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352439B - 基于全光栅结构的车辆外形参数测量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全光栅结构的车辆外形参数测量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52439B
CN105352439B CN201510702746.1A CN201510702746A CN105352439B CN 105352439 B CN105352439 B CN 105352439B CN 201510702746 A CN201510702746 A CN 201510702746A CN 105352439 B CN105352439 B CN 1053524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grating
group
light
whee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027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52439A (zh
Inventor
张昊若
曹其新
陈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cheng Laike Intelligent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70274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524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524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24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524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24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1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r clearance between spaced objects or spaced aper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2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全光栅结构的车辆外形参数测量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全光栅结构、信息采集存储模块和计算处理模块,其中:全光栅结构与信息采集存储模块相连并传输光信号信息,信息采集存储模块和计算处理模块相连并传输带时间戳的光信号信息;所述的全光栅结构包括:检测触发光栅、横向光栅组与垂向光栅组构成的光栅龙门架和纵向光栅组。本发明通过使用低成本的全光栅结构,在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实现对待检车辆的长度、宽度、高度、轮轴数目、轮轴间距等外形参数的高精度快速测量,有助于及时发现非法改装车辆,减少非法改装车辆引起的重大交通事故。

Description

基于全光栅结构的车辆外形参数测量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计量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全光栅结构的车辆外形参数测量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流运输行业中各种大型货车的使用率逐年升高。由于竞争日益剧烈,很多车辆运输企业管理者通过压缩运输成本来增加企业营业额,他们通常会对大型货车进行一些非法改装,以期增加车辆的运载能力,降低运输成本。但是非法改装货车引起的重大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导致了大量的财产及人员损失。为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对车辆外形的各项参数进行检测,据此判断车辆是否被非法改装。而目前国内对于车辆外形参数测量的方式主要为人工卷尺测量,即在车辆静止情况下由测量人员通过人工方式用卷尺对车辆的长度、宽度、高度及轮轴距等外形参数进行测量,这种方法在很多情况下需要依靠测量人员的目视,测量效率较低,误差较大,同时信息保存较困难。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3453836A,公开(公告)日2013.12.18,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及激光光幕车辆外轮廓尺寸测量系统与方法,包括:车辆外轮廓长度尺寸测量模块、车辆外轮廓宽度尺寸测量模块及车辆外轮廓高度尺寸测量模块,同时待检测车辆行驶测量区域的一侧,相对于横向激光光幕相同高度的位置安装有一组一维激光探测器阵列,用以检测未被待检测车辆遮挡的横向激光光幕输出的激光光束。但该方法需要使用多台相机进行检测,系统较为复杂,搭建需要的场地较大,不仅要求车辆的全车身都处在检测区域,而且对待检车辆的长度有一定的限制,另外这种方法只能够检测车辆的长宽高,对轮轴间距无法进行检测,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光栅结构的车辆外形参数测量系统及方法,利用三组光栅构成的全光栅,在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实现对待检车辆长度、宽度、高度、轮轴数目和车辆总轮轴间距等外形参数进行高精度快速测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全光栅结构的车辆外形参数测量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全光栅结构、信息采集存储模块和计算处理模块,其中:全光栅结构与信息采集存储模块相连并传输光信号信息,信息采集存储模块和计算处理模块相连并传输带时间戳的光信号信息。
所述的全光栅结构包括:检测触发光栅、垂向光栅组与横向光栅组构成的光栅龙门架和纵向光栅组,其中:光栅龙门架中的光点间隔为15mm~20mm,总共250~300个光点,光栅龙门架的安装高度和宽度均在5m至6m。
本发明涉及上述系统的测量方法,通过在车辆运行过程中,阶段性采集信息,判断车型并计算得到待检车辆的外形参数信息。
所述的待检车辆的外形参数信息包括:长度、宽度、高度、轮轴数目和车辆总轮轴间距。
所述的阶段性采集信息包括:
阶段一,采集车辆前缘进入光栅龙门架检测区域时的光信号信息、第一组车轮遮挡纵向光栅组上即将达到的光点和前一光点的光信号信息及第Na个光点的光信号信息,并在车辆前缘进入光栅龙门架检测区域时开始采集光栅结构垂向、横向的光信号信息,其中:第Na个光点位于光栅龙门架左侧,距离光栅龙门架水平距离为Xa
阶段二,采集第一组车轮遮挡即将遇到的第Ns个光点的光信号信息,并采集最后一组车轮遮挡相邻两个光点的光信号信息,其中:光栅龙门架右侧距离光栅龙门架为纵向光栅组长度的四分之一处,最接近该处的光点为第Ns个光点;
阶段三,采集车辆尾缘离开光栅龙门架检测区域时的光信号信息、最后一组车轮遮挡纵向光栅组上即将达到的光点和前一光点的光信号信息及第Nb个光点的光信号信息,并在车辆尾缘离开光栅龙门架检测区域时停止采集光栅结构垂向、横向的光信号信息,其中:第Nb个光点位于光栅龙门架右侧,距离光栅龙门架水平距离为Xb
所述的判断车型是指判断车辆总轮轴间距,根据第一组车轮和最后一组车轮在纵向光栅组上的光信号信息,若第一车轮遮挡纵向光栅组上第Ns个光点而最后一组车轮尚未进入纵向光栅组的检测区域,则判断为长轴车型,否则为普通车型;
所述的计算包括:1)计算车辆宽度和高度:测量结束后,横向光栅组反映出待检车辆在光栅龙门架处横向上光点的遮挡情况,根据遍历搜索每帧数据得到遮挡光点数最多的一次数据,即车辆在宽度方向上距离最大的一处,记为车辆的宽度值W;垂向光栅组能够反映出待检车辆在光栅龙门架处垂向上光点的遮挡情况,根据遍历搜索每帧数据得到遮挡光点数最多的一次数据,即车辆在高度方向上距离最大的一处,记为车辆的高度值H1,由于垂向光栅组的安装距离地面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车辆的准确高度还要加上安装高度补偿值H2,记为车辆的实际高度值H=H1+H2;2)计算车辆长度、轮轴数目和车辆总轮轴间距:根据上述三个阶段采集的信息,分别计算车辆前缘到第一组车轮的距离L0、最后一组车轮到车辆尾缘的距离Lf以及根据判断的车型计算相邻车轮的轴距Li,最终得到车辆的近似长度以及车辆轮轴数M=m+1,其中:m为程序算法记录的检测系统检测的相邻轮轴间距个数。
所述的光点其计数方向以车辆进入全光栅结构为起点,以车辆离开全光栅结构为终点。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使用低成本的全光栅结构,在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实现对待检车辆的长度、宽度、高度、轮轴数目、车辆总轮轴间距等外形参数的高精度快速测量,有助于及时发现非法改装车辆,减少非法改装车辆引起的重大交通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测量方法总流程图;
图3为待检车辆长度尺寸、轮轴数目和车辆总轮轴间距测量的算法流程图;
图4为车辆前缘与第一组车轮之间距离的计算原理图;
图5为两轮轴普通车型车辆总轮轴间距的计算原理图;
图6为两轮轴长轴车型车辆总轮轴间距的计算原理图;
图7为车辆最后一组车轮与车辆尾缘之间距离的计算原理图;
图中:全光栅结构1、检测触发光栅111、横向光栅组112、垂向光栅组113、光栅龙门架13、纵向光栅组14、信息采集存储模块2、计算处理模块3、第Na个光点4、第Nb个光点5、第一组车轮即将经过的第n个光点6、第Ns个光点7、最后一组车轮即将经过的第n个光点8、第1个光点9、第一组车轮即将经过的第n个光点10、最后一组车轮即将经过的第n个光点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系统的各项参数为:光栅龙门架13的横向光栅组112和垂向光栅组113光点间隔均设为20mm,各设有250个光点;纵向光栅组14上光点间隔设为200mm,共设32个光点,安装长度在6m至7m,其中:Na=16,Xa=100mm,Nb=17,Xb=100mm,Ns=21;信息采集存储模块2每5ms探测一次全光栅结构1得到三组带有时间戳的光信号信息并进行存储、传输至计算处理模块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依次相连的全光栅结构1、信息采集存储模块2和计算处理模块3,其中:全光栅结构1与信息采集存储模块2相连并传输光信号信息,信息采集存储模块2和计算处理模块3相连并传输带时间戳的光信号信息;
所述的全光栅结构1包括:检测触发光栅111、横向光栅组112与垂向光栅组113构成的光栅龙门架13和纵向光栅组14。
所述的检测触发光栅111、横向光栅组112、垂向光栅组113和纵向光栅组14均设置有发射光栅和接受光栅。
所述的光栅龙门架13优选为设置在纵向光栅组14中间部位,即纵向光栅组14上第Na个4和第Nb个光点5到光栅龙门架13上同一位置的距离相同。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上述系统的测量方法,通过在车辆运行过程中,阶段性采集信息,判断车型并计算得到待检车辆的外形参数信息。
所述的待检车辆的外形参数信息包括:长度、宽度、高度、轮轴数目和车辆总轮轴间距。
所述的阶段性采集信息包括:阶段一,采集车辆前缘进入光栅龙门架13检测区域时的光信号信息以及第一组车轮遮挡即将达到的光点和前一光点的光信号信息及第Na个光点4的光信号信息,并在车辆前缘进入光栅龙门架13检测区域时开始采集光栅结构垂向、横向的光信号信息,其中:第Na个光点4位于光栅龙门架13左侧,距离光栅龙门架13水平距离为Xa;阶段二,采集第一组车轮遮挡即将遇到的第Ns个光点的光信号信息,并采集最后一组车轮遮挡相邻两个光点的光信号信息,其中:光栅龙门架13右侧距离光栅龙门架13为纵向光栅组14长度的四分之一处,最接近该处的光点为第Ns个光点;阶段三,采集车辆尾缘离开光栅龙门架13检测区域时的光信号信息、最后一组车轮遮挡即将达到的光点和前一光点的光信号信息及第Nb个光点5的光信号信息,并在车辆尾缘离开光栅龙门架13检测区域时停止采集光栅结构垂向、横向的光信号信息,其中:第Nb个光点5位于光栅龙门架13右侧,距离光栅龙门架13水平距离为Xb
所述的计算包括:1)计算车辆宽度和高度:测量结束后,横向光栅组112反映出待检车辆在光栅龙门架13横向上光点的遮挡情况,根据搜索算法得到遮挡光点数最多的一次数据,即车辆在宽度方向上距离最大的一处,记为车辆的宽度值W;垂向光栅组能够反映出待检车辆在光栅龙门架13垂向上光点的遮挡情况,根据遍历搜索每帧数据得到遮挡光点数最多的一次数据,即车辆在高度方向上距离最大的一处,记为车辆的高度值H1,由于垂向光栅组的安装距离地面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车辆的准确高度还要加上安装高度补偿值H2,记为车辆的实际高度值H=H1+H2;2)计算车辆长度、轮轴数目和车辆总轮轴间距:根据上述三个阶段采集的信息,分别计算车辆前缘到第一组车轮的距离L0、相邻车轮的轴距Li以及最后一组车轮到车辆尾缘的距离Lf,最终得到车辆长度以及车辆轮轴数M=m+1,若检测出现长轴情况,Li的计算公式按照长轴情况Lf计算,其中:m为程序算法记录的检测系统检测的相邻轮轴间距个数。
如图4所示,所述的车辆前缘到第一组车轮的距离近似为:
L0=((tn-ta)×vn+200×(Na-n)+Xa)/1000,单位为m,其中:Na>n,ta表示车辆前缘进入光栅龙门架13的时间点,tn表示第一组车轮在纵向光栅组14上遮挡即将遇到的第n个光点6的时间点,表示第一组车轮在纵向光栅组14上遮挡第n‐1个光点到遮挡第n个光点6这段距离内汽车的平均速度,tn‐1表示第一组车轮遮挡第n‐1个光点的时间点。
如图5和图6所示,车辆总轮轴间距及轮轴数目计算:
两轮轴普通车型:单位为m,其中:n<Ns表示第一组车轮遮挡即将遇到的第Ns个光点7的时间点,tn表示最后一组车轮遮挡即将遇到的第n个光点8的时间点,表示最后一组车轮经过第n‐1个光点和第n个光点8这段距离内汽车的平均速度,tn‐1表示最后一组车轮遮挡第n‐1个光点的时间点;
如图7所示,当测量长轴距情况下,由于轮轴距过长,当第一组车轮刚遮挡第Ns个光点7时,最后一组车轮还未进入检测区域,因此需要使用不同的检测方式:
两轮轴长轴车型:单位为m,其中:t1表示最后一组车轮遮挡第1个光点9的时间点,tn表示第一组车轮遮挡即将遇到的第n个光点10的时间点,表示最后一组车轮经过第1个光点9和第2个光点这段距离内汽车的平均速度,t2表示最后一组车轮遮挡第2个光点的时间点。
多轮轴长轴车型:
如图7所示,所述的最后一组车轮到车辆尾缘的距离近似为:
Lf=(200×(n-Nb)+Xb-(tn-te)×vn)/1000,单位为m,其中:n>Nb,te表示车辆尾缘离开光栅龙门架13的时间点,tn表示最后一组车轮遮挡即将遇到的第n个光点11的时间点,表示最后一组车轮遮挡第n‐1个光点到遮挡第n个光点11这段距离内汽车的平均速度,tn‐1表示最后一组车轮遮挡第n‐1个光点的时间点。
轮轴数目M:M=m+1,其中:m为程序算法记录的检测系统检测的相邻轮轴间距个数。
普通轿车测量结果:
项目 实际值 测量值1 测量值2 测量值3 测量值4 测量值5
轮轴数目 2 2 2 2 2 2
轮轴间距 2.75m 2.749m 2.765m 2.741m 2.751m 2.750m
整车长度 4.843m 4.825m 4.833m 4.854m 4.810m 4.887m
宽度 1.84m 1.84m 1.84m 1.86m 1.86m 1.86m
高度 1.48m 1.45m 1.45m 1.45m 1.45m 1.45m
误差大小均在2%以内。
多轮轴长轴距卡车测量结果:
误差大小均在2%以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全光栅结构的车辆外形参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车辆运行过程中,阶段性采集信息,判断车型并计算得到待检车辆的外形参数信息;
所述的待检车辆的外形参数信息包括:长度、宽度、高度、轮轴数目和车辆总轮轴间距;
所述的全光栅结构包括:检测触发光栅、横向光栅组与垂向光栅组构成的光栅龙门架和纵向光栅组;
所述的阶段性采集信息包括:
阶段一,采集车辆前缘进入光栅龙门架检测区域时的光信号信息、第一组车轮遮挡纵向光栅组上即将达到的光点和前一光点的光信号信息及第Na个光点的光信号信息,并在车辆前缘进入光栅龙门架检测区域时开始采集光栅结构垂向、横向的光信号信息,其中:第Na个光点位于光栅龙门架左侧,距离光栅龙门架水平距离为Xa
阶段二,采集第一组车轮遮挡即将遇到的第Ns个光点的光信号信息,并采集最后一组车轮遮挡相邻两个光点的光信号信息,其中:光栅龙门架右侧距离光栅龙门架为纵向光栅组长度的四分之一处,最接近该处的光点为第Ns个光点;
阶段三,采集车辆尾缘离开光栅龙门架检测区域时的光信号信息、最后一组车轮遮挡纵向光栅组上即将达到的光点和前一光点的光信号信息及第Nb个光点的光信号信息,并在车辆尾缘离开光栅龙门架检测区域时停止采集光栅结构垂向、横向的光信号信息,其中:第Nb个光点位于光栅龙门架右侧,距离光栅龙门架水平距离为X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光栅结构的车辆外形参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判断车型是指判断车辆总轮轴间距,根据第一组车轮和最后一组车轮在纵向光栅组上的光信号信息判断,若第一车轮遮挡第Ns个光点而最后一组车轮尚未进入纵向光栅组的检测区域,则判断为长轴车型,否则为普通车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光栅结构的车辆外形参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计算包括:
1)计算车辆宽度和高度:测量结束后,横向光栅组反映出待检车辆在光栅龙门架处横向上光点的遮挡情况,根据搜索算法得到遮挡光点数最多的一次数据,即车辆在宽度方向上距离最大的一处,记为车辆的宽度值W;垂向光栅组能够反映出待检车辆在光栅龙门架处垂向上光点的遮挡情况,根据遍历搜索每帧数据得到遮挡光点数最多的一次数据,即车辆在高度方向上距离最大的一处,记为车辆的高度值H1,由于垂向光栅组的安装距离地面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车辆的准确高度还要加上安装高度补偿值H2,记为车辆的实际高度值H=H1+H2
2)计算车辆长度、轮轴数目和车辆总轮轴间距:根据上述三个阶段采集的信息,分别计算车辆前缘到第一组车轮的距离L0、相邻车轮的轴距Li以及最后一组车轮到车辆尾缘的距离Lf,最终得到车辆长度以及车辆轮轴数M=m+1,若检测车辆的轮轴间距中出现长轴情况,Li的计算公式按照长轴情况Lf计算,其中:m为程序算法记录的检测系统检测的相邻轮轴间距个数,M表示车辆轮轴个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光栅结构的车辆外形参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计算车辆长度包括:
1)所述的车辆前缘到第一组车轮的距离近似为:
L0=((tn-tb)×vn1+200×(Na-n)+Xa)/1000,单位为m,其中:Na>n,tb表示车辆前缘进入光栅龙门架的时间点,tn表示第一组车轮遮挡即将遇到的第n个光点的时间点,表示第一组车轮遮挡第n-1个光点到遮挡第n个光点这段距离内汽车的平均速度,tn-1表示第一组车轮遮挡第n-1个光点的时间点;
2)所述的车辆总轮轴间距:
a)两轮轴普通车型:单位为m,其中:n<Ns表示第一组车轮遮挡即将遇到的第Ns个光点的时间点,tn表示最后一组车轮遮挡即将遇到的第n个光点的时间点,表示最后一组车轮车轮遮挡第n-1个光点到遮挡第n个光点这段距离内汽车的平均速度,tn-1表示最后一组车轮遮挡第n-1个光点的时间点;
b)两轮轴长轴车型:单位为m,其中:t1表示最后一组车轮遮挡第1个光点的时间点,tn表示第一组车轮遮挡即将遇到的第n个光点的时间点,表示最后一组车轮经过第1个光点和第2个光点这段距离内汽车的平均速度,t2表示最后一组车轮遮挡第2个光点的时间点;
c)多轮轴长轴车型:
3)所述的最后一组车轮到车辆尾缘的距离近似为:
Lf=(200×(n-Nb)+Xb-(tn-te)×vn4)/1000,单位为m,其中:n>Nb,te表示车辆尾缘离开光栅龙门架的时间点,tn表示最后一组车轮遮挡即将遇到的第n个光点的时间点,表示最后一组车轮遮挡第n-1个光点到遮挡第n个光点这段距离内汽车的平均速度,tn-1表示最后一组车轮遮挡第n-1个光点的时间点。
5.一种实现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方法的车辆外形参数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全光栅结构、信息采集存储模块和计算处理模块,其中:全光栅结构与信息采集存储模块相连并传输光信号信息,信息采集存储模块和计算处理模块相连并传输带时间戳的光信号信息;
所述的全光栅结构包括:检测触发光栅、横向光栅组与垂向光栅组构成的光栅龙门架和纵向光栅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外形参数测量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检测触发光栅、垂向光栅组、横向光栅组和纵向光栅组均设置有发射光栅和接受光栅。
CN201510702746.1A 2015-10-26 2015-10-26 基于全光栅结构的车辆外形参数测量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53524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2746.1A CN105352439B (zh) 2015-10-26 2015-10-26 基于全光栅结构的车辆外形参数测量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2746.1A CN105352439B (zh) 2015-10-26 2015-10-26 基于全光栅结构的车辆外形参数测量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52439A CN105352439A (zh) 2016-02-24
CN105352439B true CN105352439B (zh) 2018-01-30

Family

ID=55328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02746.1A Active CN105352439B (zh) 2015-10-26 2015-10-26 基于全光栅结构的车辆外形参数测量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524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6227A (zh) * 2016-04-20 2016-07-27 深圳市安车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幕式汽车外廓尺寸检测装置
CN106225691A (zh) * 2016-08-31 2016-12-14 中山市力峰车辆技术服务咨询有限公司 车辆尺寸自动测量仪系统
CN107228636A (zh) * 2017-07-21 2017-10-03 深圳市兴兆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外廓的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CN107655423A (zh) * 2017-11-27 2018-02-02 中山路得斯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轮廓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9655004A (zh) * 2019-01-31 2019-04-19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光电传感器的车辆轴距及轴距差检测方法
CN110187057A (zh) * 2019-05-13 2019-08-30 江苏金猫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小型汽车尾气检测的机器人工作站及其检测方法
CN110360947A (zh) * 2019-06-24 2019-10-22 广州市奥特创通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矢量图像测量的车辆轮廓测量方法
CN111426286A (zh) * 2020-04-21 2020-07-17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粗糙度智能检测仪
CN113932711B (zh) * 2021-10-13 2024-03-15 中煤科工智能储装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级联光栅针对铁路集装箱位置检测构建方法
CN114322783B (zh) * 2021-10-13 2024-03-15 中煤科工智能储装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级联光栅的铁路敞车车厢的检测构建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61357A3 (en) * 1999-06-14 2002-04-10 Ford Motor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reflective optical quality
CN102141372A (zh) * 2010-11-09 2011-08-03 胡静锋 基于测量光栅的运输车违规装载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2620678A (zh) * 2012-03-26 2012-08-01 西安交通大学 超精密大口径非球面形状测量机
CN103196394A (zh) * 2013-03-29 2013-07-10 吉林大学 汽车形貌光栅场投影主动视觉测量系统
CN203132507U (zh) * 2013-01-31 2013-08-14 石家庄弗斯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机动车外形尺寸测量系统
CN103335601A (zh) * 2013-07-22 2013-10-02 朱勇 一种运动车辆的外廓尺寸快速自动检测装置
CN103453836A (zh) * 2013-09-03 2013-12-18 天津大学 基于机器视觉及激光光幕车辆外轮廓尺寸测量系统与方法
CN104567700A (zh) * 2014-12-24 2015-04-29 北京航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尺寸的在线测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46157Y1 (ko) * 2007-11-30 2009-10-01 주식회사 대형 조립 분해식 방범 및 방호창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61357A3 (en) * 1999-06-14 2002-04-10 Ford Motor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reflective optical quality
CN102141372A (zh) * 2010-11-09 2011-08-03 胡静锋 基于测量光栅的运输车违规装载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2620678A (zh) * 2012-03-26 2012-08-01 西安交通大学 超精密大口径非球面形状测量机
CN203132507U (zh) * 2013-01-31 2013-08-14 石家庄弗斯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机动车外形尺寸测量系统
CN103196394A (zh) * 2013-03-29 2013-07-10 吉林大学 汽车形貌光栅场投影主动视觉测量系统
CN103335601A (zh) * 2013-07-22 2013-10-02 朱勇 一种运动车辆的外廓尺寸快速自动检测装置
CN103453836A (zh) * 2013-09-03 2013-12-18 天津大学 基于机器视觉及激光光幕车辆外轮廓尺寸测量系统与方法
CN104567700A (zh) * 2014-12-24 2015-04-29 北京航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尺寸的在线测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52439A (zh) 2016-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2439B (zh) 基于全光栅结构的车辆外形参数测量系统及方法
US11208101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transverse distribution of wheel path
CN104964662B (zh) 一种车辆超宽超高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103279996B (zh) 一种多车道情况下的车辆信息检测与识别系统
CN103453836B (zh) 基于机器视觉及激光光幕车辆外轮廓尺寸测量系统与方法
CN103325255B (zh) 基于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区域交通状况检测的方法
CN101576375B (zh) 一种钢轨磨耗激光视觉图像快速处理方法
US20240034327A1 (en) Road abnormality detection apparatus, road abnormality detection method and road abnormality detection program
CN102914290A (zh) 地铁限界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03473948B (zh) 压电电缆布设结构及超载车辆轮迹线横向位置识别方法
CN114368411B (zh) 一种列车脱轨安全的监测预警方法
CN103021182B (zh) 机动车闯红灯违章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15240411B (zh) 一种城市道路交叉口右转冲突警示线测画方法
CN103810854B (zh) 一种基于人工标定的智能交通参数检测方法
CN107633705A (zh) 一种基于路面反馈的车道偏离智能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03177584A (zh) 一种基于枚举试探的车速检测方法
CN103101558A (zh) 基于gps定位的列车防撞系统
CN110335467A (zh) 一种利用计算机视觉实现高速公路车辆行为检测的方法
CN114624726A (zh) 轮轴识别系统和轮轴识别方法
CN103413439A (zh) 一种基于视频的客车与货车分类方法
CN104236866A (zh) 基于行车方向的汽车前照灯检测数据误差纠正方法
CN108535138A (zh) 用于绿色通道车辆的比重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6404141B (zh) 一种整车动态计重用轴识别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207624159U (zh) 一种车辆定位系统
CN206291857U (zh) 销轴距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10

Address after: 252000 room 5, 1st floor, building 1, North Shandong Liaocheng Futian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Xulou village, Houying Town, Dongchangfu District, Liao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aocheng Laike intelligent robot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240 No. 800, Dongchuan Road, Shanghai, Minha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Vehicle exterior parameter measurement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full grating structur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30

Pledg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Liaocheng Zhenxing Road Branch

Pledgor: Liaocheng Laike intelligent robo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35951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