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36279A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36279A CN105336279A CN201410400274.XA CN201410400274A CN105336279A CN 105336279 A CN105336279 A CN 105336279A CN 201410400274 A CN201410400274 A CN 201410400274A CN 105336279 A CN105336279 A CN 10533627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iewing area
- optical component
- frame
- value
- resolu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屏及镶嵌在所述显示屏至少一个边上的边框,其中,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中心点与所述边框间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中心点与所述边框间的第二距离;光学构件,设置在与所述边框对应的位置上,以使用户以垂直于所述光学构件的上表面的角度看时,所述边框处于被遮挡状态;其中,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处于点亮显示且有第一内容时,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发出的至少一条光线在通过所述光学构件折射后,从所述光学构件的所述上表面射出至少一条折射光线,以使所述第一内容呈现在所述上表面,所述边框相对于所述用户来讲,处于不可见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比如,平板电脑,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超大电子显示装置等等,人们通过这些电子设备获得了极大的便利。由于在许多公共场所都需要将许多信息对公众进行及时公告,而这些信息一般都是通过设置在公共场所中心位置的大屏幕或者超大屏幕来进行显示。因此,各种大屏幕以及超大屏幕的需求与日俱增。在现实生活中,大屏幕主要应用在展览会馆、运动场馆、新闻中心、气象中心、购物中心、机场、火车站等场所。
在现有技术中,在实现大屏幕以及超大屏幕显示图像时,主要是将常规尺寸的显示屏作为单元显示屏,每个单元显示屏负责显示整体图像中的小部分图像,再将各单元显示屏显示的图像拼接起来完成完整的图像的显示。
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每个单元显示屏幕都设置有边框,所以,在将多个单元显示屏幕拼接在一起后,一是在大屏幕中就存在很多不能显示内容的边框,二是各个单元屏幕间会存在一定间距的拼缝。
由于在拼接后的大屏幕中会有各单元显示屏幕的边框,所以,现有技术中在通过大屏幕显示时,存在单元显示屏幕边框处不能进行画面显示的技术问题。
由于现有技术中存在边框处不能进行显示的技术问题,所以,当用户的观看距离较近时,就能较为清晰地看见边框,破坏大屏幕的整体显示效果,即:现有技术中的大屏幕存在显示效果整体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通过大屏幕显示时,存在单元显示屏幕边框处不能进行画面显示的技术问题,实现在通过大屏幕显示时,单元显示屏幕边框处能进行画面显示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屏及镶嵌在所述显示屏至少一个边上的边框,其中,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不同的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中心点与所述边框间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中心点与所述边框间的第二距离;光学构件,设置在与所述边框对应的位置上,以使用户以垂直于所述光学构件的上表面的角度看时,所述边框处于被遮挡状态;其中,在所述显示屏处于点亮状态时,且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显示有第一内容时,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发出的对应所述第一内容的至少一条光线在通过所述光学构件折射后,从所述光学构件的所述上表面射出至少一条折射光线,以使所述第一内容呈现在所述上表面,且此时,所述边框相对于所述用户来讲,处于不可见状态。
可选的,所述上表面具体为一平面。
可选的,所述光学构件的下表面贴合设置在所述边框的上方或者所述光学构件镶嵌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边框之间或者所述光学构件的所述下表面贴合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光学构件镶嵌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边框之间具体为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边框之间设有一开口槽,所述光学构件嵌入在所述开口槽内。
可选的,所述光学构件的所述上表面的第一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二面积与所述边框的第三面积之和,以使所述用户以垂直于所述上表面的角度看时,所述边框处于所述被遮挡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一内容对应有第一原始显示界面,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用于显示所述第一内容的第一压缩画面,以使得在所述上表面显示的所述第一内容对应的第二画面为所述第一原始显示画面,其中,所述第一压缩画面具体为在对所述第一原始显示画面进行第一方向压缩后获得的压缩画面,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与所述边框相垂直的方向。
可选的,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分辨率为第一分辨率值,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分辨率为第二分辨率值,所述第一分辨率值大于所述第二分辨率值。
可选的,在所述光学构件的折射率为第一折射率值时,所述第一分辨率值具体为能够使所述至少一条光线在通过所述光学构件以所述第一折射率值折射后,所述上表面能够以第三分辨率值显示所述第一内容,其中,所述第三分辨率值与所述第二分辨率值的分辨率差值的分辨率差值绝对值小于第一阈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亮度为第一亮度值,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亮度为第二亮度值,所述第一亮度值大于所述第二亮度值。
可选的,在所述光学构件的折射率为第一折射率值时,所述第一亮度值具体为能够使所述至少一条光线在通过所述光学构件以所述第一折射率值折射后,所述上表面能够以第三亮度值显示所述第一内容,其中,所述第三亮度值与所述第二亮度值的亮度差值的亮度差值绝对值小于第二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设置光学构件在与边框对应的位置上的技术手段,这样,在显示屏处于点亮状态并显示有内容时,显示屏所发出的光线能经光学构件折射后在光学构件的上表面形成与显示内容对应的画面,并且对于用户来讲,该画面能覆盖住边框,边框对用户是处于不可见状态。所以,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通过大屏幕显示时,存在单元显示屏幕边框处不能进行画面显示的技术问题,实现在通过大屏幕显示时,单元显示屏幕边框处能进行画面显示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对显示屏边缘对应的第一内容对应的原始画面进行压缩的技术手段,这样,压缩后的画面经光学构件折射后在光学构件的上表面形成与原始画面相同的第二画面能覆盖住边框。进而,实现了整体显示画面的无边框显示,并且保证了边框处的第二画面与原始画面的一致性,提高了显示质量。所以,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大屏幕存在显示效果整体性较差的技术问题,实现大屏幕显示时显示效果整体性好的技术效果。
3、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显示屏具有分辨率不同的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的技术手段,显示屏边缘对应的第一显示区域分辨率大于显示屏中心对应的第二显示区域,这样,第一显示区域显示的画面经光学构件折射后在光学构件的上表面形成的画面能覆盖住边框并且能与第二显示区域显示的画面的分辨率小于一阈值。进而,实现了画面的无边框显示,并且保证了边框处画面与显示屏中心处画面的在分辨率上的一致性,提高了显示质量。所以,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大屏幕存在显示效果整体性较差的技术问题,实现大屏幕显示时显示效果整体性好的技术效果。
4、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显示屏具有亮度不同的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的技术手段,显示屏边缘对应的第一显示区域亮度大于显示屏中心对应的第二显示区域,这样,第一显示区域显示的画面经光学构件折射后在光学构件的上表面形成的画面能覆盖住边框并且能与第二显示区域显示的画面的亮度小于一阈值。进而,实现了画面的无边框显示,并且保证了边框处画面与显示屏中心处画面的在亮度上的一致性,提高了显示质量。所以,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大屏幕存在显示效果整体性较差的技术问题,实现大屏幕显示时显示效果整体性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设置光学构件位置的第一种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设置光学构件位置的第二种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设置光学构件位置的第三种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显示屏中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实现屏幕显示效果整体性好的第一种方式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实现屏幕显示效果整体性好的第二种方式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第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实现屏幕显示效果整体性好的第三种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通过大屏幕显示时,存在单元显示屏幕边框处不能进行画面显示的技术问题,实现在通过大屏幕显示时,单元显示屏幕边框处能进行画面显示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屏及镶嵌在所述显示屏至少一个边上的边框,其中,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不同的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中心点与所述边框间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中心点与所述边框间的第二距离;光学构件,设置在与所述边框对应的位置上,以使用户以垂直于所述光学构件的上表面的角度看时,所述边框处于被遮挡状态;其中,在所述显示屏处于点亮状态时,且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显示有第一内容时,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发出的对应所述第一内容的至少一条光线在通过所述光学构件折射后,从所述光学构件的所述上表面射出至少一条折射光线,以使所述第一内容呈现在所述上表面,且此时,所述边框相对于所述用户来讲,处于不可见状态。
上述电子设备通过设置光学构件在与边框对应的位置上,这样,在显示屏处于点亮状态并显示有内容时,显示屏所发出的光线能经光学构件折射后在光学构件的上表面形成与显示内容对应的画面,并且对于用户来讲,该画面能覆盖住边框,边框对用户是处于不可见状态。所以,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通过大屏幕显示时,存在单元显示屏幕边框处不能进行画面显示的技术问题,实现在通过大屏幕显示时,单元显示屏幕边框处能进行画面显示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液晶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手机等,也可以是别的电子设备,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在下面的具体描述中,将以所述电子设备是液晶显示器为例,来进行说明。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单元10,包括显示屏11及镶嵌在显示屏11至少一个边上的边框12,其中,显示屏11包括第一显示区域111和与第一显示区域111不同的第二显示区域112,第一显示区域111的第一中心点与边框12间的第一距离小于第二显示区域112的第二中心点与边框12间的第二距离;光学构件20,设置在与边框12对应的位置上,以使用户以垂直于光学构件20的上表面21的角度看时,边框12处于被遮挡状态;其中,在显示屏11处于点亮状态时,且在第一显示区域111显示有第一内容时,从第一显示区域111发出的对应第一内容的至少一条光线在通过光学构件20折射后,从光学构件20的上表面21射出至少一条折射光线,以使所述第一内容呈现在所述上表面,且此时,边框12相对于所述用户来讲,处于不可见状态。
为了保证较好的显示效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光学构件20的上表面21具体为一平面。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光学构件20的位置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如图2所示,光学构件20的下表面贴合设置在边框12的上方。
第二种方式,如图3所示,光学构件镶嵌在第一显示区域111与边框12之间,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光学构件20镶嵌在第一显示区域111与边框12之间具体为第一显示区域111与边框12之间设有一开口槽,光学构件20嵌入在所述开口槽内。
第三种方式,如图4所示,光学构件20的下表面贴合设置在第一显示区域111的上方。在具体设置光学构件20的位置时,为保证比较好的显示效果,光学构件20的上表面21的第一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一显示区域111的第二面积与边框12的第三面积之和,以使所述用户以垂直于上表面21的角度看时,边框12处于所述被遮挡状态。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当电子设备为所述液晶显示器时,具体来讲为:液晶显示器设置有液晶显示屏及镶嵌在液晶显示屏四边上的边框,所述液晶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不同的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中心点与所述边框间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中心点与所述边框间的第二距离,具体来讲,液晶显示屏分为两个显示区域,即:第一显示区域为靠近所述边框的区域,第二显示区域为液晶显示屏的中心区域,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组成了整个液晶显示屏。比如:如图5所示,液晶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域111和与第二显示区域112,第一显示区域111的第一中心点1111与边框12的第一距离1112为3CM,第二显示区域112的第一中心点1113与边框12的第二距离1114为20CM,第一距离1112小于第二距离1114。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显示屏大大小来设计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在此,本申请实施例就不一一举例了。
光学构件,比如,棱镜,设置在与所述边框对应的位置上,如图2、图3、图4中光学构件设置的位置,以使用户以垂直于所述光学构件的上表面的角度看时,所述边框处于被遮挡状态。所述光学构件的所述上表面具体为一平面。具体来讲,光学构件可为长条状,其横截面可为矩形或者梯形。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光学构件的设置位置以及光学构件的形状,在此,本申请就不一一举例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要采用三种方式来实现屏幕显示时显示效果整体性好的技术效果。
第一种方式,如图6所示,第一显示区域111的所述第一内容对应有第一原始显示画面1115,第一显示区域111用于显示第一内容的第一压缩画面1116,以使得在上表面21显示的所述第一内容对应的第二画面1117为第一原始显示画面1115,其中,第一压缩画面1116具体为在对第一原始显示画面1115进行第一方向1118压缩后获得的压缩画面,其中,第一方向1118为与边框12相垂直的方向。
第二种方式,如图7所示,第一显示区域111的分辨率为第一分辨率值,第二显示区域112的分辨率为第二分辨率值,所述第一分辨率值大于所述第二分辨率值。进一步,在所述光学构件的折射率为第一折射率值时,所述第一分辨率值具体为能够使所述至少一条光线在通过所述光学构件以所述第一折射率值折射后,上表面21能够以第三分辨率值显示第一内容1119,其中,所述第三分辨率值与所述第二分辨率值的分辨率差值的分辨率差值绝对值小于第一阈值。
第三种方式,如图8所示,第一显示区域111的亮度为第一亮度值,第二显示区域112的亮度为第二亮度值,所述第一亮度值大于所述第二亮度值。进一步,在所述光学构件的折射率为第一折射率值时,所述第一亮度值具体为能够使所述至少一条光线在通过所述光学构件以所述第一折射率值折射后,上表面21能够以第三亮度值显示第一内容1120,其中,所述第三亮度值与所述第二亮度值的亮度差值的亮度差值绝对值小于第二阈值。
继续以电子设备是液晶显示器为例,对实现屏幕显示时显示效果整体性好的三种方式的具体实现进行描述:
第一种方式,当电子设备为所述液晶显示器时,具体来讲,液晶显示器的液晶显示屏中第一区域所显示的第一内容与第二区域所显示的第二内容是一致的,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内容对应有第一原始显示画面。液晶显示器中对应的图形处理器对第一区域所显示的第一内容进行第一方向压缩,进而,第一显示区域用于显示第一内容的第一压缩画面。比如:第一内容的原始显示画面的长度为4CM,宽度为20CM。第一显示区域是处于与右边框相邻的区域,图形处理器对第一内容沿垂直于右边框的方向横向压缩,形成压缩后长度为2CM,宽度为20CM的第一压缩画面,第一显示区域显示第一压缩画面。
从第一显示区域发出的对应第一压缩画面的至少一条光线在通过光学构件折射后,从光学构件的上表面射出至少一条折射光线,以使得在所述上表面显示的与第一内容对应的第二画面为第一原始显示画面。比如:第一内容的原始显示画面的长度为4CM,宽度为20CM。第一内容对应的第一压缩画面长度为2CM,宽度为20CM。第一压缩画面在经过光学构件的折射后,在光学构件的上表面形成第二画面,所述第二画面对应第一内容,并且第二画面的长度为4CM,宽度为20CM。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光学构件设置在液晶显示器的上下左右四个边框的对应位置上,设置在左右两个边框的对应位置上的光学构件只能横向扩展对应的画面,设置在上下两个边框的对应位置上的光学构件只能纵向扩展对应的画面。因此,液晶显示器中对应的图形处理器对处于屏幕左右两侧的第一显示区域所显示的第一内容进行垂直于左右边框方向的横向压缩,对处于屏幕上下两侧的第一显示区域所显示的第一内容进行垂直于上下边框方向的纵向压缩。
第二种方式,当电子设备为所述液晶显示器时,具体来讲,液晶显示器的液晶显示屏中第一显示区域的分辨率为第一分辨率值,第二显示区域的分辨率为第二分辨率值,所述第一分辨率值大于所述第二分辨率值。比如:液晶显示器的液晶显示屏是通过具有第一分辨率值的第一显示屏与具有第二分辨率值的第二显示屏拼接而成,因此整个液晶显示屏支持两种分辨率,并且具有分辨率不同的两个显示区域,其中,位于液晶显示屏边缘的第一显示屏对应的第一显示区域的分辨率大于位于液晶显示屏中心区域的第二显示屏对应的第二显示区域的分辨率。
进一步,当设置在液晶显示屏边框对应位置上的光学构件的折射率为第一折射率值时,所述第一分辨率值具体为能够使所述至少一条光线在通过所述光学构件以所述第一折射率值折射后,光学构件上表面能够以第三分辨率值显示所述第一内容,其中,所述第三分辨率值与所述第二分辨率值的分辨率差值的分辨率差值绝对值小于第一阈值。比如:第一显示区域的分辨率为130,第二显示区域的分辨率为100,光学构件的折射率为1.25,第一阈值为10。因此,当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内容经光学构件以折射率1.25折射后,在光学构件上表面以分辨率值为104显示所述第一内容。第三分辨率值104与第二分辨率值100之差为4,满足小于第一阈值10的条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光学构件设置在液晶显示器的上下左右四个边框的对应位置上,设置在左右两个边框的对应位置上的光学构件只能横向扩展对应的画面,设置在上下两个边框的对应位置上的光学构件只能纵向扩展对应的画面。因此,液晶显示器中对应处于屏幕左右两侧的第一显示区域相对于第二显示区域增加的分辨率为横向方向增加的分辨率。比如:第二显示区域显示第一内容需要4x3个点,第一显示区域显示第一内容需要6x3个点。对处于屏幕上下两侧的第一显示区域相对于第二显示区域增加的分辨率为纵向方向增加的分辨率。比如:第二显示区域显示第一内容需要3x4个点,第一显示区域显示第一内容需要3x6个点。
第三种方式,当电子设备为所述液晶显示器时,液晶显示器的液晶显示屏中第一显示区域的亮度为第一亮度值,第二显示区域的亮度为第二亮度值,所述第一亮度值大于所述第二亮度值。具体来讲,液晶显示器中的图形处理器可对第一区域所显示的第一内容进行亮度调节,将处于液晶显示屏边缘区域的第一显示区域显示的图像的亮度调至大于位于液晶显示屏中心区域的第二显示区域的亮度。比如:第一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一内容与第二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二内容的亮度均为100,图形处理器对第一内容进行亮度调节,调节亮度后的第一内容亮度为110,并且在第一显示区域显示调节亮度后的第一内容,此时第一显示区域亮度为110。液晶显示屏还可以是通过具有第一亮度值的第一显示屏与具有第二亮度值的第二显示屏拼接而成,因此整个液晶显示屏支持两种亮度其中,位于液晶显示屏边缘的第一显示屏对应的第一显示区域的亮度大于位于液晶显示屏中心区域的第二显示屏对应的第二显示区域的亮度。
进一步,当设置在液晶显示屏边框对应位置上的光学构件的折射率为第一折射率值时,所述第一亮度值具体为能够使所述至少一条光线在通过所述光学构件以所述第一折射率值折射后,光学构件上表面能够以第三亮度值显示所述第一内容,其中,所述第三亮度值与所述第二亮度值的亮度值差值绝对值小于第二阈值。比如:第一显示区域显示的画面的亮度为110,第二显示区域的亮度为100,光学构件的折射率为1.15,第二阈值为5。当第一显示区域显示的调节亮度后的第一内容经光学构件以折射率1.1折射后,造成了画面的亮度损失为8,因此,在光学构件上表面以亮度值为102显示第一内容。第三亮度值102与第二亮度值100之差为2,满足小于第二阈值5的条件。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如下一个或多个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设置光学构件在与边框对应的位置上的技术手段,这样,在显示屏处于点亮状态并显示有内容时,显示屏所发出的光线能经光学构件折射后在光学构件的上表面形成与显示内容对应的画面,并且对于用户来讲,该画面能覆盖住边框,边框对用户是处于不可见状态。所以,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通过大屏幕显示时,存在单元显示屏幕边框处不能进行画面显示的技术问题,实现在通过大屏幕显示时,单元显示屏幕边框处能进行画面显示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对显示屏边缘对应的第一内容对应的原始画面进行压缩的技术手段,这样,压缩后的画面经光学构件折射后在光学构件的上表面形成与原始画面相同的第二画面能覆盖住边框。进而,实现了整体显示画面的无边框显示,并且保证了边框处的第二画面与原始画面的一致性,提高了显示质量。所以,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大屏幕存在显示效果整体性较差的技术问题,实现大屏幕显示时显示效果整体性好的技术效果。
3、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显示屏具有分辨率不同的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的技术手段,显示屏边缘对应的第一显示区域分辨率大于显示屏中心对应的第二显示区域,这样,第一显示区域显示的画面经光学构件折射后在光学构件的上表面形成的画面能覆盖住边框并且能与第二显示区域显示的画面的分辨率小于一阈值。进而,实现了画面的无边框显示,并且保证了边框处画面与显示屏中心处画面的在分辨率上的一致性,提高了显示质量。所以,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大屏幕存在显示效果整体性较差的技术问题,实现大屏幕显示时显示效果整体性好的技术效果。
4、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显示屏具有亮度不同的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的技术手段,显示屏边缘对应的第一显示区域亮度大于显示屏中心对应的第二显示区域,这样,第一显示区域显示的画面经光学构件折射后在光学构件的上表面形成的画面能覆盖住边框并且能与第二显示区域显示的画面的亮度小于一阈值。进而,实现了画面的无边框显示,并且保证了边框处画面与显示屏中心处画面的在亮度上的一致性,提高了显示质量。所以,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大屏幕存在显示效果整体性较差的技术问题,实现大屏幕显示时显示效果整体性好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屏及镶嵌在所述显示屏至少一个边上的边框,其中,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不同的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中心点与所述边框间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中心点与所述边框间的第二距离;
光学构件,设置在与所述边框对应的位置上,以使用户以垂直于所述光学构件的上表面的角度看时,所述边框处于被遮挡状态;
其中,在所述显示屏处于点亮状态时,且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显示有第一内容时,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发出的对应所述第一内容的至少一条光线在通过所述光学构件折射后,从所述光学构件的所述上表面射出至少一条折射光线,以使所述第一内容呈现在所述上表面,且此时,所述边框相对于所述用户来讲,处于不可见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具体为一平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构件的下表面贴合设置在所述边框的上方或者所述光学构件镶嵌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边框之间或者所述光学构件的所述下表面贴合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构件镶嵌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边框之间具体为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边框之间设有一开口槽,所述光学构件嵌入在所述开口槽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构件的所述上表面的第一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二面积与所述边框的第三面积之和,以使所述用户以垂直于所述上表面的角度看时,所述边框处于所述被遮挡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容对应有第一原始显示界面,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用于显示所述第一内容的第一压缩画面,以使得在所述上表面显示的所述第一内容对应的第二画面为所述第一原始显示画面,其中,所述第一压缩画面具体为在对所述第一原始显示画面进行第一方向压缩后获得的压缩画面,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与所述边框相垂直的方向。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分辨率为第一分辨率值,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分辨率为第二分辨率值,所述第一分辨率值大于所述第二分辨率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学构件的折射率为第一折射率值时,所述第一分辨率值具体为能够使所述至少一条光线在通过所述光学构件以所述第一折射率值折射后,所述上表面能够以第三分辨率值显示所述第一内容,其中,所述第三分辨率值与所述第二分辨率值的分辨率差值的分辨率差值绝对值小于第一阈值。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亮度为第一亮度值,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亮度为第二亮度值,所述第一亮度值大于所述第二亮度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学构件的折射率为第一折射率值时,所述第一亮度值具体为能够使所述至少一条光线在通过所述光学构件以所述第一折射率值折射后,所述上表面能够以第三亮度值显示所述第一内容,其中,所述第三亮度值与所述第二亮度值的亮度差值的亮度差值绝对值小于第二阈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00274.XA CN105336279A (zh) | 2014-08-14 | 2014-08-14 | 一种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00274.XA CN105336279A (zh) | 2014-08-14 | 2014-08-14 | 一种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36279A true CN105336279A (zh) | 2016-02-17 |
Family
ID=55286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00274.XA Pending CN105336279A (zh) | 2014-08-14 | 2014-08-14 | 一种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336279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92724A (zh) * | 2018-02-05 | 2018-09-04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一种适应视觉特性的沉浸式显示装置及vr设备 |
CN113066441A (zh) * | 2019-12-30 | 2021-07-02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378414Y (zh) * | 2009-03-27 | 2010-01-06 | 建碁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器装置以及应用该显示器装置的电视墙 |
CN102087814A (zh) * | 2010-11-30 | 2011-06-08 | 曹嘉灿 | 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及大屏幕显示器 |
CN102262842A (zh) * | 2010-05-28 | 2011-11-30 | 曹嘉灿 | 无边框显示方法及装置 |
CN202230250U (zh) * | 2011-08-30 | 2012-05-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3d显示装置 |
CN102610168A (zh) * | 2011-01-20 | 2012-07-25 |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 平面显示器 |
CN102667583A (zh) * | 2009-10-05 | 2012-09-12 | 普来斯姆公司 | 无边框显示屏幕的边缘照明 |
CN103295481A (zh) * | 2013-06-04 | 2013-09-11 | 曹嘉灿 | 无边框显示装置 |
CN103473997A (zh) * | 2013-09-13 | 2013-12-25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终端设备 |
WO2014024766A1 (ja) * | 2012-08-10 | 2014-02-13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 |
CN103984127A (zh) * | 2014-04-29 | 2014-08-13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2014
- 2014-08-14 CN CN201410400274.XA patent/CN10533627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378414Y (zh) * | 2009-03-27 | 2010-01-06 | 建碁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器装置以及应用该显示器装置的电视墙 |
CN102667583A (zh) * | 2009-10-05 | 2012-09-12 | 普来斯姆公司 | 无边框显示屏幕的边缘照明 |
CN102262842A (zh) * | 2010-05-28 | 2011-11-30 | 曹嘉灿 | 无边框显示方法及装置 |
CN102087814A (zh) * | 2010-11-30 | 2011-06-08 | 曹嘉灿 | 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及大屏幕显示器 |
CN102610168A (zh) * | 2011-01-20 | 2012-07-25 |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 平面显示器 |
CN202230250U (zh) * | 2011-08-30 | 2012-05-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3d显示装置 |
WO2014024766A1 (ja) * | 2012-08-10 | 2014-02-13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 |
CN103295481A (zh) * | 2013-06-04 | 2013-09-11 | 曹嘉灿 | 无边框显示装置 |
CN103473997A (zh) * | 2013-09-13 | 2013-12-25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终端设备 |
CN103984127A (zh) * | 2014-04-29 | 2014-08-13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92724A (zh) * | 2018-02-05 | 2018-09-04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一种适应视觉特性的沉浸式显示装置及vr设备 |
CN113066441A (zh) * | 2019-12-30 | 2021-07-02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
CN113066441B (zh) * | 2019-12-30 | 2024-01-23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385390A (zh) | 曲面屏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 |
CN104698634A (zh) | 显示面板组件和显示装置 | |
CN104133310A (zh) | 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 | |
CN104280798A (zh) | 棱镜片构件和具有该棱镜片构件的多屏显示设备 | |
CN103345087B (zh) | 二维及三维可切换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 |
CN104409020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4299519A (zh) | 无缝拼接显示屏 | |
CN107331307B (zh) | 一种异形显示面板与装置 | |
CN103985324A (zh) | 柔性拼接显示装置 | |
US9507168B2 (en) |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having pattern groove | |
CN206697160U (zh) | 一种无缝大屏幕系统 | |
CN104713031A (zh) | 一种复合棱镜单元、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 |
CN101895777A (zh) | 立体显示模组及立体显示装置 | |
CN104503116A (zh) | 一种基板、光栅、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 |
US20140160380A1 (en) | Lens grating based stereoscopic display system | |
CN103091965A (zh) | 一种360°全息浮空成像系统 | |
CN104516045B (zh) | 图像补偿元件、显示装置及拼接式显示器 | |
CN206322437U (zh) | 显示单元的拼接结构及显示装置 | |
CN105336279A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US9204136B2 (en) |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CN203825966U (zh) | 一种裸眼3d拼接屏 | |
CN103903518A (zh) | 电视墙及其黑框消除透镜 | |
TWI557700B (zh) | 無縫拼接的顯示裝置 | |
CN107067980B (zh) | 虚拟曲面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0551629B2 (en) | Parallax device and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