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526702A - 加热系统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加热系统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26702A
CN105526702A CN201510992140.6A CN201510992140A CN105526702A CN 105526702 A CN105526702 A CN 105526702A CN 201510992140 A CN201510992140 A CN 201510992140A CN 105526702 A CN105526702 A CN 1055267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bearing
unit
bearing unit
heating
heat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921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G·托伊夫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leckmann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Bleckmann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leckmann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Bleckmann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5526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67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21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 A47J27/21008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electrically heated
    • A47J27/21041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electrically heated with heating elements arranged outside the water vess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00Water heaters, e.g. boilers, continuous-flow heaters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 F24H1/18Water-storage heaters
    • F24H1/20Water-storage heaters with immersed heating elements, e.g. electric elements or furnace tubes
    • F24H1/201Water-storage heaters with immersed heating elements, e.g. electric elements or furnace tubes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00Water heaters, e.g. boilers, continuous-flow heaters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 F24H1/10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 F24H1/101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21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 A47J27/21008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electrically heated
    • A47J27/21058Control devices to avoid overheating, i.e. "dry" boiling, or to detect boiling of the water
    • A47J27/21083Control devices to avoid overheating, i.e. "dry" boiling, or to detect boiling of the water with variable operating parameters, e.g. temperature or boiling peri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21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 A47J27/21008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electrically heated
    • A47J27/21058Control devices to avoid overheating, i.e. "dry" boiling, or to detect boiling of the water
    • A47J27/21108Control devices to avoid overheating, i.e. "dry" boiling, or to detect boiling of the water using a bimetallic ele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21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 A47J27/21008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electrically heated
    • A47J27/21058Control devices to avoid overheating, i.e. "dry" boiling, or to detect boiling of the water
    • A47J27/21133Control devices to avoid overheating, i.e. "dry" boiling, or to detect boiling of the water using a fusible material or a shape memory effect [SME]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54Water boiling vessels in beverage making machines
    • A47J31/56Water boiling vessels in beverage making machines having water-level controls; having temperature contr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5/00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 A47L15/42Details
    • A47L15/4285Water-heater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00Water heaters, e.g. boilers, continuous-flow heaters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 F24H1/10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 F24H1/101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 F24H1/102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with resistan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1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 F24H9/180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for water heaters
    • F24H9/181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H9/200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 F24H9/201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using electrical energy supply
    • F24H9/2021Storage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H9/200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 F24H9/201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using electrical energy supply
    • F24H9/2028Continuous-flow heat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02Details
    • H05B3/04Waterproof or air-tight seals for heat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40Heating elements having the shape of rods or tubes
    • H05B3/42Heating elements having the shape of rods or tubes non-flexibl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40Heating elements having the shape of rods or tubes
    • H05B3/42Heating elements having the shape of rods or tubes non-flexible
    • H05B3/48Heating elements having the shape of rods or tubes non-flexible heating conductor embedded in insulating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78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mersion 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17Manufactur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hea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 Mounting Of Bearings Or Other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ressure Welding/Diffusion-Bonding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加热流体介质的加热系统的加热系统组件(100、700、900),所述加热系统组件(100、700、900)包含:包含湿侧的承载单元(110、910),其中,所述湿侧对应于所述承载单元(110、910)的构造为与所述流体介质接触的表面;加热单元(120、720、920)。加热单元(120、720、920)可借助联结步骤联结到承载单元(110、910),其中,所述联结步骤包含锡焊步骤、激光焊步骤、胶合步骤、超声焊步骤和/或摩擦焊步骤中的至少一个。承载单元(110、910)可包含铝。

Description

加热系统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系统组件、加热流体介质的加热系统,以及用于提供加热系统组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很多类型的家用器具或家用机器而言,加热诸如水的流体介质是必需的。加热可借助一个或多个加热系统来实现。为了达到那样的程度,可提供介质回路,回路中布置的泵导致所述介质在回路内循环。
这种加热系统的基本方面在于,与介质回路中的所有其它组件类似,系统应只占用空间的一小部分,并且制造成本应较低。另外,加热系统组装应当是简单的。在可导致家用器具内的塑料组件融化或着火的危急运行状态发生时,加热系统的可靠防护必须得以保证。在一些家用器具中,还必须防止介质被加热超过预定温度。例如,在洗碗机中,必须防止洗涤水超过其沸腾温度。
US专利申请2006/0236999A1公开了一种用于加热流体介质的加热系统,其特别用于家用器具,所述加热系统包括承载单元,布置在承载单元上的加热单元和布置在承载单元上的传热元件,传热元件包括是热的良导体的材料。在传热元件上,由通过对应通孔的固定元件安装有温度防护设备。
制造加热系统和加热系统组件的总体目标在于提供更小和更紧凑的结构部件,该结构部件提供充分的热能(如果和之前的热能不一样)。另外的目标在于减少制造成本。
另外,当使用有连续流动水加热器的传统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元件(如,热熔丝)时,在用例如一个或多个螺钉将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元件固定到安装板时存在困难。也就是说,当安装板被锡焊到加热单元时,它可能会弯曲。此外,当将各个固定螺钉紧固到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元件时,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元件会从固定板上抬升,并保持在热位置上方的空气中。其结果是,加热单元的中心内的最大量的热量不能被直接释放到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元件,而必须通过例如安装板、螺钉和/或基板凸缘来释放。这些效果导致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元件的反应时间不能被接受(即,太慢)。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供一种加热系统组件、加热系统和用于提供加热系统组件的方法,其能克服现有技术中加热系统的缺点。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加热流体介质的加热系统的加热系统组件,所述加热系统组件包括:包含湿侧的承载单元,其中所述湿侧对应于所述承载单元的构造为与所述流体介质接触的表面;布置在所述承载单元的湿侧上且构造为与所述流体介质接触的加热单元,其中所述加热单元借助联结步骤联结到所述承载单元,其中所述联结步骤包含锡焊步骤、激光焊步骤、胶合步骤、超声焊步骤、和/或摩擦焊步骤中的至少一个。
通过将加热单元设置在承载单元的湿侧而不是干侧上,加热单元产生的热量可以更有效地传递到将被加热的流体介质中。这是因为加热单元被直接地浸没在流体介质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加热单元的大部分表面与流体介质直接接触。因此,加热单元被更有效率地使用,并且加热系统的整体尺寸能够被减小。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采用铝作为加热单元和/或承载单元的材料,加热系统的整体成本可进一步减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垂直于所述加热单元的轴向的第一横截面,其中所述第一横截面对应于具有磨圆边缘的梯形。为加热单元的横截面选择磨圆边缘通常简化了加热单元的制造,因为可以从具有例如圆形横截面的管状元件开始,然后逐步变形成具有磨圆边缘的梯形。选择梯形形式进一步提供了将加热单元的基本平坦的表面联结到承载单元的湿侧的可能性。因此,不仅能够将加热单元更牢固地附接到承载单元,还能够改善到承载单元的热传递。这使得能够在承载单元的干侧(即,承载单元的与湿侧相对的表面)上设置一个或多个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单元包含垂直于所述加热单元的轴向的第一横截面,其中所述第一横截面对应于具有磨圆边缘的帽状梯形。除了上文提及的具有磨圆边缘的梯形的优点,选择帽状形式还包括的其它优点在于,当采用激光焊将加热单元附接到承载单元时,加热单元与承载单元之间的联结强度可以改善。这是因为,加热单元的侧表面上的翼形特征提供了能够在激光焊工艺中融化到承载单元内的附加材料。例如,帽状外形可对应于钟状外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单元包含第一不粘涂层;其中所述联结步骤包含胶合步骤。由于加热单元设置在承载单元的湿侧,加热单元与将被加热的流体介质直接接触。所以,加热单元的表面会因积垢或因腐蚀性的洗碗机洗涤剂而退化。提供不粘涂层有助于保护加热单元的外表面,从而可以实现加热系统的更长的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单元包括铝,其中所述承载单元的所述湿侧包含第二不粘涂层。承载单元的湿侧与将被加热的流体介质直接接触。因此,湿侧会因积垢或因腐蚀性的洗碗机洗涤剂而退化。提供不粘涂层有助于保护承载单元的湿侧,从而可以实现加热系统的更长的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不粘涂层和/或所述第二不粘涂层包括陶瓷基材料、溶胶-凝胶涂层和/或等离子涂层中的至少一个。
在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单元包含第一不粘涂层,其中所述承载单元包含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至少包含铝层和不锈钢层,其中所述不锈钢层布置在所述承载单元的所述湿侧上,并且其中所述铝层布置在所述承载单元的干侧上,其中所述承载单元的所述干侧对应于所述承载单元的布置为与所述承载单元的所述湿侧相对的表面。通过选择包含在承载单元的湿侧上具有结实表面的复合材料的承载单元,承载单元湿侧的表面保护不再是必要的。所以,加热系统的制造整体得以简化。在一个例子中,复合材料可以借助冷辊压接合工艺生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单元借助联结步骤联结到所述承载单元,其中所述联结步骤包含激光焊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加热系统组件还包含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所述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包括下表面;其中所述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的所述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承载单元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热接触;其中所述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的所述下表面和所述承载单元的所述上表面借助联结步骤彼此联结,其中所述联结步骤包含激光焊步骤、点焊步骤、钨极氩弧焊步骤和/或超声焊步骤中的至少一个。一般而言,采用激光焊将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元件附接到加热系统中包含的优点在于,与现有技术中使用诸如鞍形弹性垫圈的安装方法相比功能性和安全性更高。特别地,通过焊接将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元件固定到加热单元上显著地改善(即减少)了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元件的反应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包含具有斜边的下部;其中所述斜边靠近所述下表面;其中所述斜边包含小于90°的斜角;其中所述焊缝大致沿所述斜边定位。通过采用具有小于90°的斜角的斜边,更易于用激光束达到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的下表面与承载单元的上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其结果是,需要的激光能量较少,同时在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的下表面和承载单元的上表面之间仍能获得理想的附接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加热系统组件还包含壳体单元;和构造为将所述壳体单元联结到所述承载单元的联结装置,其中所述联结装置包含压力装配连接机构和/或形状锁定连接机构的至少之一。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结装置包含压力装配连接机构,其中所述压力装配连接机构包含压力装配密封连接件。在一个例子中,压力装配密封连接件可包含聚亚氨酯黏合剂。在其它例子中,压力装配密封连接件可包含硅树脂黏合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单元包含圆孔;其中所述加热系统组件还包含导流单元,所述导流单元构造为穿插通过所述承载单元的所述圆孔;并且联结装置构造为将所述导流单元联结到所述承载单元,其中所述联结装置包含压力装配连接机构和/或形状锁定连接机构中的至少一个。通过以上述方式将导流单元联结到承载单元,简单且直接地组装加热系统组件成为可能。也就是说,导流单元可从湿侧被引入圆孔,然后通过上述机构之一固定。
在本发明的另外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提供用于加热流体介质的加热系统的加热系统组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构造为与所述流体介质接触的加热单元布置在承载单元的湿侧,其中所述湿侧对应于所述承载单元的构造为与所述流体介质接触的表面;和将所述加热单元联结到所述承载单元的所述湿侧,其中所述联结包含锡焊步骤、激光焊步骤、胶合步骤、超声焊步骤和/或摩擦焊步骤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在将所述加热单元联结到所述承载单元的所述湿侧之前,将不粘涂层施加到所述加热单元,其中将所述加热单元联结到所述承载单元的所述湿侧包含将所述加热单元胶合到所述承载单元的所述湿侧。在将加热单元附接到承载单元的湿侧之前将所述不粘涂层施加到所述加热单元极大地简化了加热系统的组装。也就是说,加热单元可简单地沉入或浸入不粘涂层单元一段给定的时间,然后附接到承载单元。由此,在组装加热系统组件之后将不粘涂层施加到加热单元上这一枯燥并且通常很难的工艺不再是必要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提供用于加热流体介质的加热系统的加热系统组件的方法,所述加热系统组件包含:包含湿侧和干侧的承载单元,其中所述湿侧对应于所述承载单元的构造为与所述流体介质接触的表面,其中所述干侧位于与所述湿侧相对的表面上;加热单元布置在所述承载单元的所述干侧上;其中承载单元包含铝。
通过将加热单元布置在干侧上,承载单元的湿侧因此没有边缘或底切。因此,涂覆承载单元的湿侧(例如,用不粘涂层)被极大地便利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单元包含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至少包含铝层和不锈钢层,其中所述不锈钢层布置在所述承载单元的所述湿侧上,并且所述铝层布置在所述承载单元的所述干侧上。通过选择包含在承载单元的湿侧上具有坚固表面的复合材料的承载单元,承载单元的湿侧的表面保护不再是必要的。因此,加热系统的制造整体得以简化。在一个例子中,可借助冷辊压接合工艺生产复合材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单元还包含构造为容纳所述加热单元的凹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单元包含垂直于所述加热单元的轴向的第一横截面,其中所述第一横截面对应于具有磨圆边缘的帽状梯形;其中所述具有磨圆边缘的帽状梯形优选地对应于具有磨圆边缘的钟状梯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对应于所述加热单元的所述第一横截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单元布置在所述凹槽内,其中所述凹槽的所述横截面和所述加热单元的所述横截面被选择为使得所述加热单元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干侧的一部分形成平坦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结步骤包含绗缝焊步骤。通过绗缝焊步骤,可以避免整个加热系统的热变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加热系统组件还包含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所述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包含下表面;其中所述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的所述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加热单元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热接触;其中所述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的所述下表面和所述加热单元的所述上表面借助联结步骤彼此联结,其中所述联结步骤包含激光焊步骤、点焊步骤、钨极氩弧焊步骤、和/或超声焊步骤中的至少一个。通常,用激光焊来附接加热系统中的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元件所包含的优点在于,与现有技术中使用鞍形弹性垫圈的安装方法相比,功能性和安全性更高。特别地,通过焊接将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元件固定到加热单元上显著地改善(即减少)了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元件的反应时间。另外,当加热单元布置在干侧上时,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元件可与加热单元的外表面直接接触,从而进一步改善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元件的反应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元件的所述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承载单元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热接触;其中所述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元件的所述下表面与所述承载单元的所述上表面借助联结步骤彼此联结,其中所述联结步骤包含激光焊步骤、点焊步骤、钨极氩弧焊步骤和/或超声焊步骤中的至少一个。通过与承载单元热接触,该实施例能够监测和/或控制所述流体介质的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方面,提供了一种提供用于加热流体介质的加热系统的加热系统组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加热单元布置在承载单元的干侧上,其中所述干侧布置为与所述承载单元的湿侧相对,其中所述湿侧对应于所述承载单元的构造为与所述流体介质接触的表面;和将所述加热单元联结到所述承载单元的所述干侧,其中所述承载单元包含铝。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加热流体介质的加热系统的加热系统组件,所述加热系统组件包含:包含湿侧的承载单元,其中所述湿侧对应于所述承载单元的构造为与所述流体介质接触的表面;布置在所述承载单元的所述湿侧上且构造为与所述流体介质接触的加热单元;其中所述加热单元借助联结步骤联结到所述承载单元,其中所述联结步骤包含激光焊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方面,提供了一种提供用于加热流体介质的加热系统的加热系统组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加热单元布置在承载单元的干侧上,其中所述干侧被布置为与所述承载单元的湿侧相对,其中所述湿侧对应于所述承载单元的构造为与所述流体介质接触的表面;和将所述加热单元联结到所述承载单元的所述干侧,其中所述联结包含激光焊步骤。
应该理解的是,权利要求1中的加热系统组件和权利要求14中的提供加热系统组件的方法具有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的相似和/或相同的优选实施例。
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还可以是从属权利要求或上述实施例与各个独立权利要求的任意组合。
参考下文说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将更明显且被阐明。
附图说明
附图中:
图1示意性且示例性地显示了加热系统组件的实施例;
图2示意性且示例性地显示了加热系统组件的组装后的形式;
图3示意性且示例性地显示了包含加热系统组件的加热系统的实施例;
图4示意性且示例性地显示了将加热系统组件附接到泵壳体上的实施例;
图5示意性且示例性地显示了安装有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的加热系统组件的实施例;
图6示意性且示例性地显示了加热系统组件;
图7示意性且示例性地显示了加热系统组件的另外的实施例;
图8示意性且示例性地显示了提供用于加热流体介质的加热系统的加热系统组件的方法;
图9和10示意性且示例性地显示了加热系统组件的另外的实施例;
图11示意性且示例性地显示了安装有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的加热系统组件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且示例性的显示了加热系统组件100的实施例。加热系统组件100包含承载单元110和加热单元120。
加热系统组件100可连接到例如洗碗机的输送泵。加热系统组件100可以在家用器具的组装期间附接到输送泵或输送泵壳体。在其它例子中,加热系统组件100可以与输送泵一起形成预装结构单元。
如从图1中可看到的,承载单元110是圆盘。承载单元110在与其中心轴(未显示)同心的位置具有圆孔111,输送泵的吸入管以关于介质的密封完整性穿过其中。在其外部周缘处,承载单元110可以以关于介质的密封完整性接合在输送泵壳体的边缘上方。在泵已安装好的状态下,承载单元110面向图1中板片的下边缘方向的一侧与将被加热的介质直接接触,因此可被称为湿侧,反之,承载单元110面向板片上边缘的一侧,不与介质直接接触,因此可以被称为干侧。
在一个例子中,图1的加热系统组件100可以优化为选择“全铝”,其中承载单元110和加热单元120都用铝制成。然而对于这种构造,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当家用器具被错误地使用时(例如,节制地使用洗碗机盐),铝上会结水垢。另外,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将被加热的介质(例如,洗涤剂)中的物质侵蚀铝并缩短承载单元110和/或加热单元120的寿命。在一个例子中,承载单元110的湿侧可涂覆不粘涂层。不粘涂层可以保护承载单元110不因与水接触而受到腐蚀或其它损害。在一个例子中,加热单元120也可涂覆相同的或其它的不粘涂层,以保护加热单元120不因与水接触而受到腐蚀或其它损害。在一个例子中,不粘涂层可由陶瓷基材料组成。在附加的和/或可选的例子中,不粘涂层可借助溶胶-凝胶工艺来制造。通过采用陶瓷基的不粘涂层,使铝表面可在洗碗机中安全使用。在其它例子中,不粘涂层可对应于等离子涂层。等离子涂层特别具有的优点在于非常坚固,可抵抗诸如洗碗机液体中的硅酸盐等的磨蚀介质。
在另外的例子中,只有加热单元120是由铝组成的,而承载单元110可由诸如不锈钢的抗腐蚀钢组成。然后,不粘涂层只需被施加到加热单元120上。另外,加热单元120可例如被胶合到承载单元110。在另外的例子中,只有加热单元120是由铝组成的,而承载单元110可由复合材料组成。在一个例子中,复合材料可借助冷辊压接合工艺来制造。可以选择复合材料以使承载单元110的湿侧主要由不锈钢组成,而承载单元110的干侧主要由铝组成。然后,不粘涂层只需被施加到加热单元120。另外,如下文所述的,通过选择承载单元110的干侧主要由铝组成,一个或多个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通过焊接而被固定到承载单元110的干侧的可行性得到提高。
在加热系统组件100的组装期间,加热单元120的加热单元连接部分120a穿过承载单元110的加热单元容纳孔110a。在一个例子中,加热单元连接部分120a可用于将加热单元120连接到电源。
图2示意性且示例性地显示了加热系统组件100组装后的形式。如图2中可看到的,加热单元120可直接附接到承载单元110。加热单元120在垂直于加热单元120的主轴线的方向上呈现第一横截面,主轴线沿加热单元120的轴向延伸。在图2显示的例子中,第一横截面对应于具有磨圆边缘的梯形。如下文将解释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加热单元120的其它横截面形状。加热单元120的第一侧面向承载单元110的湿侧。在一个例子中,加热单元120的第一侧基本平坦。所以加热单元120的第一侧几乎所有区域与承载单元110的湿侧接触。加热单元120产生的热被传递到将被加热的介质,其中介质布置在承载单元110的湿侧上。
在一个例子中,加热单元120的第一侧被锡焊到承载单元110。那就意味着,加热单元120的第一侧上和/或承载单元110的湿侧的对应部分上将涂锡焊料。接下来,装配件借助诸如炉子被加热。然而,使用锡焊将加热单元120连接到承载单元110的一个问题在于,锡焊一般是在接近于铝的熔化温度的温度下执行的。因此,铝的部分,如加热单元120和/或承载单元110,更难于处理,因为在被加热到接近它们的熔点时它们就不太刚硬。所以,优选的是采用后续制造步骤,使铝的部分不软,即维持它们的硬度。
所以,在其它例子中,加热单元120的第一侧借助激光焊附接到承载单元110。这种情形下,将不需要锡炉。另外,与锡焊相比,激光焊还可使用高品质的铝。在一个例子中,可以使用AlMg4.5作为承载单元110和/或加热单元120的材料。高品质的铝的优点在于可呈现改善的机械强度,从而改善整体的坚固性。
在一个例子中,导热膏可被施加到承载单元110和加热单元120之一或两者的表面上。通过采用导热膏,与在承载单元110与加热单元120之间出现空隙相关联的问题得以避免。
解决与在承载单元110与加热单元120之间出现空隙相关联的问题的其它可能性在于,在承载单元110与加热单元120之间布置相变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在其相变温度之上改变其相态,从而能够填充裂纹、空隙、裂缝等等。在实施例中,相变复合物借助分配步骤被施加到承载单元110和/或加热单元120的表面。分配一般意味着,相变复合物在很短时间内干燥。
在另一个例子中,加热单元120的第一侧借助胶合附接到承载单元110。胶合可用例如环氧树脂黏合剂来实现。当加热单元120的第一侧借助胶合附接到承载单元110时,将不粘涂层施加到加热单元120的工艺可被简化。特别的,如果第一侧涂覆了不粘涂层,合适的胶合剂(诸如环氧树脂黏合剂)也可以将加热单元120的第一侧附接到承载单元110。因此,甚至在将加热单元120附接到承载单元110之前就可施加不粘涂层。另外,施加不粘涂层可这样进行:将加热单元120浸入不粘涂层介质中一段合适的时间,从而在加热单元120的外表面上形成不粘涂层。所以,将不粘涂层施加到加热单元120的方法得以简化,加热系统组件100的整体制造被加速。
在其它例子中,加热单元120的第一侧借助超声焊被附接到承载单元110。在其它例子中,加热单元120的第一侧借助摩擦焊被附接到承载单元110。
图3示意性且示例性地显示了包含加热系统组件100的加热系统的实施例。在一个例子中,吸入管330穿过承载单元110的圆孔111。叶轮340包含叶轮叶片341a、341b,以使将被加热的介质(例如,洗碗机的水)在泵壳体350内流通。在一个例子中,吸入管330进一步包含引导翅片342a、342b,以帮助在泵壳体350内分配将被加热的介质。在一个例子中,引导翅片342a,342b布置在与叶轮叶片341a、341b相对的方向上。这种布置可引起附加的紊流,从而进一步改善将被加热的介质与加热单元120的外表面的接触。因此,从加热单元120到将被加热的介质的热传递更加有效。
在一个例子中,承载单元110借助压力装配密封连接件351附接到泵壳体350。在一个例子中,压力装配密封连接件351可包含聚亚氨酯黏合剂。在其它例子中,压力装配密封连接件351可包含硅树脂黏合剂。下文将说明将承载单元110附接到泵壳体350的其它方法。
在一个例子中,吸入管330借助吸入管330的形状锁定连接装置360被保持在合适位置上。形状锁定连接装置360与吸入管固定装置362互锁。在一个例子中,吸入管固定装置362可以是布置在承载单元110的干侧上的圆孔111周围的固定凸缘。在一个例子中,形状锁定连接装置360包含接合吸入管固定装置362的至少一个接合部。吸入管固定装置362反过来可包含吸入管接合部。在组装期间,吸入管330可从承载单元110的湿侧被引导穿过圆孔111和吸入管固定装置362。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形状锁定连接装置360的接合部被推压超过吸入管固定装置362的吸入管接合部。接合后,吸入管330被阻止再次向下移动。
在一个例子中,凸出部363布置在吸入管330的下部,目的在于将吸入管330的轴向动作锁定在向上的方向。由此,通过将在吸入管330下部的凸出部363与形状锁定连接装置360和吸入管固定装置362之间的互锁相结合,吸入管330被固定在轴向上。在一个例子中,凸出部363沿吸入管330的外表面周向延伸。密封装置361布置在吸入管330与承载单元110之间。在一个例子中,密封装置361布置在吸入管330的周向凹槽上。在一个例子中,密封装置361可以是O型密封圈。在其它例子中,密封装置361可包含热塑弹性体(TPE),其挤压在吸入管330上。在一个例子中,圆孔111通过沿如图1和2中所示的向上方向弯曲承载单元110的盘而形成。密封装置361布置在圆孔111与吸入管330之间。
在另外的例子中,吸入管330可采用压力配合连接装置来固定。压力配合连接装置可通过超声焊步骤来获得,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想到其它机制。
加热系统需要考虑的一个点在于防止过热的可靠警报。一般,防止过热的保护可通过采用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元件,如恒温器和/或热熔断体来获得。所以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370被用于监测或控制给定温度,以及防止超过最高温度。在一个例子中,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370被安装到承载单元110的干侧。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的示例性应用包括,但不局限于,诸如洗碗机和洗衣机的家用器具,诸如咖啡机、蒸汽发生器等的小型电器,或电监测的热水器。
可使用例如拱形双金属片作为温度感测元件。拱形双金属片优选被放置为与安装板直接接触,从而可对温度快速反应。到达预定温度后,双金属片运作,并断开电路。一旦温度再次下降到预定温度以下,金属片返回其原始位置,从而闭合电路。附加地和/或可选地,插入安装板中的焊料可与将被监测的表面直接热接触。当达到预设温度时,焊料融化,促使销钉移动,从而导致电接触断开。对于结合了温度监测和温度控制的双组件系统而言,温度监测和温度控制的两个组件可具有负责导热的共同安装板。这确保了恒温器和热熔断体的热信息始终来自相同的来源。
温度控制元件可用在绝对不能超过最大温度(例如,咖啡机,熨斗,洗碗机,烘干机)以保护电加热元件的应用中。温度控制元件一般具有插入安装板的熔化焊料,其与将被监测的表面直接热接触。当达到预设温度时,焊料融化促使销钉移动,导致电接触断开。
图4示意性且示例性的显示了将加热系统组件100附接到泵壳体350的其它实施例。在图4中,泵壳体350包含泵壳体密封凹槽455a和连接凹槽456a。在一个例子中,泵壳体密封凹槽455a和连接凹槽456a大致周向地沿着泵壳体350的外表面布置。在图4中,承载单元110包含形状锁定连接装置456b。在一个例子中,形状锁定连接装置456b可包含第一和第二舌部。第一和第二舌部可向泵壳体350弯曲,以与连接凹槽456a接合。通过第一和第二舌部与连接凹槽456a的接合,承载单元110与泵壳体350之间实现形状锁定连接。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将泵壳体350机械地附接到承载单元110上的其它方法。在一个例子中,承载单元110借助卷边步骤附接到泵壳体350。在其它例子中,承载单元110借助于压紧步骤附接到泵壳体350。在其它例子中,承载单元110借助于铆接步骤附接到泵壳体350。
密封装置455b布置在泵壳体350与承载单元110之间。在一个例子中,密封装置455b与承载单元110密封接触地放置在泵壳体密封凹槽455a中。在一个例子中,密封装置455b可以是O型圈。在其它例子中,密封装置455b可包含热塑弹性形(TPE),其被挤压进入泵壳体密封凹槽455a内,或更通常地被挤压到泵壳体350上。挤压密封优点在于可以补偿泵壳体350和/或承载单元110的变形。另外,通过采用挤压密封,制造过程更灵活。因为,预制密封件(例如O型圈)具有预定的尺寸形式,相反,动态挤压密封件使得能够密封不同的形状和横截面。
当使用具有连续流动水加热器的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370(例如热熔丝)时,用例如一个或多个螺钉将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370固定到承载单元110是有困难的,如图4所示。也就是说当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370的下侧锡焊到承载单元110时,它可能会弯曲。另外,当将各固定螺钉紧固到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370时,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元件可从承载单元110上抬升,并保持在热位置上方的空气中。其结果是,在加热单元正上方位置中的最大量的热量不能直接释放到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370,而是必须通过例如承载单元110和/或固定螺钉来释放。这些影响导致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370的反应时间是不能接受的(即太慢)。
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方法在于将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370直接固定到承载单元110上,优选地在最接近最热点的位置中。可通过焊接进行固定,优选地是通过激光焊。采用激光焊附接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370的优点在于,与现有技术中采用例如鞍形弹性垫圈的安装方法相比,功能性和安全性更高。特别地,通过焊接将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370固定到承载单元110显著地改善了(即减少)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370的反应时间。
应注意的是,在图4显示的例子中,只能看到一个叶轮叶片341和一个引导翅片342。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想到另外的叶轮叶片和引导翅片。
通过焊接将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570a、570b固定到承载单元110的例子显示在图5中。图5示意性且示例性地显示了上面安装有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570a、570b的加热系统组件100的实施例。在一个例子中,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570a、570b借助激光焊工艺固定到承载单元110上的安装板572。这意味着,可采用激光束将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570a、570b附接到承载单元110上的安装板572。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570a、570b的下部可包含斜边571a1、571a2、571b。通过采用斜边571a1、571a2、571b,激光束可被导向,以防止其太靠近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570a、570b的感测部分。因此,焊缝沿斜边571a1、571a2、571b建立。通过采用激光焊附接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570a、570b到安装板572,反应时间和温度过冲可以被显著减少。安装板572也可以被称为热桥。在一个例子中,安装板572包含AlMg3。然而,铝合金,如Al99.5和AlMg1也是适合的。
在一个例子中,斜边571a1、571a2、571b在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570a、570b的翼端呈现优选为25°至35°的斜角(即,连接两个邻近表面的斜边)。斜角可以冲压(punching)或冲模(stamping)到翼端内。冲压或冲模可分别借助冲床或冲模工具执行。采用斜边便于激光束以优选的90°角度进入材料。作为激光束以更优选的角度进入的结果,焊料硬化,并且熔化部分以锥形方式进入安装板572。特别的,通过使用45°,更优选25°至35°的斜边,可减少激光能量。通过将斜边施加到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570a、570b的翼端,满足安装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570a、570b需要的激光能量得以减少。
在一个例子中,激光束以振荡或摆动动作进行往复移动。因此,可以确保的是,将被焊接的斜边被激光束正确的照射。因此,附接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570a、570b不易有制造错误,并且可以放松精度要求。
在一个例子中,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570a、570b借助点焊步骤进行附接。在其它例子中,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570a、570b借助钨极氩弧焊,也称为TIG(钨极,惰性气体)进行附接。在其它例子中,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570a、570b借助超声焊步骤进行附接。
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元件与加热系统的优化热联结导致改善的传热和更短的反应时间。因此,强的热能可以以安全方式被控制,并且可以观察到对管子的水垢的积极影响。通过将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焊接到加热系统,需要的安装元件减少,因为诸如螺钉的固定元件可省去。因此,安装整体被简化。并且联结工艺还可以实现自动化。根据改善的热联结,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元件可选择更高的温度阈。从而,鉴于加热表面上可能的水垢形成,温度监测和/或控制系统整体可以变的更坚固。
图6示意性且示例性地显示了了加热系统组件100的可选视图。在显示的例子中,加热单元120可直接附接到承载单元110。加热单元120在垂直于加热单元120的主轴线的方向上呈现第一横截面。此处,第一横截面对应于具有磨圆边缘的梯形。加热单元120的第一侧120b面向承载单元110的湿侧。在一个例子中,加热单元120的第一侧基本平坦。因此,加热单元120的第一侧几乎所有区域与承载单元110的湿侧接触。加热单元120产生的热量被传递到将被加热的介质中,其中介质布置在承载单元110的湿侧上。如上所述,在一个例子中,加热单元120的第一侧120b可借助激光焊附接到承载单元110上。然而,在具有图6中显示的第一横截面的情况下,为了正确的到达要被焊接的各个材料,执行激光焊可能是有难度的。
因此,图7示意性且示例性地显示了了加热系统组件700的另外实施例。在显示的例子中,加热单元720可直接附接到承载单元110。加热单元720在垂直于加热单元720的主轴线的方向上呈现第二横截面。此处,第二横截面对应于具有磨圆边缘的帽状梯形。加热单元720的第一侧720b面向承载单元110的湿侧。在一个例子中,加热单元720的第一侧720b基本平坦。因此,加热单元720的第一侧720b的几乎所有区域与承载单元110的湿侧接触。加热单元720产生的热量被传递到将被加热的介质中,其中介质布置在承载单元110的湿侧上。在一个例子中,加热单元720的第一侧720b可借助激光焊附接到承载单元110上。如上所述,加热单元720呈现的第二横截面对应于具有磨圆边缘的帽状梯形。在一个例子中,帽状形状可对应于钟状形状。这种加热单元720的横截面边缘部界定了包含类似宽边帽的翼部的第一侧720b。这些可以在加热单元720成形之前通过相应地折叠管子而制造出来。因此,为了将加热单元720激光焊接到承载单元110上,加热单元720为激光提供了更大的表面积。这意味着,激光焊接加热单元720不易于出现制造错误。所以,加热系统组件700更坚固,因为加热单元720被牢固地附接到承载单元110的湿侧,从而防止将被加热的介质进入第一侧720b与承载单元110的湿侧之间。
可能的制造方法的列表包含,但是不限于,半自动组装和全自动组装。为了自动定位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此处说明的斜边几何形状优选地被优化。也就是说,通过选择优选地是25°至35°的斜角,从激光束方向可看到的斜面可保持为充分的大,以便补偿温度监测和/或控制系统可能的错位。
图8示意性且示例性地显示了提供用于加热流体介质的加热系统的加热系统组件的方法800。在步骤820中,被构造为与所述流体介质接触的加热单元120、720被布置在承载单元110的湿侧上,其中所述湿侧对应于承载单元110构造为与所述流体介质接触的表面。在步骤830中,加热单元120、720联结到承载单元110的所述湿侧,其中所述联结包含锡焊步骤、激光焊步骤、胶合步骤、超声焊步骤、和/或摩擦焊步骤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实施将加热单元120、720联结到承载单元110的所述湿侧的步骤830之前,可选的步骤810包含将不粘涂层施加到加热单元120、720,其中将加热单元120、720联结到承载单元110的所述湿侧包含将加热单元120、720胶合到承载单元110的所述湿侧。
图9示意性且示例性地显示了加热系统组件900的另外的实施例。加热系统组件900包含承载单元910和加热单元920。承载单元910包含湿侧和干侧。湿侧对应于承载单元910的构造为与流体介质接触的表面。承载单元910的干侧位于与湿侧相对的表面上。加热单元920布置在承载单元910的干侧上。加热单元920借助联结步骤联结到承载单元910。联结步骤包含锡焊步骤、激光焊步骤、胶合步骤、超声焊步骤和/或摩擦焊步骤中的至少一个。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联结步骤包含绗缝焊步骤,其中绗缝925在图9中被标出。
承载单元910可包含复合材料。复合材料至少包含铝层和不锈钢层。不锈钢层布置在承载单元910的湿侧上。铝层布置在承载单元910的干侧上。在一个例子中,复合材料可借助冷辊压接合工艺来生产。
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承载单元910还包含凹槽912。凹槽912被构造为容纳加热单元920。
加热单元920包含垂直于加热单元920的轴向的第一横截面。第一横截面对应于具有磨圆边缘的帽状梯形。具有磨圆边缘的帽状梯形进一步优选对应于具有磨圆边缘的钟状梯形。
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凹槽912的横截面对应于加热单元920的所述第一横截面。特别地,加热单元920布置在凹槽912中。凹槽912的横截面和加热单元920的横截面被选择为使得加热单元920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干侧的一部分形成平坦面。
加热单元920与承载单元910的表面之间的必要紧密接触可通过在联结步骤期间向加热单元920施加压力预载而实现。
导热膏可施加在承载单元910和加热单元920之一或两者的表面上。通过采用导热膏,与在承载单元910与加热单元920之间出现缝隙相关联的问题将得以避免。
解决与在承载单元910与加热单元920之间出现缝隙相关联的问题的其它可能在于,在承载单元910与加热单元920之间布置相变合成物。这种合成物在其相变温度以上改变其相态,从而能够填充裂纹、空隙、裂缝等等。在一个例子中,相变合成物可借助分配步骤被施加到承载单元910和/或加热单元920的表面上。分配典型地意味着相变合成物在短时间内干燥。
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加热系统组件900显示在不同的视图中。如果联结步骤是激光焊步骤,则激光可聚焦到承载单元910上,甚至聚焦在承载单元910内,使得加热单元920与承载单元910在过渡面上彼此联结。可通过借助按压力从上方施加预载而实现形状闭合。
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加热系统900还包含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970a和970b。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970a和970b包含下表面。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970a和970b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加热单元920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970a和970b的下表面与加热单元920的上表面借助联结步骤彼此联结,其中所述联结步骤包含激光焊步骤、点焊步骤、钨极氩弧焊步骤和/或超声焊步骤中的至少一个。
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970b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即承载单元接触部970b-1,与承载单元910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热接触。承载单元接触部970b-1与承载单元910的上表面借助联结步骤彼此联结,其中所述联结步骤包含激光焊步骤、点焊步骤、钨极氩弧焊步骤和/或超声焊步骤中的至少一个。
本发明的示例应用通常与流体介质需要以有效方式被加热的情形有关,例如在诸如洗碗机、烘干机和洗衣机的家用电器中,诸如咖啡机、熨斗、蒸汽发生器等的小型电器中,或热水器中。
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可包含一个或多个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元件,如安全装置。
通过学习附图、说明书和附加权利要求,在实践所要求保护的发明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并实现所公开实施例的其它变体。
在权利要求中,词语“包含”不排除其它的元件或步骤,不定冠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
单个单元或装置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多项功能。某些措施在彼此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这一单纯事实不意味着不能有利地使用这些措施的组合。
类似用一个或若干单元或装置测量温度的测定可由任何其它数量的单元或装置来实施。例如,测量温度可由单个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或由任何其它数量的不同单元来实施。用于加热流体介质的加热系统的测定和/或控制可由计算机程序的编码工具和/或专用硬件来执行。
计算机程序可储存在/分布在合适的介质上,例如与其它硬件一起或作为其它硬件一部分提供的光学储存介质或实体介质,但是也可以以其它形式分布,例如借助互联网或其它有线或无线通讯系统。术语“计算机程序”也可称为嵌入式软件。
权利要求中的任何参考标记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定范围。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加热流体介质的加热系统的加热系统组件,所述加热系统组件包含:包含湿侧的承载单元,其中所述湿侧对应于所述承载单元的构造为与所述流体介质接触的表面;布置在所述承载单元的所述湿侧上且构造为与所述流体接触的加热单元;其中所述加热单元借助联结步骤与所述承载单元联结,其中所述联结步骤包含锡焊步骤、激光焊步骤、胶合步骤、超声焊步骤和/或摩擦焊步骤中的至少一个。
下面是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列表: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加热流体介质的加热系统的加热系统组件(100、700),所述加热系统组件(100、700)包含:
包含湿侧的承载单元(110),其中所述湿侧对应于所述承载单元(110)的构造为与所述流体介质接触的表面;
布置在所述承载单元(110)的所述湿侧上且构造为与所述流体介质接触的加热单元(120、720);
其中,所述加热单元(120、720)借助联结步骤联结到所述承载单元(110),其中所述联结步骤包含锡焊步骤、激光焊步骤、胶合步骤、超声焊步骤和/或摩擦焊步骤中的至少一个。
实施例2:
具有实施例1的特征的加热系统组件(100),其中,所述加热单元(120)包含垂直于所述加热单元(120)的轴向的第一横截面,其中,所述第一横截面对应于具有磨圆边缘的梯形。
实施例3:
具有实施例1的特征的加热系统组件(700),其中,所述加热单元(720)包含垂直于所述加热单元(720)的轴向的第一横截面,其中,所述第一横截面对应于具有磨圆边缘的帽状梯形,其中,所述具有磨圆边缘的帽状梯形优选地对应于具有磨圆边缘的钟状梯形。
实施例4:
一种用于加热流体介质的加热系统的加热系统组件(100、700),所述加热系统组件(100、700)包含:
包含下表面的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370、570a、570b);
包含上表面的承载单元(110);
其中,所述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370、570a、570b)的所述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承载单元(110)的所述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热接触;
其中,所述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370、570a、570b)的所述下表面与所述承载单元(110)的所述上表面借助联结步骤彼此联结,其中,所述联结步骤包含激光焊步骤、点焊步骤、钨极氩弧焊步骤和/或超声焊步骤中的至少一个。
实施例5:
具有实施例4的特征的加热系统组件(100、700),其中,所述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370、570a、570b)包含具有斜边(571a1、571a2、571b)的下部;其中,所述斜边(571a1、571a2、571b)与所述下表面临近;其中,所述斜边(571a1、571a2、571b)包含小于90°的斜角;
其中,所述焊缝大致沿所述斜边(571a1、571a2、571b)定位。
实施例6:
一种用于加热流体介质的加热系统的加热系统组件(100、700),所述加热系统组件(100、700)包含:
包含湿侧的承载单元(110),其中,所述湿侧对应于所述承载单元(110)的构造为与所述流体介质接触的表面;
壳体单元(350);
构造为将所述壳体单元(350)联结到所述承载单元(110)的联结装置(351、456a、456b),其中所述联结装置(351、456a、456b)包含压力装配连接机构和/或形状锁定连接机构中的至少一个。
实施例7:
具有实施例6的特征的加热系统组件(100、700),其中,所述联结装置(351)包含压力装配连接机构,其中,所述压力装配连接机构包含压力装配密封连接件(351);其中,所述压力装配密封连接件(351)优选地包含聚亚氨酯黏合剂和/或硅树脂黏合剂中的至少一个。
实施例8:
具有实施例6的特征的加热系统组件(100、700),其中,所述联结装置(456a、456b)包含形状锁定连接机构,
其中,所述壳体单元(350)包含连接凹槽(456a),并且其中,所述承载单元(110)包含构造为与所述连接凹槽(456a)互锁的形状锁定连接装置(456b)。
实施例9:
具有实施例8的特征的加热系统组件(100、700),其中,所述壳体单元(350)优选地包含密封凹槽(455a),并且其中,所述加热系统组件(100、700)优选地包含构造为布置在所述密封凹槽(455a)中的密封装置(455b)。
实施例10:
具有实施例8的特征的加热系统组件(100、700),其中,所述形状锁定连接装置(456b)包含构造为向所述连接凹槽(456a)弯曲以与其互锁的舌状特征。
实施例11:
一种用于加热流体介质的加热系统的加热系统组件(100、700),所述加热系统组件(100、700)包含:
包含湿侧的承载单元(110),其中,所述湿侧对应于所述承载(110)的构造为与所述流体介质接触的表面;其中,所述承载单元(110)包含圆孔(111);
构造为穿插通过所述承载单元(110)的所述圆孔(111)的导流单元(330);
构造为将所述导流单元(330)联结到所述承载单元(110)的联结装置(360、361、362、363),其中,所述联结装置(360、361、362、363)包含压力装配连接机构和/或形状锁定连接机构中的至少一个。
实施例12:
具有实施例11的特征的加热系统组件(100、700),其中,所述联结装置包含压力装配连接机构,其中,所述压力装配连接机构通过超声焊步骤获得。
实施例13:
具有实施例11的特征的加热系统组件(100、700),其中,所述联结装置(360,361,362,363)包含形状锁定连接机构,其中,所述形状锁定连接机构包含布置在所述导流单元(330)的外表面上的形状锁定连接装置(360),布置在所述导流单元(330)的外表面上的凸出部(363)和构造为与所述形状锁定连接装置(360)接合的固定装置(362);
其中,所述凸出部(363)构造为布置在所述承载单元(110)的所述湿侧上。
实施例14:
具有实施例13的特征的加热系统组件(100、700),其中,所述形状锁定连接装置(360)包含与所述固定装置(362)接合的至少一个接合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接合部包含接合凹槽部和接合钩部,并且其中,所述固定装置(362)包含被构造为与所述接合凹槽部和所述接合钩部互锁的第二接合钩部。
实施例15:
具有实施例14的特征的加热系统组件(100、700),其中,所述固定装置(362)包含围绕所述承载单元(110)的干侧上的所述圆孔(111)布置的固定凸缘,其中,所述承载单元(110)的所述干侧是所述承载单元(110)的与所述承载单元(110)的所述湿侧相对的表面。
实施例16:
一种用于加热流体介质的加热系统的加热系统组件(100、700),所述加热系统组件(100、700)包含:
包含湿侧的承载单元(110),其中,所述湿侧对应于所述承载单元(110)的构造为与所述流体介质接触的表面;
布置在所述承载单元(110)的所述湿侧上且被构造为与所述流体介质接触的加热单元(120、720);其中,所述加热单元(120、720)包含第一不粘涂层;
其中,所述加热单元(120、720)借助联结步骤联结到所述承载单元(110),其中,所述联结步骤包含胶合步骤。
实施例17:
具有实施例16的特征的加热系统组件(100、700):其中,所述承载单元(110)包含铝,并且其中,所述承载单元(110)的湿侧包含第二不粘涂层。
实施例18:
具有实施例16或17之一的特征的加热系统组件(100、700),其中,所述不粘涂层包含陶瓷基材料、溶胶-凝胶涂层和/或等离子涂层中的至少一个。
实施例19:
一种提供用于加热流体介质的加热系统的加热系统组件(100、700)的方法(800),所述方法(800)包含:
将不粘涂层施加(810)到加热单元(120、720),
在所述施加(810)之后,将所述加热单元(120、720)附接(830)到承载单元(110)的湿侧,其中,所述湿侧对应于所述承载单元(110)的构造为与所述流体介质接触的表面;
其中,将所述加热单元(120、720)附接(830)到所述承载单元(110)的所述湿侧包含将所述加热单元(120、720)胶合到所述承载单元(110)的所述湿侧。
实施例20:
一种用于加热流体介质的加热系统的加热系统组件(100、700),所述加热系统组件(100、700)包含:
包含湿侧的承载单元(110),其中,所述湿侧对应于所述承载单元(110)的构造为与所述流体介质接触的表面;
布置在所述承载单元(110)的所述湿侧上且构造为与所述流体介质接触的加热单元(120、720);其中,所述加热单元(120、720)包含第一不粘涂层;
其中,所述承载单元(110)包含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至少包含铝层和不锈钢层,其中,所述不锈钢层布置在所述承载单元(110)的所述湿例上,并且其中,所述铝层布置在所述承载单元(110)的干侧上,其中,所述承载单元(110)的所述干侧对应于所述承载单元(110)的布置为与所述承载单元(110)的所述湿侧相对的表面,并且其中,所述复合材料优选地借助冷辊压接合工艺生产。
实施例21:
具有实施例20的特征的加热系统组件(100、700),其中,所述加热单元(120、720)借助联结步骤联结到所述承载单元(110),其中,所述联结步骤包含激光焊步骤。
实施例22:
一种加热流体介质的加热系统,所述加热系统包含:
具有实施例1至21之一的特征的加热系统组件(100、700)。
实施例23;
一种家用器具,优选地是洗碗装置,其包含具有实施例22的特征的加热系统。
实施例24:
一种用于加热流体介质的加热系统的加热系统组件(900),所述加热系统组件(900)包含:包含湿侧和干侧的承载单元(910),其中,所述湿侧对应于所述承载单元(110)的构造为与所述流体介质接触的表面,其中,所述干侧位于与所述湿侧相对的表面上;布置在所述承载单元(910)的所述干侧上的加热单元(920);其中,所述加热单元(920)借助联结步骤联结到所述承载单元(910),其中,所述联结步骤包含锡焊步骤、激光焊步骤、胶合步骤、超声焊步骤和/或摩擦焊步骤中的至少一个。
实施例25:
具有实施例24的特征的加热系统组件(900),其中,所述承载单元(910)包含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至少包含铝层和不锈钢层,其中,所述不锈钢层布置在所述承载单元(910)的所述湿侧上,并且其中,所述铝层布置在所述承载单元(910)的所述干侧上。
实施例26:
具有实施例24或25之一的特征的加热系统组件(900),其中,所述承载单元(910)还包含构造为容纳所述加热单元(920)的凹槽(921)。
实施例27:
具有实施例24至26中的任一项的特征的加热系统组件(900),其中,所述加热单元(920)包含垂直于所述加热单元(920)的轴向的第一横截面,其中,所述第一横截面对应于具有磨圆边缘的帽状梯形;其中,具有磨圆边缘所述帽状梯形优选地对应于具有磨圆边缘的钟状梯形。
实施例28:
具有实施例27的特征的加热系统组件(900):
其中,所述凹槽(921)的横截面对应于所述加热单元(920)的所述第一横截面。
实施例29:
具有实施例27至28中的任一项的特征的加热系统组件(900),其中,所述加热单元(920)布置在所述凹槽(921)内,其中,所述凹槽(921)的所述横截面和所述加热单元(920)的所述第一横截面被选择为,使得所述加热单元(920)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干侧的一部分形成平坦面。
实施例30:
具有实施例24至30中的任一项的特征的加热系统组件(900),其中,所述联结步骤包含绗缝焊步骤。
实施例31:
具有实施例24至30中的任一项的特征的加热系统组件(900),其中,该加热系统组件(900)还包含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970a、970b),所述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包含下表面;其中,所述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970a、970b)的所述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加热单元(920)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热接触;其中,所述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970a、970b)的所述下表面与所述加热单元(920)的所述上表面借助联结步骤彼此联结,其中,所述联结步骤包含激光焊步骤、点焊步骤、钨极氩弧焊步骤和/或超声焊步骤中的至少一个。
实施例32:
具有实施例31的特征的加热系统组件(900),其中,所述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970a、970b)的所述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承载单元(910)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热接触;其中,所述监测和/或控制单元(970a、970b)的所述下表面与所述承载单元(910)的所述上表面借助联结步骤彼此联结,其中,所述联结步骤包含激光焊步骤、点焊步骤、钨极氩弧焊步骤和/或超声焊步骤中的至少一个。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加热流体介质的加热系统的加热系统组件(100、700、900),所述加热系统组件(100、700、900)包括:
承载单元(110、910);
加热单元(120、720、920);
其中,所述承载单元(110、910)包括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系统组件(100),其中,所述承载单元(110)包括湿侧,其中,所述湿侧对应于所述承载单元(110)的构造为与所述流体介质接触的表面;并且其中,所述加热单元(120、720)布置在所述承载单元(110)的所述湿侧上并且构造为与所述流体介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系统组件(900),其中,所述承载单元(910)包括湿侧和干侧,其中,所述湿侧对应于所述承载单元(910)的构造为与所述流体介质接触的表面,其中,所述干侧位于与所述湿侧相对的表面上;并且其中,所述加热单元(920)布置在所述承载单元(910)的所述干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系统组件(100、900),其中,所述加热单元(120、720、920)借助联结步骤联结到所述承载单元(110、910),其中,所述联结步骤包括锡焊步骤、激光焊步骤、胶合步骤、超声焊步骤和/或摩擦焊步骤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系统组件(100、900),其中,所述加热单元(120、920)包括垂直于所述加热单元(120、920)的轴向的第一横截面,其中,所述第一横截面对应于具有磨圆边缘的梯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系统组件(700、900),其中,所述加热单元(720、920)包括垂直于所述加热单元(720、920)的轴向的第一横截面,其中,所述第一横截面对应于具有磨圆边缘的帽状梯形,其中,所述具有磨圆边缘的帽状梯形优选地对应于具有磨圆边缘的钟状梯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系统组件(100、700、900),
其中,所述加热单元(120、720、920)包括第一不粘涂层;
其中,所述联结步骤包括胶合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系统组件(100、700、900),其中,所述承载单元(110、910)的所述湿侧包括第二不粘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系统组件(100、700、900),其中,所述第一不粘涂层和/或所述第二不粘涂层包括陶瓷基材料、溶胶-凝胶涂层和/或等离子涂层中的至少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系统组件(100、700、900),
其中,所述加热单元(120、720、920)包括第一不粘涂层;
其中,所述承载单元(110、910)包括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至少包括铝层和不锈钢层,其中,所述不锈钢层布置在所述承载单元(110、910)的所述湿侧上,并且其中,所述铝层布置在所述承载单元(110、910)的干侧上,其中,所述承载单元(110、910)的所述干侧对应于所述承载单元(110、910)的布置为与所述承载单元(110、910)的所述湿侧相对的表面,并且其中,所述复合材料优选地借助冷辊压接合工艺生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热系统组件(100、700、900),其中,所述联结步骤包括激光焊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系统组件(100、700、900),还包括:
包括下表面的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370、570a、570b、970a、970b);
其中,所述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370、570a、570b、970a、970b)的所述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承载单元(110、910)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热接触;
其中,所述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370、570a、570b、970a、970b)的所述下表面与所述承载单元(110、910)的所述上表面借助联结步骤彼此联结,其中,所述联结步骤包括激光焊步骤、点焊步骤、钨极氩弧焊步骤和/或超声焊步骤中的至少一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加热系统组件(100、700、900),其中,所述温度监测和/或控制单元(370、570a、570b、970a、970b)包括具有斜边(571a1、571a2、571b)的下部;其中,所述斜边(571a1、571a2、571b)与所述下表面靠近;其中,所述斜边(571a1、571a2、571b)包括小于90°的斜角;
其中,所述焊缝大致沿所述斜边(571a1、571a2、571b)定位。
14.一种提供用于加热流体介质的加热系统的加热系统组件(100、700、900)的方法(800),所述方法(800)包括以下步骤:
将加热单元(120、720、920)布置(820)在承载单元(110、910)的湿侧或干侧之一上,其中,所述湿侧对应于所述承载单元(110、910)的构造为与所述流体介质接触的表面;和
将所述加热单元(120、720、920)联结(830)到所述承载单元(110、910)的所述湿侧或干侧,其中,所述承载单元(110、910)包括铝。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800),包括:
在将所述加热单元(120、720、920)联结(830)到所述承载单元(110、910)之前,将不粘涂层施加(810)到所述加热单元(120、720、920),
其中,将所述加热单元(120、720、920)联结(830)到所述承载单元(110、910)的所述湿侧包括将所述加热单元(120、720、920)胶合到所述承载单元(110、910)的所述湿侧。
CN201510992140.6A 2014-10-21 2015-10-21 加热系统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55267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4189693.6A EP3013116A1 (en) 2014-10-21 2014-10-21 Heating system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EP14189693.6 2014-10-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26702A true CN105526702A (zh) 2016-04-27

Family

ID=5174336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92140.6A Pending CN105526702A (zh) 2014-10-21 2015-10-21 加热系统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1510992427.9A Active CN105526703B (zh) 2014-10-21 2015-10-21 加热系统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92427.9A Active CN105526703B (zh) 2014-10-21 2015-10-21 加热系统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20160109151A1 (zh)
EP (3) EP3013116A1 (zh)
KR (2) KR20160046742A (zh)
CN (2) CN105526702A (zh)
PL (1) PL3013117T3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8092A (zh) * 2017-06-28 2017-09-08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加热器
CN111093884A (zh) * 2017-09-21 2020-05-0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激光加工头及使用该激光加工头的激光加工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UA20161567A1 (it) * 2016-03-11 2017-09-11 Irca Spa Coperchio per pompa centrifuga
EP3260796B1 (en) * 2016-06-20 2020-05-06 Bleckmann GmbH & Co. KG Heating system component providing a compact temperature sensor design
GB2557290B (en) * 2016-12-05 2021-12-22 Leslie Alexander Gort Barten Small domestic appliance
GB2560176A (en) * 2017-03-01 2018-09-05 Kenwood Ltd Beverage making appliance
DE102017206265A1 (de) * 2017-04-12 2018-10-18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Reinigungsvorrichtung zum Reinigen eines transparenten Elements einer optischen oder optoelektronischen Vorrichtung
DE102017118210A1 (de) * 2017-08-10 2019-02-14 Eichenauer Heizelemente Gmbh & Co. Kg Beheizbares Pumpengehäuseteil
DE102017118217A1 (de) * 2017-08-10 2019-02-14 Eichenauer Heizelemente Gmbh & Co. Kg Beheizbares Pumpengehäuseteil
DE102017011086B4 (de) 2017-11-30 2023-07-06 Eichenauer Heizelemente Gmbh & Co. Kg Beheiztes Pumpengehäuse
CN108088083A (zh) * 2017-12-18 2018-05-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封头组件
EP3561381B1 (en) * 2018-04-25 2022-08-31 Bleckmann GmbH & Co. KG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heating system component for a simple and safe operation and a heating system component therefor
IT201800007346A1 (it) * 2018-07-19 2020-01-19 Riscaldatore elettrico per serbatoio
EP3620097B1 (en) * 2018-09-07 2021-08-25 Bleckmann GmbH & Co. KG Heating system for heating a fluid medium
CN116696833B (zh) * 2022-03-16 2024-03-19 贝克电热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刀片加热式的加热泵盖及加热泵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299379B (de) * 1965-04-22 1969-07-17 Siemens Elektrogeraete Gmbh Elektrisch beheizter Fluessigkeitsbehaelter
EP0848576A2 (en) * 1996-12-09 1998-06-17 Sheathed Heating Elements Limited Electric heating device
GB2338632A (en) * 1998-06-16 1999-12-22 Pifco Ltd Metal sheathed planar element: Edge connector with shutter
CN2394399Y (zh) * 1999-09-22 2000-08-30 斯特里克斯有限公司 电加热器
EP1238614A1 (de) * 2001-03-07 2002-09-11 Fritz Eichenauer GmbH & Co. KG Heizeinsatz für ein elektrisch beheizbares Kochgefäss
EP1808109A2 (en) * 2006-01-12 2007-07-18 I.R.C.A. S.p.a. Industria Resistenze Corazzate e Affini Container for fluids to be heated
CN202018118U (zh) * 2011-04-07 2011-10-26 畅国帏 一种温水加热器
CN102297506A (zh) * 2011-08-12 2011-12-28 杭州热威机电有限公司 和泵相结合的加热器
EP1776549B1 (fr) * 2004-07-05 2013-06-12 Lasag Ag Procede de soudage laser d'un chauffe-eau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8576A (en) * 1907-01-15 1907-03-26 Augustus W Stephens Bottle opener and stopper.
US1238614A (en) * 1917-07-05 1917-08-28 Wood Newspaper Mach Corp Web-press.
US1299379A (en) * 1918-07-26 1919-04-01 Robert J Owens Wild-oat and barley separator.
US1808109A (en) * 1928-10-24 1931-06-02 John O Heinze Motor vehicle
US2338632A (en) * 1941-05-12 1944-01-04 Elmer D Frazier Corn planter
CA1092634A (en) 1977-10-18 1980-12-30 Alvin Thomas Electric frying pan
CA1202659A (en) 1984-06-07 1986-04-01 Ronal C. Du Pont Electric kettle
US4908501A (en) * 1988-10-19 1990-03-13 Arnold Iii Morris A Portable electrically heated animal drinking water container
GB2310360B (en) * 1996-02-24 1999-10-06 D H Haden Plc Heating vessel
DE19852569A1 (de) * 1998-11-13 2000-05-18 Miele & Cie Umwälzpumpe, insbesondere für wasserführnde Haushaltgeräte
US6486446B1 (en) 2001-10-15 2002-11-26 Yao-Tsung Kao Combination of a bottom of a pan and a heating means
GB0321916D0 (en) * 2003-09-19 2003-10-22 Heatsafe Cable Systems Ltd Self-regulating electrical heating cable
DE102005018597B3 (de) * 2005-04-21 2006-11-09 Bleckmann Gmbh & Co. Kg Heizsystem mit Temperatursicherungseinrichtungen und Wärmeübertragungselement hierfür
WO2007034343A1 (en) * 2005-09-19 2007-03-2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evice for making a beverage, provided with a water boiler
CN101116886A (zh) 2006-08-04 2008-02-06 捷飞有限公司 均温板的制造方法
JP5435187B2 (ja) * 2007-06-13 2014-03-05 株式会社Ihi 鋼床版及び鋼床版の製造方法
LT2430878T (lt) * 2009-05-11 2022-11-10 Wilhelm Zimmerer Elektrinis paviršiaus šildymo įrenginys, jo gamybos būdas ir medžiaga
DE102009057997A1 (de) * 2009-12-11 2011-06-22 Daimler AG, 70327 Verfahren zum Verschweißen von zwei Metallbauteilen
EP2338656A1 (en) * 2009-12-23 2011-06-29 Borealis AG Heterophasic polypropylene with improved balance between stiffness and transparency
ITFI20100112A1 (it) * 2010-05-21 2011-11-22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ispositivo per il riscaldamento di acqua e la produzione di vapore"
EP2407069A1 (de) * 2010-07-12 2012-01-18 Bleckmann GmbH & Co. KG Dynamischer Durchlauferhitzer
FR2967563B1 (fr) * 2010-11-19 2013-08-23 Seb Sa Procede d'obtention d'un recipient de cuisson comportant une face exterieure anodisee dure coloree
CN102430867A (zh) 2011-09-17 2012-05-02 宋广科 船体合拢装配新方法
GB2539226B (en) 2015-06-10 2018-04-04 Yao Tsung Kao Combination method of heating device of pot/kettl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299379B (de) * 1965-04-22 1969-07-17 Siemens Elektrogeraete Gmbh Elektrisch beheizter Fluessigkeitsbehaelter
EP0848576A2 (en) * 1996-12-09 1998-06-17 Sheathed Heating Elements Limited Electric heating device
GB2338632A (en) * 1998-06-16 1999-12-22 Pifco Ltd Metal sheathed planar element: Edge connector with shutter
CN2394399Y (zh) * 1999-09-22 2000-08-30 斯特里克斯有限公司 电加热器
EP1238614A1 (de) * 2001-03-07 2002-09-11 Fritz Eichenauer GmbH & Co. KG Heizeinsatz für ein elektrisch beheizbares Kochgefäss
EP1776549B1 (fr) * 2004-07-05 2013-06-12 Lasag Ag Procede de soudage laser d'un chauffe-eau
EP1808109A2 (en) * 2006-01-12 2007-07-18 I.R.C.A. S.p.a. Industria Resistenze Corazzate e Affini Container for fluids to be heated
CN202018118U (zh) * 2011-04-07 2011-10-26 畅国帏 一种温水加热器
CN102297506A (zh) * 2011-08-12 2011-12-28 杭州热威机电有限公司 和泵相结合的加热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8092A (zh) * 2017-06-28 2017-09-08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加热器
CN107148092B (zh) * 2017-06-28 2023-12-08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加热器
CN111093884A (zh) * 2017-09-21 2020-05-0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激光加工头及使用该激光加工头的激光加工系统
CN111093884B (zh) * 2017-09-21 2022-05-2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激光加工头及使用该激光加工头的激光加工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26703A (zh) 2016-04-27
KR20160046742A (ko) 2016-04-29
US20160109151A1 (en) 2016-04-21
KR102387688B1 (ko) 2022-04-18
EP3013117B1 (en) 2021-08-11
US20160109152A1 (en) 2016-04-21
EP3013117A1 (en) 2016-04-27
CN105526703B (zh) 2021-06-04
KR20160046741A (ko) 2016-04-29
PL3013117T3 (pl) 2022-01-17
EP3013118A1 (en) 2016-04-27
US10941962B2 (en) 2021-03-09
EP3013116A1 (en) 2016-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26702A (zh) 加热系统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US20170261232A1 (en) Heating system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JP6925352B2 (ja) 遠心ポンプ用カバー
JP5155109B2 (ja) 電気ケトル
US20190346175A1 (en) Heating System Component Providing a Compact Temperature Sensor Design
CN109386504B (zh) 可加热的泵壳体件
JP4951080B2 (ja) 配管ろう付け時の過剰温度検知方法及び流体制御機器
EP2960594A1 (en) Heating system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12922901A (zh) 加热器的加热装置及集成加热泵
CN109737101A (zh) 可加热的泵壳体件
KR100761865B1 (ko) 온수기의 히터장치
KR20160148980A (ko) 온수 매트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1576192B1 (ko) 잠열 열교환기의 제조방법
CN210989689U (zh) 一种电热杯的发热体装配结构
JP2010007889A (ja) 電気温水器
KR200434562Y1 (ko) 온수기의 히터장치
CN109642734A (zh) 具有连接元件的家用器具
KR20100002571A (ko) 공동주택의 동 배관 이음방법
JP2006046835A (ja) 電気温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