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358048B - 一种脉搏信息测量方法、相关装置和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脉搏信息测量方法、相关装置和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58048B
CN105358048B CN201480030182.5A CN201480030182A CN105358048B CN 105358048 B CN105358048 B CN 105358048B CN 201480030182 A CN201480030182 A CN 201480030182A CN 105358048 B CN105358048 B CN 1053580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pressure sensor
pulse information
pulse
de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01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58048A (zh
Inventor
孙尚传
李西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afu Intelligent Health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AT FOOK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AT FOOK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AT FOOK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58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80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580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80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evaluat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e.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2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evaluat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e.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141Details of apparatus construction, e.g. pump units or housings therefor, cuff pressurising systems, arrangements of fluid conduits or circui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脉搏信息测量方法、相关装置和通信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佩戴于用户肢体的脉搏信息检测装置接受用户手握按压力,所述脉搏信息检测装置的压力传感器通过外周套设的弹性气囊挤压用户肢体的动脉位置;所述压力传感器对所述动脉位置的压力进行持续检测;所述脉搏信息检测装置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计算得到人体脉搏信息。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在测量脉搏信息时,无需充气和气泵,实现测量装置的体积和重量的减小和测量耗时的减短。

Description

一种脉搏信息测量方法、相关装置和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压力传感器测量脉搏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脉搏信息测量方法、相关装置和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测量血压的方法通常是采用传统的示波法,这种方法已有100多年历史,其利用充气袖带或腕带阻断动脉血流,在慢速放气过程中,检测血管壁的振动波,并找出振动波的包络与振动波的关系,来估算血压。
然而,现有的示波法必须采用充气袖带和内置气泵,使得测量设备的体积和重量均较大,而且该方法需要缓慢放气,一般需要几百秒,测量耗时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脉搏信息测量方法、相关装置和通信系统,能够在测量脉搏信息时,无需充气和气泵,实现测量装置的体积和重量的减小和测量耗时的减短。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脉搏信息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佩戴于用户肢体的脉搏信息检测装置接受用户手握按压力,所述脉搏信息检测装置的压力传感器通过外周套设的弹性气囊挤压用户肢体的动脉位置;所述压力传感器对所述动脉位置的压力进行持续检测;所述脉搏信息检测装置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计算得到人体脉搏信息。
其中,所述人体脉搏信息包括人体收缩压和舒张压,所述佩戴于用户肢体的脉搏信息检测装置接受用户手握按压力的步骤还包括:所述手握按压力先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使得用户肢体动脉的血流由畅通到阻断,再由阻断到畅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以及套设于所述压力传感器外周的弹性气囊,所述压力传感器在接受用户手握按压力时通过外周套设的弹性气囊挤压用户肢体的动脉位置;处理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计算得到人体脉搏信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腕带,包括固定于腕带上的脉搏信息检测装置,所述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以及套设于所述压力传感器外周的弹性气囊,所述压力传感器在接受用户手握按压力时通过外周套设的弹性气囊挤压用户肢体的动脉位置;处理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计算得到人体脉搏信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包括表盘、表带和时间显示装置,所述时间显示装置固定于所述表盘上,所述表盘固定于所述表带上,还包括:固定于表带上的脉搏信息检测装置,所述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以及套设于所述压力传感器外周的弹性气囊,所述压力传感器在接受用户手握按压力时通过外周套设的弹性气囊挤压用户肢体的动脉位置;处理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计算得到人体脉搏信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和终端,所述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以及套设于所述压力传感器外周的弹性气囊,所述压力传感器在接受用户手握按压力时通过外周套设的弹性气囊挤压用户肢体的动脉位置;处理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计算得到人体脉搏信息;所述脉搏信息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终端包括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一、第二通信模块之间能够进行连接,实现所述脉搏信息检测装置与终端间的通信。
区别于传统的气泵式血压检测装置,本申请采用手握式测量方法,无需设置充气作用的气囊和气泵,大大减少了体积和重量,使得检测装置轻便化,而且本实施例通过外设弹性气囊获得精确的压力信号,实现无需耗费过多时间,即可得到准确的血压值。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本申请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对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脉搏信息检测装置的操作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在按压过程中压力传感器敏感到的压力的波形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在按压力减小过程中输出的经处理压力波形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脉搏信息测量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脉搏信息测量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12是本申请脉搏信息测量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13是本申请脉搏信息测量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
图14是本申请智能腕带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智能腕带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通信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通信系统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5,图1是本申请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对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脉搏信息检测装置的操作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在按压过程中压力传感器敏感到的压力的波形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在按压力减小过程中输出的经处理压力波形示意图。脉搏信息检测装置100包括压力传感器110、套设与压力传感器110外周的弹性气囊111以及处理器120。
具体而言,该弹性气囊111用于至少部分贴触人体肢体的动脉位置。当弹性气囊111受到动脉挤压时发生弹性形变,导致其密闭空间内的气体压力发生变化,压力传感器110通过敏感该气体压力的值以间接测得该动脉位置的压力。优选地,该弹性气囊111呈凸半球形,以便能够与人体手腕部的动脉位置很好地接触,当然,弹性气囊111的形状不限于此,能够起到与人体手腕部动脉很好地接触作用即可。另外,弹性气囊111由橡胶等软质材料制成。
由于弹性气囊111与手腕的接触面积很大,例如,接触面积为5~10mm圆周面积,优选8mm,而压力传感器110的受力仅仅与弹性气囊111内的压力有关,而与弹性气囊111表面受力的位置无关,因此对于测量动脉位置精度并不敏感,同时对测量姿态微小的变化也不敏感。换句话说,在测量时,并不要求作用力必须作用在压力传感器110的几何中心线上,只要压力传感器110外部的弹性气囊111能够接触到动脉位置即可,即对受力的位置和角度没有严格要求。这就可以在保证测量精度的情况下,降低了对用户的操作要求。
具体在进行脉搏信息测量时,如图2(a)所示将脉搏信息检测装置100套设在用户肢体上,并使弹性气囊111与人体肢体的动脉位置(即动脉位置的人体表皮软组织,如桡动脉的人体表皮软组织)相贴触。以脉搏信息检测装置100设置压力传感器110一侧作为下侧,当用户如图2(b)所示手握该脉搏信息检测装置时,脉搏信息检测装置100接受到来自上侧的手握按压力,该按压力作用于压力传感器110,并通过外周套设的弹性气囊111挤压该动脉位置。此时压力传感器110敏感到动脉位置通过弹性气囊111传递的压力,其中压力具体为按压力的反作用力和动脉位置的脉搏压力的合力。
处理器120根据压力传感器110在手握过程中通过弹性气囊111检测到的动脉位置压力计算得到人体脉搏信息,例如人体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具体,本实施例中该处理器120包括压力获取模块121和脉搏信息计算模块122。其中,压力获取模块121用于在所述脉搏信息检测装置接受手握按压力时,获取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脉搏信息计算模块122则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计算得到人体脉搏信息。
例如,用户如图2所示手握按压脉搏信息检测装置100数秒,其中,在按压过程中,按压力值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变化,使得所述用户肢体动脉的血流由畅通到阻断,再由阻断到畅通。在手握按压过程中,压力获取模块121多次采样压力传感器110检测到的压力,由采样到的所有压力值组成连续的压力信号。由于在按压整个过程中,动脉位置血流经历了从畅通到阻断,再从阻断到畅通,期间在按压力增大和减小过程中均经历了按压力等于收缩压、舒张压的时刻(加压过程中的t1、t2,降压过程中的t3、t4),故可单根据加压或者降压过程的压力信号计算得到血压值,或者根据加压和降压两过程分别得到两组血压值,由两组血压值得到更准确的人体血压值。脉搏信息计算模块122获取在按压力增大和/或减小过程中的压力信号,采用波形特征法或者幅度系数法从该压力信号中判别得到测量者人体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需要说明的是,波形特征法即通过识别压力波在收缩压和舒张压处的波形特征来判别血压,幅度系数法即通过确定并辨识收缩压幅度、舒张压幅度与最大幅度之间的关系来判别血压。由于具体获得按压过程中的动脉位置压力信号得到收缩压和舒张压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具体说明。
进一步具体地,根据大量研究表明,按压时压力传感器输出的压力信号波性上包络线的拐点(即二阶导数等于零值的点)对应于收缩压与舒张压的代表点。故本实施例中,脉搏信息计算模块122具体根据在手握按压力增大和/或减小过程得到所述压力信号,将该压力信号进行过滤处理后分别建立上包络线L3、基线L2和下包络线L1,其中,将按压过程中获得的周期性压力信号的峰值连接得到上包络线L3,谷值连接得到下包络线L1。脉搏信息计算模块122寻找下包络线和基线的第一拐点A,第二拐点B(拐点即为二阶导数等于零值的点),其中确定基线拐点时参考了上包络线的拐点,再分别将第一拐点A,第二拐点B对应压力信号的最大值作为动脉位置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采用灵敏度较高的压力传感器,例如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内部包括硅片电桥、微型机械结构、ADC电路、温度传感结构及串行接口等,其具体的原理与工作过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该压力传感器安装尺寸小,比如可以小于9×9mm。或者,在另一要求体积精巧的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可以采用安装尺寸更小的压力传感器,以便使脉搏信息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更加小巧、便携,例如采用薄膜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其安装尺寸可以小于6×6mm。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需要还可以定制尺寸更小的压力传感器。
区别于传统的气泵式血压检测装置,本申请采用手握式测量方法,无需设置充气作用的气囊和气泵,大大减少了体积和重量,使得检测装置轻便化,而且本实施例通过外设弹性气囊获得精确的压力信号,实现无需耗费过多时间,仅需几秒即可得到准确的血压值。另外,利用在手握按压力增大(加压)和减小(降压)过程中按压力等于收缩压或舒张压的情况,且本申请无需气泵加气加压,故本申请可以选取加压或降压中的一个过程测量血压,或者可同时选取加压和减压过程分别测量出两侧血压值,通过平均值得到更为准确的血压值。
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作为上实施例一的优化实施例,本实施例中脉搏信息检测装置600中的压力传感器具体包括上压力传感器6101、下压力传感器6102,弹性气囊具体包括下弹性气囊6112。
具体而言,该上压力传感器6101、下压力传感器6102背对设置,并分别与处理器620电连接。下压力传感器6102外周套设有密闭的下弹性气囊6112,并通过下弹性气囊6112检测到外部压力。
在进行血压测量时,当用户手握按压脉搏信息检测装置600时,上压力传感器6101、下压力传感器61022分别对应测量来自手握按压力(称为上压力)和来自动脉位置的压力(称为下压力)。其中手握按压过程中动脉位置的压力具体为手握按压力的反作用力和动脉位置的脉搏压力的合力。
处理器620的压力获取模块621同步获取在手握按压过程且所述手握按压力增大和/或减小过程中上压力传感器6101输出的上压力和下压力传感器6102输出的下压力,获得连续的上、下压力信号。处理器620的脉搏信息计算模块622根据所述下压力信号和上压力信号间的差值或者比值计算动脉位置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例如,用户手握按压脉搏信息检测装置600时,压力获取模块621在手握按压力增大过程中通过多次同步采样获得连续的上压力信号和下压力信号。脉搏信息计算模块622获取在所述手握按压力增大过程中下、上压力信号间的差值最接近0或者比值最接近1的两个时刻(如图5中的t1、t2)所对应的两个上压力值,将所述两个上压力值中的较大值作为动脉位置的收缩压,较小值得作为动脉位置的舒张压。
在其他实施例中,上、下压力传感器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类型的压力传感器,譬如,下压力传感器采用硅压阻式传感器,因为其灵敏度高,所以在其外部设置有下弹性气囊,通过下弹性气囊内部空气压力的变化来检测压力值,而上压力传感器则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压力传感器,譬如柱式压力传感器等,外部可以不设置有弹性气囊,而直接敏感施加的压力。上、下压力传感器具体选用哪种类型此处不做限定。
此实施例的脉搏信息检测装置通过上、下压力传感器的相互校正的同时利用弹性气囊对受力位置和方向不敏感的性质,可以准确测量出人体血压参数。
当然,在另一实施例中,处理器获取该上、下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间的差值或比值后,直接将该差值或比值即为该动脉位置的脉搏瞬时波形输出到显示器上或者发送给与脉搏信息检测装置能够通信的终端,以供用户或者该终端对该动脉位置的脉搏波形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估。
在另一优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脉搏信息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上弹性气囊,该上弹性气囊套设在上压力传感器的外周,上压力传感器密闭于上弹性气囊内,上弹性气囊的材质、结构形式以及与上压力传感器的配合原理与下弹性气囊对应相同,此处不再详述。
值得一提的是,上弹性气囊的弹性系数可以比下弹性气囊的弹性系数要大,相差20-50倍,使套有弹性系数大的上弹性气囊的上压力传感器的动态响应比套有弹性系数小的下弹性气囊的下压力传感器低。通过上、下压力传感器外均套设有弹性气囊,可以使上压力传感器的测量数据也更加准确,同时也对上压力传感器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区别于传统示波法需要大量运算才能间接求得血压,本申请利用足够灵敏的压力传感器和上述简单的算法即可直接测量出血压值,极大降低了运算量和运算时间,且建立在大量实验数据上,得到的血压值相对准确,是在血压测量领域的一大创新。同时,传统的示波法需要耗费较长时间以获得大量脉搏信号,保证从脉搏信号归一化的包络线的准确性。而采用本申请上述直接获得血压值的方法,完全脱离包络线,故无需耗费过多时间,仅需几秒即可得到准确的血压值。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人体脉搏信息还可以为动脉位置的脉搏瞬时波形,在另一脉搏信息检测装置中的压力传感器包括背对背设置的上压力传感器和外周套设有下弹性气囊的下压力传感器的实施例中,该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在接受按压力过程中,获得下、上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间的差值或比值后,由该差值或比值作为动脉位置的脉搏瞬时波形,即该动脉位置的脉搏压力信号,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向移动终端发送该动脉位置的脉搏瞬时波形,以通过该移动终端向用户显示该动脉位置的脉搏波形,用户或者该移动终端对动脉的脉搏波形的幅值、相位、频率等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估,得到该动脉位置的内部状态,更优化地,还可将脉搏信息检测装置按压在不同动脉位置上,获得不同动脉位置的脉搏波形,移动终端分析不同动脉位置的脉搏波形的参数如幅值、相位、频率,得到人体状况。
脉搏信息检测装置的实施例三:
优化地,本实施例三与上实施例一或二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处理器还包括比例计算模块。压力获取模块还用于要在套设在动脉位置的所述脉搏信息检测装置没有接受手握按压力时,获取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获得连续的至少包括一个脉搏周期的脉搏压力信号。
比例计算模块用于从所述脉搏压力信号中查找压力最高的脉搏高压值和压力最低的脉搏低压值,并计算所述脉搏高压值和脉搏低压值的比例关系,作为人体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比例关系。。
脉搏信息计算模块根据在所述按压力增大和/或减小过程中所获得的所述压力信号计算得到动脉位置的收缩压或舒张压,再根据所述人体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比例关系计算对应的舒张压或收缩压。其中,脉搏信息计算模块具体获得动脉位置收缩压或舒张压的方式如上面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优化于实施例一,该脉搏信息检测装置中压力传感器具体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下压力传感器7102、分别套设于所述至少两个下压力传感器7102外周的至少两个下弹性气囊,以及处理器720。具体而言,该至少两个下压力传感器7102间隔设置并分别对应人体肢体的不同动脉位置,下压力传感器6102间受力相互独立。具体,下压力传感器7102设置在电路板上,且为了保证压力传感器受力的独立性,电路板上相邻的压力传感器之间开有分割线。
处理器720还包括衰减计算模块724和血压转换模块725。
压力获取模块721用于在所述脉搏信息检测装置未接受手握按压力时,同步获取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下压力传感器7102分别通过外周套设的弹性气囊检测到不同动脉位置的压力,获得每个所述下压力传感器7102输出的连续的至少包括一个脉搏周期的脉搏压力信号。
衰减计算模块724用于根据任意两个所述下压力传感器7102输出脉搏压力信号的峰值之间或谷值之间的差值以及所述任意两个下压力传感器7102对应动脉位置之间距离计算得到动脉位置血压随动脉位置与心脏间距离的衰减关系。例如,衰减计算模块724获得两个压力传感器7102输出的脉搏压力信号的峰值间的差值或者谷值间的差值,并根据两压力传感器7102对应脉位间的距离L计算得到脉位血压随脉位与心脏间距离的衰减关系为。
脉搏信息计算模块722用于根据任意一个所述压力传感器7102在所述脉搏信息检测装置接受手握按压力且所述按压力增大和/或减小过程中输出的压力信号得到所述压力传感器对应动脉位置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血压转换模块725用于根据所述衰减关系、所述对应动脉位置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得到心脏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优化于实施例一,该脉搏信息检测装置中的压力传感器具体包括第一下压力传感器、第二下压力传感器、第三下压力传感器共三个下压力传感器8102,弹性气囊包括第一弹性气囊、第二下弹性气囊、第三下弹性气囊共三个下弹性气囊8112。具体而言,第一、第二、第三下压力传感器8102间隔设置并分别对应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三个压力传感器受力相互独立。处理器820与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电连接,并根据第一、第二和第三下压力传感器8102测得的压力进行脉象分析。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820具体包括压力获取模块826和脉搏信息计算模块827。
在测量时,将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套设在人体左手腕,使得三个下弹性气囊分别与人体左手腕部的寸、关、尺脉位相贴触,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在接受用户手握按压力时,三个下压力传感器分别敏感到左手腕的寸、关、尺脉位的脉搏力。压力获取模块826同步获取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检测到用户左手腕寸、关、尺脉位的压力,获得在接收按压力过程中,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左手腕寸脉位产生的连续的第一左下压力信号、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左手腕关脉位产生的连续的第二左下压力信号、第三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左手腕尺脉位产生的连续的第三左下压力信号。同理将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套设在右手腕,压力获取模块826在所述脉搏信息检测装置佩戴在右手腕且接受手握按压力过程中,同步获取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检测到用户右手腕寸、关、尺脉位的压力,获得连续的第一右下压力信号、第二右下压力信号、第三右下压力信号。
脉搏信息计算模块827根据所述第一左下压力信号、第二左下压力信号、第三左下压力信号、第一右下压力信号、第二右下压力信号、第三右下压力信号进行脉象分析,得到脉象信息。例如,脉搏信息计算模块827根据将第一、第二和第三下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信号通过不同比值方式得到不同组合信号,由获得的不同组合信号得到脉象分析结果。具体如脉搏信息计算模块827将第一、第二、第三左下压力信号、第一、第二、第三右下压力信号中每个下压力信号均与其他下压力信号在按压过程中的平均压力值进行比值,得到6×6=36种组合的相对脉搏压力信号。或者,脉搏信息计算模块827计算得到第一、第二、第三左下压力信号的第一平均压力信号,第一、第二、第三右下压力信号的第二平均压力信号,以及第一、第二、第三左下、第一、第二、第三右下压力信号的第三平均压力信号,将第一、第二、第三左下、第一、第二、第三右下压力信号、第一、第二、第三平均压力信号分别与其他每个下压力信号经处理获得的数值作比值,获得36种组合的相对脉搏压力信号。
脉搏信息计算模块827对36种组合的相对脉搏压力信号的进一步数据分析、识别和分类脉搏数据的类型,进行智能比对,获得16种或28种脉象,便于作出中医脉诊、对腕戴人的身体状况做出脉诊结果以及处置建议,甚至提供连续的、长期的、跟踪形式的云端服务。
本申请创新地采用三个压力传感器,通过不同组合的脉搏变化曲线进行分析即可获得不同脉象,相对现有脉象测量仪来说更加简便,同时采用相对值算法,使得得到的测量结果对手握压力的方法上的差异,以及测量中压力扰动并不敏感,其差异和扰动能够被相对数据的分子和分母所抵消或均化。相对于传统充气袖带或腕带,本申请腕式采集装测量简单、耗时短、轻便而且测量结果准确,优胜于传统充气袖带或腕带。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功能需求,将上述实施例进行组合。
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实施例六:
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作为前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拓展,该脉搏信息检测装置900还可以包括均与处理器920连接的显示器940、操作键950、语音提示模块960、通讯模块970、I/O接口980和壳体990。
其中,处理器920以及压力传感器910固定设在壳体990的内部,且弹性气囊则分别突出于壳体990的下表面,以便在按压过程中,弹性气囊能够接触到人体肢体的动脉位置,如手腕部桡动脉位置。
显示器940设于壳体990的上表面,用于显示相关数据信息,优选液晶或者LED屏作为显示器940。
操作键950则设在壳体990的侧边或者上表面,用于对该脉搏信息检测装置进行相关操作控制命令的输入,操作键95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且设置位置也不限为侧边或上表面,此处对操作键950的数量和设置位置不做限定。
语音提示模块960,如扬声器,可以发出操作过程及测试结果的语音提示,方便用户使用,增强人机交流体验。
通讯模块970优选采用无线通讯的形式,具体可以为蓝牙模块、无线网络模块或NFC近场通讯模块等,当然通讯模块970也可采用有线通讯,如通过USB接口或者以太网接口与外部终端通信。该通讯模块970还可设置有唯一的设备标识(ID)号,用户可以通过录入个人信息的形式进行设置个人账号,通讯模块970则可以将对应ID号和该脉搏信息检测装置测量得到的数据信息发送到远程服务器或移动终端上,以便对数据进一步分析及存储。其中,录入个人信息的形式又可以为输入用户姓名或通过指纹识别装置输入用户指纹等。
I/O接口980则主要用于该脉搏信息检测装置与外部设备的有线连接,譬如可以通过USB接口连接到计算机上进行数据的传输,通过充电接口对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充电等,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不再详述。
通过对上述实施例的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功能进一步优化,使该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功能更加完善,同时兼容性及实用性更强。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脉搏信息检测装置也可以只包括显示器、操作键、语音提示模块、通讯模块、I/O接口和壳体的一项或多项。
脉搏信息测量方法的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脉搏信息测量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如上面实施例所述的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在此不作赘述。本脉搏信息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1:佩戴于用户肢体的脉搏信息检测装置接受用户手握按压力,所述脉搏信息检测装置的压力传感器通过外周套设的弹性气囊挤压用户肢体动脉位置。
例如,用户将脉搏信息检测装置佩戴在用户肢体上,并使脉搏信息检测装置的弹性气囊至少部分与手腕部的动脉位置相贴触,并且手握按压脉搏信息检测装置数秒,如4~10秒,优选6秒。通过先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使得手腕部动脉位置的血流从畅通到阻断,又从阻断到畅通,保证能够测得用户的血压值。该压力传感器通过外周套设的弹性气囊挤压人体肢体的动脉位置,使得该动脉位置在手握按压时向弹性气囊产生压力。
步骤S1002:压力传感器对用户肢体动脉位置的压力进行持续检测。
压力传感器在按压过程中敏感到来自动脉位置的下压力,其中,该下压力为手握按压力的反作用力和脉搏压力的合力。
步骤S1003:所述脉搏信息检测装置的处理器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计算得到人体脉搏信息。
例如,处理器通过多次采样压力传感器输出的压力,由采样到的所有压力值组成连续的压力信号(如图3所示)。由于在按压整个过程中,动脉位置血流经历了从畅通到阻断,再从阻断到畅通,期间在按压力增大和减小过程中均经历了按压力等于收缩压、舒张压的时刻(加压过程中的t1、t2,降压过程中的t3、t4),故可单根据加压或者降压过程的压力信号计算得到血压值,或者根据加压和降压两过程分别得到两组血压值,由两组血压值得到更准确的人体血压值。
处理器获取在按压力增大和/或减小过程中的压力信号,采用波形特征法或者幅度系数法从该压力信号中判别得到测量者人体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压力信号判别得到血压值的具体方法为:处理器获取所述按压力增大或者减小过程中所获得的所述压力信号,根据该在加压或降压过程得到的压力信号的波形分别建立上包络线、基线和下包络线;处理器查找出所述下包络线和基线的第一拐点和第二拐点,将所述第一拐点对应压力信号的最大值作为动脉位置收缩压,将所述第二拐点对应压力信号的最大值作为动脉位置舒张压。处理器再根据心脏与动脉位置之间血压比例,将上述测量的血压值换算为心脏出的高低血压值。由于手腕与心脏之间的血压换算为本领域公知常识,故不作具体说明,并且,在后面实施方式中,在获得动脉位置测得的高低血液值后,默认执行换算为心脏处高低血压值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用于测量血压时,为使测量的压力信号更准确,处理器的采样周期设置为毫秒(ms),例如为1~10ms,优选为2ms,手握压力的时间为大于4秒,例如为6s,那么每条压力值在按压过程中变化曲线的数据有6000/2=3000点,期间至少经历了3~6个完整的心跳周期,且每个心跳周期至少有500个采样数据,极大提高了每个心跳信号的准确度,使得仅利用该3~6个心跳信号即可较精确计算出的实际心跳周期或血压。可见本申请6s的测量耗时比传统方法几百秒,缩短了几十倍。
脉搏信息测量方法的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申请脉搏信息测量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具体为上面实施例所述的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可用于测量人体参数,如脉搏、血压。其具体结构如上相关说明,在此不作赘述。其中,该脉搏信息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1:佩戴于用户肢体的脉搏信息检测装置接受用户手握按压力,其中,所述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内设置有背对背的上压力传感器和外周套设有下弹性气囊的下压力传感器,所述下压力传感器通过外周套设的下弹性气囊挤压人体肢体的动脉位置。
例如,测量者将脉搏信息检测装置的下弹性气囊至少部分与手腕部的脉位相贴触,以保证下压力传感器能够通过该下弹性气囊感应到动脉处产生的压力,并且另一只手按压上压力传感器数秒,如4~10秒,优选6秒。通过另一只手按压产生的上压力的变化,从松到紧,腕动脉的血流从畅通到阻断,然后上压力再从紧到松开,腕动脉的血流又从阻断到畅通,保证能够测得测量者的高、低血压值。该下压力传感器通过外周套设的下弹性气囊挤压人体肢体的动脉位置,使得该动脉处在按压时产生下压力。
步骤S1102:所述上压力传感器对手握按压力进行检测,所述下压力传感器通过所述下弹性气囊对所述动脉位置的压力进行检测。
所述上、下压力传感器在按压过程中分别敏感到来自手握按压的上压力和动脉处的下压力,其中,该下压力为上压力的反作用力和脉搏压力的合力。
步骤S1103: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同步获取在所述手握按压力增大和/或减小过程中所述上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上压力和所述下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下压力,获得连续的上、下压力信号。
步骤S1104:脉搏信息检测装置根据所述下压力信号和上压力信号间的差值或者比值计算动脉位置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例如,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在手握按压力具体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过程中,当手握按压力逐渐增大至收缩压(高血压值)时,腕动脉的血流从畅通变成阻断,在阻断状态下,血压为0,即下压力传感器感应到脉搏压力为0;当手握按压力从大逐渐减小至收缩压时,腕动脉的血流又从阻断到畅通,直到手握按压力减小至舒张压(低血压值)时,下压力传感器感应到脉搏压力也为0,理论和实验相结合下发现,除上述两种情况外,下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脉搏压力均不为0。
基于上述实验分析结果,处理器获取在所述手握按压力增大和/或减小过程中所述下压力信号和上压力信号间的差值最接近0或者比值最接近1的两个时刻所对应的两个上压力值,再将所述两个上压力值中的较大值作为动脉位置的收缩压,较小值得作为动脉位置的张压。
可选地,由于脉搏压力的变化是周期性的,且其周期等于心跳周期,本实施例脉搏信息检测装置还可在获取手握按压过程中上述差值或比值信号的周期、或在未按压是下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脉搏压力信号的周期作为心跳周期,其中,对心跳周期作倒数处理即获得平均心率。
更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方法还可包括:
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在所述脉搏信息检测装置没有接受手握按压力时获取下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获得连续的至少包括一个脉搏周期的脉搏压力信号。
脉搏信息检测装置从所述脉搏压力信号中查找压力最高的脉搏高压值和压力最低的脉搏低压值,并计算所述脉搏高压值和脉搏低压值的比例关系,作为人体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比例关系。
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如上述实施例方式根据在所述按压力增大和/或减小过程中所获得的所述压力信号计算得到动脉位置的收缩压或舒张压。
脉搏信息检测装置根据所述人体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比例关系计算对应的舒张压或收缩压。
脉搏信息测量方法的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2,图12为本申请脉搏信息测量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如上面实施例所述的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在此不作赘述。本脉搏信息测量方法与上实施例一、二的步骤基本一致,其区别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201:在未接受手握按压力时,所述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同步获取所述至少两个下压力传感器分别通过外周套设的下弹性气囊检测到不同动脉位置的压力,获得每个所述下压力传感器输出的连续的至少包括一个脉搏周期的脉搏压力信号。
所述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内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下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至少两个下压力传感器外周分别套设有下弹性气囊,所述至少两个下压力传感器分别通过下弹性气囊检测人体肢体的不同动脉位置的脉搏压力。
步骤S1202:脉搏信息检测装置根据任意两个所述下压力传感器输出脉搏压力信号的峰值之间或谷值之间的差值以及所述任意两个下压力传感器对应动脉位置之间距离计算得到动脉位置血压随动脉位置与心脏间距离的衰减关系。
步骤S1203:脉搏信息检测装置根据所述下压力传感器在接受手握按压力过程中输出的压力计算得到所述压力传感器对应动脉位置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脉搏信息检测装置根据接受按压力过程中压力传感器输出的压力计算的到血压值的具体方法如上面实施例所述,在此不作重复说明。
步骤S1204:脉搏信息检测装置根据所述衰减关系、所述对应动脉位置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得到心脏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区别于现有技术中获得动脉位置血压后,采用固定预设值换算为心脏血压值,本实施例通过在未接受按压时获取脉搏压力信号,从而动态地计算得到动脉位置于心脏处血压的衰减关系,能够灵活得出每个人动脉位置与心脏血压的衰减关系,使得测量结果更精确。
脉搏信息测量方法的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13,图13为本申请脉搏信息测量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如上面实施例所述的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在此不作赘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301:佩戴于用户肢体的脉搏信息检测装置接受外部的按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下压力传感器共三个下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下压力传感器外周均套设有弹性气囊,并通过所述弹性气囊挤压左手腕寸、关、尺三个动脉位置。
步骤S1302:所述三个下压力传感器分别检测用户肢体寸、关、尺三个动脉位置的压力。
步骤S1303:所述脉搏信息检测装置根据三个下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进行脉象分析,得到人体脉象信息。
具体地,为获得更准确的脉象分析,用户分别获取脉搏信息检测装置佩戴左、右手腕并接收外部压力时,三个下压力传感器分别检测到的寸、关、尺三个动脉位置的压力,其中,佩戴左手腕时获得寸、关、尺三个动脉位置的压力即为三个左下压力信号,佩戴右手腕时获得寸、关、尺三个动脉位置的压力即为三个右下压力信号。脉搏信息检测装置根据所述三个左下压力信号和三个右下压力信号进行脉象分析,得到脉象信息。例如,处理器根据将三个左下压力信号和三个右下压力信号通过不同比值方式得到不同组合信号,获得36种组合的相对脉搏压力信号,再对36种组合的相对脉搏压力信号的进一步数据分析、识别和分类脉搏数据的类型,进行智能比对,获得16种或28种脉象。
智能腕带实施例一:
请一并参阅图14,图14是本申请智能腕带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智能腕带包括腕带1410和脉搏信息检测装置1420,其中,该脉搏信息检测装置1420为上面实施例中的脉搏信息检测装置,该脉搏信息检测装置1420固定在腕带1410上,且该脉搏信息检测装置1420的弹性气囊1421突出与腕带1410内侧。本实施例中,腕带1410为橡胶材质的带环,腕带1410与脉搏信息检测装置1420的固定形式可以为捆绑式、卡合式或铰接等。
进一步地,智能腕带还包括功能拓展装置1430,功能拓展装置1430可以为时针手表表盘、智能手表表盘、无线MP3、备用电源和小型通讯设备中的一种或几种,使该智能腕带除了可以用于检测人体脉搏和血压参数外,同时具备多种其他功能。
在腕带上预留有容置功能拓展装置1430等其他扩展外设的相应卡槽或固定机构,以方便用户按需要个性化装设喜欢的扩展外设,实现相应的附加功能。更具体地,卡槽或固定机构上可以进一步设有分别用于通信和用于供电的电极端子,这些电极端子连接至脉搏信息检测装置1420中的压力传感器、处理器等,而扩展外设(包括脉搏信息检测装置)相应位置分别设有用于通信或供电的电极端子,在将扩展外设固定于腕带1上的卡槽或固定机构时,扩展外设的电极端子和腕带1410上的电极端子相应实现电连接,以实现扩展外设与智能腕带之间的通信,以及利用扩展外设中的电池为智能腕带供电,或利用智能腕带中的电池为扩展外设供电。腕带1410的端部或连接部可以设置成USB或者其他连接端子的形式,以方便腕带1410给扩展外设(包括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充电或实现扩展外设(包括脉搏信息检测装置)与其他设备的物理连接。
智能腕带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5,图15是本申请智能腕带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上实施例一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该腕带1510为弹性纤维布带形式护腕,脉搏信息检测装置1520固定在腕带1510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本申请智能腕带的腕带还可为金属材质的手链或皮革材质的表带等,在此不作限定。
另外,在另一实施例中,本申请智能腕带的腕带可设置为无线充电式,且腕带与脉搏信息检测装置电连接。如腕带内设有线圈,通过电磁感应与外部电源实现无线充电,将无线电能传送给脉搏信息检测装置。
智能手表实施例: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智能手表,该智能手表包括表盘、表带和时间显示装置,所述时间显示装置固定于所述表盘上,所述表盘固定于所述表带上,此外该智能手表还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脉搏信息检测装置,使该智能手表具备脉象分析的功能,脉搏信息检测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请参阅上述关于脉搏信息检测装置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通信系统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6,图16为本申请通信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脉搏信息检测装置1610和终端1620,脉搏信息检测装置1610包括第一通信模块1611,终端中包括第二通信模块1621。其中,第一通信模块1611与第二通信模块1621间可以实现有线或无线通信,将脉搏信息检测装置的相关信息发送到终端,以进行对用户脉象数据深度分析和长久保存。
具体,第一通信模块1611用于根据脉搏信息检测装置1610中处理器的指令与终端1620中的第二通信模块1621进行通信,以实现脉搏信息检测装置1610与终端1620之间的信息交互。第二通信模块1621用于根据终端1620的指令与第一通信模块1611通信。其中,该第一通信模块1611、第二通信模块1621具体可以为蓝牙、红外、wifi、或者有线通讯模块,在此不作限定。具体,第一通信模块1611可以直接固定设置在脉搏信息检测装置1610内部或者表面,或者该第一通信模块1611可拆卸地设置在脉搏信息检测装置1610上,例如,该第一通信模块1611通过插入接口如USB接口设置在脉搏信息检测装置1610上。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信模块1611为上实施例脉搏信息检测装置的通讯电路。
例如,脉搏信息检测装置1610与终端1620通过第一通信模块1611、第二通信模块1621实现连接。脉搏信息检测装置1610设置有唯一的身份标识号,测量者使用脉搏信息检测装置1610进行测量获得测量结果,如脉搏压力变化曲线、平均心率、高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脉象等人体参数以及测量时间、测试者名称时,脉搏信息检测装置1510的处理器主动或者在接收到测量者的输入发送命令时,根据与第一、第二通信模块之间的通信协议,将测量结果和身份标识号打包并控制第一通信模块1611将数据包发送至终端1620的第二通信模块1621。
终端1620的第二通信模块1621对该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测量结果和发送该测量结果的腕式设备的身份标识号。终端1620对该身份标识号进行识别,如果判断本地数据库中未存储该身份标识号信息,则建立该身份标识号的档案,并将测量结果存储在该档案中;如果判断本地数据库中已建立该身份标识号的档案,则直接将测量结果存储在该身份标识号的档案中。
进一步地,终端1620还可用于进一步分析数据、识别脉搏数据、对测量者的身体状况做成评价,并给出对应的建议。具体,终端1620根据测量者的脉搏、血压数据、脉象通过本地存储的病理特征数据、或通过进入互联网进行相关病理特征搜索,判断出测量者的身体状况,并搜索出相关的治疗方案、或者饮食建议。更进一步地,终端1620预设有脉搏、血压数据参考值、脉象参考数据,在判断测量者的脉搏、血压或脉象数据超过参考值时,向预设的第三方发出求助信号,例如,向测量者的亲属或医院自动拨打求助电话。
为更好了解本申请通信系统的应用,作出具体举例。测量者将脉搏信息检测装置设置在腕带上佩戴在手腕处,并将压力传感器相应提出与脉位处。由于该脉搏信息检测装置为腕带式,测量者腕戴好之后,可自由活动,并不会对测量者造成任何的不便。测量者可通过脉搏信息检测装置上的相关按键选择与终端是否连接以及选择与哪一台终端如IPHONE手机连接。在测量者选择连接时,选择的且已安装对应软件的终端自带的通信功能如蓝牙、wifi等方式与脉搏信息检测装置进行连接。在连接成功后,终端与腕戴上的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形成通信系统。在需要测量时,测量者仅需用另一只手握压该腕式设备数秒,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即可测量出测量者的脉搏压力数据、平均心率、血压等数据。脉搏信息检测装置自动将测量出的数据发送给终端,终端对该数据进行保存,并根据脉搏压力数据向测量者现实出当前脉搏变化曲线、平均心率以及血压值、脉象信息等,并根据上述数据作出诊断和搜索治疗方案,并在屏幕上显示。测量者通过终端即可清除当前身体情况,并可将该数据通过终端发送给其他终端,如医生所持的电脑、平板电脑等,使得医生及时获知该测量者的身体情况。
本实施例将脉搏信息检测装置与终端形成小型的通信系统,实现了对人体参数的传输,通过终端对人体参数的存储,便于对测量者历史测量数据的追踪和对测量者身体情况的实时监控。而且,依靠终端较强的处理能力,可对人体参数更为全面进行分析,并向测量者提供诊断和治疗方案,实现人体参数测量与诊断的智能一体化。
通信系统的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7,图17是本申请通信系统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包括脉搏信息检测装置1710、终端1720和云端服务器1730,其中,脉搏信息检测装置1710与终端1720之间的通信方式与上实施例相同,在此不作赘述。本实施例中,终端1720还包括第三通信模块1722,用于与云端服务器1730连接,例如通过以太网连接。不同的脉搏信息检测装置1710通过终端1720,进入互联网,通过互联网服务器的云端服务软件,与终端1720、云端服务器1730构成庞大实时云端服务系统,以实现向检测装置提供连续的、长期的、跟踪形式的云端服务。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终端的处理速度和网络传输速率,终端1720设置为仅能与脉搏信息检测装置1710连接,不同的脉搏信息检测装置1710通过不同的终端1720与云端服务器1730构成云端服务系统。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不同的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可与同一终端连接,并通过同一终端与服务器构成云端服务系统。
通过上述方案,本申请采用手握式进行测量,无需设置充气作用的气囊和气泵,大大减少了体积和重量,使得检测装置轻便化。进一步地,由于本申请脉搏信息检测装置轻便,可设置为腕戴式,可实现实时检测人体脉搏、血压情况,通过与终端或服务器连接,形成智能监控系统,实现对人体参数测量、追踪以及诊断的智能一体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脉搏信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佩戴于用户肢体的脉搏信息检测装置接受用户手握按压力,所述脉搏信息检测装置的压力传感器通过外周套设的弹性气囊挤压用户肢体的动脉位置;
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背对背设置的上压力传感器和外周套设有下弹性气囊的下压力传感器;
所述上压力传感器对手握按压力进行持续检测,所述下压力传感器通过所述下弹性气囊对所述动脉位置的压力进行持续检测;
所述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同步获取在所述手握按压力增大和/或减小过程中所述上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上压力和所述下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下压力,获得连续的上、下压力信号;
所述脉搏信息检测装置获取所述下压力信号和上压力信号间的差值或者比值,作为所述动脉位置的人体脉搏信息;
所述人体脉搏信息包括所述动脉位置的脉搏瞬时波形;
所述佩戴于用户肢体的脉搏信息检测装置接受用户手握按压力的步骤还包括:
所述手握按压力先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使得用户肢体动脉的血流由畅通到阻断,再由阻断到畅通。
2.一种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力传感器,以及套设于所述压力传感器外周的弹性气囊,所述压力传感器在接受用户手握按压力时通过外周套设的弹性气囊挤压用户肢体的动脉位置;
处理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计算得到人体脉搏信息;
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背对背设置的上、下压力传感器,所述下压力传感器的外周套设有所述弹性气囊;所述上压力传感器用于对手握按压力进行检测,所述下压力传感器通过所述弹性气囊对所述动脉位置的压力进行检测;
所述人体脉搏信息包括所述动脉位置的脉搏瞬时波形;
所述处理器包括压力获取模块和脉搏信息计算模块;
所述压力获取模块用于同步获取在所述手握按压力增大和/或减小过程中所述上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上压力和所述下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下压力,获得连续的上、下压力信号;
所述脉搏信息计算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下压力信号和上压力信号间的差值或者比值,作为所述动脉位置的脉搏瞬时波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搏信息计算模块还用于获取在所述手握按压力增大和/或减小过程中所述下压力信号和上压力信号间的差值最接近0或者比值最接近1的两个时刻所对应的两个上压力值,将所述两个上压力值中的较大值作为动脉位置的收缩压,较小值得作为动脉位置的舒张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外周套设有下弹性气囊的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下压力传感器,
所述压力获取模块还用于在未接受手握按压力时,同步获取所述至少两个下压力传感器分别通过外周套设的下弹性气囊检测到不同动脉位置的压力,获得每个所述下压力传感器输出的连续的至少包括一个脉搏周期的脉搏压力信号;
所述处理器还包括衰减计算模块和血压转换模块,
所述衰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任意两个所述下压力传感器输出脉搏压力信号的峰值之间或谷值之间的差值以及所述任意两个下压力传感器对应动脉位置之间距离计算得到动脉位置血压随动脉位置与心脏间距离的衰减关系;
所述血压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衰减关系、所述脉搏信息计算模块得到的所述对应动脉位置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得到心脏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三个外周均套设有下弹性气囊且间隔设置的下压力传感器,所述三个下传感器分别通过外周套设的下弹性气囊挤压用户的寸、关、尺三个动脉位置,所述人体脉搏信息包括人体脉象信息;
所述压力获取模块用于同步获取所述三个下压力传感器在手握按压力时检测到左手腕相应动脉位置的压力,得到三个连续的左下压力信号,同步获取所述三个下压力传感器在手握按压力时检测到右手腕相应动脉位置的压力,得到三个连续的右下压力信号;
所述脉搏信息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三个左下压力信号和三个右下压力信号进行脉象分析,得到脉象信息。
6.一种智能腕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腕带上的脉搏信息检测装置,所述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包括:
压力传感器,以及套设于所述压力传感器外周的弹性气囊,所述压力传感器在接受用户手握按压力时通过外周套设的弹性气囊挤压用户肢体的动脉位置;
处理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计算得到人体脉搏信息;
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背对背设置的上、下压力传感器,所述下压力传感器的外周套设有所述弹性气囊;所述上压力传感器用于对手握按压力进行检测,所述下压力传感器通过所述弹性气囊对所述动脉位置的压力进行检测;
所述人体脉搏信息包括所述动脉位置的脉搏瞬时波形;
所述处理器包括压力获取模块和脉搏信息计算模块;
所述压力获取模块用于同步获取在所述手握按压力增大和/或减小过程中所述上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上压力和所述下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下压力,获得连续的上、下压力信号;
所述脉搏信息计算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下压力信号和上压力信号间的差值或者比值,作为所述动脉位置的脉搏瞬时波形。
7.一种智能手表,包括表盘、表带和时间显示装置,所述时间显示装置固定于所述表盘上,所述表盘固定于所述表带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表带上的脉搏信息检测装置,所述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包括:
压力传感器,以及套设于所述压力传感器外周的弹性气囊,所述压力传感器在接受用户手握按压力时通过外周套设的弹性气囊挤压用户肢体的动脉位置;
处理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计算得到人体脉搏信息;
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背对背设置的上、下压力传感器,所述下压力传感器的外周套设有所述弹性气囊;所述上压力传感器用于对手握按压力进行检测,所述下压力传感器通过所述弹性气囊对所述动脉位置的压力进行检测;
所述人体脉搏信息包括所述动脉位置的脉搏瞬时波形;
所述处理器包括压力获取模块和脉搏信息计算模块;
所述压力获取模块用于同步获取在所述手握按压力增大和/或减小过程中所述上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上压力和所述下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下压力,获得连续的上、下压力信号;
所述脉搏信息计算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下压力信号和上压力信号间的差值或者比值,作为所述动脉位置的脉搏瞬时波形。
8.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和终端,所述脉搏信息检测装置包括:
压力传感器,以及套设于所述压力传感器外周的弹性气囊,所述压力传感器在接受用户手握按压力时通过外周套设的弹性气囊挤压用户肢体的动脉位置;
处理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计算得到人体脉搏信息;
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背对背设置的上、下压力传感器,所述下压力传感器的外周套设有所述弹性气囊;所述上压力传感器用于对手握按压力进行检测,所述下压力传感器通过所述弹性气囊对所述动脉位置的压力进行检测;
所述人体脉搏信息包括所述动脉位置的脉搏瞬时波形;
所述处理器包括压力获取模块和脉搏信息计算模块;
所述压力获取模块用于同步获取在所述手握按压力增大和/或减小过程中所述上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上压力和所述下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下压力,获得连续的上、下压力信号;
所述脉搏信息计算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下压力信号和上压力信号间的差值或者比值,作为所述动脉位置的脉搏瞬时波形;
所述脉搏信息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终端包括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一、第二通信模块之间能够进行连接,实现所述脉搏信息检测装置与终端间的通信。
CN201480030182.5A 2014-03-28 2014-03-28 一种脉搏信息测量方法、相关装置和通信系统 Active CN1053580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74323 WO2015143726A1 (zh) 2014-03-28 2014-03-28 一种脉搏信息测量方法、相关装置和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58048A CN105358048A (zh) 2016-02-24
CN105358048B true CN105358048B (zh) 2018-05-29

Family

ID=54193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0182.5A Active CN105358048B (zh) 2014-03-28 2014-03-28 一种脉搏信息测量方法、相关装置和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58048B (zh)
WO (1) WO201514372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9593A (zh) * 2018-11-08 2019-09-24 胡兆奇 通过测量脉搏来评估健康状况的系统以及评估健康状况的方法
TWI721585B (zh) 2019-10-01 2021-03-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脈搏量測設備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8875A (zh) * 2016-07-29 2016-11-16 济南舜风科技有限公司 诊脉腕带及具有该诊脉腕带的复合式电子诊脉仪
EP3566639A1 (en) * 2018-05-08 2019-11-13 Koninklijke Philips N.V.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CN108937880A (zh) * 2018-08-23 2018-12-07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脉搏检测的可穿戴设备以及脉搏检测方法
CN112641433B (zh) * 2020-12-21 2023-05-05 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诊脉设备测量脉搏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CN112603272A (zh) * 2020-12-24 2021-04-06 中科彭州智慧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脉象快速区分检测仪
CN117678988B (zh) * 2023-08-30 2024-09-1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血压测量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05163Y (zh) * 1997-08-27 1999-01-27 邢燕 一种自动数字血压计
CN1548005A (zh) * 2003-05-20 2004-11-24 香港中文大学 基于桡动脉脉搏信息的血压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1077300A (zh) * 2007-06-25 2007-11-28 许建平 血压的监测方法和装置
CN103645625A (zh) * 2013-11-14 2014-03-19 成都博约创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脉搏和血压检测功能的按摩手表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19565U1 (de) * 2002-12-17 2003-03-06 Hsu, Jui-Tzen, Taipeh/T'ai-pei Elektronisches Armband-Blutdruckmeßgerät
JP4470876B2 (ja) * 2005-12-20 2010-06-02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電子血圧計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05163Y (zh) * 1997-08-27 1999-01-27 邢燕 一种自动数字血压计
CN1548005A (zh) * 2003-05-20 2004-11-24 香港中文大学 基于桡动脉脉搏信息的血压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1077300A (zh) * 2007-06-25 2007-11-28 许建平 血压的监测方法和装置
CN103645625A (zh) * 2013-11-14 2014-03-19 成都博约创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脉搏和血压检测功能的按摩手表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9593A (zh) * 2018-11-08 2019-09-24 胡兆奇 通过测量脉搏来评估健康状况的系统以及评估健康状况的方法
TWI721585B (zh) 2019-10-01 2021-03-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脈搏量測設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58048A (zh) 2016-02-24
WO2015143726A1 (zh) 2015-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8048B (zh) 一种脉搏信息测量方法、相关装置和通信系统
CN203953630U (zh) 一种脉象检测装置、智能腕带、智能手表和通信系统
CN105392418B (zh) 一种血压检测装置及相关装置和通信系统
WO2021208745A1 (zh) 一种血压测量装置及方法
CN203953636U (zh) 一种血压检测装置、智能腕带、智能手表和通信系统
CN203852342U (zh) 一种基于智能腕带的通信系统
US1231822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biometric information
CN105392417B (zh) 一种脉象检测装置及测量方法、相关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5407795B (zh) 人体健康数据云端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和通信系统
JP3206102U (ja) 心血管検測装置
EP3024382B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CN107148305A (zh) 移动终端、辅助设备、血压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06037695A (zh) 血压检测设备、血压监测系统及方法
CN204500717U (zh) 一种便携式生理参数检测仪
US20180206736A1 (en)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device and method
CN105286817A (zh) 一种动脉血管硬化度测定装置及充电底座
CN205548542U (zh) 一种无需测试时充放气的腕表血压计
CN204863156U (zh) 腕式血压测量装置
CN105377125A (zh) 一种血压检测装置及相关测量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210300990U (zh) 一种测量血压控制装置及血压计
CN105769155A (zh) 一种无需测试时充放气的腕表血压计及其施压方法
CN207286063U (zh) 心电检测贴片和穿戴式血压监测装置
CN210009020U (zh) 一种便携式手指血压仪
CN205144533U (zh) 一种动脉血管硬化度测定装置及充电底座
CN117243580A (zh) 一种血压测量设备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8

Address after: 518000 2nd floor, building 13, Dafu factory, Jincheng Road, Haoyi community, Shaji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Dafu Intelligent Health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4,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manhole Street oyster Road, manhole Industrial Company Third Industrial Zone A4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TATFOOK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