定板、微型板、微孔板。
一般来说,用于酶联免疫反应的多孔板对蛋白质的结合能力少于1μg/cm2,相反,典型的用于传统的免疫印迹分析的膜,无论是硝酸纤维素膜,或者PVDF膜(中文名称为聚偏氟乙烯膜),它们的蛋白质结合能力在100到200μg/cm2之间。虽然酶联免疫板成功地被运用于酶联免疫反应中,它的极低的蛋白质结合能力妨碍了其在免疫分析中的应用。
因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单元装置用于满足载通分析技术以及其他免疫分析的要求,特别是满足对其在多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多单元装置以及利用多单元装置进行高通量免疫印迹分析的方法,所述多单元装置是可以用于用于高通量免疫印迹分析(包括载通分析)并与之相匹配的装置。本发明中的多单元检测板包括至少一个检测单元是由膜覆盖在该检测单元表面上。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免疫检测的多单元装置,包括:有多个孔的多孔板;与多孔板匹配的多单元检测板(multi-unitplate),所述多单元检测板适于插入该多孔板;
所述多单元检测板包括多个检测单元;所述每个检测单元的表面包括具有不渗透端的凸起单位,在凸起单位不渗透的一端的表面覆盖有单单元膜。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免疫检测的多单元装置,在进行载通分析时需要多单元检测板和多孔板配合使用。本发明中的多单元检测板可以插入同多单元检测板的检测单元数目相同的孔的多孔板,以用于载通分析。多单元检测板为包括多个检测单元的板,其中至少一个检测单元包括一个具有不渗透端的凸起单位,而单单元膜贴在凸起单位不渗透的一端。本发明所述的多单元检测板至少有一个检测单元独立于其他的检测单元,以避免这个独立的检测单元的样品与其他检测单元的样品相互干扰,以实现对单个样品的分析。
在载通分析中,用于单个样品分析的膜称为单单元膜,即单个单元膜。单单元膜在多单元检测板中相互不需要相连。在洗脱步骤中,单单元膜被分别洗脱以用于对单个样品的定量分析。
本发明所述的凸起单位既可以指一个凸起也可以指多个凸起。
所述单单元膜具有孔隙,检测抗体可以通过孔隙。在检测抗体通过孔隙的过程中,检测抗体和单单元膜上的抗原相结合从而实现了捕获。
本发明对于用于载通分析的单单元膜的形状、质地,甚至膜的连续性没有任何限制。单单元膜可以为一块膜也可以为多块膜(即多于一块膜),只要它们共存于多单元检测板中的同一个检测单元,例如:多块膜同多单元检测板中的单个检测单元相联系,用于单个样品分析的膜。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免疫检测的多单元装置克服了现有的多孔板无法用于载通分析的缺陷,适用于载通分析中并进行高通量检测。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单单元膜覆盖着单个凸起单位的表面。
进一步,所述单单元膜为硝酸纤维素膜或聚偏氟乙烯膜。
进一步,所述单单元膜在点样前或者后通过处理以提高蛋白结合效率。
进一步,所述多单元检测板的装置的设计与标准的多孔板设计相同以保证可以插入一个配套的多孔板。所述多单元检测板的多个单元可以以任意形状排列,优选地,最好以长方形的形式排列。
进一步,所述检测单元的数目为6N,以3NX2N的方式排列,其中N是大于0的整数。
多单元检测板的检测单元总数最好是常见的数目,比如当N分别为1、4、16、64和256时,单元的总数分别为6、24、96、384和1536。更好的设计是96或者384单元的多单元检测板,因为这些板更常用,有许多辅助用具可以利用,这些辅助用具包括液体处理工具,比如说可进行自动化液体处理的仪器。
进一步,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多个检测单元包括用于单独定位的检测单元。通过定位的检测单元可以实现快速识别、读取、记录检测数据等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应用中,多单元检测板的单个检测单元的表面覆盖着光滑表面的单单元膜。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具体应用中,多单元检测板的单个单元的表面覆盖着不光滑的单单元膜。
本发明的多单元检测板可以用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例如,多单元检测板的材质和多孔板的材质均可以选自以下材质:陶瓷、弹性体、环氧树脂、玻璃、玻璃陶瓷、金属、塑料、聚碳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聚乙烯对苯乙二醇、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简写为PVC)、橡胶、硅胶、二氧化硅和硅橡胶等等,但不仅限于上述材质。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应用中,单个检测单元的表面是由任何同硝酸纤维素膜或者PVDF膜的蛋白质结合能力相似的合适的材料制成。整个多单元检测板可以由一种材料制成,或者它也可以有几种材料制成。比如说,几层材料或者包埋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应用中,覆盖多单元检测板的单个检测单元的表面的单单元膜的形状或者三维结构没有任何限制,只要它能允许目的样品结合。
本发明所述的多块或多个指至少两块或两个以上(包括两块或两个)。
附图说明
图1至图5显示了本发明所述多单元检测板的一种应用;
图1为从顶部观看多单元检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竖立侧面观看多单元检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水平侧面观看多单元检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侧面观察多单元检测板的单个检测单元(包括单单元膜覆盖多单元检测板的凸起单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在点样中多单元检测板被塞入多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1、多单元检测板,102、检测单元,103、单单元膜,104、多孔板,105、待分析的蛋白质样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除非特别定义,本专利申请中所有的技术和学术名词同本申请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理解的一致。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包括载通技术在内的免疫印迹分析技术的装置和实验方法。载通技术同包括蛋白质西式印迹分析技术(Westernblotanalysis)在内的传统免疫印迹分析技术相比,具有简单、适用于多样品分析的特点。载通技术中的洗脱步骤也需要将用于单个样品的洗脱液相互分开,从而避免实验结果的相互干扰。也就是说,每个样品必须点在单单元膜上,而用于单个样品的洗脱液必须限于单个单单元膜。
本发明的一种应用显示在图1至图5中。一个多单元检测板101包括至少一个检测单元102,优选地,包括多个检测单元102;所述检测单元102至少包括一个具有不渗透端的凸起单位,所述凸起单位的不渗透端被单单元膜103覆盖,所述单单元膜103优选为硝酸纤维素膜或者PVDF膜。
图2和图3中提供了其中一种符合本发明意图的多单元检测板101,所述多单元检测板101包括板本体以及多个检测单元102,检测单元102的表面有凸起单位,所述凸起单位可以包括杆体和凸起单位的突出部分,也可以不包括杆体只包括凸起单位的突出部分,优选方案为同时包括杆体和凸起单位的突出部分,所述凸起单位的突出部分的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优选为球形,这样可以增大与样品的接触面积。如图4所示,凸起单位的表面覆盖有单单元膜103。
设计多单元检测板101的单个检测单元102是为了增加同蛋白质样品接触的面积。至少在多单元检测板101的一个检测单元102中,凸起单位的表面至少部分被单单元膜103覆盖。本发明所述的凸起单位的表面也可以全部被单单元膜103覆盖。
在这里用的“膜”涵盖了最广泛的范围,应广义理解。一个膜可以是任何具有充分的表面孔径允许检测抗体进入的材料,以及合适的表面亲和力以结合抗原。所有的这些材料可以以合适的形状来使用,或者他们可以包在,或者结合在,或者用薄板覆盖,或者简单地同合适的支持材料,包括纸、玻璃、塑料等材料接触。膜可以是但不限于硝酸纤维素膜和PVDF膜。
同每一个检测单元102联系的膜被定义为单单元膜103。单单元膜103可以是一块膜,或者是同多单元检测板101的一个检测单元102联系的多块膜。对于单单元膜103的形状、质地、甚至连续性没有任何限制。
本发明所述的多单元检测板最好同标准的多孔板的设计一致,从而多单元检测板101可以像图5所示插入一个典型的多孔板104。本发明所述的检测单元102总数最好是6N,优选以2NX3N的形式排列,在这里,N是一个大于0的整数。多个检测单元最好以长方形的方式排列。检测单元102总数最好是常见的数目,比如说多单元检测板101可以分别具有6、24、96、384和1536个检测单元。优选地,多单元检测板101具有96或者384个检测单元102,因为这种设计是最流行、最通用的设计,易于发现与之配套的多孔板104,并且有许多可用的辅助工具,包括液体处理装置,比如说液体处理自动化仪器。
本发明的多单元检测板101可以由任何材料制作。合适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陶瓷、弹性体、环氧树脂、玻璃、玻璃陶瓷、金属、塑料、聚碳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聚乙烯对苯乙二醇、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PVC、橡胶、硅胶、二氧化硅、硅橡胶等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应用中,多单元检测板101可以被插入一个孔里盛有待分析蛋白样品105的典型的多孔板104中。多单元检测板101可以被放在空气中放干,然后多单元检测板101的检测单元102被塞入一个合适的容器中经历典型的免疫印迹分析过程,包括阻塞、初级抗体孵育、清洗、二级抗体孵育以及清洗等步骤。
经过典型的免疫印迹分析过程后,多单元检测板101板上凸起单位上结合有免疫复合物的单单元膜103被塞入一个典型的多孔板104。多孔板104中在每个孔中的含有竞争分子的洗脱液将抗体或者抗体复合物从多单元检测板101凸起单位表面上的单单元膜103上洗脱下来,对信号进行定量测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应用中,凸起单位的表面可以由任何具有同硝酸纤维素膜或者PVDF膜的蛋白质结合能力相似的材料所覆盖。本发明所述的多单元检测板101的整个板可以由一种材料制成,也可以由几种不同材料制成。比如说,几层的包埋结构。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如何准备用于免疫印迹分析的样品。这些样品包括但不限于:化合物或化合物的混合、多肽分子、蛋白质分子、RNA分子、DNA分子、传统的抗体(例如含有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的抗体)、重组抗体或其片段、细菌细胞、病毒颗粒、细胞颗粒或包括由上述的任何两种或多种分子通过交联产生的分子。这些样品可以通过合适的样品缓冲液处理使其带有电荷。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如何处理用于免疫印迹分析的膜。这些处理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直接在膜上点样,或者在点样前预先用甲醇或者乙醇处理多单元检测板101的膜。在膜上点样后的多单元检测板101在进行免疫印迹分析处理前被放在空气中干燥。
膜在点样前后可以通过处理以提高其蛋白质结合效率。这些处理方法包括但不限于:UV交联,或者通过电流作用在点样后的膜上以提高蛋白质结合效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如何对点样后的膜进行免疫印迹分析。这些步骤包括:用阻塞液阻塞膜、用初级抗体孵育膜、清洗膜、二级抗体孵育膜、并再一次清洗膜来清除那些非特异性结合在膜上的抗体同时保留膜表面形成的免疫复合物。
在本发明的下列其中具体应用中,在点样后,洗脱前,多单元检测板可以在一个非多孔板的容器中进行。
使用方法1
1)用4XSDS缓冲液(Laemmli缓冲液)准备目标样品。这些样品被转移到一个普通的96孔板(作为多孔板104),每孔20μL。
2)多单元检测板101上凸起单位上覆盖单单元膜103的多个检测单元102按合适的方式排列,以保证其可以塞入多孔板104(例如96孔板)。将多单元检测板101塞入盛有样品的96孔板5分钟,以完成点样过程。
3)将多单元检测板101从多孔板104中取出,放置空气中干燥20分钟,然后放入盛有50mL阻塞液的容器中摇动30分钟,以完成阻塞过程。
4)将多单元检测板101在一个盛有50mL阻塞液的大容器里在4℃和初级抗体一起摇动孵育过夜,然后在一个大的容器里用50mLTBST缓冲液清洗3次,每次5分钟。
5)将多单元检测板101在一个盛有50mL阻塞液的大容器里在4℃条件下和二级抗体一起摇动孵育过夜,然后在一个大的容器里用50mLTBST缓冲液再次清洗3次,每次5分钟。二级抗体被辣根氧化酶作为信号酶标记。
6)在多单元检测板101被TBST缓冲液清洗过程的同时,准备另一个每孔里均盛有体积为150微升的合适的竞争分子的普通的96孔板作为多孔板104。
7)清洗后,多单元检测板101被塞入步骤6)的96孔板,并摇动10分钟。
8)将多单元检测板101从96孔板中取出,对96孔板中的洗脱液在酶标仪中通过典型的化学发光反应进行定量测量。
使用方法2
1)用4XSDS缓冲液(Laemmli缓冲液)准备目标样品。这些样品被转移到一个普通的96孔板(作为多孔板104),每孔20μL。
2)多单元检测板101上凸起单位上覆盖单单元膜103的多个检测单元102按合适的方式排列,以保证其可以塞入多孔板104(例如96孔板)。将多单元检测板101塞入盛有样品的96孔板5分钟,以完成点样过程。
3)将多单元检测板101从多孔板104中取出,放置空气中干燥20分钟,然后放入盛有50mL阻塞液的容器中摇动30分钟,以完成阻塞过程。
4)将多单元检测板101在一个盛有50mL阻塞液的大容器里在4℃和初级抗体一起摇动孵育过夜,然后在一个大的容器里用50mLTBST缓冲液清洗3次,每次5分钟。
5)将多单元检测板101在一个盛有50mL阻塞液的大容器里在4℃条件下和二级抗体一起摇动孵育过夜,然后在一个大的容器里用50mLTBST缓冲液再次清洗3次,每次5分钟。二级抗体被辣根氧化酶作为信号酶标记。
6)在多单元检测板101被TBST缓冲液清洗过程的同时,准备另一个每孔里均盛有体积为100μL的检测试剂,比如说化学发光反应检测试剂。
7)清洗后,多单元检测板101被塞入步骤6)的96孔板,并摇动1分钟。
8)将多单元检测板101从96孔板中取出,对96孔板中的液体在酶标仪中通过典型的化学发光反应进行定量测量。
上述使用方法仅用于说明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免疫检测的多单元设计的一种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进行适当选择,例如:多孔板的数量、溶液体积、反应时间等等。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存在着许多显而易见地对本发明的修改,修饰以及变化。因此,本发明意图涵盖所有这些在权利要求范围内的修改,修饰和变化。
下面列举了一个意图显示本发明实际的两个具体例子。需要声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例子。
实施例1.
1)用FLAG-p65质粒(JBiolChem.2000Oct20;275(42):32592-7)转染HEK-293细胞,得到FLAG-p65HEK-293T。
2)48小时后,用4XSDS缓冲液(Laemmli缓冲液)准备FLAG-p65HEK-293T和参照细胞裂解液(可以参考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6626303)。这些样品被转移到一个普通的96孔板,每孔20μL。
3)将包括96个单元的多单元检测板101塞入盛有FLAG-p65的HEK293细胞裂解液或者参照细胞裂解液的多孔板104(例如96孔板)中5分钟,以完成点样过程。
4)将多单元检测板101从步骤3)中的多孔板104中取出,放置空气中干燥20分钟,然后放入盛有50mL阻塞液(所述阻塞液为含有5%(克/毫升)的脱脂奶粉的TBST缓冲液)的容器中摇动30分钟,以完成阻塞过程。
5)将多单元检测板101置于一个盛有50mL阻塞液的大容器里在4℃条件下和抗FLAG抗体(Sigma公司)一起摇动孵育一个晚上,然后在一个大的容器里用50mLTBST缓冲液清洗3次,每次5分钟。
6)将多单元检测板101在一个盛有50mL阻塞液的大容器里在4℃条件下和驴抗鼠二级抗体(购自JacksonImmunoresearch公司)一起摇动孵育一个晚上,然后在一个大的容器里用50mLTBST缓冲液再次清洗3次,每次5分钟。二级抗体已经被辣根氧化酶作为信号酶标记。
7)在多单元检测板101被TBST缓冲液清洗过程的同时,准备另一个每孔里均盛有体积为150μL的含有3XFLAG多肽(购自Sigma公司,浓度为1μg/mL)的96孔板作为多孔板104。
8)清洗后,将单个检测单元上结合有免疫复合物的多单元检测板101塞入步骤7)的96孔板,并摇动10分钟。
9)将多单元检测板101从步骤7)的96孔板中取出,使用Millipore公司生产的化学发光底物试剂盒(使用方法参见该公司产品操作指南)对96孔板中的洗脱液进行化学发光反应,并在酶标仪(购自Tecan公司)中进行定量测量。
实施例2
1)用FLAG-p65质粒(JBiolChem.2000Oct20;275(42):32592-7)转染HEK-293细胞,得到FLAG-p65HEK-293T。
2)48小时后,用4XSDS缓冲液(Laemmli缓冲液)准备FLAG-p65HEK-293T和参照细胞裂解液(可以参考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6626303)。这些样品被转移到一个普通的96孔板,每孔20μL。
3)将包括96个单元的多单元检测板101塞入盛有FLAG-p65的HEK293细胞裂解液或者参照细胞裂解液的多孔板104(例如96孔板)中5分钟,以完成点样过程。
4)将多单元检测板101从步骤3)中的多孔板104中取出,放置空气中干燥20分钟,然后放入盛有50mL阻塞液(所述阻塞液为含有5%(克/毫升)的脱脂奶粉的TBST缓冲液)的容器中摇动30分钟,以完成阻塞过程。
5)将多单元检测板101置于一个盛有50mL阻塞液的大容器里在4℃条件下和抗FLAG抗体(Sigma公司)一起摇动孵育一个晚上,然后在一个大的容器里用50mLTBST缓冲液清洗3次,每次5分钟。
6)将多单元检测板101在一个盛有50mL阻塞液的大容器里在4℃条件下和驴抗鼠二级抗体(购自JacksonImmunoresearch公司)一起摇动孵育一个晚上,然后在一个大的容器里用50mLTBST缓冲液再次清洗3次,每次5分钟。二级抗体已经被辣根氧化酶作为信号酶标记。
7)在多单元检测板101被TBST缓冲液清洗过程的同时,准备另一个每孔里均盛有体积为100微升的含有配好的·Millipore公司生产的化学发光底物试剂(使用方法参见该公司产品操作指南)的96孔板作为多孔板104。
8)清洗后,将单个检测单元上结合有免疫复合物的多单元检测板101塞入步骤7)的96孔板,并摇动1分钟。
9)将多单元检测板101从步骤7)的96孔板中取出,在酶标仪(购自Tecan公司)中进行定量测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用于免疫检测的多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多个孔的多孔板(104);与多孔板(104)匹配的多单元检测板(101),所述多单元检测板(101)适于插入该多孔板(104);
所述多单元检测板(101)包括多个检测单元(102);所述每个检测单元(102)的表面包括具有不渗透端的凸起单位,在凸起单位不渗透的一端的表面覆盖有单单元膜(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免疫检测的多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单元膜(103)覆盖着单个凸起单位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免疫检测的多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单元膜(103)是一块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免疫检测的多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单元膜(103)多于一块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免疫检测的多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单元膜(103)为硝酸纤维素膜或聚偏氟乙烯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免疫检测的多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单元膜(103)在点样前或者点样后通过处理以提高蛋白结合效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免疫检测的多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单元检测板(101)的设计与标准的多孔板的设计相同以保证可以插入一个配套的多孔板(104)。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免疫检测的多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102)的数目为6N,以3NX2N的方式排列,其中N是大于0的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免疫检测的多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检测单元(102)包括用于单独定位的检测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免疫检测的多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单元膜(103)具有孔隙,检测抗体可以通过孔隙。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用于免疫检测的多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单元膜(103)的膜表面粗糙。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免疫检测的多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多单元检测板(101)的材质和多孔板(104)的材质均可以选自以下材质:陶瓷、弹性体、环氧树脂、玻璃、玻璃陶瓷、金属、塑料、聚碳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聚乙烯对苯乙二醇、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橡胶、硅胶、二氧化硅和硅橡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4/714774 | 2015-05-18 | ||
US14/714,774 US20150253319A1 (en) | 2012-07-09 | 2015-05-18 | Multi-unit plate for immunoblot analysis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06815A true CN105606815A (zh) | 2016-05-25 |
Family
ID=55986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563356.0A Pending CN105606815A (zh) | 2015-05-18 | 2015-09-07 | 一种用于免疫检测的多单元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60681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80961A (zh) * | 2019-01-24 | 2019-04-05 | 杭州欧蒙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 用于斑点免疫印迹的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103059A1 (en) * | 2001-09-07 | 2008-05-01 | Webb Brian L | Microcolumn-platform based array for high-throughput analysis |
CN101782570A (zh) * | 2008-12-25 | 2010-07-21 | 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 一种生物分子竞争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
US8293487B1 (en) * | 2012-01-06 | 2012-10-23 | Jiandi Zhang | Zestern, a simple, fast, specific and quantifiable improvement of immunodetection process |
CN104254780A (zh) * | 2012-02-23 | 2014-12-31 | 阶段细胞疗法有限公司 | 细胞和其它复杂生物材料的色谱分离 |
US20150011437A1 (en) * | 2012-07-09 | 2015-01-08 | Jiandi Zhang | Multi-unit plate for immunoblot analysis |
-
2015
- 2015-09-07 CN CN201510563356.0A patent/CN10560681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103059A1 (en) * | 2001-09-07 | 2008-05-01 | Webb Brian L | Microcolumn-platform based array for high-throughput analysis |
CN101782570A (zh) * | 2008-12-25 | 2010-07-21 | 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 一种生物分子竞争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
US8293487B1 (en) * | 2012-01-06 | 2012-10-23 | Jiandi Zhang | Zestern, a simple, fast, specific and quantifiable improvement of immunodetection process |
US8563256B2 (en) * | 2012-01-06 | 2013-10-22 | Jiandi Zhang | Process for measuring antigen content |
CN104254780A (zh) * | 2012-02-23 | 2014-12-31 | 阶段细胞疗法有限公司 | 细胞和其它复杂生物材料的色谱分离 |
US20150011437A1 (en) * | 2012-07-09 | 2015-01-08 | Jiandi Zhang | Multi-unit plate for immunoblot analysis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80961A (zh) * | 2019-01-24 | 2019-04-05 | 杭州欧蒙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 用于斑点免疫印迹的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70054326A1 (en) | Antibody-based protein array system | |
Rosenberg et al. | Protein microarrays: a new tool for the study of autoantibodies in immunodeficiency | |
US9063134B2 (en) | Multi-unit plate for immunoblot analysis | |
JP2004517297A (ja) | 生物学的サンプル材料のアーカイブ及び臨床分析用のバイオチップ | |
Huang | Cytokine protein arrays | |
JP6509366B2 (ja) | 免疫ブロット分析用マルチユニットプレート | |
US20080118983A1 (en)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apid and specific detection of multiple proteins | |
Huang | Protein arrays, an excellent tool in biomedical research | |
Caiazzo Jr et al. | Protein microarrays as an application for disease biomarkers | |
JP2022172287A (ja) | デジタルアッセイのために横からの照射を使用した光学イメージングシステム | |
CA2698437A1 (en) | Marker sequences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use thereof | |
CN102066899A (zh) | 建立针对生物来源之起始材料中多种分析物的标准品的方法 | |
CN105606815A (zh) | 一种用于免疫检测的多单元装置 | |
Lycke et al. | ELISPOT assay for measurement of antigen‐specific and polyclonal antibody responses | |
JPWO2019148054A5 (zh) | ||
Matsudaira et al. | Automated microfluidic assay system for autoantibodies found in autoimmune diseases using a photoimmobilized autoantigen microarray | |
Fritzler et al. | Microbead-based technologies in diagnostic autoantibody detection | |
Chruscinski et al. | Generation of two-color antigen microarrays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IgG and IgM autoantibodies | |
Matson | Applying genomic and proteomic microarray technology in drug discovery | |
KR102504840B1 (ko) | 현장 사용을 위한 휴대용 전혈 전처리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처리 방법 | |
Krenn et al. | Array technology and proteomics in autoimmune diseases | |
Caiazzo Jr et al. | Autoantibody microarrays for biomarker discovery | |
Du et al. | Parallel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using nine immunoassays in a protein microarray for drug from serum samples | |
WO2002073180A1 (en) | An antibody-based protein array system | |
Chan et al. | The challenge of analyzing the proteome in humans with autoimmune diseas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25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