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55835A - 卷帘盖板移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卷帘盖板移动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455835A CN105455835A CN201410445572.0A CN201410445572A CN105455835A CN 105455835 A CN105455835 A CN 105455835A CN 201410445572 A CN201410445572 A CN 201410445572A CN 105455835 A CN105455835 A CN 1054558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plate
- roller shutter
- groove
- shutter cover
- mo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卷帘盖板移动结构,包括用于覆盖基座上开设的第一凹槽的卷帘盖板。卷帘盖板由多块卷帘片组成,且沿第一凹槽延伸方向的相邻两块卷帘片首尾活动连接;在第一凹槽的两侧各设有沿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移动轨道;在第一凹槽的内壁上,位于移动轨道末端设有蜷缩轨道,且位于同一侧的蜷缩轨道与移动轨道相通;在卷帘盖板沿垂直于各卷帘片排列方向的两侧均设有多个导轮,导轮安装在移动轨道和蜷缩轨道上,使得卷帘盖板覆盖第一凹槽,且沿第一凹槽延伸方向移动。卷帘盖板沿各卷帘片排列方向上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凹槽内的移动部件上。所述卷帘盖板移动结构,在简化卷帘盖板结构的同时,提高卷帘盖板运行的稳定性和流畅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传动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卷帘盖板移动结构。
背景技术
移动病床是医疗器械领域中常用仪器,比如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简称CT)图片拍摄,或是放射线治疗(RadiationTherapy)过程中,患者需躺在移动病床上,之后移动进入指定位置。
参考图1,现有的移动病床包括基座10,所述基座10上设有第一凹槽(图中未标示);病床11的底座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且沿着第一凹槽延伸方向移动。
此外,在所述第一凹槽的表面,沿着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在所述病床11的底座两侧分别设有卷帘盖板12和13,所述卷帘盖板12和13为可伸缩结构。卷帘盖板12和13与病床的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回卷收缩至所述第一凹槽内,在使用过程中,随着病床11移动调整伸展的卷帘盖板长度,使得卷帘盖板遮蔽第一凹槽的开口,从而保护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用于驱动病床11移动的驱动装置,同时提高病床移动时的安全性和美观性。
现有的卷帘盖板大多采用诸如卷簧等结构以作为卷帘回卷的动力源,结构复杂,安装繁琐,成本较高,且故障率高,卷帘盖板运行顺畅度和稳定性差。此外,卷帘盖板上的卷帘片与卷帘片采用橡胶衔接,不仅装配麻烦,而且长期运行后,易导致橡胶片老化而出现橡胶片折断等缺陷。
为此,如何简化卷帘盖板的结构,并提高卷帘盖板运行的稳定性和流畅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卷帘盖板移动结构,从而简化卷帘盖板结构的同时,提高卷帘盖板运行的稳定性和流畅度。
所述卷帘盖板移动结构,包括:卷帘盖板,用于覆盖基座上开设的第一凹槽,其中,在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沿着第一凹槽延伸方向移动的移动部件;可选地,
所述卷帘盖板由多块卷帘片组成,且沿各卷帘片排列方向相邻两块卷帘片首尾活动连接;
沿各卷帘片排列方向,所述卷帘盖板的一端与所述移动部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各设有沿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移动轨道;
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壁上,位于所述移动轨道末端设有蜷缩轨道,且位于同一侧的蜷缩轨道与移动轨道相通;
垂直于所述各卷帘片排列方向,所述卷帘盖板的两侧均设有多个导轮,所述导轮安装在所述移动轨道和蜷缩轨道上,实现所述卷帘盖板移动与伸缩。
可选地:所述蜷缩轨道为螺旋结构。
可选地:所述移动轨道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上;且沿所述第一凹槽开口方向,所述蜷缩轨道位于所述移动轨道下方。
可选地,在所述卷帘片沿各卷帘片排列方向的一个端面上,设有凸起于所述端面的挂钩;在另一端面上开设与所述挂钩结构相匹配的第二凹槽;
沿所述各卷帘片的排列方向,相邻两个卷帘片通过所述挂钩和第二凹槽活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挂钩为沿垂直于所述各卷帘片的排列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结构;
且在沿各卷帘片的排列方向的截面上,所述挂钩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卷帘片的端面上,另一端由远离所述卷帘片朝向靠近所述卷帘片的方向弯折。
可选地,所述挂钩沿垂直于所述各卷帘片的排列方向的长度等于所述卷帘片垂直于各卷帘片的排列方向上的长度。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凹槽上设有两组所述卷帘盖板,且分别位于所述移动部件沿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的两侧;各组所述卷帘盖板的一端与所述移动部件连接。
可选地,在一块所述卷帘片沿垂直于各卷帘片排列方向的两侧边上至少各设有一个所述导轮。
可选地,在一块所述卷帘片沿垂直于各卷帘片排列方向的两侧边上设有个数相同的导轮,且沿各卷帘片排列方向对称。
可选地,所述导轮包括滚轴和安装在所述滚轴一端的滚轮;所述滚轮安装所述移动导轨或蜷缩导轨上,且绕所述滚轴的轴向转动;
在所述卷帘片朝向所述第一凹槽侧壁的端面上开设有插槽,所述滚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插槽内。
可选地,在一条所述移动轨道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所述蜷缩轨道。
可选地,沿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的移动轨道平行设置;分别位于第一凹槽两侧,且沿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端的蜷缩轨道平行设置。
可选地,所述移动部件为移动病床,所述移动病床的底部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可选地,沿各各卷帘片的排列方向,所述卷帘盖板的大于所述移动轨道的长度。
可选地,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同一侧移动轨道与一个蜷缩轨道的长度之和,大于所述卷帘盖板的长度。
相比与现有技术,采用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卷帘盖板移动结构包括用于覆盖基座上开设的第一凹槽的卷帘盖板。所述卷帘盖板由多块卷帘片组成,且沿所述第一凹槽延伸方向相邻两块卷帘片首尾活动连接;所述卷帘盖板的沿各卷帘片排列方向上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凹槽内的移动部件上,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卷帘盖板由所述移动部件提供驱动力,并在相邻卷帘片之间力的传递下,使卷帘盖板在无需额外的驱动装置条件下,配合所述移动部件沿着第一凹槽的移动轨道和蜷缩轨道的轨迹移动,进而有效简化了卷帘盖板移动结构的整体结构;
而且所述卷帘盖板移动结构中,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各设有沿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移动轨道,在第一凹槽的内壁上,位于所述移动轨道末端设有蜷缩轨道,且位于同一侧的蜷缩轨道与移动轨道相通;在所述卷帘盖板沿垂直于各卷帘片排列方向的两侧,均设有多个导轮,所述导轮安装在所述移动轨道和蜷缩轨道上,从而使得所述卷帘盖板覆盖所述第一凹槽,并使得所述卷帘盖板可沿所述第一凹槽延伸方向移动,卷帘盖板上设置导轮,配合第一凹槽两侧设置的蜷缩轨道与移动轨道以实现卷帘盖板移动的方式,可有效提高卷帘盖板移动的稳定性;此外,在卷帘盖板移动期间,进入所述蜷缩轨道的部分卷帘盖板的卷帘片沿着蜷缩轨道的延伸方向收缩,而进入移动轨道的部分卷帘片展开并覆盖所述第一凹槽,即在卷帘盖板移动的同时,实现卷帘盖板有序地展开和收缩过程,而无需额外控制卷帘盖板收缩的装置,从而简化了控制卷帘盖板展开和收缩的结构,同时提高卷帘盖板收缩、展开的有序性和稳定性。
可选地,相邻两个卷帘片通过挂钩和第二凹槽活动连接,且在沿各卷帘片排列方向的截面上,所述挂钩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卷帘片的端面上,另一端由远离所述卷帘片朝向靠近所述卷帘片的方向弯折,而所述弧线第一凹槽位于所述卷帘片与所述挂钩相对的另一端面上,使用时,卷帘片的挂钩嵌于相邻卷帘片的第一凹槽内,即嵌于相邻卷帘片内;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挂钩沿垂直于各卷帘片排列方向的长度等于所述卷帘片垂直于所述第一凹槽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即在相邻两片卷帘片的连接部,所述挂钩遮蔽了两片卷帘片之间的衔接空隙,使得所述卷帘盖板的表面没有明显的空隙,从而提升卷帘盖板防水、防尘等能力,进而更好地保护位于所述卷帘盖板下方的第一凹槽内的部件。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凹槽上设有两组所述卷帘盖板,两组卷帘盖板分别位于所述移动部件沿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的两侧,且各组所述卷帘盖板的一端与所述移动部件连接。在使用过程中,两组卷帘盖板随着移动部件移动而展开、收缩,且始终覆盖在所述移动部件沿第一凹槽延伸方向两侧,从而确保移动部件两侧的第一凹槽上始终覆盖有盖板,进而更好地保护第一凹槽内部的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移动病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卷帘盖板移动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基座30沿B-B’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卷帘盖板相邻卷帘片之间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相邻卷帘片之间连接结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卷帘盖板移动结构一实施例中位于基座第一凹槽同一侧壁上的移动轨道和蜷缩轨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基座30沿A-A’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在医疗器械中,卷帘盖板是常用的机械结构。如在移动病床中,病床安装在一基座的第一凹槽内,病床沿着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一凹槽表面,位于所述病床的两侧各设置一个卷帘盖板,所述卷帘盖板在病床移动过程中,覆盖病床两侧的第一凹槽表面,从而保护设置于第一凹槽内的用于驱动病床移动的驱动装置等装置。
但现有的卷帘盖板大多诸如卷簧等结构以作为卷帘回卷的动力源,其结构复杂、安装繁琐,制造成本较高,且故障率高。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卷帘盖板移动结构,从而简化卷帘盖板结构的同时,提高卷帘盖板运行的稳定性和流畅度。
所述卷帘盖板移动结构包括用于覆盖基座上开设的第一凹槽的卷帘盖板。所述卷帘盖板由多块卷帘片组成,且沿所述第一凹槽延伸方向相邻两块卷帘片首尾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各设有沿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移动轨道,在第一凹槽的内壁上,位于所述移动轨道末端设有蜷缩轨道,且位于同一侧的蜷缩轨道与移动轨道相通;在所述卷帘盖板沿垂直于各卷帘片排列方向的两侧,均设有多个导轮,所述导轮安装在所述移动轨道和蜷缩轨道上,从而使得所述卷帘盖板覆盖所述第一凹槽,且沿所述第一凹槽延伸方向移动。所述卷帘盖板的沿各卷帘片排列方向上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凹槽内的移动部件上。
使用过程中,在无需额外的驱动装置条件下,所述卷帘盖板由所述移动部件提供驱动力,并基于各卷帘片之间力的传递,沿着第一凹槽的移动轨道和蜷缩轨道的轨迹移动;卷帘盖板上设置导轮,配合第一凹槽两侧设置的蜷缩轨道与移动轨道以实现卷帘盖板移动的方式,可有效提高卷帘盖板移动的稳定性;且卷帘盖板移动期间,进入所述蜷缩轨道的部分卷帘盖板的卷帘片沿着蜷缩轨道的延伸方向收缩,而进入移动轨道的部分卷帘片展开并覆盖所述第一凹槽。即在卷帘盖板移动的同时,实现卷帘盖板有序地展开和收缩过程,而无需额外控制卷帘盖板收缩的装置,从而简化了控制卷帘盖板展开和收缩的结构,同时提高卷帘盖板收缩、展开的有序性和稳定性。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卷帘盖板移动结构包括卷帘盖板,所述卷帘盖板用于覆盖基座30上的第一凹槽。
结合参考图3,图3为图2中基座30沿B-B’向的截面示意图。
所述基座30上开设有第一凹槽31,在所述第一凹槽31内装有移动部件20,所述移动部件20沿所述第一凹槽31的延伸方向D移动。所述移动部件20的顶端露出所述第一凹槽31,移动部件20的底部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31内,在所述第一凹槽31内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移动部件移动的驱动装置(图中未显示)。所述驱动装置本领域的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考1和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部件20为移动病床,病床的底部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病床的表面露出所述第一凹槽,用于承载病人。所述移动病床可用于诸如CT设备等各类器械。
当然,除本实施例外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部件20并不局限于移动病床,其可以为其他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且需要沿所述第一凹槽延伸方向移动的部件,本发明对所述移动部件20并不做限定。
所述卷帘盖板覆盖在所述第一凹槽31上,且所述卷帘盖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移动部件20上。使用过程中,由所述移动部件20带动所述卷帘盖板移动,而无需在所述卷帘盖板上配置其他的驱动装置,从而简化所述卷帘盖板移动结构的结构。
继续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凹槽31上设有两组所述卷帘盖板41和42。所述两组卷帘盖板41和42沿所述第一凹槽31延伸方向,分别位于所述移动部件20的两侧,且两组卷帘盖板41和42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移动部件20固定连接。
使用过程中,由所述移动部件20移动,从而带动两组所述卷帘盖板41和42移动,调节两组所述卷帘盖板41和42覆盖在所述第一凹槽31上的长度,使得所述移动部件20的两侧始终覆盖所述移动盖板,以保护所述第一凹槽31内的部件,如所述移动部件20的驱动装置,同时提高移动部件20移动时的安全性和美观性。
本实施例中,一组卷帘盖板由多块卷帘片组成,且沿所述第一凹槽31的延伸方向相邻两块卷帘片首尾活动连接。
参考图4,图4为卷帘盖板相邻卷帘片之间连接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一组卷帘盖板由多块结构相同的卷连片组成,且沿各卷帘片排列方向,一块所述卷帘片的一端面上设置有凸起于该端面的挂钩61,在另一端面上开设与所述挂钩61结构相匹配的第二凹槽71;沿所述各卷帘片的排列方向,相邻两个卷帘片通过所述挂钩61和第二凹槽71活动连接,且可绕所述挂钩61的中心呈一定角度弯折转动。
如图4中,卷帘片52的挂钩61嵌入与其相邻的卷帘片51的第二凹槽71内,即所述卷帘片52的挂钩61嵌入所述卷帘片51与其对应的端面内。
继续参考图4,本实施例中,沿着各卷帘片的排列方向的截面上,以所述卷帘片52为例,所述挂钩6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卷帘片52的端面上,挂钩61的另一端由远离所述卷帘片52朝向靠近所述卷帘片52的方向弯折,从而使得相邻卷帘片能够以所述挂钩的中心为圆心,绕垂直于各卷帘片的排列方向转动;
且结合参考图5,仍以卷帘片52为例,所述挂钩61为沿垂直于所述各卷帘片排列方向(方向E)延伸的长条形结构;进一步可选地,沿垂直于各卷帘片的排列方向,所述挂钩61的长度等于所述卷帘片52垂直于所述第一凹槽延伸方向上的长度等于所述卷帘片52垂直于各卷帘片的排列方向上的长度,且沿垂直于各卷帘片的排列方向,所述挂钩61的两端与所述卷帘片52的两端对齐。
所述卷帘片52的挂钩61嵌入所述卷帘片51的端面内,且沿垂直于各卷帘片的排列方向,所述挂钩61的两端与所述卷帘片52(也即卷帘片51)的两端对齐。从而使得在相邻两片卷帘片51和52的连接部,所述挂钩61遮蔽了两片卷帘片51和52之间的衔接空隙,使得所述卷帘盖板的表面没有明显的空隙。使用过程中,基于所述挂钩61的弯折结构,且覆盖相邻卷帘片连接部的衔接空隙,从而可有效提升了卷帘盖板防水、防尘等能力,进而更好地保护位于所述卷帘盖板下方的第一凹槽内的部件。
参考图2、图3和图6,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基座30的第一凹槽31(参考图3)的两侧各设有沿所述第一凹槽31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移动轨道90;
在所述第一凹槽31的内壁上,位于所述移动轨道90的末端设有蜷缩轨道(91和92),且位于同一侧的蜷缩轨道与移动轨道相通。
结合参考图3和6,本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凹槽31的延伸方向,在所述移动部件20的两侧各设一组卷帘盖板41和42,从而在所述移动部件20移动过程中,用于覆盖所述移动部件20两侧裸露的第一凹槽。
相应地,在所述第一凹槽31一侧侧壁的移动轨道90两端各设一个分别于卷帘盖板41和42对应的蜷缩轨道91和92。
可选方案中,位于所述第一凹槽31同一侧移动轨道与一个蜷缩轨道的长度之和,大于所述卷帘盖板的长度;进一步可选地,一组卷帘盖板中,沿各卷帘片的排列方向,所述卷帘盖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移动轨道的长度(即大于所述第一凹槽延伸方向的长度),从而确保所述卷帘盖板展开后可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且一组卷帘盖板中,一端与所述移动部件20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蜷缩轨道内,以提高卷帘盖板收缩和展开的顺畅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卷帘盖板41一端与所述移动部件20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蜷缩轨道91中;卷帘盖板42一端与所述移动部件20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蜷缩轨道92中。使用过程中,移动部件20在第一凹槽内的移动,带动卷帘盖板41和42移动,并调节位于所述移动轨道90上的卷帘片个数,即覆盖在所述第一凹槽31上的卷帘盖板长度。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3和图6,所述蜷缩轨道为螺旋形结构,从而在蜷缩轨道长度一定的条件下,减小蜷缩轨道所占的面积。
可选地,所述移动轨道90和蜷缩轨道91和92位于所述第一凹槽31的侧壁上;且沿所述第一凹槽31的开口方向F,所述蜷缩轨道91和92位于所述移动轨道90下方。使用过程中,收缩后的卷帘盖板(即位于所述蜷缩轨道上的卷帘片)位于所述第一凹槽31内部。避免过多的卷帘盖板裸露而导致的安全性隐患,如有杂物进入所述蜷缩轨道91和92内而致使卷帘盖板无法顺畅移动,同时还可提高卷帘盖板移动结构的美观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除本发明外的其他实施中,所述蜷缩轨道可以是蛇形的弯曲结构,也可以是其他弧形结构,甚至是沿所述第一凹槽开口方向,位于所述移动轨道下方的直线结构,以用于容纳除位于所述移动轨道上之外的蜷缩片,本发明并不限定所述蜷缩轨道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凹槽31的两侧各设一组如图6所示的移动轨道90以及蜷缩轨道91和92,且位于所述第一凹槽31两侧的轨道(包括移动轨道和蜷缩轨道),且以垂直于所述第一凹槽31开口表面,呈镜像对称轴对称设置,即位于所述第一凹槽31的两侧的移动轨道平行设置,且沿所述第一凹槽31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端的蜷缩轨道平行设置。从而提高卷帘盖板移动稳定性。
再结合参考图7,图7为图2中基座30沿A-A’向的截面示意图。
以所述卷帘盖板42为例。在垂直于各卷帘片的排列方向,所述卷帘盖板42的两侧均设有多个导轮(图中未显示),所述导轮安装在所述移动轨道和蜷缩轨道上,实现所述卷帘盖板沿着所述蜷缩轨道与移动轨道顺畅移动。
在使用过程中,沿各卷帘片的排列方向,所述卷帘盖板4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移动部件20上,另一端位于所述蜷缩轨道上。所述卷帘盖板42由所述移动部件20提供驱动力,并基于各卷帘片之间力的传递,控制卷帘盖板42在移动轨道90和蜷缩轨道上移动。在卷帘盖板42移动期间,位于移动轨道90的部分卷帘盖板42,即展开并覆盖所述第一凹槽31上的卷帘盖板,而位于所述蜷缩轨道内的部分卷帘盖板42即收缩部分的卷帘盖板。配合移动部件20移动,所述卷帘盖板42自行调节覆盖在所述第一凹槽31上的卷帘盖板42的长度,即在卷帘盖板移动的同时,实现卷帘盖板42有序地展开和收缩,而无需额外控制卷帘盖板收缩的装置,从而简化了控制卷帘盖板展开和收缩的结构,同时提高卷帘盖板收缩、展开的有序性和稳定性。
继续结合参考图2和图7,以卷帘盖板42为例,导轮与卷帘盖板的具体连接结构包括:
本实施例中,沿垂直于各卷帘片421的排列方向,一块所述卷帘片421的两侧边上至少各设有一个所述导轮;
可选地,在一块所述卷帘片421沿垂直于各卷帘片421的排列方向的两侧边上设有个数相同的导轮,且沿垂直于各卷帘片421的排列方向对称,从而提高卷帘盖板42移动稳定性。
参考图7,本实施例中,在一块卷帘片421沿垂直于各卷帘片421的排列方向的两侧各设一个导轮,且两个导轮对称设置,从而在确保所述卷帘盖板移动稳定性同时,提高卷帘盖板42移动灵活性。
结合参考图4和图8,图8为图7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C部示出了所述卷帘片与导轮的连接结构。
先参考图8,所述导轮包括滚轴81和安装在所述滚轴81一端的滚轮83,所述滚轮83可绕所述滚轴81的轴向转动;所述移动轨道(和蜷缩轨道)的截面为“C”型结构,所述“C”型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卷帘片421。所述滚轮83位于所述“C”型开口内,从而安装在所述移动导轨(或蜷缩导轨)上。
可选方案中,在所述滚轴81和滚轮83之间还设有轴套82,所述轴套82套在所述滚轴81上,所述滚轮83套在所述轴套82外,且所述滚轮83和轴套82之间形成轴承结构,从而提高所述滚轮83转动的顺畅度。
更进一步可选地,在所述滚轴81朝向所述“C”型结构开口底部的端面上设置凸块84,所述凸块84尺寸大于所述滚轮83内径的长度,所述凸块84在所述滚轮83朝向所述第一凹槽侧壁的一端上形成阻挡,从而避免所述滚轮83在转动过程中脱落,同时有效减小滚轮83的侧面与所述移动轨道(和蜷缩轨道)内壁接触,进而提高所述滚轮83转动的顺畅度。
再参考图4,在所述卷帘片52(与卷帘片421的结构相同)朝向所述第一凹槽31侧壁的端面上开设有插槽85,所述滚轴82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插槽85内,实现卷帘片与所述滚轮固定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卷帘片52沿各卷帘片的排列方向上开设多个所述插槽,用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导轮的安装位置。
本实施提供的卷帘盖板移动结构中,所述卷帘盖板由所述移动部件提供驱动力,并基于各卷帘片之间力的传递,沿着第一凹槽的移动轨道和蜷缩轨道的轨迹移动;卷帘盖板上设置导轮,配合第一凹槽两侧设置的蜷缩轨道与移动轨道以实现卷帘盖板移动的方式,可有效提高卷帘盖板移动的稳定性;且卷帘盖板移动期间,进入所述蜷缩轨道的部分卷帘盖板的卷帘片沿着蜷缩轨道的延伸方向收缩,而进入移动轨道的部分卷帘片展开并覆盖所述第一凹槽。即在卷帘盖板移动的同时,实现卷帘盖板有序地展开和收缩过程,而无需额外控制卷帘盖板收缩的装置,从而简化了控制卷帘盖板展开和收缩的结构,同时提高卷帘盖板收缩、展开的有序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虽然以较佳实施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卷帘盖板移动结构,包括:卷帘盖板,用于覆盖基座上开设的第一凹槽,其中,在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沿着第一凹槽延伸方向移动的移动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帘盖板由多块卷帘片组成,且沿各卷帘片排列方向相邻两块卷帘片首尾活动连接;
沿各卷帘片排列方向,所述卷帘盖板的一端与所述移动部件固定连接;
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各设有沿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移动轨道;
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壁上,位于所述移动轨道末端设有蜷缩轨道,且位于同一侧的蜷缩轨道与移动轨道相通;
垂直于所述各卷帘片排列方向,所述卷帘盖板的两侧均设有多个导轮,所述导轮安装在所述移动轨道和蜷缩轨道上,实现所述卷帘盖板移动与伸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盖板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蜷缩轨道为螺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盖板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轨道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上;且沿所述第一凹槽开口方向,所述蜷缩轨道位于所述移动轨道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盖板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卷帘片沿各卷帘片排列方向的一个端面上,设有凸起于所述端面的挂钩;在另一端面上开设与所述挂钩结构相匹配的第二凹槽;
沿所述各卷帘片的排列方向,相邻两个卷帘片通过所述挂钩和第二凹槽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帘盖板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为沿垂直于所述各卷帘片的排列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结构;
且在沿各卷帘片的排列方向的截面上,所述挂钩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卷帘片的端面上,另一端由远离所述卷帘片朝向靠近所述卷帘片的方向弯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帘盖板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沿垂直于所述各卷帘片的排列方向的长度等于所述卷帘片垂直于各卷帘片的排列方向上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盖板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凹槽上设有两组所述卷帘盖板,且分别位于所述移动部件沿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的两侧;各组所述卷帘盖板的一端与所述移动部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盖板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一块所述卷帘片沿垂直于各卷帘片排列方向的两侧边上至少各设有一个所述导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帘盖板,其特征在于,在一块所述卷帘片沿垂直于各卷帘片排列方向的两侧边上设有个数相同的导轮,且沿各卷帘片排列方向对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盖板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包括滚轴和安装在所述滚轴一端的滚轮;所述滚轮安装所述移动导轨或蜷缩导轨上,且绕所述滚轴的轴向转动;
在所述卷帘片朝向所述第一凹槽侧壁的端面上开设有插槽,所述滚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插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盖板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一条所述移动轨道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所述蜷缩轨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卷帘盖板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的移动轨道平行设置;分别位于第一凹槽两侧,且沿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端的蜷缩轨道平行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盖板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为移动病床,所述移动病床的底部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盖板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沿各卷帘片的排列方向,所述卷帘盖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移动轨道的长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盖板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同一侧移动轨道与一个蜷缩轨道的长度之和,大于所述卷帘盖板的长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45572.0A CN105455835A (zh) | 2014-09-03 | 2014-09-03 | 卷帘盖板移动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45572.0A CN105455835A (zh) | 2014-09-03 | 2014-09-03 | 卷帘盖板移动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455835A true CN105455835A (zh) | 2016-04-06 |
Family
ID=55594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45572.0A Pending CN105455835A (zh) | 2014-09-03 | 2014-09-03 | 卷帘盖板移动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455835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670A (zh) * | 1986-12-23 | 1989-07-05 | 科恩拉斯·比诺特·扎奎斯 | 一种具有能够绕心轴卷绕的百叶窗装置 |
EP0330192A2 (de) * | 1988-02-25 | 1989-08-30 | Hofman Patent Holding Holland B.V. | Rolladen für Öffnungsabschlüsse |
CN1082658A (zh) * | 1992-07-21 | 1994-02-23 | 赛格弗莱德·埃伯 | 可回转的卷帘式百叶窗 |
US6892783B1 (en) * | 2003-02-05 | 2005-05-17 | Paul E. Comeau | Multiple panel track system for a window covering assembly |
CN2923961Y (zh) * | 2006-05-24 | 2007-07-18 | 朱贞和 | 滑动片帘 |
CN201192796Y (zh) * | 2008-04-08 | 2009-02-11 | 胡志贤 | 精密平面磨床 |
-
2014
- 2014-09-03 CN CN201410445572.0A patent/CN10545583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670A (zh) * | 1986-12-23 | 1989-07-05 | 科恩拉斯·比诺特·扎奎斯 | 一种具有能够绕心轴卷绕的百叶窗装置 |
EP0330192A2 (de) * | 1988-02-25 | 1989-08-30 | Hofman Patent Holding Holland B.V. | Rolladen für Öffnungsabschlüsse |
CN1082658A (zh) * | 1992-07-21 | 1994-02-23 | 赛格弗莱德·埃伯 | 可回转的卷帘式百叶窗 |
US6892783B1 (en) * | 2003-02-05 | 2005-05-17 | Paul E. Comeau | Multiple panel track system for a window covering assembly |
CN2923961Y (zh) * | 2006-05-24 | 2007-07-18 | 朱贞和 | 滑动片帘 |
CN201192796Y (zh) * | 2008-04-08 | 2009-02-11 | 胡志贤 | 精密平面磨床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158334B2 (ja) | 可動フロアを有するハドロン治療装置 | |
CN103813751A (zh) | X射线摄影装置 | |
US20180184994A1 (en) | Medical device | |
CN103375642A (zh) | 用于支撑一个或多个缆索、线缆或软管的布置 | |
CN103126714A (zh) | 成像系统 | |
CN107000957A (zh) | 用于支架装置的容许移动的配线装置 | |
CN109718478A (zh) | 粒子束医疗装置 | |
KR101358384B1 (ko) | 벽면주행로봇 | |
CN105943224A (zh) | 一种腰间盘突出矫正垫片 | |
CN105455835A (zh) | 卷帘盖板移动结构 | |
CN108175956B (zh) | 一种用于质子治疗仪旋转机架的旋转地板 | |
CN207973324U (zh) | 一种全自动双盘收线的线盘导轨 | |
CN114434424A (zh) | 一种仿生脊柱机构 | |
CN203400120U (zh) | 一种医用内窥镜弯曲控制机构 | |
CN108969106B (zh) | 伸缩装置和手术机器人 | |
CN106707438A (zh) | 一种双层铠装光缆 | |
CN206682532U (zh) | 全息投影设备 | |
CN106144422A (zh) | 带式输送机 | |
JP4272333B2 (ja) | 粒子線治療用回転照射室 | |
CN202086490U (zh) | 医用摄影支撑台 | |
JP6694867B2 (ja) | 治療又は画像診断のためのアンテナ・アセンブリを備えるアクセス・ゲートすなわちガントリー | |
CN106931286A (zh) | 全息投影设备 | |
AU2013206631A1 (en) | Massage device | |
CN208531939U (zh) | 一种用于仿古建筑室内电力布局的收线辊筒 | |
CN207745130U (zh) | 移动床以及医疗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06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