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53265B - 用于开关型dcdc转换器的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用于开关型dcdc转换器的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553265B CN105553265B CN201511028529.5A CN201511028529A CN105553265B CN 105553265 B CN105553265 B CN 105553265B CN 201511028529 A CN201511028529 A CN 201511028529A CN 105553265 B CN105553265 B CN 10555326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upled
- output
- circuit
- terminal
-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HEZMWWAKWCSUCB-PHDIDXHHSA-N (3R,4R)-3,4-dihydroxycyclohexa-1,5-diene-1-carboxyl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H]1C=CC(C(O)=O)=C[C@H]1O HEZMWWAKWCSUCB-PHDIDXHHSA-N 0.000 title abstract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3
- 230000007274 generation of a signal involved in cell-cell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开关型DCDC转换器的控制电路,包括:导通信号产生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基于参考信号和反馈信号的比较结果在其输出端提供导通信号,其中反馈信号反映转换器的负载电流或者输出电压;关断信号产生电路,包括第一复位电路、第一开关、第一电容、第一电流控制电路和第一比较器,其输出端提供关断信号以关断转换器的开关管;逻辑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基于导通信号和关断信号在输出端提供开关信号以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该控制电路可以使得开关型DCDC转换器的开关频率实质上恒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电子电路,更具体但是并非排它地涉及一种用于开关型DC-DC转换器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DC-DC转换器是一种接受DC输入电压并向负载提供DC输出电压的电子器件。DC-DC转换器一般被配置成基于在一些未调节的DC源电压向负载提供已调节的DC输出电压或者电流(“负载电压”或者“负载电流”)。例如在许多汽车应用中(其中电池提供具有近似12伏特未调节的电压的DC功率源),DC-DC转换器可以用来接收未调节的12伏特DC作为源电压并提供已调节的DC输出电压或者电流以驱动车辆中的各种电子电路(仪器、附件、引擎控制、照明设备、无线电/立体声等)。DC输出电压可以比来自电池的源电压更低、更高或者相同。又例如在一些照明应用中,DC-DC转换器可以用来接收未调节的12伏特DC作为源电压并提供已调节的DC输出电流以驱动LED。
常见的用于DC-DC转换器的控制技术有平均电流控制技术、峰值电流控制技术和固定导通时间(COT)控制技术等。平均电流控制技术和峰值电流控制技术可以使得开关转换器获得精准的输出电压或者输出电流,但是其环路补偿复杂,且瞬态响应较差。使用COT控制技术的开关转换器可以不需要环路补偿网络,从而使得电路设计更加简单,但是其频率容易随输入输出电压或者负载电流发生变化。为此,如何为COT型DC-DC转换器设计更加优化的控制电路以使其保持相对恒定的开关频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一种用于开关型DCDC转换器的控制电路,所述转换器具有至少一个开关管,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导通信号产生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基于参考信号和反馈信号的比较结果在其输出端提供导通信号,其中所述反馈信号反映所述开关转换器的负载电流或者输出电压;关断信号产生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输出端提供关断信号以关断所述开关管;以及逻辑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基于所述导通信号和所述关断信号在输出端提供开关信号以控制所述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其中,所述关断信号产生电路包括:第一复位电路,具有输入端与输出端,其输入端耦接至所述逻辑电路的输出端,其输出端提供第一复位信号;第一开关,具有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第一复位电路输出端,第二端接耦接至第一电源端;第一电容,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第一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源端;第一电流控制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和输出端,其第一输入端耦接至所述逻辑电路的输出端以接收所述开关信号,其输出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提供第一电流,所述第一电流控制电路基于所述开关信号的频率与设定频率调整所述第一电流,使得所述开关信号的频率实质上等于设定频率;以及第一比较器,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第一输入端接收第一参考电压,其第二输入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其输出端配置为所述关断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
本发明提供的控制电路可以使得开关型DCDC转换器获得实质恒定的开关频率。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示出一款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开关转换器10的电路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电流控制电路200的电路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电流控制电路300的电路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电流控制电路300工作过程中的波形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电流控制电路500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特定实施例代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本质上仅为示例说明而非限制。在说明书中,提及“一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者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术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各个位置出现并不全部涉及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相互排除其他实施例或者可变实施例。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贯穿所有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或特征。
图1示出一款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开关转换器10的电路示意图。开关转换器10包括控制电路100和开关电路110。
开关电路110采用了同步降压变换拓扑结构,包括主开关管M1、次开关管M2、电感器L和输出电容器CO。在控制信号CTRL的作用下,开关电路110通过开关管M1和M2的导通与关断,将输入电压VIN转换为输出电压VOUT。主开关管M1的一端接收输入电压VIN,另一端电耦接至次开关管M2的一端。次开关管M2的另一端接地。电感器L的一端电耦接至开关管M1和M2的连接端,输出电容器COUT电耦接在电感器L的另一端和地之间。输出电容器COUT两端的电压即为输出电压VOUT。开关电路110还可以具有其他多种拓扑结构,例如非同步降压变换拓扑、Boost型升压结构以及正激或反激等拓扑结构。
控制电路100包括导通信号产生电路101、关断信号产生电路102和逻辑电路103。
导通信号产生电路101,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基于参考信号VREF和输出电压VOUT的比较结果在输出端提供导通信号SETON。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导通信号产生电路101还可以基于参考信号VREF和表征负载电流IOUT的电压信号的比较结果在输出端提供导通信号SETON。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信号产生电路101包括第二比较器CM2,第二比较器CM2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配置为导通信号产生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
关断信号产生电路102,包括第一复位电路RC1、第一开关S1、第一电容C1、第一电流控制电路ICTL和第一比较器CM1,其输出端提供关断信号SETOFF以关断开关管M1。
第一复位电路RC1,具有输入端与输出端,其输入端耦接至逻辑电路103的输出端,其输出端提供第一复位信号RS1。第一开关S1,具有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其控制端耦接至第一复位电路RC1输出端,第二端接耦接至第一电源端PT1。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源端PT1用以接地。第一电容C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第一端耦接至第一开关S1第一端,其第二端耦接至第一电源端PT1。第一电流控制电路ICTL,具有第一输入端、电源端和输出端,其第一输入端耦接至逻辑电路103的输出端以接收开关信号CTRL,其电源端耦接至第二电源端PT2,其输出端耦接至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以提供第一电流I1,第一电流控制电路ICTL基于开关信号CTRL的频率与设定频率调整其第一电流I1,使得开关信号的频率实质上等于设定频率FSET。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源端PT2用以接收输入电压VIN或者内部电源电压。第一比较器CM1,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第一输入端接收第一参考电压VREF1,其第二输入端耦接至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其输出端配置为关断信号产生电路102的输出端。
逻辑电路103,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基于导通信号SETON和关断信号SETOFF在输出端提供开关信号CTRL,其中,关断信号SETOFF在关断时刻由无效电平翻转为有效电平以关断主开关管M1。在一个实施例中,逻辑电路103包括RS触发器RS1,具有第一输入端S以接收导通信号SETON、第二输入端R以接收关断信号SETOFF和输出端Q,基于导通信号SETON和关断信号SETOFF在输出端Q提供开关信号CTRL。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输出电压VOUT低于参考电压VREF时,导通信号产生电路101的输出的导通信号SETON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逻辑电路103输出的开关信号CTRL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以开启主开关管M1。第一复位电路RC1输出的第一复位信号RS1产生一个尖脉冲信号,使得第一电容电压VC1被快速置位零,而后,第一电流控制电路ICTL开始对第一电容C1充电,第一电容上电压VC1逐渐升高。当第一电容上电压VC1升高到第一参考电压VREF1时,第一比较器CM1输出的关断信号SETOFF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逻辑电路输出的开关信号CTRL由高电平转换为低电平以关断主开关管M1。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开关转换器10的开关频率(即开关信号CTRL的频率)低于设定频率FSET时,第一电流控制电路ICTL输出电流I1增大以尽快关断开关管M1,即减小开关管M1的导通时间,进而减小开关转换器10的开关周期(增大开关转换器10的开关频率),从而使得开关转换器10的开关频率实质上等于设定频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开关转换器10的开关频率(即开关信号CTRL的频率)大于设定频率FSET时,第一电流控制电路ICTL输出电流I1减小以延迟关断开关管M1,即增大开关管M1的导通时间,进而增大开关转换器10的开关周期(减小开关转换器10的开关频率),从而使得开关转换器10的开关频率实质上等于设定频率。
图2示出一款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电流控制电路200的电路示意图。第一电流控制电路200是第一电流控制电路ICTL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第一电流控制电路200具有第一输入端以接收开关信号CTRL、第二输入端用以接收参考时钟信号CKRF和输出端用以提供第一电流I1。第一电流控制电路200包括:鉴相器PD,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第一输入端耦接至第一电流控制电路200的第一输入端、其第二输入端耦接至第一电流控制电路200的第二输入端,其输出端耦接至第一电流控制电路200的输出端,鉴相器基于开关信号CTRL与参考时钟信号CKRF的频率差异调整其输出电流。
图3示出一款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电流控制电路300电路示意图。第一电流控制电路300是第一电流控制电路ICTL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第一电流控制电路300具有第一输入端以接收开关信号CTRL、第二输入端用以接收第二参考电压VREF2和输出端用以提供第一电流I1。第一电流控制电路300包括:第二复位电路RC2,第三复位电路RC3,第二电流源IS2,第二开关S2,第二电容C2,第一跨导放大器GA1,第一采保开关SS1,第一采保电容SC1,电压电流转换电路VIC。
第二复位电路RC2,具有输入端与输出端,其输入端耦接至逻辑电路103的输出端以接收开关信号CTRL,其输出端提供第二复位信号RS2。第三复位电路RC3,具有输入端与输出端,其输入端耦接至第二复位电路RC2的输出端,其输出端提供第三复位信号RS3。第二电流源IS2,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第一端耦接至第二电源端PT2。第二开关S2,具有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其控制端耦接至第三复位电路RC3输出端,其第一端耦接至第二电流源IS2第二端,第二端接耦接至第一电源端PT1。第二电容C2,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第一端耦接至第二电流源IS2第二端,其第二端耦接至第一电源端PT1。第一跨导放大器GA1,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GO1,其第一输入端耦接至第一电容C1第一端,其第二输入端接收第二参考电压VREF2。第一采保开关SS1,具有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其控制端耦接至第二复位电路RC2输出端以接收第二复位信号RS2,其第一端耦接至第一跨导放大器GA1的第一输出端GO1。第一采保电容SC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第一端耦接至第一采保开关SS1第二端,其第二端耦接至第一电源端PT1。电压电流转换电路VIC,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输入端耦接至第一采保电容SC1第一端,其输出端耦接至第一电流控制电路300输出端以提供第一电流I1。
图4示出一款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电流控制电路300工作过程中的波形图。第一电流控制电路300可用于图1所示的开关转换器10,当输出电压VOUT低于第一参考电压VREF1时,导通信号产生电路101的输出的导通信号SETON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逻辑电路103输出的开关信号CTRL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以开启主开关管M1。主开关管M1开启后第一时间第二复位电路RC2产生一个尖脉冲,该尖脉冲的有效电平(高电平)使得第一采保开关SS1闭合,在第一采保开关SS1闭合期间,第一跨导放大器GA1通过第一采保开关SS1对第一采保电容SC1充放电。主开关管M1开启后第二时间(大于第一时间)第三复位电路RC3产生一个尖脉冲,该尖脉冲的高电平使得第二开关S2关闭,第二电容C2通过第二开关S2放电。第三复位信号RS3由高电平转换为低电平后,第二电流源IS2提供第二电流I2对第二电容C2充电,第二电容电压VC2由零开始升高,直至下个周期第三复位信号RS3再次转换为高电平。其中,定义以下时间为设定时间TSET
TSET=C2×VREF2/I2 (1)
由于第二复位信号RS2和第三复位信号RS3的尖脉冲时间非常短,通常只有十几个微秒,因此设定时间TSET实质上等于开关信号CTRL的开关周期。
在稳定状态下,如第一周期P1和P2所示,当第一采保开关SS1导通时(T1时刻和T2时刻),第二电容电压VC2实质上等于第二参考电压VREF2,第一跨导放大器GA1不对第一采保电容SC1充放电,第一采保电容SC1上电压保持不变,开关转换器10的导通时间和关断时间也保持不变。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开关周期P3过长(大于设定时间TSET),由于第二电流源IS2持续充电,在第一采保开关SS1闭合时(T3时刻),第二电容电压VC2将超过第二参考电压VREF2,跨导放大器GA1将对采保电容SC1充电,采保电容SC1的电压升高,电压电流转换电路VIC的输出电流升高,开关转换器10的关断时刻被提前,导通时间减小,开关周期将变短。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开关周期P3过短(小于设定时间TSET),在第一采保开关SS1闭合时,由于第二电容电压VC2依然小于第二参考电压VREF2,跨导放大器GA1将对采保电容SC1放电,采保电容SC1的电压降低,电压电流转换电路VIC的输出电流减低,开关转换器10的关断时刻被延迟,导通时间增大,开关周期将变大。
通过上述过程,开关转换器10的开关周期被设置为设定时间TSET(忽略第二复位信号RS2和第三复位信号RS3的尖脉冲时间)。
图5示出一款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流控制电路500电路示意图。第一电流控制电路500是第一电流控制电路ICTL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与图3所示的第一电流控制电路300相比,第一电流控制电路500采用第一跨导放大器501取代了第一跨导放大器GA1,采用电压电流转换电路502替代了电压电流转换电路VIC,并进一步包括第二采保开关SS2。第一跨导放大器502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GO1和第二输出端GO2。第二采保开关SS2,具有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其控制端耦接至第二复位电路RC2输出端,其第一端耦接至跨导放大器501第二输出端GO2,其第二端耦接至第一采保电容SC1第一端。
第一跨导放大器501包括偏置电流源IB、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第三晶体管Q3、第四晶体管Q4、第五晶体管Q5、第六晶体管Q6、第七晶体管Q7和第八晶体管Q8。
偏置电流源IB,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第一端耦接至第二电源端PT2。第一晶体管Q1,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第二端耦接至偏置电流源IB的第二端,其控制端耦接至第一跨导放大器501的第一输入端。第二晶体管Q2,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第二端耦接至偏置电流源IB的第二端,其控制端耦接至第一跨导放大器501的第二输入端。第三晶体管Q3,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第一端耦接至第一晶体管Q1的第一端,其第二端耦接至第一电源端PT1,其控制端耦接至其第一端。第四晶体管Q4,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第一端耦接至第二晶体管Q2的第一端,其第二端耦接至第一电源端PT1,其控制端耦接至其第一端。第五晶体管Q5,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第二端耦接至第一电源端PT1,其控制端耦接至第三晶体管Q3的控制端,其第一端耦接至第一跨导放大器501第一输出端GO1。第六晶体管Q6,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第二端耦接至第一电源端PT1,其控制端耦接至第四晶体管Q4的控制端。第七晶体管Q7,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第一端耦接至第六晶体管Q6的第一端,其第二端耦接至第二电源端PT2,其控制端耦接至其第一端。第八晶体管Q8,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第二端耦接至第二电源端PT2,其控制端耦接至第七晶体管Q7的控制端,其第一端耦接至第一跨导放大器501第二输出端GO2。
电压电流转换电路502包括第九晶体管Q9、第十晶体管Q10和第十一晶体管Q11。第九晶体管Q9,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第二端耦接至第一电源端PT1,其控制端耦接至电压电流转换电路502的输入端;第十晶体管Q10,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第一端耦接至第九晶体管Q9的第一端,其第二端耦接至第二电源端PT2,其控制端耦接至其第一端。第十一晶体管Q11,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控制端耦接至第十晶体管Q10的控制端,其第二端耦接至第二电源端PT2,其第一端耦接至电压电流转换电路502的输出端以提供第一电流I1。
电流控制电路500工作过程和电流控制电路300的工作过程相似,参考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开关周期P3过长(大于设定时间TSET),由于第二电流源IS2持续充电,在第一采保开关SS1闭合时(T3时刻),第二电容电压VC2将超过第二参考电压VREF2,跨导放大器501将通过第一采保开关SS1对第一采保电容SC1充电,采保电容SC1的电压升高,电压电流转换电路502的输出电流I1升高,开关转换器10的关断时刻被提前,导通时间减小,开关周期将变短。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开关周期P3过短(小于设定时间TSET),在第一采保开关SS1闭合时,由于第二电容电压VC2依然小于第二参考电压VREF2,跨导放大器501将通过第二采保开关SS2对第一采保电容SC1放电,采保电容SC1的电压降低,电压电流转换电路502的输出电流I1减低,开关转换器10的关断时刻被延迟,导通时间增大,开关周期将变大。
通过上述过程,开关转换器10的开关周期被设置为设定时间TSET(忽略第二复位信号RS2和第三复位信号RS3的尖脉冲时间)。
尽管本发明已经结合其具体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很显然的是,多种备选、修改和变形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由此,在此阐明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是示意性的而并非限制性。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作出修改。在本公开内容中所使用的量词“一个”、“一种”等不排除复数。文中的“第一”、“第二”等仅表示在实施例的描述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以便于区分类似部件。“第一”、“第二”在权利要求书中的出现仅为了便于对权利要求的快速理解而不是为了对其进行限制。权利要求书中的任何附图标记都不应解释为对范围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用于开关型DCDC转换器的控制电路,所述转换器具有至少一个开关管,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导通信号产生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基于参考信号和反馈信号的比较结果在其输出端提供导通信号,其中所述反馈信号反映所述开关转换器的负载电流或者输出电压;
关断信号产生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输出端提供关断信号以关断所述开关管;以及
逻辑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基于所述导通信号和所述关断信号在输出端提供开关信号以控制所述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其中,所述关断信号产生电路包括:
第一复位电路,具有输入端与输出端,其输入端耦接至所述逻辑电路的输出端,其输出端提供第一复位信号;
第一开关,具有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第一复位电路输出端,第二端接耦接至第一电源端;
第一电容,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第一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源端;
第一电流控制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第一输入端耦接至所述逻辑电路的输出端以接收所述开关信号,其第二输入端用以接收参考时钟信号,其输出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提供第一电流,所述第一电流控制电路包括一鉴相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第一输入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流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其第二输入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流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其输出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流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鉴相器基于所述开关信号与所述参考时钟信号的频率差异调整所述第一电流,使得所述开关信号的频率实质上等于设定频率;以及
第一比较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第一输入端接收第一参考电压,其第二输入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其输出端配置为所述关断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所述第一电流控制电路还具有第二输入端用以接收第二参考电压,所述第一电流控制电路包括:
第二复位电路,具有输入端与输出端,其输入端耦接至所述逻辑电路的输出端,其输出端提供第二复位信号;
第三复位电路,具有输入端与输出端,其输入端耦接至所述第二复位电路的输出端,其输出端提供第三复位信号;
第二电流源,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第一端耦接至第二电源端;
第二开关,具有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第三复位电路输出端,其第一端耦接至第二电流源的第二端,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源端;
第二电容,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二电流源第二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源端;
第一跨导放大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其第一输入端耦接至所述第二电容第一端,其第二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二参考电压;
第一采保开关,具有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第二复位电路输出端,其第一端耦接至第一跨导放大器第一输出端;
第一采保电容,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采保开关第二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源端;以及
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输入端耦接至所述第一采保电容的第一端,其输出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流控制电路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所述第一跨导放大器具有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流控制电路还包括:
第二采保开关,具有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第二复位电路输出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跨导放大器第二输出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采保电容的第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路,所述第一跨导放大器包括:
偏置电流源,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二电源端;
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偏置电流源的第二端,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第一跨导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
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偏置电流源的第二端,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第一跨导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
第三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源端,其控制端耦接至其第一端;
第四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源端,其控制端耦接至其第一端;
第五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源端,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跨导放大器第二输出端;
第六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源端,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端;
第七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二电源端,其控制端耦接至其第一端;以及
第八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跨导放大器第一输出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二电源端,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控制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所述电压电流转换电路:
第九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源端,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端;
第十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九晶体管的第一端,其第二端耦接至第二电源端,其控制端耦接至其第一端;以及
第十一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控制端,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二电源端,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所述第一复位电路、第二复位电路或者第三复位电路是尖脉冲产生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电路,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第二复位信号或者所述第三复位信号的脉冲宽度为5纳秒至20纳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开关管是降压转换电路的主开关管,所述开关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中第一端接收输入电压,控制端接收所述开关信号,所述转换器还包括:
次开关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中第一端耦接至所述主开关管的第二端,第二端接地,控制端耦接至所述逻辑电路;以及
电感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电耦接至所述主开关管的第二端和次开关管的第一端,其第二端提供所述输出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导通信号产生电路包括第二比较器,所述第二比较器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配置为所述导通信号产生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1028529.5A CN105553265B (zh) | 2015-12-31 | 2015-12-31 | 用于开关型dcdc转换器的控制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1028529.5A CN105553265B (zh) | 2015-12-31 | 2015-12-31 | 用于开关型dcdc转换器的控制电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53265A CN105553265A (zh) | 2016-05-04 |
CN105553265B true CN105553265B (zh) | 2018-08-03 |
Family
ID=55832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1028529.5A Active CN105553265B (zh) | 2015-12-31 | 2015-12-31 | 用于开关型dcdc转换器的控制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55326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27211B (zh) * | 2017-07-31 | 2023-12-12 | 恩智浦有限公司 | 负载开关及其开关方法 |
TWI731804B (zh) * | 2020-10-15 | 2021-06-21 | 茂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電源轉換器、同步電源轉換器系統及判斷切換頻率的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010512A (ja) * | 2009-06-29 | 2011-01-13 | Denso Corp | 昇降圧コンバータ |
CN102255504A (zh) * | 2011-07-04 | 2011-11-23 |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开关控制电路及其方法 |
CN102364848A (zh) * | 2011-02-01 | 2012-02-29 |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原边控制的恒流开关电源控制器及方法 |
CN104201883A (zh) * | 2014-07-02 | 2014-12-10 |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开关转换器的控制电路 |
CN204652216U (zh) * | 2015-02-02 | 2015-09-16 |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开关转换器的控制电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01305B (zh) * | 2012-08-14 | 2015-07-08 |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 峰值电流信号产生电路,开关电源电路及其方法 |
-
2015
- 2015-12-31 CN CN201511028529.5A patent/CN10555326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010512A (ja) * | 2009-06-29 | 2011-01-13 | Denso Corp | 昇降圧コンバータ |
CN102364848A (zh) * | 2011-02-01 | 2012-02-29 |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原边控制的恒流开关电源控制器及方法 |
CN102255504A (zh) * | 2011-07-04 | 2011-11-23 |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开关控制电路及其方法 |
CN104201883A (zh) * | 2014-07-02 | 2014-12-10 |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开关转换器的控制电路 |
CN204652216U (zh) * | 2015-02-02 | 2015-09-16 |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开关转换器的控制电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53265A (zh) | 2016-05-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201883B (zh) | 一种用于开关转换器的控制电路 | |
CN104242644B (zh) | 用于开关转换器的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 |
CN113972834B (zh) | 谐振切换式电源转换器 | |
CN104065266B (zh) | 用于电压转换器的控制电路 | |
CN104638917B (zh) | 一种用于开关转换器的控制电路 | |
CN103633627A (zh) | 一种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的过压保护控制方法及控制电路 | |
CN107925343A (zh) | 基于变压器的电源转换器的滞环控制 | |
US9231470B2 (en) | Control circuit, time calculating unit, and operating method for control circuit | |
CN113162368B (zh) | Dcr电流采样电路和方法以及相关控制电路 | |
CN204131395U (zh) | 用于开关转换器的控制电路 | |
CN103368393A (zh) | 电源转换器及其操作方法 | |
US12088185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voltage conversion circuit with feedback circuitry | |
US9998005B2 (en) | Single inductor dual output voltage converter and the method thereof | |
Luo | Switched-capacitorized DC/DC converters | |
EP3635854B1 (en) | Three-level voltage bus apparatus and method | |
CN107078634B (zh) | 零电压切换检测装置和方法 | |
CN105553265B (zh) | 用于开关型dcdc转换器的控制电路 | |
CN105226940B (zh) | 升压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1567627B (zh) | 电源模块 | |
CN104953820A (zh) | 一种减小输出电压纹波的开环电荷泵电路 | |
TW201611495A (zh) | 電源轉換器的控制電路及相關方法 | |
CN204652216U (zh) | 一种用于开关转换器的控制电路 | |
CN101213460B (zh) | 峰值电流或零电流比较器 | |
CN204013219U (zh) | 一种用于开关转换器的控制电路 | |
CN204733076U (zh) | 一种减小输出电压纹波的开环电荷泵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