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27071A - 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27071A CN105327071A CN201410384095.1A CN201410384095A CN105327071A CN 105327071 A CN105327071 A CN 105327071A CN 201410384095 A CN201410384095 A CN 201410384095A CN 105327071 A CN105327071 A CN 1053270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ncer
- extract
- chinese medicine
- scutellarin
- medicine compo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黄药子10%~70%,半枝莲30%~90%,且所述中药组合物为黄药子和半枝莲的全粉混悬液,或其20%~80%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丙酮提取物或汽油提取物。本发明还涉及半枝莲提取物的用途及其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比的成分组成:黄药子20%~80%乙醇提取物:半枝莲20%~80%乙醇提取物=1:2~2:1。本发明还涉及野黄芩苷的用途及其药物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比的成分组成:黄独素B:野黄芩苷=1:1~1:2。上述药物组合物可用于防治胰腺癌、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等多种癌症。<!-- 2 -->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医药用途。
背景技术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在癌症治疗中,尽管传统的放、化疗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其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其中主要是骨髓抑制和免疫功能低下,可造成白细胞减少症等,有时甚至不得不中断治疗,从而也限制了药物的疗效。为了克服传统的放、化疗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病,近年来药学工作者不断的探索,应用植物药进行防治癌症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
黄药子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黄独DioscoreabulbiferaL.的干燥块茎,在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分布广泛,也存在于非洲的部分地区,而传统将其作为药用的主要在中国。早在公元500-600年,黄药子粉、汤剂或酊剂,就已被用于诸如现代医学中的甲状腺肿(瘤)、胃癌、直肠癌、喉痛、咽炎、子宫出血等病症的治疗,而其中尤以甲状腺肿(瘤)和多型癌症的治疗最为常用;现代临床上常将黄药子用于食管癌、胃癌、肝癌、直肠癌、乳腺癌、肺癌、宫颈癌、鼻咽癌、上颌窦癌、膀胱癌等多型癌症的治疗,应用广泛,疗效确切。然而,有报道发现黄药子在临床使用中引起中毒性肝炎甚至死亡,从而大大限制了其临床良好功效的发挥。
配伍是中医用药的特色之一,通过配伍可以起到解毒增效的作用。半枝莲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半枝莲ScutellariabarbataD.Don的干燥全草,原产于南美洲,主要分布于阿根廷、巴西南部、乌拉圭以及中国大陆等地。其味辛、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化瘀利尿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疔疮肿毒、咽喉肿痛、跌扑伤痛、水肿、黄疸及虫蛇咬伤。化学成分分离鉴定显示,半枝莲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还含有二萜类化合物、多糖类、生物碱及甾体等成分。其中野黄芩苷是黄酮类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也是半枝莲的有效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半枝莲具有抗菌、抗肿瘤、保肝及抗肝纤维化等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具体地说,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了一种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黄药子10%~70%,半枝莲30%~90%,且所述中药组合物为黄药子和半枝莲的全粉混悬液,或其20%~80%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丙酮提取物或石油醚提取物。
在一优选例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黄药子成分含黄独素B1%~17%,且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半枝莲成分含野黄芩苷1%~15%。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防治胰腺癌、乳腺癌、肺癌、胃癌、肝癌、膀胱癌、卵巢癌、结肠癌、前列腺癌、食管癌、皮肤癌、甲状腺癌、白血病或宫颈癌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提供了一种半枝莲提取物的用途,所述半枝莲提取物可用于提高黄药子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所述半枝莲提取物和黄药子提取物分别为半枝莲20%~80%乙醇提取物和黄药子20%~80%乙醇提取物。
在一优选例中,所述半枝莲提取物和黄药子提取物的重量比为1:2~2:1。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半枝莲提取物含野黄芩苷1%~6%,且所述黄药子提取物含黄独素B1%~7%。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提供了一种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比的成分组成:黄药子20%~80%乙醇提取物:半枝莲20%~80%乙醇提取物=1:2~2:1。
在一优选例中,所述黄药子提取物含黄独素B1%~7%,且所述半枝莲提取物含野黄芩苷1%~6%。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是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防治胰腺癌、乳腺癌、肺癌、胃癌、肝癌、膀胱癌、卵巢癌、结肠癌、前列腺癌、食管癌、皮肤癌、甲状腺癌、白血病或宫颈癌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是提供了一种野黄芩苷的用途,所述野黄芩苷可用于提高黄独素B的抗肿瘤活性
在一优选例中,所述野黄芩苷和黄独素B的重量比为1:1~2:1。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是提供了一种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比的成分组成:黄独素B:野黄芩苷=1:1~1:2。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是提供了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防治胰腺癌、乳腺癌、肺癌、胃癌、肝癌、膀胱癌、卵巢癌、结肠癌、前列腺癌、食管癌、皮肤癌、甲状腺癌、白血病或宫颈癌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各个方面的细节将在随后的章节中得以详尽描述。通过下文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本发明的特点、目的和优势将更为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问世部分是基于这样一个意外发现:黄药子和半枝莲或其提取物的组合可以显著抑制多种肿瘤的生长。因此,上述组合物可有望开发成为一种预防或者治疗肿瘤的药物。而特定配比的黄药子和半枝莲的提取物或其活性成分的组合更是具有协同增效抗肿瘤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发明具有防治癌症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过程并无特别之处。可将黄药子块茎和半枝莲分别打粉,用水、20%~80%乙醇、乙酸乙酯、丙酮、或石油醚等回流提取,加入常见药用辅料制成任何一种药学上所说的剂型,优选浸膏、流浸膏、酒剂、酊剂、口服液、丸剂、散剂、滴丸、片剂或胶囊剂。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防治癌症作用很可能与如下物质之间的协同作用密切相关:黄药子中的二萜内酯类物质,尤其是黄独素B以及半枝莲中的黄酮类成分,尤其是半枝莲中的野黄芩苷。黄独素B(DiosbulbinB,DB)和野黄芩苷(Scutellarin,SC)的结构式如下:
随后的药效实验将证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替代化疗药防治胰腺癌、乳腺癌、肺癌、胃癌、肝癌、膀胱癌、卵巢癌、结肠癌、前列腺癌、食管癌、皮肤癌、甲状腺癌、白血病或宫颈癌等多种癌症。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药食兼用的纯天然的植物提取物,其在高效防治癌症的同时,还能避免施用化疗药所引发的肝损伤等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以药物制剂的形式使用。药物制剂包括作为活性成分的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及可药用载体。较佳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含有0.1-99.9%重量百分比的作为活性成分的本发明的黄药子和半枝莲或其提取物或其活性成分的组合。“可药用载体”不会破坏本发明的黄药子和半枝莲或其提取物或其活性成分的药学活性,同时其有效用量,即能发挥药物载体作用时的用量对人体无毒。
所述可药用载体包括但不限于:软磷脂、硬脂酸铝、氧化铝、离子交换材料、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吐温或其他表面活化剂、血清蛋白、缓冲物质如磷酸盐、氨基乙酸、山梨酸、水、盐、电解质如硫酸盐精蛋白、磷酸氢二钠、磷酸氢钾、氯化钠、锌盐、硅酸镁、饱和脂肪酸部分甘油酯混合物等。
其他常用的药物辅料如粘合剂(如微晶纤维素)、填充剂(如淀粉、葡萄糖、无水乳糖和乳糖珠粒)、崩解剂(如交联PVP、交联羧甲基淀粉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润滑剂(如硬脂酸镁)以及吸收促进剂、吸附载体、香味剂、甜味剂、赋形剂、稀释剂、润湿剂等。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药物制剂可按本领域常规方法制备并可以通过肠道或非肠道或局部途径给药。口服制剂包括胶囊剂、片剂、口服液、颗粒剂、丸剂、散剂、丹剂、膏剂等;非肠道给药制剂包括注射液等;局部给药制剂包括霜剂、贴剂、软膏剂、喷雾剂等。优选为口服制剂。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以及其药物制剂的给药途径可以为口服、舌下、经皮、经肌肉或皮下、皮肤粘膜、静脉、尿道、阴道等。
除了制成药剂之外,亦可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加入抗氧化剂、色素、酶制剂等各种食品添加剂,按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制成保健食品。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所有的百分数、比率、比例、或份数按重量计。
除非另行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发明方法中。文中所述的较佳实施方法与材料仅作示范之用。
本发明提到的上述特征,或实施例提到的特征可以任意组合。本专利说明书所揭示的所有特征可与任何组合物形式并用,说明书中所揭示的各个特征,可以任何可提供相同、均等或相似目的的替代性特征取代。因此除有特别说明,所揭示的特征仅为均等或相似特征的一般性例子。
实施例1(黄药子醇提物、半枝莲醇提物、黄药子醇提物和半枝莲醇提物配伍对小鼠肉瘤S180实体瘤的影响)
本发明首先考察黄药子乙醇提取物(ET)与半枝莲乙醇提取物(SE)组合物对小鼠肉瘤S180实体瘤的影响。
1.1实验材料
1.1.1受试动物
ICR小鼠,♂,体重18~22g,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动物合格证号:SCXK(沪2007–0005)。小鼠饲养温度(22±1)℃,相对湿度(65±10)%,照明时间每天12h。
1.1.2受试药物及其制备
黄药子乙醇提取物(ET):称取黄药子粗粉4000g,加10倍体积80%乙醇回流提取3h,提取4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干。即得黄药子乙醇提取物(ET)。
半枝莲醇提物(SE):秤取半枝莲粗粉4000g,浸泡2h后用10倍体积80%乙醇回流提取2h,提取3次,合并3次滤液,减压浓缩,烘干,即为半枝莲醇提物(SE)。
黄药子半枝莲组合物:将前述黄药子乙醇提取物和半枝莲醇提物按2/1~1/2的比例(重量比)组合,即得黄药子半枝莲提取物的组合物ET+SE。
1.2实验方法
1.2.1高效液相色谱测定EF中黄独素B的含量
色谱柱为ultimateTMXB-C18column(4.6×250mm,5μm);流动相条件为乙腈-水=25:75(v/v),流速为1.0mL/min,等度洗脱;进样体积为10μL;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10nm。首先,取黄独素B(DB)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配成1mg/ml的溶液,混匀,即得对照品溶液。DB(1000μg/mL)用甲醇稀释至一系列浓度:7.81,15.63,31.25,62.5,125,250μg/mL,混匀,用0.45μm有机相滤膜滤过,取续滤液进样,按照上述液相条件运行,积分求得峰面积值,结果以浓度(μg/mL)对峰面积值进行回归分析获得标准曲线和相关系数。其次,取黄药子乙醇提取物(ET)适量,精密称定,置25ml容量瓶中,加70%乙醇超声使之溶解,冷却后定容至刻度,用0.45μm有机相滤膜滤过。取制得的供试品溶液按照上述液相条件运行,所得的峰面积值代入上述标准曲线,计算DB含量。
1.2.2高效液相色谱测定SE中野黄芩苷的含量
色谱柱为SepaxHP-C18column(4.6×250mm,5μm);流动相条件为甲醇-水-醋酸=35:61:4(v/v/v),流速为1.0mL/min,等度洗脱;进样体积为5μL;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335nm。首先取野黄芩苷(SC)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配成1mg/ml的溶液,混匀,即得对照品溶液。SC(1000μg/mL)用甲醇稀释至一系列浓度:15.63,31.25,62.5,125,250,500,1000μg/mL,混匀,用0.45μm有机相滤膜滤过,取续滤液进样,按照上述液相条件运行,积分求得峰面积值,结果以浓度(μg/mL)对峰面积值进行回归分析,获得标准曲线和相关系数。其次,取半枝莲醇提物(SE)适量,精密称定,置于25mL容量瓶中,加80%乙醇至约25mL,超声提取60min,恢复到室温后加80%乙醇定容至25mL,混匀后,用0.45μm有机相滤膜滤过。取制得的供试品溶液按照上述液相条件运行,所得的峰面积值代入上述标准曲线,计算SC含量。
1.2.3体内荷瘤小鼠抗肿瘤实验
采用荷瘤小鼠体内实验,从肉瘤S180荷瘤小鼠腹内抽取对应肿瘤细胞,用台盼蓝染色,计数,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至(1.0-1.3)×107cells/mL于离心管中,插冰上,皮下注射(sc)接种该浓度肿瘤细胞于ICR小鼠右腋下,注射量0.1mL/只。按体重随机分组,分别为Control(CMC-Na)、5-Fu、半枝莲醇提物SE、黄药子乙醇提取物ET、ET+SE组。将各提取物或单体化合物用0.5%CMC-Na溶解至所需浓度,于接种后24h开始按体重灌胃(ig)给药,CMC-Na组ig给予同等体积的0.5%CMC-Na,5-Fu(用dd水溶解至2.5mg/mL)组腹腔注射(ip),每隔一天注射一次;连续给药12d,末次给药后24h,摘眼球采血,供离心分离血清后测定血清ALT和AST活力用;取瘤组织,称重,拍照。按下公式计算肿瘤抑制率(Tumorinhibitionratio)。
Tumorinhibitionratio(%)=[(C?T)/C]×100,其中C指CMC-Na对照组平均瘤重,T指给药组平均瘤重。以瘤重有显著性差异,且肿瘤抑制率>30%为药物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标准。
1.3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均用平均值±标准误表示,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One-WayANOVA方式进行方差分析,P<0.05为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标准。
1.4实验结果
1.4.1ET、SE及其组合物ET+SE对小鼠肉瘤S180实体瘤的影响
与模型组比较,如表1所示,接种肉瘤S180的小鼠在连续给予ET(100mg/kg)12d后,瘤重显著减小(P<0.05),表明ET(100mg/kg)对S180实体瘤有效;与ET(100mg/kg)比较,配伍SE(50mg/kg,100mg/kg,200mg/kg)后,瘤重均显著减小(P<0.05),肿瘤抑制率明显提高,表明半枝莲醇提物可增强黄药子乙醇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
表1EF、SE及其组合物ET+SE对小鼠肉瘤S180实体瘤的影响(n=10)
与模型组比较,***P<0.001;与ET比较,##P<0.01
1.4.2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由表2可知,阳性药5-Fu可使S180荷瘤小鼠血清肝损伤指标ALT和AST均极显著升高(P<0.01),表明5-Fu诱导了荷瘤小鼠的肝毒性,而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在保持疗效的同时,对肝损伤指标无明显影响,说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避免化疗药5-Fu诱导肝损伤副作用的优势。
表2组合物EF+SE对小鼠肉瘤S180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与模型组比较,**P<0.01
1.4.3黄药子和半枝莲醇提物中黄独素B和野黄芩苷的含量
对黄药子和半枝莲醇提物中黄独素B和野黄芩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黄药子醇提物中黄独素B含量为6.42%,半枝莲醇提物中野黄芩苷含量为4.09%。
实施例2(黄药子和半枝莲不同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在确定了黄药子半枝莲组合物具有较强的抗S180实体瘤作用之后,本发明进一步考察了黄药子和半枝莲的其他提取物的体内抗肿瘤作用。
2.1实验材料
2.1.1受试动物(同实施例1之1.1.1)
2.1.2受试药物及其制备
黄药子全粉混悬液:黄药子36g,粉碎,过150目筛,混悬于180mL蒸馏水。
半枝莲全粉混悬液:半枝莲36g,粉碎,过150目筛,混悬于180mL蒸馏水。
黄药子水提液:黄药子36g,加10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3h,过滤合并滤液,回收水使成浓度0.4g/mL。
半枝莲水提液:半枝莲36g,加10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3h,过滤合并滤液,回收水使成浓度0.4g/mL。
黄药子70%乙醇提取液:黄药子36g,加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h,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使成浓度0.4g/mL。
半枝莲70%乙醇提取液:半枝莲36g,加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h,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使成浓度0.4g/mL。
黄药子20%乙醇提取液:黄药子36g,加10倍量2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h,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使成浓度0.4g/mL。
半枝莲20%乙醇提取液:半枝莲36g,加10倍量2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h,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使成浓度0.4g/mL。
黄药子乙酸乙酯提取液:黄药子36g,半枝莲36g,加10倍量乙酸乙酯,回流提取3次,每次3h,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酸乙酯使成浓度0.4g/mL。
半枝莲乙酸乙酯提取液:半枝莲36g,加10倍量乙酸乙酯,回流提取3次,每次3h,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酸乙酯使成浓度0.4g/mL。
黄药子丙酮提取液:黄药子36g,加10倍量丙酮,回流提取3次,每次3h,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丙酮使成浓度0.4g/mL。
半枝莲丙酮提取液:半枝莲36g,加10倍量丙酮,回流提取3次,每次3h,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丙酮使成浓度0.4g/mL。
黄药子石油醚提取液:黄药子36g,加10倍量石油醚,回流提取3次,每次3h,过滤合并滤液,回收石油醚使成浓度0.4g/mL。
半枝莲石油醚提取液:半枝莲36g,加10倍量石油醚,回流提取3次,每次3h,过滤合并滤液,回收石油醚使成浓度0.4g/mL。
2.2实验方法
2.2.1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各提取物中黄独素B和野黄芩苷的含量
色谱柱为ultimateTMXB-C18column(4.6×250mm,5μm);流动相条件为乙腈-水=25:75(v/v),流速为1.0mL/min,等度洗脱;进样体积为10μL;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10nm。首先取黄独素B(DB)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配成1mg/ml的溶液,混匀,即得对照品溶液。DB(1000μg/mL)用甲醇稀释至一系列浓度:7.81,15.63,31.25,62.5,125,250μg/mL,混匀,用0.45μm有机相滤膜滤过,取续滤液进样,按照上述液相条件运行,积分求得峰面积值,结果以浓度(μg/mL)对峰面积值进行回归分析获得标准曲线和相关系数。其次,取黄药子各提取物适量,精密称定,置25ml容量瓶中,加70%乙醇超声使之溶解,冷却后定容至刻度,用0.45μm有机相滤膜滤过。取制得的供试品溶液按照上述液相条件运行,所得的峰面积值代入上述标准曲线,计算各提取物中黄独素B的含量。
色谱柱为SepaxHP-C18column(4.6×250mm,5μm);流动相条件为甲醇-水-醋酸=35:61:4(v/v/v),流速为1.0mL/min,等度洗脱;进样体积为5μL;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335nm。首先取野黄芩苷(SC)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配成1mg/ml的溶液,混匀,即得对照品溶液。SC(1000μg/mL)用甲醇稀释至一系列浓度:15.63,31.25,62.5,125,250,500,1000μg/mL,混匀,用0.45μm有机相滤膜滤过,取续滤液进样,按照上述液相条件运行,积分求得峰面积值,结果以浓度(μg/mL)对峰面积值进行回归分析,获得标准曲线和相关系数。其次,取半枝莲各提取物适量,精密称定,置于25mL容量瓶中,加80%乙醇至约25mL,超声提取60min,恢复到室温后加80%乙醇定容至25mL,混匀后,用0.45μm有机相滤膜滤过。取制得的供试品溶液按照上述液相条件运行,所得的峰面积值代入上述标准曲线,计算各提取物中野黄芩苷的含量。
2.2.2体内荷瘤小鼠抗肿瘤实验(同实施例1之1.2.3)
2.3统计学处理(同实施例1之1.3)
2.4实验结果
2.4.1黄药子半枝莲其他提取物联合给药后的抗肿瘤活性
如表3所示,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瘤重均显著降低,表明黄药子半枝莲各提取物联合给药后均有抗肿瘤作用,其中以70%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的作用最强;且70%乙醇及乙酸乙酯提取物抗肿瘤作用均明显强于阳性药5-Fu的。
表3黄药子和半枝莲不同提取物联合给药后对肉瘤S180实体瘤的影响(n=10)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2.4.2黄药子半枝莲不同提取物中黄独素B和野黄芩苷的含量
如表4所示,黄药子和半枝莲的70%乙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中黄独素B和野黄芩苷的含量最高。
表4各种提取物中黄独素B和野黄芩苷的含量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2.4.3半枝莲醇提物增加黄药子醇提物的抗肿瘤活性
如表5可见,与模型组比较,接种肉瘤S180的小鼠在连续给予70%黄药子醇提物后,瘤重显著减小(P<0.05),表明黄药子70%醇提物对S180实体瘤有效;与黄药子醇提物单独使用比较,配伍半枝莲70%醇提物后,瘤重均显著减小(P<0.05),肿瘤抑制率明显提高。连续给予高剂量20%黄药子醇提物后,瘤重有一定减小(P<0.05),与黄药子醇提物单独使用比较,配伍半枝莲20%醇提物后,瘤重均显著减小(P<0.05)。这些都表明半枝莲醇提物可以明显协同增加黄药子醇提物的抗肿瘤活性。
表5半枝莲醇提物协同增加黄药子醇提物的抗肿瘤活性(n=10)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与黄药子单独用药比较,##P<0.01
实施例3(中药组合物及其活性成分体内抗癌活性研究)
通过整体动物实验发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抗肿瘤作用,发明人进一步通过体外实验考察了该发明中药组合物及其活性成分的抗癌活性。前期实验已经发现黄独素B为黄药子中主要的抗肿瘤活性成分(Wang,J.M.,Ji,L.L.,Branford-White,C.J.,Wang,Z.Y.,Shen,K.K.,Liu,H.,Wang,Z.T.,2012.AntitumoractivityofDioscoreabulbiferaL.rhizomeinvivo.Fitoterapia83,388-394.)。野黄芩苷为半枝莲主要的活性成分,同时其也是中国药典上半枝莲的指标成分。接下去观察了黄独素B和野黄芩苷合用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活性。
3.1实验材料
3.1.1受试动物(同实施例1之1.1.1)
3.1.2受试药物
黄独素B和野黄芩苷均购自上海同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3.2实验方法(同实施例1之1.2.3)
3.3统计学处理(同实施例1之1.3)
3.4实验结果
如表6可见,DB和SC均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生长的活性,其中DB活性强于SC。当DB和SC联合应用后抗肿瘤活性明显强于单独使用。提示SC可以增强DB的抗肿瘤活性。
表6DB、SC及其联合用药对小鼠肉瘤S180实体瘤的影响(n=10)
与模型组比较,***P<0.001;与DB比较,#P<0.05,##P<0.01
实施例4(中药组合物及其活性成分体外抗癌活性研究)
接下来对黄药子、半枝莲中药组合物以及活性成分黄独素B,野黄芩苷组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进一步验证。
4.1实验材料
4.1.1细胞株来源
人胰腺癌BXPC-3、乳腺癌MCF-7、肺癌A549、胃癌SGC-7901、肝癌Hep3B、膀胱癌T24、人卵巢癌HO8910、结肠癌LS174和CCL229、前列腺癌PC-3、食管癌Eca-109、皮肤癌A431、甲状腺癌SW-579、白血病K562、宫颈癌Hela细胞株均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4.1.2主要试剂
DEME,RPMI1640培养基(GIBCO公司),胎牛血清(GIBCO公司),二甲基亚砜(DMSO)(GIBCO公司),MTT(Sigma公司),5-Fu(上海邦成),其它试剂为国产分析纯等。
4.1.3主要仪器设备
层流超净台;二氧化碳培养箱,购自Thermo公司;倒置相差显微镜,购自Olympus公司;酶标仪,购自Biotek公司。
4.2实验方法
细胞增殖实验(MTT):用0.25%胰酶消化细胞,1000rpm离心,用含5%活性炭灭活血清,无酚红的DMEM高糖培养液37℃,95%CO2培养48h(以排除内源激素的干扰),即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用0.25%胰酶消化细胞,以2×103个/孔接种细胞于96孔培养板上,每孔体积180μL,24h细胞贴壁,每列设5个复孔,分别设溶剂对照、5-Fu阳性对照、实验药物组,加药后继续观察培养48h。
呈色与比色:在加药培养48h后,取出培养板,每孔加入MTT溶液(5mg/mL)20μL,37℃,5%CO2继续培养4h终止培养。小心吸弃孔内培养上清液,每孔加入150μLDMSO振荡10min,使结晶物充分溶解,选择490nm在自动酶标仪(BIO-TEK)上测定各孔吸收值(OD,与活细胞数量成正比),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细胞生长抑制率=(对照孔OD值-实验孔OD值)/对照孔OD值×100%。
4.3实验结果
由表7-11可知,本发明中药组合物80%乙醇提取液,黄药子中二萜内酯类活性成分黄独素B(DB),和半枝莲活性成分野黄芩苷(SC)均可显著抑制人胰腺癌BXPC-3、乳腺癌MCF-7、肺癌A549、胃癌SGC-7901、肝癌Hep3B、膀胱癌T24、卵巢癌HO8910、结肠癌LS174和CCL229、前列腺癌PC-3、食管癌Eca-109、皮肤癌A431、甲状腺癌SW-579、白血病K562或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生长,提示该中药组合物、黄独素B和野黄芩苷可用于治疗人胰腺癌、乳腺癌、肺癌、胃癌、肝癌、膀胱癌、卵巢癌、结肠癌、前列腺癌、食管癌、皮肤癌、甲状腺癌、白血病或宫颈癌等多种癌症。同时,本发明也考察了活性成分组合物的抗癌效果,结果发现半枝莲所含的黄酮类成分中诸如野黄芩苷,在与黄独素B配伍时可显著增强黄独素B对以上多种癌细胞的抗癌作用,且配伍后的抗癌活性明显强于单独使用,提示半枝莲所含的黄酮类成分野黄芩苷可与黄药子中所含的二萜内酯类成分黄独素B可配伍高效应用于治疗以上癌症疾病。
表7组合物及其活性成分对人癌BXPC-3、MCF-7、A549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
与溶剂对照组比较,*P<0.01;与DB比较,#P<0.05
表8组合物及其活性成分对人癌SGC-7901、Hep3B、T24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
与溶剂对照组比较,*P<0.01;与DB比较,#P<0.05
表9组合物及其活性成分对人癌HO8910、LS174、PC-3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
与溶剂对照组比较,*P<0.01;与DB比较,#P<0.05
表10组合物及其活性成分对人癌CCL229、Eca-109、A431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
与溶剂对照组比较,*P<0.01;与DB比较,#P<0.05
表11组合物及其活性成分对人癌SW-579、K562、Hela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
与溶剂对照组比较,*P<0.01;与DB比较,#P<0.05
实施例5(流浸膏剂的制备)
取黄药子、半枝莲各250g,打粉,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48h,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425mL,另器保存;继续渗漉,到渗漉液接近无色为止,收集续漉液,在55℃浓缩至稠膏状,加入初漉液425mL混匀,用70%乙醇稀释至500mL,静置3d,滤过,即得。
实施例6(片剂的制备)
取黄药子、半枝莲各250g,打粉,过100目筛。喷入适量80%乙醇,加入17.5%微晶纤维素,其中内加7.5%微晶纤维素和20%淀粉,制成颗粒,干燥,外加10%微晶纤维素和1%的硬脂酸镁,混匀压片。
实施例7(滴丸剂的制备)
取黄药子、半枝莲各250g,打粉,用2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h,回收乙醇得浸膏,以PGE4000为基质,与药物的比例为1:1.5,二甲基硅油为冷凝剂,滴制。
实施例8(胶囊剂的制备)
取黄药子、半枝莲各250g,打粉,用乙酸乙酯回流提取3次,每次2h,回收乙酸乙酯得浸膏,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入5%硬脂酸镁,混匀装入硬胶囊。
本发明所涉及的多个方面已做如上阐述。然而,应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之前提下,本领域专业人员可对其进行等同改变和修饰,所述改变和修饰同样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覆盖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黄药子10%~70%,半枝莲30%~90%,且所述中药组合物为黄药子和半枝莲的全粉混悬液,或其20%~80%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丙酮提取物或石油醚提取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黄药子成分含黄独素B1%~17%,且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半枝莲成分含野黄芩苷1%~15%。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防治胰腺癌、乳腺癌、肺癌、胃癌、肝癌、膀胱癌、卵巢癌、结肠癌、前列腺癌、食管癌、皮肤癌、甲状腺癌、白血病或宫颈癌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4.一种半枝莲提取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枝莲提取物可用于提高黄药子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所述半枝莲提取物和黄药子提取物分别为半枝莲20%~80%乙醇提取物和黄药子20%~80%乙醇提取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枝莲提取物和黄药子提取物的重量比为1:2~2: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枝莲提取物含野黄芩苷1%~6%,且所述黄药子提取物含黄独素B1%~7%。
7.一种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比的成分组成:黄药子20%~80%乙醇提取物:半枝莲20%~80%乙醇提取物=1:2~2: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药子提取物含黄独素B1%~7%,且所述半枝莲提取物含野黄芩苷1%~6%。
9.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防治胰腺癌、乳腺癌、肺癌、胃癌、肝癌、膀胱癌、卵巢癌、结肠癌、前列腺癌、食管癌、皮肤癌、甲状腺癌、白血病或宫颈癌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10.一种野黄芩苷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野黄芩苷可用于提高黄独素B的抗肿瘤活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野黄芩苷和黄独素B的重量比为1:1~2:1。
12.一种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比的成分组成:黄独素B:野黄芩苷=1:1~1:2。
13.权利要求1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防治胰腺癌、乳腺癌、肺癌、胃癌、肝癌、膀胱癌、卵巢癌、结肠癌、前列腺癌、食管癌、皮肤癌、甲状腺癌、白血病或宫颈癌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84095.1A CN105327071A (zh) | 2014-08-06 | 2014-08-06 | 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84095.1A CN105327071A (zh) | 2014-08-06 | 2014-08-06 | 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27071A true CN105327071A (zh) | 2016-02-17 |
Family
ID=55277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384095.1A Pending CN105327071A (zh) | 2014-08-06 | 2014-08-06 | 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327071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62691A (zh) * | 2015-12-02 | 2016-03-02 | 钊桂英 | 主治血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
CN108836963A (zh) * | 2018-05-18 | 2018-11-20 |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 黄独素b在制备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药物中的应用 |
CN113491771A (zh) * | 2020-03-18 | 2021-10-12 | 苏州大学 | 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glut5摄取转运果糖的抑制剂中的应用 |
CN114306349A (zh) * | 2022-01-07 | 2022-04-12 | 北京蕴汇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鹅去氧胆酸或其衍生物制备协同预防或治疗与egfr相关疾病药物的用途 |
CN115444900A (zh) * | 2022-04-16 | 2022-12-09 | 复旦大学 | 一种治疗胰腺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09655A (zh) * | 2010-07-08 | 2012-01-11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具有防治癌症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2014
- 2014-08-06 CN CN201410384095.1A patent/CN10532707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09655A (zh) * | 2010-07-08 | 2012-01-11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具有防治癌症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周志愉等: "不同乙醇浓度半枝莲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相关性研究",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 |
石扬等: "半枝莲中野黄芩苷对乳腺癌MCF-7 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江西医学院学报》 *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62691A (zh) * | 2015-12-02 | 2016-03-02 | 钊桂英 | 主治血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
CN108836963A (zh) * | 2018-05-18 | 2018-11-20 |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 黄独素b在制备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药物中的应用 |
CN108836963B (zh) * | 2018-05-18 | 2020-06-05 |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 黄独素b在制备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药物中的应用 |
CN113491771A (zh) * | 2020-03-18 | 2021-10-12 | 苏州大学 | 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glut5摄取转运果糖的抑制剂中的应用 |
CN114306349A (zh) * | 2022-01-07 | 2022-04-12 | 北京蕴汇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鹅去氧胆酸或其衍生物制备协同预防或治疗与egfr相关疾病药物的用途 |
CN115444900A (zh) * | 2022-04-16 | 2022-12-09 | 复旦大学 | 一种治疗胰腺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Bailly |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uses of Selaginella tamariscina (P. Beauv.) Spring, in medicine and cosmetic: Applications and bioactive ingredients | |
CN102309655B (zh) | 具有防治癌症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14524825A (zh) | 牛尾蒿内酯a-t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5362340B (zh) |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327071A (zh) | 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 |
CN102008650B (zh) | 一种治疗肿瘤的复方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622865B (zh) | 巨大戟二萜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 |
KR102085774B1 (ko) | 대장암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약학 조성물 | |
JP6389958B2 (ja) | 瓦草5環性トリテルペンサポニン類化合物抗腫瘍の薬物用途 | |
Nithya et al. | Evaluation of in vitro anti-oxidant and anticancer activity of Coriandrum sativum against human colon cancer HT-29 cell lines | |
CN101926844B (zh) | 瑞香狼毒提取物及其抗肿瘤作用 | |
CN106668041A (zh) | 重楼皂苷vi在制备抗肺癌药物中的应用 | |
CN101773532B (zh) | 一种天名精总内酯提取物 | |
CN108434399A (zh) | 一种防治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2309656B (zh) | 具有防治癌症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医药用途 | |
CN102961440B (zh) | 含有人环氧酶及天然阿霉素或类阿霉素的药用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在制备多种药物的应用 | |
CN102858359B (zh) | 一种含有醇溶性且非水溶性甘草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药物制剂、制药用途、治疗方法和制备方法 | |
CN115414399A (zh) |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 |
CN104257839B (zh) | 一种具有降糖降脂保护血管内皮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142935A (zh) | 一种抗肝癌和肺癌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7137384A (zh) | 紫草素在制备治疗肺癌药物中的应用 | |
CN102670865A (zh) | 红葱的活性成分提取工艺 | |
CN101229158B (zh) | 治疗肿瘤的组合药物及其应用 | |
CN105796637A (zh) | 一种抗乳腺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1129521A (zh) | 一种白花蛇舌草有效组分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7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