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89147B - 驱动装置与源极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驱动装置与源极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489147B CN105489147B CN201410469946.2A CN201410469946A CN105489147B CN 105489147 B CN105489147 B CN 105489147B CN 201410469946 A CN201410469946 A CN 201410469946A CN 105489147 B CN105489147 B CN 10548914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de
- voltage
- mapping relations
- yard
- driv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2
- 101100063435 Caenorhabditis elegans din-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7—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the drivers handling digital grey scale data, e.g. use of D/A converter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89—Details of voltage level shifters arranged for use in a driving circuit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5—Reduction of instantaneous peaks of current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4—Display protection
- G09G2330/045—Protection against panel over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装置与源极驱动方法。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码映射单元、第一源极驱动信道、第二码映射单元与第二源极驱动信道。第一码映射单元依照第一码对码映射关系将输入数据中的第一输入码转换为第一中间码。第一源极驱动信道依照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将该第一中间码转换为第一模拟电压。第二码映射单元依照不同于该第一码对码映射关系的第二码对码映射关系将该输入数据中的第二输入码转换为第二中间码。第二源极驱动信道依照不同于该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的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将该第二中间码转换为第二模拟电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驱动装置及源极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面板驱动芯片中,源极驱动信道输入信号与其内部电平转换器(levelshifter)输入信号是一致的。例如,若某一源极驱动信道的输入信号是00000000,则此8位数据00000000会被忠实地传送至此一源极驱动信道内部电平转换器的输入端。传统面板驱动芯片中所有源极驱动信道都是如此忠实地将其输入信号传送至其内部电平转换器的输入端。当驱动芯片输出特定画面时,多组源极驱动信道内部电平转换器同时切换输出信号,导致大量瞬间电流产生。举例来说,当一个画面的所有像素数据从00000000转变为11111111时,所有源极驱动信道内部电平转换器同时要将8位从0转变为1,导致发生大量瞬间电流。大量瞬间电流将造成芯片温度上升及电压扰动等现象,将使芯片特性发生变化及可靠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及源极驱动方法,有效避免所有源极驱动信道内部电平转换器(level shifter)同时发生大量瞬间电流,进而达到降温及增加芯片可靠度的效果。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码映射(code mapping)单元、第一源极驱动信道(source driving channel)、第二码映射单元以及第二源极驱动信道。第一码映射单元依照第一码对码映射关系将输入数据中的第一输入码转换为第一中间码。第一源极驱动信道耦接至该第一码映射单元。第一源极驱动信道接收该第一中间码,并依照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将该第一中间码转换为第一模拟电压(analog voltage)。第二码映射单元依照不同于该第一码对码映射关系的第二码对码映射关系将该输入数据中的第二输入码转换为第二中间码。第二源极驱动信道耦接至该第二码映射单元。第二源极驱动信道接收该第二中间码,并依照不同于该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的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将该第二中间码转换为第二模拟电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源极驱动信道包括第一电平转换器(levelshifter)以及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DAC)。第一电平转换器依据该第一中间码以产生出第一经电平转换码。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接收多数个参考电压,并依照该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将该第一经电平转换码转换为该多数个参考电压当中的对应参考电压作为该第一模拟电压。上述的第二源极驱动信道包括第二电平转换器以及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第二电平转换器依据该第二中间码以产生出第二经电平转换码。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接收多数个参考电压,并依照该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将该第二经电平转换码转换为该多数个参考电压当中的对应参考电压作为该第二模拟电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源极驱动信道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闩锁器。上述至少两个第一闩锁器耦接于该第一码映射单元与该第一电平转换器之间。上述的第二源极驱动信道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闩锁器。上述至少两个第二闩锁器耦接于该第二码映射单元与该第二电平转换器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源极驱动信道还包括两个第一闩锁器。第一码映射单元耦接于该两个第一闩锁器之间。上述的第二源极驱动信道还包括两个第二闩锁器。第二码映射单元耦接于该两个第二闩锁器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内部具有第一路由路径。第一路由路径对应于该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上述的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内部具有第二路由路径。第二路由路径对应于该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路由器以及第二路由器。第一路由器耦接至该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第一路由器根据第一控制信号,产生第一排序的该多数个参考电压给该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其中该第一排序对应于该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第二路由器耦接至该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第二路由器根据第二控制信号,产生第二排序的该多数个参考电压给该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其中该第二排序对应于该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码映射单元还动态改变该第一码对码映射关系,以及该第一路由器还对应地动态调整该第一排序以对应地改变该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上述的第二码映射单元还动态改变该第二码对码映射关系,以及该第二路由器还对应地动态调整该第二排序以对应地改变该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码映射单元还依照该第一码对码映射关系将该输入数据中的第三输入码转换为第三中间码。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三源极驱动信道。第三源极驱动信道耦接至该第一码映射单元。第三源极驱动信道接收该第三中间码,并依照该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将该第三中间码转换为第三模拟电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码映射单元还依照该第二码对码映射关系将该输入数据中的第四输入码转换为第四中间码。驱动装置还包括第四源极驱动信道。第四源极驱动信道耦接至该第二码映射单元。第四源极驱动信道接收该第四中间码,并依照该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将该第四中间码转换为第四模拟电压。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源极驱动方法。所述的源极驱动方法包括:依照第一码对码映射关系,将输入数据中的第一输入码转换为第一中间码;依照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将该第一中间码转换为第一模拟电压,该第一模拟电压用于产生第一源极驱动信号;依照不同于该第一码对码映射关系的第二码对码映射关系,将该输入数据中的第二输入码转换为第二中间码;以及依照不同于该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的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将该第二中间码转换为第二模拟电压,该第二模拟电压用于产生第二源极驱动信号。
基于上述,藉由让不同的源极驱动信道具有不同的码对码映射关系,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装置及源极驱动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所有源极驱动信道内部电平转换器同时发生大量瞬间电流,进而达到降温及增加芯片可靠度的效果。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说明一种驱动装置的电路方块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说明图1所示驱动装置的电路方块示意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说明驱动装置的输入数据与输出模拟电压的关系曲线示意图;
图4A至图4H是说明在不同电压转态的情境下,电平转换器的数字数据转态位的平均个数;
图5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说明图1所示驱动装置的电路方块示意图;
图6是依照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说明图1所示驱动装置的电路方块示意图;
图7是依照本发明的更一实施例说明图1所示驱动装置的电路方块示意图;
图8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说明驱动装置的电路方块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显示面板;
100:驱动装置;
110:第一码映射单元;
120:第一源极驱动信道;
121、122、141、142:闩锁器;
123:第一电平转换器;
124、126: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
125:输出缓冲器;
130:第二码映射单元;
140:第二源极驱动信道;
143:第二电平转换器;
144、146: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
145:输出缓冲器;
150:第一路由器;
160:第二路由器;
800:驱动装置;
810:第一源极驱动信道;
820:第二源极驱动信道;
830:第三源极驱动信道;
840:第四源极驱动信道;
Din:输入数据;
Din1:第一输入码;
Din2:第二输入码;
Din3:第三输入码;
Din4:第四输入码;
Dmid1:第一中间码;
Dmid2:第二中间码;
Dmid3:第三中间码;
Dmid4:第四中间码;
Sc1:第一控制信号;
Sc2:第二控制信号;
VA、VB、VC、VD、VE、VF、VG、VH:模拟电压;
Vcom:共同电压;
Vout1:第一模拟电压;
Vout2:第二模拟电压;
Vout3:第三模拟电压;
Vout4:第四模拟电压;
Vref:参考电压。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案说明书全文(包括申请专利范围)中所使用的“耦接”一词可指任何直接或间接的连接手段。举例而言,若文中描述第一装置耦接于第二装置,则应该被解释成该第一装置可以直接连接于该第二装置,或者该第一装置可以通过其他装置或某种连接手段而间接地连接至该第二装置。另外,凡可能之处,在附图及实施方式中使用相同标号的元件/构件/步骤代表相同或类似部分。不同实施例中使用相同标号或使用相同用语的元件/构件/步骤可以相互参照相关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说明一种驱动装置的电路方块示意图。所述驱动装置100包括多个码映射单元(code mapping unit,例如第一码映射单元110与第二码映射单元130)以及多个源极驱动信道(source driving channel,例如第一源极驱动信道120与第二源极驱动信道140)。第一码映射单元110依照第一码对码映射关系将输入数据Din中的第一输入码Din1转换为第一中间码Dmid1。第一源极驱动信道120耦接至第一码映射单元110。第一源极驱动信道120接收第一中间码Dmid1,并依照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将第一中间码Dmid1转换为第一模拟电压Vout1。第一源极驱动信道120输出第一模拟电压Vout1至显示面板10的一条数据线(源极线)以驱动显示面板10。依照不同于该第一码对码映射关系的第二码对码映射关系,第二码映射单元130将输入数据Din中的第二输入码Din2转换为第二中间码Dmid2。第二源极驱动信道140耦接至第二码映射单元130以接收该第二中间码Dmid2。依照不同于该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的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第二源极驱动信道140将该第二中间码Dmid2转换为第二模拟电压Vout2。第二源极驱动信道140输出第二模拟电压Vout2至显示面板10的另一条数据线以驱动显示面板10。
举例来说,假设驱动装置100可以将输入码“00000000”转换为模拟电压Va,以及将输入码“11111111”转换为模拟电压Vb。当第一输入码Din1与第二输入码Din2均为“00000000”时,第一码映射单元110可以依照第一码对码映射关系将“00000000”转换为“00000000”(第一中间码Dmid1),以及第二码映射单元130可以依照第二码对码映射关系将“00000000”转换为“00111000”(第二中间码Dmid2)。第一源极驱动信道120可以依照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将“00000000”转换为模拟电压Va(第一模拟电压Vout1),以及第二源极驱动信道140可以依照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将“00111000”转换为模拟电压Va(第二模拟电压Vout2)。在第一输入码Din1与第二输入码Din2均从“00000000”转态至“11111111”后,第一码映射单元110可以依照第一码对码映射关系将“11111111”转换为“11111111”(第一中间码Dmid1),以及第二码映射单元130可以依照第二码对码映射关系将“11111111”转换为“00111111”(第二中间码Dmid2)。第一源极驱动信道120可以依照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将“11111111”转换为模拟电压Vb(第一模拟电压Vout1),以及第二源极驱动信道140可以依照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将“001111111”转换为模拟电压Vb(第二模拟电压Vout2)。因此,当第一输入码Din1从“00000000”转态至“11111111”时,第一源极驱动信道120的数字数据中发生转态的位的个数为8个位(因为从“00000000”转换为“11111111”)。当第二输入码Din2从“00000000”转态至“11111111”时,第二源极驱动信道140的数字数据中发生转态的位的个数为3个位(因为从“00111000”转换为“00111111”)。当第一输入码Din1与第二输入码Din2都从“00000000”转态至“11111111”时,第一源极驱动信道120与第二源极驱动信道140的数字数据中发生转态的位的平均个数为(8+3)/2=5.5个位。
藉由让不同的源极驱动信道具有不同的码对码映射关系,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00可以有效降低这些源极驱动信道的数字数据中发生转态的位的平均个数,进而有效避免所有源极驱动信道内部电平转换器同时发生大量瞬间电流,达到降温及增加芯片可靠度的效果。
在此说明一种源极驱动方法。所述的源极驱动方法包括:依照第一码对码映射关系,将输入数据Din中的第一输入码Din1转换为第一中间码Dmid1;依照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将第一中间码Dmid1转换为第一模拟电压Vout1,该第一模拟电压Vout1用于产生第一源极驱动信号以驱动显示面板10;依照不同于该第一码对码映射关系的第二码对码映射关系,将输入数据Din中的第二输入码Din2转换为第二中间码Dmid2;以及依照不同于该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的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将第二中间码Dmid2转换为第二模拟电压Vout2,该第二模拟电压Vout2用于产生第二源极驱动信号以驱动显示面板10。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说明图1所示驱动装置的电路方块示意图。虽然图2仅绘示驱动装置100的二个源极驱动信道,但驱动装置100的其他源极驱动信道可以参照图2的相关说明而类推,故不再赘述。请参照图2,第一源极驱动信道120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闩锁器(latch,例如闩锁器121与122)、第一电平转换器(level shifter)123、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DAC)124以及输出缓冲器(output buffer)125。闩锁器121与122耦接于第一码映射单元110与第一电平转换器123之间。闩锁器121与122可以锁存第一中间码Dmid1,以及将经锁存的第一中间码Dmid1输出给第一电平转换器123。第一电平转换器123依据第一中间码Dmid1产生第一经电平转换码给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124。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124接收多个参考电压Vref。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124内部具有第一路由路径,此第一路由路径对应于所述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依照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124可以将第一电平转换器123所输出的该第一经电平转换码转换为该多个参考电压Vref当中的对应参考电压作为第一模拟电压Vout1。输出缓冲器125可以增益(gain)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124所输出的第一模拟电压Vout1,以及将经增益的第一模拟电压Vout1输出至显示面板10。
相类似地,第二源极驱动信道140包括至少两个第二闩锁器(例如闩锁器141与142)、第二电平转换器143、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144以及输出缓冲器145。闩锁器141与142耦接于第二码映射单元130与第二电平转换器143之间。闩锁器141与142可以锁存第二中间码Dmid2,以及将经锁存的第二中间码Dmid2输出给第二电平转换器143。第二电平转换器143依据第二中间码Dmid2产生第二经电平转换码给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144。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144接收多个参考电压Vref。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144内部具有第二路由路径,此第二路由路径对应于所述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依照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144可以将第二电平转换器143所输出的该第二经电平转换码转换为该多个参考电压Vref当中的对应参考电压作为第二模拟电压Vout2。
举例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假设第一输入码Din1与第二输入码Din2均为三位数据。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输入码Din1与第二输入码Din2可以是六位数据、七位数据、八位数据或是其他数据。图3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说明驱动装置的输入数据Din(例如第一输入码Din1或第二输入码Din2)与输出模拟电压Vout(例如第一模拟电压Vout1或第二模拟电压Vout2)的关系曲线示意图。图3所示横轴表示输入数据Din,而图3所示纵轴表示输出模拟电压Vout。图3所示Vcom表示显示面板10的共同电压(common voltage)。由图3可以看出,当输入数据Din(例如第一输入码Din1或第二输入码Din2)为“000”、“001”、“010”、“011”、“100”、“101”、“110”与“111”时,驱动装置100的输出模拟电压Vout(例如第一模拟电压Vout1或第二模拟电压Vout2)分别为“VA”、“VB”、“VC”、“VD”、“VE”、“VF”、“VG”与“VH”。
下述表1说明所述第一码对码映射关系与所述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的实施范例,而下述表2说明所述第二码对码映射关系与所述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的实施范例。例如,当第一输入码Din1与第二输入码Din2均为“010”时,第一码映射单元110可以依照第一码对码映射关系将“010”转换为“010”(第一中间码Dmid1),以及第二码映射单元130可以依照第二码对码映射关系将“010”转换为“111”(第二中间码Dmid2)。第一源极驱动信道120可以依照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将“010”转换为模拟电压VC(第一模拟电压Vout1),以及第二源极驱动信道140可以依照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将“111”转换为模拟电压VC(第二模拟电压Vout2)。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码对码映射关系、所述第二码对码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与所述第二码对电压映像关系的实施方式不应受限于表1与表2所示内容。
表1:第一码对码映射关系与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的实施范例
表2:第二码对码映射关系与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的实施范例
当第一输入码Din1与第二输入码Din2均从“000”转态至“010”时,第一中间码Dmid1从“000”转态至“010”而第二中间码Dmid2从“000”转态至“111”,因此第一电平转换器123的数字数据中发生转态的位的个数为1个位(因为从“000”转换为“010”),而第二电平转换器143的数字数据中发生转态的位的个数为3个位(因为从“000”转换为“111”)。也就是说,当第一输入码Din1与第二输入码Din2都从“000”转态至“010”时,第一电平转换器123与第二电平转换器143的数字数据中发生转态的位的平均个数为(1+3)/2=2个位。
当第一输入码Din1与第二输入码Din2均从“000”转态至“111”时,第一中间码Dmid1与第二中间码Dmid2均从“000”转态至“100”,因此第一电平转换器123与第二电平转换器143的数字数据中发生转态的位的个数均为1个位(因为从“000”转换为“100”)。也就是说,当第一输入码Din1与第二输入码Din2都从“000”转态至“111”时,第一电平转换器123与第二电平转换器143的数字数据中发生转态的位的平均个数为(2+2)/2=2个位。
在此假设输出模拟电压Vout(例如第一模拟电压Vout1或第二模拟电压Vout2)从VA转态至VB、VC、VD、VE、VF、VG与VH分别以VA-B、VA-C、VA-D、VA-E、VA-F、VA-G与VA-H表示,输出模拟电压Vout从VB转态至VA、VC、VD、VE、VF、VG与VH分别以VB-A、VB-C、VB-D、VB-E、VB-F、VB-G与VB-H表示,输出模拟电压Vout从VC转态至VA、VB、VD、VE、VF、VG与VH分别以VC-A、VC-B、VC-D、VC-E、VC-F、VC-G与VC-H表示,输出模拟电压Vout从VD转态至VA、VB、VC、VE、VF、VG与VH分别以VD-A、VD-B、VD-C、VD-E、VD-F、VD-G与VD-H表示,输出模拟电压Vout从VE转态至VA、VB、VC、VD、VF、VG与VH分别以VE-A、VE-B、VE-C、VE-D、VE-F、VE-G与VE-H表示,输出模拟电压Vout从VF转态至VA、VB、VC、VD、VE、VG与VH分别以VF-A、VF-B、VF-C、VF-D、VF-E、VF-G与VF-H表示,输出模拟电压Vout从VG转态至VA、VB、VC、VD、VE、VF与VH分别以VG-A、VG-B、VG-C、VG-D、VG-E、VG-F与VG-H表示,以及输出模拟电压Vout从VH转态至VA、VB、VC、VD、VE、VF与VG分别以VH-A、VH-B、VH-C、VH-D、VH-E、VH-F与VH-G表示。在电压转态VA-C与VA-H的情境中,不同源极驱动信道的电平转换器的数字数据转态位的平均个数已说明如前二段落所述。在其余电压转态的情境中,不同源极驱动信道的电平转换器的数字数据转态位的平均个数,可以参照VA-C与VA-H的相关说明来类推,故不再赘述。
图4A至图4H是说明在不同电压转态的情境下,电平转换器的数字数据转态位的平均个数。其中,横轴表示不同电压转态的情境(例如VA-H表示输出模拟电压Vout从VA转态至VH),而纵轴表示转态位的平均个数。图4A至图4H的右半部是说明在图2所示源极驱动器的不同源极驱动信道使用不同码对码映射关系与不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例如表1与表2所示范例)的实施例中,在不同电压转态的情境下电平转换器123与143的数字数据转态位的平均个数。图4A至图4H的左半部是说明图2所示源极驱动器的所有源极驱动信道使用相同码对码映射关系与相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即表3所示)的实施例中,在不同电压转态的情境下电平转换器123与143的数字数据转态位的平均个数。从图4A至图4H可见,相较于“所有源极驱动信道使用相同映像关系”而言,“不同源极驱动信道使用不同映射关系”可以有效减少电平转换器的数字数据转态位的平均个数,达到降低瞬间能量的效果。藉由让不同的源极驱动信道具有不同的码对码映射关系,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00可以有效降低这些源极驱动信道的数字数据中发生转态的位的平均个数,进而有效避免所有源极驱动信道内部电平转换器同时发生大量瞬间电流,达到降温及增加芯片可靠度的效果。
表3:所有源极驱动信道使用相同码对码映射关系与相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的实施范例
图5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说明图1所示驱动装置的电路方块示意图。虽然图5仅绘示驱动装置100的二个源极驱动信道,但驱动装置100的其他源极驱动信道可以参照图5的相关说明而类推,故不再赘述。请参照图5,第一源极驱动信道120包括两个第一闩锁器(例如闩锁器121与122)、第一电平转换器123、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124以及输出缓冲器125。第二源极驱动信道140包括两个第二闩锁器(例如闩锁器141与142)、第二电平转换器143、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144以及输出缓冲器145。图5所示第一源极驱动信道120与第二源极驱动信道140可以参照图2的相关说明,故不再赘述。在图5所示实施例中,第一码映射单元110耦接于闩锁器121与闩锁器122之间,而第二码映射单元130耦接于闩锁器141与闩锁器142之间。
闩锁器121可以锁存输入数据Din中的第一输入码Din1,以及将经锁存的输入数据Din1输出给第一码映射单元110。第一码映射单元110依照第一码对码映射关系将第一输入码Din1转换为第一中间码Dmid1,以及将第一中间码Dmid1输出给闩锁器122。闩锁器122可以锁存第一中间码Dmid1,以及将经锁存的第一中间码Dmid1输出给第一电平转换器123。第一电平转换器123依据第一中间码Dmid1产生第一经电平转换码给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124。依照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124可以将第一电平转换器123所输出的该第一经电平转换码转换为该多个参考电压Vref当中的对应参考电压作为第一模拟电压Vout1。第一码映射单元110的第一码对码映射关系与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124的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可以参照上述表1的相关说明(但不限于此)。
相类似地,闩锁器141可以锁存输入数据Din中的第二输入码Din2,以及将经锁存的输入数据Din2输出给第二码映射单元130。第二码映射单元130依照第二码对码映射关系将第二输入码Din2转换为第二中间码Dmid2,以及将第二中间码Dmid2输出给闩锁器142。闩锁器142可以锁存第二中间码Dmid2,以及将经锁存的第二中间码Dmid2输出给第二电平转换器143。第二电平转换器143依据第二中间码Dmid2产生第二经电平转换码给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144。依照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144可以将第二电平转换器143所输出的该第二经电平转换码转换为多个参考电压Vref当中的对应参考电压作为第二模拟电压Vout2。第二码映射单元130的第二码对码映射关系与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144的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可以参照上述表2的相关说明(但不限于此)。
图6是依照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说明图1所示驱动装置的电路方块示意图。虽然图6仅绘示驱动装置100的二个源极驱动信道,但驱动装置100的其他源极驱动信道可以参照图6的相关说明而类推,故不再赘述。请参照图6,第一源极驱动信道120包括两个第一闩锁器(例如闩锁器121与122)、第一电平转换器123、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126以及输出缓冲器125。第二源极驱动信道140包括两个第二闩锁器(例如闩锁器141与142)、第二电平转换器143、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146以及输出缓冲器145。图6所示第一源极驱动信道120与第二源极驱动信道140可以参照图2与图5的相关说明,故不再赘述。在图6所示实施例中,第一码映射单元110耦接于闩锁器121与闩锁器122之间,而第二码映射单元130耦接于闩锁器141与闩锁器142之间。
闩锁器121可以锁存输入数据Din中的第一输入码Din1,以及将经锁存的输入数据Din1输出给第一码映射单元110。第一码映射单元110依照第一码对码映射关系将第一输入码Din1转换为第一中间码Dmid1,以及将第一中间码Dmid1输出给闩锁器122。第一码映射单元110的第一码对码映射关系可以参照上述表1的相关说明(但不限于此)。闩锁器122可以锁存第一中间码Dmid1,以及将经锁存的第一中间码Dmid1输出给第一电平转换器123。第一电平转换器123依据第一中间码Dmid1产生第一经电平转换码给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126。驱动装置100还包括第一路由器150。第一路由器150耦接至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126。第一路由器150根据第一控制信号Sc1产生第一排序的多数个参考电压Vref给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126,其中该第一排序对应于所述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当第一码映射单元110动态改变所述第一码对码映像关系时,第一路由器150对应地动态调整该第一排序以对应地改变所述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依照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126可以将第一电平转换器123所输出的该第一经电平转换码转换为该多个参考电压Vref当中的对应参考电压作为第一模拟电压Vout1。
举例来说,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126的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可以参照下述表4(但不限于此)。于表4中,第一路由器150的多个参考电压输入端各自接收电压VA、VB、VC、VD、VE、VF、VG与VH。第一路由器150根据第一控制信号Sc1改变电压VA、VB、VC、VD、VE、VF、VG与VH的排列顺序,以及产生具有第一排序的多个参考电压(例如VA、VB、VC、VD、VH、VG、VF与VE)给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126。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126可以依据电平转换器123所输出的第一中间码Dmid1(第一经电平转换码)而从具有第一排序的多个参考电压中选择对应参考电压作为第一模拟电压Vout1,如表4所示。例如,当第一中间码Dmid1为“100”时,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126可以选择其第五个参考地压输入端的电压VH作为第一模拟电压Vout1。
表4: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的实施范例
相类似地,闩锁器141可以锁存输入数据Din中的第二输入码Din2,以及将经锁存的输入数据Din2输出给第二码映射单元130。第二码映射单元130依照第二码对码映射关系将第二输入码Din2转换为第二中间码Dmid2,以及将第二中间码Dmid2输出给闩锁器142。第二码映射单元130的第二码对码映射关系可以参照上述表2的相关说明(但不限于此)。闩锁器142可以锁存第二中间码Dmid2,以及将经锁存的第二中间码Dmid2输出给第二电平转换器143。第二电平转换器143依据第二中间码Dmid2产生第二经电平转换码给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144。驱动装置100还包括第二路由器160。第二路由器160耦接至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146。第二路由器160根据第二控制信号Sc2产生第二排序的多数个参考电压Vref给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146,其中该第二排序对应于所述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当第二码映射单元130动态改变所述第二码对码映射关系时,第二路由器160对应地动态调整该第二排序以对应地改变所述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依照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144可以将第二电平转换器143所输出的该第二经电平转换码转换为多个参考电压Vref当中的对应参考电压作为第二模拟电压Vout2。
举例来说,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146的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可以参照下述表5(但不限于此)。于表5中,第二路由器160的多个参考电压输入端各自接收电压VA、VB、VC、VD、VE、VF、VG与VH。第二路由器160根据第二控制信号Sc2改变电压VA、VB、VC、VD、VE、VF、VG与VH的排列顺序,以及产生具有第二排序的多个参考电压(例如VA、VB、VE、VF、VH、VG、VD与VC)给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146。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146可以依据电平转换器143所输出的第二中间码Dmid2(第二经电平转换码)而从具有第二排序的多个参考电压中选择对应参考电压作为第二模拟电压Vout2,如表5所示。例如,当第二中间码Dmid2为“010”时,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146可以选择其第三个参考地压输入端的电压VE作为第二模拟电压Vout2。
表5: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的实施范例
图7是依照本发明的更一实施例说明图1所示驱动装置的电路方块示意图。虽然图7仅绘示驱动装置100的二个源极驱动信道,但驱动装置100的其他源极驱动信道可以参照图7的相关说明而类推,故不再赘述。请参照图7,第一源极驱动信道120包括闩锁器121、闩锁器122、第一电平转换器123、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126以及输出缓冲器125。第二源极驱动信道140包括闩锁器141、闩锁器142、第二电平转换器143、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146以及输出缓冲器145。图7所示第一码映射单元110、闩锁器121、闩锁器122、第一电平转换器123、输出缓冲器125、第二码映射单元130、闩锁器141、闩锁器142、第二电平转换器143与输出缓冲器145可以参照图2的相关说明,故不再赘述。
于图7所示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00还包括第一路由器150与第二路由器160。图7所示第一路由器150、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126、第二路由器160与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146可以参照图6所示第一路由器150、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126、第二路由器160与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146的相关说明,故不再赘述。
图8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说明驱动装置的电路方块示意图。所述驱动装置800包括多个码映像单元(例如第一码映像单元110与第二码映像单元130)以及多个源极驱动信道(例如第一源极驱动信道810、第二源极驱动信道820、第三源极驱动信道830与第四源极驱动信道840)。图8所示第一码映射单元110与第二码映射单元130可以参照图2至图7的相关说明而类推,故不再赘述。
于图8所示实施例中,第一码映射单元110依照第一码对码映射关系将输入数据Din中的第一输入码Din1转换为第一中间码Dmid1,以及依照该第一码对码映射关系将输入数据Din中的第三输入码Din3转换为第三中间码Dmid3。第一源极驱动信道810耦接至第一码映射单元110。第一源极驱动信道810接收第一中间码Dmid1,并依照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将第一中间码Dmid1转换为第一模拟电压Vout1。第一源极驱动信道810输出第一模拟电压Vout1至显示面板10的一条数据线(源极线)以驱动显示面板10。第三源极驱动信道830耦接至第一码映射单元110。第三源极驱动信道830接收第三中间码Dmid3,并依照该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将第三中间码Dmid3转换为第三模拟电压Vout3。第三源极驱动信道830输出第三模拟电压Vout3至显示面板10的另一条数据线(源极线)以驱动显示面板10。图8所示第一源极驱动信道810与第三源极驱动信道830可以参照图2至图7所示第一源极驱动信道120的相关说明而类推,故不再赘述。
依照不同于该第一码对码映射关系的第二码对码映射关系,第二码映射单元130将输入数据Din中的第二输入码Din2转换为第二中间码Dmid2,以及依照该第二码对码映像关系将输入数据Din中的第四输入码Din4转换为第四中间码Dmid4。第二源极驱动信道820耦接至第二码映射单元130以接收该第二中间码Dmid2。依照不同于该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的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第二源极驱动信道820将该第二中间码Dmid2转换为第二模拟电压Vout2。第二源极驱动信道820输出第二模拟电压Vout2至显示面板10的另一条数据线以驱动显示面板10。第四源极驱动信道840耦接至第二码映射单元130。第四源极驱动信道840接收该第四中间码Dmid4,并依照该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将该第四中间码Dmid4转换为第四模拟电压Vout4。第四源极驱动信道840输出第四模拟电压Vout4至显示面板10的另一条数据线以驱动显示面板10。图8所示第二源极驱动信道820与第四源极驱动信道840可以参照图2至图7所示第二源极驱动信道140的相关说明而类推,故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图8所示实施例将驱动装置800的所有源极驱动信道分为多个群组,而每一个群组具有一个或多个源极驱动信道。藉由让不同群组具有不同的码对码映射关系,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800可以有效降低这些源极驱动信道的数字数据中发生转态的位的平均个数,进而有效避免所有源极驱动信道内部电平转换器同时发生大量瞬间电流,达到降温及增加芯片可靠度的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源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驱动装置包括:
第一码映射单元,依照第一码对码映射关系将输入数据中的第一输入码转换为第一中间码;
第一源极驱动信道,耦接至该第一码映射单元,该第一源极驱动信道接收该第一中间码,并依照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将该第一中间码转换为第一模拟电压;
第二码映射单元,依照不同于该第一码对码映射关系的第二码对码映射关系将该输入数据中的第二输入码转换为第二中间码;以及
第二源极驱动信道,耦接至该第二码映射单元,该第二源极驱动信道接收该第二中间码,并依照不同于该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的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将该第二中间码转换为第二模拟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源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源极驱动信道包括:
第一电平转换器,依据该第一中间码以产生第一经电平转换码;以及
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接收多数个参考电压,并依照该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将该第一经电平转换码转换为该多数个参考电压当中的对应参考电压作为该第一模拟电压;以及
该第二源极驱动信道包括:
第二电平转换器,依据该第二中间码以产生第二经电平转换码;以及
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接收多数个参考电压,并依照该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将该第二经电平转换码转换为该多数个参考电压当中的对应参考电压作为该第二模拟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源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源极驱动信道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闩锁器,耦接于该第一码映射单元与该第一电平转换器之间;以及该第二源极驱动信道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闩锁器,耦接于该第二码映射单元与该第二电平转换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源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源极驱动信道还包括两个第一闩锁器,该第一码映射单元耦接于该两个第一闩锁器之间,以及该第二源极驱动信道还包括两个第二闩锁器,该第二码映射单元耦接于该两个第二闩锁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源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内部具有第一路由路径,该第一路由路径对应于该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以及该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内部具有第二路由路径,该第二路由路径对应于该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源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源极驱动装置还包括:
第一路由器,耦接至该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该第一路由器根据第一控制信号,产生第一排序的该多数个参考电压给该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其中该第一排序对应于该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以及
第二路由器,耦接至该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该第二路由器根据第二控制信号,产生第二排序的该多数个参考电压给该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其中该第二排序对应于该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源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码映射单元还动态改变该第一码对码映射关系,以及该第一路由器还对应地动态调整该第一排序以对应地改变该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以及该第二码映射单元还动态改变该第二码对码映射关系,以及该第二路由器还对应地动态调整该第二排序以对应地改变该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源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码映射单元还依照该第一码对码映射关系将该输入数据中的第三输入码转换为第三中间码,而该源极驱动装置还包括:
第三源极驱动信道,耦接至该第一码映射单元,该第三源极驱动信道接收该第三中间码,并依照该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将该第三中间码转换为第三模拟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源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码映射单元还依照该第二码对码映射关系将该输入数据中的第四输入码转换为第四中间码,而该源极驱动装置还包括:
第四源极驱动信道,耦接至该第二码映射单元,该第四源极驱动信道接收该第四中间码,并依照该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将该第四中间码转换为第四模拟电压。
10.一种源极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源极驱动方法包括:
依照第一码对码映射关系,将输入数据中的第一输入码转换为第一中间码;
依照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将该第一中间码转换为第一模拟电压,该第一模拟电压用于产生第一源极驱动信号;
依照不同于该第一码对码映射关系的第二码对码映射关系,将该输入数据中的第二输入码转换为第二中间码;以及
依照不同于该第一码对电压映射关系的第二码对电压映射关系,将该第二中间码转换为第二模拟电压,该第二模拟电压用于产生第二源极驱动信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69946.2A CN105489147B (zh) | 2014-09-15 | 2014-09-15 | 驱动装置与源极驱动方法 |
US14/534,167 US9536462B2 (en) | 2014-09-15 | 2014-11-06 | Driving device and source driving method |
US15/256,753 US9842528B2 (en) | 2014-09-15 | 2016-09-06 | Driving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69946.2A CN105489147B (zh) | 2014-09-15 | 2014-09-15 | 驱动装置与源极驱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489147A CN105489147A (zh) | 2016-04-13 |
CN105489147B true CN105489147B (zh) | 2018-09-14 |
Family
ID=55455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69946.2A Active CN105489147B (zh) | 2014-09-15 | 2014-09-15 | 驱动装置与源极驱动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536462B2 (zh) |
CN (1) | CN105489147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98145B (zh) * | 2006-06-30 | 2010-05-12 |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数字模拟数据转换器以及其转换方法 |
JP5035973B2 (ja) * | 2007-07-06 | 2012-09-26 |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その液晶表示装置のコントロールドライバ |
JP4640442B2 (ja) * | 2008-05-08 | 2011-03-02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
JP5271604B2 (ja) * | 2008-05-30 | 2013-08-21 | ラピス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 表示パネルのソースドライバ及びその駆動制御方法 |
CN103915069B (zh) * | 2013-01-04 | 2017-06-23 | 矽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模块与显示设备和制造方法 |
-
2014
- 2014-09-15 CN CN201410469946.2A patent/CN105489147B/zh active Active
- 2014-11-06 US US14/534,167 patent/US9536462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489147A (zh) | 2016-04-13 |
US20160078794A1 (en) | 2016-03-17 |
US9536462B2 (en) | 2017-01-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93732B (zh) | 驱动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 |
US10553145B2 (en) | Pixel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JP5144802B1 (ja) | 表示装置 | |
US8717338B2 (en) | Display drive circuit | |
US20100207967A1 (en) | Hybrid 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 source driv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US10319339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processor and terminal | |
US8279747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 |
US20160204768A1 (en) | Driver circuit with feed-forward equalizer | |
US9508305B2 (en) | Display panel driv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 |
US10186219B2 (en) |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 |
CN105280144A (zh) | 一种降低偏色效应的过驱动技术 | |
CN105489147B (zh) | 驱动装置与源极驱动方法 | |
US11087697B2 (en) | Source driver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 |
TW201430813A (zh) | 顯示裝置的動態電荷分享方法 | |
TWI334106B (en) |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gray scale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 |
TWI467538B (zh) | 驅動電壓產生器及其數位類比轉換器 | |
CN103544913B (zh) | 驱动电压生成器及其数模转换器 | |
US9842528B2 (en) | Driving device | |
CN103546156B (zh) | 数字模拟转换器及其源极驱动芯片 | |
JP2011166791A (ja) | データドライバーのデジタルアナログ変換装置及びその変換方法 | |
US8013643B2 (en) | Source driver | |
US20080246642A1 (en) | Digital-to-analog signal converter, and digital-to-analog signal converting method | |
JP2017098689A (ja) | アンプ及びアンプを含む表示ドライバ | |
JP2008040384A (ja) | 映像信号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 |
JP2013195776A (ja) | 半導体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