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73312A - 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73312A CN105373312A CN201410444016.1A CN201410444016A CN105373312A CN 105373312 A CN105373312 A CN 105373312A CN 201410444016 A CN201410444016 A CN 201410444016A CN 105373312 A CN105373312 A CN 1053733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iding trace
- display screen
- screen
- viewing area
- initial poi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移动终端显示屏上的显示原点;按照所述显示原点的第一滑动轨迹的滑动方向将所述显示屏的指定显示区域移动至指定位置;在所述指定位置对所述指定显示区域进行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在单手操作大屏的移动终端时不方便操作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的触摸屏幕向越来越大的方向发展,目前已经达到5.0寸、5.5寸甚至6.0寸。大尺寸触摸屏幕手机有效提高了用户体验,用户操作触摸屏手机的方法是用手指在手机屏幕做点击、滑动,拖动操作。但较大的尺寸也带来一个问题,当用户单手持握手机时,由于屏幕面积过大,手握在手机的中下方,无法操作打屏幕上方显示的内容。或者是左手持握手机,手指无法接触到屏幕右侧的内容,又或右手持握手机,无法触及屏幕左侧内容。
针对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法包括:如将手机屏幕上的内容进行缩放,使显示集中到某一边角,从而使单手能够完成操作。又或者使用虚拟的触摸板,用单手通过在虚拟的触摸板上控制游标操作屏幕的各个部分。又或者通过移动屏幕上的窗口到单手位置,从而实现单手操作。这些实现方式或者缩小了实际可用的显示面积,造成大屏手机小屏用的结果,降低了用户体验。又或者操作方式不够直观,与触屏屏的通用操作方式有较大差异,用户接受程度低。又或者改变了屏幕显示内容的逻辑关系,通用性较差。
针对现有技术中用户在单手操作大屏的移动终端时不方便操作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在单手操作大屏的移动终端时不方便操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来电接听的处理方法,包括:获取移动终端显示屏上的显示原点;按照所述显示原点的第一滑动轨迹的滑动方向将所述显示屏的指定显示区域移动至指定位置;在所述指定位置对所述指定显示区域进行操作。
优选地,获取移动终端显示屏上的显示原点包括:获取用户在所述显示屏上的第二滑动轨迹;判断所述第二滑动轨迹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其中,在所述第二滑动轨迹满足预定条件时,将所述第二滑动轨迹的终点位置作为所述显示原点。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滑动轨迹满足预定条件时,触发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指定操作模式,其中,在该操作模式下,允许按照所述第一滑动轨迹将所述指定显示区域移动至指定位置。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显示原点从所述第二滑动轨迹的终点位置移动到起始位置,并移出所述显示屏的有效显示区域外,退出所述指定操作模式。
优选地,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第二滑动轨迹的位移是否满足第一预定阈值、所述第二滑动轨迹的滑动角度是否满足第二预定阈值。
优选地,按照所述显示原点的第一滑动轨迹将所述显示屏的指定显示区域移动至指定位置时,还包括:将超出所述显示屏物理尺寸的显示区域移动到预定方向所述显示屏的区域内进行显示,其中,所述预定方向与所述第一滑动轨迹的滑动方向相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动终端显示屏上的显示原点;移动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显示原点的第一滑动轨迹的滑动方向将所述显示屏的指定显示区域移动至指定位置;操作模块,用于在所述指定位置对所述指定显示区域进行操作。
优选地,所述获取模块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在所述显示屏上的第二滑动轨迹;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滑动轨迹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其中,在所述第二滑动轨迹满足预定条件时,将所述第二滑动轨迹的终点位置作为所述显示原点。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触发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滑动轨迹满足预定条件时,触发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指定操作模式,其中,在该操作模式下,允许按照所述第一滑动轨迹将所述指定显示区域移动至指定位置。
优选地,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第二滑动轨迹的位移是否满足第一预定阈值、所述第二滑动轨迹的滑动角度满足第二预定阈值。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模块还用于,在按照所述显示原点的第一滑动轨迹将所述显示屏的指定显示区域移动至指定位置时,将超出所述显示屏物理尺寸的显示区域移动到预定方向所述显示屏的区域内进行显示,其中,所述预定方向与所述第一滑动轨迹的滑动方向相反。
通过本发明,采用获取移动终端显示屏上的显示原点;按照所述显示原点的第一滑动轨迹的滑动方向将所述显示屏的指定显示区域移动至指定位置;在所述指定位置对所述指定显示区域进行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在单手操作大屏的移动终端时不方便操作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操作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操作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一;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操作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二;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进入和退出单手操作模式的方法流程图;
图6a~6h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进入单手操作模式操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本发明实施例的来电接听的处理方法,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获取移动终端显示屏上的显示原点;
步骤S104:按照显示原点的第一滑动轨迹的滑动方向将显示屏的指定显示区域移动至指定位置;
步骤S106:在指定位置对指定显示区域进行操作。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移动显示屏内的显示原点进而移动该显示屏中的显示区域,通过将指定显示区域移动到指定位置方式,使得用户可以单手操作大屏移动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在单手操作大屏的移动终端时不方便操作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优选地,上述步骤S102包括:获取用户在显示屏上的第二滑动轨迹;判断第二滑动轨迹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其中,在第二滑动轨迹满足预定条件时,将第二滑动轨迹的终点位置作为显示原点。其中,预定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二滑动轨迹的位移是否满足第一预定阈值、第二滑动轨迹的滑动角度是否满足第二预定阈值。例如,该第一预定阈值为5cm、或第二预定阈值为45°,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只是对第一预定阈值和第二预定阈值进行举例说明,可以根据用户的操作习惯或喜好进行相应的调整,此外上述预定条件也不仅仅是包括上述所记载的,还可以是用户持续触摸显示屏的时间达到一定时间之后进入单手操作模式。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在第二滑动轨迹满足预定条件时,触发移动终端进入指定操作模式,其中,在该操作模式下,允许按照第一滑动轨迹将指定显示区域移动至指定位置。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将显示原点从第二滑动轨迹的终点位置移动到起始位置,并移出显示屏的有效显示区域外,退出指定操作模式。其中,该显示屏的有效显示区域指的是整个显示屏的显示区域。
优选地,按照显示原点的第一滑动轨迹将显示屏的指定显示区域移动至指定位置时,还包括:将超出显示屏物理尺寸的显示区域移动到预定方向显示屏的区域内进行显示,其中,预定方向与第一滑动轨迹的滑动方向相反。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操作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22,用于获取移动终端显示屏上的显示原点;移动模块24,用于按照显示原点的第一滑动轨迹的滑动方向将显示屏的指定显示区域移动至指定位置;操作模块26,用于在指定位置对指定显示区域进行操作。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操作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一,如图3所示,获取模块22包括:获取单元222,用于获取用户在显示屏上的第二滑动轨迹;判断单元224,用于判断第二滑动轨迹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其中,在第二滑动轨迹满足预定条件时,将第二滑动轨迹的终点位置作为显示原点。其中预定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二滑动轨迹的位移是否满足第一预定阈值、第二滑动轨迹的滑动角度满足第二预定阈值。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操作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二,如图4所示,装置还包括:触发模块42,用于在第二滑动轨迹满足预定条件时,触发移动终端进入指定操作模式,其中,在该操作模式下,允许按照第一滑动轨迹将指定显示区域移动至指定位置。
根据图2至4所示,移动模块24还用于,在按照显示原点的第一滑动轨迹将显示屏的指定显示区域移动至指定位置时,将超出显示屏物理尺寸的显示区域移动到预定方向显示屏的区域内进行显示,其中,预定方向与第一滑动轨迹的滑动方向相反。
为了更好的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下面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切换单手操作模式的方法,并提供一种屏幕内容显示方法来方便单手操作。
其中,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给了一种进入和退出单手操作模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S202:接收用户对触摸屏的滑动消息;
步骤S204:获取用户手指在屏幕上滑动的轨迹;
步骤S206:判断用户手指滑动的轨迹的滑动距离满足预设值;
例如,判断是否是从屏幕的左下角或者右下角以约45度角向屏幕中心滑动,如果满足以上条件,则认为用户进入单手操作模式,执行步骤S508;
步骤S208:获取用户手指离开屏幕的位置,在屏幕的这个位置上绘制单手操作模式提示标识,
步骤S210:并将此点作为屏幕显示内容移动的原点;
步骤S212:如果用户拖动模式标示,从屏幕的左下角,或者屏幕的右下角拖出屏幕显示区域,则退出单手操作模式,屏幕恢复原有显示方式。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设备在单手操作模式下屏幕内容显示方法,所属方法包括:
步骤S302:将屏幕的显示原点从默认的屏幕左上角移动到单手操作模式提示标示处;
步骤S304:按照新的显示原点移动屏幕显示内容,右侧超出屏幕物理尺寸的内容卷动到屏幕左侧显示,下方超出屏幕物理尺寸的显示内容卷动到屏幕上方显示;
步骤S306:在屏幕上以新原点为中心,在横纵方向垂直绘制分隔条,用于分割屏幕显示卷动后的显示内容;
步骤S308:修正触摸屏的位置上报,按照新的显示原点上报触摸位置,以和屏幕显示内容匹配;
步骤S310:用户在单手操作模式下重新拖动了单手操作模式提示标识,则按照以上流程重新设置。
为了使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技术目的、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的进行清晰的阐述。
为了解决现有单手操作模式进入和退出不方便的问题。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进入和退出单手操作模式的方法流程图,图6a~6h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进入单手操作模式操作的示意图。结合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图5进入单手操作的方法以及图6a~6h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步骤S502:接收触摸屏的滑动消息;
当手指在触摸屏上活动时,会上报一系列触摸点消息。如果是一系列连续不断的触摸点,则认为是滑动消息。
步骤S504:获取用户手指在屏幕闪过的滑动轨迹;
步骤S506:用户手指滑动的轨迹的滑动距离满足预设值;
优选地,判断用户是否从屏幕的左下角或者右下角外侧滑向屏幕中央。通过获取滑动的起始点,可以判断用户是否从左下角或者右下角开始滑动。通过判断滑动轨迹,可以判断是否滑向屏幕中央。
图6a是一个手机屏幕滑动示意图,途中箭头方向及轨迹为左手滑动的轨迹。图6b是另一个手机屏幕滑动示意图,途中箭头方向及轨迹为右手滑动的轨迹。以上途中两种滑动方式为判断进入单手操作模式的依据。
步骤S508:获取滑动结束点位置。
当滑动结束时,用户手指离开触摸屏,此时即可认为滑动结束,记录下此时的坐标点。
步骤S510:在活动结束点绘制单手操作标识。
图6c为在屏幕上绘制单手操作标志的示意图。图中的黑色圆点为标识的所在位置。
步骤S512:进入单手操作模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优选实现方法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优选实施例方法一,卷动分隔条的显示方法。
图6d显示了在屏幕上绘制的卷动分隔条示意图。在图6d中心的圆点为屏幕的显示圆点,一次为中心横纵处置绘制两条分割线,用于标示卷动后图像的分割位置。
图6e为正常情况下的手机屏幕,其中有A、B、C、D四个按钮,用于代表屏幕上需要触摸操作的对象。正常情况下,单手操作只能直接操作到按钮C(左手)或者按钮D(右手)。
优选实施方法二,仅放生上下卷动时屏幕显示状态。
图6f是本发明实例发生上下卷动时屏幕显示示意图。此时屏幕的坐标原点位于屏幕最左侧中间,垂直分割条也位于屏幕最左侧。原本屏幕上方的按钮A、B移动到屏幕下侧,此时原本无法操作的两个按钮可以被触碰到。而原本屏幕下侧的按钮C和D卷动到屏幕上步。
优选实施方法三,仅发生左右卷动时屏幕显示状态。
图6g是本发明实例发生左右卷动时屏幕显示示意图。此时屏幕的左边原点位置位于屏幕的下册中见位置。垂直分割条位置屏幕中间。水平分割条位置屏幕最低测。此时原本位于屏幕左侧的按钮C移动到屏幕右侧,如果此时是右手操作,本来无法操作的按钮C变得可以触摸。如果此时是左手操作,原本无法触及的按钮D变得可以操作。
优选实施方法四,上下左右均发生卷动时屏幕显示状态。
图6h是本发明实例上下左右均发生卷动时屏幕显示。此时由于卷动作用,原本在右手操作情况下无法触及的俺就A变得可以操作,而原本在左手操作模式下无法触及的俺就B变得可以操作。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显示屏上的显示原点;
按照所述显示原点的第一滑动轨迹的滑动方向将所述显示屏的指定显示区域移动至指定位置;
在所述指定位置对所述指定显示区域进行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移动终端显示屏上的显示原点包括:
获取用户在所述显示屏上的第二滑动轨迹;
判断所述第二滑动轨迹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其中,在所述第二滑动轨迹满足预定条件时,将所述第二滑动轨迹的终点位置作为所述显示原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第二滑动轨迹的位移是否满足第一预定阈值、所述第二滑动轨迹的滑动角度是否满足第二预定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滑动轨迹满足预定条件时,触发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指定操作模式,其中,在该操作模式下,允许按照所述第一滑动轨迹将所述指定显示区域移动至指定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显示原点从所述第二滑动轨迹的终点位置移动到起始位置,并移出所述显示屏的有效显示区域外,退出所述指定操作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所述显示原点的第一滑动轨迹将所述显示屏的指定显示区域移动至指定位置时,还包括:
将超出所述显示屏物理尺寸的显示区域移动到预定方向所述显示屏的区域内进行显示,其中,所述预定方向与所述第一滑动轨迹的滑动方向相反。
7.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动终端显示屏上的显示原点;
移动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显示原点的第一滑动轨迹的滑动方向将所述显示屏的指定显示区域移动至指定位置;
操作模块,用于在所述指定位置对所述指定显示区域进行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在所述显示屏上的第二滑动轨迹;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滑动轨迹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其中,在所述第二滑动轨迹满足预定条件时,将所述第二滑动轨迹的终点位置作为所述显示原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第二滑动轨迹的位移是否满足第一预定阈值、所述第二滑动轨迹的滑动角度满足第二预定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触发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滑动轨迹满足预定条件时,触发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指定操作模式,其中,在该操作模式下,允许按照所述第一滑动轨迹将所述指定显示区域移动至指定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模块还用于,在按照所述显示原点的第一滑动轨迹将所述显示屏的指定显示区域移动至指定位置时,将超出所述显示屏物理尺寸的显示区域移动到预定方向所述显示屏的区域内进行显示,其中,所述预定方向与所述第一滑动轨迹的滑动方向相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44016.1A CN105373312A (zh) | 2014-09-02 | 2014-09-02 | 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44016.1A CN105373312A (zh) | 2014-09-02 | 2014-09-02 | 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73312A true CN105373312A (zh) | 2016-03-02 |
Family
ID=55375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44016.1A Pending CN105373312A (zh) | 2014-09-02 | 2014-09-02 | 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373312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31998A (zh) * | 2017-10-31 | 2018-03-23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界面移动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WO2024152675A1 (zh) * | 2023-01-17 | 2024-07-25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界面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095202A1 (en) * | 2004-11-01 | 2006-05-04 | Hitachi, Ltd. | Method of delivering difference map data |
CN102855066A (zh) * | 2012-09-26 | 2013-01-02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终端和终端操控方法 |
CN103019568A (zh) * | 2012-12-21 | 2013-04-03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终端和图标显示方法 |
CN103914228A (zh) * | 2014-03-31 | 2014-07-09 |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触摸屏的操作方法 |
-
2014
- 2014-09-02 CN CN201410444016.1A patent/CN10537331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095202A1 (en) * | 2004-11-01 | 2006-05-04 | Hitachi, Ltd. | Method of delivering difference map data |
CN102855066A (zh) * | 2012-09-26 | 2013-01-02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终端和终端操控方法 |
CN103019568A (zh) * | 2012-12-21 | 2013-04-03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终端和图标显示方法 |
CN103914228A (zh) * | 2014-03-31 | 2014-07-09 |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触摸屏的操作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31998A (zh) * | 2017-10-31 | 2018-03-23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界面移动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WO2024152675A1 (zh) * | 2023-01-17 | 2024-07-25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界面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467729B2 (en) | Method for remotely controlling smart television | |
CN102915201B (zh) | 一种大屏幕触控手机的单手操作方法 | |
CN103037102B (zh) | 一种触屏手机的自由截屏方法及手机 | |
KR101698703B1 (ko) | 단말 및 단말 스크린의 디스플레이 정보의 제어 방법 | |
CN103365525B (zh) | 移动终端及用于移动终端的多窗口显示方法 | |
CN102368195B (zh) | 触摸屏终端的主屏切换方法和装置、触摸屏终端 | |
KR20130011437A (ko) |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아이콘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 |
KR102085309B1 (ko) | 전자 장치에서 스크롤 장치 및 방법 | |
CN103324340A (zh) | 基于移动终端的单手操作触摸屏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 |
CN107000972B (zh) | 通过键入电梯呼叫来启动电梯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 |
EP3040840A1 (en) | Interface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terminal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 |
CN104516658A (zh) | 一种单手操作手持设备屏幕的方法 | |
CN108279848B (zh) | 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 |
KR20140089224A (ko) | 터치 입력에 기초하여 동작을 실행하는 디바이스 및 동작 실행 방법 | |
CN105653190A (zh) | 移动通讯终端及其单手操作模式控制方法和装置 | |
EP3001298A1 (en) | Widget area adjustment method and device | |
KR20160019762A (ko) | 터치 스크린 한손 제어 방법 | |
CN104731478A (zh) | 一种智能终端的单手操作方法及装置 | |
CN105578111A (zh) | 一种即时视频通话中的网页分享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4468919B (zh) | 一种按键视图调整方法及装置 | |
CN103092412B (zh) |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操作对象的显示方法 | |
CN106527860A (zh) | 一种屏幕界面显示方法及装置 | |
JPWO2012161237A1 (ja)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
EP3206455B1 (en) | Short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for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 |
JP5916573B2 (ja) | 表示装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2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