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530897A - 孔室成形结构 - Google Patents

孔室成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30897A
CN105530897A CN201480049978.5A CN201480049978A CN105530897A CN 105530897 A CN105530897 A CN 105530897A CN 201480049978 A CN201480049978 A CN 201480049978A CN 105530897 A CN105530897 A CN 1055308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onfiguration
stop aid
tether
s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99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K·希皮
T·利贝
M·J·克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cter and Gamble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octer and Gambl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octer and Gamble Ltd filed Critical Procter and Gamble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530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08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2Mechan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1/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 B65D81/0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protect contents from mechanical damage
    • B65D81/03Wrappers or envelopes with shock-absorbing properties, e.g. bubble fil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00051Accessories for dress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01Non-adhesive bandages or dressings
    • A61F13/01034Non-adhesive bandages or dressings characterised by a proper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01Non-adhesive bandages or dressings
    • A61F13/01034Non-adhesive bandages or dressings characterised by a property
    • A61F13/01038Flexibility, stretchability or elastic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1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discontinuous layer, i.e. formed of separate pieces of material
    • B32B3/1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discontinuous layer, i.e. formed of separate pieces of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of regularly- arranged cells, e.g. a honeycomb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1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discontinuous layer, i.e. formed of separate pieces of material
    • B32B3/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discontinuous layer, i.e. formed of separate pieces of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an internal layer formed of separate pieces of material which are juxtaposed side-by-s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2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 B32B3/263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having non-uniform thick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0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of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32B5/04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of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being specifically extensible by reason of its 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e.g. by reason of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3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with respect to th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5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the layers not being connected over the whole surface, e.g. discontinuous connection or patterned conne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2013/00089Wound bandages
    • A61F2013/00272Wound bandages protection of the body or articu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033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40Symmetrical or sandwich layers, e.g. ABA, ABCBA, ABCCB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1Elas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14Oriented
    • B32B2307/516Oriented mono-axi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58Impact strength, tough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53/00Packaging equipment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32B2553/02Shock absorb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B32B7/1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applied in spaced arrangements, e.g. in strip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13Hollow or container type article [e.g., tube, vase,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025Superposed movable attached layers or compon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次性吸收制品,诸如尿布、裤或卫生巾。该一次性吸收制品还包括能够伸长并且同时从初始平坦构型转变成立起构型的结构。

Description

孔室成形结构
背景技术
柔软柔性且可延展的材料的用途以及它们在多种多样的消费产品中的用途在本领域中是熟知的。常常也希望这些材料表现出类弹性特性,使得当去除使该材料转变成伸长状态所施加的力时,它们基本上恢复到它们的初始形式。
常常与可延展材料和弹性材料诸如(弹性)膜或非织造纤维网相关联的一个缺点是,当将它们沿它们的纵长尺度伸长时,它们的宽度减小。该特性通常称作颈缩。另外,可延展材料以及弹性材料在被伸长时厚度通常减小。
一般来讲,当被拉伸时厚度增大的材料在本领域中也是已知的。这些所谓的“拉胀材料”为具有负泊松比的材料。当被拉伸时,它们垂直于所施加的力变得更厚。该特性归因于它们的类似铰链的结构,该结构在被拉伸时发生挠曲。拉胀材料可为单个分子或宏观物质的特定结构。预计此类材料具有诸如高能量吸收性和断裂抗性之类的机械性能。拉胀材料已被描述为可用于以下应用:诸如身体护甲、填充材料、护膝和护肘、稳健的减震材料以及海绵拖把。通常,虽然在伸长时它们的厚度增大,但(宏观)拉胀材料在它们的松弛状态中具有相对显著的厚度。即,已知的拉胀结构通常为不平坦结构,当所述结构处于它们的松弛状态时,所述结构主要具有3维形状。
仍然需要可延展结构,并且它们在被拉伸时厚度增大。另外,还希望这些结构表现出拉胀特性,因为在被拉伸时它们的厚度增大,同时所述结构应当在它们的初始非拉伸状态下有利地为相对平坦的。
此类结构也可表现出类弹性特性,使得当去除使该结构在其作用下被转变成带有增大的厚度的伸长的形状时所施加的力)时,它们可基本上回缩到它们的初始形状。另选地,所述结构可被制造成使得所述结构一旦被伸长就在去除所施加的力时趋于基本上保持在其带有增大的厚度的伸长构型。另外,当去除所施加的力时,结构可转变至中间构型。
也期望能够由相对廉价的、广泛可得的原材料来制备此类结构。
此类结构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例如用于一次性消费产品,诸如伤口敷料。尤其是对于通常密集堆积的产品(在所述产品处于平坦构型时),此类结构的用途将具有吸引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纵向尺度和垂直于纵向尺度的侧向尺度的结构。在沿所述结构的纵向尺度施加力时,所述结构能够沿纵向尺度伸长,其中所述结构同时能够从初始平坦构型转变成立起构型。
所述结构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每层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由两个间隔开的侧向边缘限定的平行于所述结构的纵向尺度的纵向尺度、和由两个间隔开的纵向边缘限定的平行于所述结构的侧向尺度的侧向尺度。
第一层和第二层至少部分地彼此重叠,其中在沿纵向尺度施加力时,第一层能够相对于第二层在相反方向上沿纵向结构尺度移位。
所述结构还包括系带,所述系带在其中第一层和第二层彼此重叠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中设置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每个系带具有由两个间隔开的侧向系带边缘限定的纵向尺度、和由两个间隔开的纵向系带边缘限定的侧向尺度。
第一层和第二层和所述结构的系带由膜、非织造材料、纸材、片状泡沫、织造织物、针织织物或它们的组合制成。
每个系带在第一系带附接区中以在或邻近于系带的侧向边缘之一的一部分附接到第一层的内表面,并且还在第二系带附接区中以在或邻近于系带的另一个侧向边缘的一部分附接到第二层的内表面。在第一系带附接区和第二系带附接区之间的区域形成游离中间部分。
系带沿所述结构的纵向尺度彼此间隔开,并且所有系带在第一系带附接区和第二系带附接区中对第一层和第二层的附接使得在沿所述结构的纵向尺度施加力时系带的游离中间部分能够从初始平坦构型转变至立起构型,因此总体上将所述结构从初始平坦构型转变成立起构型,其中所述立起处在垂直于所述结构的纵向尺度和侧向尺度的方向上(即与初始平坦构型相比,所述结构的厚度增大)。
对于所述结构中的所有系带,在所述结构的平坦构型中,游离中间部分的第一表面可面朝第一层的内表面,并且游离中间部分的第二表面可面朝第二层的内表面,并且当所述结构处于立起构型时,游离中间部分的第一表面可面朝相邻系带的第二表面。
对于结构中的所有系带,当所述结构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时,系带的第一表面可不面朝第二层的内表面,并且当所述结构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时,系带的第二表面可不面朝第一层的内表面。
当系带处于它们的立起构型时,每个系带均可在第一系带附接区或第二系带附接区之一中采用Z样形状、C样形状、形成T的形状,并且在第一系带附接区或第二系带附接区中的另一个中采用倾斜形状(下文简称“T样形状”)、或双T样形状。
采用Z样形状的结构中的所有系带均可采用带有相同取向的Z样形状。同样,当所述结构被转变成其立起构型时,采用C样形状的结构中的所有系带均可采用带有相同取向的C样形状。因此,采用Z样形状或C样形状的结构中没有系带可具有与带有Z样形状或C样形状的所述结构中的另一个系带逆反的构型。
名称“Z样形状”、“C样形状”、“T样形状”、和“双T样形状”反映了当从平行于所述侧向的侧面观察并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观察时的系带的外观和形状。
当所述结构被转变成其立起构型时,结构(其可采用Z样形状)中的所有系带均可采用带有相同取向的Z样形状,并且/或者结构(其可采用C样形状)中的所有系带均可采用带有相同取向的C样形状。
另外,还提供了如下结构,其中当所述结构被转变成其立起构型时,所有系带均可采用带有相同取向的Z样形状。
所述结构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止挡助件,当沿纵向尺度施加所述力时,所述止挡助件限定第一层相对于第二层沿纵向尺度在相反方向上的最大移位,其中由止挡助件限定的最大移位小于在不存在此类止挡助件的情况下由系带提供的最大移位。
在不存在止挡助件的情况下,当所述结构处于其立起构型时,第一层将能够在继续沿纵向尺度结构施加力时继续相对于第二层在相反方向上沿纵向结构尺度移位;所述止挡助件可包括在所述结构中或可处在所述结构的外部但具有与包括在所述结构中的止挡助件相同的效应。因此,系带的游离中间部分将从它们在初始平坦结构构型中的位置翻转最多至约180°而至立起构型并成为翻转的平坦结构构型。在其最终的翻转平坦结构构型中,将不可能在任何程度上进一步沿纵向尺度伸长所述结构,除非至少第一层和第二层–且可能系带也是如此-由可延展材料或弹性材料制成。
在所述结构中,每个系带的游离中间部分均可保持不附接到第一层和第二层,或者可释放地附接到第一层、附接到第二层或附接到第一层和第二层。在所述结构中,系带的游离中间部分可不彼此附接。另选地,在所述结构中,相邻系带的游离中间部分可直接彼此附接或经由附加材料片间接地彼此附接,其中所述附接可为持久的或可释放的。
在所述结构中,每个系带的游离中间部分可具有相同的纵向尺度。另选地,在所述结构中,系带中的一者或多者的游离中间部分的纵向尺度可不同于一个或多个其它系带的游离中间部分的纵向尺度。
包括在所述结构中的系带可按相等的距离彼此间隔开。另选地,系带可按变化的距离彼此间隔开。
包括在所述结构中的系带可彼此间隔开,使得当所述结构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时系带不彼此重叠。
所述结构的系带可具有约1N/cm至约100N/cm的拉伸强度,并且/或者可具有约0.01mNm至约1Nm的抗弯刚度。
所述结构的系带可在拉伸强度上、在抗弯刚度上或在拉伸强度和抗弯刚度上彼此不同。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以下说明、所附权利要求书和附图,将会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特征、方面和优点,其中:
图1A为本发明的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平行于侧向尺度)-带有具有Z样形状的系带,其中所述结构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并且其中所有系带的游离中间部分具有相同的长度。
图1B为图1A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所述结构现在处于其立起构型。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平行于侧向尺度)-带有具有Z样形状的系带-,其中所述结构处于其立起构型,并且其中系带的游离中间部分是变化的,而中心系带具有最大长度。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平行于侧向尺度)-带有具有Z样形状的系带-其中所述结构处于其立起构型,并且其中系带的游离中间部分是变化的,而朝所述结构的一个侧向边缘的系带具有最大长度。
图4A为本发明的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平行于侧向尺度)-带有具有Z样形状的系带,其中所述结构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并且其中所述结构包括层对层止挡助件。
图4B为现在处于其立起构型的图4A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平行于侧向尺度)。
图5A为本发明的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平行于侧向尺度)-带有具有Z样形状的系带,其中所述结构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并且其中所述结构包括层对系带止挡助件。
图5B为现在处于其立起构型的图5A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平行于侧向尺度)。
图6为图1B所示结构的侧视图,其包括相邻系带之间的系带对系带材料。
图7为本发明的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带有具有Z样形状的系带。
图8A为本发明的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带有具有C样形状的系带,其中所述结构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
图8B为图8A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所述结构处于其部分地立起构型。
图8C为图8A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所述结构处于其最大立起构型。
图9A为本发明的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带有具有双T样形状的系带,其中所述结构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
图9B为图9A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所述结构处于其部分地立起构型。
图9C为图9A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所述结构处于其最大立起构型。
图10A为本发明的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带有具有T样形状的系带-,其中所述结构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
图10B为图10A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所述结构处于其部分地立起构型。
图10C为图10A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所述结构处于其最大立起构型。
图11A为本发明的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带有具有逆反构型的Z样形状的系带,其中所述结构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
图11B为图11A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所述结构处于其立起构型。
图12A为本发明的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带有具有逆反构型的C样形状的系带,其中所述结构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
图12B为图12A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所述结构处于其立起构型。
图13为不包括在本发明中的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所述结构不能够被转变成立起构型。
图14A为本发明的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带有由两层的层合物制成并具有双T样形状的系带-,其中所述结构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
图14B为图14A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所述结构处于其部分地立起构型。
图14C为图14A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所述结构处于其最大立起构型。
图15A为本发明的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带有由独立材料片编排的且具有双T样形状的系带-,其中所述结构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
图15B为图15A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所述结构处于其部分地立起构型。
图15C为图15A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所述结构处于其最大立起构型。
图16A为本发明的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带有由独立材料片编排的且具有Z样形状的系带-,其中所述结构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
图16B为图16A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所述结构处于其部分地立起构型。
图16C为图16A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所述结构处于其最大立起构型。
图17A为本发明的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带有具有切割区域且具有Z样形状的系带-,其中所述结构基本上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
图17B为图17A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所述结构处于其立起构型。
图18为用于所述模量测试方法的设备的部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定义
如本文所用,“绷带”是指A绷带,其为用来支撑医疗装置诸如伤口敷料、或独立地用来提供对身体的支撑的材料片。绷带可例如在大量流血期间或在带毒的咬伤之后使用,以便减慢血液的流动。绷带可按范围广泛的类型来获得,从一般的布条到被设计成用于特定肢体或身体部分的专用形状的绷带。虽然伤口敷料直接接触伤口,但绷带不直接接触伤口,而是可用来支撑伤口敷料。
如本文所用,“消费产品”是指被生产或分配以便出售给消费者以供消费者在持久或临时性家庭或住处中或在其周围进行个人使用、消耗或享乐的制品。消费产品不用于另一种物品的生产。
“一次性的”以其普通的意义使用,是指在不同时长内的有限次数的使用(例如小于20次使用,小于10次使用,小于5次使用)或在单次使用之后被处理或丢弃的产品。
如本文所用,术语“膜”是指基本上非纤维性片状材料,其中所述材料的长度和宽度远远超过所述材料的厚度。通常,膜具有约0.5mm或更小的厚度。膜可被构造成液体不可透过的和/或蒸汽可透过的(即,可透气的)。膜可由聚合物的热塑性材料诸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制成。
如本文所用,“不可延展的”是指如下材料,如果经受以下测试,则其在施加力时伸长超过其初始长度小于20%:将具有2.54cm宽度和25.4cm长度的材料矩形件通过沿其上部2.54mm宽的边缘在其全宽度上固定所述矩形件而将其保持在竖直位置。将10N的力沿材料的全宽度施加到相对的下边缘上并持续1分钟(在25℃和50%的相对湿度下;在测试之前,应当将样本在这些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预调理2小时)。紧接着这一分钟之后,在仍然施加力的情况下测量矩形件的长度,而伸长度通过从一分钟之后测量的长度中减去初始长度(25.4cm)来计算。
如果材料伸长超过其初始长度多于20%(如果经受上述测试),则如本文所用,其为“可延展的”。
如本文所用,“高度不可延展的”是指如下材料,如果经受上述针对“不可延展的”材料的测试,则其在施加力时伸长超过其初始长度小于10%。
如本文所用,“非弹性的”是指如下材料,如果经受以下测试,则其不能恢复多于20%,所述测试旨在紧接着上述针对“不可延展性”的测试而进行。
在仍然施加10N力的情况下测量了矩形材料片的长度之后,立即去除所述力并且将所述材料片在台面上展平5分钟(在25℃和50%的相对湿度下)从而使其能够恢复。在5分钟之后,立即再次测量该件的长度,而伸长度通过从该5分钟之后的长度中减去初始长度((25.4cm)来计算。
比较在施加了所述力情况下一分钟之后的伸长(如关于“不可延展性”所测量的)与材料片在台面上被展平5分钟之后的伸长。如果所述伸长不能恢复多于20%,则认为所述材料为“非弹性的”。
如果材料恢复多于20%,则如本文所用,认为所述材料为“弹性的”。
如本文所用,“高度非弹性的”是指如下材料,如果经受上述针对“非弹性的”所作的测试,则其为“不可延展的”或其不能恢复多于10%。
为了用于本发明的孔室成形结构,可延展的、不可延展的、高度不可延展的、弹性的、非弹性的和高度非弹性的涉及材料的尺度,一旦所述材料被结合到所述结构中,所述尺度就平行于所述结构的纵向尺度。因此,一旦所述材料被结合到所述结构中,用于进行上述测试的25.4cm的样本长度就对应于孔室成形结构的纵向尺度。
“非织造纤维网”为所制造的固结且粘结在一起的定向或任意取向的纤维的网状物。该术语不包括用纱线或长丝机织、针织或缝编的织物。这些纤维可具有天然来源或人造来源,并且可为短纤维或连续长丝或原位形成的纤维。可商购获得的纤维的直径范围为小于约0.001mm至大于约0.2mm,并且它们具有几种不同的形式:短纤维(称作短纱或短切纤维)、连续单纤维(长丝或单丝)、无捻连续长丝束(丝束)和加捻连续长丝束(纱)。非织造织物可通过许多方法诸如熔喷法、纺粘法、溶液纺丝法、静电纺纱法、和梳理法来形成。非织造纤维网可通过热和/或压力来粘结或者可用粘合剂粘结。粘结可限于非织造纤维网的某些区域(点粘结、图案粘结)。非织造纤维网也可为水刺的或针刺的。非织造织物的基重通常用克/平方米(g/m2)表示。
“纸材”是指湿法成形的包括纤维素纤维的纤维结构。
如本文所用,“片状泡沫”为通过捕集气阱而形成的固体片。所述固体泡沫可为闭孔泡沫或开孔泡沫。在闭孔泡沫中,所述气体形成离散的阱,每个阱均被固体材料完全围绕。在开孔泡沫中,所述气阱彼此连接。“片状”是指材料的长度和宽度远远超过材料的厚度。
如本文所用,“伤口敷料”用来覆盖并保护伤口以便促进愈合和/或防止进一步的伤害。
孔室成形结构
对于许多应用,诸如一次性消费产品中的许多应用,高度期望具有如下结构,它们初始时是平坦的,但同时当沿它们的纵向尺度被伸长时厚度增大。
此外,此类结构还可表现出类弹性特性,即它们能够恢复–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到它们的初始纵向尺度并且也恢复到它们的初始厚度。另选地,所述结构可被易化成使得其一旦被伸长就在去除所施加的力时基本上保持在其带有增大的厚度的伸长构型。在另一种替代形式中,当去除所施加的力时,结构可转变至带有介于初始状态和它们的拉伸状态之间的长度和厚度的中间构型。
本发明涉及所谓的孔室成形结构(在本文中简称为“结构”),这是由于在立起结构构型中,在相邻系带之间形成孔室,所述孔室由两个相邻系带以及第一层和第二层界定。这些结构初始时为相对平坦的。当沿所述结构的纵向尺度(即沿纵长伸出部)施加力时,所述结构伸长并同时采用立起构型。因此,所述结构的厚度增大。如本文所用,术语“厚度”(caliper,thickness)互换使用并且是指垂直于侧向尺度和纵向尺度的方向。此外,当去除所施加的力时,这些结构能够基本上回复到它们的初始平坦且缩短的构型。此类结构可被重复地伸长和松弛。也有可能将所述结构实施成使得当去除所施加的力时,被伸长的结构不恢复到或仅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到其初始平坦且缩短的构型。
图1A示出了孔室成形结构–带有具有Z样形状的系带-处于其平坦构型;而图1B示出了处于其立起构型的所述结构。
一般来讲,本发明的结构(100)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中的一者或两者可为非弹性的或高度非弹性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中的一者或两者也可为不可延展的或高度不可延展的。鉴于弹性材料常常比非弹性材料昂贵,可有利地将非弹性材料或高度非弹性材料用于第一层和第二层。
此外,如果第一层和第二层为非弹性的,则所述总体结构可更容易且更可靠地从其初始平坦构型被转变成其立起构型,因为所施加的力更易于用来立起所述结构。如果第一层和第二层为弹性的,则取决于弹性材料的弹性模量,所施加的力可部分地被转变成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单独的伸长,即它们不用来总体上立起所述结构。然而,也有可能将弹性材料或高度弹性材料用于第一层和第二层,尤其是如果适当地选择弹性模量的话(通常,弹性模量应当相对较高)。类似的考虑因素原则上也适用于将可延展材料或高度可延展材料用于第一层和第二层。
第一层和第二层由非织造材料、膜、纸材、片状泡沫、织造织物、针织织物或这些材料的组合制成。这些材料的组合可为层合物,例如膜和非织造材料的层合物。一般来讲,层合物可仅由彼此以面对面关系接合的且位于另一个上的两种材料组成,但另选地也可包括以面对面关系彼此接合且位于另一个上的多于两种材料。
第一层和第二层可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另选地,第一层可由不同于第二层的材料的材料制成。
第一层和第二层也可由在所述结构的侧向边缘之一处折叠的单个连续材料制成。在此类实施例中,第一层的侧向边缘之一与第二层的侧向边缘之一重合,因为这些侧向边缘位于第一层和第二层的界面处。然而,另选地,第一层和第二层可由两个独立材料片制成。
可选择第一层的材料和第二层的材料,使得第一层和第二层具有相同的基重、拉伸强度、抗弯刚度、液体渗透性、透气性和/或亲水性。另选地,第一层和第二层可在一种或多种特性诸如基重、拉伸强度、抗弯刚度、液体渗透性、透气性和/或亲水性上彼此不同。
第一层的基重和第二层的基重可为至少1g/m2,或至少2g/m2,或至少3g/m2,或至少5g/m2;并且基重还可不超过1000g/m2,或不超过500g/m2,或不超过200g/m2,或不超过100g/m2,或不超过50g/m2,或不超过30g/m2
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拉伸强度可为至少3N/cm,或至少4N/cm,或至少5N/cm。拉伸强度可小于100N/cm、或小于80N/cm、或小于50N/cm、或小于30N/cm、或小于20N/cm。
第一层的抗弯刚度和第二层的抗弯刚度可为至少0.1mNm,或至少0.2mNm,或至少0.3mNm。抗弯刚度可小于200mNm、或小于150mNm、或小于100mNm、或小于50mNm、或小于10mNm、或小于5mNm。
一般来讲,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拉伸强度和抗弯刚度越高,则所述总体结构就将变得越具刚性,但也越稳定。因此,对用于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拉伸强度和抗弯刚度的选择取决于所述结构的应用,同时平衡总体柔软性、覆盖性和适形能力的要求与总体稳定性和稳健性。
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经由系带(130)彼此连接。
在所述结构(100)中,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各自具有内表面(111,121)和外表面(112,111),其中内表面(111,121)面朝系带(130)。所述结构(100)中的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还各自具有纵向尺度,所述纵向尺度平行于所述结构(100)的纵向尺度并且由两个间隔开的侧向边缘(114,124)限定。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也各自具有侧向尺度,所述侧向尺度平行于所述结构的侧向尺度并且由两个间隔开的纵向边缘限定。所述结构(100)中的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至少在其中系带被定位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区域中重叠。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也可–至少部分地-在如下区域中重叠,所述区域在其中系带(130)被定位的区域的外侧延伸。
系带(130)被定位在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之间。每个系带(130)具有由两个间隔开的侧向边缘(134)限定的纵向尺度和由两个间隔开的纵向边缘限定的侧向尺度。
在图1A中,示出了带有X方向、Y方向和Z方向的坐标系。总体结构(100)的纵向尺度以及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的纵向尺度沿坐标系的纵向X延伸。在所述结构的初始平坦构型中,系带(130)的纵向尺度可基本上沿所示的坐标系的纵向X延伸。
同样,总体结构(100)的侧向尺度以及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的侧向尺度沿坐标系的侧向Y延伸。在所述结构的初始平坦构型中,系带(130)的侧向尺度可基本上沿所示坐标系的侧向Y延伸。
结构(100)的厚度沿坐标系的Z方向延伸。
每个系带(130)在或邻近于相应系带的侧向边缘(134)之一附接到第一层(110)的内表面(111)。每个系带(130)也在或邻近于相应系带的另一个侧向边缘(134)附接到第二层(120)的内表面(121)。由于该附接的缘故,当所述结构处于其立起构型时,系带(130)一般将采用C样形状、Z样形状、T样形状、或双T样形状。
当系带采用Z样形状时(当所述结构处于其立起构型时),系带(130)在第一系带附接区(135)中在或邻近于其侧向系带边缘(134)之一以系带的第一表面(131)的一部分附接到第一层(110)的内表面(111),并且还在第二系带附接区(136)中在或邻近于其另一个侧向系带边缘(134)以系带的第二表面(132)的一部分附接到第二层(120)的内表面(121)。
此外,对于Z样形状,当结构(100)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时,系带(130)的第一表面(131)可不面朝第二层(110)的内表面(121),并且当结构(100)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时,系带的第二表面(132)可不面朝第一层(120)的内表面(111)。利用此类实施例,有可能获得不带有折叠部和铰链(或带有极少折叠部和铰链,例如当系带在它们的游离中间部分(137)中具有不同纵向尺度时,见下文)的结构。因此,这些结构在不存在沿纵向尺度所施加的力的情况下一般将表现出较低的部分地立起的趋势,并且将因此保持在它们的初始平坦构型。另外,当去除所施加的力时,此类结构一般将表现出较大的恢复到它们的初始平坦构型的趋势。
另选地,当系带采用C样形状时(当所述结构处于其立起构型时(如图8A至8C示例地所示)),系带(130)在第一系带附接区(135)中在或邻近于其侧向系带边缘(134)之一以系带的第一表面(131)的一部分附接到第一层(110)的内表面(111),并且还在第二系带附接区(136)中在或邻近于其另一个侧向系带边缘(134)以系带的第一表面(132)的一部分附接到第二层(120)的内表面(121)。
还另选地,在或邻近于其侧向系带边缘之一的系带的一个部分可附接到第一层以诸如形成T样形状(如图10A至10C示例地所示)、或双T样形状(如图9A至9C示例地所示)。为了有利于此类附接,邻近于第一侧向系带边缘的系带的部分必须包括至少两个系带层,并且所述两个系带层在附接到第一层的系带的部分中不彼此附接。因此,系带可被分裂且展开,使得当所述结构处于其立起构型时,所述两个系带层可分别在第一系带附接区(135)中附接到第一层以形成T样形状。
对于其中系带采用T样形状的实施例,在或邻近于第二侧向系带边缘的系带的部分以其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附接到第二层以形成第二系带附接区(136)。如果系带在第二系带附接区(136)中也由层合物制成,则系带层在该区域中不被分裂(即仅邻近于第一侧向系带边缘的部分形成T样形状)。
当系带采用双T样形状时(当所述结构处于其立起构型时),在或邻近于第二侧向系带边缘的系带的部分附接到第二层,附接方式类似于在或邻近于第一侧向系带边缘的部分附接到第一层的方式,即系带层合物被分裂和展开,使得两个系带层可分别附接到第二层以形成第二系带附接区(136)。
分裂和展开系带层以形成相应的第一系带附接区和第二系带附接区(135,136),这举例说明于图14A至14C中(示出了带有双T样形状的系带)。
在给定结构中,当所述结构处于其立起构型时,所有系带均可采用Z样形状。另选地,当所述结构处于其立起构型时,所有系带均可采用C样形状,所有系带均可采用T样形状或者所有系带均可采用双T样形状。在另一种替代形式中,给定结构可具有选自由以下项构成的组的系带的组合:采用Z样形状的系带、采用C样形状的系带、采用T样形状的系带和采用双T样形状的系带。
在给定结构中,当所述结构处于其立起构型时,采用Z样形状的系带可全部采用相同的取向。这意味着,在此类实施例中,采用Z样形状的系带均不具有采用Z样形状的另一个系带的逆反构型。
同样,在给定结构中,当所述结构处于其立起构型时,采用C样形状的系带可全部采用相同的取向。这意味着,在此类实施例中,采用C样形状的系带均不具有采用C样形状的另一个系带的逆反构型。
然而,也有可能易化所述结构,使得一个或多个系带采用Z样形状,这些系带具有带有Z样形状的一个或多个其它系带的逆反构型。此类结构的一个实例示出于图11A(平坦构型)和图11B(立起构型)中。
相似地,带有一个或多个采用C样形状的系带的结构举例说明于图12A(平坦构型)和图12B(立起构型)中,所述系带具有带有C样形状的一个或多个其它系带的逆反构型。
此类逆反构型是可行的,只要所述结构可容易地从其平坦构型被转变至其立起构型即可。具有Z样系带的结构的一个实例示出于图13中,所述系带具有不能够从其平坦构型被转变至立起构型的逆反构型。在该结构中,在沿纵向施加力时,图右侧的系带“阻碍”图左侧的系带的立起(并且反之亦然,图左侧的系带“阻碍”图左侧的系带的立起)。图右侧(或左侧)所示的系带也不能够充当止挡助件(下文详述),因为没有提供预留部。
一般来讲,给定结构中的系带必须被相应地构造并附接,使得所述结构能够从初始平坦构型被转变成立起构型,其中系带从初始平坦构型转变成立起构型。此外,给定结构中的系带还必须被相应地构造并附接,使得,在沿纵向尺度进一步施加力时,有可能–在不存在将所述结构保持在其立起构型的装置诸如下述止挡助件的情况下-将立起结构转变成翻转的平坦结构,其中基于初始平坦结构构型中的系带位置,系带已被翻转180°。
第一系带附接区和第二系带附接区(135,136)之间的每个系带(130)的纵向尺度保持不附接到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或可释放地附接到第一层和/或第二层(110,120)和/或附接到它们的相邻系带。该未附接的部分或可释放地附接的部分称作系带(130)的“游离中间部分”(137)。“可释放地附接的”是指以如下方式临时附接到第一层和/或第二层(110,120)和/或相邻系带(s):粘结强度足够弱以允许在结构(100)沿纵向尺度初始地伸长时容易地与第一层和/或第二层和/或相邻系带分离,而不使系带(130)和/或第一层和/或第二层(110,120)断裂或以其它方式基本上损坏,并且基本上不阻碍所述结构从其初始平坦构型转变成其立起构型。此类可释放的附接可帮助将所述结构保持在其初始平坦构型,例如在制造过程中,当所述结构被结合到制品中时。
当所述结构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时,系带的游离中间部分(137)的第一表面(131)面朝第一层(110),并且系带的游离中间部分(137)的第二表面(132)面朝第二层(120)。当结构(100)被转变成其立起构型时,系带(130)的游离中间部分(137)的第一表面(131)面朝其相邻系带(130)的第二表面(132)。这无关于系带是否已被附接而采用Z样形状、C样形状、T样形状或双T样形状。除非本文明确地提及,相邻系带是指沿纵向尺度相邻的系带。
系带(130)可通过本领域已知的任何方式附接到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诸如通过使用粘合剂、通过热粘结、通过机械粘结(诸如压力粘结)、通过超声波粘结、或通过它们的组合。系带对第一层和第二层的附接为持久的,即所述附接不应当可被通常可在所述结构的使用期间所预期的力释放。
当不施加外力时,如上所述的结构(100)能够采用初始平坦构型。在沿纵向尺度施加力时,所述结构将不仅增大其纵向尺度,即变得更长,而且同时所述结构也将增大厚度,即在垂直于纵向尺度和侧向尺度的方向上增大厚度。此外,此类结构在伸长时通常不表现出颈缩,即侧向尺度不减小。
在释放沿纵向尺度施加的外力时,此类结构也可基本上恢复到它们的初始纵向尺度和(平坦)厚度。
可通过如下方式来施加沿纵向尺度的力:例如邻近于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的侧向边缘(114,124)抓住所述结构(在其中系带(130)被定位的区域之外)。当所述结构被构建到吸收制品诸如一次性尿布或裤中时,也可间接地施加所述力,即不抓住所述结构。
所述结构可被易化成使得在其初始平坦构型中,在结构(100)中可不产生铰链和折叠部,并且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以及系带(130)平坦放置并被伸展(然而,在松弛状态中不延伸超过它们的尺度)。此类结构允许在平坦构型中具有非常薄的厚度。在这些种类的结构中,当所述结构处于其立起构型时,所有系带均将采用Z样形状。此外,由于在初始平坦构型中不存在任何折叠部和铰链,当它们处于初始平坦构型而不施加外力时,此类结构将不表现出任何转变成(部分地)立起构型的趋势。因此,与带有折叠部和铰链的结构相比,它们将在没有施加外力的情况下更容易保持在完全的初始平坦构型,所述带有折叠部和铰链的结构可由于它们自身的运动而表现出某种部分地立起的趋势,这取决于所选择的用于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材料的特性,并且尤其取决于所选择的用于系带的材料的特性(诸如抗弯刚度)。
在其中可不产生铰链的结构中,当结构(100)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时,每个系带(130)的完整第一表面(131)(即不仅是游离中间部分)不面朝第二层(110)的内表面(121),并且当所述结构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时,每个系带(130)的完整第二表面(132)(即不仅是游离中间部分)不面朝第一层(120)的内表面(111)。这种结构例如示出于图1A/1B中。
图7和8示出了结构,其中当所述结构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时系带被折叠。
另外,对于某些其它实施方式,例如其中系带(130)的游离中间部分(137)的纵向尺度彼此不同的那些,初始平坦构型可具有一些折叠部和铰链。
在沿结构(100)的纵向尺度施加力时,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相对于彼此在相反纵向上移位,使得所述结构长度延伸。同时,结构(100)由于系带(130)的立起而立起。在相邻系带之间形成空间即所谓的“孔室”(140),其由第一层和第二层和相应的相邻系带限定。当从侧面沿侧向观察时,孔室可呈例如矩形形状、梯形形状、菱形形状等。
对于其中游离中间部分(137)的纵向尺度对于所有系带来讲均相同的结构,当系带(130)处于直立位置时,即当系带(130)的游离中间部分(137)在相邻系带之间垂直于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时,结构(100)将采用其最高可能的厚度。然而,当同时朝所述结构的厚度施加力时,如果该力足够高以至于能够使所述结构在厚度尺度上发生变形,则该直立位置的形成有可能受到阻碍,至少在一些区域中是如此。
在其中游离中间部分(137)的纵向尺度在不同系带(130)之间有变化的结构中,系带(130)在立起构型中可不垂直于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见例如图2和3)。在此类实施例中,当所述结构处于其立起构型时,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不是彼此平行,而是第一层和/或第二层(110,120)呈倾斜形状。
拉伸强度且尤其是抗弯刚度影响所述结构(尤其是处于其立起构型的所述结构)对压缩力的抗性。因此,当系带具有相对高的拉伸强度和抗弯刚度时,所述结构更耐受在Z方向上(即朝所述结构的厚度)施加的力。另外,如果第一层和/或第二层具有相对高的拉伸强度和相对高的抗弯刚度,则所述结构对在Z方向上(即朝所述结构的厚度)施加的力的抗性将增大。对于本发明来讲,立起结构的抗压缩性是根据下述测试方法以所述结构的模量来测量的。
由于抗弯刚度的差值导致对在Z方向上(即朝所述结构的厚度)施加的压缩力(并因此,对模量)的抗性的差值,因此使用具有不同抗弯刚度的系带允许结构在其中系带具有较高抗弯刚度的区域中沿Z方向具有改善的耐压缩性(较高模量),而所述结构在其中施加了具有较低抗弯刚度的系带的区域中更容易适应于例如弯曲表面(较低结构模量)。例如,与朝所述结构的侧向边缘布置的系带的情况相比,沿纵向尺度布置在所述结构的中心的系带的抗弯刚度可较高。
除了用于所述结构的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抗弯刚度之外,(立起)结构对压缩力的抗性也受到所提供的系带数目和相邻系带之间的距离的影响。相比于其中相邻系带沿所述结构的纵向尺度更宽地间隔开的结构(较低模量),沿所述结构的纵向尺度在它们之间具有相对小间隙的相邻系带将提供立起结构对压缩力的较高的抗性(较高模量),只要用于不同系带的材料和它们的尺寸不是彼此不同的即可。
此外,如果在相邻系带之间测量模量,则所述模量通常将低于在其中系带被定位的位置所测量的模量。
沿循下述测试方法来测量模量,并且是沿所述结构的Z方向测量。
在其中系带被定位的那些区域中以及在相邻系带之间的区域中,处于其立起构型的所述结构可具有至少0.004N/mm2,或至少0.01N/mm2,或至少0.02N/mm2,或至少0.03N/mm2的模量。
此外,对于某些应用来讲,也可能期望避免过高的抗压缩性(即太高的模量),从而例如避免立起结构太僵硬。当期望所述结构对表面(诸如皮肤)具有一定的适形性时,这可为优选的。对于此类结构,在其中系带被定位的那些区域中以及在相邻系带之间的区域中,处于其立起构型的所述结构可具有不超过1.0N/mm2,或不超过0.5N/mm2,或不超过0.2N/mm2,但至少0.1N,或至少0.5N,或至少1.0N的模量。
另选地,在其中系带被定位的位置中,处于其立起构型的所述结构可具有至少0.05N/mm2,或至少0.08N/mm2,或至少0.1N/mm2,或至少0.13N/mm2,但不超过2.0N/mm2,或不超过1.0N/mm2,或不超过0.5N/mm2,或不超过0.3N/mm2的模量;而在相邻系带之间,处于其立起构型的所述结构可具有至少0.004N/mm2,或至少0.01N/mm2,或至少0.02N/mm2,或至少0.03N/mm2的模量。
一般来讲,系带(130)可沿纵向尺度彼此间隔开相等的距离;或者另选地,间隔开变化的距离。另外,系带(130)可彼此间隔开而使得当结构(100)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时,系带(130)不彼此重叠。因此,当结构(100)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时,有可能提供具有非常小的厚度的结构(100),因为当所述结构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时,系带(130)不是一个处在彼此之上地“堆积”的。
系带(130)的游离中间部分(137)可全部具有相同的纵向尺度。因此,当结构(100)处于其立起构型时,所述结构将沿其整个纵向(和侧向)尺度具有恒定的厚度(除了从其中朝所述结构的侧向边缘放置系带的区域纵向向外的区域以外)。这种实施例的一个实例示出于图1B中。另选地,游离中间部分(137)的纵向尺度可对于结构(100)中的不同系带(130)来讲有变化。因此,所述结构的厚度将沿纵向尺度有变化。此类实施例的实例示出于图2和3中。相邻系带(130)的游离中间部分(137)可沿所述结构的纵向尺度增大或减小,或者游离中间部分(137)可沿纵向尺度无规地变化,这取决于处于其立起构型的所述结构的期望的形状和所述结构的预期用途。
如图2所举例说明,所述结构的中心处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系带(130)(如沿纵向尺度所见)可比朝所述结构的侧向边缘的系带具有较长的游离中间部分(137),从而当所述结构处于其立起构型时导致在所述中心比朝所述边缘具有较高厚度的结构。因此,所得立起结构可例如采用菱形形状或梯形形状(当从侧面观察时)。另外,朝侧向边缘之一的一个或多个系带(130)可比朝另一个侧向边缘的一个或多个系带具有较长的游离中间部分(137),从而当所述结构处于其立起构型时导致具有楔样形状的结构(当从侧面观察时)。这种实施例的一个实例示出于图3中。一般来讲,立起结构的厚度取决于系带(130)的游离中间部分(137)的长度。
一般来讲,处于其立起构型的所述结构的厚度的最大增量(相对于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的所述结构的厚度)取决于系带(130)的游离中间部分(137)的纵向尺度–小于系带的厚度。如果系带(130)在它们的游离中间部分(137)的纵向尺度上彼此不同,则处于其立起构型的所述结构的厚度的最大增量,如本文所用,是基于系带的纵向尺度与游离中间部分的最大纵向尺度。如果使用止挡助件(160,180,190)(如下所述),则所述结构可能不能够在其立起构型中采用其厚度的最大增量,因为所述立起在达到最大立起(这在不存在止挡助件的情况下是可能的)之前受到止挡助件的止挡。
立起结构相对于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的所述结构的厚度的最大增量可为至少2mm,或至少3mm,或至少4mm,或至少5mm,或至少7mm,或至少10mm,and可小于100mm、或小于70mm、或小于50mm、或小于40mm、或小于30mm、或小于25mm、或小于20mm、或小于15mm、或小于10mm、或小于5mm,其中厚度的最大增量完全由游离中间部分的纵向尺度限定。如本文所用,厚度的最大增量等于游离中间部分的纵向尺度。
由于处于其平坦构型的所述结构的厚度尤其取决于系带的厚度,(但系带的厚度将显著地小于游离中间部分的纵向尺度),对于本发明来讲,当限定厚度的最大增量时,从游离中间部分的纵向尺度减去系带(带有游离中间部分的最长纵向尺度)的厚度。系带的厚度根据下述测试方法来测量。
如果要避免当所述结构处于其立起构型时在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中和/或在系带(130)中形成皱纹,则期望系带(130)被布置成使得当所述结构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时,系带的纵向尺度基本上平行于第一层和第二层的纵向尺度。“基本上平行”是指系带的纵向尺度的取向不偏离第一层和第二层的纵向尺度超过20°,或不超过10°,或不超过5°,或不超过2°。系带的纵向尺度的取向也可根本不偏离第一层和第二层的纵向尺度。
通常,游离中间部分(137)不彼此附接。然而,对于某些应用,可能期望相邻系带(130)的游离中间部分(137)彼此直接附接,当所述结构处于其立起构型时,这导致彼此附接的系带的某种扣紧。另选地,相邻系带(130)的游离中间部分(137)可经由独立的系带对系带材料(150)诸如一片非织造材料、膜、纸材等彼此间接地附接(示出于图6中)。如果相邻系带彼此附接,尤其是经由独立材料片附接,则可改善所述结构的总体稳定性和刚度。另外,在此类实施例中,当所述结构处于其立起构型时形成于相邻系带之间的孔室被分隔成子孔室。
取决于用于所述结构的材料,尤其是取决于用于系带(130)的材料和系带附接到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的方式,立起结构在释放沿纵向尺度施加的力时可或可不基本上完全恢复到其初始平坦构型,如在结构已被立起而采用最大可能的厚度并被保持在该位置5分钟,并且在让其松弛1分钟(在释放沿纵向施加的力时)之后可立即确定的那样。
一般来讲,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可具有相同的侧向尺度,并且第一层和第二层的纵向边缘可彼此全同。另外,所有系带(130)的侧向尺度可为相同的,并且所有系带(130)的侧向尺度也可与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的侧向尺度相同。第一层(110)的纵向边缘可与第二层(120)的纵向边缘和/或与系带(130)的纵向边缘重合。
另外,系带(130)中的一者或多者还可具有与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相同的侧向尺度,并且不具有与第一层和第二层相同的侧向尺度的系带中的一者或多者可被其它系带侧接在一个或两个纵向边缘上,使得所述结构具有侧向相邻的系带。
一般来讲,所述结构可具有至少4cm,或至少5cm,或至少6cm,或至少7cm的纵向尺度和/或侧向尺度,并且可具有不超过100cm,或不超过50cm,或不超过30cm,或不超过20cm的纵向尺度和/或侧向尺度。如果纵向尺度不是沿侧向相同的,则最小纵向尺度在其中纵向尺度具有其最小值的位置处测定,并且最大纵向尺度在其中纵向尺度具有其最大值的位置处测定。相似地,如果侧向尺度不是沿纵向相同的,则最大侧向尺度在其中侧向尺度具有其最大值的位置处测定,并且最小侧向尺度在其中侧向尺度具有其最小值的位置处测定。所述结构可具有总体矩形形状。
纵向尺度和侧向尺度在所述结构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时测定。
系带(130)的游离中间部分(137)可具有至少2mm,或至少3mm,或至少4mm,或至少5mm,或至少7mm,或至少10mm的纵向尺度,并且可具有小于100mm、或小于70mm、或小于50mm、或小于40mm、或小于30mm、或小于25mm、或小于20mm、或小于15mm、或小于10mm、或小于5mm的纵向尺度。
系带
系带可为弹性的、非弹性的或高度非弹性的。另外,系带还可为可延展的、不可延展的或高度不可延展的。系带由非织造材料、膜、纸材、片状泡沫、织造织物、针织织物、或这些材料的组合制成。这些材料的组合可为层合物,例如膜和非织造材料的层合物。
结构内的系带可全部由相同的材料制成;或者另选地,结构内所述不同的系带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
所述材料可在每个系带中的各处均为相同的,即系带可由单个材料片制成或由层合物制成,其中每个层合物层均在完整系带上延伸。
系带可在系带中的各处均具有相同的特性,尤其是在抗弯刚度和拉伸强度方面。
另选地,系带可具有带有如下特性(诸如抗弯刚度和/或拉伸强度)的区域,所述特性不同于给定系带的一个或多个其它区域中的特性。
此类带有相异特性的区域可通过修改一个或多个系带区域中的材料而被易化,例如通过机械修改。机械修改的非限制性实例为在系带的一个或多个区域中提供切割以降低那些区域中的拉伸强度和抗弯刚度;增量拉伸(所谓的“环轧制”)一个或多个系带区域以降低拉伸强度和抗弯刚度;裂开一个或多个系带区域以降低拉伸强度和抗弯刚度;向系带的一个或多个区域施加压力和/或热;或此类机械修改的组合。施加热和/或压力可增大或减小拉伸强度和抗弯刚度。例如,如果热和/或压力被施加在由非织造材料制成的系带上(其中纤维由热塑性材料制成),则所述纤维可被熔融在一起因而可增大抗弯刚度和拉伸强度。然而,如果使用过量的热和/或压力,则可能损坏系带的材料(诸如非织造纤维网中的纤维断裂)因而形成弱化区域,因此降低抗弯刚度和拉伸强度。系带的切割区域可导致在系带内形成孔,或者所述切割可不被未切割区域完全围绕,如图17A(基本上平坦构型)和图17B(立起构型)所示。
另选地或除了以上所述之外,也通过化学地改性系带的一个或多个区域来获得具有不同特性的区域,例如通过添加化合物诸如粘结剂或热塑性组合物以增大抗弯刚度和拉伸强度,随后可进行固化。也可通过如下方式来获得具有不同特性的一个或多个区域:在不同区域中提供不同的材料或仅在某些区域中添加附加材料片(因此,例如在这些区域中形成层合物),同时具有另一种材料(其可与在某些区域中所添加的材料片相同或不同),所述另一种材料与系带共延并用于系带中的各处。
此外,还可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具有不同特性的一个或多个区域:提供通过彼此附接不同材料片而装配的系带,因此它们部分地重叠且部分地不重叠,使得它们在一起形成总体系带(而不是具有与系带共延的一种连续材料,附加材料片仅在某些区域中被添加到所述系带)。带有由(不同)材料片装配成的系带的结构的实例示出于图15A至15C和图16A至16C中。
通过具有带有一个或多个区域(具有不同于剩余系带的特性)的系带,可细调所述结构在例如抗弯刚度和拉伸强度方面的特性以满足所述结构的不同区域中的某些需求(例如,能够在一些区域容易且柔软地适应于表面诸如穿着者的皮肤,并且能够在其它区域中更具刚性且更耐受压缩以闭合间隙)。
如果通过任何上述方法提供具有不同特性的此类区域,可能尤其期望将它们提供在系带的游离中间部分的如下区域中,所述区域直接邻近于第一系带附接区和第二系带附接区。直接邻近于第一系带附接区和第二系带附接区的游离中间部分的区域为在沿所述结构的纵向施加力时弯曲的那些区域,因此使游离中间部分立起。
例如,通过在直接邻近于第一系带附接区和第二系带附接区的游离中间部分的区域中具有较高的抗弯刚度和/或拉伸强度,导致系带具有较高的在松弛沿纵向尺度施加的力时从立起构型往回转变至初始平坦构型的趋势。
另选地,在直接邻近于第一系带附接区和第二系带附接区的游离中间部分的区域中具有较低的抗弯刚度和/或拉伸强度,导致系带在松弛沿纵向尺度施加的力时具有较低的从立起构型往回转变至初始平坦构型的趋势(即具有较高的保持立起或至少部分地立起的趋势)。此类结构也将需要较小的力被转变成它们的立起构型,因为系带的游离中间部分在直接邻近于第一系带附接区和第二系带附接区的区域中将更容易弯曲。
系带各自的基重可为至少1g/m2,或至少2g/m2,或至少3g/m2,或至少5g/m2;并且基重还可为不超过1000g/m2,或不超过500g/m2,或不超过200g/m2,或不超过100g/m2,或不超过50g/m2,或不超过30g/m2
如果拉伸强度在系带中的各处均相同,则系带的拉伸强度可为至少3N/cm,或至少5N/cm或至少10N/cm。拉伸强度可小于100N/cm、或小于80N/cm、或小于70N/cm、或小于50N/cm、或小于40N/cm。
如果拉伸强度在系带中的各处均相同,则系带的抗弯刚度可为至少0.1mNm,或至少0.2mNm,或至少0.3mNm。抗弯刚度可小于500mNm、或小于300mNm、或小于200mNm、或小于150mNm。原则上,对于系带,关于总体柔软性、覆盖性和适形能力(相对于总体稳定性和稳健性)的相同的考虑因素如上所述适用于第一层和第二层。然而,相对于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抗弯刚度和拉伸强度的影响,系带的抗弯刚度和拉伸强度通常对立起结构的总体抗弯性具有较高的影响(当沿所述结构的厚度,即垂直于所述结构的侧向尺度和纵向尺度施加力时)。因此,可能期望系带具有与第一层和第二层相比较高的抗弯刚度和较高的拉伸强度。
结构的所述不同系带可在基重和/或拉伸强度、抗弯刚度等上彼此不同。
止挡助件
可能期望限定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在沿结构(100)的纵向尺度施加力时相对于彼此在相反纵向上的最大移位。这可通过提供止挡助件(160;180;190)而被易化。
通过使用止挡助件(160;180;190),结构(100)被止挡在限定的立起构型,即具有限定的厚度(然而,其高于处于其平坦构型的所述结构的厚度),即使沿纵向尺度继续施加所述力时也是如此。在沿纵向尺度继续施加所述力时,止挡助件(160;180;190)可确保结构(100)被止挡在立起构型,具有如由系带(130)的游离中间部分(137)所允许的最高厚度。另选地,止挡助件(160;180;190)也可有利于结构(100)被止挡在立起构型,具有一定厚度,所述厚度高于初始平坦构型的厚度但低于最高可能的厚度,所述最高可能的厚度由于系带(130)的游离中间部分(137)的纵向尺度的缘故是可能的。一般来讲,当被包括在结构(100)中时,止挡助件(160;180;190)可避免在沿纵向尺度施加力时所述结构“过度膨胀”,使得系带不能够从初始平坦构型转变成立起构型并进一步转变为平坦化构型(其中系带被翻转了180°)。
存在许多不同的提供止挡助件(160;180;190)的方式,例如:
a)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在至少一个层贴层附接区(160)中彼此附接,所述附接区可例如处在其中提供系带(130)的区域的纵向外侧,朝向第一层和/或第二层(110,120)的侧向边缘(114,124)之一。提供该层贴层附接区(160)使得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之一具有至少一个预限定的预留部,其可介于两个相邻系带之间、或者另选地或除此之外可介于层贴层附接区(160)和最靠近层贴层附接区(160)的所述系带的系带附接区(135,136)之间。也可能提供多于一个预限定的预留部,它们以组合方式限定所述结构的最大可能的伸长。当结构(100)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时,预留部可形成某种松弛部(170),即预留部中的第一层和/或第二层的纵向尺度大于在其中提供预留部的区域中的所述结构的纵向尺度。此类止挡助件的一个实例示出于图1A,1B,2,3和6中。另选地,预留部可通过在其中要提供预留部的区域中适配第一层或第二层(110,120)的材料来生成,从而在该区域中产生相应层的延展性。适配所述材料可通过如下方式来进行:修改所述材料例如结构化类弹性成形(在预留部中弱化相应的第一层或第二层的材料以使其成为可相对容易地延展的),从而产生洞;或者使用可延展材料来形成预留部。另选地,第一层或第二层在预留部区域中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其中预留部中的材料为可延展的。
也可能提供如下预留部,其为松弛部和在预留部中提供的可延展材料的组合,使得在伸长时,初始时松弛部拉直并且随后所述可延展材料伸长。
当沿结构(100)的纵向尺度施加力以延伸所述结构时,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在相反纵向上相对于彼此移位,系带被立起并且结构(100)的厚度增大,同时所述结构的长度增大。当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已被相对于彼此移位使得呈松弛部(170)(其已存在于所述结构的初始平坦构型中)形式的预留部平坦化并拉直时,在沿纵向尺度施加力时所述结构(100)不能够在任何程度上被进一步延伸。因此,移位被止挡因而所述结构已达到其立起构型中的“最终”长度和厚度。如果预留部是如上所述通过在第一层或第二层中产生延展性而形成的,则当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相对于彼此被移位时第一层或第二层伸长,直到伸长不可能变得更长(不施加过量的力,所述加过量的力甚至可能使所述结构破裂)。因此,预留部中的材料已达到其最大伸长,即在施加力时其不能够被进一步伸长而不导致对所述结构的损坏,所述损坏限制或妨碍其预期用途。
可提供仅一个层贴层附接区(160);或者另选地,可提供两个层贴层附接区(160),它们各自处在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中。如果提供两个层贴层附接区(160),则在第一层(110)中提供一个或多个预留部,例如朝侧向边缘(114)之一提供;并且在第二层(120)中提供一个或多个其它预留部,例如朝所述结构的相应的另一个侧向边缘(124)提供。在通过沿纵向尺度施加力来延伸结构(100)时,预留部将平坦化并拉直、或者如果已通过使第一层或第二层在相应区域中可延展而获得了一个或多个预留部,则该/这些预留部将伸长,直到它们已达到它们的最大伸长。
也可能提供如下预留部,其为松弛部和在预留部中提供的可延展材料的组合,使得在伸长时,初始时松弛部拉直并且随后所述可延展材料伸长。
所述层贴层预留部的材料也可为弹性的。对于此类结构,当所述力不再施加到所述结构上时,层贴层止挡助件(160)可回缩,使得所述结构可基本上“快速回缩”成其初始平坦构型。
然而,如果预留部为可延展的(但非弹性的)或者如果预留部为弹性的,则预留部的特性必须使得预留部在已达到一定的伸长时(即当所述结构已立起至预定的、期望的延伸时)不进一步伸长。对于许多可延展材料和弹性材料,所述材料在施加一定的力时伸长,直到已达到一定的延伸量。然后,由于材料特性的缘故,需要显著较高的力(常常称作“力墙”)。然后,在进一步伸长时,材料断裂和破裂(如可能是任何其它材料在施加过高力时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材料和针对所述结构的给定应用的特性将基于熟悉此类材料的人员的技术知识来进行。可通过本领域已知的任何方法来实现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在一个或多个层贴层附接区(160)中的彼此附接,诸如粘合剂、热粘结、机械粘结(例如压力粘结)、超声波粘结、或它们的组合。
b)可提供层对层止挡助件(180),其从第一层(110)延伸至第二层(120)。该层对层止挡助件(180)在第一层对层止挡助件附接区(181)中附接到第一层(110)的内表面(111)或外表面(112),并且还在第二层对层止挡助件附接区(182)中附接到第二层(120)的内表面(121)或外表面(122)。当所述结构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时,第一层对层止挡助件附接区(181)可与第二层对层止挡助件附接区(182)纵向间隔开。当结构(100)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时,层对层止挡助件(180)在第一层对层止挡助件附接区和第二层对层止挡助件附接区(181,182)之间设置有层对层止挡助件预留部。预留部可被构造成松弛部(183)的形式。在沿纵向尺度施加力时,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相对于彼此在相反纵向上移位,所述结构延伸并立起,并且在第一层对层止挡助件附接区和第二层对层止挡助件附接区(181,182)之间形成层对层止挡助件预留部的松弛部(183)拉直。一旦松弛部(183)在结构(100)处于其立起位置时被平坦化,当沿纵向尺度继续施加所述力时,所述结构的进一步纵向延伸也受到抑制。层对层止挡助件(180)的一个实例示出于图4A(初始平坦构型)和图4B(立起构型)中。
另选地,层对层止挡助件(180)的预留部可通过如下方式来生成:适配第一层对层止挡助件附接区和第二层对层止挡助件附接区(181,182)之间的材料以产生层对层止挡助件(180)的相应区域的延展性。适配所述材料可通过如下方式来进行:修改所述材料,例如结构化类弹性成形(弱化第一层或第二层的材料以使其成为可相对容易地延展的),从而产生洞;或者使用可延展材料来形成预留部。另选地,层对层止挡助件(180)可由可延展材料制成。对于此类层对层止挡助件(180),当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相对于彼此被移位时,预留部的材料伸长,直到层对层止挡助件预留部的伸长不可能变得更长(不施加过量的力,所述加过量的力甚至可能使所述结构破裂)。因此,预留部中的材料已达到其最大伸长,即在施加力时其不能够被进一步伸长而不导致对所述结构的损坏,所述损坏限制或妨碍其预期用途。
预留部的材料也可为弹性的。对于此类结构,当所述力不再施加到所述结构上时,层对层止挡助件(180)可回缩,使得所述结构可基本上“快速回缩”成其初始平坦构型。
对于所述材料特性和对可延展预留部或弹性预留部的适当选择,与上文关于层贴层止挡助件所述的相同的考虑因素是适用的。
也可能提供如下预留部,其为松弛部和在预留部中提供的可延展材料的组合,使得在伸长时,初始时松弛部拉直并且随后所述可延展材料伸长。
相比于系带对第一层和第二层的附接和所得构型,当被施加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并附接到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内表面时,层对层止挡助件不采用与具有Z样形状或C样形状的系带具有相同取向的Z样形状或C样形状(否则,其将只是附加系带而已)。相反,第一层对层止挡助件附接区可位于层对层止挡助件的第一表面和第一层的内表面之间。第二层对层止挡助件附接区可位于层对层止挡助件的第一表面(即在与第一层对层止挡助件附接区相同的层对层止挡助件的表面上)和第二层的内表面之间。因此,当所述结构处于其立起构型时,层对层止挡助件采用C样形状。
另选地或除此之外,第一层对层止挡助件附接区可位于层对层止挡助件的第一表面和第一层的内表面之间。第二层对层止挡助件附接区可位于层对层止挡助件的第二表面(即与第一层对层止挡助件附接区相对的层对层止挡助件的表面)和第二层的内表面之间。因此,当所述结构处于其立起构型时,层对层止挡助件采用Z样形状构型。
可通过本领域已知的任何方法来实现层对层止挡助件(180)在第一层对层止挡助件附接区和第二层对层止挡助件附接区(181,182)中对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的附接,诸如粘合剂、热粘结、机械粘结(例如压力粘结)、超声波粘结、或它们的组合。层对层止挡助件(180)可被设置成与另一个止挡助件诸如与下述层对系带止挡助件(190)结合。然而,单独的层对层止挡助件(180)通常就足以限定在沿纵向尺度施加力时第一层(110)和第二层(120)相对于彼此在相反纵向上的最大移位。
c)可提供层对系带止挡助件(190),其从第一层或第二层(110,120)延伸至系带(130)之一。该层对系带止挡助件(190)在第一层对系带止挡助件附接区(191)中附接到第一层或第二层(110,120)的内表面(111)或外表面(112),并且还在第二层对系带止挡助件附接区(192)中附接到系带(130)的第一表面(131)或第二表面(132)。第一层对系带止挡助件附接区(191)可与第二层对系带止挡助件附接区(192)纵向间隔开。当结构(100)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时,层对系带止挡助件(190)在第一层对系带止挡助件附接区和第二层对系带止挡助件附接区(191,192)之间设置有层对系带止挡助件预留部。预留部可被构造成松弛部(193)的形式。在沿纵向尺度施加力时,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相对于彼此在相反纵向上移位,所述结构延伸并立起,并且在第一层对系带止挡助件附接区和第二层对系带止挡助件附接区(191,192)之间形成层对系带止挡助件预留部的松弛部(193)拉直。一旦松弛部(193)在结构(100)处于其立起位置时被拉直,当沿纵向尺度继续施加所述力时,所述结构的进一步纵向延伸也受到抑制。层对系带止挡助件(190)示出于图5A(初始平坦构型)和图5B(立起构型)中。
另选地或除此之外,层对系带止挡助件(190)的预留部可通过如下方式来生成:在第一层对系带止挡助件附接区和第二层对系带止挡助件附接区(191,192)之间适配所述材料以产生层对系带止挡助件(190)的相应区域的延展性。适配所述材料可通过如下方式来进行:修改所述材料,例如结构化类弹性成形(弱化第一层或第二层的材料以使其成为可相对容易地延展的),从而产生洞;或者使用可延展材料来形成预留部。
另选地或除此之外,层对系带止挡助件(190)可由可延展材料制成。对于此类层对系带止挡助件(190),当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相对于彼此被移位时,预留部的材料伸长,直到层对系带止挡助件预留部的伸长不可能变得更长(不施加过量的力,所述过量的力甚至可能使所述结构破裂)。因此,预留部中的材料已达到其最大伸长,即在施加力时其不能够被进一步伸长而不导致对所述结构的损坏,所述损坏限制或妨碍其预期用途。
预留部的材料也可为弹性的。对于此类结构,当所述力不再被施加到所述结构上时,层对系带止挡助件(190)可回缩,使得所述结构可基本上“快速回缩”成其初始平坦构型。
对于所述材料特性和对可延展预留部或弹性预留部的适当选择,与上文关于层贴层止挡助件所述的相同的考虑因素是适用的。
也可能提供如下预留部,其为松弛部和在预留部中提供的可延展材料的组合,使得在伸长时,初始时松弛部拉直并且随后所述可延展材料伸长。
层对系带止挡助件(190)在第一层对层止挡助件附接区和第二层对层止挡助件附接区(181,182)中对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的附接可通过本领域已知的任何方法来实现,诸如粘合剂、热粘结、机械粘结(例如压力粘结)、超声波粘结、或它们的组合。
层对系带止挡助件(190)可被设置成与另一个止挡助件诸如与层对系带止挡助件(190)或与如下所述的层贴层止挡助件结合。然而,单独的层对系带止挡助件(190)通常就足以限定在沿纵向尺度施加力时第一层(110)和第二层(120)相对于彼此在相反纵向上的最大移位。另选地,层对系带止挡助件(190)的预留部可通过如下方式来生成:适配第一层对系带止挡助件附接区和第二层对系带止挡助件附接区(191,192)之间的材料以产生层对系带止挡助件(190)的相应区域的延展性。适配所述材料可通过如下方式来进行:修改所述材料,例如结构化类弹性成形(弱化第一层或第二层的材料以使其成为可相对容易地延展的),从而产生洞;或者使用可延展材料来形成预留部。另选地,层对系带止挡助件(180)可由可延展材料制成。对于此类层对系带止挡助件(180),当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相对于彼此被移位时,预留部的材料伸长,直到层对系带止挡助件预留部的伸长不可能变得更长(不施加过量的力,所述过量的力甚至可能使所述结构破裂)。因此,预留部中的材料已达到其最大伸长,即在施加力时其不能够被进一步伸长而不导致对所述结构的损坏,所述损坏限制或妨碍其预期用途。预留部的材料也可为弹性的。对于此类结构,当所述力不再被施加到所述结构上时,层对系带止挡助件(190)可回缩,使得所述结构可基本上“快速回缩”成其初始平坦构型。
一般来讲,层对系带止挡助件(190)可在第一层对系带止挡助件附接区和第二层对系带止挡助件附接区中附接,使得层对系带止挡助件沿或邻近于所述至少一个系带(130)的纵向边缘之一延伸,或者另选地,使得其在所述至少一个系带的纵向边缘之间延伸。层对系带止挡助件(190)在第一层对系带止挡助件附接区和第二层对系带止挡助件附接区(191,192)中对第一层或第二层(110,120)和系带(130)的附接可通过本领域已知的任何方法来实现,诸如粘合剂、热粘结、机械粘结(例如压力粘结)、超声波粘结、或它们的组合。
层对系带止挡助件(190)可被设置成与另一个止挡助件诸如与层对层止挡助件(180)结合。然而,单独的层对系带止挡助件(190)通常就足以限定在沿纵向尺度施加力时第一层(110)和第二层(120)相对于彼此在相反纵向上的最大移位。
d)结构(100)可包括环绕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的至少一部分的包封止挡助件(未示出)和在相应部分中设置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系带(130)。该包封止挡助件在一个或多个包封止挡助件附接区中附接到第一层(110)、第二层(120)和/或系带(130)至少之一。然而,在仅一个包封止挡助件附接区中将包封止挡助件附接到仅第一层(110)、第二层(120)之一或系带(130)至少之一就足够了。
包封止挡助件附接到其自身以形成带有限定的圆周的闭合套环,所述圆周围绕两者间带有系带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的至少一部分。包封止挡助件可沿纵向尺度或沿侧向尺度环绕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一般来讲,如果包封止挡助件沿侧向尺度环绕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则相比于沿纵向尺度环绕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包封止挡助件,尤其是对于相当长的结构,所述包封止挡助件在所述结构伸长并立起时滑脱第一层和第二层(110,120)的风险可较低。然而,通过提供另外的包封止挡助件附接区,可降低此类风险。
包封止挡助件的圆周限定在沿纵向尺度施加力时第一层(110)和第二层(120)相对于彼此在相反纵向上的最大移位。
当结构(100)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时,包封止挡助件松散地围绕第一层和第二层(以及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相应系带)。在沿所述结构的纵向尺度施加力时,所述结构立起,直到包封止挡助件围绕第一层和第二层(以及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相应系带)紧密配合,这将止挡第一层相对于第二层的进一步移位(如果沿纵向尺度继续施加所述力也是如此)。为了有助于避免结构(100)的过度膨胀,包封止挡助件的圆周可使得在系带(130)处于它们的最充分直立位置之前,第一层(110)相对于第二层(120)沿纵向尺度的进一步移位受到抑制。
对于层对层止挡助件、层对系带止挡助件、和(如果明确地提及的话)包封止挡助 件的一般考虑因素
层对层止挡助件和/或层对系带止挡助件可为非弹性的或高度非弹性的(除了预留部之外,如果预留部是通过修改所述材料以使其成为可弹性延展的而提供的)。层对层止挡助件和/或层对系带止挡助件也可为不可延展的或高度不可延展的(除了预留部之外,如果预留部是通过修改所述材料以使其成为可延展的而提供的)。
层对层止挡助件和/或层对系带止挡助件和/或包封止挡助件可由片状材料诸如非织造材料、膜、纸材,片状泡沫,织造织物,针织织物、或这些材料的组合制成。这些材料的组合可为层合物,例如膜和非织造材料的层合物。层对层止挡助件和/或层对系带止挡助件和/或包封止挡助件也可由绳索样或线丝样材料制成。
层对层止挡助件和/或层对系带止挡助件和/或包封止挡助件未必旨在有助于所述结构对沿厚度方向施加到所述结构上的力的抗性。然而,层对层止挡助件和/或层对系带止挡助件和/或包封止挡助件的基重、拉伸强度和抗弯刚度应当足够高以至于能够在所述结构膨胀时避免层对层止挡助件和/或层对系带止挡助件和/或包封止挡助件的意外撕裂。
如果层对层止挡助件和/或层对系带止挡助件和/或包封止挡助件由片状材料制成,则层对层止挡助件和/或层对系带止挡助件和/或包封止挡助件的基重可为至少1g/m2,或至少2g/m2,或至少3g/m2,或至少5g/m2;并且基重还可不超过500g/m2,或不超过200g/m2,或不超过100g/m2,或不超过50g/m2,或不超过30g/m2
如果层对层止挡助件和/或层对系带止挡助件和/或包封止挡助件由绳索样或线丝样材料制成,则层对层止挡助件和/或层对系带止挡助件和/或包封止挡助件的基重可为至少1克/米(g/m),或至少2g/m,或至少3g/m,或至少5g/m;并且基重还可不超过500g/m,或不超过200g/m,或不超过100g/m,或不超过50g/m,或不超过30g/m。
层对层止挡助件和/或层对系带止挡助件的基重可小于系带的基重,例如层对层止挡助件和/或层对系带止挡助件的基重可小于系带基重的80%、或小于50%(如果系带在基重上有变化,则这些值相关于具有最低基重的系带)。
层对层止挡助件的拉伸强度可为至少2N/cm,或至少4N/cm或至少5N/cm。拉伸强度可小于100N/cm、或小于80N/cm、或小于50N/cm、或小于30N/cm、或小于20N/cm。
层对层止挡助件和/或层对系带止挡助件和/或包封止挡助件的抗弯刚度可为至少0.1mNm,或至少0.2mNm,或至少0.3mNm。抗弯刚度可小于200mNm、或小于150mNm、或小于100mNm、或小于50mNm、或小于10mNm、或小于5mNm。这些值适用于片状层对层止挡助件和/或层对系带止挡助件和/或包封止挡助件,对于绳索样或线丝样层对层止挡助件和/或层对系带止挡助件和/或包封止挡助件,抗弯刚度一般不被视为是至关重要的。
层对层止挡助件和/或层对系带止挡助件和/或包封止挡助件的拉伸强度可低于系带的拉伸强度,例如层对层止挡助件的拉伸强度可小于系带拉伸强度的80%、或小于50%(如果系带在拉伸强度上有变化,则这些值相关于具有最低拉伸强度的系带)。
层对层止挡助件和/或层对系带止挡助件和/或包封止挡助件(当由片状材料制成时)的抗弯刚度可低于系带的抗弯刚度,例如层对层止挡助件和/或层对系带止挡助件和/或包封止挡助件的抗弯刚度可小于系带抗弯刚度的80%、或小于50%(如果系带在抗弯刚度上有变化,则这些值相关于具有最低抗弯刚度的系带)。
另选地或除了提供被包括在所述结构中的止挡助件之外,所述结构的最大可能的伸长和立起也可由被包括在所述(一次性)消费产品(其包括所述结构)中的装置来确定。此类装置不需要直接接触所述结构。
所述结构的用途
本发明的结构可用于多种多样的消费产品。实例为伤口敷料或绷带。包括一个或多个本发明的结构的伤口敷料和绷带可被保持为紧密接触带有伤口的人或动物的身体部分。此外,本发明的结构还可提供缓冲效应,从而在被绷带或伤口敷料覆盖的身体部分或伤口无意地撞到硬质表面的情况下充当抗冲件,这是由于所述结构能够在被伸长时增大厚度。
如果一个或多个本发明的结构被包括在柔性包装中(其中所述柔性包装可由膜制成),则所述结构可提供缓冲效应,因此有助于保持所述柔性包装件的内容物。此外,包括一个或多个本发明的结构的柔性包装还可填充所述包装内的区域,所述区域否则的话由于所述包装中所包含的产品形状的缘故将是空的。因此,所述结构可帮助平衡或避免包装变形。这可允许具有例如更加矩形的包装形状,从而允许更容易地进行处理和存储(尤其是当若干包装件被堆叠在彼此上时)。
测试方法
拉伸强度
用带有计算机接口的延伸张力检验器ZwickRoellZ2.5以恒定速率测量拉伸强度,其使用TestExpert11.0软件,如购自ZwickRoellGmbH&Co.KG(Ulm,Germany)。使用负荷传感器,所测量的力在所述负荷传感器范围的10%至90%以内。活动式(上)气动钳口和固定式(下)气动钳口均配有橡胶面夹持件,所述夹持件比测试样品的宽度宽。所有测试均是在被保持在约23℃+2℃和约45%±5%相对湿度的调理室中进行的。
用模具或剃刀刀片切出25.4mm宽和100mm长的材料样品。对于本发明来讲,样品的长度关联于所述结构内的材料的纵向尺度。
如果系带小于前段中所指定材料样品的尺寸,则可从较大的材料片诸如用于制备系带的原材料切出材料样品。应当注意相应地关联此类样品的取向,即将样品的长度关联于所述结构内的材料的纵向尺度。然而,如果系带具有一定程度地小于25.4mm的宽度(例如20mm、或15mm),则样品的宽度可相应地较小而不显著地影响所测量的拉伸强度。
如果系带在不同区域中包括不同的材料,则每种材料的拉伸强度可独立地通过获取相应的原材料来确定。也有可能测量总体系带的拉伸强度。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所测量的拉伸测试将由具有最低拉伸强度的系带内的材料确定。
在测试之前,将样品在约23℃±2℃和约45%±5%相对湿度下预调理2小时。
为了进行分析,将标距设定为50mm。将夹头和负荷传感器归零。将样品插入到上夹持件中,将其在上钳口和下钳口内竖直地对齐,并且闭合上夹持件。将样品插入到下夹持件中并闭合下夹持件。样品应当经受足够的张力以消除任何松弛,但小于负荷传感器上的0.025N的力。
对张力检验器编程以进行延伸测试,以50Hz的采集速率收集力和延伸数据,其间夹头以100mm/min的速率上升直至样品断裂为止。启动张力检验器并开始数据收集。对软件编程以从所构造的力(N)对延伸(mm)曲线记录“峰值力”(N)。如下计算拉伸强度:
拉伸强度=峰值力(N)/样品的宽度(cm)
对于绳索/线丝样材料,拉伸强度=峰值力(N)
分析所有拉伸样品记录拉伸强度,精确至1N/cm。以类似方式分析了总共五个测试样本。对于所有5个测量的样品,计算并记录拉伸强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精确至1N/cm。
抗弯刚度
抗弯刚度使用可商购得自Lorentzen&WettreGmbH(Darmstadt,Germany)的Lorentzen&Wettre的型号为SE016的抗弯测试仪(BRT)来测量。根据SCAN-P29:69来测量所述材料(例如系带以及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刚度,并且对应于根据DIN53121(3.1“两点方法”的要求。为了进行分析,使用25.4mm乘50mm的矩形样品来替代该标准所述的38.1mm乘50mm的样品。因此,弯曲力以mN指定,并且根据下文给出的式子来测量抗弯性。
如下计算抗弯刚度:
S b = 60 × F × l 2 π × α × b
其中:
Sb=以mNm计的抗弯刚度
F=以N计的弯曲力
l=以mm计的弯曲长度
α=以度计的弯曲角
b=以mm计的样本宽度
用模具或剃刀刀片切出25.4mm乘50mm的样品,其中当被结合到结构中时,样品的较长部分对应于所述材料的侧向尺度。如果所述材料为相对柔软的,则弯曲长度“l”应当为1mm。然而,如果所述材料更具刚性使得负荷传感器的容量不能再足够地用于测量并指示了“出错”,则弯曲长度“l”必须设定在10mm。如果在利用10mm的弯曲长度“l”的情况下,负荷传感器再次指示“出错”,则弯曲长度“l”可被选择成多于10mm,诸如20mm或30mm。另选地(或除此之外,如果需要的话),弯曲角可从30°减小至10°。
对于表1中所给定的系带数据,弯曲长度“l”为10mm。对于第一层材料和第二层材料,弯曲长度“l”为1mm。对于系带以及对于第一层和第二层,弯曲角为30°。
在测试之前,将样品在约23℃±2℃和约45%±5%相对湿度下预调理两个小时。
关于在系带的尺寸小于样品尺寸的情况下的系带的尺寸和工序,如上文关于拉伸测试所述的相同的内容是适用的。
表1:合适的第一层材料和第二层材料的基重、拉伸强度和抗弯刚度
实例编号 1 2 3 4
第1层和第2层的基重 13g/m2 15g/m2 17g/m2 25g/m2
第1层和第2层的抗弯刚度 0.3mNm 0.4mNm 0.5mNm 0.9mNm
第1层和第2层的拉伸强度 6.9N/cm 7.9N/cm 7.8N/cm 8.1N/cm
实例材料1至4全部为纺粘聚丙烯非织造材料。
表2:合适的系带材料的基重、拉伸强度和抗弯刚度
实例编号 1 2 3 4
系带的基重 40g/m2 43g/m2 51g/m2 60g/m2
系带的抗弯刚度 10.8mNm 36.3mNm 52.6mNm 105.3mNm
系带的拉伸强度 16.2N/cm 16.1N/cm 18.8N/cm 26.1N/cm
除了实例1(40g/m2的材料)之外,所有系带材料均为纺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非织造材料。实例1为纺粘聚丙烯材料。
测量系带厚度的方法
使用MitutoyoAbsolute厚度装置(型号ID-C1506,MitutoyoCorp.,Japan)来测量平均的测量的厚度。
切出用于系带的材料的样本,其具有40mm×40mm的样本尺寸。如果样本是从现成的结构获取的并且系带的尺寸小于40mm×40mm,则可通过如下方式装配样本:彼此紧靠地放置两个或更多个系带,在它们之间不带有间隙和重叠。在测试之前,将样品在约23℃±2℃和约45%±5%相对湿度下预调理2小时。
将测量板放置在设备的基刀上。当探头接触测量板时将量表归零(测量板具有40mm的直径、1.5mm的高度和2.149g的重量)。将测试件放置在基板上。将测量板对中地放置在样本之上,不施加压力。在10秒之后,向下移动测量杆,直到探头接触测量板的表面,并且从所述量表读取厚度,精确至0.01mm。
测量所述结构的模量的方法
所述结构的模量使用带有计算机接口的张力检验器以恒定的结构压缩速率来测量(一种合适的仪器为ZwickRoellZ2.5,其使用TestExpert11.0软件,如购自ZwickRoellGmbH&Co.KG(Ulm,Germany));使用负荷传感器,所测量的力在所述负荷传感器范围的10%至90%以内。活动式的上固定式气动钳口配有橡胶面夹持件以牢固地夹紧柱塞板(500)。固定式下钳口为尺寸为100mm×100mm的基板(510)。基板(510)的表面垂直于柱塞板(500)。为了将柱塞板(500)固定到上钳口,将上钳口放低至基板(510)的上表面(515)上方20mm。闭合上钳口并且确认柱塞板(500)被牢固地绷紧。柱塞板(500)具有3.2mm的宽度和100mm的长度。将接触所述结构的柱塞板(500)的边缘(520)包括具有r=1.6mm的冲击边缘半径的弯曲表面。为了进行分析,将标距设定为比处于其立起构型的所述结构的厚度高至少10%(见图18)。将夹头和负荷传感器归零。柱塞板(500)的宽度应当平行于所述结构的横向。
在测试之前,将样本在约23℃±2℃和约45%RH±5%RH的相对湿度下预调理2小时。将所述结构放置在基板上,将其转变成其立起构型并在其立起构型中以基本上最大可能的厚度固定到基板,其中其第一(下)层的外表面面朝基板(510)的上表面(515)。所述结构可固定到基板的上表面,例如通过将胶带放置在所述结构的第一(下)层的侧向边缘上并且将胶带固定到基板的上表面。
将张力检验器编程以执行压缩测试,以50Hz的采集速率收集力和行进距离数据,其间夹头以50mm/min的速率从起始位置下降至基板上方2mm(用以避免破坏负荷传感器的安全限度)。
如果直接在其中放置系带的区域中测量所述结构的模量,则力P[N]为当柱塞板透入到所述结构中的压痕深度h[mm]等于柱塞板下方的系带的游离中间部分的纵向尺度的50%时的力。
如果在两个相邻系带之间测量所述结构的模量,则力P[N]为当柱塞板透入到所述结构中的压痕深度h[mm]等于最靠近柱塞板的所述两个系带的游离中间部分的纵向尺度的50%(即如沿纵向结构尺度所见,系带位于柱塞板的每侧上)时的力。如果所述两个相邻系带(在它们之间测量所述模量)的游离中间部分相关于它们的游离中间部分的纵向尺度彼此不同,则计算这两个游离中间部分的平均值,并且柱塞板透入到所述结构中的压痕深度h[mm]等于该平均游离纵向尺度的50%。
以类似方式分析了总共三个测试样品。
如下计算模量E[N/mm2]:
E = 3 P 8 r h .
其中r为柱塞板的冲击边缘半径,即r=1.6mm。
对于所有3个测量的样品,计算并记录模量E的平均值。
所有测试均是在被保持在约23℃+2℃和约45%RH±15%相对湿度的调理室中进行的。
实例结构
实例结构的制备
对于每个结构,用模具或剃刀刀片切出纵向尺度为150mm且侧向尺度为25mm的2个非织造材料片。这些非织造材料将成为所述结构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用模具或剃刀刀片切出4个系带(实例1,2,4和5),6个系带(实例3)分别具有10mm的纵向尺度(这将在最终结构中导致4mm的游离中间部分的纵向尺度,同时每个侧向边缘上的3mm分别附接到第一层和第二层)和25mm的侧向尺度。将长度为3mm且宽度为25mm的双面胶带(例如3购自3M的M双面医用胶带1524-3M(44g/m2))施加于邻近于侧边缘的每个系带的第一表面上,所述侧边缘将成为最终结构中系带的第一侧向边缘;并且将第二胶带施加于邻近于侧边缘的每个系带的第二表面上,所述侧边缘将成为最终结构中的系带的第二侧向边缘。将胶带的宽度与系带的侧向尺度对齐。
从系带移除一个剥离带并且将胶带附接到第一层,使得系带的侧向尺度与第一层的侧向尺度对齐。
对于实例1:放置第一系带、第二系带、第三系带和第四系带,使得当系带平坦地放置在第一层上时相邻系带之间的间距为10mm。
对于实例2,4和5:放置第一系带、第二系带、第三系带和第四系带,使得当系带平坦地放置在第一层上时相邻系带之间的间距为5mm。
对于实例3:在该实例中,将6个系带定位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放置第一系带至第六系带,使得当系带平坦地放置在第一层上时,在相邻系带之间不存在间距并且相邻系带彼此重叠3mm。
对于所有实例,系带应当被相应地定位,从而在第一层和第二层的侧向边缘处留出足够的空间以允许以下述方式将第一层附接到第二层。
对于所有实例结构,第一层和第二层均由表1的实例2的材料制成。用于实例结构1,2,3和5的系带由表2的实例4的系带材料制成,而实例结构4的系带由表2的实例1的系带材料制成。
从所有四个系带上的剩余胶带片移除剩余剥离层,并且将第二层附接在第一层和系带之上,使得第二层全同于第一层。
为了在从其中放置系带的区域纵向向外的区域中将第一层粘结到第二层(止挡助件),提供两片具有3mm的长度和25mm的宽度的双面胶带(例如购自3M的3M双面医用胶带1524-3M(44g/m2))。第一胶带朝第一层的侧向边缘之一附接到第一层,使得该第一胶带和相邻系带之间的距离为20mm。第二胶带朝第一层的相应的另一个侧向边缘附接到第一层,使得该第二胶带和相应的相邻系带之间的距离为20mm。第一胶带和第二胶带的宽度与第一层的侧向尺度对齐。请注意在所述结构被转变成其立起构型(见下一个步骤)之前,第一胶带和第二胶带不附接到第二层。
沿纵向尺度将所得孔室成形结构拉伸为立起构型,使得第一层和第二层在相反方向上移位并且系带相对于第一层和第二层移动成90°的直立位置。值得注意的是,所述90°不适用于从最外系带纵向向外的区域(沿纵向尺度观察),因为第一层和第二层在该区域中沿循渐缩的路径,直到其中它们彼此重合的点为止(见例如图1B)。将所述结构保持在其立起构型,并且经由第一胶带和第二胶带将第一层附接到第二层以将所述结构固定在其立起构型。释放所述力并允许所述结构松弛。
对于结构模量测试,将装配好的孔室成形结构平坦且未拉伸地放置在柱塞板下方。拉伸孔室成形结构,使得在立起构型中系带相对于相邻系带之间的区域中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大约成90°的角度。
将柱塞板对中地放置在介于所述结构的所述两个中心系带之间的空间中,除了实例5之外,其中柱塞板被对中地直接放置在其中所述两个被对中地定位的(沿所述结构的纵向观察)系带之一所在的位置。使用胶带将立起结构固定到基板。沿循上文关于所述结构模量所述的测试工序。
表3:所述结构的模量
实例结构编号 1 2 3 4 5
模量[N/mm2] 0.028 0.039 0.107 0.005 0.151
所述数据表明,取决于例如所述模量是否是在相邻系带之间测量的(实例1至4),或者其是否是直接在其中系带被附接到第一层和第二层的位置中测量的,所测量的结构的模量将是不同的。对于给定结构,在相邻系带之间,模量通常将低于直接在系带处的情况。
本文所引用的所有转让给Procter&GambleCompany的专利和专利申请(包括在其上公布的任何专利)均引入本文,以供在与其一致的范围内参考。
应当了解,本文所公开的量纲和值不旨在严格限于所引用的精确数值。相反,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每个这样的量纲旨在表示所述值以及围绕该值功能上等同的范围。例如,公开为“40mm”的量纲旨在表示“约40mm”。
在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引用的所有文件都在相关部分中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对于任何文件的引用不应当解释为承认其是有关本发明的现有技术。当本发明中术语的任何含义或定义与以引用方式并入的文件中术语的任何含义或定义矛盾时,应当以在本发明中赋予该术语的含义或定义为准。
虽然已经举例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各种变化和修改。因此,本文旨在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涵盖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Claims (16)

1.一种结构,所述结构具有纵向尺度和垂直于所述纵向尺度的侧向尺度,并且在沿所述结构的纵向尺度施加力时所述结构能够沿所述纵向尺度伸长,其中所述结构同时能够从初始平坦构型转变成立起构型,
其中所述结构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每个层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由两个间隔开的侧向边缘限定的平行于所述结构的纵向尺度的纵向尺度、和由两个间隔开的纵向边缘限定的平行于所述结构的侧向尺度的侧向尺度,其中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至少部分地彼此重叠,其中在沿所述纵向尺度施加力时所述第一层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层在相反方向上沿所述纵向结构尺度移位,
所述结构还包括系带,所述系带在其中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彼此重叠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中设置在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以及所述系带由膜、非织造材料、纸材、片状泡沫、织造织物、针织织物或它们的组合制成,每个系带均具有由两个间隔开的侧向系带边缘限定的纵向尺度、和由两个间隔开的纵向系带边缘限定的侧向尺度,
每个系带均在第一系带附接区中以在或邻近于所述系带的侧向边缘之一的一部分附接到所述第一层的内表面并且在第二系带附接区中以在或邻近于所述系带的另一个侧向边缘的一部分附接到所述第二层的内表面,介于所述第一系带附接区和所述第二系带附接区之间的每个系带的区域形成游离中间部分,
所述系带沿所述结构的纵向尺度彼此间隔开,并且所有系带均在所述第一系带附接区和所述第二系带附接区中附接到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使得在沿所述结构的纵向尺度施加力时所述系带的游离中间部分能够从初始平坦构型转变至立起构型,因此总体上将所述结构从初始平坦构型转变成立起构型,其中所述立起处在垂直于所述结构的纵向尺度和侧向尺度的方向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系带在它们的立起构型中采用Z样形状、C样形状、T样形状、或双T样形状。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止挡助件,当继续施加沿所述纵向尺度的力时,所述止挡助件限定所述第一层相对于所述第二层沿所述纵向尺度在相反方向上的最大移位,其中由所述止挡助件限定的最大移位小于在不存在此类止挡助件的情况下由所述系带提供的最大移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止挡助件选自由以下项构成的组:
a)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在至少一个附接区中彼此附接,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层贴层附接区被设置成使得当所述结构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时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之一具有一个或多个预留部,所述预留部优选地被设置在所述层贴层附接区和最靠近所述层贴层附接区的所述系带之间;当所述结构被转变成其立起构型时所述预留部能够拉直和/或延伸;和
b)层对层止挡助件,所述层对层止挡助件从所述第一层延伸至所述第二层并且在第一层对层止挡助件附接区中附接到所述第一层,并且还在第二层对层止挡助件附接区中附接到所述第二层,其中当所述结构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时,所述层对层止挡助件在所述第一层对层止挡助件附接区和所述第二层对层止挡助件附接区之间设置有层对层止挡助件预留部,当所述结构被转变成其立起构型时所述预留部能够拉直和/或延伸;和
c)层对系带止挡助件,所述层对系带止挡助件从所述第一层或所述第二层延伸至所述系带之一,并且在第一层对系带止挡助件附接区中附接到所述第一层或所述第二层,并且在第二层对系带止挡助件附接区中附接到所述系带,其中当所述结构处于其初始平坦构型时所述层对系带止挡助件在所述第一层对系带止挡助件附接区和所述第二层对系带止挡助件附接区之间设置有层对系带止挡助件预留部,当所述结构被转变成其立起构型时所述预留部能够拉直和/或延伸;和
d)包封止挡助件,所述包封止挡助件环绕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的至少一部分和介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之间的所述系带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包封止挡助件在至少一个包封止挡助件附接区中附接到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和/或一个或多个系带,并且其中所述包封止挡助件还附接到其自身以形成带有限定的圆周的闭合套环,所述圆周围绕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的至少一部分和介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之间的所述系带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包封止挡助件的圆周限定所述结构在其立起构型中的最大厚度;其中所述厚度垂直于所述结构的侧向尺度和纵向尺度;和
e)a)至d)的任何组合。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为非弹性的,优选地至少在其中提供预留部的所述区域之外为非弹性的且不可延展的,所述预留部被包括在止挡助件中。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系带所在的区域和介于相邻系带之间的区域具有约0.01N/mm2至约0.3N/mm2的模量。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初始平坦构型的结构中的所述系带的纵向尺度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的纵向尺度。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其中在释放沿所述纵向尺度施加的力时,所述立起结构构型基本上完全恢复到其初始平坦构型。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系带在拉伸强度上、在抗弯刚度上或在拉伸强度和抗弯刚度上彼此不同。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其中与朝所述结构的侧向边缘提供的所述系带相比,朝所述结构的纵向中心提供的一个或多个系带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或较高的抗弯刚度。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系带中的至少一些的侧向尺度小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的侧向尺度,其中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的侧向尺度相比具有较小侧向尺度的所述系带被侧向相邻的系带侧接。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其中在一个或多个系带中,直接邻近于所述第一系带附接区和/或所述第二系带附接区的所述游离中间部分的那些部分与所述系带的剩余游离中间部分相比具有不同的抗弯刚度、不同的拉伸强度、或不同的抗弯刚度和拉伸强度。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由单个连续材料制成,所述材料折叠在所述结构的侧向边缘之一处,使得所述第一层的侧向边缘之一与所述第二层的侧向边缘之一重合,其中这些侧向边缘被定位在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的界面处。
14.一种一次性消费产品,所述一次性消费产品包括至少一个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次性消费产品,其中所述一次性消费产品为伤口敷料或绷带。
16.一种柔性包装,所述柔性包装包括至少一个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
CN201480049978.5A 2013-09-10 2014-09-08 孔室成形结构 Pending CN10553089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14022266A 2013-09-10 2013-09-10
US14/022,266 2013-09-10
PCT/US2014/054482 WO2015038455A1 (en) 2013-09-10 2014-09-08 Cell forming structur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0897A true CN105530897A (zh) 2016-04-27

Family

ID=51542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9978.5A Pending CN105530897A (zh) 2013-09-10 2014-09-08 孔室成形结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073324A1 (zh)
EP (1) EP3043758A1 (zh)
JP (1) JP2016533841A (zh)
CN (1) CN105530897A (zh)
WO (1) WO20150384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83321A1 (en) * 2017-11-10 2019-05-15 EMPA Eidgenössische Materialprüfungs- und Forschungsanstalt Fibre meshes with controlled pore sizes
KR102447724B1 (ko) * 2021-12-31 2022-09-27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신축 균일도가 향상된 신축성 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447725B1 (ko) * 2021-12-31 2022-09-27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신축 균일도가 향상된 신축성 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18801A (en) * 1993-08-03 1996-05-21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Web materials exhibiting elastic-like behavior
CN1143904A (zh) * 1994-03-18 1997-02-26 莫恩里克公司 一种吸水物体
CN1547634A (zh) * 2000-11-03 2004-11-17 张力可激活的基片
WO2006099975A1 (en) * 2005-03-21 2006-09-28 Fiberweb Corovin Gmbh Two-dimensional web materia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s well as use thereof
US20070093768A1 (en) * 2005-10-21 2007-04-26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 comprising auxetic materials
US20070203467A1 (en) * 2006-02-28 2007-08-30 Koele Matthew L Absorbent article featuring a laminated material with a low Poisson's Ratio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80471A (en) * 1968-06-24 1971-05-25 Union Camp Corp Collapsible cellular box partitions
GB8916231D0 (en) * 1989-07-14 1989-08-31 Evans Kenneth E Polymeric materials
GB2234705B (en) * 1989-07-20 1993-02-10 Secr Defence Variable insulation pile fabrics
US7252870B2 (en) * 2003-12-31 2007-08-07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Nonwovens having reduced Poisson ratio
GB2411621A (en) * 2004-03-02 2005-09-07 Neil Saville A variable geometry variable insulation fabric
GB201003012D0 (en) * 2010-02-23 2010-04-07 Rolls Royce Plc Vibration damping structures
CN105530901A (zh) * 2013-09-10 2016-04-27 宝洁公司 包括拉胀孔室成形结构的吸收制品
WO2015038457A1 (en) * 2013-09-10 2015-03-19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s comprising extensible auxetic structures which increase in calip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18801A (en) * 1993-08-03 1996-05-21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Web materials exhibiting elastic-like behavior
CN1143904A (zh) * 1994-03-18 1997-02-26 莫恩里克公司 一种吸水物体
CN1547634A (zh) * 2000-11-03 2004-11-17 张力可激活的基片
WO2006099975A1 (en) * 2005-03-21 2006-09-28 Fiberweb Corovin Gmbh Two-dimensional web materia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s well as use thereof
US20070093768A1 (en) * 2005-10-21 2007-04-26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 comprising auxetic materials
US20070203467A1 (en) * 2006-02-28 2007-08-30 Koele Matthew L Absorbent article featuring a laminated material with a low Poisson's Ratio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43758A1 (en) 2016-07-20
JP2016533841A (ja) 2016-11-04
US20150073324A1 (en) 2015-03-12
WO2015038455A1 (en) 2015-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30901A (zh) 包括拉胀孔室成形结构的吸收制品
US20160067939A1 (en) Multi-level cell forming structures and their use in disposable consumer products
US20160067940A1 (en) Cell forming structures and their use in disposable consumer products
JP5101632B2 (ja) 伸張可能な側部を備える使い捨て着用可能吸収性物品
BRPI0418922B1 (pt) Artigo absorvente compreendendo um laminado elástico
CN105473112A (zh) 包括厚径增大的可延展拉胀结构的吸收制品
KR20070103479A (ko) 통기성 탄성 웹
KR20060008894A (ko) 통기성 탄성 웹
CN105530897A (zh) 孔室成形结构
EP3067029B1 (en) Absorbent articles with structures able to lift upwards towards the wearer
EP3067026B1 (en) Absorbent articles with improved barrier leg cuffs
EP3067027B1 (en) Absorbent articles with improved barrier leg cuffs
US20160262954A1 (en) Absorbent articles with structures able to lift upwards towards the wearer
BR112019023589B1 (pt) Artigo absorvente, e, método de formação de um artigo absorven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