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62986A - 一种用于治疗风湿寒病的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治疗风湿寒病的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62986A CN105362986A CN201510788716.7A CN201510788716A CN105362986A CN 105362986 A CN105362986 A CN 105362986A CN 201510788716 A CN201510788716 A CN 201510788716A CN 105362986 A CN105362986 A CN 10536298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radix
- disease
- chinese medicine
- medicine compo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风湿寒病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威灵仙10-14份,独活4-8份,秦艽5-7份,桑寄生10-14份,五加皮5-9份,苍术4-8份,砂仁3-6份,丁香2-4份,干姜5-9份,牛膝8-14份,川芎5-8份,路路通5-9份,橘皮6-10份。本发明针对风湿寒病的病因和病症,采用祛风、除湿、散寒、强筋骨、通经活络的方法,达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平均有效率为96.7%,平均复发率为3.1%。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风湿寒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风湿病(Rheumatism)是风湿性疾病的简称,泛指影响骨骼、关节、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如滑囊、肌腱、筋膜、血管、神经等一大组疾病。风湿病的主要症状有肌肉筋骨关节疼痛,身体僵硬,关节肿胀和压痛,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身体乏力、疲劳等。
目前,临床治疗风湿病的主要手段有:物理治疗,主要采用各种电疗和针灸等方法,效果不是很明显;药物治疗,主要用非甾类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Gs)、改善病情慢作用抗风湿药物(DMARDs)、生物制剂等,临床显示往往会产生耐药性,不能根治疾病,且西药毒副作用较大。
中医中的痹证是由于在人体正气不足时,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肌肉、关节、经络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证。主要表现为肌肉、筋骨、关节等部位酸痛或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病久不愈,可致关节肿大、变形,疼痛加剧,皮下结节,肢体僵硬,麻木不仁,且诸症顽固难愈。因此风湿病应当归于中医痹证的范畴。
痹证一般多以正气虚衰为内因;风寒湿热之邪为外因。依据病因以及病邪的偏盛,痹证一般分为风寒湿痹和风湿热痹两大类。风湿热痹的症状为:肌肉筋骨关节疼痛,局部红肿、灼热,甚者痛不可及,得冷稍舒,或伴发热、恶风、口渴、烦闷等全身表现,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由病因和症状可得治疗方法应以清热、祛风、除湿、通经活络为主。
风寒湿痹的症状为:肌肉筋骨关节疼痛、肿胀,肢体麻木,展伸不利,恶风畏寒,得热痛减,遇冷痛增,舌苔薄白或白腻。风寒湿痹又分为:1、行痹,风邪为主,肢体关节多呈窜痛,痛处游走不定;2、痛痹,寒邪为主,肢体关节痛剧,痛有定处,喜热怕冷;3、着痹,湿邪为主,肢体关节肿胀,痛处固定,肌肤麻木、沉重。由病因和症状可得治疗方法应以祛风、除湿、散寒、强筋骨、通经活络为主。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治疗风湿寒病的中药组合物,针对风湿寒病的病因和病症,采用祛风、除湿、散寒、强筋骨、通经活络的方法,达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平均有效率为96.7%,平均复发率为3.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治疗风湿寒病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威灵仙10-14份,独活4-8份,秦艽5-7份,桑寄生10-14份,五加皮5-9份,苍术4-8份,砂仁3-6份,丁香2-4份,干姜5-9份,牛膝8-14份,川芎5-8份,路路通5-9份,橘皮6-10份。
威灵仙,别名为铁脚威灵仙、百条根、老虎须、铁扇帚,为双子叶植物毛茛科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干燥根及根茎。味辛、咸,性温。归膀胱经。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散癖积。主治痛风顽痹、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腰膝冷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脚气、疟疾、症瘕积聚、破伤风、扁桃体炎、诸骨鲠咽。
独活,胡王使者、独摇草、独滑、长生草、川独活、肉独活等,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味辛、苦,性微温。归肝、肾、膀胱经。能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头痛齿痛。
秦艽,为龙胆科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干燥根。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秦艽”和“麻花艽”,后一种习称“小秦艽”。味辛、苦,性平。归胃、肝、胆经。能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无论寒湿、湿热、痹证新久,皆可应用。主治风湿痹痛、风湿性关节炎、低热、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桑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粗茎,切段,干燥或蒸后干燥。味苦、甘,性平。归肝、肾经。能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
五加皮,别名为南五加皮、五谷皮、红五加皮,为五加科落叶小灌木细柱五加和无梗五加干燥的根皮。味辛、苦,性温。归肝、肾经。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脉。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赢弱、跌打损伤、骨折、水肿、脚气、阴下湿痒。
苍术,为菊科草本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或关苍术的根茎。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撞去须根。味辛、苦,性温。归脾、胃经。能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主治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
砂仁,别名为春砂仁、缩沙蜜、缩砂仁等,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主治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丁香,别名为公丁香(花蕾)、母丁香(果实)等,为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丁香的花蕾和其果实。味辛,性温。归肺、脾、胃、肾经;能温中、暖肾、降逆。主治呃逆、呕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症。
干姜,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能温中逐寒、回阳通脉。主治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次喘咳,风寒湿痹,阳虚吐、衄、下血。
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的根。味苦、酸;性平。归肝、肾经。能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敌国(火)下行,利尿通淋。主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徵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主治安抚神经、正头风头痛、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路路通,别名为九孔子、枫实、枫木上球、枫香果、枫果等,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的干燥成熟果序。冬季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杂质,干燥。味苦,性平。归肝、肾经。能祛风活络、利水通经。主治关节痹痛、麻木拘挛、水肿胀满、乳少经闭。
橘皮,别名为陈皮、贵老、红皮、黄橘皮、广橘皮、新会皮、柑皮、广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能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
优选地,桑寄生、五加皮、苍术、砂仁、丁香、干姜的重量比为11-13:6-8:5-7:4-5:2.5-3.5:6-8。
优选地,牛膝、川芎、路路通、橘皮的重量比为10-12:6-7:6-8:7-9。
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威灵仙11-13份,独活5-7份,秦艽5.5-6.5份,桑寄生11-13份,五加皮6-8份,苍术5-7份,砂仁4-5份,丁香2.5-3.5份,干姜6-8份,牛膝10-12份,川芎6-7份,路路通6-8份,橘皮7-9份。
优选地,威灵仙、独活、秦艽、桑寄生、五加皮、苍术、砂仁、丁香、干姜的重量比为12:6:6:12:7:6:4.5:3:7。
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威灵仙12份,独活6份,秦艽6份,桑寄生12份,五加皮7份,苍术6份,砂仁4.5份,丁香3份,干姜7份,牛膝11份,川芎6.5份,路路通7份,橘皮8份。
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如下:将威灵仙、独活、秦艽、桑寄生、五加皮、苍术、砂仁、丁香、干姜、牛膝、川芎、路路通、橘皮作为主料,将主料与水置于砂罐中,文火煎煮3h后,过滤得到滤液,其中煮制过程保持沸腾状态,主料与滤液的重量体积比(g/mL)为1:3。
风湿病归于中医痹证的范畴,依据中医理论对病因进行分析得出,痹证以正气虚衰为内因;风寒湿热之邪为外因。风寒湿痹的症状为:肌肉筋骨关节疼痛、肿胀,肢体麻木,展伸不利,恶风畏寒,得热痛减,遇冷痛增,舌苔薄白或白腻。本发明针对病因和病症采用祛风、除湿、强筋骨、散寒、通经活络的方法,祛除风湿,强健筋骨、化湿温里、活血化瘀,畅通气机。本发明以威灵仙、独活、秦艽为君药,祛除风湿、散寒、通络、止痛;以桑寄生、五加皮、苍术、砂仁、丁香、干姜为臣药,辅助君药进一步祛除风湿、通筋活络,还能强健筋骨、化湿温里;以牛膝、川芎、路路通、橘皮为佐药,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活络,活血通经,益气生津的效果;上述诸药相互配合,祛风除湿、强筋骨、散寒、通经活络、止痛,标本兼治,达到更好的治疗风湿寒病的效果,平均有效率为96.7%,平均复发率为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威灵仙14份,独活8份,秦艽7份,桑寄生14份,五加皮9份,苍术8份,砂仁6份,丁香4份,干姜9份,牛膝14份,川芎8份,路路通9份,橘皮10份。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威灵仙10份,独活4份,秦艽5份,桑寄生10份,五加皮5份,苍术4份,砂仁3份,丁香2份,干姜5份,牛膝8份,川芎5份,路路通5份,橘皮6份。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威灵仙13份,独活7份,秦艽6.5份,桑寄生13份,五加皮8份,苍术7份,砂仁5份,丁香3.5份,干姜8份,牛膝12份,川芎7份,路路通8份,橘皮9份。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威灵仙11份,独活5份,秦艽5.5份,桑寄生11份,五加皮6份,苍术5份,砂仁4份,丁香2.5份,干姜6份,牛膝10份,川芎6份,路路通6份,橘皮7份。
实施例5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
威灵仙12份,独活6份,秦艽6份,桑寄生12份,五加皮7份,苍术6份,砂仁4.5份,丁香3份,干姜7份,牛膝11份,川芎6.5份,路路通7份,橘皮8份。
从由风、寒、湿引起的各种病理性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困难等确诊的风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同意使用本发明的患者30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5组:治疗1组60例,其中女性31例,男性29例,年龄29-70岁,平均年龄53±8.0岁,病程2-12年;治疗2组60例,女性35例,男性25例,年龄30-73岁,平均年龄55±5.5岁,病程2.5-12年;治疗3组60例,其中女性32例,男性28例,年龄28-69岁,平均年龄52±7.0岁,病程1.5-11.5年;治疗4组60例,女性33例,男性27例,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54±4.0岁,病程2-11.5年;治疗5组60例,其中女性30例,男性30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54±6.0岁,病程2.5-12.5年。5组间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组间差异(P>0.05)。
治疗1、2、3、4、5组分别对应采用实施例1、2、3、4、5制备药剂,一日2次,每次500mL;30天为一个疗程,用药6个疗程。实验结果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本发明对于风湿寒病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平均有效率为96.7%,平均复发率为3.1%。
其中,疗效评定标准为:痊愈:关节肿胀、疼痛基本消失,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正常;显效:关节肿胀疼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功能基本正常;有效:关节肿胀疼痛减轻,关节活动功能部分恢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治疗风湿寒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威灵仙10-14份,独活4-8份,秦艽5-7份,桑寄生10-14份,五加皮5-9份,苍术4-8份,砂仁3-6份,丁香2-4份,干姜5-9份,牛膝8-14份,川芎5-8份,路路通5-9份,橘皮6-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治疗风湿寒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桑寄生、五加皮、苍术、砂仁、丁香、干姜的重量比为11-13:6-8:5-7:4-5:2.5-3.5:6-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治疗风湿寒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牛膝、川芎、路路通、橘皮的重量比为10-12:6-7:6-8:7-9。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用于治疗风湿寒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威灵仙11-13份,独活5-7份,秦艽5.5-6.5份,桑寄生11-13份,五加皮6-8份,苍术5-7份,砂仁4-5份,丁香2.5-3.5份,干姜6-8份,牛膝10-12份,川芎6-7份,路路通6-8份,橘皮7-9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用于治疗风湿寒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威灵仙、独活、秦艽、桑寄生、五加皮、苍术、砂仁、丁香、干姜的重量比为12:6:6:12:7:6:4.5:3:7。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用于治疗风湿寒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威灵仙12份,独活6份,秦艽6份,桑寄生12份,五加皮7份,苍术6份,砂仁4.5份,丁香3份,干姜7份,牛膝11份,川芎6.5份,路路通7份,橘皮8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88716.7A CN105362986A (zh) | 2015-11-16 | 2015-11-16 | 一种用于治疗风湿寒病的中药组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88716.7A CN105362986A (zh) | 2015-11-16 | 2015-11-16 | 一种用于治疗风湿寒病的中药组合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62986A true CN105362986A (zh) | 2016-03-02 |
Family
ID=55365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788716.7A Withdrawn CN105362986A (zh) | 2015-11-16 | 2015-11-16 | 一种用于治疗风湿寒病的中药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362986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62124A (zh) * | 2016-11-05 | 2017-02-01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一种增强针灸疗效的中药组合物、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28813A (zh) * | 2010-12-16 | 2011-04-27 | 西安谦坤商务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中药组合物 |
CN103055298A (zh) * | 2013-01-31 | 2013-04-24 | 冯莉萍 | 一种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中药 |
CN104606582A (zh) * | 2015-01-13 | 2015-05-13 | 宜昌市西陵区西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用于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中药配方 |
CN104706756A (zh) * | 2013-12-12 | 2015-06-17 | 陕西康乐中医药养生研究院 | 一种用于治疗风湿寒痹证的中药 |
-
2015
- 2015-11-16 CN CN201510788716.7A patent/CN105362986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28813A (zh) * | 2010-12-16 | 2011-04-27 | 西安谦坤商务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中药组合物 |
CN102488781A (zh) * | 2010-12-16 | 2012-06-13 | 西安福安创意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中药组合物 |
CN103055298A (zh) * | 2013-01-31 | 2013-04-24 | 冯莉萍 | 一种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中药 |
CN104706756A (zh) * | 2013-12-12 | 2015-06-17 | 陕西康乐中医药养生研究院 | 一种用于治疗风湿寒痹证的中药 |
CN104606582A (zh) * | 2015-01-13 | 2015-05-13 | 宜昌市西陵区西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用于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中药配方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62124A (zh) * | 2016-11-05 | 2017-02-01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一种增强针灸疗效的中药组合物、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362124B (zh) * | 2016-11-05 | 2019-09-13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一种增强针灸疗效的中药组合物、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12630B (zh) | 一种治疗胆囊结石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147514A (zh) | 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552759B (zh) | 治疗骨折后引起的肿胀及疼痛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536858A (zh) |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 | |
CN102247497A (zh) |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成药 | |
CN103316223B (zh) | 颈痛安胶囊 | |
CN104208265A (zh) |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6265999A (zh) | 一种治疗颈椎病、腰椎病的丸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3721082B (zh) |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5012430A (zh) |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病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214010A (zh) |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制剂 | |
CN103550383A (zh) |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5362986A (zh) | 一种用于治疗风湿寒病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041226B (zh) | 一种治疗膝关节积液的中药 | |
CN102430018A (zh) | 一种治疗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6039240A (zh) | 一种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800610A (zh) | 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96035A (zh) | 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9908245A (zh) | 一种用于治疗颈肩腰腿痛病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173584A (zh) | 治疗风湿的中药 | |
CN102670910A (zh) | 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药配方 | |
CN104027451B (zh) | 一种治疗肝肾不足证型坐骨神经痛的中药 | |
CN103263575A (zh) | 一种治疗头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853580A (zh) | 治疗顽固性水肿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800673A (zh) | 一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慢性滑膜炎的中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