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306866A - 帧率转换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帧率转换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06866A
CN105306866A CN201510706466.8A CN201510706466A CN105306866A CN 105306866 A CN105306866 A CN 105306866A CN 201510706466 A CN201510706466 A CN 201510706466A CN 105306866 A CN105306866 A CN 1053068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vision signal
frame
soc
v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064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0646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068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06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6866A/zh
Priority to US15/151,911 priority patent/US9832421B2/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01Conversion of standards, e.g. involving analogue television standards or digital television standards processed at pixel level
    • H04N7/0127Conversion of standards, e.g. involving analogue television standards or digital television standards processed at pixel level by changing the field or frame frequency of the incoming video signal, e.g. frame rate conver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01Conversion of standards, e.g. involving analogue television standards or digital television standards processed at pixel level
    • H04N7/0125Conversion of standards, e.g. involving analogue television standards or digital television standards processed at pixel level one of the standards being a high definition standar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01Conversion of standards, e.g. involving analogue television standards or digital television standards processed at pixel level
    • H04N7/0135Conversion of standards, e.g. involving analogue television standards or digital television standards processed at pixel level involving interpolation processes
    • H04N7/014Conversion of standards, e.g. involving analogue television standards or digital television standards processed at pixel level involving interpolation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use of motion vec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01Conversion of standards, e.g. involving analogue television standards or digital television standards processed at pixel level
    • H04N7/0112Conversion of standards, e.g. involving analogue television standards or digital television standards processed at pixel level one of the standards corresponding to a cinematograph film standar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01Conversion of standards, e.g. involving analogue television standards or digital television standards processed at pixel level
    • H04N7/0135Conversion of standards, e.g. involving analogue television standards or digital television standards processed at pixel level involving interpolation processes
    • H04N7/0147Conversion of standards, e.g. involving analogue television standards or digital television standards processed at pixel level involving interpolation processes the interpolation using an indication of film mode or an indication of a specific pattern, e.g. 3:2 pull-down patter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帧率转换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帧率转换方法,包括:接收第一视频信号;提取第一视频信号中的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其中,目标帧为第一视频信号对应的原始信号帧;对第二视频信号进行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MEMC处理。本发明避免了现有技术中FRC在进行MEMC处理时就会出现算错、丢帧,从而引起图像抖动的问题。

Description

帧率转换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帧率转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视频清晰度要求的不断提升,超高清(UltraHighDefinition,简称UHD)显示装置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在电影、电视以及计算机视频显示器中,帧率(framerate)是指每秒钟放映或显示的帧或图像的数量。在动画和电视中,帧率是由电影与电视工程师学会(SMPTE)制定的标准。24、25和30帧每秒的SMPTE时间代码帧率是通用的,每种用于行业中不同部分。电影的专业帧率是24帧每秒,电视的专业帧率在美国是30帧每秒。
现有的大部分UHD电视中,信号最终都是以分辨率4096×2160、图像刷新频率50Hz或60Hz的信号格式输出给定时器/计数器控制寄存器(TimerControlRegister,简称TCON)或者帧率转换器(FrameRateConversion,简称FRC),由于一些视频信号的原始帧的帧率低于50Hz或60Hz,如果需要在电视上显示该视频信号,需要对原始帧进行帧率转换,而原始帧的帧率转换通常都是在片上系统(SystemonChip,简称SOC)端直接完成的,但是具体的帧率转换算法都不相同。实例的,当FRC的输入信号为50Hz时,通常该信号是SOC端通过对原始帧进行2:2下变换(Pulldown)来产生的;当FRC的输入信号为59.94Hz或60Hz时,可能的方式有SOC端分别对23.976Hz或24Hz的原始帧采用2:3Pulldown得到的,也可能是SOC端分别对29.97Hz或30Hz的原始帧采用2:2Pulldown得到的,但是FRC端并不清楚具体由SOC端输出进来FRC的信号是采用哪种帧率转换方式得到的,由于SOC端帧率转换算法可能会与FRC端不一致,使得FRC在进行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MotionEstimateandMotionCompensation,简称MEMC)处理时,如果FRC中的算法只能识别2:2Pulldown的输入信号,那么对于2:3Pulldown的输入信号,会因算法不匹配出现算错、丢帧,从而引起图像抖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帧率转换方法及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FRC在进行MEMC处理时会出现算错、丢帧,从而引起图像抖动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帧率转换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视频信号;
提取第一视频信号中的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其中,目标帧为第一视频信号对应的原始信号帧;
对第二视频信号进行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MEMC处理。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帧率转换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视频信号;
转换模块,用于提取第一视频信号中的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其中,目标帧为第一视频信号对应的原始信号帧;
处理模块,用于对第二视频信号进行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MEMC处理。
本发明帧率转换方法及装置,通过提取接收到的第一视频信号中的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其中,目标帧为第一视频信号对应的原始信号帧;,并对第二视频信号进行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MEMC处理,相比现有技术中,直接对接收到的第一视频信号进行MEMC处理而言,由于此时不清楚第一视频信号具体是采用哪种帧率转换方式得到的,使得FRC在进行MEMC处理时就会出现算错、丢帧,从而引起图像抖动的问题,而本发明中是将第一视频信号还原为第二视频信号,即还原为原始信号帧,再对还原后的第二视频信号进行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MEMC处理,避免了现有技术中FRC在进行MEMC处理时就会出现算错、丢帧,从而引起图像抖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帧率转换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帧率转换方法一实施例的帧率转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帧率转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帧率还原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帧率转换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帧率转换方法又一实施例的帧率转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帧率转换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帧率转换方法又一实施例的帧率转换示意图;
图9A为本发明帧率转换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B为本发明帧率转换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电视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的帧率转换方法可以应用于电视中,主要针对电视中接收的视频信号进行帧率还原,并对帧率还原后的信号进行MEMC处理,具体实施例中以对超高清信号进行帧率还原为例进行说明。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为本发明帧率转换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帧率转换方法一实施例的帧率转换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第一视频信号;
步骤102、提取第一视频信号中的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其中,目标帧为第一视频信号对应的原始信号帧;
步骤103、对第二视频信号进行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MEMC处理。
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由于现有的大部分UHD电视中,信号最终都是以分辨率4096×2160、图像刷新频率50Hz或60Hz的信号格式输出给TCON或者帧率转换器FRC,而对于原始的输入信号通常需要在片上系统SOC端进行帧率转换,但是对于不同的输入信号采用的帧率转换算法也可能不相同。例如,对于25Hz的输入信号,SOC端通常通过对原始帧进行2:2Pulldown来产生50Hz的信号;而对于23.976Hz或24Hz的输入信号,SOC端通常通过对原始帧分别进行2:3Pulldown来产生59.94Hz或60Hz的信号,对于29.97Hz或30Hz的输入信号,SOC端通常通过对原始帧分别进行2:2Pulldown来产生59.94Hz或60Hz的信号,因此SOC端对于不同的输入信号会采用不同的帧率转换方式,将帧率转换之后的信号发送给帧率转换器FRC后,帧率转换器FRC在进行MEMC处理时,不清楚接收的信号到底是采用哪种帧率转换方式转换而来的,因此会出现算错、丢帧,从而引起图像抖动的问题。例如,帧率转换器FRC对于接收到的60Hz的信号,如果SOC端是通过2:3Pulldown转换而来的信号,而帧率转换器FRC如果采用2:2Pulldown的逆过程想要得到原始的信号帧,则得到原始的信号帧会出现重复的信号帧。
针对上述问题,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接收的第一视频信号,提取第一视频信号中的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具体来说,目标帧为第一视频信号对应的原始信号帧,则第二视频信号为第一视频信号对应的原始信号帧,即,将接收到的第一视频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帧,因此第二视频信号的帧率等于第一视频信号对应的原始信号帧的帧率。假如,第一视频信号的帧率为59.94Hz时,则将第一视频信号还原为第二视频信号,此时第二视频信号的帧率为23.976Hz或29.97Hz;第一视频信号的帧率为60Hz时,则将第一视频信号还原为第二视频信号,此时第二视频信号的帧率为24Hz或30Hz;第一视频信号的帧率为50Hz时,则将第一视频信号还原为第二视频信号,此时第二视频信号的帧率为25Hz;或,接收的第一视频信号就是原始信号帧,没有经过任何的帧率转换,则第二视频信号与第一视频信号相同,第二视频信号的帧率等于第一视频信号的帧率。
将第一视频信号转换为第二视频信号,即将第一视频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帧后,对第二视频信号进行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MEMC处理,此时由于MEMC处理针对的是原始信号帧,因此不会出现上述问题。
本实施例提供的帧率转换方法,通过提取接收到的第一视频信号中的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其中,目标帧为第一视频信号对应的原始信号帧,并对第二视频信号进行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MEMC处理,相比现有技术中,直接对接收到的第一视频信号进行MEMC处理而言,由于此时不清楚第一视频信号具体是采用哪种帧率转换方式得到的,使得FRC在进行MEMC处理时就会出现算错、丢帧,从而引起图像抖动的问题,而本发明中是将第一视频信号还原为第二视频信号,即还原为原始信号帧,再对还原后的第二视频信号进行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MEMC处理,避免了现有技术中FRC在进行MEMC处理时就会出现算错、丢帧,从而引起图像抖动的问题。
图3为本发明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帧率转换示意图,在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在实际应用中,提取第一视频信号中的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的具体方式可以有多种,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可以具体采用以下方式进行:
将第一视频信号中与相邻的后一帧信号不同的信号帧作为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或,
将第一视频信号中与相邻的前一帧信号不同的信号帧作为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
具体来说,如图3所示,若原始信号帧的帧率为24Hz经过2:3Pulldown转换为第一视频信号,此时帧率为60Hz,将第一视频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帧需要通过2:3Pulldown的逆过程实现,具体可以通过抓取相邻的信号帧,判断相邻的信号帧是否相同,从而提取出目标帧,即原始信号帧。判断的方式具体可以是判断某一信号帧与相邻的后一帧信号是否相同,若不同,则将该信号帧作为目标帧,将选取的目标帧按顺序依次组成第二视频信号,从而生成了第二视频信号;或,判断某一信号帧与相邻的前一帧信号是否相同,若不同,则将该信号帧作为目标帧,将选取的目标帧按顺序依次组成第二视频信号,从而生成了第二视频信号。
这里可以是根据时钟信号的控制,将目标帧按时钟先后顺序依次组成第二视频信号。
图4为本发明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帧率还原示意图,以下进行举例说明:
如图4所示,首先以接收的第一视频信号随机第1帧作为基准存入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Synchronous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DoubleDataRate,简称SDRAMDDR)的固定地址空间中,然后将接下来的第2帧信号与第1帧信号比对,如果第2帧信号与第1帧信号相同,则继续保留DDR空间的第1帧信号,继续判断后续信号,若第3帧信号与第2帧信号相同,则可以判断出第一视频信号是经过2:3Pulldown转换而来的,则采用2:3Pulldown的逆过程进行还原第二视频信号;如果第3帧信号与第2帧信号不同,则将第3帧信号存入DDR空间中,接下来可以直接比对第5帧信号和第3帧信号,若第5帧信号和第3帧信号相同,由于第1帧信号和第2帧信号相同,第3帧信号和第5帧信号相同,则说明第一视频信号是经过2:3Pulldown转换而来的,则采用2:3Pulldown的逆过程进行还原第二视频信号;若第5帧信号和第3帧信号不相同,则将第5帧信号存入DDR空间中,依次进行判断,直到结束;
如果第2帧信号与第1帧信号不同,则用第2帧信号替换第1帧信号存入DDR空间中,继续判断后续信号,若第3帧信号与第2帧信号相同,则继续判断第4帧信号,若第4帧信号与第2帧信号相同,则说明第一视频信号是经过2:3Pulldown转换而来的,则采用2:3Pulldown的逆过程进行还原第二视频信号;若第4帧信号与第2帧信号不同,则将第4帧信号存入DDR空间中,接下来判断第6帧信号与第4帧信号是否相同,若相同,则说明第一视频信号是经过2:3Pulldown转换而来的,则采用2:3Pulldown的逆过程进行还原第二视频信号;若不同,则说明第一视频信号是经过2:2Pulldown转换而来的,则采用2:2Pulldown的逆过程进行还原第二视频信号。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一视频信号中与相邻的后一帧信号不同的信号帧作为目标帧,或,将第一视频信号中与相邻的前一帧信号不同的信号帧作为目标帧,实现了提取第一视频信号中的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
图5为本发明帧率转换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帧率转换方法又一实施例的帧率转换示意图。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在实际应用中,若第一视频信号为片上系统SOC端输出的信号,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1011、帧率转换器FRC接收SOC端输出的信号;
步骤1021、FRC提取SOC端输出的信号中的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其中,目标帧为SOC端输出的信号对应的原始信号帧;
步骤1031、FRC对第二视频信号进行MEMC处理。
具体来说,如图6所示,SOC端对接收到的输入信号进行帧率转换处理,如接收的信号帧率为23.976Hz或24Hz,25Hz,29.97Hz或30Hz时,SOC分别将信号转换为50Hz或59.94Hz或60Hz帧率的信号,如接收的信号帧率为50Hz或59.94Hz或60Hz时,SOC可以不对信号做任何的处理,直接传输给后端的FRC或者TCON来进行处理。此时第一视频信号为SOC端输出的信号,FRC接收第一视频信号,提取SOC端输出的信号中的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即将第一视频信号进行还原,还原为原始信号帧,并对第二视频信号进行MEMC处理。
当FRC接收到SOC输出的信号帧率为23.976Hz或24Hz,25Hz,29.97Hz或30Hz时,此时该信号即为原始信号帧,因此FRC可以不对信号做任何的处理,直接进行MEMC处理,当FRC接收到SOC输出的信号的帧率为50Hz时,通常该信号是通过对原始信号帧进行2:2Pulldown来产生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抓取相邻几帧信号来判断该信号的原始信号帧,从而获取25Hz的原始信号帧。
当FRC接收到SOC输出的信号的帧率为59.94Hz或60Hz时,可能的方式有对23.976Hz或24Hz的信号采用2:3Pulldown得到的,也可能是通过对29.97Hz或30Hz的信号采用2:2Pulldown得到的,因此我们也是通过抓取相邻几帧信号比对来判断该信号的原始信号帧,从而获取相应的23.976Hz、24Hz、29.97Hz或30Hz的原始信号帧。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帧率转换器FRC接收SOC端输出的信号,FRC提取SOC端输出的信号中的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其中,目标帧为SOC端输出的信号对应的原始信号帧,FRC对第二视频信号进行MEMC处理,相比现有技术中,FRC直接对接收到的第一视频信号进行MEMC处理而言,由于此时不清楚第一视频信号具体是采用哪种帧率转换方式得到的,使得FRC在进行MEMC处理时就会出现算错、丢帧,从而引起图像抖动的问题,而本发明中是FRC将第一视频信号还原为第二视频信号,即还原为原始信号帧,再对还原后的第二视频信号进行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MEMC处理,避免了现有技术中FRC在进行MEMC处理时就会出现算错、丢帧,从而引起图像抖动的问题。
图7为本发明帧率转换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帧率转换方法又一实施例的帧率转换示意图。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在实际应用中,若第一视频信号为片上系统SOC端的输入信号,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1012、SOC接收第一视频信号;
步骤1022、SOC提取第一视频信号中的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其中,目标帧为第一视频信号对应的原始信号帧;
步骤1032、SOC将第二视频信号输出至帧率转换器FRC;
步骤1031、FRC对第二视频信号进行MEMC处理。
具体来说,此时第一视频信号为SOC端的输入信号,SOC接收第一视频信号,并提取第一视频信号中的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即将第一视频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帧,并将第二视频信号输出至帧率转换器FRC,FRC对第二视频信号进行MEMC处理;如图8所示,当SOC接收的信号帧率为23.976Hz或24Hz,25Hz,29.97Hz或30Hz时,SOC不会对信号做任何的处理,直接传输给后端的FRC或者TCON来进行处理,当SOC接收的信号帧率为50Hz时,通常该信号是通过对原始信号帧进行2:2Pulldown来产生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抓取相邻几帧信号来判断该信号的原始信号帧,从而获取25Hz的原始信号帧。
当SOC接收的信号帧率为59.94Hz或60Hz时,可能的方式有对23.976Hz或24Hz采用2:3Pulldown得到的,也可能是通过对29.97Hz或30Hz采用2:2Pulldown得到的,因此我们也是通过抓取相邻几帧信号比对来判断该信号的原始信号帧,从而获取相应的23.976Hz、24Hz、29.97Hz或30Hz原始信号帧。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SOC接收第一视频信号,SOC提取第一视频信号中的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其中,目标帧为第一视频信号对应的原始信号帧,SOC将第二视频信号输出至帧率转换器FRC,并对第二视频信号进行MEMC处理,相比现有技术中,FRC直接对接收到的第一视频信号进行MEMC处理而言,由于此时不清楚第一视频信号具体是采用哪种帧率转换方式得到的,使得FRC在进行MEMC处理时就会出现算错、丢帧,从而引起图像抖动的问题,而本发明中是FRC将第一视频信号还原为第二视频信号,即还原为原始信号帧,再对还原后的第二视频信号进行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MEMC处理,避免了现有技术中FRC在进行MEMC处理时就会出现算错、丢帧,从而引起图像抖动的问题。
图9A为本发明帧率转换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A所示,本实施例的帧率转换装置,可以包括:接收模块901、转换模块902和处理模块903;
其中,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第一视频信号;
转换模块902,用于提取第一视频信号中的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其中,目标帧为第一视频信号对应的原始信号帧;处理模块903,用于对第二视频信号进行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MEMC处理。
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由于现有的大部分UHD电视中,信号最终都是以分辨率4096×2160、图像刷新频率50Hz或60Hz的信号格式输出给TCON或者帧率转换器FRC,而对于原始的输入信号通常需要在片上系统SOC端进行帧率转换,但是对于不同的输入信号采用的帧率转换算法也可能不相同。例如,对于25Hz的输入信号,SOC端通常通过对原始帧进行2:2Pulldown来产生50Hz的信号;而对于23.976Hz或24Hz的输入信号,SOC端通常通过对原始帧分别进行2:3Pulldown来产生59.94Hz或60Hz的信号,对于29.97Hz或30Hz的输入信号,SOC端通常通过对原始帧分别进行2:2Pulldown来产生59.94Hz或60Hz的信号,因此SOC端对于不同的输入信号会采用不同的帧率转换方式,将帧率转换之后的信号发送给帧率转换器FRC后,帧率转换器FRC在进行MEMC处理时,不清楚接收的信号到底是采用哪种帧率转换方式转换而来的,因此会出现算错、丢帧,从而引起图像抖动的问题。例如,帧率转换器FRC对于接收到的60Hz的信号,如果SOC端是通过2:3Pulldown转换而来的信号,而帧率转换器FRC如果采用2:2Pulldown的逆过程想要得到原始的信号帧,则得到原始的信号帧会出现重复的信号帧。
针对上述问题,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转换模块902对于接收模块901接收的第一视频信号,提取第一视频信号中的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具体来说,第二视频信号可以为第一视频信号对应的原始信号帧,即,将接收到的第一视频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帧,因此第二视频信号的帧率等于第一视频信号对应的原始信号帧的帧率。假如,第一视频信号的帧率为59.94Hz时,则将第一视频信号还原为第二视频信号,此时第二视频信号的帧率为23.976Hz或29.97Hz;第一视频信号的帧率为60Hz时,则将第一视频信号还原为第二视频信号,此时第二视频信号的帧率为24Hz或30Hz;第一视频信号的帧率为50Hz时,则将第一视频信号还原为第二视频信号,此时第二视频信号的帧率为25Hz;或,接收的第一视频信号就是原始信号帧,没有经过任何的帧率转换,则第二视频信号与第一视频信号相同,第二视频信号的帧率等于第一视频信号的帧率。
将第一视频信号转换为第二视频信号,即将第一视频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帧后,处理模块903对第二视频信号进行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MEMC处理,此时由于MEMC处理针对的是原始信号帧,因此不会出现上述问题。
本实施例提供的帧率转换装置,通过转换模块提取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第一视频信号中的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其中,目标帧为第一视频信号对应的原始信号帧,处理模块对第二视频信号进行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MEMC处理,相比现有技术中,直接对接收到的第一视频信号进行MEMC处理而言,由于此时不清楚第一视频信号具体是采用哪种帧率转换方式得到的,使得FRC在进行MEMC处理时就会出现算错、丢帧,从而引起图像抖动的问题,而本发明中是将第一视频信号还原为第二视频信号,即还原为原始信号帧,再对还原后的第二视频信号进行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MEMC处理,避免了现有技术中FRC在进行MEMC处理时就会出现算错、丢帧,从而引起图像抖动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第一视频信号为片上系统SOC端输出的信号;
相应的,接收模块901、转换模块902和处理模块903设置于帧率转换器FRC上。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第一视频信号为片上系统SOC端的输入信号;
接收模块901和转换模块902设置于SOC上。
图9B为本发明帧率转换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B所示,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本实施例的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904,用于将第二视频信号输出至处理模块903;
发送模块904设置于SOC上;
相应的,处理模块903设置于帧率转换器FRC上。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转换模块902,具体用于:
将第一视频信号中与相邻的后一帧信号不同的信号帧作为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或,
将第一视频信号中与相邻的前一帧信号不同的信号帧作为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图10为本发明电视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视,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和通信接口1003;
其中,存储器1002,用于存储程序;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1002可能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简称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通信接口1003,用于接收第一视频信号;
处理器1001,用于执行存储器1002存储的程序,用于执行本发明如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可参考图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具体可以包括SOC和FRC。
上述部件通过一条或多条总线进行通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嵌入式设备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它既可以是总线形结构,也可以是星型结构,还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或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帧率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视频信号;
提取所述第一视频信号中的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其中,所述目标帧为所述第一视频信号对应的原始信号帧;
对所述第二视频信号进行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MEMC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视频信号为片上系统SOC端输出的信号;
相应的,接收第一视频信号,包括:
帧率转换器FRC接收所述SOC端输出的信号;
提取所述第一视频信号中的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包括:
所述FRC提取所述SOC端输出的信号中的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
对所述第二视频信号进行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MEMC处理,包括:
所述FRC对所述第二视频信号进行所述MEMC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视频信号为片上系统SOC端的输入信号;
相应的,接收第一视频信号,包括:
所述SOC端接收所述第一视频信号;
提取所述第一视频信号中的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包括:
所述SOC端提取所述第一视频信号中的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SOC端将所述第二视频信号输出至帧率转换器FRC;
相应的,对所述第二视频信号进行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MEMC处理,包括:
所述FRC对所述第二视频信号进行所述MEMC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所述第一视频信号中的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包括:
将所述第一视频信号中与相邻的后一帧信号不同的信号帧作为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或,
将所述第一视频信号中与相邻的前一帧信号不同的信号帧作为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
6.一种帧率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视频信号;
转换模块,用于提取所述第一视频信号中的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其中,所述目标帧为所述第一视频信号对应的原始信号帧;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视频信号进行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MEMC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视频信号为片上系统SOC端输出的信号;
相应的,所述接收模块、所述转换模块和所述处理模块设置于帧率转换器FRC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视频信号为片上系统SOC端的输入信号;
所述接收模块和所述转换模块设置于所述SOC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视频信号输出至所述处理模块;
所述发送模块设置于所述SOC上;
相应的,所述处理模块设置于帧率转换器FRC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视频信号中与相邻的后一帧信号不同的信号帧作为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或,
将第一视频信号中与相邻的前一帧信号不同的信号帧作为目标帧,生成第二视频信号。
CN201510706466.8A 2015-10-27 2015-10-27 帧率转换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53068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6466.8A CN105306866A (zh) 2015-10-27 2015-10-27 帧率转换方法及装置
US15/151,911 US9832421B2 (en) 2015-10-27 2016-05-11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a frame rat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6466.8A CN105306866A (zh) 2015-10-27 2015-10-27 帧率转换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06866A true CN105306866A (zh) 2016-02-03

Family

ID=55203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06466.8A Pending CN105306866A (zh) 2015-10-27 2015-10-27 帧率转换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832421B2 (zh)
CN (1) CN105306866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80846A1 (zh) * 2017-10-24 2019-05-02 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数据处理方法及视频数据处理装置
CN109831703A (zh) * 2019-01-22 2019-05-3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hdmi信号的运动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11541940A (zh) * 2020-04-30 2020-08-14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的运动补偿方法、装置、电视机及存储介质
US10880514B2 (en) 2018-11-27 2020-12-29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TV set for transmitting image data
CN113949930A (zh) * 2020-07-17 2022-01-18 晶晨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选取参考帧的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6753B (zh) * 2015-12-02 2018-09-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电视装置及系统
CN107707860B (zh) * 2017-10-24 2020-04-10 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数据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TWI664852B (zh) * 2018-03-19 2019-07-0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處理裝置及影像處理方法
CN110312095B (zh) * 2018-03-20 2021-10-08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处理装置及影像处理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80715A1 (en) * 2002-11-05 2005-12-22 Ryoji Asada Image pickup device
CN1937753A (zh) * 2006-10-25 2007-03-28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折叠场序列的检测方法以及数字视频解交错装置和方法
CN101466004A (zh) * 2007-12-17 2009-06-2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02348117A (zh) * 2010-08-03 2012-02-08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低带宽传输数字高清信号的系统、方法及网络多媒体电视
CN202285412U (zh) * 2011-09-02 2012-06-27 深圳市华美特科技有限公司 低帧率传输或运动图像闪烁消除系统
CN102724589A (zh) * 2012-07-05 2012-10-10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数据的处理装置、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及显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50012664B1 (ko) * 1993-08-18 1995-10-19 엘지전자주식회사 1050라인 비월주사식 모니터 디스플레이 영상포맷을 갖는 에치디티브이(hdtv)수신장치
US5754248A (en) * 1996-04-15 1998-05-19 Faroudja; Yves C. Universal video disc record and playback employing motion signals for high quality playback of non-film sources
US5999220A (en) * 1997-04-07 1999-12-07 Washino; Kinya Multi-format audio/video production system with frame-rate conversion
US6151075A (en) * 1997-06-11 2000-11-21 Lg Electronics In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frame rate
US20110013081A1 (en) * 2001-01-11 2011-01-20 Pixel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 non-video source in video signals
US6728315B2 (en) * 2002-07-24 2004-04-27 Apple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ariable accuracy inter-picture timing specification for digital video encoding with reduced requirements for division operations
US7400321B2 (en) * 2003-10-10 2008-07-15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imited Image display unit
KR20060069227A (ko) * 2004-12-16 2006-06-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영상신호의 엔코딩/디코딩시에 영상블록을 위한 모션벡터를베이스 레이어 픽처의 모션벡터로부터 유도하는 방법 및장치
JP2009124489A (ja) * 2007-11-15 2009-06-04 Olympus Corp 映像信号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373643B2 (en) * 2008-10-03 2013-02-12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Frequency synthesis and synchronization for LED drivers
JP2012138646A (ja) * 2009-04-23 2012-07-19 Panasonic Corp 映像処理装置及び映像処理方法
JP4656546B2 (ja) * 2009-08-28 2011-03-23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映像信号処理装置
US8964013B2 (en) * 2009-12-31 2015-02-24 Broadcom Corporation Display with elastic light manipulator
US8619123B2 (en) * 2010-01-20 2013-12-3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Video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caling three-dimensional video
JP4893847B2 (ja) * 2010-05-13 2012-03-07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動きベクトル補正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映像信号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US20120051442A1 (en) * 2010-08-31 2012-03-01 Cristarella Sarah J Video Processor Configured to Correct Field Placement Errors in a Video Signal
KR101763944B1 (ko) * 2011-02-18 2017-08-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영상표시장치
CN102811332B (zh) * 2011-05-31 2015-04-15 Jvc建伍株式会社 影像信号处理装置以及方法
US10567786B2 (en) * 2011-08-19 2020-02-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otion vector processing
US8953016B2 (en) * 2011-09-01 2015-02-10 Mediatek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polarized video stream according to multi-view video stream and motion information derived from multi-view video stream
JP5330559B2 (ja) * 2012-03-26 2013-10-30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US20140063043A1 (en) * 2012-09-06 2014-03-06 Nvidia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transmitting opacity data for a plurality of pixel values
TWI490846B (zh) * 2013-03-18 2015-07-0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顯示裝置及其顯示面板驅動方法
US10531116B2 (en) * 2014-01-09 2020-0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motion vector resolution signaling for video coding
KR102218908B1 (ko) * 2014-05-07 2021-02-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디바이스 및 상기 디지털 디바이스에서 서비스 처리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80715A1 (en) * 2002-11-05 2005-12-22 Ryoji Asada Image pickup device
CN1937753A (zh) * 2006-10-25 2007-03-28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折叠场序列的检测方法以及数字视频解交错装置和方法
CN101466004A (zh) * 2007-12-17 2009-06-2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02348117A (zh) * 2010-08-03 2012-02-08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低带宽传输数字高清信号的系统、方法及网络多媒体电视
CN202285412U (zh) * 2011-09-02 2012-06-27 深圳市华美特科技有限公司 低帧率传输或运动图像闪烁消除系统
CN102724589A (zh) * 2012-07-05 2012-10-10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数据的处理装置、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及显示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80846A1 (zh) * 2017-10-24 2019-05-02 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数据处理方法及视频数据处理装置
US10880514B2 (en) 2018-11-27 2020-12-29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TV set for transmitting image data
CN109831703A (zh) * 2019-01-22 2019-05-3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hdmi信号的运动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11541940A (zh) * 2020-04-30 2020-08-14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的运动补偿方法、装置、电视机及存储介质
CN111541940B (zh) * 2020-04-30 2022-04-08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的运动补偿方法、装置、电视机及存储介质
CN113949930A (zh) * 2020-07-17 2022-01-18 晶晨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选取参考帧的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949930B (zh) * 2020-07-17 2024-03-12 晶晨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选取参考帧的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832421B2 (en) 2017-11-28
US20170118442A1 (en) 2017-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06866A (zh) 帧率转换方法及装置
US874966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maximum input rate while up-scaling an image vertically
CN107493448B (zh) 图像处理系统、图像显示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1946507B (zh) 视频显示装置
CN101261740B (zh) 一种图像的存储处理方法
CN101155288A (zh) 高清晰图像显示设备及转换其帧速率的方法
CN105744358A (zh) 视频播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681720A (zh) 视频播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250014535A1 (en) Accelerated frame transmission
CN113487524A (zh) 图像格式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02625086B (zh) 一种用于高清数字矩阵的ddr2存储方法和系统
US20210366083A1 (en) Pictur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2741917B (zh) 执行视频显示控制的方法、视频处理电路及视频显示系统
CN104320563A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系统
EP3306462B1 (en)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signal input system and display signal input method thereof
CN112309311B (zh)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和显示控制卡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1266760B (zh) 在液晶显示器中整合反交错及过驱动以处理影像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EP2648179B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N105448223A (zh) 一种显示控制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13316022B (zh) 视频播放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US11189254B2 (en) Video process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video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14727051B (zh) 一种媒体资源传输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1572077B (zh) 帧速率变换设备和帧速率变换方法
CN109495754A (zh) 基于时分复用的多屏幕扩展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5812923A (zh) 基于视频点播的播放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