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484586B - 锁止解除装置和具有该锁止解除装置的锁止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锁止解除装置和具有该锁止解除装置的锁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84586B
CN105484586B CN201510640094.3A CN201510640094A CN105484586B CN 105484586 B CN105484586 B CN 105484586B CN 201510640094 A CN201510640094 A CN 201510640094A CN 105484586 B CN105484586 B CN 1054845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rotary part
operating member
rotation
lug b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4009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84586A (zh
Inventor
田卷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olax Inc
Original Assignee
Piolax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olax Inc filed Critical Piolax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484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845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845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845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28Locks for glove compartments, console boxes, fuel inlet covers or the like
    • E05B83/30Locks for glove compartments, console boxes, fuel inlet covers or the like for glove compart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00Knobs or handles for wings; Knobs, handles, or press buttons for locks or latches on wings
    • E05B1/0038Sliding handles, e.g. push butt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9/00Arrangements of simultaneously actuated bolts or other securing devices at well-separated positions on the same wing
    • E05C9/002Arrangements of simultaneously actuated bolts or other securing devices at well-separated positions on the same wing with arrangements allowing the wing to be slam-shut, e.g. by securing elements with latching ac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9/00Arrangements of simultaneously actuated bolts or other securing devices at well-separated positions on the same wing
    • E05C9/04Arrangements of simultaneously actuated bolts or other securing devices at well-separated positions on the same wing with two sliding bars moved in opposite directions when fastening or unfastening
    • E05C9/043Arrangements of simultaneously actuated bolts or other securing devices at well-separated positions on the same wing with two sliding bars moved in opposite directions when fastening or unfastening with crank pins and connecting rod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锁止解除装置,其在规定的方向上实现小型化。在锁止解除装置(20)中,旋转部件(32)具有用于通过旋转使锁止部件移动的动作部(44)。壳体部件(36)能够旋转地支撑旋转部件(32)。操作部件(34)能够在相对于旋转部件(32)的旋转平面大致平行方向上滑动。连杆结构将操作部件(34)的滑动变换为旋转部件(32)的旋转。壳体部件(36)具有:收容部(66),其形成能够滑动地收容操作部件(34)的一部分的收容空间;以及支撑部(70),其能够旋转地支撑旋转部件。操作部件(34)对应于操作而滑动,经由连杆结构使旋转部件(32)旋转。

Description

锁止解除装置和具有该锁止解除装置的锁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于被安装部件上的锁止解除装置和具有该锁止解除装置的锁止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杂物箱处设置有对其开口进行开闭的开闭部件,并安装有用于将开闭部件保持为关闭状态的锁止装置。用户通过操作锁止装置的操作部件,从而解除开闭部件的锁止而打开杂物箱的开口。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锁止装置,该锁止装置对用于对汽车的杂物箱的开口进行开闭的盖进行锁止。该锁止装置具有:操作部件,其通过用户推入而能够滑动;旋转部件,其与操作部件连结,对应于操作部件的滑动而旋转;壳体,其支撑操作部件和旋转部件;以及连杆,其与旋转部件连结。与连杆连结的旋转部件的连结销设置于圆筒状的旋转部件的外周端。连杆对应于旋转部件的旋转而成为对盖进行锁止的状态或者锁止解除状态。旋转部件以该旋转平面与操作部件的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式配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187388号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技术中,如果使旋转部件的半径变大而使连结销的旋转半径变大,则能够使连结销相对于旋转角的移动距离变大,使相对于输入的输出变大。当使旋转部件的半径形成为充分的大小时,旋转部件的面积增加,锁止装置在沿着旋转部件的旋转平面的方向上变大。因为在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旋转部件以旋转平面与操作部件的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式配置,因此锁止装置在沿着旋转部件的旋转平面的方向、即与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变大。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种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规定的方向上小型化的锁止解除装置。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某种方式的锁止解除装置具有:旋转部件,其具有用于通过旋转使锁止部件移动的动作部;壳体部件,其能够旋转地支撑旋转部件;操作部件,其能够在与旋转部件的旋转平面大致平行的方向上滑动;弹簧部件,其分别与壳体部件和旋转部件抵接而将旋转部件向规定的旋转方向施压;以及连杆结构,其将操作部件的滑动变换为旋转部件的旋转。壳体部件具有:收容部,其能够滑动地收容操作部件,以使操作面露出;以及支撑部,其能够旋转地支撑旋转部件。操作部件对应于操作而滑动,经由连杆结构使旋转部件旋转。
本发明的其它方式是锁止装置。该锁止装置将开闭部件锁止为关闭状态,该开闭部件能够开闭地安装在被安装部件的开口部处。锁止装置具有:锁止部件,其能够在关闭开闭部件的状态下保持为锁止状态;旋转部件,其具有用于通过旋转使锁止部件移动的动作部;壳体部件,其安装于被安装部件或者开闭部件的任意一方上,且能够旋转地支撑旋转部件;操作部件,其能够在与旋转部件的旋转平面大致平行的方向上滑动;弹簧部件,其卷绕形成为环状,分别与壳体部件和旋转部件抵接而将旋转部件向锁止部件锁止的方向施压;以及连杆结构,其用于将操作部件的滑动变换为旋转部件的旋转。壳体部件具有:收容部,其能够滑动地收容操作部件,以使操作面露出;以及支撑部,其能够旋转地支撑旋转部件。操作部件对应于操作而滑动,经由连杆结构使旋转部件旋转,以使锁止部件动作。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在规定的方向上小型化的锁止解除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安装有实施方式的锁止装置的杂物箱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安装于杂物箱处的锁止装置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锁止解除装置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旋转部件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操作部件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壳体部件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锁止解除装置的内部构造的图。
图8是图3所示的锁止解除装置的沿A-A线段的剖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锁止解除装置中的旋转部件、操作部件以及弹簧部件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锁止解除装置的动作的图。
标号说明
10:锁止装置;12:杂物箱;12a:主体部;12b:开口部;12c:上端缘部;12d:锁止用孔;14:边缘部;14、14a:按钮孔;16:开闭部件;20:锁止解除装置;22:第1锁止杆;22a:承受部;24:第2锁止杆;26:连结机构;30:固定部;32:旋转部件;34:操作部件;34a:前端部;36:壳体部件;38:弹簧部件;38a:第1弹簧端部;38b:第2弹簧端部;39:缓冲器;40:圆盘部;41:轴孔;42:凸起部;44:动作部;46:弹簧支撑部;48a:第1插入口;48b:第2插入口;50:弹簧端承受部;52:操作部;54:基部;54a:前端;56:侧部;58:卡合部;58a:抵接面;58b:倾斜面;60:防脱部;62:第1导轨部;64:第2导轨部;66:收容部;66a:正面侧壁部;66b:背面侧壁部;68:收容空间;70:支撑部;72:弹簧包围部;74:槽隙;76:台阶部;78:转子保持部;78a:第1转子保持部;78b;第2转子保持部;80:防脱槽;81:第1导轨槽;82:第2导轨槽;84:缓冲固定部;86:弹簧端承受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用于说明安装有实施方式的锁止装置10的杂物箱12的图。图1(a)是从上方观察杂物箱12的立体图,图1(b)是杂物箱12的侧视图。图2是用于说明安装于杂物箱12处的锁止装置10的图。对各附图所示的相同或者等同的结构要素、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并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
杂物箱12具有箱状的主体部12a,在主体部12a的开口部12b处设置有开闭部件16。开闭部件16可以对开口部12b进行开闭,能够在关闭了开口部12b的状态下通过锁止装置10进行锁止,将开口部12b维持为关闭状态。
如图2所示,锁止装置10具有:锁止解除装置20,其输入用户的操作力;第1锁止杆22,其能够利用经由锁止解除装置20传递的操作力,向锁止解除方向移动;连结机构26,其与第1锁止杆22连结;以及第2锁止杆24,其经由连结机构26传递操作力。第1锁止杆22、第2锁止杆24以及连结机构26统称为“锁止部件”。
锁止解除装置20具有旋转部件32、操作部件34、壳体部件36、弹簧部件(未图示)以及缓冲器(未图示)而成为1个单元。当用户按动操作部件34时,旋转部件32由于其按入而联动地旋转。
第1锁止杆22的承受部22a以在第1锁止杆22的中途以壁状凸出的方式形成,与旋转部件32连接。当旋转部件32旋转时,第1锁止杆22从承受部22a接受旋转力而向长度方向移动。
如图2所示,第1锁止杆22的一端部22b弯曲地形成,形成为能够与开闭部件16的侧部卡合而锁止。第1锁止杆22的另一端部22c与连结机构26连结。第2锁止杆24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也与第1锁止杆22相同地,与连结机构26连结,且能够锁止开闭部件16。第1锁止杆22和第2锁止杆24利用拱形状的导向部28a、28b进行引导,使得长度方向的移动不会向不同的方向发生较大的偏移。
连结机构26能够旋转地安装于主体部12a处,将从第1锁止杆22接受的力向第2锁止杆24传递。当连结机构26旋转时,第1锁止杆22和第2锁止杆24一起向长度方向移动,对应于旋转而使开闭部件16向锁止的方向或者锁止解除的方向移动。
如果第1锁止杆22通过锁止解除装置20向长度方向移动,则连结机构26旋转,向第2锁止杆24传递扭矩,第2锁止杆24向长度方向移动。在连结机构26上,也可以设置有第1锁止杆22和第2锁止杆24向锁止方向施压的弹簧部件(未图示)。
如图1(b)所示,在主体部12a的上端缘部12c固定有板状的边缘部14,锁止装置10的操作部件34从边缘部14的按钮孔14a露出。按钮孔14a和锁止解除装置20设置于图1(a)所示的边缘部14的左侧,但也可以设置于右侧。边缘部14是仪表板的一部分。
边缘部14的按钮孔14a朝向斜上方,操作部件34也朝向斜上方。操作部件34是压下式的按钮,如果用户向斜下方按动操作部件34,则解除锁止,开闭部件16打开。开闭部件16朝向斜下方,以利用开闭部件16的自重而打开的方式构成。
如图1(b)和图2所示,锁止用孔12d贯通形成于主体部12a的侧面,在锁止用孔12d的里部形成有开闭部件16的锁止用孔(未图示)。第1锁止杆22的一端部22b贯穿插入于锁止用孔12d中,进而通过进入开闭部件16的锁止用孔中而将开闭部件16锁止为关闭状态。
杂物箱12在图1(b)所示的状态下安装于车体上,锁止装置10固定于主体部12a和边缘部14处。特别地,锁止解除装置20安装为,使锁止解除装置20的操作部件34朝向斜上露出。
在将第1锁止杆22与锁止解除装置20的旋转部件32连结时,作为固定于杂物箱12上的锁止解除装置20的旋转部件32,从容易组装的观点出发,优选与第1锁止杆22的连结部分朝向上方。另外,例如,构成副驾驶座前的仪表板的边缘部14朝向挡风玻璃而在水平方向上延长。因此,由于仪表板和杂物箱12的主体部12a的空间的原因,优选锁止解除装置20在与操作部件34的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较小地形成。
图3是用于说明锁止解除装置20的图。图3(a)是从正面侧观察锁止解除装置20的立体图,图3(b)是从背面侧观察锁止解除装置20的立体图。
旋转部件32将向操作部件34输入的滑动输入变换为旋转运动,将扭矩向第1锁止杆22传递,使第1锁止杆22移动。如图3(a)所示,旋转部件32具有用于利用旋转使第1锁止杆22移动的动作部44。动作部44以从旋转部件32的圆盘部40笔直地凸出的方式形成,与图2所示的第1锁止杆22的承受部22a抵接。作为旋转部件32,壳体部件36的棒状的支撑部70贯穿插入于中央的轴孔41中,使该旋转部件32被壳体部件36可旋转地支撑。
壳体部件36支撑旋转部件32,并且收容操作部件34的一部分。壳体部件36利用第1转子保持部78a和第2转子保持部78b,保持旋转部件32以使得其不会从支撑部70脱离。
在壳体部件36中具有收容部66,该收容部66形成收容操作部件34的一部分的收容空间68,在收容部66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操作部件34的开口66c。在壳体部件36的外表面形成有用于将壳体部件36安装于边缘部14处的安装部71。
操作部件34部分地插入于壳体部件36的收容部66中,使用户用手指进行按动的平板状的操作部52露出。图3(b)所示的操作部件34的防脱部60形成为爪形状,与形成于壳体部件36的侧面的防脱槽80卡合,防止操作部件34脱离。
操作部件34被壳体部件36能够滑动地保持,通过与图3(a)所示的橡胶制的缓冲器39抵接,滑动被阻止。操作部件34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为,相对于旋转部件32的旋转平面呈大致平行方向。旋转部件32的旋转平面与圆盘部40的平面平行,与旋转部件32的旋转轴正交。
由此,因为旋转部件32的圆盘部40沿滑动方向配置,因此能够使锁止解除装置20在与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变小。另外,在安装于杂物箱12上的情况下,能够使旋转部件32的动作部44朝上方配置,能够使与第1锁止杆22的连结作业变得容易。参照新的附图对这样的锁止解除装置20的各部件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4是用于说明旋转部件32的图。图4(a)是旋转部件32的背面图,图4(b)是旋转部件32的侧视图,图4(c)是旋转部件32的表面图。在圆盘部40的中央形成有贯通的轴孔41,作为旋转部件32的旋转轴起作用。
如图4(b)所示,旋转部件32形成有从圆盘部40的表面40a凸出的动作部44、和向背面侧凸出的凸起部42。动作部44和凸起部42分别平行地向相反方向凸出。从动作部44输出从操作部件34向凸起部42传递的操作力。作为旋转部件32,使动作部44的外周面与第1锁止杆22的承受部22a抵接,输出操作力。
如图4(a)和图4(c)所示,动作部44以相距中心轴的距离比凸起部42长的方式,在与凸起部42相比的径向外侧形成。由此,能够使向凸起部42施加的操作力在动作部44处变大而输出。凸起部42的外周面中,旋转部件32的径向的外侧部分42a以比内侧平坦的方式形成。通过使凸起部42的外侧部分42形成为凹陷,从而能够使凸起部42的外侧部分42a的旋转轨迹变小。
在圆筒状的动作部44处,提高刚性的壁状的肋44a从圆盘部40越过动作部44的外表面而形成。图4(b)和图4(c)所示的弹簧支撑部46,是具有圆盘部40的直径的一半程度的直径的圆筒。弹簧支撑部46被螺旋状的弹簧部件包围,该弹簧支撑部46抑制弹簧部件的朝向径向内侧的过度的变形。弹簧支撑部46从圆盘部40的背面40b与圆盘部40同轴地凸出,进而凸起部42从弹簧支撑部46的前端凸出。
第1插入口48a和第2插入口48b以切除圆盘部40的外周的方式形成。第1插入口48a和第2插入口48b在周方向上的宽度不同,在向壳体部件36组装时防止误组装。
弹簧端承受部50形成为向圆盘部40的背面40b凸出,卡止弹簧部件的端部。弹簧端承受部50在与弹簧支撑部46相比的径向外侧,设置于与圆盘部40的外周端相比的径向内侧。
图5是用于说明操作部件34的图。图5(a)是从正面侧观察操作部件34的立体图,图5(b)是从背面侧观察操作部件34的立体图。操作部件34具有被用户按压而滑动的功能、和通过滑动使旋转部件32旋转的功能。
操作部件34具有如图5(a)所示具有平面状的操作面52a的平板长方形状的操作部52、和如图5(b)所示从操作面52a的长度方向的一边向与操作面52a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平板状的基部54。
基部54具有平板部55、和在平板部55的两侧以平板长方形状形成的一对侧部56。一对侧部56具有在中途向外侧伸出的防脱部60,防脱部60是弹性爪体,防止操作部件34相对于壳体部件36的脱离。
侧部56的长度方向为操作部件34的滑动方向,沿侧部56的长度方向形成有第1导轨部62和第2导轨部64(在不对它们进行区别的情况下称为“导轨部”)。
导轨部形成为肋状,从操作部52延伸到基部54的前端54a。通过较长地形成导轨部,从而能够抑制操作部件34相对于壳体部件36的晃动,使滑动稳定。第1导轨部62和第2导轨部64从基部54向彼此正交的方向凸出。由此,能够抑制操作部件34相对于四方的晃动。此外,导轨部未必连续地延伸形成,也可以在滑动方向的中途分离形成。
在基部54的前端54a侧,形成有以切除的方式形成的卡合部58。卡合部58的抵接面58a形成于基部54的前端54a和操作部52之间,与基部54的前端54a相比,朝向操作部52侧而形成于凹陷的位置。
抵接面58a与旋转部件32的凸起部42抵接,当操作部件34滑动时,向操作部件34的滑动方向按下凸起部42而使其旋转。通过使与旋转部件32的凸起部42抵接的抵接面58a,与基部54的最里部的前端54a相比形成于操作部52侧,从而使旋转部件32的圆盘部40与基部54对置,且在与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使旋转部件32和基部54重叠而进行配置,因而能够使锁止解除装置20小型化。另外,通过充分地确保基部54的长度,能够确保操作部件34的刚性。
在卡合部58的一方的侧面形成有与抵接面58a相连的倾斜面58b。进行旋转移动的旋转部件32的凸起部42也向与操作部件34的滑动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偏移。利用倾斜面58b,使凸起部42能够移动的旋转轨迹变大,并且能够抑制卡合部58变大,抑制操作部件34的刚性的降低。
图6是用于说明壳体部件36的图。图6(a)是从正面侧观察壳体部件36的立体图,图6(b)是从背面侧观察壳体部件36的立体图。壳体部件36固定于杂物箱12的边缘部14处。壳体部件36能够旋转地支撑旋转部件32,且能够滑动地支撑操作部件34。
如图6(b)所示,壳体部件36的收容部66形成收容空间68,该收容空间68能够滑动地收容操作部件34的基部54。收容部66的正面侧壁部66a和背面侧壁部66b对置,在它们之间形成有收容空间68。收容部66在宽度方向的两侧具有一对台阶部76,该一对台阶部76与操作部件34的侧部56对应而形成。一对台阶部76向壳体部件36的正面侧呈台阶状伸出。
在收容部66的内表面,从开口66c朝向里部侧的底部66d而形成有第1导轨槽81和第2导轨槽82(不对它们进行区别的情况下称为“导轨槽”)。第1导轨槽81和第2导轨槽82分别与操作部件34的第1导轨部62和第2导轨部64卡合,引导操作部件34的滑动。
在收容部66的侧面分别形成有防脱槽80,沿导轨槽形成为长条状。操作部件34的防脱部60在防脱槽80内移动。
在一对台阶部76上分别形成有第1转子保持部78a和第2转子保持部78b。第1转子保持部78a和第2转子保持部78b对置而以彼此接近的方式从台阶部76伸出。
在一对台阶部76之间,支撑部70以圆柱状立起设置于收容部66的正面侧壁部66a的中央,作为旋转部件32的支轴起作用。圆筒状的弹簧包围部72包围支撑部70而从正面侧壁部66a立起设置。
在位于弹簧包围部72的径向内侧的正面侧壁部66a处,形成有大致半圆状的槽隙74。槽隙74是用于连结旋转部件32和操作部件34的连杆结构的开口。
弹簧端承受部86形成于弹簧包围部72的径向外侧,且支撑弹簧部件的一端。弹簧端承受部86的弹簧端压紧部86a从弹簧端承受部86的外周面朝向径向外方伸出,形成为与正面侧壁部66a分离。弹簧端压紧部86a限制与弹簧端承受部86勾挂的弹簧部件的端部的轴方向的移动,抑制弹簧部件的定位圈部向轴方向移动,抑制弹簧部件的端部脱落。
在收容部66的正面侧壁部66a的开口66c侧,形成有孔状的缓冲固定部84。缓冲固定部84保持所插入的缓冲器39。
图7是用于说明锁止解除装置20的内部构造的图,是从锁止解除装置20去除旋转部件32和缓冲器39之后的立体图。以螺旋状卷绕的弹簧部件38以与弹簧包围部72的内周抵接或者接近的方式配置,朝向径向外方的动作被限制。通过使弹簧部件38收容于弹簧包围部72的内侧,能够使锁止解除装置20小型化。
弹簧部件38的第1弹簧端部38a卡止于壳体部件36的弹簧端承受部86处。第2弹簧端部38b与旋转部件32卡止。槽隙74位于弹簧部件38的径向内侧。
操作部件34的防脱部60进入壳体部件36的防脱槽80中而防止脱离,能够滑动地支撑于壳体部件36上。通过使图7所示的支撑部70插入图4所示的旋转部件32的轴孔41中,从而将旋转部件32安装于锁止解除装置20上。在安装旋转部件32时,使旋转部件32的第1插入口48a和第2插入口48b分别穿过第1转子保持部78a和第2转子保持部78b。以第2转子保持部78b的宽度比第1插入口48a的宽度大、使第1插入口48a不能通过第2转子保持部78b的方式形成,防止误组装。
图8是图3所示的锁止解除装置20的A-A线段的剖视图。在图8中示出与操作部件34的滑动方向正交的锁止解除装置20的剖面。旋转部件32能够旋转地支撑于壳体部件36的支撑部70处,利用第1转子保持部78a和第2转子保持部78b防止脱离。
在旋转部件32的弹簧支撑部46和壳体部件36的弹簧包围部72之间配置有弹簧部件38,弹簧部件38的变形或移动被限制。旋转部件32的凸起部42贯穿插入于壳体部件36的槽隙74中,向收容空间68内凸出。
向收容空间68内凸出的凸起部42,位于操作部件34的卡合部58的内侧。操作部件34的第1导轨部62和第2导轨部64分别进入壳体部件36的第1导轨槽81和第2导轨槽82中,限制与操作部件34的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动作。通过将旋转部件32配置于一对侧部56和一对台阶部76之间,从而实现锁止解除装置20的小型化。
图9是用于说明锁止解除装置20中的旋转部件32、操作部件34以及弹簧部件38的位置关系的图。如图9(a)所示,旋转部件32配置于操作部件34的一对侧部56之间,弹簧部件38配置于旋转部件32和壳体部件36的基部54之间。由此,能够使弹簧部件38的空间变少,能够使锁止解除装置20小型化。
如图9(b)所示,弹簧部件38以卷绕在旋转部件32的弹簧支撑部46的周围的方式配置。旋转部件32的凸起部42配置于操作部件34的基部54的表面垂直方向,进入卡合部58中。
旋转部件32利用弹簧部件38向第1旋转方向图9(b)的顺时针方向施压,凸起部42与操作部件34的抵接面58a抵接,向推上操作部件34的方向作用。如果向下方按压操作部件34,则抵接面58a按下凸起部42,旋转部件32抵抗弹簧部件38而旋转。如果用户停止按动操作部件34而使手指离开,则利用弹簧部件38的施压力,使旋转部件32向按压操作部件34的相反的方向旋转。弹簧部件38进行作用以使得操作部件34向与按压相反的方向返回,进而使第1锁止杆22和第2锁止杆24向锁止方向移动。
操作部件34的基部54和旋转部件32的圆盘部40配置为大致平行。操作部件34能够滑动地设置于与旋转部件32的旋转平面大致平行的方向上。由此,与以正交于基部54的方式配置圆盘部40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与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锁止解除装置20的厚度变薄。另外,通过将以切除基部54的方式形成的抵接面58a和凸起部42连结起来而构成连杆结构,而不需要其它的连杆用的部件,能够以简单的连杆结构使锁止解除装置20小型化。
另外,如图2所示,在将锁止解除装置20固定于杂物箱12上而使第1锁止杆22与锁止解除装置20的旋转部件32连结时,通过使旋转部件32的动作部44朝向上方,从而能够使旋转部件32和第1锁止杆22的连结变得容易。
图10是用于说明锁止解除装置20的动作的图,示出锁止解除装置20的滑动方向的剖面。图10(a)示出通常状态的锁止解除装置20,图10(b)示出从通常状态进行操作而成为锁止解除状态的锁止解除装置20。
如图10(a)所示,旋转部件32的凸起部42利用弹簧部件38使操作部件34的抵接面58a从收容部66向挤压的方向动作,操作部件34成为利用防脱部60和防脱槽80而限制移动的状态。
如图10(b)所示,当操作部件34被向滑动方向压入时,抵接面58a按压凸起部42而使之旋转移动。操作部52与缓冲器39抵接而停止压入。借助旋转部件32的旋转,连结的第1锁止杆22移动而解除锁止。
从旋转部件32的轴方向观察,通过使凸起部42和抵接面58a的连杆结构配置于弹簧部件38的内径侧,从而能够使凸起部42的旋转半径变小,能够使旋转部件32相对于滑动距离的旋转角变大。另外,通过使动作部44的旋转半径比凸起部42大,从而能够使旋转部件32的动作部44相对于操作部件34的滑动距离的移动距离变大。
在此,图9(b)所示的操作部件34的第1导轨部62和第2导轨部64沿着滑动方向,以在与抵接面58a相比的前端侧延伸的方式形成。图10(a)所示的抵接面58a与基部54的前端54a相比,隔着第1间隔L1而在操作部52侧形成于凹陷位置。由此,能够在滑动方向充分确保操作部件3的导轨部的长度,确保操作部件34的滑动方向的刚性,能够抑制滑动时的操作部件34的晃动。另外,能够将旋转部件32配置于操作部52侧,能够使锁止解除装置20的滑动方向的长度变小。
第1导轨部62和第2导轨部64从操作部52延伸到与基部54的前端54a相同的位置。该导轨部以沿着滑动方向与旋转部件32的旋转中心C相比向基部54的前端54a侧延伸的方式形成。即,旋转部件32的旋转中心C与导轨部的前端相比位于操作部52侧。由此,能够在滑动方向上充分确保操作部件34的导轨部的长度。
如图10(b)所示,在按下操作部件34的锁止解除状态下,弹簧部件38与基部54的前端54a相比隔着第2间隔L2而位于操作部52侧。即,导轨部和导轨槽以沿着滑动方向与弹簧部件38相比向前端侧延伸的方式形成。由此,充分确保导轨部的滑动方向的长度,并且能够使长度在锁止解除装置20的滑动方向上变小。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各实施例,能够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对各实施例施加各种设计变更等变形,施加了这种变形的实施例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中。
在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锁止解除装置20、第1锁止杆22以及第2锁止杆24等锁止部件安装于边缘部14或主体部12a的仪表板侧的方式,但不限于这种方式。例如,也可以将锁止解除装置20和锁止部件安装于开闭部件16上。锁止解除装置20固定于开闭部件16的内部的收容空间中,锁止解除装置20的操作部件34从形成于开闭部件16上的按钮孔露出。锁止部件在开闭部件16的内部的收容空间,被能够移动地支撑,其前端部从形成于开闭部件16上的锁止用孔伸出。从开闭部件16伸出的锁止部件的前端部通过进入形成于主体部12a的内侧面的锁止用孔,从而利用开闭部件16将开口部12b保持为关闭状态。
另外,也可以将锁止解除装置20安装于杂物箱12的边缘部,将锁止部件安装于开闭部件16上。锁止解除装置20固定于杂物箱12的主体部12a的外侧面,在与锁止解除装置20接近的主体部12a的侧面形成连结孔。另外,在开闭部件16的一方的侧面形成连结孔,在另一方的侧面形成锁止用孔。锁止部件被开闭部件16能够移动地支撑,锁止部件的一端从形成于开闭部件16上的锁止用孔伸出,与形成于主体部12a的内侧面的锁止用孔卡合而利用开闭部件16将开口部12b保持为关闭状态。另外,锁止部件的另一端从形成于开闭部件16上的连结孔伸出,与锁止解除装置20的旋转部件32连接。在锁止部件的两端之间,形成有将锁止部件的一端的移动变换为相反方向的连结机构。在旋转部件32通过旋转使锁止部件的另一端移动至推入到开闭部件16内时,锁止部件的一端也被拉入开闭部件16内,而解除锁止。
在实施方式中,操作部件34的卡合部58以切除基部54的前端54a的方式形成,但不限于这种方式。例如,也可以在基部54的中途设置贯通孔,将旋转部件32的凸起部42贯穿插入于该贯通孔中,将旋转部件32和操作部件34连结。另外,也可以残留基部54的一对侧部56,完全切除平板部55而形成抵接面58a。在任意情况下,均在基部54的前端54a和操作部52之间形成有抵接面58a。而且在其它的变形例中,还可以不在基部54的前端54a形成切口,基部54的前端是抵接面58a。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作为将旋转部件32和操作部件34连结的连杆结构,示出了凸起部42和抵接面58a的连结,但不限于这种方式。例如,也可以在旋转部件32设置构成孔或者凹陷部的抵接面,在操作部件34设置凸起部,使彼此卡合而形成连杆结构。即,使旋转部件32和操作部件34中的凸起和切除的关系相反来构成连杆结构。根据这种方式也能够容易地形成连杆结构。另外,也可以分别在旋转部件32和操作部件34上形成凸起,使旋转部件32的凸起和操作部件34的凸起卡合而形成连杆结构。

Claims (6)

1.一种锁止解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旋转部件,其具有用于通过旋转使锁止部件移动的动作部;
壳体部件,其能够旋转地支撑所述旋转部件;
操作部件,其能够在与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平面大致平行的方向上滑动;
弹簧部件,其分别与所述壳体部件和所述旋转部件抵接,将所述旋转部件向规定的旋转方向施压;以及
连杆结构,其用于将所述操作部件的滑动变换为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
所述壳体部件具有:
收容部,其能够滑动地收容所述操作部件,以使操作面露出;以及
支撑部,其能够旋转地支撑所述旋转部件,
所述连杆结构具有:
凸起部,其形成于所述旋转部件处;以及
卡合部,其形成于所述操作部件处,并与所述凸起部卡合,
所述卡合部具有与所述凸起部抵接的抵接面,
所述抵接面向所述操作部件的滑动方向按压所述凸起部而使之旋转,
所述收容部具有彼此对置配置的正面侧壁部以及背面侧壁部,
所述支撑部形成于所述正面侧壁部的外表面,
所述正面侧壁部具有使所述旋转部件的所述凸起部贯穿插入而向所述收容部凸出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止解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部件卷绕地形成,以包围所述支撑部的方式配置,
所述连杆结构从轴方向观察,配置于所述弹簧部件的内径侧。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止解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件具有收容于所述收容部且从所述操作面向滑动方向延长的基部,
所述抵接面形成于所述基部的前端和所述操作面之间,并形成于与所述基部的前端相比朝向所述操作面侧而以切除的方式凹陷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止解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部具有沿滑动方向而在与所述抵接面相比的前端侧延伸的导轨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止解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部在所述操作部件未被操作的通常状态下,沿滑动方向在与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轴相比的前端侧延伸。
6.一种锁止装置,该锁止装置用于将开闭部件锁止为关闭状态,该开闭部件能够开闭地安装于安装部件的开口部处,
该锁止装置特征在于,具有:
锁止部件,其能够将开闭部件在关闭状态下保持为锁止状态;
旋转部件,其具有用于通过旋转使所述锁止部件移动的动作部;
壳体部件,其安装于所述被安装部件或者所述开闭部件中的任意一个上,能够旋转地支撑所述旋转部件;
操作部件,其能够在与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平面大致平行的方向上滑动;
弹簧部件,其以环状卷绕而形成,分别与所述壳体部件和所述旋转部件抵接,将所述旋转部件向所述锁止部件进行锁止的方向施压;以及
连杆结构,其用于将所述操作部件的滑动变换为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
所述壳体部件具有:
收容部,其能够滑动地收容所述操作部件,以使得操作面露出;以及
支撑部,其能够旋转地支撑所述旋转部件,
所述操作部件对应于操作而滑动,经由所述连杆结构使所述旋转部件旋转,使所述锁止部件动作,
所述连杆结构具有:
凸起部,其形成于所述旋转部件处;以及
卡合部,其形成于所述操作部件处,并与所述凸起部卡合,
所述卡合部具有与所述凸起部抵接的抵接面,
所述抵接面向所述操作部件的滑动方向按压所述凸起部而使之旋转,
所述操作部件具有收容于所述收容部且从所述操作面向滑动方向延长的基部,
所述抵接面形成于所述基部的前端和所述操作面之间,并形成于与所述基部的前端相比朝向所述操作面侧而以切除的方式凹陷的位置。
CN201510640094.3A 2014-10-01 2015-09-30 锁止解除装置和具有该锁止解除装置的锁止装置 Active CN1054845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03363A JP6420618B2 (ja) 2014-10-01 2014-10-01 ロック解除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ロック装置
JP2014-203363 2014-10-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84586A CN105484586A (zh) 2016-04-13
CN105484586B true CN105484586B (zh) 2019-06-28

Family

ID=55632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40094.3A Active CN105484586B (zh) 2014-10-01 2015-09-30 锁止解除装置和具有该锁止解除装置的锁止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752356B2 (zh)
JP (1) JP6420618B2 (zh)
KR (1) KR102327367B1 (zh)
CN (1) CN1054845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20897A1 (de) * 2014-11-12 2016-05-18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Tastvorrichtung mit Druckbetätigung mit verbesserter Kinematik zur Anwendung in einem Fahrzeug
US9810003B2 (en) * 2015-11-19 2017-11-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mpact resistant door retainer for vehicle glove box
US10584521B2 (en) * 2016-09-07 2020-03-1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chanism to open hood
FR3078545B1 (fr) * 2018-03-05 2022-03-18 Psa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e rangement pour vehicule a ouvrant integrant un mecanisme d’actionnement a bouton poussoir.
EP3775453B1 (en) * 2018-04-03 2023-06-14 Southco, Inc. Vehicle glove box latch
US12331564B2 (en) 2019-09-26 2025-06-17 Southco, Inc. Vehicle glove box latch
KR102780003B1 (ko) * 2019-10-30 2025-03-12 파이오락스(주) 개폐체의 잠금 장치
CN114761654B (zh) 2019-12-10 2024-03-15 百乐仕株式会社 解锁装置
FR3107295B1 (fr) * 2020-02-17 2022-02-25 Faurecia Interieur Ind Dispositif de verrouillage pour une pièce mobile d’un véhicule
KR102501242B1 (ko) * 2020-11-18 2023-02-16 케이비아이동국실업 주식회사 슬라이딩형 글로브 박스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99309A (ja) * 2008-06-11 2009-12-24 Nifco Inc ロック装置
WO2013105387A1 (ja) * 2012-01-13 2013-07-18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ロック装置
CN103670083A (zh) * 2012-09-25 2014-03-26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中能够被翻板闭合的隔室的闭合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7154Y2 (zh) * 1980-06-18 1986-05-26
US7380308B2 (en) * 2004-11-16 2008-06-03 Samsung Gwangju Electronics Co., Ltd. Vacuum cleaner
US20080040883A1 (en) * 2006-04-10 2008-02-21 Jonas Beskow Air Flow Losses in a Vacuum Cleaners
KR100798845B1 (ko) * 2006-12-07 2008-01-28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트레이의 잠금장치
BRPI0822840A2 (pt) * 2008-10-28 2015-06-23 Lear Corp Trava de banco para reter um encosto, trava de banco configurada para reter um assento e sistema de retenção para ser usado com um assento
US8640301B1 (en) * 2010-02-26 2014-02-04 Bissell Homecare, Inc. Dirt cup latch mechanism for vacuum cleaner
GB2568607B (en) * 2012-06-15 2019-08-14 Piolax Inc Lock device for opening/closing bod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99309A (ja) * 2008-06-11 2009-12-24 Nifco Inc ロック装置
WO2013105387A1 (ja) * 2012-01-13 2013-07-18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ロック装置
CN103670083A (zh) * 2012-09-25 2014-03-26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中能够被翻板闭合的隔室的闭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097225A1 (en) 2016-04-07
JP6420618B2 (ja) 2018-11-07
US9752356B2 (en) 2017-09-05
CN105484586A (zh) 2016-04-13
JP2016070021A (ja) 2016-05-09
KR20160039560A (ko) 2016-04-11
KR102327367B1 (ko) 2021-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84586B (zh) 锁止解除装置和具有该锁止解除装置的锁止装置
CN103459740B (zh) 开闭部件的锁止装置
KR101938766B1 (ko) 개폐체의 잠금 장치
US9707867B2 (en) Fixing mechanism of child safety chair
JP5693443B2 (ja) 車両用内装装置
JP6467523B2 (ja) 開閉体のロック装置
CN103703200A (zh) 开闭部件的锁止装置
CN104114794B (zh) 车门的闩锁解除装置
US7461666B2 (en) Automatic device for opening or closing a multi-folding umbrella
JP6600104B2 (ja) プッシュリフター
CN104583516A (zh) 开闭体的锁止装置
JP5805419B2 (ja) ヒンジ装置並びに開閉装置並びに携帯機器
CN102482904A (zh) 滑动辅助机构及拉入单元
CN102466998A (zh) 感光鼓的传动组件
JP2019023379A (ja) ロック装置
US9951882B2 (en) Handwheel cap
JP5905859B2 (ja) タイヤバルブユニット
US20080229876A1 (en) Foldable Pedal that is Folded Easily and Quickly
KR20150111619A (ko) 개폐체의 잠금 장치
JP5630382B2 (ja) サイドロック装置
US20050185367A1 (en) Rotating display mounting structure
CN215075993U (zh) 车载雨伞
JP2017001427A (ja) ロック機構付リッド装置
JP6413937B2 (ja) ロック機構付リッド装置
JP4420936B2 (ja) ロッ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