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网自动清洁装置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过滤网自动清洁装置及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空调的进风口处通常设置有过滤网。随着空调使用时间的增加,空调的过滤网上会积累较多的灰尘。为避免对空调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需要对空调的过滤网进行除尘。目前,大部分过滤网的除尘方式都是采用手工拆下过滤网清洗。在清洗过程中需要打开空调的面板等部件,清洗完后还需要将过滤网重新安装回去。这种方法费时费力,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如何设计一种能够自动清洁过滤网以提高用户体验性并方便用户使用的空调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过滤网自动清洁装置及空调,通过过滤网自动清洁装置实现自动清洁过滤网以提高用户体验性并方便用户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过滤网自动清洁装置,过滤网自动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扫机构和收集机构;所述清扫机构包括安装外壳、旋转清扫部、行走部、电机,所述安装外壳形成具有开口的半封闭腔体,所述旋转清扫部用于清理过滤网且安装在所述半封闭腔体中;所述行走部和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外壳上;所述收集机构包括连接管和用于存储灰尘的负压箱,所述负压箱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半封闭腔体连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包括机壳和过滤网,所述机壳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机壳上并遮盖住所述进风口,还包括上述过滤网自动清洁装置,所述机壳上设置有滑槽,所述过滤网自动清洁装置中的安装外壳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中,所述过滤网自动清洁装置中的清扫部贴靠在所述过滤网上。
本发明提供的过滤网自动清洁装置及空调,通过电机驱动旋转清扫部和行走部运行,行走部将带动旋转清扫部沿着过滤网的表面移动,具体地说,旋转清扫部的毛刷沿着过滤网的表面移动,旋转清扫部通过转动毛刷清理掉过滤网上的灰尘,同时,在负压箱的作用下,旋转清扫部清理掉的灰尘吸入到半封闭腔体中并最终进入到负压箱中进行存储,从而实现了自动清理过滤网,而通过设置负压箱,可以避免出现旋转清扫部清理过滤网时灰尘乱飞造成污染的现象,实现自动清洁过滤网以提高用户体验性并方便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过滤网自动清洁装置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过滤网自动清洁装置实施例中清扫机构的局部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过滤网自动清洁装置实施例中清扫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过滤网自动清洁装置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过滤网自动清洁装置实施例中清扫机构去掉旋转清扫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过滤网自动清洁装置实施例中负压箱的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空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过滤网自动清洁装置,包括清扫机构1和收集机构2;所述清扫机构1包括安装外壳11、用于清理过滤网的旋转清扫部12、用于带动所述清扫机构1在所述过滤网表面移动的行走部13、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清扫部12和所述行走部13运行的电机14,所述安装外壳11形成具有开口的半封闭腔体(未图示),所述旋转清扫部12安装在所述半封闭腔体中,所述行走部13和所述电机14安装在所述安装外壳11上;所述收集机构2包括连接管22和用于形成负压并存储灰尘的负压箱21,所述负压箱21通过所述连接管22与所述半封闭腔体连通。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过滤网自动清洁装置中清扫机构1通过旋转清扫部12可以清理掉空调过滤网上的灰尘,并通过行走部13又可以带动旋转清扫部12在过滤网的表面移动,从而实现对过滤网进行全面的清理,而在旋转清扫部12清理过滤网的同时,在负压箱21的吸气作用下,旋转清扫部12清理下的灰尘将被吸入到安装外壳11中并通过连接管22输入到负压箱21中收集存储,负压箱21产生的负压将避免通过旋转清扫部12清理下的灰尘到处乱飞产生二次污染,提高除尘的效率并优化了除尘的效果;而连接管22可以采用可伸缩的管体或波纹管或柔性管以满足清扫机构1的移动要求。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电机14安装在安装外壳11的一端部,而在安装外壳11的两端部均安装行走部13,电机14可以同时驱动清扫部12和行走步13运行,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清扫部12要贴靠在过滤网上,以清理过滤网上的灰尘。
其中,如图1-图5所示,清扫机构1中的旋转清扫部12为能够通过旋转进行清理的部件,例如:旋转清扫部12可以为毛刷,所述毛刷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半封闭腔体中,所述毛刷的刷毛外伸出所述半封闭腔体的开口,所述电机14与所述毛刷传动连接。具体的,旋转清扫部12采用毛刷的结构形式,毛刷的刷毛外伸出安装外壳11,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毛刷的刷毛将贴在过滤网的表面,电机14驱动毛刷转动的同时,行走部13带动毛刷沿着过滤网表面移动,从而彻底有效的对过滤网进行清洁。而本实施例中的行走部13为能够实现往复移动的部件,例如:行走部13包括齿轮131和齿条132,所述齿轮131与所述齿条132啮合,所述齿轮131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外壳11上,所述电机14与所述齿轮131传动连接。具体的,齿条132安装在空调的机壳上并位于过滤网的侧部,电机14驱动齿轮131转动,齿轮131配合齿条132将使得安装外壳11沿着齿条132的长度方向移动,而将本实施例过滤网自动清洁装置安装到空调的机壳上后,空调的机壳可以形成滑槽,使得安装外壳11在滑槽中移动进行导向,优选的,为了实现安装外壳11在空调的机壳上平稳的移动,可以在安装外壳11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齿轮131,同样的,在空调机壳上设置两条对应的齿条132,两条齿条132位于过滤网的两侧。本实施例中的安装外壳11包括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所述第一壳体111上具有开口1111,所述第一壳体111和所述第二壳体112连接在一起形成所述半封闭腔体。具体的,安装外壳11由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组成,毛刷的刷毛外伸出第一壳体111上的开口1111,同时通过开口1111将清扫下的灰尘吸入到半封闭腔体内。优选的,为了便于开口1111具有均匀力度的吸力,第一壳体111内表面沿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凸起的第一筋条1112,所述第二壳体112内表面沿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筋条1112配合的第二筋条1121,所述第一筋条1112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筋条1121连接形成隔断,相邻两个所述隔断之间形成灰尘流动通道1000,在负压箱21产生的负压实现吸气过程中,在安装外壳11的半封闭腔体中形成多条气流通道1000,而负压箱21产生的吸力将通过沿着开口1111长度方向上分布的各个尘流动通道1000均匀分布在开口1111的整个区域,避免出现开口1111在紧邻气路连接口位置处的吸力过大而影响吸尘的效果,实现开口1111处获得均匀力度的吸力,如图4中的箭头表示灰尘的流动方向,在每个灰尘流动通道处将获得均匀的吸力,使得开口1111各个部位均能有效的进行吸尘。而为了方便安装连接管22,安装外壳11还设置有气路连接口(未图示),所述隔断位于所述旋转清扫部13和所述气路连接口之间,所述气路连接口与所述连接管22连接。具体的,气路连接口分别由第一壳体111上的气流凹槽1110和第二壳体112上的气流凹槽1120扣合在一起形成,隔断将旋转清扫部13和所述气路连接口分隔开,确保良好的吸尘效果。
另外,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负压箱21包括安装座211、收集仓212、滤尘网213和风机214,所述安装座211上形成有安装槽2111,所述收集仓212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安装槽2111中,所述安装座211上开设有第一通风孔2112和第二通风孔2113,所述收集仓212开设有第三通风孔2121和第四通风孔(未图示),所述第一通风孔2112与所述第三通风孔2121连接,所述第二通风孔2113和所述第四通风孔连接,所述风机214的进口2141连接所述第二通风孔2113,所述风机214的进口2141外设置有所述滤尘网213。具体的,通过风机214使得收集仓212中形成负压,并利用收集仓212收集灰尘,滤尘网213可以有效的防止灰尘从收集仓212中释放出,而当收集仓212内的灰尘存储较多时,可以将收集仓212从安装座211上拆卸下进行清理。为了方便安装滤尘网213,滤尘网213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风孔2113和所述第四通风孔之间,优选的,滤尘网213可以安装在安装槽2111中设置的插槽中。而为了方便拆装收集仓212,所述收集仓212上设置有卡爪2122,所述安装座211上设置有卡槽2114,所述卡爪2122卡在所述卡槽2114中。
如图6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包括机壳100和过滤网200,所述机壳100上开设有进风口(未图示),所述过滤网200设置在所述机壳100上并遮盖住所述进风口,还包括上述过滤网自动清洁装置300,所述机壳100上设置有滑槽101,所述过滤网自动清洁装置300中的安装外壳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101中,所述过滤网自动清洁装置300中的清扫部贴靠在所述过滤网200上。
具体的,本实施例空调采用上述过滤网自动清洁装置300,其中,机壳100上在过滤网200的两端部位置处可以分别设置行程开关101,对应的过滤网自动清洁装置300的安装外壳上设置有与行程开关101对应的触柄(未图示),当安装外壳移动到最大行程时,触柄将触动行程开关101。
本发明提供的过滤网自动清洁装置及空调,通过电机驱动旋转清扫部和行走部运行,行走部将带动旋转清扫部沿着过滤网的表面移动,而旋转清扫部将转动清理掉过滤网上的灰尘,同时,在负压箱的作用下,旋转清扫部清理掉的灰尘吸入到半封闭腔体中并最终进入到负压箱中进行存储,从而实现了自动清理过滤网,而通过设置负压箱,可以将清理下来的灰尘及时吸入到负压箱中储存,而避免出现旋转清扫部清理过滤网时灰尘乱飞造成污染的现象,实现自动清洁过滤网以提高用户体验性并方便用户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