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07227A - 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07227A CN105307227A CN201410256526.6A CN201410256526A CN105307227A CN 105307227 A CN105307227 A CN 105307227A CN 201410256526 A CN201410256526 A CN 201410256526A CN 105307227 A CN105307227 A CN 1053072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communication
- service
- short message
- opposite e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6—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providing telephone service, e.g.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including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with a packet-switched transport lay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04L51/046—Interoperability with other network applications or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6—Message adaptation to terminal or network requirements
- H04L51/066—Format adaptation, e.g. format conversion or compre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当通信终端当前处理的通信业务为电路交换域中的语音通话业务或短信业务时,则判断是否满足将该通信业务切换到通信终端分组交换域内的即时通讯工具上的切换条件;如满足,将该通信业务切换到通信终端分组交换域内的即时通讯工具上;这样用户则可通过通信终端上的即时通讯工具(例如QQ、微信等)实现语音通话或文字通信,可带给用户另一种完全新的通信体验,又可为用户节省电路交换域内的通信资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即时通讯工具以及无线网络在智能手机上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即时通讯工具进行沟通交流,比如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已经成为了大家日常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沟通工具;但是目前大家主要还是使用这些工具进行文字和图片的沟通,语音业务也只是进行对讲和留言,其实目前很多即时通讯工具都是有语音通话的功能的,那么如果有一个系统,能够自动将电路交换(CS:CircuitSwitch)域的语音通话或者短信业务切换到对应的即时工具上完成,则既能带给用户不同体验,又可以为用户节省资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实现将电路交换域中语音通话业务或短信业务切换到即时通讯工具上实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通信终端当前处理的通信业务为电路交换域中的语音通话业务或短信业务时,当前是否满足切换条件,所述切换条件为所述语音通话业务或短信业务切换到分组交换域内的即时通讯工具上的条件;
满足所述切换条件时,将所述通信业务切换到所述通信终端分组交换域内的即时通讯工具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通信业务为电路交换域中的语音通话业务时,所述切换条件为:
对端在所述通信终端具有语音通话功能和/或视频通话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
或,
对端在所述通信终端具有语音通话功能和/或视频通话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且所述通信终端当前处于联网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终端为主叫终端时,在所述通信终端确定被叫端后、拨号前,拨号中或在与对端通话中,判断是否满足所述切换条件;
所述通信终端为被叫终端时,在所述通信终端在接听该电路交换域内的语音通话业务之前,或在接听该语音通话业务中,判断是否满足所述切换条件。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将所述电路交换域中的语音通话业务切换到分组交换域内的即时通讯工具上包括:
通过所述通信终端上具有语音通话功能和/或视频通话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向对端发起即时通讯中的语音通话业务和/或视频通话业务。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通信业务为电路交换域中的短信业务时,所述切换条件为:
对端在所述通信终端具有文字通信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
或,
对端在所述通信终端具有文字通信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且所述通信终端当前处于联网状态;
或,
所述通信终端当前处于联网状态,对端在所述通信终端具有文字通信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并当前处于在线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终端为短信发送方时,在所述通信终端确定短信接收方之后、短信发送出去前,或在所述通信终端将短信发出之后,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
所述通信终端为短信接收方时,在所述通信终端打开接收到的短信之前,或在所述通信终端打开接收的短信之后、向对端发出回复短信之前,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将所述电路交换域中的短信业务切换到分组交换域内的即时通讯工具上包括:
通过所述通信终端上具有文字通信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向对端发起即时通讯中的文字信息通信业务;
或,
通过所述通信终端上具有文字通信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向对端发起即时通讯中的文字信息通信业务,并在所述通信终端当前已经编辑了至少一部分短信内容时,将该短信内容复制到所述即时通讯工具的消息内容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装置,包括切换控制模块和切换执行模块:
所述切换控制模块用于当通信终端当前处理的通信业务为电路交换域中的语音通话业务或短信业务时,当前是否满足切换条件,所述切换条件为所述语音通话业务或短信业务切换到分组交换域内的即时通讯工具上的条件;如满足,则通知所述切换执行模块;
所述切换执行模块用于收到所述通知后,将所述通信业务切换到所述通信终端分组交换域内的即时通讯工具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通信业务为电路交换域中的语音通话业务时,所述切换条件为:
对端在所述通信终端具有语音通话功能和/或视频通话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
或,
对端在所述通信终端具有语音通话功能和/或视频通话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且所述通信终端当前处于联网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控制模块包括语音通话切换控制子模块,用于在所述通信终端为主叫终端时,在所述通信终端确定被叫端后、拨号前,拨号中或在与对端通话中,判断是否满足所述切换条件;以及用于在所述通信终端为被叫终端时,在所述通信终端在接听该电路交换域内的语音通话业务之前,或在接听该语音通话业务中,判断是否满足所述切换条件。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执行模块包括语音通话切换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通信终端上具有语音通话功能和/或视频通话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向对端发起即时通讯中的语音通话业务和/或视频通话业务。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通信业务为电路交换域中的短信业务时,所述切换条件为:
对端在所述通信终端具有文字通信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
或,
对端在所述通信终端具有文字通信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且所述通信终端当前处于联网状态;
或,
所述通信终端当前处于联网状态,对端在所述通信终端具有文字通信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并当前处于在线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控制模块包括短信切换控制子模块,用于在所述通信终端为短信发送方时,在所述通信终端确定短信接收方之后、短信发送出去前,或在所述通信终端短信发出之后,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以及用于在所述通信终端为短信接收方时,在所述通信终端打开接收到的短信之前,或在所述通信终端打开接收的短信之后、向对端发出回复短信之前,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执行模块包括短信切换执行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通信终端上具有文字通信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向对端发起即时通讯中的文字信息通信业务;
或,
用于通过所述通信终端上具有文字通信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向对端发起即时通讯中的文字即时通信业务,并在所述通信终端当前已经编辑了至少一部分短信内容时,将该短信内容复制到所述即时通讯工具的消息内容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当通信终端当前处理的通信业务为电路交换域中的语音通话业务或短信业务时,则判断是否满足将该通信业务切换到通信终端分组交换域内的即时通讯工具上的切换条件;如满足,将该通信业务切换到通信终端分组交换域内的即时通讯工具上;这样用户则可通过通信终端上的即时通讯工具(例如QQ、微信等)实现语音通话或文字通信,可带给用户另一种完全新的通信体验,又可为用户节省电路交换域内的通信资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切换条件设置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CS域语音通话业务是否满足切换条件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CS域语音通话业务切换过程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CS域短信业务是否满足切换条件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CS域短信业务切换过程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对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的处理包括:当通信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当前处理的通信业务为电路交换域中的语音通话业务或短信业务时,则判断是否满足将该通信业务切换到通信终端分组交换(PS:PacketSwitch)域内的即时通讯工具上的切换条件;如满足切换条件,则将该通信业务切换到通信终端分组交换域内的即时通讯工具上;如不满足切换条件,则针对该通信业务按正常流程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中分组交换域内的即时通讯工具可以包括QQ、微信、百度Hi、Skype、Gtalk、ICQ、MSN等中的至少一种,只要该即时通讯工具能实现语音通话和/或视频通话和/或文字信息(包括文字、图片信息)通信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当将CS域内的语音通话业务切换到通信终端的即时通讯工具上时,将其切换到具有语音通话功能和/或视频通话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这样可以利用这类即时通讯工具的语音通话功能和/或视频通话功能实现语音通话,这类即时通讯工具可以是微信、QQ等等。当将CS域内的短信业务切换到通信终端的即时通讯工具上时,将其切换到具有文字通信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上,这样可以通过这类即时通讯工具的文字通信功能替代短信通信,这类即时通讯工具可以为微信、QQ、MSN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预先在通信终端上设置是否开启将CS域中的语音通话业务或短信业务是否切换到即时通讯工具上这一功能;具体的,可在通信终端系统中设置一个对应的系统开关选项,用户可以通过该系统开关选项设置开、关。在上述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之前,可以预先判断用户是否开启了上述切换功能,如开启,才执行该判断步骤;否则,不执行该判断步骤,通信终端正常处理CS域内的语音通话业务和短信业务。
本实施例中,针对不同的通信业务以及不同的应用场景等因素,切换条件可以进行灵活设置,下面分别针对CS域中的语音通话业务和短信业务的切换条件进行示例说明。在此之前,先对本实施例中的对端进行解释说明:当通信终端当前处理的通信业务为CS域内的语音通话业务时,对端则指与该通信终端进行该语音通话业务的另一端,例如当通信终端为主叫端时,在此处的对端为被叫端,反之,当通信终端为被叫端时,则对端为主叫端;当通信终端当前处理的通信业务为CS域内的短信业务时,对端则指与该通信终端进行该短信业务的另一端,例如当通信终端为短信发送方时,在此处的对端为短信接收方,反之,当通信终端为短信接收方时,则对端为短信发送方。
当前需要切换的通信业务为CS域中的语音通话业务时,切换条件为:
对端在通信终端具有语音通话功能和/或视频通话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例如在QQ通讯录或者微信通讯录中,具体可根据对端的联系号码(例如电话号码)与即时通讯工具中的联系账户的对应关系确认对端是否在该通讯录中;当然,对于某些即时通讯工具,用户注册的联系账户则可能就是对端的联系号码(例如直接用电话号码注册));
或,
对端在通信终端具有语音通话功能和/或视频通话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且该通信终端当前处于联网状态。
上述两种切换条件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要求通信终端当前处于联网状态;对于上述第一种切换条件,只要满足对端在对应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即可认为满足切换条件了,都会发起切换操作,此时在后续的切换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现通信终端当前未联网,此时可以提醒用户手动进行联网操作,也可自动打开通信终端的网络连接。对于上述第二种切换条件则在上述第一中切换条件基础上还需满足通信终端当前处于联网状态,如果通信终端当前未处于联网状态,则可能表明用户当前不希望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完成CS域的语音通话或短信业务,此时可不进行切换。
另外,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预先设置切换时具体采用哪些即时通讯工具,例如用户可以设定只采用QQ,此时则只会在QQ通讯录中查询对端是否在QQ通讯录中,也可设定同时采用QQ、微信等多个即时通讯工具,此时则可同时在QQ、微信等多个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进行查找。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第二种切换条件,用户还可具体设置通信终端当前联网的网络环境,例如,对于实现语音通话或者视频通话,对网络的网络要求较高,且所需流量较大,因此用户可以设置只有在通信终端连接WLAN网络时才进行CS域的语音通话切换;在蜂窝网络下则不进行切换。当然,也可不对网络的网络环境进行限定。具体设置方式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以及用户的个性需求进行设置。
当前通信业务为电路交换域中的短信业务时,切换条件为:
对端在通信终端具有文字通信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例如QQ、微信、MSN等中的至少一种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具体可根据对端的联系号码(例如电话号码)与即时通讯工具中的联系账户的对应关系确认对端是否在该通讯录中;当然,对于某些即时通讯工具,用户注册的联系账户则可能就是对端的联系号码(例如直接用电话号码注册);
或,
对端在通信终端具有文字通信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且通信终端当前处于联网状态;
或,
通信终端当前处于联网状态,对端在通信终端具有文字通信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并当前处于在线状态。
对于上述第一种切换条件和第二种切换条件的主要区别也在于是否要求通信终端当前处于联网状态,在此不再赘述。对于上述第三种切换条件,其在上述第二种切换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对端不但要在相应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且当前还需要处理在线状态。其主要是考虑到如果对端当前没有在在线状态,则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发给对端的消息对端不一定能及时收到并给予回复,因此,为了避免该问题,增加了必须当前在线的条件。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第一种和第二种切换条件也是适用的,此时通信终端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将消息发给对端后,对端虽然可能当前不在线,但待对端上线后,其一样可以收到该离线消息,因为即时通过CS域发短信,也不能完全保证该短信能百分之百的被对端收到并给与及时的回复,何况对于很多短信我们对其接收以及回复的及时性也并无要求,甚至根本就不要求对端进行回复(例如广告短信)。
应当理解的是,对于CS域内的语音通话业务和短信业务,且切换条件并不仅限于上述几种示例的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当前需要切换的CS域的通信业务为语音通话业务时,如果通信终端为主叫终端,则可在通信终端确定被叫端(也即确定被叫方号码)后、拨号前,拨号中(即已经拨号,但通话还未接通)或在与对端通话中(即通话已经接通),判断是否满足上述切换条件;通信终端为被叫终端时,在通信终端在接听该电路交换域内的语音通话业务之前,或在接听该语音通话业务中,判断是否满足上述切换条件。
对应的,本实施例还可在通信终端相应的界面(例如拨号界面、拨号中的界面、通话中界面、电话接听界面等)增加一个切换选项,以方便用户可以在拨号前或者拨号中或者通话中或者接听电话之前主动选择启动数据业务的呼叫。
本实施例中,将CS域中的语音通话业务切换到PS域内的即时通讯工具上时,包括:通过通信终端上具有语音通话功能和/或视频通话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例如QQ)向对端发起即时通讯中的语音通话业务和/或视频通话业务(例如QQ语音聊天或视频聊天)。在本实施例中,当通信终端向对端发起即时通讯中的语音通话业务和/或视频通话业务后,在规定时间内,如果对端确认接收即时通讯的语音通话业务和/或视频通话业务,则结束CS域内的语音通话业务的处理;否则,可以直接结束当前的切换处理,按照正常的CS域处理过程进行处理;或者提示用户对端无应答,由用户决定是否继续等待。
在本实施例中,当前需要切换的CS域业务为短信业务时,若通信终端为短信发送方时,可在通信终端确定短信接收方之后、短信发送出去前,或在通信终端将短信发出之后,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若通信终端为短信接收方时,可在通信终端打开接收到的短信之前,或在通信终端打开接收的短信之后、向对端发出回复短信之前,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对应的,本实施例也可在相应的短信编辑界面设置一个对应的功能选项,以方便用户可以在编辑短信过程中主动选择启动数据业务的发送信息。
本实施例中,将CS域中的短信业务切换到PS域内的即时通讯工具上包括:
通过通信终端上具有文字通信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例如QQ)向对端发起即时通讯中的文字信息通信业务(例如QQ的文字聊天);
或,
通过通信终端上具有文字通信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向对端发起即时通讯中的文字信息通信业务,并在通信终端当前已经编辑了至少一部分短信内容时(例如当前用户在发送短信或回复短信时在通信终端上可能已经完全编辑好短信内容或已经编辑好部分内容),将该短信内容复制到即时通讯工具的消息内容中,避免用户重复编辑。
实施例二:
请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装置包括切换控制模块11和切换执行模块12:
切换控制模块11用于当通信终端当前处理的通信业务为电路交换域中的语音通话业务或短信业务时,判断是否满足将该通信业务切换到所述通信终端分组交换域内的即时通讯工具上的切换条件;如满足,则通知切换执行模块12;
切换执行模块12用于收到所述通知后,将通信业务切换到所述通信终端分组交换域内的即时通讯工具上。
本实施例中PS域内的即时通讯工具可以包括QQ、微信、百度Hi、Skype、Gtalk、ICQ、MSN等中的至少一种,只要该即时通讯工具能实现语音通话和/或视频通话和/或文字信息(包括文字、图片信息)通信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当将CS域内的语音通话业务切换到通信终端的即时通讯工具上时,将其切换到具有语音通话功能和/或视频通话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这样可以利用这类即时通讯工具的语音通话功能和/或视频通话功能实现语音通话,这类即时通讯工具可以是微信、QQ等等。当将CS域内的短信业务切换到通信终端的即时通讯工具上时,将其切换到具有文字通信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上,这样可以通过这类即时通讯工具的文字通信功能替代短信通信,这类即时通讯工具可以为微信、QQ、MSN等等。
请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装置还可进一步包括设置模块13,用于可以通过该设置模块13预先在通信终端上设置是否开启将CS域中的语音通话业务或短信业务是否切换到即时通讯工具上这一功能;具体的,可在通信终端系统中设置一个对应的系统开关选项,用户可以通过该系统开关选项设置开、关。在切换控制模块11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之前,可以预先判断用户是否开启了上述切换功能,如开启,才执行该判断步骤;否则,不执行该判断步骤,通信终端正常处理CS域内的语音通话业务和短信业务。
本实施例中,针对不同的通信业务以及不同的应用场景等因素,用户可以通过设置模块13对切换条件进行灵活设置,下面分别针对CS域中的语音通话业务和短信业务的切换条件进行示例说明。
当前需要切换的通信业务为CS域中的语音通话业务时,切换条件为:
对端在通信终端具有语音通话功能和/或视频通话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例如在QQ通讯录或者微信通讯录中,具体可根据对端的联系号码(例如电话号码)与即时通讯工具中的联系账户的对应关系确认对端是否在该通讯录中;当然,对于某些即时通讯工具,用户注册的联系账户则可能就是对端的联系号码(例如直接用电话号码注册));
或,
对端在通信终端具有语音通话功能和/或视频通话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且该通信终端当前处于联网状态。
上述两种切换条件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要求通信终端当前处于联网状态;对于上述第一种切换条件,只要满足对端在对应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即可认为满足切换条件了,都会发起切换操作,此时在后续的切换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现通信终端当前未联网,此时可以提醒用户手动进行联网操作,也可自动打开通信终端的网络连接。对于上述第二种切换条件则在上述第一中切换条件基础上还需满足通信终端当前处于联网状态,如果通信终端当前未处于联网状态,则可能表明用户当前不希望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完成CS域的语音通话或短信业务,此时可不进行切换。
另外,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预先设置切换时具体采用哪些即时通讯工具,例如用户可以设定只采用QQ,此时则只会在QQ通讯录中查询对端是否在QQ通讯录中,也可设定同时采用QQ、微信等多个即时通讯工具,此时则可同时在QQ、微信等多个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进行查找。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第二种切换条件,用户还可具体设置通信终端当前联网的网络环境,例如,对于实现语音通话或者视频通话,对网络的网络要求较高,且所需流量较大,因此用户可以设置只有在通信终端连接WLAN网络时才进行CS域的语音通话切换;在蜂窝网络下则不进行切换。当然,也可不对网络的网络环境进行限定。具体设置方式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以及用户的个性需求进行设置。
当前通信业务为电路交换域中的短信业务时,切换条件为:
对端在通信终端具有文字通信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例如QQ、微信、MSN等中的至少一种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具体可根据对端的联系号码(例如电话号码)与即时通讯工具中的联系账户的对应关系确认对端是否在该通讯录中;当然,对于某些即时通讯工具,用户注册的联系账户则可能就是对端的联系号码(例如直接用电话号码注册);
或,
对端在通信终端具有文字通信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且通信终端当前处于联网状态;
或,
通信终端当前处于联网状态,对端在通信终端具有文字通信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并当前处于在线状态。
对于上述第一种切换条件和第二种切换条件的主要区别也在于是否要求通信终端当前处于联网状态,在此不再赘述。对于上述第三种切换条件,其在上述第二种切换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对端不但要在相应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且当前还需要处理在线状态。其主要是考虑到如果对端当前没有在在线状态,则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发给对端的消息对端不一定能及时收到并给予回复,因此,为了避免该问题,增加了必须当前在线的条件。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第一种和第二种切换条件也是适用的,此时通信终端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将消息发给对端后,对端虽然可能当前不在线,但待对端上线后,其一样可以收到该离线消息,因为即时通过CS域发短信,也不能完全保证该短信能百分之百的被对端收到并给与及时的回复,何况对于很多短信我们对其接收以及回复的及时性也并无要求,甚至根本就不要求对端进行回复(例如广告短信)。
应当理解的是,对于CS域内的语音通话业务和短信业务,且切换条件并不仅限于上述几种示例的方式。
本实施例中的切换控制模块11包括语音通话切换控制子模块,切换执行模块12包括语音通话切换子模块,其中,语音通话切换控制子模块用于在通信终端为主叫终端时,在通信终端确定被叫端(也即确定被叫方号码)后、拨号前,拨号中(即已经拨号,但通话还未接通)或在与对端通话中(即通话已经接通),判断是否满足上述切换条件,以及用于在通信终端为被叫终端时,在通信终端在接听该电路交换域内的语音通话业务之前,或在接听该语音通话业务中,判断是否满足上述切换条件。语音通话切换子模块通过通信终端上具有语音通话功能和/或视频通话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例如QQ)向对端发起即时通讯中的语音通话业务和/或视频通话业务(例如QQ语音聊天或视频聊天)。在本实施例中,当通过通信终端向对端发起即时通讯中的语音通话业务和/或视频通话业务后,在规定时间内,如果对端确认接收即时通讯的语音通话业务和/或视频通话业务,则结束CS域内的语音通话业务的处理;否则,可以直接结束当前的切换处理,按照正常的CS域处理过程进行处理;或者提示用户对端无应答,由用户决定是否继续等待。
本实施例中的切换控制模块11还包括短信切换控制子模块,切换执行模块12还包括短信切换执行子模块。短信切换控制子模块用于在通信终端为短信发送方时,在通信终端确定短信接收方之后、短信发送出去前,或在通信终端将短信发出之后,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以及在通信终端为短信接收方时,在通信终端打开接收到的短信之前,或在通信终端打开接收的短信之后、向对端发出回复短信之前,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短信切换执行子模块,用于通过通信终端上具有文字通信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例如QQ)向对端发起即时通讯中的文字信息通信业务(例如QQ的文字聊天);
或,
用于通过通信终端上具有文字通信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向对端发起即时通讯中的文字信息通信业务,并在通信终端当前已经编辑了至少一部分短信内容时(例如当前用户在发送短信或回复短信时在通信终端上可能已经完全编辑好短信内容或已经编辑好部分内容),将该短信内容复制到即时通讯工具的消息内容中,避免用户重复编辑。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装置可以完全通过软件实现,当然也并不排除通过软硬件的结合实现。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终端,该通信终端具备CS域的语音通话和/或短信业务处理能力,例如各种智能手机、平板等。该通信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上述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装置的程序模块,处理器则用于调用这些程序模块实现上述CS域内的语音通话业务和短信业务的切换过程。
实施例三: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的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见图3所示,用户可以在通信终端中进行如下设置:
步骤301:设置切换功能的系统开关的状态;设置为开时,则表明用户启用了将CS域的语音通话业务或短信业务切换到PS域的即时工具完成,否则,未启动;
步骤302:用户确定选用的即时工具;
步骤303:用户设置具体的切换条件。
上述步骤402和步骤403实际都是用户设置切换条件的过程。其具体设置方式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已进行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4所示,该图所示为通信终端当前有电话呼入或呼出的情况,也即通信终端当前在处理CS域内语音通话业务的情况,其过程包括:
步骤401:有电话呼入或呼出;
步骤402:判断切换功能的系统开关是否打开,如是,转至步骤403,否则,转至步骤405;
步骤403:判断是否满足切换语音通话业务的切换条件,如是,转至步骤404;否则,转至步骤405;
步骤404:切换到对应的即时通讯工具上。
步骤405:进行正常的CS域语音通话处理。
具体的,对于通信终端呼出电话时,由于对端接通的时间不受限制,可以在输入完电话号码,在用户按呼出键之前就开始判断,当判断条件满足后,在拨号界面上显示对应的功能选项供用户选择。
当在呼叫中,可以增加一个对应的切换菜单选项,用户选择此菜单后,系统根据设置的条件等进行判断,判断条件满足后,进入语音业务的切换过程;该切换过程具体请参见图5所示,包括:
步骤501:调用相应即时通讯工具的语音呼叫接口;
步骤502:对指定的联系人(即对端)发起对应的数据业务呼叫;
步骤503:判断在设定时间内对端是否接收数据业务通话,如是,转至步骤504;否则,转至步骤506;
步骤504:自动结束CS域的语音业务处理过程;
步骤505:使用该即时通讯工具进行语音通话。
步骤506:根据用户选择的接通、结束或继续等待进行响应的操作。
在步骤506中,对方未接收数据业务通话,则给用户界面提示,由用户选择是继续进行数据呼叫、接听原CS域语言呼叫或者结束原CS域语言呼叫,系统根据用户的选择进行对应操作,如果用户选择继续呼叫,则重复以上步骤。
对于通信终端为主叫端时,当用户在呼叫前选择对应的数据业务呼叫后,则系统直接发起对应的数据业务呼叫。
对于在CS域的通话过程中,当用户选择了切换菜单,并且判断条件满足后,系统控制切换方式同上。
请参见图6所示,该图所示为通信终端当前有短信发出和接收的情况,也即通信终端当前在处理CS域内短信业务的情况,其过程包括:
步骤601:有短信发送或接收;
步骤602:判断切换功能的系统开关是否打开,如是,转至步骤603,否则,转至步骤605;
步骤603:判断是否满足短信业务的切换条件,如是,转至步骤604;否则,转至步骤605;
步骤604:切换到对应的即时通讯工具上。
步骤605:进行正常的CS域短信业务。
当然对于短信发送方,可以在编辑短信输入完接收方电话号码后,在用户按发送键之前就开始判断,当判断条件满足后,在界面上就显示对应消息提示用户,由用户选择是否启用即时工具。
对于上述步骤604中具体的切换过程请参见图7所示,其包括:
步骤701:调用相应即时通讯工具的消息接口;
步骤702:打开对应联系人(即对端)的消息界面;
步骤703:对于发送方,可将用户已经编辑好的短信内容自动复制到即时工具中的消息界面内;
步骤704:使用即时通讯工具进行消息联系。
对于短信发送方时,当用户在将短信发送出去之前选择切换到即时通讯工具后,则直接打开即时通讯工具中对应联系人的消息界面,并且将用户刚才编辑好的短信内容自动复制到即时工具中的待发送消息框,等待用户发送。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通信终端当前处理的通信业务为电路交换域中的语音通话业务或短信业务时,判断当前是否满足切换条件,所述切换条件为所述语音通话业务或短信业务切换到分组交换域内的即时通讯工具上的条件;
满足所述切换条件时,将所述语音通话业务或短信业务切换到分组交换域内的即时通讯工具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业务为电路交换域中的语音通话业务时,所述切换条件为:
对端在所述通信终端具有语音通话功能和/或视频通话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
或,
对端在所述通信终端具有语音通话功能和/或视频通话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且所述通信终端当前处于联网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终端为主叫终端时,在所述通信终端确定被叫端后、拨号前,拨号中或在与对端通话中,判断是否满足所述切换条件;
所述通信终端为被叫终端时,在所述通信终端在接听该电路交换域内的语音通话业务之前,或在接听该语音通话业务中,判断是否满足所述切换条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电路交换域中的语音通话业务切换到分组交换域内的即时通讯工具上包括:
通过所述通信终端上具有语音通话功能和/或视频通话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向对端发起即时通讯中的语音通话业务和/或视频通话业务。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业务为电路交换域中的短信业务时,所述切换条件为:
对端在所述通信终端具有文字通信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
或,
对端在所述通信终端具有文字通信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且所述通信终端当前处于联网状态;
或,
所述通信终端当前处于联网状态,对端在所述通信终端具有文字通信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并当前处于在线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终端为短信发送方时,在所述通信终端确定短信接收方之后、短信发送出去前,或在所述通信终端将短信发出之后,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
所述通信终端为短信接收方时,在所述通信终端打开接收到的短信之前,或在所述通信终端打开接收的短信之后、向对端发出回复短信之前,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电路交换域中的短信业务切换到分组交换域内的即时通讯工具上包括:
通过所述通信终端上具有文字通信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向对端发起即时通讯中的文字信息通信业务;
或,
通过所述通信终端上具有文字通信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向对端发起即时通讯中的文字信息通信业务,并在所述通信终端当前已经编辑了至少一部分短信内容时,将该短信内容复制到所述即时通讯工具的消息内容中。
8.一种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切换控制模块和切换执行模块:
所述切换控制模块用于当通信终端当前处理的通信业务为电路交换域中的语音通话业务或短信业务时,判断当前是否满足切换条件,所述切换条件为所述语音通话业务或短信业务切换到分组交换域内的即时通讯工具上的条件;如满足,则通知所述切换执行模块;
所述切换执行模块用于收到所述通知后,将所述通信业务切换到所述通信终端分组交换域内的即时通讯工具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业务为电路交换域中的语音通话业务时,所述切换条件为:
对端在所述通信终端具有语音通话功能和/或视频通话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
或,
对端在所述通信终端具有语音通话功能和/或视频通话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且所述通信终端当前处于联网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控制模块包括语音通话切换控制子模块,用于在所述通信终端为主叫终端时,在所述通信终端确定被叫端后、拨号前,拨号中或在与对端通话中,判断是否满足所述切换条件;以及用于在所述通信终端为被叫终端时,在所述通信终端在接听该电路交换域内的语音通话业务之前,或在接听该语音通话业务中,判断是否满足所述切换条件。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执行模块包括语音通话切换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通信终端上具有语音通话功能和/或视频通话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向对端发起即时通讯中的语音通话业务和/或视频通话业务。
12.如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业务为电路交换域中的短信业务时,所述切换条件为:
对端在所述通信终端具有文字通信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
或,
对端在所述通信终端具有文字通信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且所述通信终端当前处于联网状态;
或,
所述通信终端当前处于联网状态,对端在所述通信终端具有文字通信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录中并当前处于在线状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控制模块包括短信切换控制子模块,用于在所述通信终端为短信发送方时,在所述通信终端确定短信接收方之后、短信发送出去前,或在所述通信终端短信发出之后,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以及用于在所述通信终端为短信接收方时,在所述通信终端打开接收到的短信之前,或在所述通信终端打开接收的短信之后、向对端发出回复短信之前,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执行模块包括短信切换执行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通信终端上具有文字通信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向对端发起即时通讯中的文字信息通信业务;
或,
用于通过所述通信终端上具有文字通信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向对端发起即时通讯中的文字即时通信业务,并在所述通信终端当前已经编辑了至少一部分短信内容时,将该短信内容复制到所述即时通讯工具的消息内容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56526.6A CN105307227A (zh) | 2014-06-10 | 2014-06-10 | 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
EP14884487.1A EP3157221B1 (en) | 2014-06-10 | 2014-08-01 | Communication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in circuit switch domain, and storage medium |
PCT/CN2014/083550 WO2015131479A1 (zh) | 2014-06-10 | 2014-08-01 | 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
US15/317,561 US20170111513A1 (en) | 2014-06-10 | 2014-08-01 | Communication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in circuit switch domain and storage mediu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56526.6A CN105307227A (zh) | 2014-06-10 | 2014-06-10 | 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07227A true CN105307227A (zh) | 2016-02-03 |
Family
ID=54054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56526.6A Pending CN105307227A (zh) | 2014-06-10 | 2014-06-10 | 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70111513A1 (zh) |
EP (1) | EP3157221B1 (zh) |
CN (1) | CN105307227A (zh) |
WO (1) | WO2015131479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099284A1 (zh) * | 2016-12-01 | 2018-06-07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通讯方法及装置 |
CN110177368A (zh) * | 2019-07-16 | 2019-08-27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呼叫建立方法和系统、视频通信服务器 |
CN111316603A (zh) * | 2017-11-08 | 2020-06-19 | 深圳传音通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网络的智能终端的通话方法及通话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21778A (zh) * | 2015-12-25 | 2017-07-04 | 天津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用于电子终端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
US20170237986A1 (en) * | 2016-02-11 | 2017-08-1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Video encod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adapted thereto |
US10904349B2 (en) | 2017-10-05 | 2021-01-26 | The Toronto-Dominion Bank | Real-time generation and provisioning of contextual notification data to network-connected devices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71959A (zh) * | 2008-12-29 | 2010-07-0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即时通信维持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02137065A (zh) * | 2010-01-25 | 2011-07-2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多网络应用通信方法、终端及系统 |
CN103338209A (zh) * | 2013-07-17 | 2013-10-02 | 高金铎 | Ip通信系统及方法、ip通信与普通通信共存的系统及方法 |
CN103607781A (zh) * | 2013-12-03 | 2014-02-26 | 阳光凯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融合ims域和cs域技术的综合交换系统及综合交换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084103A1 (en) * | 2001-10-29 | 2003-05-01 | Comverse,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ird-party initiation of an anonymous tele-chat session |
US7839987B1 (en) * | 2001-11-01 | 2010-11-23 | Callwave,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reating a dynamic call log and contact records |
US20040015563A1 (en) * | 2002-07-22 | 2004-01-22 | Web. De Ag | Communications environment having web sites on a portal |
US20040019695A1 (en) * | 2002-07-25 | 2004-01-29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ssaging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alternative message delivery paths |
US6763226B1 (en) * | 2002-07-31 | 2004-07-13 | Computer Science Central, Inc. | Multifunctional world wide walkie talkie, a tri-frequency cellular-satellite wireless instant messenger computer and network for establishing global wireless volp quality of service (qos) communications, unified messaging, and video conferencing via the internet |
US6879828B2 (en) * | 2002-09-09 | 2005-04-12 | Nokia Corporation | Unbroken primary connection switching between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
US20040158610A1 (en) * | 2003-02-10 | 2004-08-12 | Davis Joel A. | Client proxying for instant messaging |
US20050287993A1 (en) * | 2004-05-26 | 2005-12-29 | Aleksandar Gogic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voicemail service using a packet data messaging system |
WO2006070215A1 (en) * | 2004-12-27 | 2006-07-06 | Sap Aktiengesellschaft | Chat detection |
US20070286370A1 (en) * | 2006-05-24 | 2007-12-13 | Kauppinen Risto A |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presenting caller identities for communications originating and terminating in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domains |
US7945246B2 (en) * | 2007-10-26 | 2011-05-17 |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uthentica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in electronic equipment |
EP2107741A1 (en) * | 2008-03-31 | 2009-10-07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Interworking between messaging services |
BRPI0916926A2 (pt) * | 2008-08-05 | 2018-07-03 | Mediafriends Inc | tecnologia sms para dispositivos computadorizados |
US8438225B2 (en) * | 2009-06-03 | 2013-05-07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Traversing between electronic mail and real time communications |
US8229484B2 (en) * | 2009-06-11 | 2012-07-24 | Genesys Telecommunications Laborator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s for integrating short message service messaging with contact center applications |
US20140040368A1 (en) * | 2012-08-06 | 2014-02-06 | Olivier Maurice Maria Janssens | Systems and methods of online social interaction |
US8706912B2 (en) * | 2012-09-18 | 2014-04-22 | Weerawan Wongmanee | Unified LTE cloud system |
IN2013MU03014A (zh) * | 2013-09-18 | 2015-07-03 | Turakhia Bhavin | |
US9392112B2 (en) * | 2014-05-27 | 2016-07-12 | Genesys Telecommunications Laboratories, Inc. | Flow designer for contact centers |
-
2014
- 2014-06-10 CN CN201410256526.6A patent/CN105307227A/zh active Pending
- 2014-08-01 WO PCT/CN2014/083550 patent/WO201513147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8-01 EP EP14884487.1A patent/EP3157221B1/en active Active
- 2014-08-01 US US15/317,561 patent/US2017011151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71959A (zh) * | 2008-12-29 | 2010-07-0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即时通信维持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02137065A (zh) * | 2010-01-25 | 2011-07-2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多网络应用通信方法、终端及系统 |
CN103338209A (zh) * | 2013-07-17 | 2013-10-02 | 高金铎 | Ip通信系统及方法、ip通信与普通通信共存的系统及方法 |
CN103607781A (zh) * | 2013-12-03 | 2014-02-26 | 阳光凯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融合ims域和cs域技术的综合交换系统及综合交换方法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099284A1 (zh) * | 2016-12-01 | 2018-06-07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通讯方法及装置 |
CN108134730A (zh) * | 2016-12-01 | 2018-06-08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通讯方法及装置 |
CN111316603A (zh) * | 2017-11-08 | 2020-06-19 | 深圳传音通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网络的智能终端的通话方法及通话系统 |
CN110177368A (zh) * | 2019-07-16 | 2019-08-27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呼叫建立方法和系统、视频通信服务器 |
CN110177368B (zh) * | 2019-07-16 | 2022-04-15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呼叫建立方法和系统、视频通信服务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70111513A1 (en) | 2017-04-20 |
EP3157221A4 (en) | 2018-01-17 |
WO2015131479A1 (zh) | 2015-09-11 |
EP3157221B1 (en) | 2020-05-06 |
EP3157221A1 (en) | 2017-04-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45357B (zh) | 移动终端多方通话实现方法、系统 | |
CN105307227A (zh) | 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 |
US1039734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grating active communication session between terminals | |
CN104168389B (zh) | 通话接听方法及装置 | |
CN101400149A (zh) | 一种移动终端实现远程协助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3716849A (zh) | 一种自动切换语音电话业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EP2175606A1 (en) | A method, an exchange and a device for conversation handover between the terminals | |
WO2017113581A1 (zh) |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以及装置、系统 | |
US20090264113A1 (en) | Mobile phone that automatically makes conference calls and method for same | |
CN104301550B (zh) | 语音呼叫方法、语音呼叫系统和通信终端 | |
KR101567136B1 (ko) | 다자간 통화 단말 및 상기 단말에서의 다자간 통화 전환 방법 | |
CN107124706B (zh) | 一种手机间转接电话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KR20100133927A (ko) | 멀티-모드 이동 단말을 위한 일관성 있는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 |
CN104348814A (zh) | 一种强插/强拆业务的实现方法、系统及应用服务器 | |
KR100698330B1 (ko) | 인스턴트 메신저 서비스 기능을 갖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이를 이용한 무선 신호 처리방법 | |
CN103634766A (zh) | 一种来电转接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 |
US8391908B2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JP3939545B2 (ja) | 携帯通信端末、携帯通信端末の通信方法、通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
CN103581452B (zh) | 一种通过cdma移动终端进行电话会议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0499715C (zh) | 三方通话中的呼叫处理方法 | |
CN104244208A (zh) | 语音呼叫方法、系统和通信终端 | |
CN104994245A (zh) | 通话实现方法及装置 | |
CN107888482B (zh) | 一种即时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01431817A (zh) | 一种用于可视电话业务和语音业务相互切换的装置及方法 | |
CN110493023B (zh) | 三方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