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483910B - 一种双色提花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色提花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83910B
CN105483910B CN201610072031.7A CN201610072031A CN105483910B CN 105483910 B CN105483910 B CN 105483910B CN 201610072031 A CN201610072031 A CN 201610072031A CN 105483910 B CN105483910 B CN 1054839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strata
warp thread
base fabric
lower floor
war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7203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83910A (zh
Inventor
朱惠贤
孟彪
柏荣良
沈伟农
汤超
汪的优
许国栋
张国华
庄美
庄一美
王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anc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Innovation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Innovation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Innovation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7203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839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83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839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839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839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27/00Woven pile fabrics
    • D03D27/02Woven pile fabrics wherein the pile is formed by warp or weft
    • D03D27/06Warp pile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6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warp or weft elements other than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68Scaffolding threads, i.e. threads removed after wea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ergent Composition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色提花丝绒及其织造方法,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它包括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还包括不断的在上层基布固结织造下层基布固结织造并把上下层联结起来的绒经纱,最后经割绒后整理而成。双色提花丝绒的织造方法包括:第一步,整经;第二步,穿综插筘;第三步,提综打纬;第四步,割绒;第五步,用水将辅助经纱水溶掉;第六步,梳刷及后整理。本发明双色提花丝绒颜色清晰,双色对比,立体感强,不用筒子架,不用拉纬,降低了成本,达到了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双色提花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绒,尤其涉及一种双色提花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色提花丝绒,一种是用筒子架才可织造,占地面积大,织造难度高,因此造价也较高;还有一种是最近推出的像专利公告号CN202786638U一种仿烂花的提花丝绒和专利公告号CN104250870A单面凹凸提花丝绒织物及其织造方法,在此基础上都是利用拉纬的方法取得。但劳动强度大,不但拉纬需要人工拉,而且拉纬后还需要人工清理遗存在基布上的绒头,生产成本还是高。人们还是希望不要用筒子架,不要用人工拉纬的双色提花丝绒的生产方法来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色提花丝绒及其织造方法,提供一种不用筒子架,不用人工拉纬就能织造双色提花丝绒及其方法,减轻了拉纬的劳动强度,免除了筒子架的占地面积,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色提花丝绒,包括上层经纱、上层纬纱组成的上层基布和下层经纱、下层纬纱组成的下层基布,还包括不断的在上层基布固结织造下层基布固结织造并把上下层联结起来的绒经纱,最后经割绒后整理而成;在织造时,上层经纱还包含上层辅助经纱,下层经纱包含下层辅助经纱,上层纬纱包含上层辅助纬纱,下层纬纱包含下层辅助纬纱;所述的上层经纱,又可以分成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以及上层辅助第一经纱、上层辅助第二经纱;所述的下层经纱,又可以分为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以及下层辅助第一经纱、下层辅助第二经纱;所述的上层纬纱,又可以分成上层基布第一纬纱、上层基布第二纬纱、上层基布第三纬纱、上层基布第四纬纱、上层基布第五纬纱、上层基布第六纬纱以及上层第一辅助纬纱、上层第二辅助纬纱、上层第三辅助纬纱、上层第四辅助纬纱;所述的下层纬纱,又可以分成下层基布第一纬纱、下层基布第二纬纱、下层基布第三纬纱、下层基布第四纬纱、下层基布第五纬纱、下层基布第六纬纱以及下层第一辅助纬纱、下层第二辅助纬纱、下层第三辅助纬纱、下层第四辅助纬纱;所述的绒经纱,按颜色不同又可以分为甲种颜色的第一绒经纱和乙种颜色的第二绒经纱;所述的上层辅助经纱、下层辅助经纱、上层辅助纬纱、下层辅助纬纱都是可以水溶的水溶性纤维。
一种双色提花丝绒的织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卷绕在一个织轴上定为紧经纱;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卷绕在另一个织轴上,定为松经纱;将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卷绕在第三个织轴上。
第二步:穿综插筘;将第一绒经纱、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一辅助经纱共计七根依次穿综并插入第一筘齿,将第二绒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共计七根,依次穿综并插入第二筘齿,然后按此顺序依次穿综筘齿。
第三步:提综打纬织造;
本发明一种双色提花丝绒由于有甲种颜色的第一绒经和乙种颜色的第二绒经的两种颜色的两种绒经要达到双色提花丝绒的效果,就要达到以下几种效果:
一、丝绒显示为甲种颜色的第一绒经绒头区域;
二、丝绒显示为乙种颜色的第二绒经绒头区域;
三、丝绒显示为甲种颜色转换成乙种颜色区域的转换过程区域;
四、丝绒显示为乙种颜色转换成甲种颜色区域的转换过程区域。
下面按这四个区域,分别介绍如下:
一、显示甲种颜色的第一绒经绒头区域织造情况提综打纬如下:
第一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一辅助纬纱、打纬。
第二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一纬纱、打纬。
第三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二纬纱、打纬。
第四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三纬纱、打纬。
第五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二辅助纬纱、打纬。
第六梭:织下层,将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第一辅助纬纱、打纬。
第七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一纬纱、打纬。
第八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二纬纱、打纬。
第九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三纬纱、打纬。
第十梭:织下层,将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第二辅助纬纱、打纬。
第十一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三辅助纬纱、打纬。
第十二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四纬纱、打纬。
第十三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五纬纱、打纬。
第十四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六纬纱、打纬。
第十五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四辅助纬纱、打纬。
第十六梭:织下层,将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第三辅助纬纱、打纬。
第十七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四纬纱、打纬。
第十八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五纬纱、打纬。
第十九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六纬纱、打纬。
第二十梭:织下层,将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第四辅助纬纱、打纬。
至此,最后显示甲种颜色第一绒经绒头区域的织造一小单元结束。
二、显示乙种颜色的第二绒经绒头区域时,织造情况提综打纬如下:
第一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一辅助纬纱、打纬。
第二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一纬纱、打纬。
第三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二纬纱、打纬。
第四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三纬纱、打纬。
第五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二辅助纬纱、打纬。
第六梭:织下层,将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第一辅助纬纱、打纬。
第七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一纬纱、打纬。
第八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二纬纱、打纬。
第九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三纬纱、打纬。
第十梭:织下层,将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第二辅助纬纱、打纬。
第十一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三辅助纬纱、打纬。
第十二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四纬纱、打纬。
第十三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五纬纱、打纬。
第十四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六纬纱、打纬。
第十五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四辅助纬纱、打纬。
第十六梭:织下层,将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第三辅助纬纱、打纬。
第十七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四纬纱、打纬。
第十八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五纬纱、打纬。
第十九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六纬纱、打纬。
第二十梭:织下层,将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第四辅助纬纱、打纬。
至此,最后显示乙种颜色的第二绒经绒头区域的织造一小单元结束。
三、显示由甲种颜色的第一绒经绒头区域转换成乙种颜色的第二绒经绒头区域的转换过程织造情况提综打纬如下:
第一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一辅助纬纱、打纬。
第二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一纬纱、打纬。
第三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二纬纱、打纬。
第四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三纬纱、打纬。
第五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二辅助纬纱、打纬。
第六梭:织下层,将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第一辅助纬纱、打纬。
第七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一纬纱、打纬。
第八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二纬纱、打纬。
第九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三纬纱、打纬。
第十梭:织下层,将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第二辅助纬纱、打纬。
第十一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三辅助纬纱、打纬。
第十二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四纬纱、打纬。
第十三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五纬纱、打纬。
第十四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六纬纱、打纬。
第十五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四辅助纬纱、打纬。
第十六梭:织下层,将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第三辅助纬纱、打纬。
第十七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四纬纱、打纬。
第十八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五纬纱、打纬。
第十九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六纬纱、打纬。
第二十梭:织下层,将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第四辅助纬纱、打纬。
至此,甲种颜色转换成乙种颜色过程结束。
四、显示由乙种颜色的第二绒经绒头区域转换成甲种颜色的第一绒经绒头区域的转换过程织造情况提综打纬如下:
第一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一辅助纬纱、打纬。
第二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一纬纱、打纬。
第三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二纬纱、打纬。
第四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三纬纱、打纬。
第五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二辅助纬纱、打纬。
第六梭:织下层,将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第一辅助纬纱、打纬。
第七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一纬纱、打纬。
第八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二纬纱、打纬。
第九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三纬纱、打纬。
第十梭:织下层,将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第二辅助纬纱、打纬。
第十一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三辅助纬纱、打纬。
第十二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四纬纱、打纬。
第十三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五纬纱、打纬。
第十四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六纬纱、打纬。
第十五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四辅助纬纱、打纬。
第十六梭:织下层,将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第三辅助纬纱、打纬。
第十七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四纬纱、打纬。
第十八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五纬纱、打纬。
第十九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六纬纱、打纬。
第二十梭:织下层,将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第四辅助纬纱、打纬。
至此,最后显示乙种颜色的第二绒经绒头区域的织造一小单元结束。
第四步,割绒;把联接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的绒经从二层基布的中间割开,形成上下二片丝绒织物坯布。
第五步,将丝绒坯布投入水中,用水把上下二片丝绒织物坯布中的辅助经纱、辅助纬纱溶解掉,由于辅助经纱、辅助纬纱都是水溶纤维,而且都有额定溶解时间和温度以及最佳溶水比例,为此,将上下二片丝绒坯布投入一定额定数量后,温度比水溶的额定温度略高10℃的水中,略微超过额定时间10分钟即可,并再用水冲刷坯布。
第六步,梳刷及后整理;梳刷是丝绒后整理的常规步骤,但这里不但达到了将绒毛梳刷的效果,还将上浮的绒经绒头纱的残留部分,即在甲种颜色第一绒经绒头区域的乙种颜色的第二绒经绒头或者在乙种颜色第二绒经绒头区域的甲种颜色的第一绒经绒头,都可以梳刷掉。
第七步,定型检验、入库。
至此,甲种颜色区域和乙种颜色区域的丝绒织物经过以上步骤处理就成为了本发明双色提花丝绒,颜色清晰无杂色,双色对比,立体感强。不用筒子架,不用人工拉纬,免除了筒子架的占地面积,减轻了拉纬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深受生产工厂和市场客户的欢迎。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发明采用了紧经和松经的措施后,不但加大了固结绒经的屈曲波高度,加大了绒毛的固结牢度,而且在本发明中,还将辅助纬纱由于紧经和松经的作用和在本发明的提综方法下挡在了基布外面,使与之交织的绒经纱绒头在辅助纬纱水溶后就能轻易的漂洗和梳刷掉,使甲种颜色第一绒经绒头的区域里的乙种颜色的第二绒经绒头,以及乙种颜色第二绒经绒头的区域里的甲种颜色的第一绒经绒头,就会完全彻底干净的漂洗和梳刷掉。本发明双色提花丝绒颜色清晰,双色对比,立体感强,不用筒子架,不用拉纬,降低了成本,达到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双色提花丝绒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双色提花丝绒显示甲种颜色丝绒绒头区域的第一筘齿内的组织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双色提花丝绒显示甲种颜色丝绒绒头区域的第二筘齿内的组织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双色提花丝绒显示乙种颜色丝绒绒头区域的第一筘齿内的组织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双色提花丝绒显示乙种颜色丝绒绒头区域的第二筘齿内的组织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双色提花丝绒由甲种颜色转换到乙种颜色的第一筘齿内的转换组织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双色提花丝绒由甲种颜色转换到乙种颜色的第二筘齿内的转换组织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双色提花丝绒由乙种颜色转换到甲种颜色的第一筘齿内的转换组织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双色提花丝绒由乙种颜色转换到甲种颜色的第二筘齿内的转换组织结构图。
图中:J为基布,K1为甲种颜色的绒头区域,K2为乙种颜色的绒头区域,TU1为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2为上层基布第二经纱,TU3为上层基布第三经纱,TU4为上层基布第四经纱,PU1为上层第一辅助经纱,PU2为上层第二辅助经纱,TD1为下层基布第一经纱,TD2为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3为下层基布第三经纱,TD4为下层基布第四经纱,PD1为下层第一辅助经纱,PD2为下层第二辅助经纱,WU1为上层基布第一纬纱,WU2为上层基布第二纬纱,WU3为上层基布第三纬纱,WU4为上层基布第四纬纱,WU5为上层基布第五纬纱,WU6为上层基布第六纬纱,WD1为下层基布第一纬纱,WD2为下层基布第二纬纱,WD3为下层基布第三纬纱,WD4为下层基布第四纬纱,WD5为下层基布第五纬纱,WD6为下层基布第六纬纱,RU1为上层第一辅助纬纱,RU2为上层第二辅助纬纱,RU3为上层第三辅助纬纱,RU4为上层第四辅助纬纱,RD1为下层第一辅助纬纱,RD2为下层第二辅助纬纱,RD3为下层第三辅助纬纱,RD4为下层第四辅助纬纱,Q1为第一绒经纱(甲种颜色),Q2第二绒经纱(乙种颜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一种双色提花丝绒包括基布J,基布J上有甲种颜色的绒头区域K1和乙种颜色的绒头区域K2,其织造方法如下:
第一步,整经;
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1、下层基布第一经纱TD1、上层基布第三经纱TU3、下层基布第三经纱TD3卷绕在一个织轴上,作为紧经织轴。
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TU2、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上层基布第四经纱TU4、下层基布第四经纱TD4、上层第一辅助经纱PU1、下层第一辅助经纱PD1、上层第二辅助经纱PU2、下层第二辅助经纱PD2卷绕在另一个织轴上,作为松经织轴。
将第一绒经纱(甲种颜色)Q1、第二绒经纱(乙种颜色)Q2卷绕在第三个织轴上作为绒经织轴。
第二步,穿综插筘;
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1、下层基布第一经纱TD1、上层基布第二经纱TU2、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上层第一辅助经纱PU1、下层第一辅助经纱PD1、第一绒经纱(甲种颜色)Q1依次穿综并插入第一筘齿内。
将上层基布第三经纱TU3、下层基布第三经纱TD3、上层基布第四经纱TU4、下层基布第四经纱TD4、上层第二辅助经纱PU2、下层第二辅助经纱PD2、第二绒经纱(乙种颜色)Q2依次穿综并插入第二筘齿内。
以两个筘齿为一经向单元,依次循环穿综插筘。
第三步,提综打纬;
一、当绒面为甲种颜色时,参照表一,按表一提综打纬。
备注:×代表上层经纱在上层纬纱之上、下层经纱在下层纬纱之上;□代表绒经纱在纬纱之上。
二、当绒面为乙种颜色时,参照表二,按表二提综打纬。
备注:×代表上层经纱在上层纬纱之上、下层经纱在下层纬纱之上;□代表绒经纱在纬纱之上。
三、当绒面由甲种颜色转换成乙种颜色时,参考表三,按表三提综打纬。
备注:×代表上层经纱在上层纬纱之上、下层经纱在下层纬纱之上;□代表绒经纱在纬纱之上。
四、当绒面由乙种颜色转换成甲种颜色时,参照表四,按表四提综打纬。
备注:×代表上层经纱在上层纬纱之上、下层经纱在下层纬纱之上;□代表绒经纱在纬纱之上。
第四步,割绒;
将联结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的第一绒经纱(甲种颜色)Q1、第二绒经纱(乙种颜色)Q2从二层基布中间割开,形成二片丝绒坯布。
第五步,将丝绒坯布投入一定容量和一定温度的水中,用水将上层第一辅助经纱PU1、下层第一辅助经纱PD1、上层第二辅助经纱PU2、下层第二辅助经纱PD2、上层第一辅助纬纱RU1、下层第一辅助纬纱RD1、上层第二辅助纬纱RU2、下层第二辅助纬纱RD2、上层第三辅助纬纱RU3、下层第三辅助纬纱RD3、上层第四辅助纬纱RU4、下层第四辅助纬纱RD4水溶掉。例如,当辅助经纱和辅助纬纱为水溶性纤维,额定水溶温度为40℃时,用50℃,40倍容积的热水浸泡60分钟,将水溶性辅助经、辅助纬纱水溶掉。这时,经过割绒、经过水溶,在甲种颜色的绒头区域,第二筘齿的第二绒经绒头失去了固结点,在乙种颜色的绒头区域,第一筘齿的第一绒经绒头也失去了固结点,它们将自由游离漂浮在水中。
第六步,梳刷及后整理;
经过梳刷、后整理,不但绒毛梳顺,而且那些失去固结点的绒毛也会梳刷掉,经过后整理,即成一种双色提花丝绒。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一种双色提花丝绒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双色提花丝绒包括上层经纱、上层纬纱组成的上层基布和下层经纱、下层纬纱组成的下层基布,还包括不断的在上层基布固结织造下层基布固结织造并把上下层联结起来的二种颜色的绒经纱,最后经割绒后整理而成;在织造时,上层经纱还包含上层辅助经纱,下层经纱包含下层辅助经纱,上层纬纱包含上层辅助纬纱,下层纬纱包含下层辅助纬纱;所述的上层经纱,又可以分成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以及上层辅助第一经纱、上层辅助第二经纱;所述的下层经纱,又可以分为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以及下层辅助第一经纱、下层辅助第二经纱;所述的上层纬纱,又可以分成上层基布第一纬纱、上层基布第二纬纱、上层基布第三纬纱、上层基布第四纬纱、上层基布第五纬纱、上层基布第六纬纱以及上层第一辅助纬纱、上层第二辅助纬纱、上层第三辅助纬纱、上层第四辅助纬纱;所述的下层纬纱,又可以分成下层基布第一纬纱、下层基布第二纬纱、下层基布第三纬纱、下层基布第四纬纱、下层基布第五纬纱、下层基布第六纬纱以及下层第一辅助纬纱、下层第二辅助纬纱、下层第三辅助纬纱、下层第四辅助纬纱;所述的绒经纱,按颜色不同又可以分为甲种颜色的第一绒经纱和乙种颜色的第二绒经纱;所述的上层辅助经纱、下层辅助经纱、上层辅助纬纱、下层辅助纬纱都是可以水溶的水溶性纤维,双色提花丝绒的织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卷绕在一个织轴上定为紧经纱;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卷绕在另一个织轴上,定为松经纱;将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卷绕在第三个织轴上;
第二步:穿综插筘;将第一绒经纱、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一辅助经纱共计七根依次穿综并插入第一筘齿,将第二绒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共计七根,依次穿综并插入第二筘齿,然后按此顺序依次穿综插筘;
第三步:提综打纬织造;
双色提花丝绒由于有甲种颜色的第一绒经和乙种颜色的第二绒经的两种颜色的两种绒经要达到双色提花丝绒的效果,就要达到以下几种效果:
一、甲种颜色的第一绒经绒头区域;
二、乙种颜色的第二绒经绒头区域;
三、甲种颜色转换成乙种颜色区域的转换过程;
四、乙种颜色转换成甲种颜色区域的转换过程;
下面按这四个区域,分别介绍如下:
一、显示甲种颜色的第一绒经绒头区域织造情况提综打纬如下:
第一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一辅助纬纱、打纬;
第二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一纬纱、打纬;
第三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二纬纱、打纬;
第四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三纬纱、打纬;
第五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二辅助纬纱、打纬;
第六梭:织下层,将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第一辅助纬纱、打纬;
第七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一纬纱、打纬;
第八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二纬纱、打纬;
第九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三纬纱、打纬;
第十梭:织下层,将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第二辅助纬纱、打纬;
第十一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三辅助纬纱、打纬;
第十二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四纬纱、打纬;
第十三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五纬纱、打纬;
第十四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六纬纱、打纬;
第十五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四辅助纬纱、打纬;
第十六梭:织下层,将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第三辅助纬纱、打纬;
第十七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四纬纱、打纬;
第十八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五纬纱、打纬;
第十九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六纬纱、打纬;
第二十梭:织下层,将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第四辅助纬纱、打纬;
至此,最后显示甲种颜色第一绒经绒头区域的织造一小单元结束;
二、显示乙种颜色的第二绒经绒头区域时,织造情况提综打纬如下:
第一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一辅助纬纱、打纬;
第二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一纬纱、打纬;
第三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二纬纱、打纬;
第四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三纬纱、打纬;
第五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二辅助纬纱、打纬;
第六梭:织下层,将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第一辅助纬纱、打纬;
第七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一纬纱、打纬;
第八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二纬纱、打纬;
第九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三纬纱、打纬;
第十梭:织下层,将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第二辅助纬纱、打纬;
第十一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三辅助纬纱、打纬;
第十二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四纬纱、打纬;
第十三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五纬纱、打纬;
第十四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六纬纱、打纬;
第十五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四辅助纬纱、打纬;
第十六梭:织下层,将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第三辅助纬纱、打纬;
第十七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四纬纱、打纬;
第十八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五纬纱、打纬;
第十九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六纬纱、打纬;
第二十梭:织下层,将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第四辅助纬纱、打纬;
至此,最后显示乙种颜色的第二绒经绒头区域的织造一小单元结束;
三、显示由甲种颜色的第一绒经绒头区域转换成乙种颜色的第二绒经绒头区域的转换过程织造情况提综打纬如下:
第一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一辅助纬纱、打纬;
第二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一纬纱、打纬;
第三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二纬纱、打纬;
第四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三纬纱、打纬;
第五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二辅助纬纱、打纬;
第六梭:织下层,将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第一辅助纬纱、打纬;
第七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一纬纱、打纬;
第八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二纬纱、打纬;
第九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三纬纱、打纬;
第十梭:织下层,将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第二辅助纬纱、打纬;
第十一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三辅助纬纱、打纬;
第十二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四纬纱、打纬;
第十三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五纬纱、打纬;
第十四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六纬纱、打纬;
第十五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四辅助纬纱、打纬;
第十六梭:织下层,将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第三辅助纬纱、打纬;
第十七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四纬纱、打纬;
第十八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五纬纱、打纬;
第十九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六纬纱、打纬;
第二十梭:织下层,将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第四辅助纬纱、打纬;
至此,甲种颜色转换成乙种颜色过程结束;
四、显示由乙种颜色的第二绒经绒头区域转换成甲种颜色的第一绒经绒头区域的转换过程织造情况提综打纬如下:
第一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一辅助纬纱、打纬;
第二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一纬纱、打纬;
第三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二纬纱、打纬;
第四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三纬纱、打纬;
第五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二辅助纬纱、打纬;
第六梭:织下层,将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第一辅助纬纱、打纬;
第七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一纬纱、打纬;
第八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二纬纱、打纬;
第九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三纬纱、打纬;
第十梭:织下层,将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第二辅助纬纱、打纬;
第十一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三辅助纬纱、打纬;
第十二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四纬纱、打纬;
第十三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五纬纱、打纬;
第十四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辅助经纱、上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六纬纱、打纬;
第十五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第四辅助纬纱、打纬;
第十六梭:织下层,将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第三辅助纬纱、打纬;
第十七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四纬纱、打纬;
第十八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五纬纱、打纬;
第十九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第二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六纬纱、打纬;
第二十梭:织下层,将下层第一辅助经纱、下层第二辅助经纱、第一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第四辅助纬纱、打纬;
至此,最后显示乙种颜色的第二绒经绒头区域的织造一小单元结束;
第四步,割绒;把联接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的绒经从二层基布的中间割开,形成上下二片丝绒织物坯布;
第五步,将丝绒坯布投入40倍容积的水中,用水把上下二片丝绒织物坯布中的辅助经纱、辅助纬纱溶解掉,水温度比水溶丝的额定温度高10℃,超过额定时间10分钟即可,并再用水冲刷坯布;
第六步,梳刷及后整理;
第七步,定型检验、入库。
CN201610072031.7A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双色提花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Active CN1054839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72031.7A CN105483910B (zh)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双色提花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72031.7A CN105483910B (zh)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双色提花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83910A CN105483910A (zh) 2016-04-13
CN105483910B true CN105483910B (zh) 2017-09-15

Family

ID=55671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72031.7A Active CN105483910B (zh)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双色提花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839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4765B (zh) * 2016-05-06 2017-04-05 辽宁采逸野蚕丝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提花三层基布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CN105755649B (zh) * 2016-05-06 2017-05-17 辽宁采逸野蚕丝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素色阴影双面提花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CN106283358B (zh) * 2016-08-18 2018-07-06 浙江英诺威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工艺圈绒的织造方法
CN106435958B (zh) * 2016-08-18 2018-03-16 浙江英诺威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有长绒毛有短绒毛有圈的工艺圈绒及其织造方法
CN109989149B (zh) * 2019-03-29 2021-01-08 浙江英诺威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的仿竹节露纬的丝绒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CN111334915B (zh) * 2020-03-13 2021-04-06 浙江英诺威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基布为二下一上三页斜纹丝绒的生产工艺
CN113668120B (zh) * 2021-08-19 2023-03-21 江苏盛泰克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提花丝绒的织造方法
CN115928297B (zh) * 2022-12-13 2024-12-20 五洋纺机有限公司 一种无需筒子架的大提花丝绒织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38243A (en) * 1952-10-03 1955-10-12 Konink Vereenigde Tapijtfabrie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patterned double woven pile fabric having floating pile threads
BE1004509A4 (nl) * 1991-02-15 1992-12-01 Haezebrouck Weverij Bvba Werkwijze voor het dubbelstuk-weven van schaduwfluweel en volgens deze werkwijze vervaardigd schaduwfluweel.
CN101956281A (zh) * 2009-07-20 2011-01-26 杨永发 柞绢丝绒的原生态双面双色提花制作及其方法
CN201485590U (zh) * 2009-08-28 2010-05-2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高厚度的三维双层层连织物
CN202786638U (zh) * 2012-09-22 2013-03-13 绍兴县振麒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仿烂花的提花丝绒
CN104250870B (zh) * 2014-10-20 2015-12-02 扬中市华强丝绒制线有限公司 单面凹凸提花丝绒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83910A (zh) 2016-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83910B (zh) 一种双色提花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CN105506834B (zh) 一种露地提花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CN103820919B (zh) 一种斜条紧密型绒毛灯芯绒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8660587A (zh) 一种嵌入式纬浮线持久蓬松柔软毛圈织物的生产方法
CN107151855B (zh) 全棉色织多层大提花毯面料的织造方法
CN110241505A (zh) 一面阴影提花割绒一面拉毛磨毛的丝绒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CN105483911B (zh) 一种大提花仿圈绒及其织造方法
CN109825930A (zh) 一种局部起圈凹凸小提花面料的设计方法与织造工艺
CN106757652A (zh) 一种3d多色家纺面料
CN110295449B (zh) 一种双面倒顺提花毛圈布及其织造方法
CN112267191A (zh) 一种可以双色阴影的提花组合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CN105755646B (zh) 云锦芝麻纱的织造方法
CN108532094B (zh) 一种毛巾组织及其织造工艺
CN107513797A (zh) 长绒棉多层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87908A (zh) 全棉色织多层大提花毯面料的纬纱煮练染色方法
CN203807660U (zh) 一面毛圈一面丝绒的双色提花织物
CN213357873U (zh) 一种织物
CN105200627B (zh) 一种绒背可磨毛的丝绒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CN108018640A (zh) 一种无绒处为边框加粗的方孔的提花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CN109234893B (zh) 嵌柔式线描画毛巾及其织造工艺
CN201326063Y (zh) 绒面牛仔布
Stankard Yarn to fabric: weaving
CN213835725U (zh) 一种羊绒触感西服呢面料
CN112111839B (zh) 一种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CN112962197B (zh) 一种变化网格底组织提花毛巾及其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u Huixian

Inventor after: Wang Chun

Inventor after: Meng Biao

Inventor after: Bai Rongliang

Inventor after: Shen Weinong

Inventor after: Tang Chao

Inventor after: Wang Deyou

Inventor after: Xu Guodong

Inventor after: Zhang Guohua

Inventor after: Zhuang Yimei

Inventor before: Wang Chun

Inventor before: Zhuang Yimei

Inventor before: Shen Weinong

Inventor before: Tang Chao

Inventor before: Zhu Huixian

Inventor before: Meng Biao

Inventor before: Bai Rongliang

Inventor before: Wang Deyou

Inventor before: Xu Guodo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Guohu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17

Address after: 314500 Yongfeng Village, Cannabis Town, Tongxia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LONGRAN TEXTILE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4500 Jiax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Road, No. 1722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INNOVATION TEXTIL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18

Address after: 314500 1, 7, 1722, Wutong Street development avenue, Tongxiang, Jiaxing,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zanc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4500 building 1-3, Yongfeng Village, hemp Town, Tongxia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LONGRAN TEXTIL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