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22339B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22339B CN105322339B CN201410399133.0A CN201410399133A CN105322339B CN 105322339 B CN105322339 B CN 105322339B CN 201410399133 A CN201410399133 A CN 201410399133A CN 105322339 B CN105322339 B CN 10532233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 connector
- snap fit
- terminal
- noumenon
- p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873 mas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加强板、注塑成型于所述加强板的第一本体、两排端子,所述第一本体的上侧与下侧设有两排端子槽,各端子包括接触部、固持部及焊接部,所述两排端子的接触部呈悬臂状相向延伸,所述两排端子的固持部固持于所述两排端子槽,其中,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设有干涉部及接地脚的卡勾及第二本体,卡勾的干涉部与加强板干涉,第二本体注塑成型于所述第一本体并固持所述两排端子及卡勾,所述端子的焊接部及卡勾的接地脚向后露出于所述第二本体以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尤指一种可正反插入对接插座内的输入输出插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2004年12月21日授权公告的中国台湾新型第TWM253969揭示的电连接器包括具有舌板的本体部、固持于舌板上表面及下表面上的两排端子。该电连接器可正向或反向插入对接插座内。该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包覆所述本体部的外壳。习知技术未揭示加强电连接器整体强度且增强接地效果的方法。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令整体强度得到加强且接地效果得到增强的插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令整体强度得到加强且接地效果得到增强的插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加强板、注塑成型于所述加强板的第一本体、两排端子,所述第一本体的上侧与下侧设有两排端子槽,各端子包括接触部、固持部及焊接部,所述两排端子的接触部呈悬臂状相向延伸,所述两排端子的固持部固持于所述两排端子槽,其中,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设有干涉部及接地脚的卡勾及第二本体,卡勾的干涉部与加强板干涉,第二本体注塑成型于所述第一本体并固持所述两排端子及卡勾,所述端子的焊接部及卡勾的接地脚向后露出于所述第二本体以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之技术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包括一对侧面,所述加强板设有主体部及一对卡扣部,所述卡勾设置成一对配置于第一本体的一对侧面,各卡勾的干涉部与所述加强板的卡扣部卡扣,所述第二本体包覆所述干涉部与卡扣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之技术方案,其中所述干涉部与所卡扣部中的一者包括内保持部、外保持部,另一者夹持于所述内保持部与外保持部之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之技术方案,其中所述干涉部与卡扣部中的一者包括连接所述内保持部外保持部的连接部,所述另一者呈开口状卡扣于所述连接部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之技术方案,其中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弹片及套设于所述第二本体及弹片外并与弹片接触的遮蔽盖体,所述弹片电性连接与所述电连接器对接的对接连接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之技术方案,其中所述弹片呈一对配置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所述一对弹片前端设有相向弯折以与所述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的对接部,所述一对弹片进一步设有位于对接部后方且背向弯折以与遮蔽盖体接触的导接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之技术方案,所述弹片呈一对配置于所述其中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固定于第二本体前端的第三本体,各弹片包括刺入第二本体与第三本体的复数刺入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之技术方案,其中所述一对卡勾的接地脚相向延伸以导引并夹持所述电路板,所述两排端子的焊接部呈上下两排配置且相向延伸以夹持所述电路板。
本发明之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用金属材料冲压出加强板;通过第一次注塑成型制得固持于所述加强板的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上侧与下侧设有两排端子槽;提供两排端子,各端子包括接触部、固持部及焊接部,令所述两排端子的接触部呈悬臂状相向延伸,且令所述两排端子的固持部固持于所述第一次注塑成型之后制得的第一本体的两排端子槽内;提供设有干涉部及接地脚的至少一个卡勾,将卡勾的干涉部与加强板干涉;通过第二次注塑成型制得固持于所述第一本体并固持所述两排端子及卡勾的第二本体,所述焊接部及卡勾向后露出于所述第二本体并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之技术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及一对侧面,所述加强板设有主体部及一对卡扣部,将一对所述卡勾配置于第一本体的一对侧面且令各卡勾的干涉部与卡扣部卡扣之后,通过所述第二次注塑成型令所述第二本体包覆所述干涉部与卡扣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第一次注塑制得固持于所述加强板的第一本体。将两排端子及卡勾固持于第一本体。通过第二次注塑成型制得固持于所述第一本体并固定所述两排端子及卡勾的第二本体。两次注塑成型令端子及卡勾可靠固持于由加强板及第一本体形成的刚性较佳的组件上。电连接器的整体强度相应得到加强。卡勾的设置令接地效果得到增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遮蔽盖体自其它部份分离的部份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移除遮蔽盖体后的电连接器的一对弹片自其它部份分离的部份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的遮蔽盖体、一对弹片、第三本体自其它部份分离的部份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沿A-A线的剖视图。
图8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制造过程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电连接器 | 100 | 加强板 | 1 |
主体部 | 11 | 卡扣部 | 12 |
外保持部 | 121 | 内保持部 | 122 |
连接部 | 123 | 电路板 | 200 |
导电片 | 201 | 第一本体 | 21 |
端子槽 | 211 | 第二本体 | 22 |
第三本体 | 23 | 端子 | 3 |
下排端子 | 3a | 上排端子 | 3b |
接触部 | 31 | 固持部 | 32 |
焊接部 | 33 | 卡勾 | 4 |
接地脚 | 41 | 干涉部 | 42 |
弹片 | 5 | 舌片 | 51 |
对接部 | 52 | 导接部 | 53 |
刺入部 | 54 | 遮蔽盖体 | 6 |
开口 | 61 |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100为正反插输入输出插头连接器,用于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对接。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由金属板冲压成型的加强板1、注塑成型于所述加强板1的第一本体21、两排端子3、一对卡勾4、第二本体22、第三本体23、一对弹片5及遮蔽盖体6。
所述加强板1包括平板状主体部11及设于主体部11两侧的一对卡扣部12。各卡扣部12包括呈直立状的内保持部122、外保持部121及连接所述内保持部122与外保持部121的连接部123。
所述第一本体21的上侧与下侧设有两排端子槽211。
两排端子3包括上排端子3b及下排端子3a。各端子3包括接触部31、固持部32及焊接部33。所述上排端子3b与下排端子3a的接触部31呈悬臂状相向延伸、固持部32固持于所述两排端子槽211。
各卡勾4设有相向突出的一对接地脚41及位于接地脚41前端的干涉部42。
所述一对弹片5前端设有相向弯折以与所述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的复数对接部52、位于对接部52后方且背向翘起以与遮蔽盖体6接触的一对弹臂状导接部53及位于弹片5后端且背向倾斜翘起的舌片51。各弹片5周围设有复数片状的刺入部54。
遮蔽盖体6后端设有开口61。
参阅图8,电连接器100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金属材料冲压出加强板1。通过第一次注塑成型制得固持于所述加强板1的第一本体21。提供两排所述端子3。令上排端子3b与下排端子3a的固持部32固持于所述第一本体21的两排端子槽211内,接触部31呈悬臂状相向延伸。提供一对卡勾4并令其配置于第一本体21的一对侧面。将卡勾4的干涉部42与加强板1的卡扣部12干涉。干涉部42呈开口状卡扣于所述连接部123上,夹持于所述内保持部122与外保持部121之间。通过第二次注塑成型制得固持于所述第一本体21并包覆所述干涉部42与卡扣部12以进一步固持所述两排端子3及一对卡勾4的第二本体22。
结合图3至图5,制得第三本体23。将第三本体23套设于第二本体22前端。然后,将一对弹片5配置于所述第二本体22与第三本体23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令各弹片5的复数刺入部54刺入第二本体22与第三本体23。最后,将遮蔽盖体6套设于所述第二本体22、第三本体23及弹片5外。并令弹片5的导接部53接触遮蔽盖体6,同时舌片51延伸入遮蔽盖体6的开口61内与遮蔽盖体6弹性抵接。
结合图7,组装成一体的电连接器100的所述两排端子3的焊接部33及卡勾4的接地脚41向后露出于所述第一本体21及第二本体22。所述一对卡勾4的接地脚41相向延伸以导引并夹持电路板200且与设于电路板200上的导电片201电性连接。所述两排端子3的焊接部33呈上下两排配置且相向延伸以夹持所述电路板并与电路板的导电片201电性连接。所述弹片5的对接部52电性连接所述对接连接器。
本发明通过第一次注塑制得固持于所述加强板1的第一本体21。将两排端子3及卡勾4固持于第一本体21。通过第二次注塑成型制得固持于所述第一本体21并固定所述两排端子3及卡勾4的第二本体22。两次注塑成型令端子3及卡勾4可靠固持于由加强板1及第一本体21形成的刚性较佳的组件上。电连接器的整体强度相应得到加强。卡勾4不仅与对接连接器卡扣,且其干涉部42与加强板1的卡扣部12卡扣,接地脚41与电路板200的导电片201电性连接以增强接地效果。弹片5的对接部52与对接连接器接触,导接部53与遮蔽盖体6接触以进一步增强接地功能。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加强板、注塑成型于所述加强板的第一本体、两排端子,所述第一本体的上侧与下侧设有两排端子槽,各端子包括接触部、固持部及焊接部,所述两排端子的接触部呈悬臂状相向延伸,所述两排端子的固持部固持于所述两排端子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第二本体及设有干涉部及接地脚的卡勾,卡勾的干涉部与加强板干涉,第二本体注塑成型于所述第一本体并固持所述两排端子及卡勾,所述端子的焊接部及卡勾的接地脚向后露出于所述第二本体以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包括一对侧面,所述加强板设有主体部及一对卡扣部,所述卡勾设置成一对配置于第一本体的一对侧面,各卡勾的干涉部与所述加强板的卡扣部卡扣,所述第二本体包覆所述干涉部与卡扣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涉部与所卡扣部中的一者包括内保持部、外保持部,另一者夹持于所述内保持部与外保持部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涉部与卡扣部中的一者包括连接所述内保持部与外保持部的连接部,所述另一者呈开口状卡扣于所述连接部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弹片及套设于所述第二本体及弹片外并与弹片接触的遮蔽盖体,所述弹片电性连接与所述电连接器对接的对接连接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呈一对配置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所述一对弹片前端设有相向弯折以与所述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的对接部,所述一对弹片进一步设有位于对接部后方且背向弯折以与遮蔽盖体接触的导接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固定于第二本体前端的第三本体,各弹片包括刺入第二本体与第三本体的复数刺入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卡勾的接地脚相向延伸以导引并夹持所述电路板,所述两排端子的焊接部呈上下两排配置且相向延伸以夹持所述电路板。
9.一种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用金属材料冲压出加强板;
通过第一次注塑成型制得固持于所述加强板的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上侧与下侧设有两排端子槽;
提供两排端子,各端子包括接触部、固持部及焊接部,令所述两排端子的接触部呈悬臂状相向延伸,且令所述两排端子的固持部固持于所述第一次注塑成型之后制得的第一本体的两排端子槽内;
提供设有干涉部及接地脚的至少一个卡勾,将卡勾的干涉部与加强板干涉;
通过第二次注塑成型制得固持于所述第一本体并固持所述两排端子及卡勾的第二本体,所述焊接部及卡勾向后露出于所述第二本体并与设有导电片的电路板电性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及一对侧面,所述加强板设有主体部及一对卡扣部,将一对所述卡勾配置于第一本体的一对侧面且令各卡勾的干涉部与卡扣部卡扣之后,通过所述第二次注塑成型令所述第二本体包覆所述干涉部与卡扣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99133.0A CN105322339B (zh) | 2014-08-14 | 2014-08-14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99133.0A CN105322339B (zh) | 2014-08-14 | 2014-08-14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22339A CN105322339A (zh) | 2016-02-10 |
CN105322339B true CN105322339B (zh) | 2017-10-31 |
Family
ID=55249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399133.0A Active CN105322339B (zh) | 2014-08-14 | 2014-08-14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32233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03542B (zh) * | 2016-12-16 | 2017-10-21 | P-Two Ind Inc | Connector structure |
CN106992419A (zh) * | 2017-03-16 | 2017-07-28 | 安费诺(天津)电子有限公司 | 端子模组的制造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67270A (zh) * | 2004-10-29 | 2006-05-03 | 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 用于扁平电缆的耦合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
CN201142397Y (zh) * | 2007-12-21 | 2008-10-29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202373754U (zh) * | 2011-11-23 | 2012-08-08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684769B2 (en) * | 2012-05-24 | 2014-04-01 |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terminal portions in specific arrangement and a grounding plate for excellent high-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
-
2014
- 2014-08-14 CN CN201410399133.0A patent/CN10532233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67270A (zh) * | 2004-10-29 | 2006-05-03 | 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 用于扁平电缆的耦合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
CN201142397Y (zh) * | 2007-12-21 | 2008-10-29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202373754U (zh) * | 2011-11-23 | 2012-08-08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22339A (zh) | 2016-02-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755336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US10008793B2 (en) | Method for mold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204243363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8365404B (zh) | 连接器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4391368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7305985B (zh)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KR101787891B1 (ko) | 도전 암 단자, 커넥터 및 도전 암 단자의 제조 방법 | |
US9502816B2 (en) | Connector terminal | |
US8790122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housing | |
CN107093822B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179274U (zh) | 电连接器组合 | |
CN204809464U (zh) | 可正反插拔的电源连接器 | |
CN205069919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4319576A (zh) | 双接口电连接器 | |
CN105322339B (zh)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5337106B (zh)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TWM475061U (zh) | 電連接器 | |
CN104868270B (zh) | 一种夹线座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4319577B (zh) | 双接口电连接器 | |
CN204376028U (zh) | Idc连接器公头 | |
CN204793310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104716514A (zh) | 插头连接器 | |
US8231407B1 (en) | Cable assembly with improved grounding bar | |
CN201478458U (zh) | 通讯连接器 | |
CN204130854U (zh) | 双接口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