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39978B - 一种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539978B CN105539978B CN201610050088.7A CN201610050088A CN105539978B CN 105539978 B CN105539978 B CN 105539978B CN 201610050088 A CN201610050088 A CN 201610050088A CN 105539978 B CN105539978 B CN 10553997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ouble
- compression
- top cover
- layer top
- the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10000002105 tongue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29920000297 Rayon Polymer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340248 Arabidopsis thaliana SCRM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9 data en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00—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of polygonal cross-section, e.g. boxes, cartons or trays, formed by folding or erecting one or more blanks made of paper
- B65D5/02—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of polygonal cross-section, e.g. boxes, cartons or trays, formed by folding or erecting one or more blanks made of paper by folding or erecting a single blank to form a tubular body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folding operations, or the addition of separate elements, to close the ends of the body
- B65D5/10—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of polygonal cross-section, e.g. boxes, cartons or trays, formed by folding or erecting one or more blanks made of paper by folding or erecting a single blank to form a tubular body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folding operations, or the addition of separate elements, to close the ends of the body with end closures formed by inward-folding of self-locking flaps hinged to tubular body
- B65D5/103—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of polygonal cross-section, e.g. boxes, cartons or trays, formed by folding or erecting one or more blanks made of paper by folding or erecting a single blank to form a tubular body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folding operations, or the addition of separate elements, to close the ends of the body with end closures formed by inward-folding of self-locking flaps hinged to tubular body one of the self-locking flaps having a tongue engaging into an opening of an opposite flap
- B65D5/106—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of polygonal cross-section, e.g. boxes, cartons or trays, formed by folding or erecting one or more blanks made of paper by folding or erecting a single blank to form a tubular body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folding operations, or the addition of separate elements, to close the ends of the body with end closures formed by inward-folding of self-locking flaps hinged to tubular body one of the self-locking flaps having a tongue engaging into an opening of an opposite flap the opening being a slo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00—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of polygonal cross-section, e.g. boxes, cartons or trays, formed by folding or erecting one or more blanks made of paper
- B65D5/42—Details of containers or of foldable or erectable container blanks
- B65D5/4212—Information or decoration elements, e.g. content indicators, or for mailing
- B65D5/4233—Cards, coupons, labels or the like formed separately from the container or li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涉及包装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包装箱不能循环回收利用、安全性较差且缺少数码化应用的问题。所述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包括箱体,箱体包括顶盖部分、侧面部分、底板部分和加强板,顶盖部分包括上层顶盖、中层顶盖和底层顶盖,上层顶盖上设置有第一双翼插舌,还包括第一撕拉条和第一黏胶区,上层顶盖与第一侧面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插口;加强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双翼插舌;箱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二维码、条形码和增强现实识别区。所述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安全性能高、使用便捷、抗压强度大、可循环回收使用、可防伪且添加数码化应用,使得用户体验度更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
背景技术
随着快递业的迅速发展,包装箱被大量使用,现有的包装箱不仅种类数量多,而且结构各异。现有包装箱的包箱和拆箱操作极不方便,多数包装箱的包封中用到了大量胶带或者扎紧绳,包箱操作繁杂,即浪费了封箱时间,而且在开箱的时候还需要再次将胶带或扎紧带解开,甚至要借助剪刀等工具,使得开箱操作极为不便,而且大量使用胶带或扎紧绳会造成包装物料的大量浪费。
因此,现在有一种包装箱,通过在包装箱的顶盖上设置撕拉条,通过撕拉条打开包装箱,使得包装箱的开启过程更为便捷,但是,包装箱虽然在第一次撕拉拆封后可以回收利用,但包装箱已经失去原有的功能,只能充当收纳箱的作用,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循环使用”。
此外,现有的包装箱为了提高安全性,在包装箱的顶盖和底盖上分别设置双面胶粘胶区,在顶盖设置撕拉条,在粘合顶盖和底盖的粘胶区设置防盗圈,如防盗圈被破坏则说明包装箱中物品被盗。但是仅通过此种方法并不能完全保证其安全性,因为盗窃者把粘胶区拆开取出商品再将其封上,虽然粘胶区的防盗圈有所破损,却仍然无法判断包装箱是否被拆过,因为验证包装箱是否被打开时也要开启粘胶区,也会导致防盗区的防盗圈被部分破坏,无法辨别是两次中的哪一次造成的防盗圈破坏。因此,现有的包装箱的安全性较差。
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包装箱的信息传递都是停留在纸质上,缺少最新的数码化应用,信息承载量、功能性以及消费者体验均有待加强,商品包装缺乏有效的防伪手段,不具备商品溯源、追踪、信息推广等功能。且现有物流包装箱上的快递单都是一张填满姓名、地址、手机号等隐私信息的贴纸,第一在运输过程中容易磨损或丢失,个人信息被泄露;第二每次填写和录入信息极其繁琐;第三,目前快递单凭证需要被保管10年,所以导致极其不划算的管理费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包装箱无法循环回收利用、安全性较差、缺少数码化应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顶盖部分、侧面部分和底板部分,其中,
所述侧面部分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二侧面相连、另一侧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设置有第一喷胶区;
所述顶盖部分包括与所述第一侧面相连的上层顶盖、与所述第三侧面相连的中层顶盖,以及分别与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一一对应相连的两个底层顶盖;其中,
所述上层顶盖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双翼插舌,所述第一双翼插舌包括连接部和位于连接部相对两侧的卡合部,所述上层顶盖包括设置于中部区域的第一撕拉条,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撕拉条和所述第一双翼插舌之间的第一黏胶区;所述上层顶盖与所述第一侧面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插口,所述第一双翼插舌的连接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插口的长度,所述第一双翼插舌的总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插口的长度;
所述中层顶盖背离所述第三侧面的一端设置有条状插舌;
所述底板部分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对应相连的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三底板和第四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三底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喷胶区。
优选地,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相对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二双翼插舌,所述加强板包括设置于中部区域的第二撕拉条,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撕拉条一侧的第二黏胶区,所述上层顶盖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设置有第二插口,靠近所述第二黏胶区一侧的所述第二双翼插舌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插口的长度,远离所述第二黏胶区一侧的所述第二双翼插舌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插口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撕拉条和所述第二撕拉条上均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第一双翼插舌和所述第二双翼插舌上均设置有条状的自动弹开件。
优选地,所述中层顶盖上设置有防伪码,所述上层顶盖扣合在所述中层顶盖上时所述防伪码与所述第一黏胶区对应。
优选地,所述底层顶盖的一侧具有缺口,当所述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封合后,所述缺口与所述第一双翼插舌的所述卡合部对应。
优选地,还包括喷印或贴覆于所述箱体上的二维码,所述箱体封合后所述二维码位于所述箱体的外表面。
优选地,还包括印刷或喷涂于所述箱体上的条形码,所述箱体封合后所述条形码位于所述箱体的外表面。
优选地,还包括增强现实识别区,所述箱体封合后所述增强现实识别区位于所述箱体的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条状插舌与所述中层顶盖之间设置有手指扣孔。
本发明提供的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在封装完成后,上层顶板通过第一黏胶区与中层顶板粘合,同时,上层顶板的第一双翼插舌插入到第一插口中,使得上层顶板与中层顶板卡合。如此设计,当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封装商品时,消费者在拆封的过程中是拉住第一撕拉条,将第一撕拉条剥离上层顶板,从而使得上层顶板分成两部分,此时将中层顶板打开即可拿出封装在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内的物品。在未开箱前,消费者可通过观察第一撕拉条和第一双翼插舌是否完整判断箱内物品是否被盗。第一撕拉条完整的情况下,由于各底板之间通过胶粘合,如果想要在不破坏箱体的情况下打开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则需要将第一双翼插舌从插口中取出,然后将上层顶板与中层顶板分离,由于上层顶板与中层顶板通过胶粘合,因此只有将第一双翼插舌破坏才能将第一双翼插舌从插口取出。综上所述,若第一撕拉条和第一双翼插舌任一被破坏,则说明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在第一次封箱后未被打开过。
同时,由于多功能箱还包括加强板,在第一次使用过程中,加强板放置于箱体的底部,增强底板的强度,在第二次利用时,将加强板的第二黏胶区与中层顶板粘合,将加强板的两个第二双翼插舌插入对应的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中,将加强板作为新的顶盖进行使用,从而提高了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的回收次数,降低了生产新的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的成本。
此外,由于箱体的外表面上具有二维码、条形码和增强现实识别区,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更为数码化,可以提高消费者体验,使商品具有防伪、溯源、防窜货、微营销功能,且可推动快递单的电子化,增强个人信息的保密性与安全性。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中的包装箱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的运输安全性更高,抗压强度更高,回收次数更多,且本发明提供的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更为数码化,可以提高消费者体验,使商品具有防伪、溯源、防窜货、微营销功能,可推动快递单的电子化,增强个人信息的保密性与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的箱体的展开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的加强板的展开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的第一撕拉条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的第一撕拉条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的第一撕拉条的结构示意图三。
附图标记:
110-第一侧面; 120-第二侧面; 130-第三侧面;
140-第四侧面; 150-延伸板; 210-上层顶盖;
211-第一撕拉条; 212-第一黏胶区; 213-加强筋;
220-中层顶盖; 221-条状插舌; 222-防伪码;
223-手指扣孔; 230-底层顶盖; 231-缺口;
310-第一底板; 311-第二喷胶区; 320-第二底板;
330-第三底板; 340-第四底板; 411-连接部;
412-卡合部; 413-自动弹开件; 510-第一插口;
520-第二插口; 611-第二双翼插舌; 612-第二黏胶区;
613-第二撕拉条; 710-二维码; 720-条形码;
730-增强现实识别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的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包括箱体,箱体包括顶盖部分、侧面部分和底板部分,其中,侧面部分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侧面110、第二侧面120、第三侧面130和第四侧面140,第一侧面110的一侧与第二侧面120相连、另一侧设置有延伸板150,延伸板150上设置有第一喷胶区。
顶盖部分包括与第一侧面110相连的上层顶盖210、与第三侧面130相连的中层顶盖220,以及分别与第二侧面120和第四侧面140一一对应相连的两个底层顶盖230;其中,上层顶盖2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双翼插舌,第一双翼插舌包括连接部411和位于连接部411相对两侧的卡合部412,上层顶盖210包括设置于中部区域的第一撕拉条211,以及位于第一撕拉条211和第一双翼插舌之间的第一黏胶区212,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第一撕拉条211可为多种结构,例如图6-8中展示的第一撕拉条211的结构;上层顶盖210与第一侧面110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插口510,第一双翼插舌的连接部411的长度小于第一插口510的长度,第一双翼插舌的总长度大于第一插口510的长度;中层顶盖220背离第三侧面130的一端设置有条状插舌221。
底板部分包括分别与第一侧面110、第二侧面120、第三侧面130和第四侧面140对应相连的第一底板310、第二底板320、第三底板330和第四底板340,第一底板310和第三底板330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喷胶区311。
在封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时,将两个第二喷胶区311所在的第一底板310和第二底板320的区域沿虚线在图1所示方向上向背面折,第一底板310和第二底板320通过第一底板310上的第二喷胶区311粘合,第三底板330和第四底板340通过第三底板330上的第二喷胶区311粘合,并将第一底板310和第三底板330卡合;第一侧板和第四侧板通过延伸板150上的第一喷胶区粘合;此时箱体已经具有了容纳空间,可以将需要包装的物品放在箱体的容纳空间中,然后先将两个底层顶盖230盖在容纳空间的开口处,然后将中层顶盖220盖合,并使得中层顶盖220上的条状插舌221插入到底层顶盖230与第一侧板的边缘;继而,在上层顶板的第一黏胶区212上粘上双面胶,并将第一双翼插舌插入第一插口510,最后通过双面胶将上层顶板与中层顶板粘合,完成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的封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在封装完成后,上层顶板通过第一黏胶区212与中层顶板粘合,同时,上层顶板的第一双翼插舌插入到第一插口510中,使得上层顶板与中层顶板卡合。如此设计,当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封装商品时,消费者在拆封的过程中是拉住第一撕拉条211,将第一撕拉条211剥离上层顶板,从而使得上层顶板分成两部分,此时将中层顶板打开即可拿出封装在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内的物品。在未开箱前,消费者可通过观察第一撕拉条211和第一双翼插舌是否完整判断箱内物品是否被盗。第一撕拉条211完整的情况下,由于各底板之间通过胶粘合,如果想要在不破坏箱体的情况下打开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则需要将第一双翼插舌从插口中取出,然后将上层顶板与中层顶板分离,由于上层顶板与中层顶板通过胶粘合,因此只有将第一双翼插舌破坏才能将第一双翼插舌从插口取出。综上所述,若第一撕拉条211和第一双翼插舌任一被破坏,则说明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在第一次封箱后未被打开过。
本实施例中,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还包括加强板,加强板的相对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二双翼插舌611,加强板包括设置于中部区域的第二撕拉条613,以及位于第二撕拉条613一侧的第二黏胶区612,上层顶盖210与第一侧面110之间设置有第二插口520,靠近第二黏胶区612一侧的第二双翼插舌611的长度大于第二插口520的长度,远离第二黏胶区612一侧的第二双翼插舌611的长度大于第一插口510的长度。
如此设计,在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的第一次使用过程中,加强板放置于箱体的底部,增强底板的强度,在第二次利用时,将加强板的第二黏胶区612与中层顶板粘合,将加强板的两个第二双翼插舌611插入对应的第一插口510和第二插口520中,将加强板作为新的顶盖进行使用,从而提高了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的回收次数,降低了生产新的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的成本。
本实施例中,中层顶盖220上设置有防伪码222,上层顶盖210扣合在中层顶盖220上时防伪码222与第一黏胶区212对应。防伪码222为商品的卖方设定的专属的图文密码,当消费者购买货物后,可将上层顶盖210与中层顶盖220剥离,查验防伪码222,并将防伪码222与卖方提供给该消费者的防伪码222图样进行对比,若相同则为约定商品,消费者可通过查验防伪码222来判断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中货物的真伪。
为了增加第一撕拉条211和第二撕拉条613的挺度,使得第一撕拉条211和第二撕拉条613更容易被一次性撕开,优选地,第一撕拉条211和第二撕拉条613上均设置有加强筋213。
为了便于第一双翼插舌在插入第一插口510后,第一双翼插舌的卡合部412容易弹开以完成卡合过程,优选地,第一双翼插舌上设置有条状的自动弹开件413;上述第二双翼插舌611与第一双翼插舌的结构相同,因此,第二双翼插舌611上也设置有条状的自动弹开件413。
为了防止第一双翼插舌插入第一插口510后,第一双翼插舌进入底层顶盖230与第三侧面130之间的间隙而影响第一双翼插舌自动弹开并卡合,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底层顶盖230的一侧具有缺口231,当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封合后,缺口231与第一双翼插舌的卡合部412对应,如此设计,底层顶盖230将不会对第一双翼插舌的自动弹开并卡合的过程产生影响。
在开箱的过程中,将第一撕拉条211撕掉之后,为了便于将中层顶盖220打开,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条状插舌221与中层顶盖220之间设置有手指扣孔223。如此设计,在打开中层顶盖220的过程中,将手指伸入并扣住手指扣孔223,从而可以轻松将中层顶盖220打开。图1中的手指扣孔223为半圆形状,但不限于此,手指扣孔223还可为矩形、梯形、椭圆形或圆形等形状。
本实施例中,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还包括喷印或贴覆于箱体上的二维码710,箱体封合后二维码710位于箱体的外表面。在图1中,二维码710贴覆在第三侧板上。二维码710是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数码化的第一个入口,通过构建基于二维码710的防伪、溯源、防窜货及移动营销的智能物联云平台,利用二维码710具有的存储及加密特性,通过对商品在生产、仓储、物流、销售、消费等环节的信息采集,使每件商品生成一个唯一的二维码710身份标识,之后完成商品二维码710与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二维码710的信息关联。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上的二维码710对商家和消费者具有不同的价值。对于消费者而言,在收到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后扫描二维码710,便可获取更多商品基本信息,与商家进行线上互动,参加各种商品折扣活动等等;对于商家而言,通过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上的二维码710可实现对商品全生命周期的追踪追溯、窜货监控,打击假冒伪劣,维护市场秩序,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在商品管理的基础上通过二维码710这个数据入口还可建立消费者、商家、商品三者之间线上线下的数字化互联互通,一方面帮助商家建立消费者标签的ID体系,数字化消费者,让商家更加轻松地识别消费者;另一方面基于消费者线上线下互动的行为数据,帮助商家建立互联网化的客户关系管理(social crm,简称SCRM)体系,积累消费者管理大数据,更加轻松地洞察消费者、分析消费者偏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本实施例中,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还包括增强现实识别区730,箱体封合后增强现实识别区730位于箱体的外表面。在图1中,增强现实识别区730位于第一侧板上。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这种技术最早于1990年提出。随着随身电子产品运算能力的提升,增强现实的用途越来越广。增强现实识别区730是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数码化的第二个入口,消费者在收到商品之后未打开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之前,通过专属的手机应用扫描增强现实识别区730,便可提前获取诸如3D模型、flash动画、音视频等多元化、生动有趣的商品资讯信息,这样整个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都像一个神秘的魔盒,从而提高消费者体验的科技感和趣味性。
本实施例中,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还包括印刷或喷涂于箱体上的条形码720,箱体封合后条形码720位于箱体的外表面。在图1中,条形码720印刷或喷涂于第三侧板上。条形码720是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数码化的第三个入口,在商品发货前,商家通过信息采集与加密,将纸质快递单的消费者信息直接转换成条形码720,通过全自动化喷码机直接喷印在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上,消费者在收到快递商品之后,对条形码720扫描后表示签收,直接录入信息库,实现纸质快递单的电子化,使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成为整个物流数据的入口。
上述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通过全自动包装箱生产设备、贴胶设备、喷胶设备、喷码设备完成制作及封箱过程,改善了原产品人工贴胶及粘合的效率及质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顶盖部分、侧面部分和底板部分,其中,
所述侧面部分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二侧面相连、另一侧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设置有第一喷胶区;
所述顶盖部分包括与所述第一侧面相连的上层顶盖、与所述第三侧面相连的中层顶盖,以及分别与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一一对应相连的两个底层顶盖;其中,
所述上层顶盖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双翼插舌,所述第一双翼插舌包括连接部和位于连接部相对两侧的卡合部,所述上层顶盖包括设置于中部区域的第一撕拉条,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撕拉条和所述第一双翼插舌之间的第一黏胶区;所述上层顶盖与所述第一侧面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插口,所述第一双翼插舌的连接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插口的长度,所述第一双翼插舌的总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插口的长度;
所述中层顶盖背离所述第三侧面的一端设置有条状插舌;
所述底板部分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对应相连的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三底板和第四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三底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喷胶区;
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相对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二双翼插舌,所述加强板包括设置于中部区域的第二撕拉条,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撕拉条一侧的第二黏胶区,所述上层顶盖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设置有第二插口,靠近所述第二黏胶区一侧的所述第二双翼插舌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插口的长度,远离所述第二黏胶区一侧的所述第二双翼插舌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插口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撕拉条和所述第二撕拉条上均设置有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翼插舌和所述第二双翼插舌上均设置有条状的自动弹开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顶盖上设置有防伪码,所述上层顶盖扣合在所述中层顶盖上时所述防伪码与所述第一黏胶区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顶盖的一侧具有缺口,当所述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封合后,所述缺口与所述第一双翼插舌的所述卡合部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印或贴覆于所述箱体上的二维码,所述箱体封合后所述二维码位于所述箱体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印刷或喷涂于所述箱体上的条形码,所述箱体封合后所述条形码位于所述箱体的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强现实识别区,所述箱体封合后所述增强现实识别区位于所述箱体的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插舌与所述中层顶盖之间设置有手指扣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50088.7A CN105539978B (zh) | 2016-01-25 | 2016-01-25 | 一种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50088.7A CN105539978B (zh) | 2016-01-25 | 2016-01-25 | 一种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39978A CN105539978A (zh) | 2016-05-04 |
CN105539978B true CN105539978B (zh) | 2018-05-01 |
Family
ID=55819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50088.7A Active CN105539978B (zh) | 2016-01-25 | 2016-01-25 | 一种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53997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776644B2 (ja) * | 2016-06-17 | 2020-10-28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箱および梱包体 |
CN106428881B (zh) * | 2016-10-19 | 2019-04-30 | 北京一撕得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节约纸材并保证包装性能的撕开式包装箱及模切拼版 |
CN110203507B (zh) * | 2019-05-10 | 2021-06-11 | 杭州秉信环保包装有限公司 | 组合式可转动展示纸箱裁片和组合式可转动展示纸箱 |
CN113697234B (zh) * | 2021-10-29 | 2022-01-28 | 苏州环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pla吸管运输用的防挤压收纳装置 |
CN115352736A (zh) * | 2022-09-07 | 2022-11-18 | 上海鸿洋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pfp二次使用物流箱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736486A (en) * | 1952-10-15 | 1956-02-28 | Nat Container Corp | Box with inwardly telescoping cover |
CN201343197Y (zh) * | 2009-02-28 | 2009-11-11 | 王锡平 | 一种防伪酒盒 |
CN202201246U (zh) * | 2011-08-19 | 2012-04-25 |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防伪跟踪功能的包装盒 |
CN202670229U (zh) * | 2012-05-25 | 2013-01-16 | 昆山福智威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双扣包装盒 |
CN203332522U (zh) * | 2013-04-16 | 2013-12-11 | 西安环球印务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电子监管码与qr码双重标识的药品包装盒 |
CN203780930U (zh) * | 2014-04-09 | 2014-08-20 | 深圳市太和物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香烟包装防伪结构 |
CN203921429U (zh) * | 2014-06-16 | 2014-11-05 | 昆山科望快速印务有限公司 | 一种防拆卸彩盒 |
CN104973304A (zh) * | 2014-04-11 | 2015-10-14 | 北京一撕得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包装箱 |
CN205381497U (zh) * | 2016-01-25 | 2016-07-13 | 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201315A1 (en) * | 2002-04-26 | 2003-10-30 | Jamison George D. | Multiple use box with security feature and methods for using |
DE202012003954U1 (de) * | 2012-04-20 | 2013-07-22 | Mondi Ag | Verpackung, insbesondere Faltschachtel |
-
2016
- 2016-01-25 CN CN201610050088.7A patent/CN10553997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736486A (en) * | 1952-10-15 | 1956-02-28 | Nat Container Corp | Box with inwardly telescoping cover |
CN201343197Y (zh) * | 2009-02-28 | 2009-11-11 | 王锡平 | 一种防伪酒盒 |
CN202201246U (zh) * | 2011-08-19 | 2012-04-25 |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防伪跟踪功能的包装盒 |
CN202670229U (zh) * | 2012-05-25 | 2013-01-16 | 昆山福智威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双扣包装盒 |
CN203332522U (zh) * | 2013-04-16 | 2013-12-11 | 西安环球印务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电子监管码与qr码双重标识的药品包装盒 |
CN203780930U (zh) * | 2014-04-09 | 2014-08-20 | 深圳市太和物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香烟包装防伪结构 |
CN104973304A (zh) * | 2014-04-11 | 2015-10-14 | 北京一撕得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包装箱 |
CN203921429U (zh) * | 2014-06-16 | 2014-11-05 | 昆山科望快速印务有限公司 | 一种防拆卸彩盒 |
CN205381497U (zh) * | 2016-01-25 | 2016-07-13 | 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39978A (zh) | 2016-05-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39978B (zh) | 一种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 | |
CN205381497U (zh) | 一种数码化防盗抗压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 | |
US11905089B2 (en) | Ultrasecure card package | |
EP2462035B1 (en) | Security packaging | |
AU2013368661B2 (en) | Anti-tamper method and packaging for important and valuable items | |
US20080237317A1 (en) | Prepaid card security package | |
US20130248406A1 (en) | Tamper evident packaging | |
US8292072B2 (en) | Durable packaging assembly for media devices | |
CN205381496U (zh) | 一种数码化抗震抗压防盗包装箱 | |
US9676533B2 (en) | Tamper-evident package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 |
CN206691636U (zh) | 标签及包装袋 | |
CN211284236U (zh) | 一种防伪易拉封箱胶带 | |
JP2013144562A (ja) | 開封検知機能付収納袋 | |
CN217146991U (zh) | 一种防伪盒 | |
CN105480519A (zh) | 一种数码化抗震抗压防盗包装箱 | |
CN206849389U (zh) | 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标签 | |
CN215324294U (zh) | 一种防伪包装袋 | |
CN206163003U (zh) | 一种防伪标签 | |
CN106005663B (zh) | 纸塑结合型侧面防伪盒及其制作工艺 | |
WO2020008102A1 (en) | Tamper evident package | |
US20170021987A1 (en) | Anti-tamper method and packaging for important and valuable items | |
US20230285840A1 (en) | Collectable Resale Protection | |
CN215730523U (zh) | 一种新型多层揭开式防伪标 | |
CN2524315Y (zh) | 多功能商品标识 | |
CN211469038U (zh) | 一种包装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