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425521A - 光源装置及映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源装置及映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25521A
CN105425521A CN201510979435.XA CN201510979435A CN105425521A CN 105425521 A CN105425521 A CN 105425521A CN 201510979435 A CN201510979435 A CN 201510979435A CN 105425521 A CN105425521 A CN 1054255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eam
light
group
fluorescent wheel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794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巍
刘显荣
田有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7943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2552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4255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255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33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 G03B21/204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using secondary light emission, e.g. luminescence or fluorescen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13Plural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66Reflectors in illumination bea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73Polarisers in the lamp hous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8Homogenising, shaping of the illumination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源装置及映像显示装置,所述光源装置包括:第一激光系统、第二激光系统以及荧光轮;所述第一激光系统包括:第一组激光器以及第一组传输光学组件;所述第二激光系统包括:第二组激光器以及第二组传输光学组件;所述荧光轮包括:荧光区和透射区;其中,所述第一组激光器所产生的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组激光器所产生的第二偏振光束分别照射至所述荧光轮上相同区域的两个相对面上;可见,每组激光系统对应的传输光学组件会同时各输出一束光束,进而可将两束所述光束叠加得到高亮度的混合白光,从而提高了光源装置和映像显示装置的输出亮度。

Description

光源装置及映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光源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光源装置及映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映像显示装置(如投影机)中多采用一组激光器产生的激光作为映像显示装置的光源,其中,激光经过一些光学元件(如反射镜、凸透镜或者凹透镜等)后照射到映像显示装置的映像生成部件,以形成待显示图像;一般情况下,映像显示装置的光源输出亮度约为6000-10000流明,对应地映像显示装置的输出亮度约为3000流明。随着映像显示装置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影院等场景,对映像显示装置的输出亮度需求增加了,目前的映像显示装置的输出亮度(约为3000流明)不能满足亮度要求;因此,如何提高映像显示装置的光源输出亮度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通过增加激光器的功率,以提高映像显示装置激光光源的输出亮度,从而提高映像显示装置的输出亮度;但随着激光光源的输出亮度增加,由于激光热效应,光学元件的透过率和使用寿命会不断降低,从而会严重影响映像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源装置及映像显示装置,提高了光源装置和映像显示装置的输出亮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源装置,包括:
第一激光系统、第二激光系统以及荧光轮;所述第一激光系统包括:第一组激光器以及第一组传输光学组件;所述第二激光系统包括:第二组激光器以及第二组传输光学组件;所述荧光轮包括:荧光区和透射区;
其中,所述第一组激光器用于产生至少包括第一波长光的第一偏振光束;
所述第二组激光器用于产生第二至少包括所述第一波长光的偏振光束;
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分别照射至所述荧光轮上相同区域的两个相对面上;
所述第一组传输光学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偏振光束传输至所述荧光轮;
所述第二组传输光学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二偏振光束传输至所述荧光轮;
所述荧光轮用于:在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的照射下发出包括至少一种不同于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的波长的第一光束,并将所述第一光束中的第一部分光束传输至所述第一组传输光学组件,以及将所述第一光束中除所述第一部分光束之外的第二部分光束传输至所述第二组传输光学组件;透射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
所述第一组传输光学组件还用于;将透过所述荧光轮的所述第二偏振光束以及所述荧光轮传输的所述第一部分光束都传输至匀光部件;
所述第二组传输光学组件还用于;将透过所述荧光轮的第一偏振光束以及所述荧光轮传输的所述第二部分光束都传输至所述匀光部件。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映像显示装置,包括:
导光光学系统、映像生成部件以及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光源装置。
本发明中的光源装置,包括:第一激光系统、第二激光系统以及荧光轮;所述第一激光系统包括:第一组激光器以及第一组传输光学组件;所述第二激光系统包括:第二组激光器以及第二组传输光学组件;所述荧光轮包括:荧光区和透射区;其中,所述第一组激光器用于产生至少包括第一波长光的第一偏振光束;所述第二组激光器用于产生至少包括所述第一波长光的第二偏振光束;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分别照射至所述荧光轮上相同区域的两个相对面上;所述第一组传输光学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偏振光束传输至所述荧光轮;所述第二组传输光学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二偏振光束传输至所述荧光轮;所述荧光轮用于:在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的照射下发出包括至少一种不同于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的波长的第一光束,并将所述第一光束中的第一部分光束传输至所述第一组传输光学组件,以及将所述第一光束中除所述第一部分光束之外的第二部分光束传输至所述第二组传输光学组件;透射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所述第一组传输光学组件还用于;将透过所述荧光轮的所述第二偏振光束以及所述荧光轮传输的所述第一部分光束都传输至所述匀光部件;所述第二组传输光学组件还用于;将透过所述荧光轮的第一偏振光束以及所述荧光轮传输的所述第二部分光束都传输至所述匀光部件。可见,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增加激光器功率的方式,本发明的光源装置中,两组激光系统的传输光学组件会同时各输出一束光束,进而可将两束所述光束叠加得到高亮度的混合白光,从而可在不影响光源装置使用寿命的基础上,提高了光源装置的输出亮度,进而提高了映像显示装置的输出亮度;进一步地,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源装置中的所述第一组激光器所产生的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组激光器所产生的第二偏振光束分别照射至所述荧光轮上相同区域的两个相对面上,通过一个荧光轮部件可以对应两组激光器激发系统,能够减少荧光转换部件及其对应的驱动部件的使用数量,利于光源架构的简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发明光源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光源装置中荧光轮的侧视图一;
图1C为本发明光源装置中荧光轮的主视图;
图2A为本发明光源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光源装置中合光棱镜的设置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光源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2D为本发明光源装置实施例三的光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映像显示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A为本发明光源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光源装置包括:第一激光系统10、第二激光系统11以及荧光轮12;所述第一激光系统10包括:第一组激光器100以及第一组传输光学组件101;所述第二激光系统11包括:第二组激光器110以及第二组传输光学组件111(可选地,每组激光器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激光器);所述荧光轮包括:荧光区和透射区(可选地,所述荧光轮可以为透射式荧光轮;所述荧光轮通过中心设置的电动机进行旋转);可选地,所述第一激光系统10和所述第二激光系统11设置于所述荧光轮12的两侧;所述第一组激光器所产生的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组激光器所产生的第二偏振光束分别照射至所述荧光轮上相同区域的两个相对面上,即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源装置中仅包括一个荧光轮,能够减少荧光转换部件及其对应的驱动部件的使用数量,利于光源架构的简化。可选地,所述荧光轮包括透明基板,所述透明基板上设置所述荧光区和透射区,其中,所述荧光区为荧光粉和无机材料(例如,所述无机材料可以为陶瓷、石英或者玻璃等)混合制成的荧光粉层,并附于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个表面,所述第一偏振光束照射至所述荧光粉层的一面上,所述第二偏振光束透过所述透明基板后再照射至所述荧光粉层的另一面;或者,可选地,所述荧光区为荧光粉和无机材料混合制成的荧光粉层(无需其它透明基板,该荧光粉层本身就是透镜基板),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第二偏振光束分别照射在所述荧光粉层的两面。可见,相比于现有的荧光轮(包括:两层透明基板以及荧光粉层,其中,所述荧光粉层夹在两层透明基板之间),本实施例光源装置的荧光轮更有利于散热。
其中,所述第一组激光器100用于产生至少包括第一波长光的第一偏振光束(如P光);所述第二组激光器110用于产生至少包括所述第一波长光的第二偏振光束(如S光);可选地,每组所述激光器可以为单色激光器或者双色激光器,例如1)当所述第一组激光器100和所述第二组激光器110为单色激光器时,所述第一组激光器用于产生包括第一波长光(如蓝色光)的第一偏振光束,所述第二组激光器用于产生包括第一波长光(如蓝色光)的第二偏振光束;2)当所述第一组激光器100和所述第二组激光器110为双色激光器时,所述第一组激光器100用于产生包括第一波长光(如蓝色光)和第二波长光(如红色光)的第一偏振光束,所述第二组激光器110用于产生包括第一波长光(如蓝色光)和第二波长光(如红色光)的第二偏振光束。
其中,所述第一组传输光学组件101用于;将所述第一偏振光束传输至所述荧光轮12;所述第二组传输光学组件111用于;将所述第二偏振光束传输至所述荧光轮12;所述荧光轮12用于:在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的照射下发出包括至少一种不同于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的波长的第一光束,并将所述第一光束中的第一部分光束传输至所述第一组传输光学组件101,以及将所述第一光束中除所述第一部分光束之外的第二部分光束传输至所述第二组传输光学组件111;透射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其中,1)由于所述荧光轮12在第一偏振光束的照射下所产生的包括至少一种不同于所述第一偏振光束的波长的光束A的发散角度很大且方向性不定,其中部分光束AP1反射回所述第一组传输光学组件101,光束A中除所述部分光束AP1之外的部分光束AP2都透过所述荧光轮12传输至所述第二组传输光学组件111;2)由于所述荧光轮在第二偏振蓝色激光的照射下所产生的包括至少一种不同于所述第二偏振光束的波长的光束B的发散角度很大且方向性不定,其中部分光束BP1反射回所述第二组传输光学组件111,光束B中除所述部分光束BP1之外的部分光束BP2都透过所述荧光轮12传输至所述第一组传输光学组件101。可选地,所述荧光轮在所述第一偏振光束的照射下所产生的包括至少一种不同于所述第一偏振光束的波长的光束A中的部分光束AP1,以及透过所述荧光轮的由所述荧光轮在第二偏振光束的照射下所产生的包括至少一种不同于所述第二偏振光束的波长的光束B中的部分光束BP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称之为第一部分光束;所述荧光轮在第二偏振光束的照射下所产生的包括至少一种不同于所述第二偏振光束的波长的光束B中部分光束BP1,以及透过所述荧光轮的由所述荧光轮在第一偏振光束的照射下所产生的包括至少一种不同于所述第一偏振光束的波长的光束A中除所述部分光束AP1之外的部分光束AP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称之为第二部分光束。可选地,所述第一光束包括:所述光束A和所述光束B。
可选地,1)当所述第一组激光器100和所述第二组激光器110为单色激光器时(例如所述第一组激光器用于产生包括蓝色光的第一偏振光束,所述第二组激光器用于产生包括蓝色光的第二偏振光束),所述荧光区用于:在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的照射下发出包括至少两种不同于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的波长的第一光束(即所述第一光束中包括至少两种不同于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的波长的波长光,例如所述第一光束中至少包括红色光和绿色光);对应地,所述透射区用于:透射包括第一波长光(如蓝色光)的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2)当所述第一组激光器100和所述第二组激光器110为双色激光器时,所述第一组激光器100用于产生包括第一波长光(如蓝色光)和第二波长光(如红色光)的第一偏振光束,所述第二组激光器110用于产生包括第一波长光(如蓝色光)和第二波长光(如红色光)的第二偏振光束,所述荧光区用于:在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的照射下发出包括至少一种不同于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的波长的第一光束(即所述第一光束中包括至少一种不同于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的波长的波长光,例如所述第一光束中至少包括绿色光);对应地,所述透射区用于:透射包括第一波长光(如蓝色光)和第二波长光(如红色光)的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组传输光学组件101还用于;将透过所述荧光轮12的所述第二偏振光束以及所述荧光轮传输的所述第一部分光束都传输至匀光部件(可选地,所述匀光部件为导光光学系统中的部件);所述第二组传输光学组件111还用于;将透过所述荧光轮12的第一偏振光束以及所述荧光轮传输的所述第二部分光束都传输至所述匀光部件,实现为映像生成部件提供高亮度光源的目的;可选地,所述匀光部件可以为光棒,所述匀光部件用于将会聚在匀光部件内的所述第一偏振光束、所述第二偏振光束、所述第一部分光束和所述第二部分光束的照度均匀化,为所述映像生成部件提供均匀照明。可见,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增加激光器功率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两组所述激光系统的传输光学组件会同时各输出一束光束,进而可将两束所述光束叠加得到高亮度的混合白光,从而可在不影响光源装置使用寿命的基础上,提高了光源装置的输出亮度,进而提高了映像显示装置的输出亮度;进一步地,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源装置中的所述第一组激光器所产生的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组激光器所产生的第二偏振光束分别照射至所述荧光轮上相同区域的两个相对面上,通过一个荧光轮部件可以对应两组激光器激发系统,能够减少荧光转换部件及其对应的驱动部件的使用数量,利于光源架构的简化。
可选地,所述第一组激光器用于产生包括第一波长光(如蓝色光)的第一偏振光束(即所述第一组激光器为单色激光器),所述第二组激光器用于产生包括所述第一波长光(如蓝色光)的第二偏振光束(即所述第二组激光器为单色激光器),所述荧光区包括:第一荧光区和第二荧光区;其中,所述第一荧光区用于在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的照射下发出包括第二波长光(如红色光)的第二光束(可选地,所述第二光束中至少包括:第二波长光;例如所述第二光束为包括红色光的黄色光束);所述第二荧光区用于在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的照射下发出具有第三波长(如绿色光)的第三光束;即所述第一光束包括:所述第二光束和所述第三光束。
图1B为本发明光源装置中荧光轮的侧视图一,图1C为本发明光源装置中荧光轮的主视图。如图1B所示,所述荧光轮划分为:所述第一荧光区、所述第二荧光区和所述透射区;可选地,所述第一荧光区、所述第二荧光区和所述透射区可位于荧光轮基板(如透明基板)外圆周区域。如图1C所示,所述荧光轮包括:电动机120、荧光轮基板121以及荧光粉层122。结合图1A、图1B和图1C所示,当所述两组激光器同时照射,每组所述激光器所产生的偏振光束照射到所述荧光轮基板121上相同的照射区域的两个相对面上(同时产生相同颜色的光束),从而提高了光源装置的输出亮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荧光区、所述第二荧光区和所述透射区还可位于荧光轮基板的整个圆板面上,当然还可有其它设置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所述第一荧光区、所述第二荧光区和所述透射区的设置方式并不作限制。
可选地,所述第一组激光器用于产生包括第一波长光(如蓝色光)和第二波长光(如红色光)的第一偏振光束(即所述第一组激光器为双色激光器),所述第二组激光器用于产生包括所述第一波长光(如蓝色光)和第二波长光(如红色光)的第二偏振光束(即所述第二组激光器为双色激光器),所述荧光区用于在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的照射下发出具有第三波长(如绿色光)的第三光束,即所述第一光束包括所述第三光束;对应地,所述透射区包括:所述第一波长光的透射区(用于透射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中包括的第一波长光)和所述第二波长光的透射区(用于透射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中包括的第二波长光)。
实施例二
图2A为本发明光源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组传输光学组件101包括:第一合光镜片101a;所述第二组传输光学组件111包括:第二合光镜片111a;其中,所述第一合光镜片101a中靠近所述第一组激光器100的第一面上设置有用于透射所述第一偏振光束且反射所述第二偏振光束的膜层,所述第一合光镜片101a中靠近所述荧光轮12的第二面上设置有用于透射所述第一偏振光束且反射所述第一部分光束的膜层;所述第二合光镜片111a中靠近所述第二组激光器110的第三面上设置有用于透射所述第二偏振光束且反射所述第一偏振光束的膜层,所述第二合光镜片111a中靠近所述荧光轮12的第四面上设置有用于透射所述第二偏振光束且反射所述第二部分光束的膜层。其中,1)所述第一合光镜片101a用于:透过所述第一组激光器100所产生的第一偏振光束,并将所述第一偏振光束传输至所述荧光轮12;2)所述第二合光镜片111a用于:透过所述第二组激光器110所产生的第二偏振光束,并将所述第二偏振光束传输至所述荧光轮12;3)所述荧光轮12还用于:将所述第一部分光束和透射过所述荧光轮12的第二偏振光束传输至所述第一合光镜片101a;将所述第二部分光束和透射过所述荧光轮12的第一偏振光束传输至所述第二合光镜片111a;4)所述第一合光镜片101a还用于:将所述荧光轮12传输的所述第一部分光束和透射过所述荧光轮的所述第二偏振光束传输匀光部件13;5)所述第二合光镜片111a还用于:将所述荧光轮12传输的所述第二部分光束和透射过所述荧光轮的所述第一偏振光束传输至所述匀光部件13。可选地,所述第一合光镜片和/或所述第二合光镜片可以为二向色镜或者其它合光部件,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制。
可选地,所述第一组传输光学组件101还包括:第一会聚透镜101b;所述第二组传输光学组件111包括:第二会聚透镜111b;其中,1)所述第一合光镜片101a还用于:将所述荧光轮传输的所述第一部分光束和透射过所述荧光轮的所述第二偏振光束反射至所述第一会聚透镜101b;2)所述第一会聚透镜101b用于:将由所述第一合光镜片101a反射的所述第二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一部分光束进行压缩形成会聚光束,并传输至所述匀光部件13;3)所述第二合光镜片111a还用于:将所述荧光轮12传输的所述第二部分光束和透射过所述荧光轮的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反射至所述第二会聚透镜111b;4)所述第二会聚透镜111b用于:将所述第二合光镜片111a反射的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部分光束进行压缩形成会聚光束,并传输至所述匀光部件13。
为了使所述第一会聚透镜101b传输的会聚光束(包括所述第二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一部分光束),以及所述第二会聚透镜111b传输的会聚光束(包括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部分光束)都高效地进入所述匀光部件13,可选地,所述匀光部件13的入口处还可设置有用于转换光路方向的部件,例如平面反射镜或者合光棱镜;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合光棱镜(如直角棱镜或者三角棱镜),所述合光棱镜用于将由所述第一组传输光学组件所传输的所述第二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一部分光束,以及所述第二组传输光学组件所传输的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部分光束合光并反射至所述匀光部件13。图2B为光源装置中合光棱镜的设置示意图,如图2B所示,所述合光棱镜通过反射面将:每组所述激光系统中的会聚透镜通过对应的反射镜(如101e或111e)所反射的会聚光束(包括所述第一偏振光束、所述第二偏振光束、所述第一部分光束和所述第二部分光束)全部反射至所述匀光部件13。可选地,所述匀光部件13设置于所述荧光轮的上方且位于所述第一激光系统和所述第二激光系统之间。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源装置中,通过一个荧光轮对应两组激光器激发系统,以形成两束会聚光束,进而可将所述两束会聚光束叠加得到高亮度的混合白光,从而不仅提高了光源装置的输出亮度,同时利于光源架构的简化。
实施例三
图2C为本发明光源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图2A和图2B的基础上,所述第一组传输光学组件101还包括:第一准直透镜组101c,其中,所述第一准直透镜组101c设置于所述第一合光镜片101a与所述荧光轮12之间;所述第一准直透镜组101c用于:将透过所述第一合光镜片101a的第一偏振光束进行准直,并射向所述荧光轮12;由于所述荧光轮所产生的所述第一光束的发散角度很大且方向性不定,所述第一准直透镜组101c还用于:将所述第一部分光束和透过所述荧光轮12的第二偏振光束进行准直,并射向所述第一合光镜片101a;和/或,所述第二组传输光学组件111还包括:第二准直透镜组111c,其中,所述第二准直透镜组111c设置于所述第二合光镜片111a与所述荧光轮12之间;所述第二准直透镜组111c用于:将透过所述第二合光镜片111a的第二偏振光束进行准直,并射向所述荧光轮12;由于所述荧光轮所产生的所述第一光束的发散角度很大且方向性不定,所述第二准直透镜组111c还用于:将所述第二部分光束和透过所述荧光轮12的第一偏振光束进行准直,并射向所述第二合光镜片111a。可选地,所述第一准直透镜组和所述第二准直透镜组各包括:两个凸透镜。
可选地,所述第一组传输光学组件101还包括:第一缩束系统101d,其中,所述第一缩束系统101d设置于所述第一组激光器100与所述第一合光镜片101a之间;和/或,所述第二组传输光学组件111还包括:第二缩束系统111d,其中,所述第二缩束系统111d设置于所述第二组激光器110与所述第二合光镜片111a之间。可选地,所述第一缩束系统和所述第二缩束系统各包括: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可选地,所述第一缩束系统101d、所述第一合光镜片101a、所述第一准直透镜组101c、所述第二缩束系统101d、所述第二合光镜片111a以及所述第二准直透镜组111c的中心轴线重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组传输光学组件101还包括:第一反射镜101e,其中,所述第一反射镜101e用于:将所述第一会聚透镜101b传输的会聚光束反射至所述匀光部件13;和/或,所述第二组传输光学组件111还包括:第二反射镜111e,其中,所述第二反射镜111e用于:将所述第二会聚透镜111b传输的会聚光束反射至所述匀光部件13。
可选地,所述第一组激光器100和/或所述第二组激光器110都可以包括:两排垂直放置的激光器列,其中,每个所述激光器列包括:至少两个激光器。可选地,当所述第一组激光器100和/或所述第二组激光器110包括:两排垂直放置的激光器列时,所述两排垂直放置的激光器列之间45度方向线上设置有反射镜,所述反射镜用于将两排激光器列所产生的激光合成为一路光束,并射向对应的缩束系统。
以下以荧光轮用于:在所述第一偏振蓝色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蓝色光束的照射下发出第一光束(包括黄色光束和绿色光束)为例,对光路传输方向和路径进行详细说明。图2D为本发明光源装置实施例三的光路示意图,图中采用四种形式箭头分别代表第一偏振蓝色光束、第二偏振蓝色光束、第一部分黄绿光束和第二部分黄绿光束的光路传输方向和路径。如图2D所示,(1)第一组激光器100产生的面积较大的第一偏振蓝色光束经过第一缩束系统101d形成一束面积较小且平行的第一偏振蓝色光束,射向第一合光镜片101a(可选地,所述第一合光镜片101a中靠近所述第一组激光器100的第一面上设置有用于透射所述第一偏振蓝色光束且反射所述第二偏振蓝色光束的膜层,且所述第一合光镜片101a中靠近所述荧光轮12的第二面上设置有用于透射所述第一偏振蓝色光束且反射所述第一部分黄绿光束的膜层),所述第一偏振蓝色光束经过第一合光镜片101a的透射照射到第一准直透镜组101c,所述第一偏振蓝色光束经过所述第一准直透镜组101c的准直光束尺寸进一步减小并射向荧光轮;随着荧光轮12的转动,所述第一偏振蓝色光束会依次照射到荧光轮的所述第一荧光区(在所述第一偏振蓝色光束的照射下会发出黄色光束)、所述第二荧光区(在所述第一偏振蓝色光束的照射下会发出绿色光束)和所述透射区(会透射所述第一偏振蓝色光束);1)一方面,通过所述透射区透过所述荧光轮12的第一偏振蓝色光束传输至所述第二准直透镜组111c;2)另一方面,由于所述荧光轮在第一偏振蓝色光束的照射下所产生的黄色光束和绿色光束的发散角度很大且方向性不定,其中一部分黄色光束和绿色光束反射回所述第一准直透镜组101c,剩余部分黄色光束和绿色光束都透过所述荧光轮12传输至所述第二准直透镜组111c。
(2)第二组激光器110产生面积较大的第二偏振蓝色光束经过第二缩束系统111d形成一束面积较小且平行的第二偏振蓝色光束,射向第二合光镜片111a(可选地,所述第二合光镜片111a中靠近所述第二组激光器110的第三面上设置有用于透射所述第二偏振蓝色光束且反射所述第一偏振蓝色光束的膜层,且所述第二合光镜片11a中靠近所述荧光轮12的第四面上设置有用于透射所述第二偏振蓝色光束且反射所述第二部分黄绿光束的膜层),所述第二偏振蓝色光束经过第二合光镜片111a的透射照射到第二准直透镜组111c,所述第二偏振蓝色光束经过所述第二准直透镜组111c的准直光束尺寸进一步减小并射向荧光轮;随着荧光轮12的转动,所述第二偏振蓝色光束会依次照射到荧光轮的所述第一荧光区(在所述第二偏振蓝色光束的照射下会发出黄色光束)、所述第二荧光区(在所述第二偏振蓝色光束的照射下会发出绿色光束)和所述透射区(会透射所述第二偏振蓝色光束;1)一方面,通过所述透射区透过所述荧光轮12的第二偏振蓝色光束传输至所述第一准直透镜组101c;2)另一方面,由于所述荧光轮在第二偏振蓝色光束的照射下所产生的黄色光束和绿色光束的发散角度很大且方向性不定,其中一部分黄色光束和绿色光束反射回所述第二准直透镜组111c,剩余部分黄色光束和绿色光束都透过所述荧光轮12传输至所述第一准直透镜组101c。
(3)透过所述荧光轮12的第二偏振蓝色光束、所述荧光轮在第一偏振蓝色光束的照射下所产生的黄色光束和绿色光束中的所述一部分黄色光束和绿色、以及所述荧光轮在第二偏振蓝色光束的照射下所产生的黄色光束和绿色光束中的所述剩余部分黄色光束和绿色光束经过所述第一准直透镜组101c的准直射向所述第一合光镜片101a(其中,所述荧光轮在第一偏振蓝色光束的照射下所产生的黄色光束和绿色光束中的所述一部分黄色光束和绿色、以及所述荧光轮在第二偏振蓝色光束的照射下所产生的黄色光束和绿色光束中的所述剩余部分黄色光束和绿色光束,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称之为第一部分黄绿光束);进一步地,由于所述第一合光镜片101a中靠近所述第一组激光器100的第一面上设置有用于透射所述第一偏振蓝色光束且反射所述第二偏振蓝色光束的膜层,且所述第一合光镜片101a中靠近所述荧光轮12的第二面上设置有用于透射所述第一偏振蓝色光束且反射所述第一部分黄绿光束的膜层,透过所述荧光轮12的第二偏振光束以及所述第一部分黄绿光束经过所述第一合光镜片101a的反射传输至所述第一会聚透镜101b,经过所述第一会聚透镜101b会聚为一束平行光照射至第一反射镜101e,经过所述第一反射镜101e反射至所述匀光部件13(可选地,所述匀光部件的入口处设置有合光棱镜)。
(4)透过所述荧光轮12的第一偏振蓝色光束、所述荧光轮在第二偏振蓝色光束的照射下所产生的黄色光束和绿色光束中的所述一部分黄色光束和绿色、以及所述荧光轮在第一偏振蓝色光束的照射下所产生的黄色光束和绿色光束中的所述剩余部分黄色光束和绿色光束经过所述第二准直透镜组111c的准直射向所述第二合光镜片111a(其中,所述荧光轮在第二偏振蓝色光束的照射下所产生的黄色光束和绿色光束中的所述一部分黄色光束和绿色光束、以及所述荧光轮在第一偏振蓝色光束的照射下所产生的黄色光束和绿色光束中的所述剩余部分黄色光束和绿色光束,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称之为第二部分黄绿光束);进一步地,由于所述第二合光镜片111a中靠近所述第二组激光器110的第三面上设置有用于透射所述第二偏振蓝色光束且反射所述第一偏振蓝色光束的膜层,且所述第二合光镜片111a中靠近所述荧光轮12的第四面上设置有用于透射所述第二偏振蓝色光束且反射所述第二部分黄绿光束的膜层,透过所述荧光轮12的第一偏振蓝色光束以及所述第二部分黄绿光束经过所述第二合光镜片111a的反射传输至所述第二会聚透镜111b,经过所述第二会聚透镜111b会聚为一束平行光照射至第二反射镜111e,经过所述第二反射镜111e反射至所述匀光部件13。
可见,本实施例中,两组激光系统对应的会聚透镜会同时各输出一束会聚光束,可通过合光棱镜将两束所述会聚光束叠加得到高亮度的混合白光,从而提高了光源装置的输出亮度。
可选地,每组激光系统中的缩束系统与对应的合光镜片之间还可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用于:均匀化缩束后的偏振光束,以防止由于偏振光束的光密度不均匀而导致照射到荧光轮上会造成局部过热,从而对荧光粉和基体造成灼伤的问题。
实施例四
图3为本发明映像显示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映像显示装置30包括:导光光学系统301、映像生成部件302以及光源装置303;其中,所述光源装置303可以采用本发明上述光源装置任意实施例的结构,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可选地,所述导光光学系统中包括:匀光部件。
可选地,所述导光光学系统还包括滤光轮,其中,所述滤光轮设置于所述匀光部件与所述映像生成部件之间。
本实施例映像显示装置的光源装置通过一个荧光轮对应两组激光器激发系统,以形成两束会聚光束,进而可将所述两束会聚光束叠加后得到的高亮度的混合白光作为所述映像生成部件的光源,从而可在不影响光源装置使用寿命的基础上,不仅提高了光源装置的输出亮度以及映像显示装置的输出亮度,同时利于光源架构的简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激光系统、第二激光系统以及荧光轮;所述第一激光系统包括:第一组激光器以及第一组传输光学组件;所述第二激光系统包括:第二组激光器以及第二组传输光学组件;所述荧光轮包括:荧光区和透射区;
其中,所述第一组激光器用于产生至少包括第一波长光的第一偏振光束;
所述第二组激光器用于产生至少包括所述第一波长光的第二偏振光束;
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分别照射至所述荧光轮上相同区域的两个相对面上;
所述第一组传输光学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偏振光束传输至所述荧光轮;
所述第二组传输光学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二偏振光束传输至所述荧光轮;
所述荧光轮用于:在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的照射下发出包括至少一种不同于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的波长的第一光束,并将所述第一光束中的第一部分光束传输至所述第一组传输光学组件,以及将所述第一光束中除所述第一部分光束之外的第二部分光束传输至所述第二组传输光学组件;透射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
所述第一组传输光学组件还用于;将透过所述荧光轮的所述第二偏振光束以及所述荧光轮传输的所述第一部分光束都传输至匀光部件;
所述第二组传输光学组件还用于;将透过所述荧光轮的第一偏振光束以及所述荧光轮传输的所述第二部分光束都传输至所述匀光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系统和所述第二激光系统设置于所述荧光轮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轮包括透明基板,所述透明基板上设置所述荧光区和透射区;
所述荧光区为荧光粉和无机材料混合制成的荧光粉层,并附于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个表面,所述第一偏振光束照射至所述荧光粉层的一面上,所述第二偏振光束透过所述透明基板后再照射至所述荧光粉层的另一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区为荧光粉和无机材料混合制成的荧光粉层,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第二偏振光束分别照射在所述荧光粉层的两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激光器用于产生包括第一波长光的第一偏振光束,所述第二组激光器用于产生包括所述第一波长光的第二偏振光束,所述荧光区包括:第一荧光区和第二荧光区;
其中,所述第一荧光区用于在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的照射下发出包括第二波长光的第二光束;
所述第二荧光区用于在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的照射下发出具有第三波长的第三光束;
所述第一光束包括:所述第二光束和所述第三光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激光器用于产生包括第一波长光和第二波长光的第一偏振光束,所述第二组激光器用于产生包括所述第一波长光和第二波长光的第二偏振光束,所述荧光区用于在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的照射下发出具有第三波长的第三光束;
所述透射区包括:所述第一波长光的透射区和所述第二波长光的透射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合光棱镜;
所述合光棱镜用于:将由所述第一组传输光学组件所传输的所述第二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一部分光束,以及所述第二组传输光学组件所传输的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部分光束合光并传输至所述匀光部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传输光学组件包括:第一合光镜片;所述第二组传输光学组件包括:第二合光镜片;其中,所述第一合光镜片中靠近所述第一组激光器的第一面上设置有用于透射所述第一偏振光束且反射所述第二偏振光束的膜层,所述第一合光镜片中靠近所述荧光轮的第二面上设置有用于透射所述第一偏振光束且反射所述第一部分光束的膜层;所述第二合光镜片中靠近所述第二组激光器的第三面上设置有用于透射所述第二偏振光束且反射所述第一偏振光束的膜层,所述第二合光镜片中靠近所述荧光轮的第四面上设置有用于透射所述第二偏振光束且反射所述第二部分光束的膜层;
所述第一合光镜片用于:透过所述第一组激光器所产生的第一偏振光束,并将所述第一偏振光束传输至所述荧光轮;
所述第二合光镜片用于:透过所述第二组激光器所产生的第二偏振光束,并将所述第二偏振光束传输至所述荧光轮;
所述荧光轮还用于:将所述第一部分光束和透射过所述荧光轮的第二偏振光束传输至所述第一合光镜片;将所述第二部分光束和透射过所述荧光轮的第一偏振光束传输至所述第二合光镜片;
所述第一合光镜片还用于:将所述荧光轮传输的所述第一部分光束和透射过所述荧光轮的所述第二偏振光束传输至所述匀光部件;
所述第二合光镜片还用于:将所述荧光轮传输的所述第二部分光束和透射过所述荧光轮的所述第一偏振光束传输至所述匀光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传输光学组件还包括:第一会聚透镜;所述第二组传输光学组件包括:第二会聚透镜;
其中,所述第一合光镜片还用于:将所述荧光轮传输的所述第一部分光束和透射过所述荧光轮的所述第二偏振光束反射至所述第一会聚透镜;
所述第一会聚透镜用于:将由所述第一合光镜片反射的所述第二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一部分光束进行压缩形成会聚光束,并传输至所述匀光部件;
所述第二合光镜片还用于:将所述荧光轮传输的所述第二部分光束和透射过所述荧光轮的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反射至所述第二会聚透镜;
所述第二会聚透镜用于:将所述第二合光镜片反射的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部分光束进行压缩形成会聚光束,并传输至所述匀光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传输光学组件还包括:第一准直透镜组,其中,所述第一准直透镜组设置于所述第一合光镜片与所述荧光轮之间;
和/或,所述第二组传输光学组件还包括:第二准直透镜组,其中,所述第二准直透镜组设置于所述第二合光镜片与所述荧光轮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传输光学组件还包括:第一缩束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缩束系统设置于所述第一组激光器与所述第一合光镜片之间;
和/或,所述第二组传输光学组件还包括:第二缩束系统,其中,所述第二缩束系统设置于所述第二组激光器与所述第二合光镜片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传输光学组件还包括:第一反射镜,其中,所述第一反射镜用于:将所述第一会聚透镜传输的会聚光束反射至所述匀光部件;
和/或,所述第二组传输光学组件还包括:第二反射镜,其中,所述第二反射镜用于:将所述第二会聚透镜传输的会聚光束反射至所述匀光部件。
13.一种映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光学系统、映像生成部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
CN201510979435.XA 2015-12-23 2015-12-23 光源装置及映像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54255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79435.XA CN105425521A (zh) 2015-12-23 2015-12-23 光源装置及映像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79435.XA CN105425521A (zh) 2015-12-23 2015-12-23 光源装置及映像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25521A true CN105425521A (zh) 2016-03-23

Family

ID=55503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79435.XA Pending CN105425521A (zh) 2015-12-23 2015-12-23 光源装置及映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25521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94906A1 (zh) * 2016-11-28 2018-05-31 广景视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双向激发色轮及其光源系统
CN109782515A (zh) * 2017-11-13 2019-05-21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及应用该光源系统的投影装置
CN110398875A (zh) * 2018-04-24 2019-11-01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
CN110546430A (zh) * 2017-09-30 2019-12-06 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器封装结构
CN110908227A (zh) * 2018-09-17 2020-03-24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旋转装置及投影装置
CN111221208A (zh) * 2018-11-26 2020-06-02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及投影系统
US11467479B2 (en) 2018-09-17 2022-10-11 Coretronic Corporation Polarizing rotation device and projection devic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33337A (ja) * 2010-11-30 2012-07-12 Panasonic Corp 光源装置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US20120268503A1 (en) * 2011-04-20 2012-10-25 Panasonic Corporatio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ion Display Apparatus
CN103261964A (zh) * 2010-12-08 2013-08-21 Nec显示器解决方案株式会社 照明光学系统以及包括其的投影显示设备
CN103969935A (zh) * 2013-01-28 2014-08-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和映像显示装置
CN204065647U (zh) * 2014-07-28 2014-12-31 中国华录·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激光光源投影机的光学引擎
KR20150123064A (ko) * 2014-04-24 2015-11-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조명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투사형 영상표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33337A (ja) * 2010-11-30 2012-07-12 Panasonic Corp 光源装置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CN103261964A (zh) * 2010-12-08 2013-08-21 Nec显示器解决方案株式会社 照明光学系统以及包括其的投影显示设备
US20120268503A1 (en) * 2011-04-20 2012-10-25 Panasonic Corporatio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ion Display Apparatus
CN103969935A (zh) * 2013-01-28 2014-08-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和映像显示装置
KR20150123064A (ko) * 2014-04-24 2015-11-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조명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투사형 영상표시장치
CN204065647U (zh) * 2014-07-28 2014-12-31 中国华录·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激光光源投影机的光学引擎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94906A1 (zh) * 2016-11-28 2018-05-31 广景视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双向激发色轮及其光源系统
US10613318B2 (en) 2016-11-28 2020-04-07 Iview Displays (Shenzhen) Company Ltd. Bi-directional excitation color wheel and light source system thereof
CN110546430A (zh) * 2017-09-30 2019-12-06 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器封装结构
CN109782515A (zh) * 2017-11-13 2019-05-21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及应用该光源系统的投影装置
CN109782515B (zh) * 2017-11-13 2022-06-03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及应用该光源系统的投影装置
CN110398875A (zh) * 2018-04-24 2019-11-01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
CN110908227A (zh) * 2018-09-17 2020-03-24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旋转装置及投影装置
US11467479B2 (en) 2018-09-17 2022-10-11 Coretronic Corporation Polarizing rotation device and projection device
CN111221208A (zh) * 2018-11-26 2020-06-02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及投影系统
CN111221208B (zh) * 2018-11-26 2021-07-23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及投影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25521A (zh) 光源装置及映像显示装置
US9781394B2 (en) Lighting device having phosphor wheel and excitation radiation source
CN103809292B (zh) 光学元件及具有其的投影装置
CN105425522A (zh) 光源装置及映像显示装置
CN106842789A (zh) 光源光学系统和使用光源光学系统的投影显示装置
CN107861178A (zh) 复眼透镜组及应用其的投影装置
CN205910481U (zh) 光源结构及投影系统
CN106444245A (zh) 一种无散斑三基色激光光源
CN207352345U (zh) 一种增强光亮的投影光源及其投影系统
CN102789121A (zh) 一种投影显示光源
KR20130006308A (ko) 조명 광학계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CN1132136C (zh) 带两个微透镜列阵的图象显示装置
CN101144876A (zh) 一种用于激光显示的激光匀化耦合装置
CN105446064A (zh) 光源装置及映像显示装置
CN113885284B (zh) 光源组件与投影设备
WO2019144495A1 (zh) 激光合光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07765513A (zh) 一种用于液晶面板制造的紫外led曝光系统
CN105425523A (zh) 一种激光光源和激光投影设备
CN101063519A (zh) 一种消除散斑的照明系统
CN209448216U (zh) 一种激光复合光源
CN102709804A (zh) 集成激光光源
CN114077138B (zh) 光源系统
JP7165267B2 (ja) 光源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光強度分布均一化方法
CN210465983U (zh) 激光二极管的光源耦合结构
CN102768459A (zh) 一种双灯照明装置及投影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