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77167B - 具有冷却剂流体冷却的热电模块的冷却导管 - Google Patents
具有冷却剂流体冷却的热电模块的冷却导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77167B CN105377167B CN201380076100.6A CN201380076100A CN105377167B CN 105377167 B CN105377167 B CN 105377167B CN 201380076100 A CN201380076100 A CN 201380076100A CN 105377167 B CN105377167 B CN 10537716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thermal module
- heat
- module
- catheter
- heat exchan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冷冻导管包含:伸长柔性导管部件,其具有短的刚性导管尖端,用于引入到治疗部位;热电模块;以及热交换布置,用于将导管尖端冷冻到从大约‑15℃到大约‑30℃之间的冷冻温度,以便在治疗部位处冷冻人体组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来说涉及导管,并且具体来说涉及用于在治疗部位进行冷冻疗法的冷冻导管(cryocatheter)。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具有伸长柔性导管部件和短刚性导管尖端(catheter tip)的导管。根据预期临床应用而定,导管部件通常大约0.5m到1.5m长。刚性导管尖端通常大约0.8cm到1.5cm长。导管部件和导管尖端具有2.3mm到3.3mm的外径,对应于法式孔径计7-10。导管尖端在引导导管圆顶中收端,引导导管圆顶通常由例如铂、铱及其类似物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形成。对于某些手术程序,在单次临床程序中,导管尖端意在经由可从外部接入的接入端口(操控将沿着人体内腔执行)引入到人体内腔中,到达治疗部位以在此处执行治疗,然后沿人体内腔拉回导管尖端,在接入端口处离开人体内腔。更具体地说,本发明针对用于在冷冻温度下在治疗部位执行冷冻疗法的冷冻导管,在本发明的情形下,冷冻温度是-10℃和更冷的零下尖端温度。
目前利用焦耳-汤姆森效应实施冷冻导管,亦即,使得液体、气体或蒸汽制冷剂通过70巴到150巴的压力线,以通过导管尖端处的约束件离开,从而产生压力损失,随之产生热损失和快速冷却,以将导管尖端冷冻到冷冻温度。示范性的现有技术专利公开案尤其包含授予Wijkamp的名称为“冷冻消融导管(Cryo-Ablation Catheter)”的美国专利No.5,807,391、名称为“具有冷冻和电热消融的导管(Catheter with Cryogenic andElectrical Heating Ablation)”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案No.2011/0196359、名称为“尤其适合于经支气管镜活检的冷冻手术工具(Cryosurgical Instrument particularlysuitable for transbronchial biopsy)”的PCT国际公开案No.WO2010/121739等等。
冷冻导管可以用几个商标名称从Medtronic CryoCath,Inc.www.cryocath.com购买到,其中尤其包含MAX心肌冷冻消融导管、和心肌冷冻消融导管。冷冻导管利用氧化亚氮或氩制冷剂,并且能够在4到5分钟时间从人体组织热传递几十瓦的热能,用于将导管尖端冷冻到-150℃那么低,以形成高达20mm直径的大小的所谓的冰球,以用于高冷冻能量目的,例如冷冻消融等等。冷冻导管还在部分冷冻能力下操作,以用于低冷冻能量和中等冷冻能量目的,例如在通常-10℃到-20℃的狭窄的温度范围下的冷冻标测程序等等。冷冻导管被认为比非冷冻导管更难操控,因为其构造能经受住高压,这样可能导致更难操控导管将其送到期望的治疗部位。此外,冷冻导管非常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包含冷冻导管的冷冻导管系统,所述冷冻导管具有伸长柔性导管部件和短的刚性导管尖端,用于在治疗部位处执行冷冻疗法。在单个临床程序中,导管尖端通常经由可从外部接入的接入端口引入到人体内腔中,以沿人体内腔推到治疗部位,用于在这里执行冷冻疗法,然后沿人体内腔拉回,使其在接入端口离开人体内腔。本发明的冷冻导管包含至少一个热电模块,用于将导管尖端的外表面直接冷冻到紧邻37℃人体温度治疗部位的从-10℃到-30℃的冷冻温度,以便临时冷冻人体组织以执行冷冻程序,然后对导管尖端进行解冻,以准许从人体内腔去除冷冻导管。本发明的冷冻导管另外包含热交换布置,其与外部冷却剂流体源流连通,用于提供下游冷却剂流体流,以便使冷却剂流体流穿过其中,以冷却至少一个热电模块的热电模块热侧,以便冷冻导管尖端的外表面。
非冷冻导管长期以来一直使用热电模块来冷却和/或加热导管尖端以便在治疗部位执行治疗。示范性现有技术专利公开案尤其包含US 7,238 184,WO 94/19833,名称为“具有复热式热交换器的热电装置(Thermo electric Devices with Recuperative HeatExchangers)”,WO 02/080766,名称为“脂质池处理(Treatment of Lipid Pool)”等等。此类非冷冻导管采用一系列散热器技术将与热电模块的用于冷却其导管尖端的热电模块冷侧对置的热电模块的热电模块热侧冷却到人体温度以下,但是远远高于本发明的冷冻导管能实现的冷冻温度。散热器技术尤其包含导热实芯散热器,使用紧邻治疗部位的血池等等。
WO 02/080766第6页第11行公开了一种导管组合件70,其具有“冷”底面200,用于固化或“冷冻”位于动脉100内的发炎且不稳定的脂质池110。WO 02/080766导管组合件70可以采用热电模块,例如,可以从德国柏林-阿德勒斯霍夫区的TEC Microsystems GmbH(www.tecmicrosystems.com)购买到。合适的热电模块尤其包含1MD03-008-4、1MD03-036-4及其类似物,其在其热电模块热侧和冷侧两端30℃到40℃温差下具有25%到30%的热效率。热电模块两端的较大温差会使其热效率严重降低,并且被视为不合实际。WO 02/080766导管组合件70通过血流冷却,因此可以显示,在比如15%到20%热效率下操作的前述热电模块能够将底面200冷却到比如大约10℃,这足以固化发炎或不稳定脂质池,但不能将底面200冷却到零下温度。
本发明是基于如下认识:可以设计热交换布置,以便在3到4分钟的持续时间中从热电模块热侧进行充分的热传递,以在紧邻37℃人体温度治疗部位的区域将导管尖端的外表面冷冻到从-10℃到-30℃的冷冻温度,以便在治疗部位产生不同形状和不同尺寸的冷冻人体组织。此类冷冻能力能够冷冻人体组织以形成6.0mm到8.0mm直径的冰球,其适合于低和中等冷冻能量冷冻治疗程序,例如阻挡人体组织中的生物活性,提供50克的锚定力等等。本发明的冷冻导管不能供应与上文描述的焦耳-汤姆森冷冻导管相同的高冷冻能量,但是据设想,本发明的冷冻导管将比焦耳-汤姆森冷冻导管便宜很多,因此,是低和中等冷冻能量冷冻治疗程序的优选的选项。此外,本发明的基于热电模块的冷冻导管比焦耳-汤姆森效应冷冻导管更容易控制。
可以显示,在3到4分钟持续时间内需要从大约1.5瓦到大约2.0瓦热能的热传递以在37℃人体温度治疗部位处将局部人体组织冷冻到从大约-10℃到大约-25℃。因此,基于前述实际的30%热效率,需要本发明的热交换布置从至少一个热电模块的热电模块热侧热传递从大约6.5瓦到7.5瓦的热能。这个热能考虑到需要从有待冷冻的人体组织吸收的热能和经施加以操作至少一个热电模块的电能。为了让热电模块的热电模块冷侧具有大约-10℃到-30℃之间的冷冻温度,其热电模块热侧必须具有大约10℃的温度,如通过前述热电模块热侧与热电模块冷侧两端的30℃到40℃温差所指定。下游冷却剂流体流可以冷却到不低于接近比如大约3℃的冷冻温度,以防其可能在递送到导管尖端之前就发生冷冻。因此,下游冷却剂流体流在其递送到导管尖端之后具有比如平均大约5℃的下游温度,以在下游冷却剂流体流与热电模块热侧之间留下大约5℃温差。根据导管尖端中的热电模块的纵向或横向部署,其热电模块热侧具有20+10mm2的占用面积。热电模块的纵向和横向部署相应地与导管部件的纵轴共向或者横向于导管部件的纵轴。通常纵向热电模块的热侧占用面积比横向热电模块大。因此,本发明的热交换布置必须设计成能够从20+10mm2热电模块热侧吸收7.5W热能,这代表的是从大约250Kw/m2到750Kw/m2的相当大热密度的散热。
本发明包含两种类型的热交换布置以如下实现这样高的热传递程度:第一,所谓的散热器模块。以及第二,所谓的射流冲击模块。
前者包含与至少一个热电模块的热电模块热侧热能连接的散热器。散热器由高导热性材料制成,这类材料通常具有至少170w/m℃的导热系数。合适的材料尤其包含金属、碳基导热材料及其类似物。散热器设计成具有比热侧占用面积至少大四倍的总热交换面积,以便吸收大约7.5瓦的热能。本发明设想如下的散热片的几个不同的实施方案:鳍片式散热器。盘管散热器。导线网圆盘的散热器堆叠。多孔散热器。
后者采用冷却剂流体供给管,其提供一或多个冷却剂流体射流,冷却剂流体供给管优选地直接抵靠着热电模块热侧,以便从热电模块热侧热传递7.5瓦热能。关于使用射流进行热能散热的原理,请参照两篇射流冲击论文,这两篇论文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射流冲击论文如下:“初始层流、过渡和紊流方案的到冲击液体射流的局部热传递(LocalHeat Transfer to Impinging Liquid Jet in the Initially Laminar,Transitionaland Turbulent Regimes)”,作者为B.Elison和B.W.Webb,《热和质量转移期刊(Journal ofHeat and Mass Transfer)》,1994年第8期,第37卷。“通过冲击圆形液体射流的对流热传递(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by Impingement of Circular Liquid Jets)”,作者为X.Liu和J.H.Lienhard和J.S.Lombara,《热传递期刊(Journal of Heat Transfer)》,1991年8月,113/571卷。或者,热电模块热侧可以被冲击板覆盖,所述冲击板与其下伏热电模块直接热接触。
本发明的冷冻导管系统可以实施为开放冲洗导管系统或循环导管系统。在前者中,冷却剂流体开放冲洗到治疗部位周围的人体内部,并且因此冷却剂流体必须是生物相容性液体,例如0.9%NaCl的生理盐水及其类似物。在后者中,冷冻导管包含冷却剂流体回流管,其与冷却剂流体供给管共同延伸,用于将冷却剂流体从导管尖端传输到外部冷却剂流体目标。冷却剂流体目标优选地连接到冷却剂流体源以便于再循环。冷却剂流体未必是生物相容性液体,并且其可以是气体,例如氧化亚氮、氩及其类似物。
本发明的冷冻导管可以在导管尖端中部署纵向和/或横向的一或多个热电模块。根据本发明的冷冻导管的热电模块可包含单个帕尔贴装置或两个或更多个帕尔贴装置的堆叠,一个帕尔贴装置的热电模块热侧面朝另一帕尔贴装置的热电模块冷侧。
附图说明
为了理解本发明并且明白可以实际上如何执行本发明,现在将参看附图仅仅借助于非限制性实例描述优选实施例,其中用相同的编号表示类似的部分,并且其中:
图1是开放冲洗冷冻导管系统的框图,其包含开放冲洗冷冻导管,所述开放冲洗冷冻导管包含横向热电模块和热交换布置,用于在治疗部位形成冰球;
图2是沿图1中的线A-A的图1的开放冲洗冷冻导管的横截面;
图3是循环冷冻导管系统的框图,所述循环冷冻导管系统包含循环冷冻导管,用于在治疗部位形成冰球;
图4是图3的循环冷冻导管沿图3中的线B-B的横截面;
图5是图1的导管尖端的纵截面,所述导管尖端包含纵向热电模块和散热器模块;
图6是图1的导管尖端的纵截面,所述导管尖端包含横向热电模块和盘管散热器;
图7是图6的盘管散热器的顶部正视图;
图8是图1的导管尖端的纵截面,所述导管尖端包含纵向热电模块和多孔散热器;
图9是图1的导管尖端的纵截面,所述导管尖端包含纵向热电模块和鳍片式散热器;
图10是图9的鳍片式散热器沿图9中的C-C线的横截面;
图11是图3的导管尖端的纵截面,所述导管尖端包含横向热电模块和替代盘管散热器;
图12是图1的盘管散热器的顶部正视图;
图13是图3的导管尖端的纵截面,所述导管尖端包含横向热电模块和导线网盘的散热器堆叠;
图14是图13的散热器堆叠的导线网盘的顶部正视图;
图15是图1的导管尖端的透视截面图,所述导管尖端包含横向热电模块和具有单个喷嘴的射流冲击模块;
图16A是图15的射流冲击模块的前正视图;
图16B是热电模块热侧上的图15的射流冲击模块的喷嘴的冲击区的顶部正视图;
图17是图1的导管尖端的纵截面,所述导管尖端包含纵向热电模块和具有三个喷嘴的射流冲击模块;
图18是图17的导管尖端的沿图17中的E-E线的横截面;
图19是图3的导管尖端的透视截面图,所述导管尖端包含横向热电模块和具有单个喷嘴的射流冲击模块;
图20是图3的导管尖端的纵截面,所述导管尖端用于冷冻导管尖端的拖尾区部;
图21是图1的导管尖端的纵截面,所述导管尖端包含纵向热电模块和横向热电模块和散热器模块;
图22是开放冲洗冷冻导管系统的框图,所述开放冲洗冷冻导管系统包含冷冻导管和用于在治疗部位执行RF消融的RF消融器;
图23是图22的导管部件的沿图22中的F-F线的横截面;
图24是开放冲洗冷冻导管系统的框图,所述开放冲洗冷冻导管系统包含具有导管尖端的冷冻导管,所述导管尖端具有传感器;
图25是图24的导管部件的沿图24中的G-G线的横截面;
图26是开放冲洗冷冻导管的纵截面,所述开放冲洗冷冻导管包含一对空管腔,用于在治疗部位引入手术工具;以及
图27是图26的导管部件的沿图26中的H-H线的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展示了开放冲洗冷冻导管系统100A,其与开放冲洗冷冻导管130A一起使用,开放冲洗冷冻导管130A包含开放冲洗伸长柔性导管部件131A和开放冲洗短刚性导管尖端132A,用于在治疗部位形成冰球IB。冷冻导管系统100A必须利用生物相容性液体以用于冷却目的,以便于在治疗部位开放式冲洗到人体内部组织。所述生物相容性液体优选是0.9%NaCl生理盐水及其类似物。
导管部件131A具有大约0.5m到1.5m的长度,标示为E,这个长度取决于导管部件预期的冷冻疗法应用。导管尖端132A具有大约0.8cm到1.5cm的长度。导管部件131A和导管尖端132A具有大约2.3mm到3.3mm的外径。导管尖端132A在引导导管圆顶133收端。导管圆顶133可以具有光滑的球形形状。替代地,导管圆顶133可以形成为不同的饰面和形状,类似于市售RF消融导管和诊断导管。举例来说,Medtronic冷冻消融导管和St.JudeMedical的诊断导管具有不同形状的导管圆顶133。
导管尖端132A包含横向热电模块134,其横向于导管部件131A的纵轴。合适的热电模块134包含例如TEC Microsystems GmbH的零件编号1MD03-008-4,可以从德国柏林-阿德勒斯霍夫区的TEC Microsystems GmbH(www.tecmicrosystems.com)购买到。热电模块134在其冷冻导管尖端132A的操作期间具有热电模块热侧136和热电模块冷侧137。导管尖端132A包含热交换布置138,用于从热电模块热侧136进行热传递。导管尖端132A包含热敏电阻139,用于监视热电模块热侧136或热电模块冷侧137的温度。导管尖端132A包含一或多个冲洗孔141,用于使得来自导管尖端132A的冷却剂流体能够流到治疗部位周围的人体内部。导管尖端132A的热交换布置138可以实施为散热器模块或射流冲击模块,如下文所述。
导管圆顶133与热电模块冷侧137高度导热接触,以便冷冻人体组织以形成冰球IB。导管圆顶133由生物相容性的高度导热材料形成,该材料的导热系数至少>50w/m℃,并且优选更高。合适的导管圆顶材料包含金属,例如铂、铱、金等和高导热性塑料。金尤其适合于一些应用,因为金的导热系数极高,k>250w/m℃。导管圆顶133优选地使用高导热性填充材料胶合到热电模块冷侧137上,以减少从热电模块冷侧137到导管圆顶133的温降。合适的市售高级别空隙填充材料具有大约10w/m℃的高导热系数k。
图2展示了导管部件131A具有挤出成型构造,其包含以下纵向管腔:第一,中心管腔142,用于容置冷却剂流体供给管143,其用于将下游冷却剂流体流传递到导管尖端132A。第二,一对对置管腔144,用于容置操控导线146,以帮助导管尖端132A通行到治疗部位。第三,管腔147,用于容置输电线对148,其连接到热电模块134。以及第四,管腔149,用于容置热敏电阻导线对151,其连接到热敏电阻139。管腔149还可以用于容置另外的控制导线。
冷冻导管系统100A包含:外部冷却剂流体源101,用于将生物相容性冷却剂流体传递到冷冻导管130A以便冷冻导管尖端132A;热电模块电源102,其连接到输电线对148;以及控制器103,用于控制外部冷却剂流体源101和热电模块电源102的操作。控制器103包含开/关切换器104、用于冷冻导管尖端132A的结冰控件106、以及用于给导管尖端132A解冻的解冻控件107、以及温度水平控件108,并且连接到热敏电阻导线对151。解冻控件107使输电线对148的极性反转,以便冷却热电模块热侧136和加热热电模块冷侧137。
外部冷却剂流体源101包含冷却剂流体储集器109,例如17℃到24℃环境温度下的0.9%NaCl生理盐水输液袋。外部冷却剂流体源101包含冷却装置111,用于冷却生理盐水使其优选地接近冷冻温度,比方说,3℃到4℃以确保生理盐水不会冷冻。冷冻导管系统100A可以在较高的冷却剂流体温度下操作,比方说10℃,但是这样会使其冷冻能力直线下降。外部冷却剂流体源101还包含蠕动泵112,用于以大约35cc/min的可接受的最高流速(考虑到对人体内部环境的开放冲洗)将下游冷却剂流体流传递到冷冻导管130A。
冷却剂流体供给管143具有0.4mm到0.7mm范围内的典型内径。冷却剂流体供应管143中的下游冷却剂流体流的流速大约是1.5-4.5m/s,使得其具有层流范围的大约700-1200的雷诺数。这个流速通常会引起高达40-70psi的压降,这接近标准医疗级导管组的最大允许值。
导管部件131A具有近端152,与引导导管尖端132A对置,近端152包含未端布置153。未端布置153可包含连接到操控导线146的手柄154、用于连接到外部冷却剂流体源101的鲁尔连接156和用于连接到控制器103的电接头157。
图3展示循环冷冻导管系统100B,其包含循环冷冻导管130B,循环冷冻导管130B具有循环导管部件131B和循环导管尖端132B,用于在治疗部位形成冰球IB。冷冻导管系统100B的构造和操作与冷冻导管系统100A类似并且因此用相同编号表示类似部分。循环冷冻导管系统100B可以利用气体、蒸汽或液体形式的冷却剂流体,这一点不同于开放冲洗冷冻导管系统100A。参照液体冷却剂描述本冷冻导管系统100B。由本系统可以容易修改出利用气体冷却剂的冷冻导管系统100B。基于气体的冷冻导管系统100B包含气体泵而不是蠕动泵。基于气体的冷冻导管系统100B在高压下操作,但是没有焦耳-汤姆森效应冷冻导管系统那么高。
循环冷冻导管系统100B与开放冲洗冷冻导管系统100A的不同之处在于,循环冷冻导管系统100B包含冷却剂流体目标113。冷冻导管130B与冷冻导管130A的不同之处在于,冷冻导管130B的导管部件131B包含另一管腔158,用于容置冷却剂流体回流管159(参见图4)并且其导管尖端132B不具有冲洗孔。冷却剂流体回流管159连接到冷却剂流体目标113,冷却剂流体目标113又优选地连接到冷却剂流体储集器109。与冷冻导管130A的冷却剂流体供给管143相比,由于外部冷冻导管直径约束的缘故,冷却剂流体供给管143和冷却剂流体回流管159通常在冷冻导管130B中具有更小的横截面面积。导管尖端132B的热交换布置138可以实施为散热器模块或射流冲击模块,以便冷却热电模块热侧136,如下所述。
冷冻导管系统100A的用法如下:
外科医生经由可从外部接入的接入端口将导管尖端引入到人体内腔中。外科医生使导管尖端通行到治疗部位。外科医生将控制器切换成结冰模式,持续3到5分钟,以在治疗部位处冷冻导管尖端。导管尖端在导管尖端处冷冻人体组织,以形成冰球,冰球将人体组织结合到导管尖端。冻结过程本身可以是期望的冷冻疗法,或者外科医生可以执行另外的医疗程序。在医疗程序结束时,外科医生将控制器切换成解冻模式,持续大约30-60秒,以在导管尖端处解冻人体组织,以防在导管尖端仍然冰冻到人体组织上时从人体组织拉掉导管尖端的情况下人体组织发生组织撕裂,尤其是在脉管程序中。
热交换布置的热力学分析
热交换布置138具有传入的下游冷却剂流体流和传出的冷却剂流体流,这个流体流在开放冲洗冷冻导管系统100A中是流向人体内部环境,或者在循环冷冻导管系统100B中是流向冷却剂流体目标113。
热交换布置138具有以下规范:
h:热传递系数
Ah:热交换面积
使用下面的符号:
Q是进行从热电模块热侧到热交换布置中的冷却剂流体流的热传递所必需的总热能,亦即,大约7.5瓦。总热能Q=Q1+Q2,其中Q1是必需从有待冷冻的人体组织吸收的人体热能,而Q2是操作至少一个热电模块必需的电能。
Tin是传入下游冷却剂流体流到达热交换布置138时的温度。基于Tin在引入到冷冻导管中之前初始冷却到比方说2℃到3℃以及在其沿导管部件行进过程中的随后加热,Tin估计在4℃到5℃。
Tout是传出冷却剂流体流离开热交换布置138时的温度。Tout在被热电模块热侧136直接或间接加热之后估计在6℃到9℃。
Thot是冷冻导管尖端的至少一个热电模块的热电模块热侧136的温度,其中
(1)Thot=Tin+Δt1+Δt2+…+Δtn
其中Δt1、Δt2…Δtn是温差,其取决于导管尖端与其热交换布置的构造
Tcold是热电模块冷侧137的温度,其中出于实际考虑
(2)Tcold=Thot-35℃
Δt1是穿过热交换布置138的冷却剂流体流与热交换面积Ah之间的对流温差,计算方式如下:
热交换布置138必需能够产生从大约4℃到大约10℃的范围内的对流温差Δt1,使得热交换布置138能够从用于冷冻导管尖端133的外表面的热电模块热侧136到用于冷冻治疗部位处的人体组织的大约-15℃到大约-30℃之间的冷冻温度进行热传递。
本发明的热交换布置的散热器实施方案具有相对低的热传递系数h,并且因此设计成与热电模块热侧占用面积Af相比,具有较大的热交换面积Ah。本发明的热交换布置的射流冲击实施方案具有相对高的热传递系数h,并且因此可以设计成利用热电模块的可用的热侧占用面积Af作为热交换面积Ah,而不像按照散热器实施方案那样需要另外的热交换面积。
热交换布置的散热器实施方案
图5展示了开放冲洗导管尖端132A,其包含与导管部件131A的纵轴相同方向的纵向热电模块134,以及构成热交换布置138的散热器模块200。示范性热电模块134是TECMicrosystems GmbH的零件编号1MD03-036-4,其具有接近20mm2的热电模块热侧占用面积。
导管尖端132A设计成能确保跨越邻近组件的最小温差以便于冷冻人体组织。因此,导管尖端132A利用高级别空隙填充材料,其具有大约10w/m℃范围内的导热系数k。合适的空隙填充材料尤其包含AI thecnologyInc的超高导热性环氧树脂糊状粘合剂ME7159,www.aithecnology.com。
导管尖端132A包含导管侧壁180,其具有纵向切口181,所述纵向切口181随导管侧壁180延伸,用于收纳纵向热电模块134和散热器模块200。热电模块134具有热电模块热侧136,其与热电模块冷侧137对置,热电模块冷侧137面朝导管侧壁180,以冷冻导管侧壁180,从而冷冻导管圆顶133。导管尖端132A包含:第一间隙填充材料层182,用于将热电模块冷侧137安装在导管侧壁180上;以及第二间隙填充材料层183,用于将散热器模块200安装在热电模块热侧136上。空隙填充材料层182和183具有厚度L,厚度L通常在50μm到100μm的范围内。散热器模块200具有面朝热电模块热侧136的最下壁201。
这个导管尖端构造引入两个额外温差Δt2和Δt3,使得热侧温度Thot的计算方式如下:
(1) Thot=Tin+Δt1+Δt2+Δt3
其中Δt2是第二间隙填充层183两端的温差,并且计算方式如下:
并且其中Δt3是散热器模块200的最下表面201两端的温差,并且估计为3℃,这是由于从热电模块热侧136到最下壁201的大约400Kw/m2的非常高的热通量密度。
假设散热器模块200具有热传递系数h=10000w/m2℃,并且热交换面积Ah等于热电模块的热侧占用面积20mm2=20×10-6m2,则根据等式(3)。
基于以上技术细节,Δt2的计算方式如下:
将Tin、Δt1、Δt2和Δt3的值代入到等式(1)中后,热电模块热侧136具有如下热侧温度Thot:
Thot=Tin+Δt1+Δt2+Δt3=5℃+2℃+3℃+37℃=47℃
使得其热电模块冷侧137根据等式(2)具有高于冷冻温度:
Tcold=Thot-35℃=47℃-35℃=+12℃
出于说明性目的,为了将导管尖端132A冷冻到-17℃,热侧温度Thot必须止于18℃。可以通过提供散热器模块200实现这一点,散热器模块200具有94mm2的热交换面积Ah,使得对流温差Δt1是:
并且热侧温度Thot因此是:
Thot=Tin+Δt1+Δt2+Δt3=5℃+2℃+3℃+8℃=18℃
从而得到期望的热电模块冷侧冷冻温度:
Tcold=Thot-35℃=18℃-35℃=-17℃
将热电模块冷侧137安装在导管侧壁180上的第一间隙填充材料层182将有待吸收的人体热能Q1从有待冷冻的人体组织传递到热交换布置138。如上所述,Q1在大约1.5W与2W之间,这大约是必需从热电模块热侧136耗散到热交换布置138的热能Q的四分之一。第一间隙填充材料层182在其两端产生大约0.5℃的可忽略的温降,使得导管侧壁180和导管圆顶133的温度与热电模块冷侧137几乎相同。
图6到图14展示了五种不同的散热器模块200,其可以容易设计成具有比热电模块的热侧占用面积大至少四倍的热交换面积。
图6和图7展示了导管尖端132A,其具有横向热电模块和散热器模块200,散热器模块200实施为盘管散热器202。盘管散热器202包含盘管203,其盘绕在中心圆柱形芯体204上,中心圆柱形芯体204安装在热电模块热侧136上。盘管203具有大约2.5mm的平均直径AD1和整体管件长度LI,其中:
L1=Πx AD1x N
其中N是围绕芯体204的匝数。8匝的盘管散热器202具有热交换面积Ah=II×0.5×63=99mm2。
图8展示导管尖端132A,其具有纵向热电模块134和散热器模块200,散热器模块200实施为多孔散热器206。多孔散热器206可以由一系列导热材料形成,例如金属、碳基材料及其类似物。多孔散热器206具有通过其材料比面积(m2/gram)确定的热交换面积。
图9和图10展示导管尖端132A,其具有纵向热电模块134和散热器模块200,散热器模块200实施为鳍片式散热器207。鳍片式散热器207包含底座部件208,其具有许多鳍片209。鳍片式散热器207具有热交换面积Ah,其中Ah=2×[NF×B+(NF-1)×S]×L,其中NF是鳍片数目,B是鳍片高度,S鳍片之间的间隔,并且L是鳍片长度。
图11和图12展示了导管尖端132B,其具有横向热电模块134和散热器模块200,散热器模块200也实施为盘管散热器202。盘管散热器202包含盘管211,其具有两个或更多个绕组212,通过例如焊接的导热结合工艺安装在热电模块热侧136上。盘管211具有大约0.5mm的管件内径和大约40mm到60mm之间的整体管件长度,使得其热交换面积大约等于90mm2。
图13和图14展示导管尖端132B,其具有横向热电模块134和散热器模块200,散热器模块200实施为水平导线网部件214的散热器堆叠213。图13和图14展示导线网部件214,其采用导线网盘的形式,通常具有大约2mm到3mm的直径,并且是由0.11mm厚的金属形成。散热器堆叠213可包含同样竖直的导线网部件。导线网部件可以形成为不同形状,尤其包含矩形、椭圆形及其类似物。
导线网盘214通常具有每英寸100根导线的网状密度。举例来说,可以从美国加州伯克利94710的TWP,Inc.购买到铜制成的零件编号100x100C0022W48T。散热器堆叠213包含大约30个圆盘,总高度为3mm到3.5mm。散热器堆叠213具有通过N×AS确定的热交换面积,其中N是圆盘数目,AS是每一导线网盘的总表面积。
热交换布置的射流冲击实施方案
射流冲击模块是基于一或多个冷却剂流体射流对冲击表面的冲击,以便提供比散热器模块更有效的热传递,从而使得射流冲击模块能够将导管尖端冷冻到比散热器模块更低的冷冻温度。
图15、图16A和图16B展示开放冲洗冷冻导管130A,其具有导管尖端132A,导管尖端132A具有横向热电模块134和射流冲击模块300,其构成热交换布置138,用于形成冰球IB。射流冲击模块300包含壳体301,其密封在热电模块134上以形成热交换空腔302。壳体301可以由非导热材料形成,例如生物塑料,其比例如铂、铱及其类似物的生物相容性材料便宜很多。壳体301可以通过适合于医疗零件的低成本工艺(例如微量注射模制)制造的。此外,壳体301可以由具有低热膨胀系数的与热电模块的陶瓷板相容的塑料以在操作期间减少热应力。
射流冲击模块300包含单个喷嘴303,用于优选地将冷却剂流体射流在冲击位点304处直接冲击到热电模块热侧136上,热电模块热侧136构成冲击表面。喷嘴303具有喷嘴内径D和与热电模块热侧136相距的冲击高度H。喷嘴通常具有0.3mm到大约0.7mm范围内的喷嘴内径D和从大约0.3mm到大约0.7mm的范围内的冲击高度H。
图16B展示每一冷却剂流体射流引起假想圆形冲击区306上的热传递,圆形冲击区306具有冲击区半径R,但是实际冲击区306的形状由壳体301限界。但是每一冷却剂流体射流具有有效的假想圆形冲击区307,其最大冲击区半径是喷嘴内径D的大小的两倍,超过这个半径,冲击区306与307之间的环状区域中的热传递会大幅减少。因此,如果R>3D,则添加喷嘴在热力学上是值得的,以优选地去掉超出冲击区307的任何环状区域。因此,射流冲击模块300可包含单个喷嘴303或m×n的喷嘴303的阵列,其中m和n中的至少一个>1,这取决于热电模块热侧136的大小和尺寸。
射流冲击模块300具有热传递系数h,其取决于如下两个比率:
第一,比率H/D,在最大体积流量为35cc/min并且具体特定的喷嘴直径的情况下,当从喷嘴303流出的冷却剂流体射流的速度在从大约1.5m/sec到大约7.0m/sec的范围时,比率H/D优选地在从大约0.5到大约1.5的范围内。
第二,比率R/D,其优选地在2≤R/D≤4的范围内,因为喷嘴太接近彼此会让制造变得复杂,而且可能会导致其相应的冷却剂流体射流彼此干扰。
前述射流冲击论文阐述了射流冲击模块300具有根据下面等式的热传递系数h:
其中Nu是所谓的努赛尔数,k是射流冲击流体的导热系数,并且D是以米为单位的喷嘴内径。举例来说,0.9%NaCl生理盐水具有导热系数k≈0.58w/m℃。
前述射流冲击论文还陈述了根据等式(5)计算努赛尔数Nu:
(5)Nu=0.75×Re1/2×Pr1/3
其中Re是雷诺数,Pr是普兰陀数。
根据本发明的射流冲击模块300具有从大约400到大约1400的范围内的雷诺数,从大约9到大约11的范围内的普兰陀数,以及从大约35,000w/m2℃到大约55,000w/m2℃的范围内的热传递系数h,这比散热器模块的热传递系数大三倍与六倍之间。
不同于散热器模块200,射流冲击模块300在热侧温度Thot与冷却剂流体之间具有单个温差,即对流温差Δt1使得Thot=Tin+Δt1。对流温降Δt1根据等式(3)计算,其中热交换面积A等于热侧占用面积。
图17和图18展示开放冲洗导管尖端132A,其包含射流冲击模块311,所述射流冲击模块311具有喷嘴313的1×3阵列312,用于从与图5的散热器模块200相同的TECMicrosystems GmbH零件编号1MD03-036-4热电模块314进行热传递。每一喷嘴313具有喷嘴内径D=0.40mm和冲击高度H=0.40mm,使得每一喷嘴313具有0.5<D/H<1.5范围内的比率D/H=1。TEC Microsystems GmbH零件编号1MD03-036-4具有2.8mm宽度、6.6mm长度和接近20mm2热侧占用面积。
射流冲击模块311需要三个喷嘴313以实际上沿热电模块314的长度进行热传递,如参看现在以下计算所解释:
射流冲击模块311沿其长度具有三个等距隔开的喷嘴313,使得每一冲击区半径R=1.15,邻近喷嘴313间隔开2.3mm,并且两个末端喷嘴313各自与热电模块314的相反末端间隔开1.15mm。因此,比率R/D将为1.15/0.40=2.75,这在R/D的最优值范围内因此是可接受的。
射流冲击模块311可能利用单个喷嘴313沿热电模块314的宽度有效地进行热传递,如现在在下面的第二计算中所解释:
射流冲击模块311沿其宽度具有单个中心喷嘴313,使得其冲击区半径R=2.8mm/2=1.4mm,并且比率R/D是1.4/0.40=3.5,这在可接受的R/D范围内。
在射流冲击模块311的情况下,雷诺数具有410值,并且普兰陀数具有所有值,使得根据等式(5)Nu=34并且根据等式(4),其热传递系数h=34×0.58/0.4×10-3=49000w/m2℃。如已经限定的,在射流冲击冷却Ah=Af并且因此根据等式(3),射流冲击模块314具有对流温差Δt1:
热电模块热侧136具有热侧温度Thot=Tin+Δt1=5℃+8℃=13℃,使得热电模块冷侧137具有冷侧温度Tcold=Thot-35℃=13℃-35℃=-22℃,这在预期的冷冻温度范围内。
图19展示循环导管尖端132B,其具有横向热电模块134和具有单个喷嘴303的射流冲击模块300。
冷冻导管设计
图20到图27展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冷冻导管的不同特征。所述特征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并且冷冻导管可包含一或多个特征的组合。此外,冷冻导管可包含纵向热电模块或横向热电模块。并且,冷冻导管可包含散热器模块或射流冲击模块。
图20是用于冷冻导管尖端132B的拖尾区部以便形成冰球IB的循环冷冻导管130B的纵截面,拖尾区部部署在其引导导管圆顶133后面。冷冻导管130B包含金属板160,其与热电模块冷侧137高导热接触。金属板160具有周边圆柱形表面160A,用于冷冻与其接触的人体组织。从金属板160延伸到导管圆顶133的导管尖端132B的长度优选地由例如聚酰胺的非高导热性材料制成。对于需要导电性的临床应用,导管圆顶133可以由金属制成。
图21是开放冲洗冷冻导管130A的纵截面,开放冲洗冷冻导管130A具有导管尖端132A,其包含纵向热电模块134A和横向热电模块134B以及热交换布置138,用于同时从这两个热电模块134A和134B进行热传递。热电模块134A和134B可以视为具有单个热侧,其热侧占用面积等于其各个热侧占用面积的总和。
图22和图23展示了开放冲洗冷冻导管系统100A,其包含开放冲洗冷冻导管130A和RF消融器114,用于在治疗部位处执行RF消融,RF消融器114用导线150连接到圆顶133。
图24和图25展示了开放冲洗冷冻导管系统100A,其包含开放冲洗冷冻导管130A,其具有导管尖端132A,导管尖端132A带有采集装置161,用于在治疗部位处采集患者信息。示范性采集装置161尤其包含用于感测生理参数的传感器、相机及其类似物。示范性传感器尤其包含超声波传感器、压力表及其类似物。控制器103通过信号线162连接到采集装置161。
图26和图27展示了循环冷冻导管系统100B,其包含空管腔163,用于在治疗部位引入手术工具。此类手术工具可以例如是连接到外部抽吸泵的活检针头165。
虽然已相对于有限数目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了解,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以进行本发明的许多变化、修改和其它应用。
Claims (13)
1.一种用于冷冻导管系统的冷冻导管,其包含外部冷却剂流体源,用于传递下游冷却剂流体流,所述冷冻导管包括:
(a)伸长柔性导管部件,其具有短的刚性导管尖端,用于引入到治疗部位;
(b)至少一个热电模块,其具有热电模块热侧和热电模块冷侧,所述热电模块冷侧与所述导管尖端的导热性外表面热接触;
(c)冷却剂流体供给管,其与所述外部冷却剂流体源流连接,用于将所述下游冷却剂流体流传递到所述导管尖端;以及
(d)所述导管尖端处的热交换布置,用于从所述冷却剂流体供给管接收传入的下游冷却剂流体流,以便冷却所述热电模块热侧,并且传递传出的冷却剂流体流,
所述热交换布置具有热传递系数h和热交换面积Ah,并且能够根据下面的关系在穿过其的冷却剂流体流与所述热电模块热侧之间形成对流温差Δt1
其中Q是从所述热电模块热侧到所述冷却剂流体流进行热传递必需的总热能,并且Δt1在从4℃到10℃的范围内,使得所述热交换布置能够将所述导管尖端的所述外表面冷冻到从-15℃到-30℃之间的冷冻温度,以便在所述治疗部位冷冻人体组织,
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导管尖端具有高导热性外表面并且所述热电模块冷侧与所述导管尖端的所述高导热性外表面高导热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导管,其中所述热交换布置由与所述热电模块热侧热接触的散热器模块构成,所述散热器模块具有在从5000w/m2℃到10,000w/m2℃的范围内的热传递系数h,并且所述热电模块热侧具有热侧占用面积Af,并且所述散热器模块具有热交换面积Ah,其比所述热侧占用面积Af大至少四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冻导管,其中所述热交换布置包含鳍片式散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冻导管,其中所述热交换布置包含盘管散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冻导管,其中所述热交换布置包含导线网部件的散热器堆叠。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冻导管,其中所述热交换布置包含多孔散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导管,其中所述热交换布置包含射流冲击模块,所述射流冲击模块包含至少一个喷嘴,用于在冲击表面上冲击冷却剂流体射流,所述冲击表面与所述热电模块热侧热接触,以便从所述热电模块热侧进行热传递,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喷嘴中的至少一个喷嘴具有喷嘴内径D和距离所述冲击表面的冲击高度H,用于限定从0.5到1.5范围内的比率D/H。
8.根据权利要求1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冻导管,用于冷冻所述导管尖端的拖尾区部而不是其引导导管圆顶。
9.根据权利要求1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冻导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热电模块包含纵向热电模块和横向热电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冻导管,其中所述导管尖端包含RF电极用于消融用途。
11.根据权利要求1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冻导管,其中所述导管尖端包含采集装置,用于在所述治疗部位处采集患者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冻导管,其中所述导管部件包含至少一个空管腔,用于将手术工具引入到所述治疗部位。
13.一种适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冻导管的冷冻导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IL2013/050363 WO2013164820A1 (en) | 2012-04-30 | 2013-04-30 | Cyrocatheter with coolant fluid cooled thermoelectric modul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77167A CN105377167A (zh) | 2016-03-02 |
CN105377167B true CN105377167B (zh) | 2018-11-09 |
Family
ID=55400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7610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77167B (zh) | 2013-04-30 | 2013-04-30 | 具有冷却剂流体冷却的热电模块的冷却导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37716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658086A1 (en) * | 2017-07-28 | 2020-06-03 | KCI Licensing,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emperature-contrast therapy |
US10756598B2 (en) | 2017-10-02 | 2020-08-25 | Ge Aviation Systems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ling a rotor assembly |
CN110215276A (zh) * | 2019-07-16 | 2019-09-10 | 孙悦 | 一种治疗耳前瘘管的冷冻装置 |
CN110215275A (zh) * | 2019-07-16 | 2019-09-10 | 孙悦 | 一种治疗耳前瘘管的冷冻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39496A (en) * | 1990-12-20 | 1992-08-18 | Hed Aharon Z | Ultrasonic freeze ablation catheters and probes |
US5254116A (en) * | 1991-09-06 | 1993-10-19 | Cryomedical Sciences, Inc. | Cryosurgical instrument with vent holes and method using same |
WO2012058430A2 (en) * | 2010-10-27 | 2012-05-03 | Cryomedix, Llc | Cryoablation apparatus with enhanced heat exchange area and related method |
-
2013
- 2013-04-30 CN CN201380076100.6A patent/CN10537716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77167A (zh) | 2016-03-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160596B2 (en) | Catheter with jet impingement cooled thermoelectric module | |
CN102843986B (zh) | 具有内部加温流体能力的冷冻探头 | |
JP6871166B2 (ja) | 凍結針 | |
AU740358B2 (en) | Cryoprobe | |
US8298221B2 (en) | Disposable sheath with replaceable console probes for cryosurgery | |
US6182666B1 (en) | Cryosurgical probe and method for uterine ablation | |
US6505629B1 (en) | Cryosurgical system with protective warming feature | |
US20080154258A1 (en) | 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System with Joule-Thomson Cooler | |
WO2007075930A9 (en) | Cryoprobe for low pressure systems | |
US20080119839A1 (en) | Cryosurgical Applicator | |
US20080161890A1 (en) |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es for protecting esophageal tissue during ablation | |
CN105377167B (zh) | 具有冷却剂流体冷却的热电模块的冷却导管 | |
CN103607969A (zh) | 用于医疗装置的绝热冷却系统 | |
CN101292897A (zh) | 冷热探针治疗系统 | |
JP7476294B2 (ja) | 補強要素付き凍結プローブ | |
JP2022527172A (ja) | クライオプローブ | |
US20080114347A1 (en) | Closed Loop Cryosurgical System | |
CA3054037A1 (en) | Medical device including an evaporative structure therein | |
CN102949235B (zh) | 一种用于肿瘤冷热复合式治疗的探针 | |
CN113907864A (zh) | 一种多功能液氮冷冻治疗器 | |
CN109481001A (zh) | 一种低温液体式冷冻消融设备 | |
CN212547146U (zh) | 一种多功能液氮冷冻治疗器 | |
CN204618397U (zh) | 一种超低温冷冻探针 | |
WO2008077317A1 (en) | 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system with joule-thomson cooler | |
AU754411B2 (en) | Cryoprob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