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352129A - 电流反馈电路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电流反馈电路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52129A
CN105352129A CN201510841522.9A CN201510841522A CN105352129A CN 105352129 A CN105352129 A CN 105352129A CN 201510841522 A CN201510841522 A CN 201510841522A CN 105352129 A CN105352129 A CN 1053521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electrical coupler
feedback circuit
current feedback
switch element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4152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Langer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Langer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Langer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Langer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4152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5212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521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21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调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流反馈电路和空调器。本发明实施例在现有电流反馈电路上的光电耦合器和光电耦合器之间,增设了一个开关单元和分压电阻,可以分别利用该光电耦合器及分压电阻控制开关单元的导通和截止,从而达到通过电流反馈电路传输信号的目的。具体地,在电流反馈电路待机时,光电耦合器截止,分压电阻用以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导通以维持所述电路在接收激活信号的状态。因为待机时光电耦合器保持截止,不再需要导通电流的维持,因此可以达到降低待机功耗,节约用户成本的目的。

Description

电流反馈电路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流反馈电路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roomairconditioner),调节温度、湿度、挂式空调是一种用于给空间区域(一般为密闭)提供处理空气温度变化的机组。它的功能是对该房间(或封闭空间、区域)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或工艺过程的要求。
目前,空调多是应用电流反馈电路来进行通信,现有技术中的电流反馈电路通信回路在待机时也需要消耗电流、产生较多的功耗,消耗电能,增大用户成本输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流反馈电路,以解决现有电流反馈电路会产生待机功耗、增加用户成本输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流反馈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光电耦合器、开关单元和分压电阻;所述分压电阻接在电流反馈电路输入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之间,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发射端接在电流反馈电路输入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之间,所述光电耦合器的接收端接在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电流反馈电路输出端之间,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接在电流反馈电路输出端上;
待机时,所述光电耦合器截止,所述分压电阻用以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导通以维持所述电路在接收激活信号的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电流反馈电路,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流源、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光电耦合器、第二光电耦合器、第二开关单元和第二分压电阻;所述第二分压电阻接在电流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之间,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发射端接在电流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接收端接在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接在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接收端和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发射端分别同时接供电电压和第二微处理器;
待机时,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截止,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用以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导通以维持所述电路在接收激活信号的状态。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且其室内机和室外机是通过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电流反馈电路进行信号传输的。
本发明在现有电流反馈电路上的光电耦合器和光电耦合器之间,增设了一个开关单元和分压电阻,可以分别利用该光电耦合器及分压电阻控制开关单元的导通和截止,从而达到通过电流反馈电路传输信号的目的。具体地,在电流反馈电路待机时,光电耦合器截止,分压电阻用以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导通以维持所述电路在接收激活信号的状态。因为待机时光电耦合器保持截止,不再需要导通电流的维持,因此可以达到降低待机功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流反馈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电流反馈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流反馈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如图所示:
一种电流反馈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K1、光电耦合器K2、开关单元和分压电阻R。具体地,分压电阻R接在电流反馈电路输入端与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之间,光电耦合器K1的发射端接在电流反馈电路输入端与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之间,光电耦合器K2的接收端接在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电流反馈电路输出端之间,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接在电流反馈电路输出端上。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开关单元可以由三极管、IGBT、MOS管等开关管及其电路组成。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流反馈电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特别是在待机时,光电耦合器K2截止,分压电阻R用以控制开关单元的导通以维持所述电路在接收激活信号的状态。也就是说:待机时,光电耦合器K2保持截止,但是整个电流反馈电路还是处于接收状态、以便随时接收激活信号;因为此时光电耦合器K2截止而且电流反馈电路没有电流输入,光电耦合器K1和开关单元又都是不耗电的,这样整个电路的待机功耗就非常小;但是一旦电流反馈电路有激活信号的电流输入,因为此时光电耦合器K2是截止的,则激活信号电流可以通过分压电阻R使开关单元导通,从而使得电流导通光电耦合器K1,进而接收到激活信号。因为待机时光电耦合器保持截止,不再需要导通电流的维持,因此可以达到降低待机功耗的目的。并且,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流反馈电路,具有应用广泛、电路结构简单、实现成本低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图2即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电流反馈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其将上述图1提供的电流反馈电路应用于一双向通信的电路结构中。为了便于说明,其也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如图所示:
一种电流反馈电路,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流源10、第一控制模块20和第二控制模块30。作为改进,该第二控制模块30包括第二光电耦合器U31、第二光电耦合器U32、第二开关单元301和第二分压电阻302。具体地,第二分压电阻302接在电流源10的输出端与第二开关单元301的控制端之间,第二光电耦合器U31的发射端接在电流源10的输出端与第二开关单元301的输入端之间,第二光电耦合器U32的接收端接在第二开关单元301的控制端与第二控制模块30的输出端之间,第二开关单元301的输出端接在第二控制模块30的输出端上,第二光电耦合器U31的接收端和第二光电耦合器U32的发射端分别同时接供电电压VCC和第二微处理器。
同样的,在整个电流反馈电路待机时,第二光电耦合器U32截止,第二分压电阻302用以控制第二开关单元301的导通、以维持所述电路在接收激活信号的状态。即:在待机时,光电耦合器U32保持截止,但是第二控制模块30还是处于接收状态、以便可以随时接收第一控制模块20发出的激活信号。因为此时光电耦合器U32截止而且电流反馈电路没有电流输入,光电耦合器U31和第二开关单元301又都是不耗电的,因此整个电路的待机功耗就非常小;但是一旦第一控制模块20有激活信号的电流输入,因为此时光电耦合器U32是截止的,则激活信号电流可以通过分压电阻302使第二开关单元301导通,从而使得电流导通光电耦合器U31,进而接收到激活信号。
具体地,作为一优选实施例,第一控制模块20包括第一光电耦合器U21和第一光电耦合器U22;第一光电耦合器U21的发射端接在第二控制模块30的输出端与第一光电耦合器U22的接收端之间,第一光电耦合器U22的接收端同时接电流源10的输入端,第一光电耦合器U21的接收端和第一光电耦合器U22的发射端分别同时接供电电压VCC和第一微处理器。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第一控制模块20还可以包括第一开关单元201和第一分压电阻202;该第一分压电阻202接在第二控制模块30的输出端与第一开关单元201的控制端之间,第一光电耦合器U21的发射端接在第二控制模块30的输出端与第一开关单元201的输入端之间,第一光电耦合器U22的接收端接在第一开关单元201的控制端与电流源10的输入端之间,第一开关单元201的输出端也接在电流源10的输入端上。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电流源10的结构组成可以如图2所示,包括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稳压二极管Z1及电解电容E1;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火线L,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电阻R1的第一端,电阻R1的第二端与电阻R2的第一端、稳压二极管Z1的阳极以及电解电容E1的负极共接所形成的共接点为电流源10的输入端,电阻R2的第二端、稳压二极管Z1的阴极以及电解电容E1的正极共接所形成的共接点为电流源10的输出端,并且与零线N相接。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现时,开关单元都可以由三极管、IGBT、MOS管等开关管及其电路组成。即第二开关单元301和第一开关单元201的结构组成都可以是三极管、IGBT和/或MOS管。在图示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开关单元301和第一开关单元201都采用的是PNP型三极管。具体地,PNP型三极管的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对应于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输入端和输出端。
实际上,在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无论是第二开关单元301还是第一开关单元201,都在其控制端和输入端上分别串接了一个电阻,以利于保证激活信号电流的稳定传输。进一步地,第二控制模块30的输出端上串接有电阻和单向导通器件,该单向导通器件包括但不限于二极管。同样的,串接的电阻和单向导通器件也是为了保证激活信号电流的稳定传输。
根据图2所示的电流反馈电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待机时,第二光电耦合器U32截止,分压电阻302用以控制开关单元301的导通以维持电路在接收激活信号的状态。当第一控制模块20的第一光电耦合器U22接通电流源10、对第二控制模块30输入激活信号的电流时,第二光电耦合器U32保持截止,激活信号电流通过分压电阻302使第二开关单元301导通,从而使得电流导通第二光电耦合器U31,进而接收到激活信号并传输给第一光电耦合器U21。因为待机时第二光电耦合器U32保持截止,不再需要导通电流的维持,因此可以达到降低待机功耗的目的。并且,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流反馈电路,具有应用广泛、电路结构简单、实现成本低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当把上述电流反馈电路应用到空调器领域时,以普通家用空调为例,室内机为第一控制模块,室外机就属于第二控制模块。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最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且其室内机和室外机是通过上述各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流反馈电路进行信号传输的。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在现有电流反馈电路上的光电耦合器和光电耦合器之间,增设了一个开关单元和分压电阻,分别利用该光电耦合器及分压电阻控制开关单元的导通和截止,从而达到通过电流反馈电路传输信号的目的。具体地,在电流反馈电路待机时,光电耦合器截止,分压电阻用以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导通以维持所述电路在接收激活信号的状态。因为待机时光电耦合器保持截止,不再需要导通电流的维持,因此可以达到降低待机功耗的目的。并且,本发明提供的电流反馈电路,具有应用广泛、电路结构简单、实现成本低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流反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开关单元和分压电阻;所述分压电阻接在电流反馈电路输入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之间,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发射端接在电流反馈电路输入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之间,所述光电耦合器的接收端接在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电流反馈电路输出端之间,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接在电流反馈电路输出端上;待机时,所述光电耦合器截止,所述分压电阻用以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导通以维持所述电路在接收激活信号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反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为三极管。
3.一种电流反馈电路,包括连接的电流源、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光电耦合器、第二光电耦合器、第二开关单元和第二分压电阻;所述第二分压电阻接在电流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之间,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发射端接在电流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接收端接在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接在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接收端和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发射端分别同时接供电电压和第二微处理器;待机时,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截止,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用以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导通以维持所述电路在接收激活信号的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流反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光电耦合器和第一光电耦合器;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发射端接在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接收端之间,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接收端同时接所述电流源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接收端和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发射端分别同时接供电电压和第一微处理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流反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一分压电阻;所述第一分压电阻接在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之间,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发射端接在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接收端接在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流源的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也接在所述电流源的输入端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流反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源包括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稳压二极管Z1及电解电容E1;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火线L,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所述稳压二极管Z1的阳极以及所述电解电容E1的负极共接所形成的共接点为所述电流源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所述稳压二极管Z1的阴极以及所述电解电容E1的正极共接所形成的共接点为所述电流源的输出端,并且与零线N相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流反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为三极管;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为三极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流反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和输入端分别串接有一个电阻;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和输入端也分别串接有一个电阻。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流反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上串接有电阻和单向导通器件。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反馈电路为权利要求3-9任一项所述的电流反馈电路。
CN201510841522.9A 2015-11-28 2015-11-28 电流反馈电路和空调器 Pending CN1053521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41522.9A CN105352129A (zh) 2015-11-28 2015-11-28 电流反馈电路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41522.9A CN105352129A (zh) 2015-11-28 2015-11-28 电流反馈电路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52129A true CN105352129A (zh) 2016-02-24

Family

ID=55328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41522.9A Pending CN105352129A (zh) 2015-11-28 2015-11-28 电流反馈电路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52129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65563A (ko) * 1999-12-30 2001-07-11 황한규 분리형 에어컨
CN104315672A (zh) * 2014-11-25 2015-01-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及其功耗控制系统
CN104596049A (zh) * 2014-12-26 2015-05-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电流环通信电路和空调器
CN204478392U (zh) * 2014-12-26 2015-07-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电流环通信电路和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65563A (ko) * 1999-12-30 2001-07-11 황한규 분리형 에어컨
CN104315672A (zh) * 2014-11-25 2015-01-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及其功耗控制系统
CN104596049A (zh) * 2014-12-26 2015-05-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电流环通信电路和空调器
CN204478392U (zh) * 2014-12-26 2015-07-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电流环通信电路和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35594B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待机控制系统和空调
CN103326458B (zh) 一种外部电源和电池供电的电源切换电路
CN103208709B (zh) 无线智能插座
CN104468647A (zh) 智能家居系统
CN204787051U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室外机供电控制电路
CN104596049A (zh) 电流环通信电路和空调器
CN104864564B (zh) 空调器、室外机及其供电通信控制系统
CN203930389U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低待机功耗的电路
US10608833B2 (en) Control system and power line network containing the same
CN203258794U (zh) 一种低待机功耗的空调智能控制系统
CN204478392U (zh) 电流环通信电路和空调器
CN203690619U (zh) 多功能遥控插座
CN204787048U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室内机供电控制电路
CN105352129A (zh) 电流反馈电路和空调器
CN202166858U (zh) 一种低功耗待机装置
CN214540710U (zh) 一种低功耗电路及显示屏系统
CN215336945U (zh) 空调待机低功耗控制电路及空调
CN104990197B (zh) 空调器、室外机及其供电控制系统
CN210270639U (zh) 一种温控系统
CN213657062U (zh) 空调云管家
CN105066364B (zh) 空调器及其待机控制系统
CN211959610U (zh) 一种无线开关
CN207571882U (zh) 一种红外转发装置
CN208255656U (zh) 可控制能耗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
CN203930390U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低待机功耗的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2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