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447928B - 门禁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门禁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47928B
CN105447928B CN201410434161.1A CN201410434161A CN105447928B CN 105447928 B CN105447928 B CN 105447928B CN 201410434161 A CN201410434161 A CN 201410434161A CN 105447928 B CN105447928 B CN 1054479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data
visitor
owner
administ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341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47928A (zh
Inventor
张诗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Intelligent Home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Intelligent Home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Intelligent Home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Intelligent Home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3416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479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479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479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479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479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门禁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移动终端的连接请求消息,判断所述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与预先存储的预置标识是否匹配;若是,判定所述移动终端为业主移动终端或管理员移动终端;判断该移动终端采集的指纹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对应于所述预置标识的预置指纹数据是否匹配;若是,则解锁门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高安全性和极大的便利性,而且无需将指纹留在公共区域,避免了指纹被盗用的风险。

Description

门禁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社区控制技术,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门禁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社区发展迅速,很多社区都配备了高级门禁,其中指纹锁被广泛使用,由于指纹锁不需要钥匙,因此避免了老式锁钥匙丢失就要换锁的麻烦;且由于指纹具有唯一性,因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安全性。
目前的指纹锁虽然无需使用钥匙,但用户需要将指纹按在公共区域的指纹识别器上(大多数都安装在门禁上),指纹识别器才能识别和解锁,这种方式使得指纹痕迹会留在指纹识别器上,存在被复制盗用的可能,因此采用指纹锁仍然具有一定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门禁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需要将指纹留在公共区域的指纹识别器上而存在指纹被复制盗用风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门禁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的连接请求消息,判断所述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与预先存储的预置标识是否匹配;
若是,判定所述移动终端为业主移动终端或管理员移动终端;
判断该移动终端采集的指纹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对应于所述预置标识的预置指纹数据是否匹配;
若是,则解锁门禁。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应用于门禁的控制系统,使得门禁能够受移动终端控制进行解锁。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控制系统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应用于门禁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连接请求消息获取与判定模块,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连接请求消息,并判断所述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与预先存储的预置标识是否匹配;
指纹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连接请求消息获取与判定模块判定所述移动终端为业主移动终端或管理员移动终端时,接收该移动终端采集的指纹数据;
指纹数据判定模块,用于判断接收的指纹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对应于所述预置标识的预置指纹数据是否匹配;
解锁门禁模块,用于在所述指纹数据解密与判定模块判定解密后的指纹数据与所述预置指纹数据匹配时解锁门禁;
其中,若所述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与预先存储的预置标识相匹配,所述连接请求消息获取与判定模块判定所述移动终端为业主移动终端或管理员移动终端。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控制门禁的移动终端的门禁控制系统,利用移动终端采集指纹并控制门禁,避免现有技术需要将指纹留在公共区域的指纹识别器上而存在指纹被复制盗用风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门禁控制系统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应用于控制门禁的移动终端的门禁控制系统,所述门禁控制系统包括:
连接请求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向要控制的门禁发送连接请求消息,所述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
指纹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在所述要控制的门禁判定该移动终端为业主移动终端或管理员移动终端时采集指纹数据;
指纹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采集的指纹数据发送至所述要控制的门禁;
其中,所述要控制的门禁在判定所述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与该门禁中预先存储的预置标识相匹配时,判定该移动终端为业主移动终端或管理员移动终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通过移动终端采集用户的指纹并发送给门禁,门禁对指纹进行验证并结合对移动终端的验证来控制门禁解锁,指纹验证的方式无需用户携带钥匙,方便、安全;通过移动终端扫描采集指纹,无需用户在门禁上进行触摸操作,避免了将指纹留在公共区域而被盗用的风险;而且,将移动终端的唯一标识和用户的指纹数据进行双重验证的方式提高了验证的安全性。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门禁控制方法第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门禁控制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移动终端与门禁进行绑定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中增加绑定移动终端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应用于门禁的控制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6是本发明应用于控制门禁的移动终端的门禁控制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
请参见图1,该图所示为本发明门禁控制方法第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对门禁进行控制的方法如下:
步骤S001:获取移动终端的连接请求消息。
门禁能够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消息,且,根据设定,该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门禁获取到连接请求消息,读取出其中的终端标识,并与门禁预先存储的预置标识进行匹配。
步骤S002:判断标识匹配是否成功。若成功,执行步骤S003;否则,转至步骤S006。
步骤S003:如果标识匹配成功,也即连接请求消息中的终端标识与预置标识一致,则判定发送该连接请求消息的移动终端为业主移动终端或管理员移动终端,并接收该移动终端采集的指纹数据。
而且,接收到移动终端采集发送来的指纹数据后,与门禁中预先存储的、与该预置标识对应的预置指纹数据进行匹配。
步骤S004:判断指纹匹配是否成功。若成功,执行步骤S005;否则,转至步骤S006。
步骤S005:在指纹匹配成功后,解锁门禁。
步骤S006:若标识匹配不成功或指纹匹配不成功,执行其他处理。
应用该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实现了利用指纹对门禁进行解锁控制。而且,指纹是通过移动终端发送,无需在门禁上进行指纹的采集,避免了将指纹留在公共区域而被盗用的风险。加之,指纹是在移动终端通过验证之后才采集和接收判断的,将移动终端的唯一标识和用户的指纹数据进行双重验证的方式提高了验证的安全性。
图2至图4示出了本发明门禁控制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下面将结合图2至4具体描述该实施例门禁控制方法的具体工作流程。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门禁控制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移动终端向门禁发送连接请求消息,该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终端标识,且该终端标识为移动终端的唯一标识。
本实施例中,用户通过移动终端例如手机、iPad等进行连接门禁的操作,连接方式可以但不局限为蓝牙。作为唯一标识的终端标识包括:手机的MAC地址、蓝牙地址或串值IMEI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实施例优选的,移动终端向门禁发送连接请求,是当门禁和移动终端的距离接近到一定值时,自动触发该移动终端发送连接请求,而不用用户控制发送。
步骤S12、门禁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消息,判断该连接请求消息中的终端标识和预先存储的预置标识是否匹配。预置标识,是指预先存储在门禁的、成功绑定后的终端标识。如果匹配成功,则判定该移动终端为业主移动终端或管理员移动终端,门禁向移动终端发送连接成功消息,进入步骤S13;如果匹配不成功,则执行步骤S21。
具体地,门禁的存储器中存储有该门禁作用范围内的用户的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当移动终端与门禁进行连接时,门禁将该连接请求消息中的终端标识与预先存储的预置标识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说明该移动终端是已经绑定认证的业主移动终端或管理员移动终端,该用户是合法用户,则门禁发送连接成功消息给移动终端,以进行下一步的指纹认证。
步骤S13、移动终端接收到连接成功消息,启动扫描指纹的功能,采集用户的指纹数据。
该步骤,才是第一个与用户有直接关系的步骤,移动终端提示客户输入指纹信息,采集其指纹。
步骤S14、移动终端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指纹数据发送给门禁。
本实施例优选的,移动终端将加密后的指纹数据发送给门禁之后,会将该指纹数据删除。
换言之,移动终端不会保存该指纹数据,以免移动终端丢失使指纹被盗用。
步骤S15、门禁对接收到的指纹数据进行解密和识别,判断该指纹数据和预存储的、对应预置标识的预置指纹数据是否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执行步骤S16;如果匹配不成功,则执行步骤S31。
步骤S16、门禁解锁门禁;
具体地,在门禁的存储器中,移动终端的预置标识与该移动终端所属的用户的预置指纹数据是一一对应的,门禁在接收到的指纹数据能够与该预置指纹数据对应的情况下才判断为可以解锁门禁。
步骤S21、若步骤S12判定终端标识和预置标识匹配不成功,则判定移动终端为访客移动终端,门禁向移动终端发送连接失败消息,并随机生成访客验证数据,例如二维码,存储该二维码并向访客移动终端发送该二维码。
如果移动终端的标识在门禁的存储器中并没有预先存储,门禁系统判断该移动终端为访客移动终端,表示该移动终端的持有者可能是业主的亲友访客,这个时候需要判断是否能临时授予亲友访客解锁门禁的权限。因此门禁随机生成访客验证数据,用于进一步确认该访客的身份,以及访客的访问是否能够得到业主的允许。而且门禁自身也会临时存储该访客验证数据,以用于访客下一步的身份验证。
步骤S22、访客移动终端收到二维码后,通过彩信、微信或飞信等方式将此二维码发送到要访问的业主的移动终端上。
当该访客确实为业主的亲友时,会将该二维码发送给业主移动终端。如果该访客为陌生人,由于没有业主的联系方式,自然不会进行该步骤的动作,门禁也会在预设时间段之后进入待机或休眠状态。
步骤S23、业主移动终端接收到二维码后,将该二维码与自身的业主绑定信息例如终端标识和/或指纹数据进行组合加密,并将加密组合后得到的访客授权信息发送给访客移动终端。
具体地,业主移动终端可以先将二维码与其终端标识加密组合为访客标识码,再将该访客标识码与业主的指纹数据加密组合为访客授权信息。
步骤S24、访客移动终端将接收到的访客授权信息发送给门禁。
步骤S25、门禁解析该访客授权信息,得到业主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和/或业主的指纹数据,以及先前随机生成的二维码。门禁将解析得到的信息分别与存储的信息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执行步骤S16,解锁门禁;如果匹配不成功,则执行步骤S26。
步骤S26、门禁不予解锁,并向访客移动终端发送不予解锁的提醒消息。
而且,无论匹配是否成功,该随机生成的二维码以及访客授权信息都将失效,即该二维码只能使用一次,以提高验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更优选的,为进一步提高对访客临时授予解锁门禁权限的安全性,在步骤23中,业主移动终端对接收自访客的二维码与自身终端标识加密组合为访客标识码时,限定该加密为不可逆的加密,也即,不能通过对访客标识码进行解密而还原出原数据。这样,能够避免恶意解密而获取到业主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
如果业主移动终端采用不可逆加密生成临时标识码,则在步骤S25中,门禁解析访客授权信息,只能得到访客标识码和业主的指纹数据。然后,门禁采用预先设置的、与业主移动终端生成访客标识码相同的加密方法,对先前随机生成并存储的二维码与预先存储的预置终端标识进行加密,生成预置标识码。门禁将预置标识码与接收到的访客标识码进行匹配,将访客授权信息中的业主指纹数据与门禁自身存储的预置指纹数据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执行步骤S16,解锁门禁;如果匹配不成功,则执行步骤S26,不予解锁,并向访客移动终端发送不予解锁的提醒消息。
更进一步的,如果业主移动终端与门禁之间可以通讯,则在业主移动终端生成访客授权信息后,直接将该访客授权信息传输至门禁,而无需再经访客移动终端进行转发。
步骤S31、门禁判断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应该移动终端的匹配失败次数是否超出预设阈值,是则执行步骤S32,否则执行步骤S33。
步骤S32、门禁启动临时保护模式,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不再予以解锁门禁和响应该移动终端的连接请求消息,向该移动终端发送失败次数超出预设阈值或匹配时间超出预设时间的提醒消息,并断开与该移动终端的连接。
如果在设定的时间段内,例如,5分钟之内同一移动终端的指纹匹配失败次数超出设定值,例如5次,则门禁默认为当前移动终端的持有者不是合法用户,因此启动临时保护模式,以防止有访客持业主的移动终端恶意尝试。
步骤S33、门禁向移动终端发送再次输入指纹的提醒消息,记录指纹数据匹配不成功的次数,并在收到指纹数据之后执行步骤S15。
实际应用中,需要移动终端与门禁预先进行绑定,只有绑定后的移动终端才能与门禁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和身份验证。本实施例中,通过图3的方式进行移动终端与门禁的绑定及初始化。
具体来说,移动终端与门禁进行绑定及初始化的过程如下:
步骤S01、移动终端向门禁发送绑定请求消息,该绑定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
步骤S02、门禁接收到绑定请求消息,将终端标识存储为预置标识,并返回允许绑定响应给移动终端。
步骤S03、移动终端扫描并采集指纹数据,将采集到的指纹数据发送给门禁系统。
优选地,移动终端将该指纹数据进行加密之后再发送给门禁,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步骤S04、门禁将指纹数据作为预置指纹数据与上述预置标识对应存储,并向移动终端返回绑定成功的消息。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与门禁可以通过蓝牙或其它通讯方式进行通讯。
上述绑定过程是业主移动终端与门禁进行绑定的过程。此外,为了便于管理门禁中所绑定认证的移动终端的信息,在初次使用门禁的时候,可以设置管理员移动终端,赋予该移动终端管理权限,对增加绑定和删除绑定的业主移动终端进行管理。在进行管理操作时,除了验证管理员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和管理员指纹数据之外,还需要进一步确认管理员身份信息,比如,通过密码来确定其管理员身份。那么,为实现管理员移动终端的绑定,在上述步骤S04之后,还包括下述各步的处理:
步骤S05、移动终端向门禁发送密码输入请求。
步骤S06、门禁返回密码输入响应。
步骤S07、移动终端将用户输入的密码发送至系统。
步骤S08、门禁系统将密码、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以及指纹数据对应存储为预置身份信息、预置标识及预置指纹数据,并将该移动终端标识为管理员移动终端。
由此,门禁将所存储的一一对应的预置标识、预置指纹数据以及预置身份信息标识为管理员移动终端的信息,该管理员移动终端具有增加和删除门禁中存储的信息的权限,还具有增加和删除绑定业主移动终端的权限,实现方式可以包括:
方式一、具有管理员权限的管理员移动终端发送增加绑定设备请求给门禁,门禁验证管理员身份之后,回复允许增加响应,然后新的业主移动终端执行步骤S01-S04。
方式二、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业主移动终端发送增加绑定设备请求给门禁。
步骤S42、门禁随机生成绑定验证数据,例如二维码,存储该绑定验证数据并发送给业主移动终端。
步骤S43、业主移动终端将绑定验证数据发送给管理员移动终端。
步骤S44、管理员移动终端将该绑定验证数据及自身的管理员绑定信息组合加密为绑定授权信息之后回复给业主移动终端。
步骤S45、业主移动终端将绑定授权信息发送给门禁。
步骤S46、门禁对该绑定授权信息进行验证,解析得出绑定验证数据、管理员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管理员指纹数据以及密码等管理员绑定信息,并将解析得到的信息与存储的预置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通知该业主移动终端允许增加绑定响应。
步骤S47、业主移动终端执行步骤S01-S04的绑定。
当然,如果管理员移动终端与门禁之间可以通讯,则在其生成绑定授权信息后,可以直接将该绑定授权信息传输至门禁,而无需再经业主移动终端进行转发。
此外,为了防止用户在遭受胁迫的情况下通过移动终端解锁门禁,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还预存储了预置报警指纹数据。即,例如平时业主解锁门禁用的是食指指纹,而报警指纹则存储的是业主的其他手指的指纹。当门禁通过匹配发现业主使用报警指纹时,在解锁的同时向物业等管理中心发送报警消息。
上述实施例的方法通过移动终端上的指纹扫描功能,用户不需要触摸门禁即可解锁;而且,通过移动终端与门禁的绑定,即使指纹被复制也无法用于解锁门禁,安全性大幅提升;还可以设置报警指纹以及防止恶意尝试功能。
为实现上述所述的门禁控制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应用于门禁的控制系统和应用于控制门禁的移动终端的门禁控制系统,两控制系统配合工作,完成对门禁的控制。
请参见图5,该图所示为本发明应用于门禁的控制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如图5所示,为使得门禁能够受移动终端控制进行指纹解锁,该实施例应用于门禁的控制系统包括:
连接请求消息获取与判定模块501,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连接请求消息,并判断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与预先存储的预置标识是否匹配;
指纹数据接收模块502,用于在连接请求消息获取与判定模块502判定移动终端为业主移动终端或管理员移动终端时,接收该移动终端采集并加密处理后的指纹数据;
指纹数据解密与判定模块503,用于解密加密处理后的指纹数据,并判断解密后的指纹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对应于所述预置标识的预置指纹数据是否匹配;
解锁门禁模块504,用于在指纹数据解密与判定模块503判定解密后的指纹数据与预置指纹数据匹配时解锁门禁;
其中,若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与预先存储的预置标识相匹配,连接请求消息获取与判定模块501判定该移动终端为业主移动终端或管理员移动终端。
为对访客进行临时授权,使得业主的访客能够解锁门禁,应用于门禁的控制系统还包括:
访客验证数据生成模块505,用于在连接请求消息获取与判定模块501判定移动终端为访客移动终端时随机生成访客验证数据;
访客验证数据存储及发送模块506,用于存储访客验证数据,并将所述访客验证数据发送给访客移动终端;
访客授权信息接收模块507,用于接收访客移动终端和/或访客移动终端要访问的业主的业主移动终端返回的访客授权信息;
访客授权信息解密与判定模块508,用于解密访客授权信息,并判断业主绑定信息以及访客验证数据与存储的预置业主绑定信息以及访客验证数据是否匹配;
解锁门禁模块504在业主绑定信息以及访客验证数据与存储的预置业主绑定信息以及访客验证数据相匹配时解锁门禁;
其中,若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与预置标识不匹配,连接请求消息获取与判定模块501判定移动终端为访客移动终端;访客授权信息由访客移动终端要访问的业主的业主移动终端根据业主绑定信息以及访客验证数据组合加密生成。
进一步的,控制系统还包括:
访客不匹配处理模块,用于在访客授权信息解密与判定模块508判定业主绑定信息以及访客验证数据与存储的预置业主绑定信息以及存储的访客验证数据不匹配时,不予解锁门禁,删除所存储的访客验证数据,并向访客移动终端发送不予解锁的提醒消息。
为应对用户在遭受胁迫的情况下解锁门禁,控制系统还包括:
报警指纹数据判定和处理模块510,用于在指纹数据解密与判定模块503判定解密后的指纹数据与预置指纹数据相匹配后,判断指纹数据是否与预置报警指纹数据相匹配,并在相匹配时向管理中心发送报警信息。
为实现上述功能,控制系统还包括:
管理员移动终端数据获取模块511,用于获取管理员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管理员指纹数据及管理员身份信息,并对应存储为预置标识、预置指纹数据及预置身份信息;
业主移动终端数据获取模块512,用于获取业主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业主指纹数据,并对应存储为预置标识和预置指纹数据,以及
报警指纹数据获取模块513,用于获取业主移动终端的报警指纹数据,将报警指纹数据作为预置报警指纹数据、与该业主移动终端的预置标识对应存储。
为对移动终端与门禁的绑定进行控制,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增加绑定设备请求获取模块514,用于获取业主移动终端发送的增加绑定设备请求;
绑定验证数据生成模块515,用于在增加绑定设备请求获取模块514获取到增加绑定设备请求后随机生成绑定验证数据;
绑定验证数据存储及发送模块516,用于存储绑定验证数据,并将绑定验证数据发送给业主移动终端;
绑定授权信息接收模块517,用于接收业主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管理员移动终端返回的绑定授权信息;
绑定授权信息解密与判定模块518,用于解密绑定授权信息,并判断管理员绑定信息以及绑定验证数据与存储的预置管理员绑定信息以及绑定验证数据是否匹配;
业主移动终端数据获取模块512在访客授权信息解密与判定模块518判定管理员绑定信息以及绑定验证数据与存储的预置管理员绑定信息以及绑定验证数据相匹配后,再获取业主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业主指纹数据,并对应存储为预置标识和预置指纹数据;
其中,绑定授权信息由管理员移动终端根据管理员绑定信息以及绑定验证数据组合加密生成;管理员绑定信息包括管理员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管理员指纹数据和管理员身份信息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此外,为防止陌生人持用户的移动终端恶意尝试解锁门禁,控制系统还包括:
指纹不匹配处理模块519,用于在指纹数据解密与判定模块503判定解密后的指纹数据与预置指纹数据不匹配时,向业主移动终端或管理员移动终端发送再次输入指纹的提醒消息,并记录指纹数据匹配不成功的次数。且,指纹不匹配处理模块519在指纹数据匹配不成功的次数超出预设阈值,或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能匹配成功,则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不予响应该移动终端的连接请求消息,并向该移动终端发送失败次数超出预设阈值或匹配时间超出预设时间的提醒消息。
上述控制系统运行于门禁中,例如,运行在门禁的主控器中,实现根据移动终端的通讯控制是否解锁门禁。
请参见图6,该图示出了本发明应用于控制门禁的移动终端的门禁控制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为使得通过移动终端解锁门禁,该实施例应用于移动终端的门禁控制系统包括有主控制器6,还包括:
连接请求消息发送模块601,用于向要控制的门禁发送连接请求消息,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
指纹数据采集及加密处理模块602,用于在要控制的门禁判定该移动终端为业主移动终端或管理员移动终端时采集指纹数据,并对指纹数据加密处理;
指纹数据发送模块603,用于将加密处理后的指纹数据发送至要控制的门禁;
其中,要控制的门禁在判定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与该门禁中预先存储的预置标识相匹配时,判定该移动终端为业主移动终端或管理员移动终端。
为实现访客的临时门禁解锁授权,门禁控制系统还包括:
访客验证数据接收模块604,用于在要控制的门禁判定该移动终端为访客移动终端时接收该门禁发送的访客验证数据;
访客验证数据转发模块605,用于将访客验证数据转发至要访问的业主的业主移动终端;
访客授权信息生成模块606,用于在接收到访客移动终端转发的访客验证数据时,根据业主绑定信息以及访客验证数据组合加密生成访客授权信息;
访客授权信息发送模块607,用于发送访客授权信息至要控制的门禁和/或其他移动终端;
其中,业主绑定信息包括要访问的业主的业主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和/或要访问的业主的指纹数据;以及
访客授权信息接收及转发模块608,用于接收其他移动终端发送的访客授权信息并转发至要控制的门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关于访客授权处理的各模块虽然作为门禁控制系统的部分而应用在移动终端内,但是,在某个特定的移动终端内,有些模块工作,有些模块不工作。在此统一描述,是为了实现门禁控制系统的一致性,可以全部设置在移动终端内,但根据移动终端类型的不同,启用不同的模块工作。例如,如果移动终端为访客移动终端,则其内的访客验证数据接收模块604和访客验证数据转发模块605工作,其访客授权信息接收及转发模块608可启动也可不启动(取决于访客移动终端要访问的业主移动终端是否能与门禁直接通讯);而访客授权信息生成模块606和访客授权信息发送模块607不工作。但如果移动终端为业主移动终端,则其内置的访客验证数据接收模块604、访客授权信息生成模块606和访客授权信息发送模块607工作,而其内置的访客验证数据转发模块605、访客授权信息接收及转发模块608则不工作。
进一步的,门禁控制系统还包括:
提醒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要控制的门禁发送的消息。此处所说的消息,包括但不局限于不予解锁门禁的提醒消息、再次输入指纹的提醒消息、失败次数超出预设阈值或匹配时间超出预设时间的提醒消息。
此外,为与门禁进行绑定,门禁控制系统还包括:
管理员移动终端数据发送模块610,用于向要控制的门禁发送管理员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管理员指纹数据及管理员身份信息;
业主移动终端数据发送模块611,用于向要控制的门禁发送业主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业主指纹数据。
为实现在管理员移动终端的控制下实现业主移动终端与门禁的绑定,门禁控制系统还包括:
增加绑定设备请求发送模块612,用于向要控制的门禁发送增加绑定设备请求;
绑定验证数据接收模块613,用于接收要控制的门禁发送的绑定验证数据;
绑定验证数据转发模块614,用于将绑定验证数据转发至具有管理功能的管理员移动终端;
绑定授权信息生成模块615,用于在接收到其他移动终端转发的绑定验证数据时,根据管理员绑定信息以及绑定验证数据组合加密生成绑定授权信息;
绑定授权信息发送模块616,用于发送绑定授权信息至要控制的门禁和/或其他移动终端;以及
绑定授权信息接收及转发模块617,用于接收其他移动终端发送的绑定授权信息并转发至要控制的门禁。
其中,管理员绑定信息包括所述管理员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管理员指纹数据和管理员身份信息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同样的,上述关于绑定的各模块虽然作为门禁控制系统的部分而应用在移动终端内,但是,在某个特定的移动终端内,有些模块工作,有些模块不工作。在此统一描述,是为了实现门禁控制系统的一致性,可以全部设置在移动终端内,但根据移动终端类型的不同,启用不同的模块工作。例如,如果移动终端为业主移动终端,则其内的绑定验证数据接收模块613和绑定验证数据转发模块614工作,其绑定授权信息接收及转发模块617可启动也可不启动(取决于管理员移动终端是否能与门禁直接通讯);而绑定授权信息生成模块615和绑定授权信息发送模块616不工作。但如果移动终端为管理员移动终端,则其内置的绑定验证数据接收模块613、绑定授权信息生成模块615和绑定授权信息发送模块616工作,而其内置的绑定验证数据转发模块614、绑定授权信息接收及转发模块617则不工作。
上述门禁控制系统的各模块在主控制器6的协调下,运行在移动终端内,实现根据指纹控制是否解锁门禁。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1)

1.一种门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的连接请求消息,判断所述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与预先存储的预置标识是否匹配;
若是,判定所述移动终端为业主移动终端或管理员移动终端;
判断该移动终端采集的指纹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对应于所述预置标识的预置指纹数据是否匹配;
若是,则解锁门禁;
若所述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与所述预置标识不匹配,则判定所述移动终端为访客移动终端,并生成访客验证数据;
存储所述访客验证数据,并将所述访客验证数据发送给所述访客移动终端;
所述访客移动终端将所述访客验证数据发送至访客移动终端要访问的业主的业主移动终端;
接收所述访客移动终端返回的访客授权信息;
判断所述访客授权信息与存储的预置业主绑定信息以及访客验证数据是否匹配;
若是,则解锁门禁;
其中,所述业主绑定信息包括所述要访问的业主的业主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和/或所述要访问的业主的指纹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业主绑定信息以及所述访客验证数据与存储的预置业主绑定信息以及存储的访客验证数据不匹配,则不予解锁门禁,删除所述存储的访客验证数据,并向所述访客移动终端发送不予解锁的提醒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该移动终端采集的指纹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对应于所述预置标识的预置指纹数据是否匹配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指纹数据是否与预置报警指纹数据相匹配;
若是,向管理中心发送报警信息;
其中,所述预置报警指纹数据是指:预先获取所述业主移动终端的报警指纹数据,将该报警指纹数据与该业主移动终端的预置标识对应存储后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管理员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管理员指纹数据及管理员身份信息,并对应存储为预置标识、预置指纹数据及预置身份信息;以及
获取所述业主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业主指纹数据,并对应存储为预置标识和预置指纹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业主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业主指纹数据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业主移动终端发送的增加绑定设备请求,随机生成和存储绑定验证数据,并将所述绑定验证数据发送给所述业主移动终端;
接收所述业主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管理员移动终端返回的绑定授权信息;所述绑定授权信息由所述管理员移动终端根据管理员绑定信息以及所述绑定验证数据组合加密生成;
解密所述绑定授权信息,并判断所述管理员绑定信息以及所述绑定验证数据与存储的预置管理员绑定信息以及绑定验证数据是否匹配;
若是,则执行所述获取业主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业主指纹信息;
其中,所述管理员绑定信息包括所述管理员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管理员指纹数据和管理员身份信息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判定所述解密后的指纹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对应于所述预置标识的预置指纹数据匹配不成功,则向所述业主移动终端或所述管理员移动终端发送再次输入指纹的提醒消息,并记录指纹数据匹配不成功的次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指纹数据匹配不成功的次数超出预设阈值,或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能匹配成功,则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不予响应该移动终端的连接请求消息,并向该移动终端发送失败次数超出预设阈值或匹配时间超出预设时间的提醒消息。
8.一种应用于门禁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连接请求消息获取与判定模块,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连接请求消息,并判断所述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与预先存储的预置标识是否匹配;
指纹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连接请求消息获取与判定模块判定所述移动终端为业主移动终端或管理员移动终端时,接收该移动终端采集的指纹数据;
指纹数据判定模块,用于判断接收的指纹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对应于所述预置标识的预置指纹数据是否匹配;
解锁门禁模块,用于在所述指纹数据解密与判定模块判定解密后的指纹数据与所述预置指纹数据匹配时解锁门禁;
其中,若所述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与预先存储的预置标识相匹配,所述连接请求消息获取与判定模块判定所述移动终端为业主移动终端或管理员移动终端;
访客验证数据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连接请求消息获取与判定模块判定所述移动终端为访客移动终端时生成访客验证数据;
访客验证数据存储及发送模块,用于存储所述访客验证数据,并将所述访客验证数据发送给所述访客移动终端;
所述访客移动终端将所述访客验证数据发送至访客移动终端要访问的业主的业主移动终端;
访客授权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访客移动终端返回的访客授权信息;
访客授权信息判定模块,用于判断访客授权信息与存储的预置业主绑定信息以及访客验证数据是否匹配;
所述解锁门禁模块在所述访客授权信息与存储的预置业主绑定信息以及访客验证数据相匹配时解锁门禁;
其中,若所述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与所述预置标识不匹配,所述连接请求消息获取与判定模块判定所述移动终端为访客移动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门禁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访客不匹配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访客授权信息解密与判定模块判定所述业主绑定信息以及所述访客验证数据与存储的预置业主绑定信息以及存储的访客验证数据不匹配时,不予解锁门禁,删除所述存储的访客验证数据,并向所述访客移动终端发送不予解锁的提醒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门禁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报警指纹数据判定和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指纹数据判定模块判定指纹数据与所述预置指纹数据相匹配后,判断所述指纹数据是否与预置报警指纹数据相匹配,并在相匹配时向管理中心发送报警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应用于门禁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报警指纹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业主移动终端的报警指纹数据,将所述报警指纹数据作为预置报警指纹数据、与该业主移动终端的预置标识对应存储。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门禁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管理员移动终端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管理员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管理员指纹数据及管理员身份信息,并对应存储为预置标识、预置指纹数据及预置身份信息;
业主移动终端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业主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业主指纹数据,并对应存储为预置标识和预置指纹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应用于门禁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增加绑定设备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业主移动终端发送的增加绑定设备请求;
绑定验证数据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增加绑定设备请求获取模块获取到所述增加绑定设备请求后随机生成绑定验证数据;
绑定验证数据存储及发送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绑定验证数据,并将所述绑定验证数据发送给所述业主移动终端;
绑定授权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业主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管理员移动终端返回的绑定授权信息;
绑定授权信息解密与判定模块,用于解密所述绑定授权信息,并判断所述管理员绑定信息以及所述绑定验证数据与存储的预置管理员绑定信息以及绑定验证数据是否匹配;
所述业主移动终端数据获取模块在所述访客授权信息解密与判定模块判定所述管理员绑定信息以及所述绑定验证数据与存储的预置管理员绑定信息以及绑定验证数据相匹配后,再获取所述业主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业主指纹数据,并对应存储为预置标识和预置指纹数据;
其中,所述绑定授权信息由所述管理员移动终端根据管理员绑定信息以及所述绑定验证数据组合加密生成;所述管理员绑定信息包括所述管理员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管理员指纹数据和管理员身份信息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门禁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指纹不匹配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指纹数据解密与判定模块判定解密后的指纹数据与所述预置指纹数据不匹配时,向所述业主移动终端或所述管理员移动终端发送再次输入指纹的提醒消息,并记录指纹数据匹配不成功的次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应用于门禁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不匹配处理模块在所述指纹数据匹配不成功的次数超出预设阈值,或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能匹配成功,则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不予响应该移动终端的连接请求消息,并向该移动终端发送失败次数超出预设阈值或匹配时间超出预设时间的提醒消息。
16.一种应用于控制门禁的移动终端的门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控制系统包括:
连接请求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向要控制的门禁发送连接请求消息,所述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
指纹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在所述要控制的门禁判定该移动终端为业主移动终端或管理员移动终端时采集指纹数据;
指纹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采集的指纹数据发送至所述要控制的门禁;
其中,所述要控制的门禁在判定所述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与该门禁中预先存储的预置标识相匹配时,判定该移动终端为业主移动终端或管理员移动终端;
访客验证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要控制的门禁判定该移动终端为访客移动终端时接收该门禁发送的访客验证数据;
访客验证数据转发模块,用于将所述访客验证数据转发至要访问的业主的业主移动终端;
访客授权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访客移动终端转发的所述访客验证数据时,根据业主绑定信息以及所述访客验证数据组合加密生成访客授权信息;
访客授权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访客授权信息至所述要控制的门禁和/或其他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业主绑定信息包括所述要访问的业主的业主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和/或所述要访问的业主的指纹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应用于控制门禁的移动终端的门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控制系统还包括:
访客授权信息接收及转发模块,用于接收其他移动终端发送的访客授权信息并转发至所述要控制的门禁。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应用于控制门禁的移动终端的门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控制系统还包括:
提醒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要控制的门禁发送的消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应用于控制门禁的移动终端的门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控制系统还包括:
管理员移动终端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要控制的门禁发送管理员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管理员指纹数据及管理员身份信息;
业主移动终端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要控制的门禁发送业主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业主指纹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应用于控制门禁的移动终端的门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控制系统还包括:
增加绑定设备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要控制的门禁发送增加绑定设备请求;
绑定验证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要控制的门禁发送的绑定验证数据;
绑定验证数据转发模块,用于将所述绑定验证数据转发至具有管理功能的管理员移动终端;
绑定授权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其他移动终端转发的所述绑定验证数据时,根据管理员绑定信息以及所述绑定验证数据组合加密生成绑定授权信息;
绑定授权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绑定授权信息至所述要控制的门禁和/或其他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管理员绑定信息包括所述管理员移动终端的终端标识、管理员指纹数据和管理员身份信息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应用于控制门禁的移动终端的门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控制系统还包括:
绑定授权信息接收及转发模块,用于接收其他移动终端发送的绑定授权信息并转发至所述要控制的门禁。
CN201410434161.1A 2014-08-29 2014-08-29 门禁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Active CN1054479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34161.1A CN105447928B (zh) 2014-08-29 2014-08-29 门禁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34161.1A CN105447928B (zh) 2014-08-29 2014-08-29 门禁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47928A CN105447928A (zh) 2016-03-30
CN105447928B true CN105447928B (zh) 2018-10-09

Family

ID=55558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34161.1A Active CN105447928B (zh) 2014-08-29 2014-08-29 门禁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479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4622A (zh) * 2015-12-14 2016-08-24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门禁识别方法、装置、系统及终端
CN106127888B (zh) * 2016-06-14 2019-06-11 天津宅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锁操作方法和智能锁操作系统
CN106447834A (zh) * 2016-07-05 2017-02-22 福建意昂机电股份公司 基于手机客户端的出入认证控制系统
CN106600757A (zh) * 2016-07-22 2017-04-26 深圳市凯迪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无线锁具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327637A (zh) * 2016-08-25 2017-01-11 青岛亿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社区管理的蓝牙开门系统及方法
CN106355717A (zh) * 2016-09-05 2017-01-2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和nfc的移动终端开锁方法及系统
CN106468886A (zh) * 2016-09-30 2017-03-01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第三方控制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06504390A (zh) * 2016-11-09 2017-03-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门锁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074308A (zh) * 2016-11-18 2018-05-25 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处理的智能门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651676A (zh) * 2016-11-25 2017-05-10 深圳市保臻社区服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小区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58131A (zh) * 2016-11-25 2017-04-0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600776A (zh) * 2016-12-08 2017-04-2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07424245A (zh) * 2017-03-29 2017-12-0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密码的门禁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07134026A (zh) * 2017-04-19 2017-09-05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906452B (zh) * 2017-06-30 2022-06-1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鉴权方法、鉴权设备和鉴权系统
CN107403494A (zh) * 2017-07-28 2017-11-28 邱诗妍 一种汽车遥控解锁系统
CN107464325A (zh) * 2017-09-13 2017-12-12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多层级门禁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9756532A (zh) * 2017-11-02 2019-05-1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针对外部人员的响应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091014A (zh) * 2017-12-21 2018-05-29 广东汇泰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锁app的语音助手的使用方法、系统
CN108022349A (zh) * 2017-12-22 2018-05-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录入方法、设备、智能锁及存储介质
CN108257274A (zh) * 2018-02-01 2018-07-06 杭州登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门锁及其通信方法
CN108550208B (zh) * 2018-04-09 2021-04-23 深圳市靓工创新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门锁的用户权限管理方法、服务器及可读介质
CN108597077A (zh) * 2018-04-12 2018-09-28 广东汇泰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iPhone手机开启智能锁的方法、系统
CN108561022A (zh) * 2018-04-28 2018-09-21 东莞市腾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pp远端监控的锁具及其加密方法
CN109147105A (zh) * 2018-06-29 2019-01-04 贵安新区搜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锁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53208A (zh) * 2018-07-24 2020-02-28 佛山弘视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反向验证人脸门禁方法、正向识别人脸门禁方法及其装置
CN109410376A (zh) * 2018-08-30 2019-03-01 深圳市慧点光电有限公司 智能指纹钥匙使用管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27327A (zh) * 2018-11-08 2019-05-07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打卡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9544752A (zh) * 2018-11-26 2019-03-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门禁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993863A (zh) * 2019-02-20 2019-07-09 南通大学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70656B (zh) * 2019-05-07 2021-04-06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所 保密箱及开锁方法
CN110533802A (zh) * 2019-07-17 2019-12-03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门禁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838196B (zh) * 2019-11-11 2020-12-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门锁控制方法、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及智能门锁
CN110992561B (zh) * 2019-11-25 2020-08-07 深圳市菲格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验证方法及门禁系统
CN113129489A (zh) * 2019-12-31 2021-07-16 广东煜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楼宇对讲的备用校验方法
CN113129482A (zh) * 2019-12-31 2021-07-16 广州海英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锁识别方法
CN112288914B (zh) * 2020-10-30 2022-06-21 深圳坚朗海贝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锁的外设绑定和认证的安全管理方法
CN112907788A (zh) * 2021-01-25 2021-06-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门锁的控制方法、装置、门锁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2793A (zh) * 2010-05-26 2011-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门禁控制方法及门禁控制系统
CN202108335U (zh) * 2011-04-29 2012-01-11 广东必达保安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密码防盗锁
CN102936980A (zh) * 2012-10-31 2013-02-20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控制电子锁的方法及装置
CN103021045A (zh) * 2011-09-25 2013-04-03 边高伟 移动终端用户验证智能门禁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6820A (zh) * 2011-12-05 2013-06-05 上海博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终端指纹识别的远程门禁系统
CN103456055A (zh) * 2012-05-29 2013-12-18 沈阳晨讯希姆通科技有限公司 门禁装置、移动终端和电子安保系统及其方法
CN102915588B (zh) * 2012-11-02 2015-07-29 凯拔(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技术的智能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2793A (zh) * 2010-05-26 2011-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门禁控制方法及门禁控制系统
CN202108335U (zh) * 2011-04-29 2012-01-11 广东必达保安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密码防盗锁
CN103021045A (zh) * 2011-09-25 2013-04-03 边高伟 移动终端用户验证智能门禁系统
CN102936980A (zh) * 2012-10-31 2013-02-20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控制电子锁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47928A (zh) 201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47928B (zh) 门禁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US10205711B2 (en) Multi-user strong authentication token
CN109272606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智能锁监管设备、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9088849B (zh) 用于在车辆上对用户进行认证的方法和装置
US20140093144A1 (en) More-Secure Hardware Token
US10219154B1 (en) Frictionless or near-frictionless 3 factor user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by use of triad network
US9256723B2 (en) Security key using multi-OTP, security service apparatus, security system
JP6633228B2 (ja) 暗号を伴うデータ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
US2008012070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henticating a device by a centralized data server
US20130178190A1 (en) Mobile device identification for secure device access
CN105847247A (zh) 一种认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JP2011511350A (ja) アクセス制御の管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9067881B (zh) 远程授权方法及其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2892102B (zh) 一种在移动网络中实现机卡绑定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8171831A (zh) 一种基于nfc手机和智能锁的双向安全认证方法
JP2019031874A (ja) 開錠制御システム
JP3829803B2 (ja) バイオメトリック認証を伴う携帯無線電話端末からの呼のセットアップ
CN114120487A (zh) 一种汽车数字钥匙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067880B (zh) 共享设备的远程解锁方法及其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989331B (zh) 数据存储设备的使用鉴权方法及其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18137309A1 (zh) 一种无线通信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100374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ing bank account access
CN110738764A (zh) 基于智能门锁的安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7786978B (zh) 基于量子加密的nfc认证系统
KR101078839B1 (ko) 이동단말에 대한 사용 제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이동단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