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86673A - 一种叶绿素荧光自动化监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叶绿素荧光自动化监测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486673A CN105486673A CN201610056073.1A CN201610056073A CN105486673A CN 105486673 A CN105486673 A CN 105486673A CN 201610056073 A CN201610056073 A CN 201610056073A CN 105486673 A CN105486673 A CN 1054866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nsing unit
- spectral data
- spectrum
- acquisition device
- ti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29930002875 chlorophyll Natural produ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5000019804 chlorophyll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ATNHDLDRLWWWCB-AENOIHSZSA-M chlorophyll a Chemical compound C1([C@@H](C(=O)OC)C(=O)C2=C3C)=C2N2C3=CC(C(CC)=C3C)=[N+]4C3=CC3=C(C=C)C(C)=C5N3[Mg-2]42[N+]2=C1[C@@H](CCC(=O)OC\C=C(/C)CCC[C@H](C)CCC[C@H](C)CCCC(C)C)[C@H](C)C2=C5 ATNHDLDRLWWWCB-AENOIHSZSA-M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1506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672 photosynthe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29553 photosynthesi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80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479 physiological effects, processes and function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07 ATP 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217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03 everyda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91 measur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552 photo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790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and function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7756 respiratory electron transport chai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889 stress physiolog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76 transfer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4—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ce
- G01N21/6402—Atomic fluorescence;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叶绿素荧光自动化监测系统,包括传感单元、驱动单元、光谱采集装置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传感单元用于收集太阳光辐射和植被反射辐射;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传感单元在多个采集点之间进行移动,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控制所述光谱采集装置以不同的预设积分时间将所述太阳光辐射转换为第一光谱数据以及将所述植被反射辐射转换为第二光谱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光谱数据和第二光谱数据计算叶绿素荧光数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叶绿素荧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叶绿素荧光自动化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叶绿素荧光作为光合作用研究的探针,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叶绿素荧光不仅能反映光能吸收、激发能传递和光化学反应等光合作用的原初反应过程,而且与电子传递、质子梯度的建立及ATP合成和CO2固定等过程有关。几乎所有光合作用过程的变化均可通过叶绿素荧光反映出来,而荧光测定技术不需破碎细胞,不伤害生物体,因此通过研究叶绿素荧光来间接研究光合作用的变化是一种简便、快捷、可靠的方法。目前,叶绿素荧光在光合作用、植物胁迫生理学、水生生物学、海洋学和遥感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叶绿素吸收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光合作用,但是有一部分以长波形式混杂在反射能量中,即为叶绿素荧光。叶绿素荧光释放量通常占近红外反射能量的2%-5%,虽然能量较小,但是可以作为植被生理状态监测的重要指针,特别是在碳同化估计和胁迫早期监测方面相比传统光学指标具有明显优势。叶绿素荧光在650nm-800nm都有分布,690nm和760nm是两个能量释放高峰位置,所以,一般将这两个波段作为荧光监测的重要波段。
由于在不同位置下生长的植被所处的生长环境不同,所以对植被的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研究时,通常需要进行多点观测。为了实现对多个点位下的植被进行观测,目前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在每个观测点依次进行单点手动观测,这种方式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且需要耗费大量人力,采集效率较差。第二种是利用多个采集装置组成一个采集系统,将各个采集装置分别设置在各个观测点,同步地进行采集,该系统硬件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叶绿素荧光监测系统硬件成本较高的缺陷。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叶绿素荧光自动化监测系统,包括传感单元、驱动单元、光谱采集装置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传感单元用于收集太阳光辐射和植被反射辐射;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传感单元在多个采集点之间进行移动,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控制所述光谱采集装置以不同的预设积分时间将所述太阳光辐射转换为第一光谱数据以及将所述植被反射辐射转换为第二光谱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光谱数据和第二光谱数据计算叶绿素荧光数据。
优选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动旋转台和旋转臂,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电动旋转台驱动所述旋转臂进行转动,所述传感单元设置在所述旋转臂上,所述旋转臂的转动使所述传感单元沿圆形轨迹进行移动,所述多个采集点均位于所述圆形轨迹上。
优选地,所述旋转臂包括相互连接的竖杆和横杆,所述竖杆垂直于地面,所述电动旋转台设置在所述竖杆下方控制所述竖杆转动,所述横杆平行于地面,所述传感单元设置在所述横杆上。
优选地,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防雨罩,设置在所述电动旋转台上方。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根据预设运动时间控制所述驱动单元进行运动,使所述传感单元在各个采集点上的停留时间相同。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判断所述传感单元是否停留在采集点处,当所述传感单元停留在采集点处时,控制所述光谱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第一光谱数据和第二光谱数据。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如果当前时间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则控制所述光谱采集装置以第一积分时间将所述传感单元收集到的太阳光辐射转换为第一光谱数据,并控制所述光谱采集装置以第一积分时间将所述传感单元收集到的植被反射辐射转换为第二光谱数据;如果当前时间未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则控制所述光谱采集装置以第二积分时间将所述传感单元收集到的太阳光辐射转换为第一光谱数据,并控制所述光谱采集装置以第二积分时间将所述传感单元收集到的植被反射辐射转换为第二光谱数据。
优选地,所述光谱采集装置包括光谱采集器和校准光源,所述校准光源用于在正式采集光谱数据之前对所述光谱采集器的光路系统进行辐射能量校正。
优选地,所述传感单元包括余弦校正器和准直镜,所述余弦校正器通过第一光纤与所述光谱采集装置连接,所述准直镜通过第二光纤与所述光谱采集装置连接;其中,所述余弦校正器垂直向上收集太阳光辐射,所述准直镜垂直向下收集植被反射辐射。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电子开关,所述光谱采集装置通过所述电子开关与所述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用于切换所述光谱采集装置与所述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的连接状态。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系统通过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对一个传感单元进行移动,实现使用一个传感单元对不同点位下的不同生长环境的植被生理的自动化监测,最终利用多个点位采集到的光谱数据计算被测植被的叶绿素荧光。该系统具有灵活稳定的监测效果,且成本较低,同时该系统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光谱采集装置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利用不同的积分时间采集光谱数据,以适应不同的光照条件,由此可避免出现光饱和现象,提高数据采集的可靠性,进而提高叶绿素荧光计算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叶绿素荧光自动化监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叶绿素荧光自动化监测系统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叶绿素荧光自动化监测系统,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传感单元01、驱动单元02、光谱采集装置03和控制单元04。
传感单元01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能够进行辐射能量收集的设备,传感单元01可包括多个光纤光谱探头,实际测量时,可将传感单元01置于被测植被所在区域的上方,各种探头均可用于收集太阳光辐射和植被反射辐射。
驱动单元02用于驱动传感单元01在多个采集点之间往复运动。通过驱动单元02,可以使传感单元01按照一定的轨迹进行移动,还可以使其进行升降运动或者旋转和升降同时进行的各种能够采集多个点位的运动,采集点的位置可以是预先设定的,应确保采集点位置下方有植被存在。
控制单元04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例如系统的工作周期、驱动单元02的移动时间、停滞时间以及光谱采集装置03的采集时间、积分时间等各种参数,控制驱动单元02和光谱采集装置03进行光谱采集工作。控制单元04中可以保存多个预设积分时间,积分时间可以根据日照条件预先设置,控制单元04可根据当前时间选择使用不同的积分时间。例如,在白天的某个日照强度较高的时段内,可以选择较小的积分时间,以避免出现光饱和现象。
由此,该系统可以采集到多个第一光谱数据和第二光谱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光谱数据和第二光谱数据计算叶绿素荧光数据。
叶绿素荧光数据的计算可以分为依据辐射和反射数据两种情况。利用辐射数据进行叶绿素荧光数据的计算方法可以采用多光谱和高光谱方法,多光谱方法有FLD、3FLD和cFLD,高光谱方法可以实现更高精度的提取效果。
该系统通过控制单元04控制驱动单元02对一个传感单元01进行移动,实现使用一个传感单元01对不同点位下的不同生长环境的植被生理的自动化监测,最终利用多个点位采集到的光谱数据计算被测植被的叶绿素荧光。该系统具有灵活稳定的监测效果,且成本较低,同时该系统通过控制单元04控制光谱采集装置03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利用不同的积分时间采集光谱数据,以适应不同的光照条件,由此可避免出现光饱和现象,提高数据采集的可靠性,进而提高叶绿素荧光计算的准确性。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该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传感单元01包括余弦校正器11和准直镜12。驱动单元02包括电动旋转台21、旋转臂22和步进电机23。控制单元04包括控制终端41、运动控制卡42和驱动器43。控制单元04通过控制终端41、运动控制卡42和驱动器43控制步进电机23驱动电动旋转台21带动旋转臂22进行转动。控制终端41和运动控制卡42连接,运动控制卡42和驱动器43连接。控制终端41给运动控制卡42发送指令,运动控制卡42把指令传送给驱动器43,驱动器43驱动步进电机23使电动旋转台21旋转,进而实现旋转臂22旋转。传感单元01设置在旋转臂22上,旋转臂22的转动使传感单元01沿圆形轨迹在多个采集点之间进行移动,所述多个采集点均位于所述圆形轨迹上。由于圆形轨迹的转动对硬件要求不高,只需步进电机23和电动旋转台21即可实现多点位的循环采集,避免了采用多个监测探头导致的高成本。
优选地,旋转臂22包括相互连接的竖杆24和横杆25,即竖杆24和横杆25组成L形旋转臂。竖杆24垂直于地面,电动旋转台21设置在竖杆24下方,控制竖杆24转动。横杆25平行于地面。传感单元01设置在横杆25上。观测面积可通过调节竖杆24和横杆25的实际长度进行调整,从而实现不同范围的监测。
优选地,驱动单元02还包括防雨罩26,设置在电动旋转台21的上方,以适应户外各种环境及天气,防止设备损坏,增加耐用度。
优选地,控制单元04根据预设运动时间控制驱动单元02进行运动,使传感单元01在各个采集点上的停留时间相同。控制单元04建立驱动器工作状态文件,将旋转臂22所在的点位信息保存在文件中,以便为光谱采集提供点位信息。控制单元04首先设定运动控制卡和驱动器,并设置工作参数,主要包括每天自行工作的起始时间T′START、结束时间T′END、在每个点位的停留时间TW和在点位与点位之间的运行时间TINTERVAL,从而实现了各个采集点位上的停留时间相同。并设置驱动器自启动功能,以实现自动化监测工作。控制单元只需预先设定时间参数,即可实现自动监测,易于实现,并且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
优选地,控制单元04判断传感单元01是否停留在采集点处,当传感单元01停留在采集点处时,控制光谱采集装置03采集所述第一光谱数据和第二光谱数据。控制单元04根据驱动器工作状态文件中的点位信息,控制光谱采集装置03进行不同点位的光谱数据采集和存储。由于光谱采集是某一时间段内的光谱数据的积分结果的平均值,而旋转过程中无法固定采集对象,实时光谱存在较大差异,积分结果不能准确反应监测地物的光谱,所以旋转臂22在旋转过程中停止光谱数据采集。
优选地,控制单元04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如果当前时间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则控制光谱采集装置03以第一积分时间将传感单元01收集到的太阳光辐射转换为第一光谱数据,并控制光谱采集装置03以第一积分时间将传感单元01收集到的植被反射辐射转换为第二光谱数据;如果当前时间未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则控制光谱采集装置03以第二积分时间将传感单元01收集到的太阳光辐射转换为第一光谱数据,并控制光谱采集装置03以第二积分时间将传感单元01收集到的植被反射辐射转换为第二光谱数据。
具体地,可以设置自动采集的起始日期DTSTART、终止日期DTEND;每天自动采集的起始时间TSTART、终止时间TEND;等待时间TW,即驱动单元驱动传感单元在不同点位的停留时间;采集时间TC,即在每个点位进行光谱采集的时间,要求TW-TC≥1min。积分时间,即光谱采集装置每次进行光谱数据采集所用的时间。根据采集太阳辐射和植被反射辐射能量的不同设置不同的积分时间。光谱数据采集需要一定的积分时间(相当于拍照曝光时间),在这个积分时间内获取的光谱数据即一次光谱采集的数据,而TC时间内只记录一对光谱数据,太阳辐射光谱数据和植被反射辐射光谱数据,即第一光谱数据和第二光谱数据。太阳辐射光谱数据是在TC的前20s采集的,(TC-20)s的时间用于采集植被反射辐射光谱数据。设定采集太阳辐射的积分时间为t1,采集植被反射辐射的积分时间为t2,则最终获取的太阳辐射光谱数据是n1个光谱数据的平均结果,植被反射辐射光谱数据是n2个光谱数据的平均结果,其中,n1=20/积分时间t1;n2=(TC-20)/积分时间t2。
由于光谱采集装置03在不同积分时间下获取辐射能量大小不同,高光照条件下过长的积分时间会引起光饱和现象。所以,可根据光照条件自行预设时间范围。具体地,在同种辐射采集类型下,高光照条件时,例如采集时间处于8:00至15:00时,采用日光辐射长积分时间Tmax和植被反射辐射长积分时间tmax,即第一积分时间;低光照条件时,即采集时间处于8:00至15:00之外的预设时间段时,采用日光辐射短积分时间Tmin和植被反射辐射短积分时间tmin,即第二积分时间。光谱采集装置在预设时间内将自行采集所述第一光谱数据和第二光谱数据。
优选地,光谱采集装置03包括光谱采集器和校准光源,所述校准光源用于在正式采集光谱数据之前对所述光谱采集器的光路系统进行辐射能量校正。获取测量光路的辐射校正文件,便于后期的数据处理,当辐射校正完成后即可进行叶绿素荧光自动化监测。
优选地,传感单元01包括余弦校正器11和准直镜12。余弦校正器11通过第一光纤5与光谱采集装置03连接,余弦校正器11的收光立体角度为2π,用于收集太阳光辐射;准直镜12通过第二光纤6与光谱采集装置03连接,准直镜12的采集角度为45°,用于收集较多的植被反射辐射。其中,余弦校正器11垂直向上收集太阳光辐射,准直镜12垂直向下收集植被反射辐射。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电子开关7。光谱采集装置03通过电子开关7与第一光纤5和第二光纤6连接,电子开关7用于切换光谱采集装置03与第一光纤5和第二光纤6的连接状态。所述系统采用近似同步采集的太阳光辐射光谱数据和植被反射辐射光谱数据来计算叶绿素荧光数据,近似同步主要通过电子开关的转换来实现。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切换光谱采集装置03与第一光纤5和第二光纤6的连接状态,从而实现近似同步采集太阳辐射和植被反射辐射。在TC采集时间内的前20s,电子开关7使第一光纤5处于通路状态,光谱采集装置03采集太阳辐射光谱数据,之后的(TC-20)s的时间使第二光纤6处于通路状态,光谱采集装置03采集植被反射辐射光谱数据。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了给光谱数据的采集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可将光谱采集装置03及电子开关7放置于恒温箱8中,以使所述光谱采集器在工作状态时维持较为恒定的室内温度,更好的保证光谱数据采集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叶绿素荧光自动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单元、驱动单元、光谱采集装置和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传感单元用于收集太阳光辐射和植被反射辐射;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传感单元在多个采集点之间进行移动,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控制所述光谱采集装置以不同的预设积分时间将所述太阳光辐射转换为第一光谱数据以及将所述植被反射辐射转换为第二光谱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光谱数据和第二光谱数据计算叶绿素荧光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动旋转台和旋转臂,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电动旋转台驱动所述旋转臂进行转动,所述传感单元设置在所述旋转臂上,所述旋转臂的转动使所述传感单元沿圆形轨迹进行移动,所述多个采集点均位于所述圆形轨迹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包括相互连接的竖杆和横杆,所述竖杆垂直于地面,所述电动旋转台设置在所述竖杆下方控制所述竖杆转动,所述横杆平行于地面,所述传感单元设置在所述横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防雨罩,设置在所述电动旋转台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预设运动时间控制所述驱动单元进行运动,使所述传感单元在各个采集点上的停留时间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判断所述传感单元是否停留在采集点处,当所述传感单元停留在采集点处时,控制所述光谱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第一光谱数据和第二光谱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如果当前时间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则控制所述光谱采集装置以第一积分时间将所述传感单元收集到的太阳光辐射转换为第一光谱数据,并控制所述光谱采集装置以第一积分时间将所述传感单元收集到的植被反射辐射转换为第二光谱数据;如果当前时间未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则控制所述光谱采集装置以第二积分时间将所述传感单元收集到的太阳光辐射转换为第一光谱数据,并控制所述光谱采集装置以第二积分时间将所述传感单元收集到的植被反射辐射转换为第二光谱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谱采集装置包括光谱采集器和校准光源,所述校准光源用于在正式采集光谱数据之前对所述光谱采集器的光路系统进行辐射能量校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单元包括余弦校正器和准直镜,所述余弦校正器通过第一光纤与所述光谱采集装置连接,所述准直镜通过第二光纤与所述光谱采集装置连接;其中,所述余弦校正器垂直向上收集太阳光辐射,所述准直镜垂直向下收集植被反射辐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电子开关,所述光谱采集装置通过所述电子开关与所述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用于切换所述光谱采集装置与所述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的连接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56073.1A CN105486673B (zh) | 2016-01-27 | 2016-01-27 | 一种叶绿素荧光自动化监测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56073.1A CN105486673B (zh) | 2016-01-27 | 2016-01-27 | 一种叶绿素荧光自动化监测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486673A true CN105486673A (zh) | 2016-04-13 |
CN105486673B CN105486673B (zh) | 2020-03-10 |
Family
ID=55673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5607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86673B (zh) | 2016-01-27 | 2016-01-27 | 一种叶绿素荧光自动化监测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486673B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42220A (zh) * | 2016-05-26 | 2016-08-10 | 伯格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植被荧光时序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
CN108593611A (zh) * | 2018-04-25 | 2018-09-28 | 南京大学 | 一种植被叶绿素荧光的双通道自动观测方法 |
CN109187478A (zh) * | 2018-10-09 | 2019-01-11 | 魏泽林 | 一种生物样本多状态自动实验装置 |
CN111220552A (zh) * | 2020-01-15 | 2020-06-02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考虑光照方向叶片辐射传输模型的叶绿素高光谱反演方法 |
CN111398227A (zh) * | 2020-03-18 | 2020-07-10 | 浙江大学 | 可适应作物全生育期观测的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测量系统 |
CN113008372A (zh) * | 2021-03-08 | 2021-06-22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一种多角度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自动观测系统 |
CN114279959A (zh) * | 2021-12-16 | 2022-04-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一种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无线监测装置 |
CN114878534A (zh) * | 2022-05-18 | 2022-08-09 | 浙江大学 | 一种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的光合色素检测装置及方法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29660B1 (en) * | 1998-04-22 | 2001-12-11 | Dutsches Zentrum Fur Luft-Und Ramfahrt E.V. | Method of deriving sunlight induced fluorescence from radiance measurements and devices for executing the method |
CN101608932A (zh) * | 2008-06-19 | 2009-12-23 | 上海前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分组同步式光纤传感分析仪 |
CN101639380A (zh) * | 2008-12-02 | 2010-02-03 | 青岛科技大学 | 一种野外地物光谱测量可控系统装置 |
CN201464366U (zh) * | 2009-04-22 | 2010-05-12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一种叶绿素荧光探测仪 |
CN202837626U (zh) * | 2012-09-05 | 2013-03-27 | 德信东源电力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 多路光纤分接装置 |
CN103267751A (zh) * | 2013-05-09 | 2013-08-28 | 浙江大学 | 一种植物叶绿素荧光检测装置 |
CN103308165A (zh) * | 2013-05-29 | 2013-09-18 | 南京宝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分段积分匹配法获得全波段均衡光谱的方法 |
CN103344645A (zh) * | 2013-07-09 | 2013-10-09 | 北京师范大学 | 多通道窄波段波谱反照率测量装置 |
CN104007094A (zh) * | 2014-05-23 | 2014-08-27 | 北京师范大学 | 一种叶片主被动叶绿素荧光长时间序列协同观测系统 |
-
2016
- 2016-01-27 CN CN201610056073.1A patent/CN10548667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29660B1 (en) * | 1998-04-22 | 2001-12-11 | Dutsches Zentrum Fur Luft-Und Ramfahrt E.V. | Method of deriving sunlight induced fluorescence from radiance measurements and devices for executing the method |
CN101608932A (zh) * | 2008-06-19 | 2009-12-23 | 上海前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分组同步式光纤传感分析仪 |
CN101639380A (zh) * | 2008-12-02 | 2010-02-03 | 青岛科技大学 | 一种野外地物光谱测量可控系统装置 |
CN201464366U (zh) * | 2009-04-22 | 2010-05-12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一种叶绿素荧光探测仪 |
CN202837626U (zh) * | 2012-09-05 | 2013-03-27 | 德信东源电力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 多路光纤分接装置 |
CN103267751A (zh) * | 2013-05-09 | 2013-08-28 | 浙江大学 | 一种植物叶绿素荧光检测装置 |
CN103308165A (zh) * | 2013-05-29 | 2013-09-18 | 南京宝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分段积分匹配法获得全波段均衡光谱的方法 |
CN103344645A (zh) * | 2013-07-09 | 2013-10-09 | 北京师范大学 | 多通道窄波段波谱反照率测量装置 |
CN104007094A (zh) * | 2014-05-23 | 2014-08-27 | 北京师范大学 | 一种叶片主被动叶绿素荧光长时间序列协同观测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杨希峰 等: "太阳光和天空光的光谱测量分析",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42220A (zh) * | 2016-05-26 | 2016-08-10 | 伯格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植被荧光时序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
CN108593611A (zh) * | 2018-04-25 | 2018-09-28 | 南京大学 | 一种植被叶绿素荧光的双通道自动观测方法 |
CN108593611B (zh) * | 2018-04-25 | 2020-10-02 | 南京大学 | 一种植被叶绿素荧光的双通道自动观测方法 |
CN109187478A (zh) * | 2018-10-09 | 2019-01-11 | 魏泽林 | 一种生物样本多状态自动实验装置 |
CN111220552A (zh) * | 2020-01-15 | 2020-06-02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考虑光照方向叶片辐射传输模型的叶绿素高光谱反演方法 |
CN111220552B (zh) * | 2020-01-15 | 2022-10-04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考虑光照方向叶片辐射传输模型的叶绿素高光谱反演方法 |
CN111398227A (zh) * | 2020-03-18 | 2020-07-10 | 浙江大学 | 可适应作物全生育期观测的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测量系统 |
CN113008372A (zh) * | 2021-03-08 | 2021-06-22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一种多角度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自动观测系统 |
CN114279959A (zh) * | 2021-12-16 | 2022-04-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一种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无线监测装置 |
CN114878534A (zh) * | 2022-05-18 | 2022-08-09 | 浙江大学 | 一种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的光合色素检测装置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486673B (zh) | 2020-03-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486673B (zh) | 一种叶绿素荧光自动化监测系统 | |
CN108489906B (zh) | 一种作物长势多角度遥感光谱探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8680706B (zh) | 一种可水平移动和垂直升降型高通量植物表型测量系统及方法 | |
EP3421973A1 (en) | Moisture content observation device, moisture content observation method, and cultivating device | |
CN103344283A (zh) | 北方草原荒漠化的自动化监测装置 | |
KR20140147343A (ko) | 온실 작물의 생육 정보 수집 시스템 | |
CN105698931A (zh) | 一种多点位光谱采集装置 | |
CN103699095A (zh) | 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大棚作物生长态势监测系统及方法 | |
CN104655014A (zh) | 一种农作物冠层结构信息自动测量装置与测量方法 | |
CN102608675A (zh) | 一种农田环境小气候的监测系统、装置及方法 | |
CN104007094B (zh) | 一种叶片主被动叶绿素荧光长时间序列协同观测系统 | |
CN105068563A (zh) | 一种智能跟踪太阳的方法 | |
CN105548122B (zh) | 一种叶绿素荧光分时监测系统 | |
JP7083196B2 (ja) | 全成長期間中の作物の観察に適応可能な太陽光励起クロロフィル蛍光測定システム | |
CN114429591A (zh) |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植被生物量自动监测方法及系统 | |
CN114222044A (zh) | 一种面向复杂农田的全方位近地高通量表型图像采集平台 | |
CN203934545U (zh) | 利用成像技术的虫情监测装置 | |
CN111412846A (zh) | 一种草本植物定位以及高度和盖度数据采集用设备 | |
CN107219226A (zh) | 图像采集装置及增强植被指数监测系统 | |
CN104634284A (zh) | 一种农作物幼苗叶面积在体检测装置 | |
CN206531572U (zh) | 一种作物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测量装置 | |
CN209525346U (zh) | 一种太阳能测墒测肥系统及灌溉施肥推荐系统 | |
CN208902035U (zh) | 作物冠层监测装置 | |
CN209260985U (zh) | 一种光伏遮阳棚及光伏幕墙系统 | |
CN204101201U (zh) | 设施温室监控中无线温湿度、光照采集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