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38175A - 在终端设备中对短信息进行分发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在终端设备中对短信息进行分发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38175A CN105338175A CN201510629817.XA CN201510629817A CN105338175A CN 105338175 A CN105338175 A CN 105338175A CN 201510629817 A CN201510629817 A CN 201510629817A CN 105338175 A CN105338175 A CN 1053381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ort message
- information
- operating system
- terminal equipment
- carried ou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04M1/7243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for text messaging, e.g. 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SMS] or e-mai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2—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e.g. protecting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4—Key management, e.g. using generic bootstrapping architecture [GB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终端设备中对短信息进行分发处理的方法,通过提取接收到的第一短信息中的用户数据头中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并根据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将第一短信息分发至相应的操作系统;本方案中,通过识别短信息类别将短信息分发至相匹配的操作系统中,保证了短信息的收发与操作系统的严格匹配;进一步地,在与短信息相应的操作系统中基于根据信息元素数据内容确定的处理类型对该短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由于短信息中信息元素数据内容可自定义,因此相应的处理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即实现了基于协议中规定的短信内容结构对短信息的处理方式进行扩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终端设备中对短信息进行分发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终端设备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各种通信方式的涌现,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及多元化的体验。然而,现有终端设备中的短信收发方式只涉及在单操作系统环境下进行,并未针对多操作系统提出过任何短信息分发解决方式。
现有技术中,单操作系统一般仅可以提供普通安全策略,在单操作系统下的终端设备短信服务会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例如,恶意第三方应用程序在使用过程中可自动获取短信息中的数据内容,从而对终端设备的用户数据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有必要对短信的收发方式进行优化处理,以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在终端设备中对短信息进行分发处理的方法,应用于包括至少两个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中,包括:
提取接收到的第一短信息中的用户数据头中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
根据所述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将所述第一短信息分发至相应的操作系统。
优选地,根据所述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将所述第一短信息分发至相应的操作系统,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信息单元的信息元素识别符及相应的信息元素数据内容,将所述第一短信息分发至相应的操作系统。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在与所述第一短信息相应的操作系统中根据所述信息元素数据内容确定相匹配的处理类型;
基于所述处理类型对所述第一短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短信息;
根据与所述第二短信息相应的处理类型,对所述第二短信息的用户数据头中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相应标记,以封装生成待发送短信息。
其中,所述处理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任一项:
密钥交换处理;短信息加密处理;短信息解密处理;短信息远程控制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在终端设备中对短信息进行分发处理的装置,包括:
数据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接收到的第一短信息中的用户数据头中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
分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将所述第一短信息分发至相应的操作系统。
优选地,所述分发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信息单元的信息元素识别符及相应的信息元素数据内容,将所述第一短信息分发至相应的操作系统。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类型确定模块,用于在与所述第一短信息相应的操作系统中根据所述信息元素数据内容确定相匹配的处理类型;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处理类型对所述第一短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输入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短信息;
短信息封装模块,用于根据与所述第二短信息相应的处理类型,对所述第二短信息的用户数据头中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相应标记,以封装生成待发送短信息。
其中,所述处理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任一项:
密钥交换处理;短信息加密处理;短信息解密处理;短信息远程控制处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提出了一种在终端设备中对短信息进行分发处理的方案,通过提取接收到的第一短信息中的用户数据头中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并根据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将第一短信息分发至相应的操作系统;本方案中,通过识别短信息类别将短信息分发至相匹配的操作系统中,保证了短信息的收发与操作系统的严格匹配;进一步地,在与短信息相应的操作系统中基于根据信息元素数据内容确定的处理类型对该短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由于短信息中信息元素数据内容可自定义,因此相应的处理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即实现了基于协议中规定的短信内容结构对短信息的处理方式进行扩展。例如,在至少包括安全操作系统和普通操作系统两个操作系统的应用场景下,通过本发明的在终端设备中对短信息进行分发处理的方案可确保属于安全操作系统的短信息不会被转至普通操作系统;进一步地,基于安全系统可以对短信息数据进行加密和密钥交换的特性,本方案中提供了根据信息元素数据内容对短信息进行密钥交换及加解密的短信息处理方式,通过短信息包括的信息元素数据内容对短信息的处理方式进行标识,对短信息的密钥交换及加解密提供了稳定可靠且统一的处理通道,从而对终端用户的数据信息集中安全存储以及防止短信息在分发过程中的信息数据外泄提供了前提保障,最终达到用户数据高安全性及隐私性的要求。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中对短信息进行分发处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中对短信息进行分发处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中对短信息进行分发处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短信内容结构的示例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中对短信息进行分发处理的装置的结构框架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中对短信息进行分发处理的装置的结构框架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中对短信息进行分发处理的装置的结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移动终端”既包括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其仅具备无发射能力的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又包括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其具有能够在双向通信链路上,进行双向通信的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包括: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其具有单线路显示器或多线路显示器或没有多线路显示器的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PCS(PersonalCommunicationsService,个人通信系统),其可以组合语音、数据处理、传真和/或数据通信能力;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其可以包括射频接收器、寻呼机、互联网/内联网访问、网络浏览器、记事本、日历和/或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其具有和/或包括射频接收器的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移动终端”可以是便携式、可运输、安装在交通工具(航空、海运和/或陆地)中的,或者适合于和/或配置为在本地运行,和/或以分布形式,运行在地球和/或空间的任何其他位置运行。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移动终端”还可以是通信终端、上网终端、音乐/视频播放终端,例如可以是PDA、MID(MobileInternetDevice,移动互联网设备)和/或具有音乐/视频播放功能的移动电话,也可以是智能电视、机顶盒等设备。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多操作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其中,操作系统可包括各种操作系统,例如android操作系统等。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多操作系统可基于多种虚拟技术来实现,下文以Linux系统下的容器技术为例来进行实施例的详述。其中,使用Linux容器技术实现的多操作系统,在每个容器中装入独立的操作系统,多个操作系统之间相互独立,且多个操作系统运行在同一台物理终端设备上。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中对短信息进行分发处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步骤S110:提取接收到的第一短信息中的用户数据头中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步骤S120:根据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将第一短信息分发至相应的操作系统;
其中,步骤S110具体包括:
根据信息单元的信息元素识别符及相应的信息元素数据内容,将第一短信息分发至相应的操作系统。
其中,本方案中涉及的短信内容结构以3GPP(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040协议中的短信内容结构为例,如图4所示:
其中,短信内容结构中的各部分名称解释如下:
UDL:userdatalength,用户数据长度;
UDHL:userdataheadlength,用户数据头长度;
IEI:informationelementIdentifier,信息元素识别符;
IEIDL:informationelementIdentifierDatalength,信息元素识别符数据长度;
IED:informationelementData信息元素数据内容;
其中,IEI、IEDL及IED组成一个信息单元IE,各个信息元素可以以任意顺序出现,而不限于按照图4中的排列顺序;
本方案中IEI的数值指向含义为ApplicationPortAddressing16bitaddress,应用端口寻址16位地址。
其中,信息单元IE的相关数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IEI及IED。
在步骤S120中,根据信息单元IE的IEI,或根据信息单元IE的IEI及IED,识别第一短信息所属操作系统,并将第一短信息分发至相应的操作系统。
例如,终端设备至少包括Android操作系统和安全策略较Android操作系统高的其他操作系统,终端设备的短信分发中心接收到第一短信息,首先提取接收到的第一短信息中的用户数据头中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即IE中包括的IEI及IED中的数据内容;例如,IEI及IED的数据内容为空值时,识别第一短信息所属操作系统为Android系统,随后将第一短信息发送至Android系统。其中,在基于Linux容器技术的多操作系统中,短信分发中心为独立于各个操作系统的短信处理中心,其中包括短信协议栈,处理各类短信的发送、接收以及分发。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步骤S210:提取接收到的第一短信息中的用户数据头中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步骤S220:根据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将第一短信息分发至相应的操作系统;步骤S230:在与第一短信息相应的操作系统中根据信息元素数据内容确定相匹配的处理类型;步骤S240:基于处理类型对第一短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
其中,步骤S210、步骤S220与图1中步骤S110、步骤S120的操作内容相同或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类型包括但不限于:
密钥交换处理;短信息加密处理;短信息解密处理;短信息远程控制处理。
例如,终端设备包括操作系统OSA和安全策略较OSA操作系统高的操作系统OSS,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短信息,首先提取第一短信息中IE的IEI,根据IEI中的数据内容“05”确定其指向含义为ApplicationPortAddressing16bitaddress,并提取IE的IED为49001,即确定IED中的数据内容为端口号49001;基于预定的系统判断规则,可确定第一短信息所属操作系统为OSS;将第一短信息分发至与其相应的操作系统OSS;随后,在与第一短信息相应的操作系统OSS中,根据端口号49001确定与第一短信息相匹配的处理类型为密钥交换处理,在操作系统OSS中,终端设备从第一短信息的短信内容结构中读取短信内容SM,短信内容为用于生成密钥的密钥因子,如,密钥因子为短信息发送端生成的用于生成密钥的随机数及短信息发送端的标识信息,并根据随机序列以及短信息发送端的标识信息,通过摘要算法如MD2、MD4、MD5、SHA、SHA-1/256/383/512等生成密钥信息;将该密钥信息存储于本地存储中以用于终端设备与短信息发送端在之后的通信过程中的短信息加密处理。
优选地,在与第一短信息至相应的操作系统中,基于第一短信息生成反馈短信息,根据与反馈短信息相应的处理类型,对反馈短信息的用户数据头中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相应标记,以封装并进行发送。
例如,接上例,在操作系统OSS中,终端设备根据第一短信息生成密钥信息后,基于将该密钥信息生成反馈短信息,根据与反馈短信息相应的密钥交换处理方式,将包含密钥信息的反馈短信息的IEI的数据内容标记为“05”且将IED的数据内容标记为49001,以完成对反馈短信息的封装并进行发送。
又例如,终端设备包括操作系统OSA和安全策略较OSA操作系统高的操作系统OSS,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短信息,首先提取第一短信息中IE的IEI,根据IEI中的数据内容“05”确定其指向含义为ApplicationPortAddressing16bitaddress,并提取IE的IED为49002,即确定IED中的数据内容为端口号49002;基于预定的系统判断规则,可确定第一短信息所属操作系统为OSS;将第一短信息分发至与其相应的操作系统OSS;随后,在与第一短信息相应的操作系统OSS中,根据端口号49002确定与第一短信息相匹配的处理类型为短信息解密处理,在操作系统OSS中,终端设备从第一短信息的短信内容结构中读取加密后的短信内容compressedSM,提取预存密钥信息,根据密钥信息将加密后的短信息内容通过对称密钥加解密算法解密得到短信息内容;其中,对称密钥的加密算法包括但不限于:DES、TripleDES、RC2、RC4、RC5和Blowfish等。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S350: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短信息;步骤S360:根据与第二短信息相应的处理类型,对第二短信息的用户数据头中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相应标记,以封装生成待发送短信息。
例如,接上例,终端设备通过操作系统OSS接收用户输入对第一短信息进行回复的第二短信息,提取预存密钥信息,根据密钥信息将第二短信息通过对称密钥加解密算法进行加密;并根据与第二短信息相应的短信息加密处理方式,将加密后的第二短信息的IEI的数据内容标记为“05”且将IED的数据内容标记为49002,以封装生成待发送短信息。
其中,处理类型为短信息远程控制处理时,短信息远程控制处理包括当不限于:
远程控制终端设备的设备管理、远程控制终端设备的系统应用管理、远程控制终端设备的第三方应用程序管理等。
例如,终端设备包括操作系统OSA和安全策略较OSA操作系统高的操作系统OSS,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短信息,首先提取到第一短信息中IEI中的数据内容“05”以及相应的IED中的数据内容49003,即端口号为49003,可确定第二短信息为用于远程控制的短信息且所属操作系统为OSS,随后将第二短信息分发至操作系统OSS,在操作系统OSS中,读取第二短信息中的短信内容为“系统关闭”,根据与该第二短信息相应的短信息远程控制处理方式,并基于短信内容“系统关闭”执行对本操作系统的关闭操作。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中对短信息进行分发处理的装置的结构框架示意图;
数据提取模块510提取接收到的第一短信息中的用户数据头中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分发模块520根据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将第一短信息分发至相应的操作系统;
其中,数据提取模块510根据信息单元的信息元素识别符及相应的信息元素数据内容,将第一短信息分发至相应的操作系统。
其中,本方案中涉及的短信内容结构以3GPP(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040协议中的短信内容结构为例,如图4所示。
分发模块520根据信息单元IE的IEI,或根据信息单元IE的IEI及IED,识别第一短信息所属操作系统,并将第一短信息分发至相应的操作系统。
例如,终端设备至少包括Android操作系统和安全策略较Android操作系统高的其他操作系统,终端设备的短信分发中心接收到第一短信息,首先提取接收到的第一短信息中的用户数据头中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即IE中包括的IEI及IED中的数据内容;例如,IEI及IED的数据内容为空值时,识别第一短信息所属操作系统为Android系统,随后将第一短信息发送至Android系统。其中,在基于Linux容器技术的多操作系统中,短信分发中心为独立于各个操作系统的短信处理中心,其中包括短信协议栈,处理各类短信的发送、接收以及分发。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该装置还包括类型确定模块630和处理模块640;数据提取模块610提取接收到的第一短信息中的用户数据头中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分发模块620根据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将第一短信息分发至相应的操作系统;类型确定模块630在与第一短信息相应的操作系统中根据信息元素数据内容确定相匹配的处理类型;处理模块640基于处理类型对第一短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
其中,数据提取模块610、分发模块620的执行内容与图5中数据提取模块510、分发模块520的执行内容相同或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类型包括但不限于:
密钥交换处理;短信息加密处理;短信息解密处理;短信息远程控制处理。
例如,终端设备包括操作系统OSA和安全策略较OSA操作系统高的操作系统OSS,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短信息,首先提取第一短信息中IE的IEI,根据IEI中的数据内容“05”确定其指向含义为ApplicationPortAddressing16bitaddress,并提取IE的IED为49001,即确定IED中的数据内容为端口号49001;基于预定的系统判断规则,可确定第一短信息所属操作系统为OSS;将第一短信息分发至与其相应的操作系统OSS;随后,在与第一短信息相应的操作系统OSS中,根据端口号49001确定与第一短信息相匹配的处理类型为密钥交换处理,在操作系统OSS中,终端设备从第一短信息的短信内容结构中读取短信内容SM,短信内容为用于生成密钥的密钥因子,如,密钥因子为短信息发送端生成的用于生成密钥的随机数及短信息发送端的标识信息,并根据随机序列以及短信息发送端的标识信息,通过摘要算法如MD2、MD4、MD5、SHA、SHA-1/256/383/512等生成密钥信息;将该密钥信息存储于本地存储中以用于终端设备与短信息发送端在之后的通信过程中的短信息加密处理。
优选地,在与第一短信息至相应的操作系统中,基于第一短信息生成反馈短信息,根据与反馈短信息相应的处理类型,对反馈短信息的用户数据头中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相应标记,以封装并进行发送。
例如,接上例,在操作系统OSS中,终端设备根据第一短信息生成密钥信息后,基于将该密钥信息生成反馈短信息,根据与反馈短信息相应的密钥交换处理方式,将包含密钥信息的反馈短信息的IEI的数据内容标记为“05”且将IED的数据内容标记为49001,以完成对反馈短信息的封装并进行发送。
又例如,终端设备包括操作系统OSA和安全策略较OSA操作系统高的操作系统OSS,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短信息,首先提取第一短信息中IE的IEI,根据IEI中的数据内容“05”确定其指向含义为ApplicationPortAddressing16bitaddress,并提取IE的IED为49002,即确定IED中的数据内容为端口号49002;基于预定的系统判断规则,可确定第一短信息所属操作系统为OSS;将第一短信息分发至与其相应的操作系统OSS;随后,在与第一短信息相应的操作系统OSS中,根据端口号49002确定与第一短信息相匹配的处理类型为短信息解密处理,在操作系统OSS中,终端设备从第一短信息的短信内容结构中读取加密后的短信内容compressedSM,提取预存密钥信息,根据密钥信息将加密后的短信息内容通过对称密钥加解密算法解密得到短信息内容;其中,对称密钥的加密算法包括但不限于:DES、TripleDES、RC2、RC4、RC5和Blowfish等。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该装置还包括输入接收模块750和短信息封装模块760,输入接收模块750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短信息;短信息封装模块760根据与第二短信息相应的处理类型,对第二短信息的用户数据头中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相应标记,以封装生成待发送短信息。
例如,接上例,终端设备通过操作系统OSS接收用户输入对第一短信息进行回复的第二短信息,提取预存密钥信息,根据密钥信息将第二短信息通过对称密钥加解密算法进行加密;并根据与第二短信息相应的短信息加密处理方式,将加密后的第二短信息的IEI的数据内容标记为“05”且将IED的数据内容标记为49002,以封装生成待发送短信息。
其中,处理类型为短信息远程控制处理时,短信息远程控制处理包括当不限于:
远程控制终端设备的设备管理、远程控制终端设备的系统应用管理、远程控制终端设备的第三方应用程序管理等。
例如,终端设备包括操作系统OSA和安全策略较OSA操作系统高的操作系统OSS,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短信息,首先提取到第一短信息中IEI中的数据内容“05”以及相应的IED中的数据内容49003,即端口号为49003,可确定第二短信息为用于远程控制的短信息且所属操作系统为OSS,随后将第二短信息分发至操作系统OSS,在操作系统OSS中,读取第二短信息中的短信内容为“系统关闭”,根据与该第二短信息相应的短信息远程控制处理方式,并基于短信内容“系统关闭”执行对本操作系统的关闭操作。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包括涉及用于执行本申请中所述操作中的一项或多项的设备。这些设备可以为所需的目的而专门设计和制造,或者也可以包括通用计算机中的已知设备。这些设备具有存储在其内的计算机程序,这些计算机程序选择性地激活或重构。这样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存储在设备(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存储在适于存储电子指令并分别耦联到总线的任何类型的介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硬盘、光盘、CD-ROM、和磁光盘)、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随即存储器)、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磁性卡片或光线卡片。也就是,可读介质包括由设备(例如,计算机)以能够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用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每个框以及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框的组合。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实现,从而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执行本发明公开的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的框或多个框中指定的方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发明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在终端设备中对短信息进行分发处理的方法,应用于包括至少两个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取接收到的第一短信息中的用户数据头中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
根据所述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将所述第一短信息分发至相应的操作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终端设备中对短信息进行分发处理的方法,其中,所述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包括信息元素识别符及相应的信息元素数据内容,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将所述第一短信息分发至相应的操作系统,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信息单元的信息元素识别符及相应的信息元素数据内容,将所述第一短信息分发至相应的操作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在终端设备中对短信息进行分发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在与所述第一短信息相应的操作系统中根据所述信息元素数据内容确定相匹配的处理类型;
基于所述处理类型对所述第一短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终端设备中对短信息进行分发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短信息;
根据与所述第二短信息相应的处理类型,对所述第二短信息的用户数据头中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相应标记,以封装生成待发送短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终端设备中对短信息进行分发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任一项:
密钥交换处理;短信息加密处理;短信息解密处理;短信息远程控制处理。
6.一种在终端设备中对短信息进行分发处理的装置,应用于包括至少两个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接收到的第一短信息中的用户数据头中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
分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将所述第一短信息分发至相应的操作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在终端设备中对短信息进行分发处理的装置,其中,所述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包括信息元素识别符及相应的信息元素数据内容,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发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信息单元的信息元素识别符及相应的信息元素数据内容,将所述第一短信息分发至相应的操作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在终端设备中对短信息进行分发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
类型确定模块,用于在与所述第一短信息相应的操作系统中根据所述信息元素数据内容确定相匹配的处理类型;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处理类型对所述第一短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在终端设备中对短信息进行分发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
输入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短信息;
短信息封装模块,用于根据与所述第二短信息相应的处理类型,对所述第二短信息的用户数据头中信息单元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相应标记,以封装生成待发送短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在终端设备中对短信息进行分发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任一项:
密钥交换处理;短信息加密处理;短信息解密处理;短信息远程控制处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29817.XA CN105338175A (zh) | 2015-09-29 | 2015-09-29 | 在终端设备中对短信息进行分发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29817.XA CN105338175A (zh) | 2015-09-29 | 2015-09-29 | 在终端设备中对短信息进行分发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38175A true CN105338175A (zh) | 2016-02-17 |
Family
ID=55288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29817.XA Pending CN105338175A (zh) | 2015-09-29 | 2015-09-29 | 在终端设备中对短信息进行分发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33817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61606A (zh) * | 2018-09-28 | 2019-02-19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处理系统及网络设备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15267A (zh) * | 2010-03-05 | 2010-08-25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短消息加密方法 |
CN102075890A (zh) * | 2011-02-25 | 2011-05-25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及其远程控制方法 |
US20120154413A1 (en) * | 2010-12-21 | 2012-06-21 | Dongwoo Kim |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mode switching therein |
CN104270524A (zh) * | 2014-09-28 | 2015-01-07 | 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
CN104618585A (zh) * | 2015-01-14 | 2015-05-13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多系统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
-
2015
- 2015-09-29 CN CN201510629817.XA patent/CN10533817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15267A (zh) * | 2010-03-05 | 2010-08-25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短消息加密方法 |
US20120154413A1 (en) * | 2010-12-21 | 2012-06-21 | Dongwoo Kim |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mode switching therein |
CN102075890A (zh) * | 2011-02-25 | 2011-05-25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及其远程控制方法 |
CN104270524A (zh) * | 2014-09-28 | 2015-01-07 | 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
CN104618585A (zh) * | 2015-01-14 | 2015-05-13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多系统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61606A (zh) * | 2018-09-28 | 2019-02-19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处理系统及网络设备 |
CN109361606B (zh) * | 2018-09-28 | 2021-05-25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处理系统及网络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485096B2 (en) | Encryption / decryption of data with non-persistent, non-shared passkey | |
GB2538052B (en) | Encoder, decoder, encryption system, encryption key wallet and method | |
US7284123B2 (en) | Secur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grate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comprising a short-distance communication module | |
KR20180029695A (ko) | 블록체인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 시스템 및 방법 | |
CN111247773A (zh) | 超安全最后一里路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3067158A (zh) | 加密解密方法、终端设备、网关设备及密钥管理系统 | |
CN104221412B (zh) | 安全通信系统和方法 | |
EA009997B1 (ru) | Способ шифрования и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между отправителем и получателем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сети | |
KR19990045057A (ko) | 암호화 정보 액세스 방법, 복호화 모듈 및 통신 시스템 | |
US20110213978A1 (en) | Secure method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between terminals comprisin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and corresponding terminals | |
GB2284521A (en) | User support system for cryptographic communication in network systems | |
CN111788836B (zh) |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ble设备 | |
CN105208028A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相关装置及设备 | |
US20020051544A1 (en) | User support system for cryptographic communication in network systems | |
Dansarie et al. | Breaking HALFLOOP-24 | |
CN105338175A (zh) | 在终端设备中对短信息进行分发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4683355A (zh) | 一种防抵赖的动态口令生成方法及动态口令验证系统 | |
CN104683358A (zh) | 防抵赖的动态口令生成方法及动态口令验证系统 | |
CN108183802B (zh) | 数字签名生成方法和装置 | |
CN112771815A (zh) | 密钥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6101107A (zh) | 一种基于ip地址跳变的碎片化传输技术的保密通信方法 | |
CN114584325A (zh) | 基于区块链和云存储的投标报价数据混合存储系统和方法 | |
CN104363584B (zh) | 一种短消息加、解密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108134988A (zh) | 一种机动车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4827998A (zh) | 一种基于加密芯片的卫星终端入网鉴权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