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22340B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22340B CN105322340B CN201510331536.6A CN201510331536A CN105322340B CN 105322340 B CN105322340 B CN 105322340B CN 201510331536 A CN201510331536 A CN 201510331536A CN 105322340 B CN105322340 B CN 10532234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contact portion
- terminals
- electric connector
- insulating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01R13/6467—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by cross-over of signal conduc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7/00—Four or more pol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设有两排端子槽的绝缘本体及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两排端子槽并呈左右相反配置的一排第一端子与一排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间及第二端子间分别形成在左右方向上越过端子槽且未设置有导电端子的闲置空间,两个相邻的第一端子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在所述闲置空间内朝着离开另一第一端子的方向弯折而令相邻的两个第一焊接部之间的距离增大以形成容置空间,两个相邻的第二端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在所述闲置空间内朝着靠近另一第二端子的方向弯折而令相邻的两个第二焊接部之间的距离减小以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从而令所述两排导电端子的焊接部排列成一排。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适用于正反插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参照中国实用新型第CN203859265号专利,其揭示了一种正反插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及分为两组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本体部及由该本体部向前延伸出的一舌板部。所述舌板部具有上下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导电端子水平延伸,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每一导电端子包括一对接部和一焊接部。所述第一端子的焊接部沿横向排布于第一表面,所述第二端子的焊接部沿横向排布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焊接部位于同一直线上。参照中国实用新型第CN204067706号专利,其揭示了一种正反插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分为两组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及包覆所述绝缘本体的屏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基座及自基座向前延伸形成的一舌板。所述两组导电端子分别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舌板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各导电端子均具有水平向前延伸形成的一接触部及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一连接部。所述接触部水平向前延伸且呈两排布设于所述屏蔽壳体开口中。部分导电端子的连接部穿过所述绝缘本体向外延伸形成有焊接脚。所述两组导电端子的焊接脚排列形成同一排。参照中国台湾新型第TWM409560号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正反向插接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金属外壳和装于金属外壳内的绝缘座及端子组。该金属外壳前端设置有插接部,该绝缘座包括有基部和舌板部,该舌板部位于前述插接部中间并见前述插接部分割成上下设置的两个相同的容纳空间。前述端子组于舌板部上第二表面分别形成有供相应对插件连接的接触部。第一端子组中的每个第一端子具有U形接触部,该U形接触部勾于舌板部前端以形成为于舌板部上第二表面的接触面。第二端子组中的每个第二端子具有分布于舌板部上第二表面的一对第二接触部。相应对插件正向或反向插入前述插接部时,均可有效连接。
在此类电连接器中,导电端子上下排对应,在与绝缘本体一体成型时,易使得导电端子在冲压中变形或移位,不利于导电端子在绝缘本体上固定位置以对应相应功能。同时,在此类新标准的正反插电连接器中,导电端子数量过少,易使得框口水平尺寸无意义扩大,使用功能偏少。减少焊接脚而使其成一排,亦会令导电端子接地效果较差或不能独立实现其功能。此外现有技术中此类正反插电连接器,在实际应用时上下排端子距离较近,制程时容易引起误接触的情况,同时结构复杂,制程繁复,产品外观尺寸较大,且成本较高。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具有制程成本低及便于导电端子成型压制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一来实现: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套设于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基座和自基座向前延伸形成的舌板,所述舌板设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设于所述舌板第一表面的若干第一端子和设于所述舌板第二表面的若干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露出第一表面的第一接触部、收容于舌板内的第一连接部及延伸出绝缘本体外的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端子包括露出第二表面的第二接触部、收容于舌板内的第二连接部及延伸出绝缘本体外的第二焊接部,其中,所述若干第一端子包括最外侧第一端子,所述最外侧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朝最外侧偏移以避让第二接触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焊接部按照三个第一焊接部、三个第二焊接部、两个第一焊接部、两个第二焊接部的方式排列。
进一步地,一排第一端子中传输正、负信号的两个第一端子的第一焊接部相邻配置于一排第二端子中传输正、负信号的两个第二端子的第二焊接部之间。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二来实现: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设有两排端子槽的绝缘本体及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两排端子槽并呈左右相反配置的两排导电端子,所述两排导电端子包括一排第一端子与一排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设有第一接触部、第一焊接部及设于第一接触部与第一焊接部之间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端子设有第二接触部、第二焊接部及设于第二接触部与第二焊接部之间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端子间及第二端子间分别形成未设置有端子的闲置空间,闲置空间的宽度至少不小于端子的宽度,两个相邻的第一端子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在所述闲置空间内朝着离开另一第一端子的方向弯折而令对应的相邻的两个第一焊接部之间的距离增大以形成第一容置空间以适于收容相关的若干第二焊接部,又两个相邻的第二端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在所述闲置空间内朝着靠近另一第二端子的方向弯折且该弯折方向系与前述弯折方向相反,而令对应的相邻的两个第二焊接部之间的距离增大以形成第二容置空间以适于收容相关的若干第一焊接部,从而令所述两排所有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以若干群体为单元交错方式排列成一排。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第一端子包括次外侧第一端子,所述最外侧第一端子位于次外侧第一端子外侧,所述次外侧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与最外侧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同向偏移,所述第二接触部未配置于舌板的第二表面之对应最外侧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与次外侧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之间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最外侧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与次外侧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之间的距离大于其他相邻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三来实现: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座及自基座向前延伸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设于所述舌板第一表面的若干第一端子和设于所述舌板第二表面的若干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第一接触部、第一抵压部及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端子包括第二接触部、第二抵压部及第二焊接部,所述若干第一端子的第一抵压部皆与所述若干第二端子的第二抵压部在上下方向上错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一焊接部之间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接触部和所述第二焊接部之间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抵压部设于第一连接部上,所述第二抵压部设于第二连接部上,所述第一抵压部和所述第二抵压部分别向外侧凸伸弯曲后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以在上下方向上错位的第一让位部与第二让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抵压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前端的第一头部,所述第二抵压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前端的第二头部,所述第一头部与第二头部在上下方向上错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头部自第一接触部向下倾斜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头部自第二接触部向上倾斜延伸形成,且部分所述第二头部侧向弯曲以与对应第一头部错开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与模具抵压处的第一抵压部和第二抵压部在上下方向上错位设置,避免在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成型时,因模仁抵压一侧导电端子后而使得另一侧导电端子在对应相同位置被抵压而令已成型的导电端子变形或移位。此外,本发明电连接器最外侧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及次外侧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超外侧偏移以避让第二接触部。减小窜音干扰又能令接触部有充分的按压空间。同时,导电端子弯曲设置以缩短导电端子整体长度,令舌板所需长度减短,从而减小电连接器对接方向的长度,缩小产品尺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图1取出遮蔽外壳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图2自另一方向看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电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沿图2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一实施方式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部裁切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组合图。
图9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二实施方式取出遮蔽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二实施方式的导电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二实施方式的导电端子的俯视图。
图12是沿图8中的B-B线的剖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电连接器 | 100、100’ | 绝缘本体 | 1、1’ |
端子槽 | 10、10’ | 基座 | 11、11’ |
凹槽 | 111 | 卡持槽 | 112 |
舌板 | 12、 | 定位孔 | 120 |
对接部 | 121 | 包覆部 | 122 |
第一表面 | 123、123’ | 第二表面 | 124、124’ |
开孔 | 125’ | 导电端子 | 2、2’ |
第一端子 | 21、21’ | 最外侧第一端子 | 21a |
次外侧第一端子 | 21b | 第一接触部 | 211、211’ |
第一连接部 | 212、212’ | 第一焊接部 | 213、213’ |
第一头部 | 214、214’ | 第一让位部 | 215、215’ |
第二端子 | 22、22’ | 最外侧第二端子 | 22a |
次外侧第二端子 | 22b | 第二接触部 | 221、221’ |
第二连接部 | 222、222’ | 第二焊接部 | 223、223’ |
第二头部 | 224、224’ | 第二让位部 | 225、225’ |
加强件 | 3、3’ | 支撑部 | 31 |
固定脚 | 32 | 遮蔽壳体 | 4、4’ |
顶壁 | 41 | 凹陷部 | 411 |
底壁 | 42 | 卡持臂 | 421 |
侧壁 | 43 | 扣持脚 | 431 |
定位脚 | 432 | 绝缘件 | 5’ |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12介绍本发明电连接器100的具体实施方式。定义所述电连接器100与对接连接器插接的端口为插接端,界定对接方向与横断方向。
图1至图7为本发明电连接器100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与绝缘本体1一体成型的导电端子2和加强件3及包覆于绝缘本体1外的遮蔽壳体4。
请参照图2至图4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基座11及自基座11向前延伸形成的舌板12。所述基座11顶部靠前位置处设有一对凹槽111且底部设有一卡持槽112。所述舌板12包括位于前端的对接部121和沿对接部121向后延伸的包覆部122以及收容导电端子2的端子槽10,且所述包覆部122的厚度比所述对接部121的厚度大。所述舌板1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23和第二表面124。所述舌板12的包覆部122上还设有定位导电端子2的定位孔120。
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固持于舌板12的第一表面123的第一端子21及固持于舌板12的第二表面124的第二端子22。所述第一端子21包括露出舌板12的第一表面123的第一接触部211、收容于包覆部122内的第一连接部212及延伸出绝缘本体1外的第一焊接部213。所述第二端子22包括露出舌板12的第二表面124的第二接触部221、收容于包覆部122内的第二连接部222及延伸出绝缘本体1外的第二焊接部223。
参阅图5及图6所示,所述若干第一端子21包括最外侧第一端子21a及次外侧第一端子21b。所述最外侧第一端子21a的第一接触部211朝最外侧偏移以避让第二接触部221。所述次外侧第一端子21b的第一接触部211与最外侧第一端子21a的第一接触部211同向偏移,最佳实施方式中上述偏移导致所述第二接触部221未配置于舌板12的第二表面之对应最外侧第一端子21a的第一接触部211与次外侧第一端子21b的第一接触部211之间的区域。
最外侧第一端子21a的第一接触部211与次外侧第一端子21b的第一接触部211之间的距离大于其他相邻第一端子21的第一接触部211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端子21中除最外侧第一端子21a以外的其他第一端子21的第一接触部211与对应的第二端子22的第二接触部221彼此错位。即,图6中第一端子21中的左起第一个与第二端子22中的左起第三个错位不对齐。其他以此类推。
同理,第二端子22亦具有最外侧第二端子22a及次外侧第二端子22b。所述第二端子22中的第二接触部221相互靠近的三根端子的头部集中偏向一侧,以避开第一端子21的头部,使得第一端子21的第一接触部211有足够的压制空间。所述第一端子21的第一接触部211位于右侧的两个错开第二端子22的第二接触部221,所述第二端子22的第二接触部221位于左侧的两个错开第一端子21的第一接触部211。参阅图6所示,所述第一端子21的第一接触部211与第二端子22的第二接触部221沿横断方向分别偏向不同侧。
参阅图7所示,若干第二端子22中彼此靠近的第二接触部221在成型时端部彼此连接,通过于端部的连接处切除料带令第二接触部221彼此分离。
参阅图4所示,所述加强件3呈平板状,包括固持于绝缘本体1内的支撑部31及沿支撑部31向后延伸并向下弯折的固定脚32。
参阅图1至图4所示,所述遮蔽壳体4包括上下设置的顶壁41与底壁42及连接所述顶壁41与底壁42的一对侧壁43。所述顶壁41上设有收容于凹槽111内的一对凹陷部411。所述底壁42设有一对卡持臂421,所述卡持臂421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的卡持槽112内。所述一对侧壁43分别设有一向外侧延伸且向下弯折扣持脚431。所述一对侧壁43后端缘向内侧弯折延伸有一对定位脚432,所述定位脚432扣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基座11上。
图8至图12为本发明电连接器100’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与绝缘本体1’一体成型的导电端子2’和加强件3’、包覆于绝缘本体1’外的遮蔽壳体4’ 及填埋所述舌板12’的绝缘件5。
参阅图8和图9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基座11’及自基座11’向前延伸的舌板12’。所述舌板12’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23’和第二表面124’。所述第一表面123’和第二表面上设有端子槽10’。所述舌板12’上挖设有用以插模仁的若干开孔125’,所述绝缘件5’成型于所述舌板12’上,填补所述开孔125’,以防止渗漏。
参阅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表面123’上的端子槽10’内的第一端子21’和设于所述第二表面124’上的端子槽10’内的第二端子22’。所述第一端子21’包括露出舌板12’的第一表面123’的第一接触部211’、延伸出绝缘本体1’外的第一焊接部213’及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211’和所述一焊接部213’间的第一连接部212’。所述第二端子22’包括露出舌板12’的第二表面124’的第二接触部221’、 延伸出绝缘本体1’外的第二焊接部223’及位于所述第二接触部221’和所述第二焊接部223’间的第二连接部222’。所述第一端子21’间及第二端子22’间分别形成在左右方向上越过端子槽10’且未设置有导电端子2’的闲置空间。两个相邻的第一端子21’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212’在所述闲置空间内朝着离开另一第一端子21’的方向弯折,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段定义为第一让位部215’,从而相邻的两个第一焊接部213’之间的距离增大以形成容置空间。两个相邻的第二端子22’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222’在所述闲置空间内朝着靠近另一第二端子22’的方向弯折,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段定义为第二让位部225’,从而相邻的两个第二焊接部223’之间的距离减小以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从而令所述两排导电端子2’的第一焊接部213’和第二焊接部223’排列成一排。
所述第一接触部211’自由端设有向下弯折的第一头部214’,所述第二接触部221’自由端设有向上弯折的第二头部224’。所述第一头部214’与第二头部224’均向加强件3’延伸,以便于成型时第一头部214’与第二头部224’按压入绝缘本体1’内以增强固持力,从而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导电端子2’翘起。
参照图9所示,在导电端子2’与绝缘本体1’一体成型时,所述第一端子21’及所述第二端子22’均具有被模具抵压定位的部分,该部分分别定义为第一端子21’的第一抵压部及第二端子22’的第二抵压部。所述第一抵压部设于部分第一端子21’的所述第一连接部212’上及其余第一端子21’的所述第一头部214’上。所述第二抵压部设于部分第二端子22’的所述第二连接部222’上及其余第二端子22’的所述第二头部224’上。设于第一连接部212’及第二连接部222’上的所述第一抵压部和所述第二抵压部分别向外侧凸伸弯曲后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以在上下方向上错位的第一让位部215’与第二让位部225’。若干第一让位部215’和若干第二让位部225’皆在上下方向上错位设置。若干第一头部214’和若干第二头部224’ 皆在上下方向上错位设置。如此设置,端子在成型过程中,第一抵压部和第二抵压部皆错位从而可以在上下方向上被模具分别抵压,利于成型。
参照图12所示,所述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沿前后延伸的中轴对称分布。所述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按其功能均可分为接地端子、电源端子、正、负低频信号端子及检测信号端子。在本设计中,所述导电端子2’的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均为5根。参照图11所示,在本设计中,第一端子21’的排布依次为用于接地的接地端子、用于提供电源的电源端子、正低频信号端子、负低频信号端子及检测信号端子。所述第二端子22’的信号排布与所述第一端子21’的信号排布呈中心对称并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端子21的第一接触部211’和第二端子22’的第二接触部221’为上下对应设置。从而,不管对接连接器正向或反向插入时,均能够保证电连接器100’的第一接触部211’和第二接触部221’与对接连接器的对应接触部正确且对位的电性连接。
参照图9所示,所述第一端子21’的第一焊接部213’和所述第二端子22’的第二焊接部223’成一排设置,以降低电连接器100’整体的焊板高度。由图11可见,所述第一端子21’的接地端子和电源端子的第一焊接部213’和所述第二端子22’的接地端子和电源端子的第二焊接部223’分别位于两侧,其间分布有所述第一端子21’的低频信号端子的第一焊接部213’和所述第二端子22’的低频信号端子的第二焊接部223’。参照图8所示,依据自左向右的顺序,即以三根所述第二焊接部223’、三根所述第一焊接部213’、两根所述第二焊接部223’和两根所述第一焊接部213’的排布方式排列。
参照图9所示,在导电端子2’与绝缘本体1’一体成型时,所述第一端子21’及所述第二端子22’均具有被模具抵压定位的部分,该部分分别定义为第一端子21’的第一抵压部及第二端子22’的第二抵压部。在成型中,所述第一抵压部可能位于第一连接部212’或第一头部214’,所述第二抵压部可能位于或第二连接部222’或第二头部22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8)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套设于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基座和自基座向前延伸形成的舌板,所述舌板设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设于所述舌板第一表面的若干第一端子和设于所述舌板第二表面的若干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露出第一表面的第一接触部、收容于舌板内的第一连接部及延伸出绝缘本体外的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端子包括露出第二表面的第二接触部、收容于舌板内的第二连接部及延伸出绝缘本体外的第二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一端子包括最外侧第一端子,所述最外侧第一端子沿对接方向笔直延伸且与第二接触部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左右错开,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收容所述两排导电端子的两排端子槽,所述第一端子间及第二端子间分别形成在左右方向上越过端子槽且未设置有导电端子的闲置空间,两个相邻的第一端子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在所述闲置空间内朝着离开另一第一端子的方向弯折而令对应的相邻的两个第一焊接部之间的距离增大以形成第一容置空间以适于收容相关的若干第二焊接部,又两个相邻的第二端子的第二连接部在所述闲置空间内朝着远离彼此的方向弯折,而令相邻的两个第二焊接部之间的距离增大以形成收容相关的若干第一焊接部的第二容置空间,从而令所述两排所有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以若干群体为单元交错方式排列成一排,所述一排第二端子中传输正、负信号的两个第二端子的第二连接部之间弯折远离,所述一排第一端子中传输正、负信号的两个第一端子的第一焊接部相邻配置于所述一排第二端子中传输正、负信号的两个第二端子的第二焊接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一端子包括次外侧第一端子,所述最外侧第一端子位于次外侧第一端子外侧,所述次外侧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在横断方向上偏移,所述第二接触部未配置于舌板的第二表面之对应最外侧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与次外侧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之间的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外侧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与次外侧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之间的距离大于其他相邻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之间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焊接部按照三个第一焊接部、三个第二焊接部、两个第一焊接部、两个第二焊接部的方式排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及第二导电端子还分别包括被一模具抵压第一抵压部及第二抵压部,所述若干第一端子的第一抵压部皆与所述若干第二端子的第二抵压部在上下方向上错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压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第二抵压部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第一抵压部和所述第二抵压部分别向外侧凸伸弯曲后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以在上下方向上错位的第一让位部与第二让位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压部设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前端的第一头部上,所述第二抵压部设于所述第二接触部前端的第二头部上,所述第一头部与第二头部在上下方向上错开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头部自第一接触部向下倾斜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头部自第二接触部向上倾斜延伸形成,且部分所述第二头部侧向弯曲以与对应第一头部错开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31536.6A CN105322340B (zh) | 2015-04-02 | 2015-06-16 | 电连接器 |
TW104129451A TWI603551B (zh) | 2015-04-02 | 2015-09-07 | 電連接器 |
JP2016052067A JP2016197591A (ja) | 2015-04-02 | 2016-03-16 | 電気コネクタ |
US15/088,159 US9972952B2 (en) | 2015-04-02 | 2016-04-01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terminals array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53827 | 2015-04-02 | ||
CN2015101538270 | 2015-04-02 | ||
CN201510331536.6A CN105322340B (zh) | 2015-04-02 | 2015-06-16 | 电连接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22340A CN105322340A (zh) | 2016-02-10 |
CN105322340B true CN105322340B (zh) | 2019-02-05 |
Family
ID=55249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331536.6A Active CN105322340B (zh) | 2015-04-02 | 2015-06-16 | 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972952B2 (zh) |
JP (1) | JP2016197591A (zh) |
CN (1) | CN105322340B (zh) |
TW (1) | TWI60355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243363U (zh) * | 2014-02-21 | 2015-04-01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US10135204B2 (en) | 2015-06-05 | 2018-11-20 |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n auxiliary contact |
CN105140696B (zh) * | 2015-09-23 | 2024-05-03 |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插座电连接器 |
CN206585151U (zh) * | 2016-12-02 | 2017-10-24 | 富誉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8270128B (zh) * | 2016-12-30 | 2020-05-19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JP6833524B2 (ja) * | 2017-01-13 | 2021-02-24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基板実装用のコネクタ |
CN106848729A (zh) * | 2017-02-22 | 2017-06-13 |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7134675B (zh) * | 2017-04-13 | 2019-07-23 | 东莞市精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Type-C接口 |
JP1597793S (zh) * | 2017-07-14 | 2018-02-19 | ||
JP6942022B2 (ja) * | 2017-10-05 | 2021-09-29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CN110391516B (zh) * | 2018-04-20 | 2024-12-27 |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JP1633664S (zh) * | 2018-11-28 | 2019-06-10 | ||
USD924160S1 (en) * | 2018-11-28 | 2021-07-06 |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 Connector |
CN209169525U (zh) * | 2018-12-18 | 2019-07-26 | 富鼎精密工业(郑州)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JP1645819S (zh) * | 2019-03-11 | 2019-11-18 | ||
JP1645820S (zh) * | 2019-03-11 | 2019-11-18 | ||
JP1654594S (zh) * | 2019-08-05 | 2020-03-09 | ||
JP1656883S (zh) * | 2019-09-10 | 2020-04-06 | ||
CN210806088U (zh) * | 2019-11-18 | 2020-06-19 |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器 |
USD1081607S1 (en) * | 2025-01-17 | 2025-07-01 | Chuanxin CHEN | Circuit board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278410Y (zh) * | 2008-09-19 | 2009-07-22 | 永泰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一种结构改良的高频连接器 |
CN203859265U (zh) * | 2014-05-30 | 2014-10-01 |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204067706U (zh) * | 2014-07-28 | 2014-12-31 | 宣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
US8926367B2 (en) * | 2012-06-14 | 2015-01-06 |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detect function |
CN204333335U (zh) * | 2015-01-08 | 2015-05-13 |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374433Y (zh) * | 2009-01-22 | 2009-12-30 |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US20130117168A1 (en) | 2011-11-04 | 2013-05-09 | Mark Henrik Sandstrom | Maximizing Throughput of Multi-user Parallel Data Processing Systems |
TWM409560U (en) | 2011-02-10 | 2011-08-11 | Suyin Corp | Connector capable of being plugged in the forward and reverse direction |
KR20130059112A (ko) | 2011-11-28 | 2013-06-05 | 타이코에이엠피(유) | 휴대 단말기용 접속 소켓 |
CN202772376U (zh) * | 2012-08-29 | 2013-03-06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连接器 |
TWI459658B (zh) * | 2012-10-25 | 2014-11-01 | Chant Sincere Co Ltd | 電連接器 |
JP5595538B2 (ja) * | 2013-02-20 | 2014-09-24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TWM461214U (zh) * | 2013-03-06 | 2013-09-01 | T Conn Prec Corp | 具有防誤插結構之hdmi連接器 |
CN104241940A (zh) * | 2013-06-08 | 2014-12-24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合 |
US9484681B2 (en) * | 2013-07-19 | 2016-11-01 |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
US9496664B2 (en) * | 2013-07-19 | 2016-11-15 |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
US20150065889A1 (en) | 2013-09-02 | 2015-03-05 | Life Beam Technologies Ltd. | Bodily worn multiple optical sensors heart rate measuring device and method |
CN104682118A (zh) * | 2013-12-02 | 2015-06-03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4810651B (zh) * | 2014-01-24 | 2017-10-31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连接器 |
CN204243363U (zh) * | 2014-02-21 | 2015-04-01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4377509A (zh) * | 2014-11-19 | 2015-02-25 |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插头电连接器 |
TWI586052B (zh) * | 2014-12-19 | 2017-06-01 | 連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Socket electrical connector |
CN104538801A (zh) * | 2014-12-23 | 2015-04-22 |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防干扰插座电连接器 |
US9209573B1 (en) * | 2015-02-03 | 2015-12-08 | Yue Sheng Exact Industrial Co., Ltd. | Electric connector assembly |
US9455535B1 (en) * | 2015-08-30 | 2016-09-27 |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Plug connector |
-
2015
- 2015-06-16 CN CN201510331536.6A patent/CN105322340B/zh active Active
- 2015-09-07 TW TW104129451A patent/TWI603551B/zh active
-
2016
- 2016-03-16 JP JP2016052067A patent/JP2016197591A/ja active Pending
- 2016-04-01 US US15/088,159 patent/US9972952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278410Y (zh) * | 2008-09-19 | 2009-07-22 | 永泰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一种结构改良的高频连接器 |
US8926367B2 (en) * | 2012-06-14 | 2015-01-06 |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detect function |
CN203859265U (zh) * | 2014-05-30 | 2014-10-01 |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204067706U (zh) * | 2014-07-28 | 2014-12-31 | 宣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
CN204333335U (zh) * | 2015-01-08 | 2015-05-13 |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22340A (zh) | 2016-02-10 |
TWI603551B (zh) | 2017-10-21 |
US20160294130A1 (en) | 2016-10-06 |
JP2016197591A (ja) | 2016-11-24 |
TW201637310A (zh) | 2016-10-16 |
US9972952B2 (en) | 2018-05-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22340B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538409U (zh) | 电连接器组合 | |
CN201397970Y (zh) | 电连接器 | |
CN107404033B (zh)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1397899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741832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117878Y (zh) | 电连接器 | |
CN108493716A (zh) | 电连接器 | |
CN105470690A (zh)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4064915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167559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5081256U (zh) | 卡缘连接器 | |
CN203690564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6282999U (zh) | 连接器组件 | |
CN201113071Y (zh) | 复合式插座电连接器 | |
CN205319406U (zh) | 易组装的usb连接器 | |
CN203367633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2185198B (zh) | 功率接触件及其接触片 | |
CN103594834A (zh) | Nano SIM卡连接器 | |
CN102185199B (zh) | 具有功率接触件的矩形电连接器 | |
CN103746209B (zh) | 卡连接器 | |
CN203536647U (zh)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
CN202076477U (zh) | 一种具有功率接触件的矩形电连接器 | |
CN203103577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5863500U (zh) | 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