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踏板和连杆均能长度可调的速学滑板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运动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滑行的工具。
背景技术
在光滑地面上滑跑是老百姓比较喜爱的一项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是一种心旷神怡的艺术活动。在地面上滑行需要专用工具,这种工具一般采用旱冰鞋或者活力板。旱冰鞋由两只分离的踏板和位于踏板下面的轮子组成,滑旱冰穿的旱冰鞋每只有四个轮子。活力板由一块踏板和踏板下的两个轮子组成。现有技术中的滑行工具存在如下不足:滑旱冰时,穿上旱冰鞋用鞋带绑住,脚施加向前的力在冰上滑行。对于初学者而言,难以掌握平衡,很容易摔倒。使用活力板时,人踩在踏板上侧身滑行,人的朝向与运动方向相垂直。侧身滑行的缺陷是不方便,有时看不清方向容易撞到障碍物上。并且这种活力板对初学者而言,开始使用时站不稳容易摔倒。因而,滑跑运动成为难度较大的活动。对于很多老年人而言,更是苦不堪言,无法享受到滑跑运动的乐趣。现有技术中的滑行工具存在的上述问题,制约了滑跑运动的普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申请人曾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滑板车,该滑板车由两块踏板、一根连杆和四个万向轮组成。每块踏板上安装前后万向轮,连杆两端连接在两个前轮的轮架上。这种滑板车靠人双腿的八字形摆动来驱动滑行,简单易学,容易掌握平衡,初学者几分钟就可以适应滑行。但在使用过程中有以下问题:如果想保持一定的滑行速度,则必须将踏板加长,但踏板加长后会导致重量加大且携带不方便。总体而言,要想携带方便,必须实现踏板和连杆均能收拢折叠。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踏板和连杆均能长度可调的速学滑板车,能对踏板和连杆收缩折叠,便于携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方案是:一种踏板和连杆均能长度可调的速学滑板车,包括两个踏板,每一个踏板的下方均联接前导向轮和后驱动轮, 两个踏板的前端之间联接一连杆,前导向轮和后驱动轮均与踏板相铰接,连杆的两端连接在前导向轮的轮架上,每一块踏板均包括前板、中间板和后板;所述前板和中间板、中间板与后板分别通过连接部件进行连接,中间板被收拢时,前板和后板能通过连接部件连接。
优选的,前板和中间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中间板能绕前板的后端旋转。
优选的,在前板底面上设置有挂钩,在中间板底面上设置有挂环,当中间板旋转至前板的底部时,所述挂环可以挂在挂钩上。
优选的,在前板的后段开设一个纵向的长孔,在中间板前端开设缺口槽,在中间板后端开设长孔;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连接杆、弹簧和拨扭,连接杆位于缺口槽内,弹簧的一端与缺口槽相固定、另一端固定在连接杆上,所述拨扭一端与连接杆固定、另一端伸出缺口槽外;当中间板绕前板旋转时,后板上的连接杆恰能插入前板上的长孔内。
优选的,在前板的后段、中间板、后板上开设纵向插孔,所述连接部件采用插杆,插杆的后端呈弹性分叉结构,插杆的前端能插入前板内。
优选的,还包括一根可伸缩的伸缩杆,伸缩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板和后板的底面上,在中间板的下部开设通孔,伸缩杆从该通孔内穿过,所述的连接部件采用挂钩和挂环,前板上设置有挂钩,在中间板的前端固定挂环、后端固定挂钩,在后板的前端固定挂环。
本发明中,实现连杆的收缩可以采用如下方案:连杆由左杆、右杆和螺母组成,左杆和右杆的一端均连接在前导向轮的轮架上、另外一端均与螺母螺纹连接,左杆和右杆端部的螺纹旋向相反。
另一个方案:连杆由左杆、右杆、短螺母和长螺母组成,左杆和右杆的一端均连接在前导向轮的轮架上,左杆中空,右杆能插入左杆内,右杆上螺纹连接短螺母,短螺母上加工内螺纹和外螺纹,左杆上螺纹连接长螺母,长螺母与短螺母螺纹连接。
还可以采用:连杆由左杆、右杆、连接套和紧固螺栓组成,左杆和右杆的一端均连接在前导向轮的轮架上、另一端均插入连接套内,连接套的一端加工内螺纹、另一端开设缺口,右杆与连接套螺纹连接,左杆插入连接套的那一端开设盲孔,在连接套上开设通孔,通孔内插入紧固螺栓,紧固螺栓能插入左杆上的盲孔内。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踏板中包含中间板,该中间板可以收拢起来,需要保持滑行速度时,将中间板放在前板和后板之间,而当幼童使用或是需要进行携带时,可以将中间板收拢,节省空间,便于携带。
2、在前板底面上设置有挂钩,在中间板底面上设置有挂环,当中间板旋转至前板的底部时,所述挂环可以挂在挂钩上。这样设置可以方便的固定收拢起来的中间板,避免发生掉落。
3、当连接部件采用插杆时,插杆的后端呈弹性分叉结构16,这样插杆深入到插孔时可以卡在插孔壁上,避免插杆随意滑动。
4.本发明是目前市面上唯一的分体式踏板结构,简单易学,容易掌握平衡,初学者几分钟就可以适应滑行。
5.本发明滑板车踏板可以加长,打破目前市面上滑板车滑行速度受限的情况,如此滑行速度可以自由掌握,适度加快,既能满足锻炼身体也能满足花样玩法的需要。
6. 本发明是目前市面上唯一的分体式连杆结构,初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节连杆的长度,缩短或加长两踏板之间的水平距离。
7.本发明连杆之间的连接方式和固定方法,简单灵活,方法多样,连杆既可以水平伸缩也可以以一定角度旋转固定调整水平距离。
8. 本发明连杆可以自由伸缩,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间板拆下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间板折叠在前板底部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踏板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实施例中间板下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实施例收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连杆可调可收缩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8所示实施例的连杆收缩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连杆可调可收缩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连杆可调可收缩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实施例的另一状态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连杆可调可收缩的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A—A剖视图;
图16是图15的B向视图;
图中:1、踏板;11、前板;12、中间板;13、后板;2、前导向轮;3、后驱动轮;4、连杆;5、连接部件;51、连接杆;52、弹簧;53、拨扭;6、长孔;7、缺口槽;8、挂钩;9、挂环;10、插孔;14、插杆;15、伸缩杆;16、弹性分叉结构;17、左杆;18、螺母;19、右杆;20、左杆;21、紧固螺栓;22、凹槽;23、短螺母;24、长螺母;25、连接套; 26、紧固螺栓;27、缺口。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踏板和连杆均能长度可调的速学滑板车,包括两个踏板1,每一个踏板1的下方均联接前导向轮2和后驱动轮3, 两个踏板1的前端之间联接一连杆4,前导向轮2和后驱动轮3均与踏板1相铰接,连杆4的两端连接在前导向轮2的轮架上,每一块踏板1均包括前板11、中间板12和后板13;所述前板11和中间板12、中间板12与后板13分别通过连接部件5进行连接,中间板12被收拢时,前板11和后板13能通过连接部件5连接。
中间板12的数量为一块,前板11和中间板12之间通过铰链连接,中间板12能绕前板11的后端旋转。
在前板11的后段和中间板12的后段开设一个纵向的长孔6,在中间板12前端和后板13前端开设缺口槽7;所述连接部件5包括连接杆51、弹簧52和拨扭53,连接杆51位于缺口槽7内,弹簧52的一端与缺口槽7相固定、另一端固定在连接杆51上,所述拨扭53一端与连接杆51固定、另一端伸出缺口槽7外;当中间板12绕前板11旋转时,后板13上的连接杆51恰能插入前板11上的长孔6内。
在前板11底面上设置有挂钩8,在中间板12底面上设置有挂环9,当中间板12旋转至前板11的底部时,所述挂环9可以挂在挂钩8上。
在该实施例中,当需要将中间板12折叠收缩起来时,分别将中间板12和后板13的连接部件5中的拨扭53向后拨动,使拨扭53连接着的连接杆51分别从前板11和中间板12中退出,进而中间板12可以卸出,而中间板12能绕前板11的后端旋转,卸下之后的中间板12就可以旋转到前板11底部,并通过挂钩8和挂环9挂在前板11底部,防止中间板12在前板11底部乱晃影响车体平衡。当需要中间板12安放在前板11和后板13之间时,再将拨扭53分别推入前板11和中间板12内,实现固定。
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区别的地方在于:在前板11的后段、中间板12、后板13上开设纵向插孔10,所述连接部件5采用插杆14,插杆14的后端呈弹性分叉结构16,插杆14的前端能插入前板11内。
当需要将中间板12进行折叠时,向内捏住插杆14后端的弹性分叉结构16,同时向外抽动插杆14,使插杆14完全抽离中间板12,将中间板12旋转至前板下方,并通过挂钩8和挂环9挂在前板11底部。既可以防止中间板12在前板11底部乱晃影响车体平衡,又可以稳固固定。当需要将中间板12放置在前板11和后板13中间时,将连通前板11和后板13的插杆14抽出,将中间板12与前板、后板放在同一平面上,再将插杆14依次插入后板13、中间板12和前板11,起到固定的作用。
中间板12被取下后,前板和后板紧挨在一起,插杆14会探出后板13一大段,不利于滑板车的携带。为解决这个问题,插杆14可以采用伸缩杆结构,当中间板12被取下后之后将插杆14收缩,并将弹性分叉结构16固定在后板13的长孔尾部。而插杆14的伸缩结构现有技术中比比皆是,例如电视机的天线即为伸缩结构,故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和二相比,区别在于:还包括一根可伸缩的伸缩杆15,伸缩杆1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板11和后板13的底面上,在中间板12的下部开设通孔,伸缩杆15从该通孔内穿过,所述的连接部件5采用挂钩8和挂环9,前板11上设置有挂钩8,在中间板12的前端固定挂环9、后端固定挂钩8,在后板13的前端固定挂环9。
在该实施例中,当需要将中间板12折叠时,将中间板12绕伸缩杆15旋转180°,然后将中间板12沿伸缩杆15向前板11处推动,而伸缩杆15采用伸缩结构也可以收缩至恰能使前板11和后板13连接在一起,在该实施例中连接部件5采用挂钩8和挂环9,该挂钩8和挂环9可以设置在前板11、中间板12和后板13的侧面上,当中间板12拆下需要连接时,将前板11的挂环9挂在后板13的挂钩8上,而需要将中间板12放入前板11和后板13中间时,将伸缩杆15拉伸将中间板12旋转180°,使之与前板11和后板13平齐,将中间板12的挂环9连接在前板11的挂钩8上,将后板13的挂环9挂在中间板12后端的挂钩8上,实现连接。
以下阐述滑板车连杆的可调可收缩:
实施例四
如图8所示:连杆由左杆17、右杆19和螺母18组成,左杆17和右杆19的一端均连接在前导向轮的轮架上、另外一端均与螺母18螺纹连接,左杆和右杆端部的螺纹旋向相反。
转动螺母18,左杆17和右杆19就可以同时向里或向外移动,从而使两踏板之间的距离变小或变大,实现了连杆长度的可调。
当折叠滑板车时,除了将踏板折叠收拢外,转动螺母18,左杆17和右杆19同时向里移动就可以将连杆的长度变到最短,实现了连杆的收缩。如图11所示,如此携带方便。
实施例五
如图11所示,连杆由左杆20、右杆19和紧固螺栓21组成,左杆20和右杆19的一端均连接在前导向轮的轮架上。左杆20中空,右杆19能插入左杆20内。在右杆19上开设凹槽22,左杆20上开设通孔,通孔内插入紧固螺栓21,紧固螺栓21能旋入右杆上的凹槽22中,将左杆和右杆固定连接。
松开紧固螺栓21,就可以拉动右杆19,使连杆长度变大或变小,从而实现踏板之间距离的可调。
实施例六
如图12所示,连杆由左杆20、右杆19、短螺母23和长螺母24组成,左杆和右杆的一端均连接在前导向轮的轮架上,左杆20中空,右杆19能插入左杆20内,右杆19上螺纹连接短螺母23,短螺母23上加工内螺纹和外螺纹,左杆20上螺纹连接长螺母24,长螺母24与短螺母23螺纹连接。
调节连杆时,向左拧动长螺母24,使短螺母23与长螺母24相分离,向外拉动右杆19,将右杆从左杆内拉出,然后向右拧动长螺母24使长螺母24与短螺母23相连接,就可以实现将连杆变长的目的。同理,如果要变短连杆,只需要反向操作上述过程即可。
实施例七
如图14所示,连杆由左杆17、右杆19、连接套25和紧固螺栓26组成,左杆17和右杆19的一端均连接在前导向轮的轮架上、另一端均插入连接套25内,连接套25的一端加工内螺纹、另一端开设缺口27,右杆19与连接套25螺纹连接,左杆17插入连接套25的那一端开设盲孔,在连接套25上开设通孔,通孔内插入紧固螺栓26,紧固螺栓26能插入左杆17上的盲孔内。
松开紧固螺栓26,转动左杆17,左杆就从连接套25上的缺口27中转出,左杆和右杆的角度关系发生变化,由在一条直线上变成左杆和右杆呈90°夹角或更小角度,如此设计后,两踏板可以并拢在一起,便于携带。
以上阐述的实现踏板的收拢折叠和连杆的收缩,均可以自由搭配组合使用。上述设计构思的核心为:踏板能通过绕铰链转动的方式实现收拢,连杆能通过左右长度可调或角度变化的方式实现收缩。
当然,在上述构思的总框架内,实现踏板转动收拢和连杆长度可调的具体结构还有其他等同变换的方式。这种等同变换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实现,同样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