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14425B - 喷绘机送纸台 - Google Patents
喷绘机送纸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14425B CN105314425B CN201510781163.2A CN201510781163A CN105314425B CN 105314425 B CN105314425 B CN 105314425B CN 201510781163 A CN201510781163 A CN 201510781163A CN 105314425 B CN105314425 B CN 10531442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paper feeding
- width
- paper
- lim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1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1680 brus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10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641 inkjet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40 colo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22—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air-blast or suction devic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25—Handling copy materials differing in width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65—Means for printing without leaving a margin on at least one edge of the copy material, e.g. edge-to-edge print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21—Collecting waste ink; Collector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8—Ink recirculation systems
- B41J2/185—Ink-collectors; Ink-catch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9/00—Registering, e.g. orientating, articles; Devices therefor
- B65H9/04—Fixed or adjustable stops or gaug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50—Surface of the elements in contact with the forwarded or guided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k Jet (AREA)
- Supply, Installation And Extraction Of Printed Sheets Or Plate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绘机送纸台,包括吸风板和送纸滚轮,喷绘纸张通过所述送纸滚轮输送至所述吸风板上,所述吸风板上能够并排铺设若干张所述喷绘纸张,各所述喷绘纸张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收集废墨的堆墨机构。作为优选,本发明的喷绘机送纸台还设置有对喷绘纸张进行限位的结构。采用本发明的喷绘机送纸台,不仅能够实现无边框打印,还能够实现多幅打印且喷绘纸张不会跑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绘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喷绘机送纸台。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广告业的迅猛发展,喷绘机成为常用的打印设备之一,其主要用于打印大面积的广告宣传画和家装墙纸等。以家装墙纸为例,越来越多的家庭装修选择墙纸装饰墙面,因为墙纸具有色彩纯正、健康环保、使用寿命长、施工速度快且干净、样式丰富和价格空间大等多个优点,所以墙纸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从而对喷绘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但是,现有的喷绘机打印尚存在很多缺陷:
一方面,目前,喷绘机大多为有边框打印,即喷绘纸张的周边需留白,这是因为如果进行无边框喷绘,喷头喷出的喷绘墨水需要超出喷绘纸张的边缘,这样吸风板上会留下废墨,造成废墨堆积。废墨堆积不仅会使喷绘纸张上粘连废墨,造成上色缺失,还容易导致喷绘纸张跑偏,这也迫使传统喷绘机需要喷绘纸张的边缘留白,以避免因喷绘纸张跑偏而导致喷绘墨水喷到喷绘纸张外。更严重的是,如图1所示,废墨3堆积过高还会堵塞喷头。另外,有边框打印的喷绘纸张在制作成成品时,需要将喷绘纸张的留白裁剪掉,使后道工序的工作量加大,而且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现有的喷绘机均为单幅打印,即一次只能打印一张固定宽度的墙纸,所以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同一喷绘图案的墙纸一般只有一种宽度规格,在用其装饰墙面时,需根据所要装饰的墙面的尺寸对墙纸进行大量裁剪,以确保墙纸拼接后能够符合墙面大小,这样的操作方法不仅耗时,而且裁剪下来的多余墙纸也无可用之处,既不环保也不经济。而如果根据所要装饰的墙面的尺寸生产整幅墙纸,虽然不用再裁剪,但是需要足够大的传统喷绘机来生产满足要求的整幅墙纸,这样的传统喷绘机不仅占地面积大,体积笨重,而且需要根据需求使用不同大小的喷绘机生产。
另外,如果采用现有的喷绘机进行多幅打印,由于现有的喷绘机在送纸时没有设置对各喷绘纸张进行送纸导向的装置,在出纸时,也没有设置对各喷绘纸张进行限位的装置,所以很容易导致在打印过程中,多张喷绘纸张跑偏而互相拥挤,无法完成多幅打印。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喷绘机送纸台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喷绘机送纸台,其不仅能够实现无边框打印,还能够实现多幅打印且喷绘纸张不会跑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喷绘机送纸台,包括吸风板和送纸滚轮,喷绘纸张通过所述送纸滚轮输送至所述吸风板上,所述吸风板上能够并排铺设若干张所述喷绘纸张,各所述喷绘纸张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收集废墨的堆墨机构。
优选地,所述堆墨机构上开设有用于收集所述废墨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堆墨机构包括第一L形板、第二L形板和用于传送所述废墨的传送带,所述第一L形板和所述第二L形板均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各所述水平部上均开设有两个水平间隔设置的第一通孔,各所述竖直部上均开设有一个第二通孔,三个连接件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以将所述第一L形板和所述第二L形板连接,所述传送带套设于三个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L形板和所述第二L形板之间的位置;
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的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L形板远离所述第一L形板一侧的一端固定有从动轮,所述送纸台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从动轮相啮合的主动轮,当所述主动轮转动时,所述从动轮带动所述传送带传动;
所述第一L形板上固定有用于支撑所述传送带的支撑板,所述传送带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部分能够承接所述废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L形板上还固定有用于刮除所述传送带所粘附的所述废墨的刮板。
进一步地,所述堆墨机构还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L形板和所述第二L形板的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送纸台的内部,所述定位部件的上方盖设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传送带位于所述第三通孔的下方;当抬起所述第一盖板时,所述堆墨机构能够向着远离所述送纸台的方向转动;所述送纸台的内部还固定有卡环,当所述堆墨机构向着远离所述送纸台的方向转动时,所述定位部件能够卡于所述卡环内。
优选地,所述吸风板远离所述送纸滚轮的一侧位于各所述喷绘纸张的两侧的位置均设置有限位板,相邻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设置有可移动加热板,所述可移动加热板能够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吸风板的方向移动,且所述可移动加热板沿送纸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限位板沿所述送纸方向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可移动加热板上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上方设置有绕固定轴转动且与所述第一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齿轮,当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时,所述第一齿轮能够带动所述可移动加热板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吸风板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吸风板远离所述送纸滚轮的一侧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上位于各所述喷绘纸张的两侧的位置均设置有可调节限宽机构;
所述可调节限宽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加热板上的中间定位板、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间定位板的两侧的第一限宽板和第二限宽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限宽板和第二限宽板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一限宽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条形孔,所述中间定位板上具有供所述第一条形孔套设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二限宽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一条形孔远离所述第一限宽板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定位销上,所述第一条形孔内设置有第一压簧,所述第一压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条形孔靠近所述第一限宽板的一端,所述第一压簧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第一突出部;
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二限宽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二条形孔,所述中间定位板上具有供所述第二条形孔套设的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限宽板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条形孔远离所述第二限宽板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定位销上,所述第二条形孔内设置有第二压簧,所述第二压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条形孔靠近所述第二限宽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压簧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第二突出部;
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中间定位板的上方,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心孔内侧的上部均布有多个第一轮齿,所述轴心孔中穿设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轮齿相啮合的第二轮齿,所述控制按钮的底部设置有复位弹簧;
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条;当按下所述控制按钮时,所述复位弹簧压缩,所述第一轮齿和所述第二轮齿分离,使得所述第一限宽板和第二限宽板分别在所述第一压簧和所述第二压簧的作用力下向远离所述中间定位板的方向移动;当松开所述控制按钮时,所述复位弹簧复位,所述第一轮齿和所述第二轮齿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停止转动,所述第一限宽板和第二限宽板停止移动。
所述可调节限宽机构上盖设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套设于所述控制按钮上。
优选地,所述喷绘机位于所述送纸台的后上方的位置固定有杆状部件,所述杆状部件沿所述吸风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杆状部件上穿设有多个送纸导向板,所述喷绘纸张能够从相邻两个送纸导向板之间穿过,所述送纸导向板能够沿所述杆状部件滑动。
优选地,所述吸风板下方位于相邻两个堆墨机构之间的位置均设置有吸风风扇,各所述吸风风扇的开闭单独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各喷绘纸张的两侧均设置堆墨机构,使得喷头喷到喷绘纸张的边缘外的废墨能够落入堆墨槽内,避免了在吸风板上留下废墨,上色不会缺失,喷绘纸张也不容易跑偏,从而能够实现无边框打印;
2、设置可以收集并传送废墨的堆墨机构,避免了因废墨堆满而需要随时手动清理的现象;
3、设置定位部件,可使用于收集并传送废墨的堆墨机构能够从吸风板上抬起,便于对堆墨机构的各个零部件进行清理或者维修;
4、设置限位板和可移动的加热板,当将加热板推向吸风板,即加热板向靠近吸风板的方向移动时,加热板与两侧的限位板形成隔间,限位板能够限制喷绘纸张的跑偏,进而保证了打印质量;同时还能够实现多幅不同宽度规格的打印,通过将打印后的窄宽幅的成品拼接,来满足不同墙面的要求,避免了墙纸的浪费,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喷绘机的占地面积;
5、当喷绘纸张的实际宽度与其规格存在误差时,可在加热板上设置可调节限宽机构,通过调整该可调节限宽机构,对喷绘纸张进行准确定位,避免了因喷绘纸张宽度的误差引起的喷绘纸张跑偏;
6、在需要多幅喷绘纸张同时打印时,通过设置送纸导向板,限制各喷绘纸张的进纸位置,确保实现多幅打印;
7、在相邻两个堆墨机构之间设置可以单独控制开闭的吸风风扇,在喷绘机打印时,仅开启需要打印的喷绘纸张下方的吸风风扇即可,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喷绘机送纸台的局部剖面图,其中示出了位于吸风板上方的喷头;
图2为本发明的喷绘机送纸台第一实施方式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为可移动加热板远离吸风板的状态,其中箭头方向表示送纸方向;
图3为发明的喷绘机送纸台第一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部分可移动加热板靠近吸风板而置,其中箭头方向表示送纸方向;
图4为本发明的喷绘机送纸台第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其为可移动加热板远离吸风板的状态;
图5为本发明的喷绘机送纸台第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其为可移动加热板靠近吸风板的状态;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堆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喷绘机送纸台第一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图,其中示出了位于吸风板上方的喷头;
图8为本发明的喷绘机送纸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可移动加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喷绘机送纸台第二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可调节限宽机构未示出,箭头方向表示送纸方向;
图11为本发明的喷绘机送纸台第二实施方式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其示出了堆墨机构的安装状态;
图12为本发明的喷绘机送纸台第二实施方式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其示出了堆墨机构被抬起的状态;
图13为本发明的喷绘机送纸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堆墨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第一L形板和第二L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喷绘机送纸台的弯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喷绘机送纸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可调节限宽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喷绘机送纸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可调节限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为可调节限宽机构的初始状态,其中第二盖板未示出;
图18为本发明的喷绘机送纸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可调节限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为可调节限宽机构的使用状态,其中第二盖板未示出;
图19为图18中第二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8中控制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的喷绘机送纸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可调节限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的B-B向剖视示意图,其为控制按钮未按下去时的状态;
图23为图21的B-B向剖视示意图,其为控制按钮按下去时的状态;
图24为本发明的喷绘机送纸台第二实施方式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其示出了送纸导向板的安装位置;
图25为本发明的喷绘机送纸台的杆状部件、送纸导向板与喷绘机壳体的位置关系图;
图26为图25中送纸导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的喷绘机送纸台,包括吸风板1和送纸滚轮4,吸风板1上开设有多个吸风通孔(图中未标示),喷绘纸张通过送纸滚轮4输送至吸风板1上,吸风板1上能够并排铺设若干张喷绘纸张,为实现无边框打印,各喷绘纸张的两侧均可设置有用于收集废墨的堆墨机构5。通过设置堆墨机构5,在进行无边框打印时,喷头2喷到喷绘纸张的边缘外的喷绘墨水便会落入堆墨机构5,避免了废墨留在吸风板1上而造成喷绘纸张上色缺失或者喷绘纸张跑偏,甚至堵塞喷头2。
第一实施方式
参见图2、图3,多个堆墨机构5间隔设置于吸风板1上,各堆墨机构5上开设有用于收集废墨的凹槽501,喷头2喷到喷绘纸张的边缘外的喷绘墨水即可落入该凹槽501内。
参见图4、图5,吸风板1下方设置有弯折板11,该弯折板11用于支撑位于该弯折板11上方的部件,例如吸风板1等。弯折板11上开设有多个孔(图中未示出),位于该孔的下方安装有多个吸风风扇。
参见图6并结合图4、图5,在该实施方式中,堆墨机构5上具有两个向下延伸的塞子502,两个塞子502分别插设于弯折板11上开设的两个插槽(图中未标示)内以将该堆墨机构5牢固地固定于送纸台上,该堆墨机构5的上表面与吸风板1的上表面平齐。其中,作为优选,堆墨机构5可以为一体成型件,通过注塑等加工工艺完成。另外,堆墨机构5的材质可以选用硅胶,由于塞子502与插槽为过盈配合,选用硅胶既能够使塞子502不易从插槽中脱离,还能够使堆墨机构5的拆卸更加容易,而且硅胶的柔软性使得清理废墨更加容易。
参见图7,在进行无边框打印时,喷头2喷出的喷绘墨水需超出喷绘纸张的边缘,超出喷绘纸张的边缘的废墨3落入凹槽501内,从而确保吸风板1上不会残留废墨,更加不会造成废墨堆积,能够避免上色缺失以及喷头2堵塞,且喷绘纸张也不容易跑偏。待凹槽501内堆满废墨后,可手动将其内的废墨清理掉以继续使用。
堆墨机构5的设置虽然能够避免废墨遗留在吸风板1上,但也不能完全确保喷绘纸张不会跑偏,因此,还需要对喷绘纸张的位置作进一步地限位。
继续参见图2、图3,吸风板1远离送纸滚轮4的一侧位于各喷绘纸张的两侧的位置均设置有限位板6,如图2、图3所示,限位板6与堆墨机构5一一对应。相邻两个限位板6之间设置有可移动加热板7,可移动加热板7能够加快喷绘纸张上的喷绘墨水固化。可移动加热板7能够向靠近或远离吸风板1的方向移动,且其沿送纸方向的长度小于限位板6沿送纸方向的长度。图2便为可移动加热板7远离吸风板1的状态,其可向远离吸风板1的方向移动至使可移动加热板7的表面与其两侧限位板6的表面平齐,此时,限位板6不具备限位功能;图3中部分可移动加热板7靠近吸风板1而置,使得可移动加热板7与其两侧的限位板6形成隔间,从而对喷绘纸张的两个边缘进行限位,防止喷绘纸张跑偏,从而进一步保证喷绘质量。
可移动加热板7的移动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可以手动向靠近吸风板1的方向推动可移动加热板7以使限位板6具备限位功能。继续参见图4、图5,作为优选,可移动加热板7上设置有第一齿条8,第一齿条8上方设置有绕固定轴(图中未示出)转动且与第一齿条8相啮合的第一齿轮9,当第一齿轮9转动时,第一齿轮9能够带动可移动加热板7向靠近或远离吸风板1的方向移动。具体地,当第一齿轮9顺时针转动时,与第一齿轮9相啮合的第一齿条8带动可移动加热板7向靠近吸风板1的方向移动;当第一齿轮9逆时针转动时,与第一齿轮9相啮合的第一齿条8带动可移动加热板7向远离吸风板1的方向移动。
参见图8、图9,可移动加热板7可一侧设置第一齿条8以及与第一齿条8相啮合的第一齿轮9,亦可两侧均设置第一齿条8以及与第一齿条8相啮合的第一齿轮9。另外,为限定可移动加热板7的移动范围,如图8、图9所示,可移动加热板7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定位孔701;如图4、图5所示,该喷绘机送纸台上设置有能够与定位孔701相配合的定位凸起10,用以限制可移动加热板7的移动范围。
第二实施方式
该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名称。
由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堆墨机构5的凹槽501堆满废墨后,需要人工手动将凹槽501内的废墨清空才能继续使用,这不仅浪费人力,还大大影响了喷绘机打印的产量。因此,为了节省人力,且可以使喷绘机连续不间断地运作,可以将堆墨机构5设计成可自动清理废墨的结构。
参见图10,该实施方式中的多个堆墨机构5间隔设置于吸风板1上,各堆墨机构5内设置有用于承接并传送废墨的传送带503,该传送带503能够将废墨传送至该喷绘机送纸台内部的空间内,可以在该喷绘机送纸台内部设置用于收集由该传送带503上掉落下来的废墨的收集箱。
参见图11~图13,该实施方式中的堆墨机构5包括第一L形板504、第二L形板505和用于传送废墨的传送带503,第一L形板504和第二L形板505均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各水平部上均开设有两个水平间隔设置的第一通孔506,各竖直部上均开设有一个第二通孔507,三个连接件510分别穿过第一通孔506和第二通孔507以将第一L形板504和第二L形板505连接,传送带503套设于三个连接件510位于第一L形板504和第二L形板505之间的位置。其中,如图13所示,穿设于第一通孔506的连接件510可以选用螺栓,并在螺栓的端部设置卡簧511以防止第二L形板505脱离螺栓。当然,连接件510亦可选择螺栓和螺母配合使用。
穿设于第二通孔507的连接件510位于第二L形板505远离第一L形板504一侧的一端固定有从动轮512,送纸台的内部设置有与从动轮512相啮合的主动轮514,当主动轮514转动时,从动轮512带动传送带503传动,从而将传送带503上方的废墨传送至该喷绘机送纸台的内部。其中,如图13所示,从动轮512亦是通过卡簧511固定于螺栓的端部,主动轮514亦是通过卡簧511固定于固定轴513的端部。
参见图14并结合图13,由于三个连接件510上还不足以对传送带503进行很好的支撑,因此,作为优选,第一L形板504上可以固定用于支撑传送带503的支撑板5041,传送带503位于支撑板5041上方的部分能够承接废墨。支撑板5041的设置避免了因废墨过重而使传送带503凹陷。
由于废墨会粘附到传送带503上,因此,作为优选,第一L形板504上还可以固定有用于刮除传送带503所粘附的废墨的刮板5042。其中,第一L形板504、支撑板5041以及刮板5042可以为一体成型件,为了使刮板5042不损伤传送带503,该一体成型件可选用塑料制成。另外,由于第二L形板505一侧设置有从动轮512,为加强第二L形板505的支撑强度,第二L形板505可选用金属材质制成。
继续参见图11~图13,由于该堆墨机构5所包含的零部件较多,需要对其定期维修和清理,因此作为该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该堆墨机构5还包括分别固定于第一L形板504和第二L形板505的定位部件508,如图11、图12所示,定位部件508的一端铰接于送纸台的内部。定位部件508的上方盖设有第一盖板509,如图11所示,该第一盖板509的上表面与吸风板1的上表面平齐,如图13所示,第一盖板509上开设有第三通孔5091,传送带503需设置于第三通孔5091的下方,废墨由该第三通孔5091落入传送带503上。在该实施方式中,定位部件508与第一L形板504之间、定位部件508与第二L形板505之间以及第一盖板509与两个定位部件508之间均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如图12所示,当抬起第一盖板509时,堆墨机构5能够向着远离送纸台的方向转动,从而可以很方便地对该堆墨机构5的各个零部件进行维修或者清理。为了使该堆墨机构5被抬起时能够固定于某一位置,可以在送纸台的内部固定卡环14,当堆墨机构5向着远离送纸台的方向转动时,定位部件508能够卡于卡环14内,从而使该堆墨机构5能够固定于某一位置,使得维修或者清理更加便捷。
参见图15并结合图10~图13,为使该堆墨机构5在盖合于送纸台上时,能够固定且不晃动,如图13所示,在第一盖板509端部的下方设置两个凸起5092,相应地,如图15所示,弯折板11上开设有能够分别与该两个凸起5092相卡合的圆孔1101,当堆墨机构5盖合于送纸台上时,凸起5092可以卡入圆孔1101内以将整个堆墨机构5固定;当堆墨机构5被抬起时,凸起5092可以在力的作用下脱离圆孔1101以将堆墨机构5抬起。其中,和第一实施方式中一样,该实施方式中的弯折板11开设有孔1103,位于该孔1103的下方安装有吸风风扇(图中未示出)。
为更加便捷地将第一盖板509抬起从而将堆墨机构5抬起,如图15所示,弯折板11靠近圆孔1101的位置可开设矩形槽1102,相应地,如图10所示,吸风板1位于矩形槽1102的上方开设矩形孔101,当需要将第一盖板509抬起时,仅需将手指伸入矩形槽1102内即可将第一盖板509轻松抬起。当然,矩形槽1102还可以为其他形状且手指可以伸入的槽。
该实施方式中亦可采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限位板6和可移动加热板7的结构来实现对喷绘纸张的限位。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同一种宽度规格的喷绘纸张的实际宽度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生产误差。如果喷绘纸张的实际宽度略小于其规格,即小于相邻两个限位板6的之间的宽度,同样还会出现跑偏的现象;如果喷绘纸张的实际宽度略大于其规格,则相邻两个限位板6之间就无法容纳喷绘纸张,喷绘纸张会出现弯折现象,影响打印质量。
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加热板12上设置可调节限宽机构13,用以在对存在误差的喷绘纸张进行打印时,通过对可调节限宽机构13进行微调,对喷绘纸张进行更加准确地定位。下面对该实施方式中的可调节限宽机构13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6~图18并结合图10~图12,吸风板1远离送纸滚轮4的一侧设置有加热板12,加热板12能够加快喷绘纸张上的喷绘墨水固化。加热板12上位于各喷绘纸张的两侧的位置均设置有可调节限宽机构13。
具体地,如图16所示,可调节限宽机构13包括安装于加热板12上的中间定位板1301、分别设置于中间定位板1301的两侧的第一限宽板1302和第二限宽板1303,以及连接第一限宽板1302和第二限宽板1303的第一连接板1304和第二连接板1305。其中,如图11、图12所示,中间定位板1301的两端具有卡勾1311,相应地,加热板12上开设有供卡勾1311卡入的卡槽(图中未标示),卡勾1311卡入卡槽,从而将中间定位板1301固定于加热板12上。
继续参见图17、图18并结合图16,第一连接板1304的端部固定于第一限宽板1302上,第一连接板1304上开设有第一条形孔13041,中间定位板1301上具有供第一条形孔13041套设的第一突出部13011,第二限宽板1303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销13031,第一条形孔13041远离第一限宽板1302的一端套设于第一定位销13031上,第一条形孔13041内设置有第一压簧13042,第一压簧1304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条形孔13041靠近第一限宽板1302的一端,第一压簧13042的另一端抵靠于第一突出部13011靠近第一限宽板1302的一端。如图17所示,在可调节限宽机构13的初始状态,第一压簧13042处于压紧状态;如图18所示,在可调节限宽机构13的使用状态,第一压簧13042被释放。第一连接板1304可在第一压簧13042的弹性作用力下带动第一限宽板1302向着远离中间定位板1301的方向移动。其中,如图17所示,第一连接板1304通过两个螺钉固定于第一限宽板1302上。为了加强可调节限宽机构13的可调节力度,第一条形孔13041、第一突出部13011、第一定位销13031以及第一压簧13042的数量均为两个。
第二连接板1305的端部固定于第二限宽板1303上,第二连接板1305开设有第二条形孔13051,中间定位板1301上具有供第二条形孔13051套设的第二突出部13012,第一限宽板130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销13021,第二条形孔13051远离第二限宽板1303的一端套设于第二定位销13021上,第二条形孔13051内设置有第二压簧13052,第二压簧13052的一端连接于第二条形孔13051靠近第二限宽板1303的一端,第二压簧13052的另一端抵靠于第二突出部13012靠近第二限宽板1303的一端。如图17所示,在可调节限宽机构13的初始状态,第二压簧13052处于压紧状态;如图18所示,在可调节限宽机构13的使用状态,第二压簧13052被释放。第二连接板1305可在第二压簧13052的弹性作用力下带动第二限宽板1303向着远离中间定位板1301的方向移动。同样,如图17所示,第二连接板1305通过两个螺钉固定于第二限宽板1303上。为了加强可调节限宽机构13的可调节力度,第二条形孔13051、第二突出部13012、第二定位销13021以及第二压簧13052的数量均为两个。
另外,在第一连接板1304远离第二连接板1305的一侧还可设置第三连接板1306,其与中间定位板1301、第一限宽板1302以及第二限宽板1303的连接关系和第二连接板1305与中间定位板1301、第一限宽板1302以及第二限宽板1303的连接关系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9、图20并结合图18,第一连接板1304与第二连接板1305之间设置有第二齿轮1308,第二齿轮1308位于中间定位板1301的上方,第二齿轮1308的轴心孔内侧的上部均布有多个第一轮齿13081,轴心孔中穿设有控制按钮1309,控制按钮1309上设置有能够与第一轮齿13081相啮合的第二轮齿13091,控制按钮1309的底部设置有复位弹簧13093。
相应地,如图18所示,第一连接板1304和第二连接板1305上均设置有与第二齿轮1308相啮合的第二齿条1310。
参见图21~图23并结合图16~图18,当喷绘纸张的实际宽度小于其规格时,需要将第一限宽板1302和第二限宽板1303向着远离中间定位板1301的方向移动,以减小相邻两个可调节限宽机构13之间的距离,使该距离适合喷绘纸张的实际宽度,该调节动作需通过如下过程实现:按下控制按钮1309,复位弹簧13093压缩,第一轮齿13081和第二轮齿13091分离,使得第一限宽板1302和第二限宽板1303分别在第一压簧13042和第二压簧13052的作用力下向远离中间定位板1301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二齿轮1308两侧的第二齿条1310带动第二齿轮1308转动;当第一限宽板1302和第二限宽板1303移动至能够满足待打印的喷绘纸张的宽度时,松开控制按钮1309,复位弹簧13093复位,第一轮齿13081和第二轮齿13091相啮合,第一轮齿13081被控制按钮1309上的第二轮齿13091卡住而使第二齿轮1308停止转动,从而使第一限宽板1302和第二限宽板1303停止移动,此时便可开启喷绘机进行打印。
当喷绘纸张的实际宽度大于其规格时,需要将第一限宽板1302和第二限宽板1303向着靠近中间定位板1301的方向移动,以增大相邻两个可调节限宽机构13之间的距离,使该距离适合喷绘纸张的实际宽度,该调节动作需要通过如下过程实现:按下控制按钮1309,复位弹簧13093压缩,第一轮齿13081和第二轮齿13091分离,手动将第一限宽板1302和第二限宽板1303向靠近中间定位板1301的方向压送,相应地,第二齿条1310带动第二齿轮1308转动;当第一限宽板1302和第二限宽板1303移动至能够满足待打印的喷绘纸张的宽度时,松开控制按钮1309,复位弹簧13093复位,第一轮齿13081和第二轮齿13091相啮合,第一轮齿13081被控制按钮1309上的第二轮齿13091卡住而使第二齿轮1308停止转动,从而使第一限宽板1302和第二限宽板1303停止移动,此时便可开启喷绘机进行打印。
其中,如图16所示,中间定位板1301上开设有供控制按钮1309穿过的第四通孔13013,如图20所示,控制按钮1309的底部具有弯折部13092,如图22所示,当复位弹簧13093复位时,控制按钮1309上升,弯折部13092钩于中间定位板1301,以阻止控制按钮1309继续上升。另外,如图22、23所示,复位弹簧13093设置于T字形支架13094上,该T字形支架13094卡接于控制按钮1309底部。
进一步地,为防止按下控制按钮1309后第二齿轮1308脱离中间定位板1301,如图19所示,在第二齿轮1308位于所述第一轮齿13081的下侧沿周向开设有环形槽13082,如图23所示,当按下控制按钮1309后,第二轮齿13091脱离第一轮齿13081至环形槽13082内,从而利用控制按钮1309将第二齿轮1308压住,防止第二齿轮1308脱离中间定位板1301。
参见图22、图23,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第一限宽板1302和第二限宽板1303上均开设有供喷绘纸张穿过的U形槽1312。
如图16、图21所示,该实施方式中,为了保护可调节限宽机构13的各个零部件,延长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且提高可调节限宽机构13的美观度,可调节限宽机构13上盖设有第二盖板1307,第二盖板1307套设于控制按钮1309上,如图21所示,该第二盖板1307通过螺钉与中间定位板1301连接,其能够将第一连接板1304、第二连接板1305和第二齿轮1308等相关零部件全部遮盖。
该实施方式中的加热板12及可调节限宽机构13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可移动加热板7及限位板6进行替换,同理,该实施方式中的堆墨机构5亦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堆墨机构5进行替换。
喷绘纸张由喷绘机的后部进纸,当需要多幅打印时,为避免多张喷绘纸张跑偏而影响打印,需在进纸前设置导向机构。因此,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参见图24和图25,喷绘机位于送纸台的后上方的位置固定有杆状部件18,杆状部件18沿吸风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杆状部件18上穿设有多个送纸导向板16,喷绘纸张15能够从相邻两个送纸导向板16之间并由杆状部件18上方穿过。为了适应不同宽度规格的喷绘纸张15,送纸导向板16能够沿杆状部件18滑动,以调节相邻两个送纸导向板16之间的距离。
参见图26并结合图24、图25,送纸导向板16的下部开设有能够套设于杆状部件18上的第五通孔1601,送纸导向板16的上部可设有两个缺口1602,相应地,喷绘机的壳体17上开设条形槽(图中未示出),送纸导向板16可通过将两个缺口1602装配于该条形槽上,从而实现该送纸导向板16可以沿杆状部件18及该条形槽滑动。
另外,在进行多幅打印时,如果仅需要对其中部分喷绘纸张打印,那么吸风板1下方的多个吸风风扇就不需要全部开启,所以为了节省能源,在吸风板1下方位于相邻两个堆墨机构5之间的位置均可设置有吸风风扇,各吸风风扇的开闭单独控制。在对部分喷绘纸张进行打印时,仅需开启这部分喷绘纸张下方的吸风风扇即可。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示意性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道,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可以对本发明作出多种改进,这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喷绘机送纸台,包括吸风板和送纸滚轮,喷绘纸张通过所述送纸滚轮输送至所述吸风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板上能够并排铺设若干张所述喷绘纸张,各所述喷绘纸张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收集废墨的堆墨机构;
所述堆墨机构包括第一L形板、第二L形板和用于传送所述废墨的传送带,所述第一L形板和所述第二L形板均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各所述水平部上均开设有两个水平间隔设置的第一通孔,各所述竖直部上均开设有一个第二通孔,三个连接件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以将所述第一L形板和所述第二L形板连接,所述传送带套设于三个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L形板和所述第二L形板之间的位置;
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的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L形板远离所述第一L形板一侧的一端固定有从动轮,所述送纸台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从动轮相啮合的主动轮,当所述主动轮转动时,所述从动轮带动所述传送带传动;
所述第一L形板上固定有用于支撑所述传送带的支撑板,所述传送带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部分能够承接所述废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绘机送纸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墨机构上开设有用于收集所述废墨的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绘机送纸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形板上还固定有用于刮除所述传送带所粘附的所述废墨的刮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绘机送纸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墨机构还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L形板和所述第二L形板的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送纸台的内部,所述定位部件的上方盖设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传送带位于所述第三通孔的下方;当抬起所述第一盖板时,所述堆墨机构能够向着远离所述送纸台的方向转动;所述送纸台的内部还固定有卡环,当所述堆墨机构向着远离所述送纸台的方向转动时,所述定位部件能够卡于所述卡环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绘机送纸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板远离所述送纸滚轮的一侧位于各所述喷绘纸张的两侧的位置均设置有限位板,相邻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设置有可移动加热板,所述可移动加热板能够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吸风板的方向移动,且所述可移动加热板沿送纸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限位板沿所述送纸方向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绘机送纸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加热板上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上方设置有绕固定轴转动且与所述第一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齿轮,当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时,所述第一齿轮能够带动所述可移动加热板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吸风板的方向移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绘机送纸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板远离所述送纸滚轮的一侧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上位于各所述喷绘纸张的两侧的位置均设置有可调节限宽机构;
所述可调节限宽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加热板上的中间定位板、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间定位板的两侧的第一限宽板和第二限宽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限宽板和第二限宽板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一限宽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条形孔,所述中间定位板上具有供所述第一条形孔套设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二限宽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一条形孔远离所述第一限宽板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定位销上,所述第一条形孔内设置有第一压簧,所述第一压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条形孔靠近所述第一限宽板的一端,所述第一压簧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第一突出部;
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二限宽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二条形孔,所述中间定位板上具有供所述第二条形孔套设的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限宽板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条形孔远离所述第二限宽板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定位销上,所述第二条形孔内设置有第二压簧,所述第二压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条形孔靠近所述第二限宽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压簧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第二突出部;
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中间定位板的上方,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心孔内侧的上部均布有多个第一轮齿,所述轴心孔中穿设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轮齿相啮合的第二轮齿,所述控制按钮的底部设置有复位弹簧;
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条;当按下所述控制按钮时,所述复位弹簧压缩,所述第一轮齿和所述第二轮齿分离,使得所述第一限宽板和第二限宽板分别在所述第一压簧和所述第二压簧的作用力下向远离所述中间定位板的方向移动;当松开所述控制按钮时,所述复位弹簧复位,所述第一轮齿和所述第二轮齿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停止转动,所述第一限宽板和第二限宽板停止移动;
所述可调节限宽机构上盖设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套设于所述控制按钮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绘机送纸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绘机位于所述送纸台的后上方的位置固定有杆状部件,所述杆状部件沿所述吸风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杆状部件上穿设有多个送纸导向板,所述喷绘纸张能够从相邻两个送纸导向板之间穿过,所述送纸导向板能够沿所述杆状部件滑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绘机送纸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板下方位于相邻两个堆墨机构之间的位置均设置有吸风风扇,各所述吸风风扇的开闭单独控制。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81163.2A CN105314425B (zh) | 2015-11-13 | 2015-11-13 | 喷绘机送纸台 |
PCT/CN2016/105445 WO2017080501A1 (zh) | 2015-11-13 | 2016-11-11 | 喷绘机送纸台 |
CN201680043005.XA CN107848310B (zh) | 2015-11-13 | 2016-11-11 | 喷绘机送纸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81163.2A CN105314425B (zh) | 2015-11-13 | 2015-11-13 | 喷绘机送纸台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14425A CN105314425A (zh) | 2016-02-10 |
CN105314425B true CN105314425B (zh) | 2017-03-29 |
Family
ID=5524289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78116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14425B (zh) | 2015-11-13 | 2015-11-13 | 喷绘机送纸台 |
CN201680043005.XA Active CN107848310B (zh) | 2015-11-13 | 2016-11-11 | 喷绘机送纸台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43005.XA Active CN107848310B (zh) | 2015-11-13 | 2016-11-11 | 喷绘机送纸台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05314425B (zh) |
WO (1) | WO201708050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14425B (zh) * | 2015-11-13 | 2017-03-29 | 李星 | 喷绘机送纸台 |
CN107315835A (zh) * | 2017-07-15 | 2017-11-03 | 李星 | 装饰面图案选择、打印系统及智能选择、处理方法 |
CN108859432A (zh) * | 2017-09-07 | 2018-11-23 | 武汉亿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喷绘机的吸风平台装置 |
CN109365172A (zh) * | 2018-11-22 | 2019-02-22 | 苏州奥曼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零件喷涂装置 |
CN111948137B (zh) * | 2020-07-23 | 2024-08-23 | 重庆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卡盘式烟用纸张爆墨测试装置 |
CN111948064B (zh) * | 2020-07-23 | 2024-08-23 | 重庆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横拉式烟用包装纸爆墨测试装置 |
IT202200011144A1 (it) * | 2022-05-27 | 2023-11-27 | Durst Group Ag | Sistema di stampa con un primo e secondo mezzo di accoglimento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222454B2 (ja) * | 1990-02-02 | 2001-10-2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タ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EP0786351B1 (en) * | 1995-08-10 | 2001-10-31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Cartridge for ink-jet printers and ink-jet printer |
JP3847624B2 (ja) * | 1999-07-28 | 2006-11-2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携帯電話機 |
CN2550173Y (zh) * | 2002-04-06 | 2003-05-14 | 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小型数码喷绘机 |
CN1533906A (zh) * | 2003-03-27 | 2004-10-06 | ���ݺ껪����Ƽ��ɷ�����˾ | 用压轮和摩擦轮驱动打印介质的大型数码喷绘机 |
JP3975956B2 (ja) * | 2003-03-31 | 2007-09-1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01151158A (zh) * | 2005-03-30 | 2008-03-2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喷射装置 |
EP2679390B1 (en) * | 2005-03-30 | 2014-12-24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
JP4640067B2 (ja) * | 2005-09-15 | 2011-03-02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液滴吐出装置 |
JP5733488B2 (ja) * | 2009-09-25 | 2015-06-1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JP5637733B2 (ja) * | 2010-05-27 | 2014-12-1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CN202556929U (zh) * | 2012-05-20 | 2012-11-28 | 上海骜巍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带有烘干装置的喷绘机 |
CN104275940B (zh) * | 2013-07-05 | 2016-05-18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飞墨收集装置以及喷墨印刷机 |
CN204547351U (zh) * | 2015-04-19 | 2015-08-12 | 重庆电讯职业学院 | 喷绘机 |
CN105314425B (zh) * | 2015-11-13 | 2017-03-29 | 李星 | 喷绘机送纸台 |
CN205222181U (zh) * | 2015-11-13 | 2016-05-11 | 李星 | 喷绘机送纸台 |
-
2015
- 2015-11-13 CN CN201510781163.2A patent/CN10531442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
- 2016-11-11 CN CN201680043005.XA patent/CN107848310B/zh active Active
- 2016-11-11 WO PCT/CN2016/105445 patent/WO201708050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14425A (zh) | 2016-02-10 |
CN107848310A (zh) | 2018-03-27 |
WO2017080501A1 (zh) | 2017-05-18 |
CN107848310B (zh) | 2019-04-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14425B (zh) | 喷绘机送纸台 | |
CN111590317A (zh) | 桶盒顶盖的组装工艺方法、八工位组装基台及组装设备 | |
CN205222181U (zh) | 喷绘机送纸台 | |
CN204322606U (zh) | 一种全自动除泡机 | |
CN103625100B (zh) | 自动移印装置 | |
CN204276254U (zh) | 小型刷涂机 | |
CN202764572U (zh) | 全自动马赛克拼图铺贴机 | |
KR20110104205A (ko) | 보드 클리너용 브러시 장치 | |
CN208760174U (zh) | 一种印花机用定位装置 | |
CN207758224U (zh) | 一种高性能印刷开槽机的自动化进料机构 | |
CN112693932A (zh) | 凹凸字广告牌印刷装置 | |
CN207916322U (zh) | 一种木塞自动打标机 | |
CN113635670B (zh) | 环保烫金印刷制品及其生产工艺 | |
CN205381479U (zh) | 多功能纸箱管理码喷码装置 | |
CN217073796U (zh) | 一种spc地板生产用喷码机 | |
CN204977779U (zh) | 一种智能印刷机 | |
CN211165862U (zh) | 一种包装盒生产用印花机 | |
CN211000535U (zh) | 一种用于喷码打印设备的传动组件 | |
CN211307867U (zh) | 一种全自动金属板料烫印设备 | |
CN211594351U (zh) | 一种全自动印刷制品自动传输装置 | |
CN210367584U (zh) | 一种小粒径煤基烧烤炭的生产系统 | |
CN219525111U (zh) | 一种纸板箱用印刷设备的上料机 | |
CN222592655U (zh) | 一种印刷品用输送机 | |
CN221022877U (zh) | 识别码喷码设备 | |
CN221607091U (zh) | 一种定子自动上料刻印机的机械手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