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05137A - 一种减震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震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05137A CN105605137A CN201510643707.9A CN201510643707A CN105605137A CN 105605137 A CN105605137 A CN 105605137A CN 201510643707 A CN201510643707 A CN 201510643707A CN 105605137 A CN105605137 A CN 1056051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c
- piston rod
- loop bar
- top bottom
- b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震器,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本减震器包括上底盘;套杆;弹性件,弹性件一端与套杆外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底盘固定连接;活塞杆,活塞杆一端与上底盘固定连接,另一端垂直穿入套杆,活塞杆能在套杆内轴向移动。本减震器具有结构简单、缓冲效果佳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减震器。
背景技术
减震器(Absorber),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减震器太软,车身就会上下跳跃,减震器太硬就会带来太大的阻力,妨碍弹簧正常工作。
减震器与弹性元件承担着缓冲击和减震的任务,阻尼力过大,将使悬架弹性变坏,甚至使减震器连接件损坏。因而要调节弹性元件和减震器这一矛盾。
(1)在压缩行程(车桥和车架相互靠近),减震器阻尼力较小,以便充分发挥弹性元件的弹性作用,缓和冲击。这时,弹性元件起主要作用。
(2)在悬架伸张行程中(车桥和车架相互远离),减震器阻尼力应大,迅速减震。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减震器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缓冲效果佳的减震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缓冲效果佳的减震器。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减震器,包括:
上底盘;
套杆;
弹性件,弹性件一端与套杆外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底盘固定连接;
活塞杆,活塞杆一端与上底盘固定连接,另一端垂直穿入套杆,所述活塞杆能在套杆内轴向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减震器中,所述套杆位于弹性件的轴线上,所述套杆呈空心圆筒状设置,所述活塞杆呈圆柱状,所述活塞杆的外径大小略小于套杆的内径大小。
在上述的一种减震器中,上底盘前端横截面呈“凹”字型,上底盘前端铺设有横截面呈“凹”字型的安装条,上底盘前端覆盖有横截面呈“π”型的胶套,所述胶套插设在上底盘中,所述胶套与安装条之间形成固定腔,安装条顶部向外弯曲形成封闭条,封闭条与上底盘之间形成有弹力腔,上底盘后端设置有呈空心半球状的上弹簧座,所述上弹簧座上设有平面轴承,所述平面轴承与上弹簧座之间形成弹性腔。
在上述的一种减震器中,所述活塞杆穿过弹性腔,且所述活塞杆一端位于固定腔中。
在上述的一种减震器中,上底盘侧面设有呈对称设置的固定脚,每个固定脚一端卡嵌在上底盘中,另一端沿着上底盘侧面向外延伸形成与下底盘平行的固定支脚,每个固定支脚上均开设有固定孔。
在上述的一种减震器中,所述上弹簧座上设有呈放射状设置的顶板,顶板与弹簧座之间形成压缩腔,顶板前端向内弯曲形成钩状的上支撑件,弹性件卡嵌在上支撑件上。
在上述的一种减震器中,所述套杆上固定安装有横截面呈“凸”字型的下底盘,所述下底盘包括套设在套杆上的卡固盘以及与卡固盘连接且横截面为“L”型的下支撑件,弹性件卡嵌在下支撑件上。
在上述的一种减震器中,平面轴承与下底盘之间设有缓冲套,所述缓冲套包括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一缓冲部套设在活塞杆前端,第一缓冲部与活塞杆的接触面上设有若干内凹槽,第一缓冲部外侧面上设有外凹槽,所述第二缓冲部连接在第一缓冲部与下底盘之间,第二缓冲部部分包覆套杆。
在上述的一种减震器中,所述套杆末端设置有安装片,所述安装片横截面呈“U”字型,安装片部分包覆在套杆上,安装片侧面均设有若干安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弹性件设置在套杆与上底盘之间,通过弹性件的伸缩能力和活塞杆在套杆中的轴向移动来达到缓冲的目的,套杆限定了活塞杆的运动的方向,达到最优化的缓冲作用;同时套杆与活塞杆接触面均为圆弧面,减少了阻尼,防止卡死,缓冲作用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A-A处的剖视图。
图中,10、套杆;11、下底盘;111、卡固盘;112、下支撑件;20、上底盘;21、胶套;22、固定腔;23、上弹簧座;231、平面轴承;232、顶板;233、上支撑件;24、压缩腔;25、弹性腔;26、固定脚;261、固定支脚;262、固定孔;27、安装条;271、封闭条;272、弹力腔;30、弹性件;40、活塞杆;50、缓冲套;51、第一缓冲部;511、内凹槽;512、外凹槽;52、第二缓冲部;60、安装片;6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减震器包括
上底盘20;
套杆10;
弹性件30,弹性件30一端与套杆10外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底盘20固定连接;
活塞杆40,活塞杆40一端与上底盘20固定连接,另一端垂直穿入套杆10,活塞杆40能在套杆10内轴向移动。
本发明结构简单,弹性件30设置在套杆10与上底盘20之间,通过弹性件30的伸缩能力和活塞杆40在套杆10中的轴向移动来达到缓冲的目的,套杆10限定了活塞杆40的运动的方向,达到最优化的缓冲作用。
优选地,套杆10位于弹性件30的轴线上,套杆10呈空心圆筒状设置,活塞杆40呈圆柱状,活塞杆40的外径大小略小于套杆10的内径大小。
套杆10位于弹性件30的轴线上,弹性件30伸缩时,施力于套杆10和活塞杆40上更稳定,同时套杆10呈空心圆筒状设置,活塞杆40呈圆柱状,因此套杆10与活塞杆40接触面均为圆弧面,大大减少了阻尼,防止减震器在运动时出现卡死现象,缓冲作用好。
优选地,上底盘20前端横截面呈“凹”字型,上底盘20上铺设有横截面呈“凹”字型的安装条27,上底盘20前端覆盖有横截面呈“π”型的胶套21,胶套21插设在上底盘20中,胶套21与安装条27之间形成固定腔22,安装条27顶部向外弯曲形成封闭条271,封闭条271与上底盘20之间形成有弹力腔272,上底盘20后端设置有呈空心半球状的上弹簧座23,上弹簧座23上设有平面轴承231,平面轴承231与上弹簧座23之间形成弹性腔25。
优选地,活塞杆40穿过弹性腔25,且活塞杆40一端位于固定腔22中。
“π”型的胶套21能更好地覆盖上底盘20前端,胶套21与上底盘20前端的连接更牢,因此形成的固定腔22更稳定,固定腔22主要用于容纳活塞杆40前端,同时活塞杆40前端与胶套21存在一定的间隙,防止弹性件30压缩过度时,活塞杆40可能顶开胶套21,从而导致活塞杆40与其他零部件直接接触,造成活塞杆40和其他零部件损伤,胶套21同时起到缓冲作用;
安装条27与活塞杆40之间的摩擦力更大,连接更紧密,弹力腔272用于缓冲,活塞杆40在运动时,往往会产生一定的机械移动,因此弹力腔272尽可能缓冲活塞杆40带来的挤压变形,防止上底盘20被破坏。
进一步优选地,弹性腔25用于卡固活塞杆40,防止活塞杆40脱离上底盘20。
优选地,上底盘20侧面设有呈对称设置的固定脚26,每个固定脚26一端卡嵌在上底盘20中,另一端沿着上底盘20侧面向外延伸形成与下底盘11平行的固定支脚261,每个固定支脚261上均开设有固定孔262。
上底盘20将于其他零部件连接,固定脚26一端卡嵌在上底盘20中,固定脚26与上底盘20连接更牢固,固定脚26的另一端沿着上底盘20侧面向外延伸形成与下底盘11平行的固定支脚261,固定支脚261固定后,保证了固定支脚261在同一水平面上,同时固定支脚261与活塞杆40和套杆10垂直,固定脚26上的固定孔262将加固上底盘20与其他零部件的连接,弹性件30的伸缩时,能有效防止上底盘20移动,提高了减震器的缓冲性能。
优选地,上弹簧座23上设有呈放射状设置的顶板232,顶板232与弹簧座之间形成压缩腔24,顶板232前端向内弯曲形成钩状的上支撑件233,弹性件30卡嵌在上支撑件233上。
压缩腔24在弹性件30压缩时,能给上弹簧座23一定的缓冲,顶板232不易损坏,增强缓冲能力;同时上弹簧座23的顶板232呈放射状设置,更易于卡固弹性件30,防止弹性件30脱离,增强缓冲作用,进一步优选地,顶板232前端向内弯曲形成钩状的上支撑件233,此钩状的上支撑件233进一步固定了弹性件30,进一步增强了缓冲作用。
优选地,套杆10上固定安装有横截面呈“凸”字型的下底盘11,下底盘11包括套设在套杆10上的卡固盘111以及与卡固盘111连接且横截面为“L”型的下支撑件112,弹性件30卡嵌在下支撑件112上。
套杆10上固定安装有横截面呈“凸”字型的下底盘11,下底盘11包括套设在套杆10上的卡固盘111以及与卡固盘111连接且横截面为“L”型的下支撑件112,弹性件30卡嵌在下支撑件112上。套杆10上增设了下底盘11,弹性件30与套杆10的连接更方便,更牢固,同时依靠“L”型的下支撑件112卡固弹性件30,在弹性件30在伸缩时,不易脱离套杆10,使得整个减震器的缓冲效果好。
进一步优选地,平面轴承231与下底盘11之间设有缓冲套50,缓冲套50包括第一缓冲部51和第二缓冲部52,第一缓冲部51套设在活塞杆40前端,第一缓冲部51与活塞杆40的接触面上设有多个内凹槽511,第一缓冲部51外侧面上设有外凹槽512,第二缓冲部52连接在第一缓冲部51与下底盘11之间,第二缓冲部52部分包覆套杆10。
弹性件30在伸缩过程中,缓冲套50也随之伸缩,提高了缓冲性能;同时第一缓冲部51卡嵌在活塞杆40上,活塞杆40将在套杆10内轴向运动,因此活塞杆40与第一缓冲部51需固定连接,从而达到良好的缓冲性能,同时第一缓冲部51与活塞杆40的接触面上设有多个内凹槽511,内凹槽511的存在可适应缓冲套50的热胀冷缩,且适用于各种型号的活塞杆40;外凹槽512不但节约了成本,同时在缓冲作用时,更易回复原始位置。
优选地,如图2所示,套杆10末端设置有安装片60,安装片60横截面呈“U”字型,安装片60部分包覆在套杆10上,安装片60侧面均设有多个安装孔61。
安装片60横截面呈“U”字型,可将其他零部件卡嵌在安装片60内,同时通过安装片60上的安装孔61进行固定,弹性件30的伸缩时,能有效防止上底盘20移动,提高了减震器的缓冲性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底盘;
套杆;
弹性件,弹性件一端与套杆外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底盘固定连接;
活塞杆,活塞杆一端与上底盘固定连接,另一端垂直穿入套杆,所述活塞杆能在套杆内轴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位于弹性件的轴线上,所述套杆呈空心圆筒状设置,所述活塞杆呈圆柱状,所述活塞杆的外径大小略小于套杆的内径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上底盘前端横截面呈“凹”字型,上底盘前端铺设有横截面呈“凹”字型的安装条,上底盘前端覆盖有横截面呈“π”型的胶套,所述胶套插设在上底盘中,所述胶套与安装条之间形成固定腔,安装条顶部向外弯曲形成封闭条,封闭条与上底盘之间形成有弹力腔,上底盘后端设置有呈空心半球状的上弹簧座,所述上弹簧座上设有平面轴承,所述平面轴承与上弹簧座之间形成弹性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穿过弹性腔,且所述活塞杆一端位于固定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上底盘侧面设有呈对称设置的固定脚,每个固定脚一端卡嵌在上底盘中,另一端沿着上底盘侧面向外延伸形成与下底盘平行的固定支脚,每个固定支脚上均开设有固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弹簧座上设有呈放射状设置的顶板,顶板与弹簧座之间形成压缩腔,顶板前端向内弯曲形成钩状的上支撑件,弹性件卡嵌在上支撑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上固定安装有横截面呈“凸”字型的下底盘,所述下底盘包括套设在套杆上的卡固盘以及与卡固盘连接且横截面为“L”型的下支撑件,弹性件卡嵌在下支撑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平面轴承与下底盘之间设有缓冲套,所述缓冲套包括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一缓冲部套设在活塞杆前端,第一缓冲部与活塞杆的接触面上设有若干内凹槽,第一缓冲部外侧面上设有外凹槽,所述第二缓冲部连接在第一缓冲部与下底盘之间,第二缓冲部部分包覆套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末端设置有安装片,所述安装片横截面呈“U”字型,安装片部分包覆在套杆上,安装片侧面均设有若干安装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43707.9A CN105605137A (zh) | 2015-08-28 | 2015-10-08 | 一种减震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374015 | 2015-08-28 | ||
CN201510537401 | 2015-08-28 | ||
CN201510643707.9A CN105605137A (zh) | 2015-08-28 | 2015-10-08 | 一种减震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05137A true CN105605137A (zh) | 2016-05-25 |
Family
ID=55985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43707.9A Withdrawn CN105605137A (zh) | 2015-08-28 | 2015-10-08 | 一种减震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605137A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12254A (zh) * | 2004-06-15 | 2005-12-28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悬架结构 |
CN201277298Y (zh) * | 2008-10-21 | 2009-07-22 | 四川宁江精密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汽车减振器防撞垫和防尘罩结构 |
CN201884540U (zh) * | 2010-11-24 | 2011-06-29 | 柳州克雷拉减振器有限公司 | 一种减振器防尘罩 |
CN201908989U (zh) * | 2010-11-26 | 2011-07-27 | 贵州航天成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前减震器 |
CN103089907A (zh) * | 2011-11-01 | 2013-05-08 | 成都红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稳定性较高的汽车减振器总成 |
CN203421107U (zh) * | 2013-07-31 | 2014-02-05 |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防尘缓冲块 |
CN203809587U (zh) * | 2014-02-18 | 2014-09-03 | 隆昌山川精密焊管有限责任公司 | 带防尘罩的减振器防压垫 |
DE102013217028A1 (de) * | 2013-08-27 | 2015-03-05 | Zf Friedrichshafen Ag | Schwingungsdämpfe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CN204942383U (zh) * | 2015-08-28 | 2016-01-06 | 宁波南方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减震器 |
-
2015
- 2015-10-08 CN CN201510643707.9A patent/CN105605137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12254A (zh) * | 2004-06-15 | 2005-12-28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悬架结构 |
CN201277298Y (zh) * | 2008-10-21 | 2009-07-22 | 四川宁江精密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汽车减振器防撞垫和防尘罩结构 |
CN201884540U (zh) * | 2010-11-24 | 2011-06-29 | 柳州克雷拉减振器有限公司 | 一种减振器防尘罩 |
CN201908989U (zh) * | 2010-11-26 | 2011-07-27 | 贵州航天成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前减震器 |
CN103089907A (zh) * | 2011-11-01 | 2013-05-08 | 成都红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稳定性较高的汽车减振器总成 |
CN203421107U (zh) * | 2013-07-31 | 2014-02-05 |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防尘缓冲块 |
DE102013217028A1 (de) * | 2013-08-27 | 2015-03-05 | Zf Friedrichshafen Ag | Schwingungsdämpfe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CN203809587U (zh) * | 2014-02-18 | 2014-09-03 | 隆昌山川精密焊管有限责任公司 | 带防尘罩的减振器防压垫 |
CN204942383U (zh) * | 2015-08-28 | 2016-01-06 | 宁波南方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减震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51402B (zh) | 弹簧橡胶座和烛式独立悬架 | |
US20170240015A1 (en) | Bumper rubber for shock absorber | |
CN103998816A (zh) | 颠簸缓冲器 | |
CA2941858C (en) | Shock absorber | |
US20150152937A1 (en) | Shock absorber | |
CN105605137A (zh) | 一种减震器 | |
CN204942383U (zh) | 一种减震器 | |
CN210290575U (zh) | 一种单缸筒双气室油气弹簧 | |
CN105257772A (zh) | 一种改进型减震器 | |
CN202955172U (zh) | 减震器 | |
KR101563122B1 (ko) | 쇽업소버 | |
CN105221639A (zh) | 一种减震器 | |
CN104132088A (zh) | 一种车用减震垫 | |
CN204942366U (zh) | 一种适用于减震器的底盘 | |
CN211259445U (zh) | 一种汽车减振器及悬架 | |
CN105221640A (zh) | 一种新型减震器 | |
CN202690856U (zh) | 汽车减震器 | |
KR102487823B1 (ko) | 쇽업소버의 인슐레이터 | |
EP3261861B1 (en) | Jounce bumper | |
KR101372926B1 (ko) | 서스펜션용 인슐레이터 | |
CN204664279U (zh) | 改进的汽车减震器油封 | |
CN205780490U (zh) | 一种滑动式汽车减震器 | |
CN215366412U (zh) | 一种减震器加强支架 | |
KR101194805B1 (ko) | 컴프레션 스프링을 갖는 쇽업소버 | |
CN202451690U (zh) | 一种车用减震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25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