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03393A - 一种防伪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伪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03393A CN105303393A CN201510891340.2A CN201510891340A CN105303393A CN 105303393 A CN105303393 A CN 105303393A CN 201510891340 A CN201510891340 A CN 201510891340A CN 105303393 A CN105303393 A CN 1053033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re earth
- module
- earth oxide
- amorphous silicon
- art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Landscapes
-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伪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防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0,提供防伪材料;S120,提供介质,将防伪材料与介质混合均匀;S130,将防伪材料与介质的混合物设置于物品表面或包装上;S140,将混合物固化;S150,提供电子放大镜,检验第一防伪信息;S160,提供红外线光源,检验第二防伪信息;S170,物品入库;利用稀土氧化物模块组合的形态构成基本防伪信息,利用不同稀土氧化物模块在红外线光源照射下显示不同颜色,构成第二防伪信息,具有双重防伪信息,不易仿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防伪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防伪术中,大多以水印、有色纤维、荧光油墨印刷、微点或微小记号的形体及随机分布等作为防伪手段。
比如,现有技术1,中国专利文献CN102108653A,公开的一种片状防伪材料,所述片状防伪材料采用正四边形以外的异形结构;且所述片状防伪材料由以下层状结构组成:纸质防伪载体层,其中所述纸质防伪载体为由至少两种纤维复配制造得到的纸张;以及防伪层。还公开了所述片状防伪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含有该片状防伪材料的防伪纸。本发明的片状防伪材料可以获得同时具备肉眼识别、快速机读、专家分析等多层次的防伪功能的防伪纸。
再比如,现有技术2,中国专利文献CN104610812A,公开的荧光硅纳米颗粒作为防伪标记的应用,由硅源制备荧光硅纳米颗粒,将得到的荧光硅纳米颗粒用做防伪墨水来制备防伪图案。由于硅纳米颗粒具有很好的荧光性质,量子产率高,储存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激发波长依赖性,制备的防伪图案在不同激发波长的光照下能显示不同颜色的光,能起到很好的防伪效果。
再比如,现有技术3,中国专利文献CN101673341A,公开的本发明涉及防伪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微点防伪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一种微点;(2)提供一种胶水,将微点混合于胶水之中;(3)向承载物上点混有微点的胶水;(4)固化胶水;(5)拍照胶滴,形成原始对比图片;(6)原始对比图片存入后台数据库;(7)防伪验证拍照胶滴,形成被比图片;(8)读取后台数据库原始对比图片,与被比图片比较,作出真伪判断;其中,第(5)步所述的拍照胶滴,为放大拍照;第(7)步所述的防伪验证拍照胶滴,也是放大拍照。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可仿制的微点防伪方法。与此相对应,中国专利文献CN102267287A公开了一种类似的一种微点防伪印记的制备方法及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微点防伪印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一种微点标记物,提供一种墨水;S2,混墨,即将微点标记物与墨水混合均匀;S3,提供至少二个喷头,提供目标物;S4,喷射,通过喷头将混有微点标记物的墨水喷向标的物;S5,干燥混有微点标记物的墨水;在喷射过程中,混墨步骤连续地进行,混墨、向喷头供墨、喷射是在全封闭的液路内完成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工过程中不易混入杂质、实时保持微点在墨水内分布均匀的微点防伪印记的制备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再比如,现有技术4,中国专利文献CN1350274A,公开的一种含有多数微小记号或图案的防伪标记及其形成方法,以含有多数微小图案记号的防伪标记,达成鉴定物品真伪及防止伪造的应用。物件鉴定用方法是根据在物件中所形成的至少一独特标记,它含有多数微小图案或记号,并以随机组合的方式合于标记内,以作为对比、鉴定的方法,而具有防止他人伪造及可以轻易达成识别及鉴定和对比的功效。
然而,诸如以上列举,现有技术的复合纤维、荧光硅纳米颗粒、微点或微小记号的形体及随机分布等作为防伪手段,并不是向公开文本叙述的那样可以防止他人伪造的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些技术手段均可以廉价仿制,不能仿制的只有现有技术3所述的后台数据库,但后台数据也不安全,企业的数据库很容易遭受黑客攻击,且需要通讯安全保障,仍然不理想。因而,现有技术的防伪材料与防伪手段均有或多或少的安全隐患,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不断进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具有多重防伪功能的防伪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不易仿制的防伪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1、一种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10,提供防伪材料;S120,提供介质,将防伪材料与介质混合均匀;S130,将防伪材料与介质的混合物设置于物品表面或包装上;S140,将混合物固化;S150,提供电子放大镜,检验第一防伪信息;S160,提供红外线光源,检验第二防伪信息;S170,物品入库;其中,S110步骤所提供的防伪材料,包括片状的无定形硅模块,无定形硅模块具有镂空区域,该防伪材料还包括稀土氧化物模块,稀土氧化物模块镶嵌于所述镂空区域;S120步骤所述的介质,是指油墨或者UV胶水;S130步骤所述的设置,指通过印刷、点胶、喷涂方式;S150步骤所述第一防伪信息,在可见光下,稀土氧化物模块设置成白色,无定形硅模块设置成黑色,稀土氧化物模块与无定形硅模块构成黑白色的第一防伪信息;S160步骤所述的第二防伪信息,在红外线照射下,稀土氧化物模块与无定形硅模块构成彩色与黑色背景互映的第二防伪信息。
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氧化物模块是稀土氧化物粉均匀固化在光固胶之中的结构;所述稀土氧化物材料是稀土氧化物粉与光固胶的均匀混合物。
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氧化物模块底面与无定形硅模块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稀土氧化物模块与无定形硅模块厚度一致;
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氧化物模块底面与无定形硅模块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稀土氧化物模块比无定形硅模块厚度大。
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结构的厚度为2至10微米之间。
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的表面,包括用于粘贴于物品的不干胶贴。
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土氧化物模块,是指在单位防伪材料中,由稀土氧化物材料构成的各个子模块的总和,各个子模块之间离散分布,所述稀土氧化物模块可以是一个图形或字符,也可以是由多数个子模块组成一组图形或字符串;所述的无定形硅模块,是指在单位防伪材料中,由无定形硅材料构成的各个子模块的总和,各个子模块之间离散分布,所述无定形硅模块可以是一个图形或字符,也可以是由多数个子模块组成一组图形或字符串。
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防伪验证时包括以下步骤:S180,提供电子放大镜,验证第一防伪信息,若信息不符,则物品为仿制;S190,提供红外线光源,验证第二防伪信息,若信息不符,则物品为仿制;S200,物品通过防伪验证;其中,第一防伪信息和第二防伪信息由物品制造者指供。
本发明的防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0,提供防伪材料;S120,提供介质,将防伪材料与介质混合均匀;S130,将防伪材料与介质的混合物设置于物品表面或包装上;S140,将混合物固化;S150,提供电子放大镜,检验第一防伪信息;S160,提供红外线光源,检验第二防伪信息;S170,物品入库;其中,S110步骤所提供的防伪材料,包括片状的无定形硅模块,无定形硅模块具有镂空区域,该防伪材料还包括稀土氧化物模块,稀土氧化物模块镶嵌于所述镂空区域;在可见光下,稀土氧化物模块设置成白色,无定形硅模块设置成黑色,稀土氧化物模块与无定形硅模块构成黑白色的第一防伪信息,在红外线照射下,稀土氧化物模块与无定形硅模块构成彩色与黑色背景互映的第二防伪信息;具有双重防伪信息,不易仿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中单个防伪材料的正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中单个防伪材料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对比方案单个防伪材料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参考图1、图3至4,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是一种防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0,提供防伪材料;S120,提供介质,将防伪材料与介质混合均匀;S130,将防伪材料与介质的混合物设置于物品表面或包装上;S140,将混合物固化;S150,提供电子放大镜,检验第一防伪信息;S160,提供红外线光源,检验第二防伪信息;S170,物品入库;其中,S110步骤所提供的防伪材料,包括片状的无定形硅模块001,无定形硅模块001具有镂空区域,该防伪材料还包括稀土氧化物模块002,稀土氧化物模块002镶嵌于所述镂空区域;S120步骤所述的介质,是指油墨或者UV胶水;S130步骤所述的设置,指通过印刷、点胶、喷涂方式;S150步骤所述第一防伪信息,在可见光下,稀土氧化物模块设置成白色,无定形硅模块设置成黑色,稀土氧化物模块与无定形硅模块构成黑白色的第一防伪信息;S160步骤所述的第二防伪信息,在红外线照射下,稀土氧化物模块与无定形硅模块构成彩色与黑色背景互映的第二防伪信息。S120步骤所述的介质,本实施例是UV胶水,应当理解,用油墨作为介质也能实现本发明;S130步骤所述的设置,本实施例是指通过点胶,S140步骤用紫外线光固化;应当理解,对于介质UV胶水,用喷涂方式设置也是可以的,对于油墨介质,可以通过印刷方式设置;S150步骤所述第一防伪信息,是稀土氧化物模块与无定形硅模块构成黑白色的第一防伪信息;回到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S160步骤所述的第二防伪信息,是在红外线照射下,稀土氧化物模块与无定形硅模块构成彩色与黑色背景互映的第二防伪信息;检验第二防伪信息也需要电子放大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稀土氧化物模块,是稀土氧化物粉末与已经固化的光固胶组成的混合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物品的表面,包括用于粘贴于物品的不干胶贴。
本实施例最后定义一下稀土氧化物模块,稀土氧化物模块是指在单位该防伪材中,由稀土氧化物构成的各个子模块的总和,各个子模块之间离散分布,所述稀土氧化物模块可以是一个图形或字符,也可以是一组由多数个子模块组成一组图形或字符串。
参考图2,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是一种防伪方法,是基于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防伪方法的防伪验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80,提供电子放大镜,验证第一防伪信息,若信息不符,则物品为仿制;S190,提供红外线光源,验证第二防伪信息,若信息不符,则物品为仿制;S200,物品通过防伪验证;其中,第一防伪信息和第二防伪信息由物品制造者指供。
Claims (8)
1.一种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10,提供防伪材料;
S120,提供介质,将防伪材料与介质混合均匀;
S130,将防伪材料与介质的混合物设置于物品表面或包装上;
S140,将混合物固化;
S150,提供电子放大镜,检验第一防伪信息;
S160,提供红外线光源,检验第二防伪信息;
S170,物品入库;
其中,S110步骤所提供的防伪材料,包括片状的无定形硅模块,无定形硅模块具有镂空区域,该防伪材料还包括稀土氧化物模块,稀土氧化物模块镶嵌于所述镂空区域;S120步骤所述的介质,是指油墨或者UV胶水;S130步骤所述的设置,指通过印刷、点胶、喷涂方式;S150步骤所述第一防伪信息,在可见光下,稀土氧化物模块设置成白色,无定形硅模块设置成黑色,稀土氧化物模块与无定形硅模块构成黑白色的第一防伪信息;S160步骤所述的第二防伪信息,在红外线照射下,稀土氧化物模块与无定形硅模块构成彩色与黑色背景互映的第二防伪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氧化物模块是稀土氧化物粉均匀固化在光固胶之中的结构;所述稀土氧化物材料是稀土氧化物粉与光固胶的均匀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氧化物模块底面与无定形硅模块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稀土氧化物模块与无定形硅模块厚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氧化物模块底面与无定形硅模块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稀土氧化物模块比无定形硅模块厚度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结构的厚度为2至10微米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的表面,包括用于粘贴于物品的不干胶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土氧化物模块,是指在单位防伪材料中,由稀土氧化物材料构成的各个子模块的总和,各个子模块之间离散分布,所述稀土氧化物模块可以是一个图形或字符,也可以是由多数个子模块组成一组图形或字符串;所述的无定形硅模块,是指在单位防伪材料中,由无定形硅材料构成的各个子模块的总和,各个子模块之间离散分布,所述无定形硅模块可以是一个图形或字符,也可以是由多数个子模块组成一组图形或字符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防伪验证时包括以下步骤:
S180,提供电子放大镜,验证第一防伪信息,若信息不符,则物品为仿制;
S190,提供红外线光源,验证第二防伪信息,若信息不符,则物品为仿制;
S200,物品通过防伪验证;
其中,第一防伪信息和第二防伪信息由物品制造者指供。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891340.2A CN105303393A (zh) | 2015-12-05 | 2015-12-05 | 一种防伪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891340.2A CN105303393A (zh) | 2015-12-05 | 2015-12-05 | 一种防伪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03393A true CN105303393A (zh) | 2016-02-03 |
Family
ID=55200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891340.2A Withdrawn CN105303393A (zh) | 2015-12-05 | 2015-12-05 | 一种防伪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30339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50909A (zh) * | 2020-10-31 | 2020-12-29 | 山东泰宝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魔粒特征识别防伪卡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58142A (zh) * | 1999-06-03 | 2002-07-10 | 美孚石油公司 | 用于生产证券票据的环氧涂敷的多层结构 |
CN103065567A (zh) * | 2012-12-23 | 2013-04-24 | 上海科润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红外观测指示器件的制备 |
CN103087555A (zh) * | 2012-12-11 | 2013-05-08 | 中钞油墨有限公司 | 具有防伪功能的微结构金属颜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963352A (zh) * | 2013-02-05 | 2014-08-06 | 上海盛业印刷有限公司 | 一种双重防伪微结构膜片的制造方法 |
CN204143764U (zh) * | 2014-08-26 | 2015-02-04 | 中钞国鼎投资有限公司 | 一种防伪贵金属片 |
-
2015
- 2015-12-05 CN CN201510891340.2A patent/CN105303393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58142A (zh) * | 1999-06-03 | 2002-07-10 | 美孚石油公司 | 用于生产证券票据的环氧涂敷的多层结构 |
CN103087555A (zh) * | 2012-12-11 | 2013-05-08 | 中钞油墨有限公司 | 具有防伪功能的微结构金属颜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065567A (zh) * | 2012-12-23 | 2013-04-24 | 上海科润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红外观测指示器件的制备 |
CN103963352A (zh) * | 2013-02-05 | 2014-08-06 | 上海盛业印刷有限公司 | 一种双重防伪微结构膜片的制造方法 |
CN204143764U (zh) * | 2014-08-26 | 2015-02-04 | 中钞国鼎投资有限公司 | 一种防伪贵金属片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50909A (zh) * | 2020-10-31 | 2020-12-29 | 山东泰宝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魔粒特征识别防伪卡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150909B (zh) * | 2020-10-31 | 2023-01-17 | 山东泰宝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魔粒特征识别防伪卡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21800B (zh) | 用单层涂覆的具有视觉上可区别的区域的安全图像 | |
CN101522436A (zh) | 光子晶体安全装置 | |
CN101522437A (zh) | 光子晶体安全装置 | |
US9757972B2 (en) | Security feature with a color progression structure for a value product and/or security product, and value product and/or security document having the security feature | |
CN101678697A (zh) | 用于检测真实性的膜元件 | |
US20140131989A1 (en) | Security document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2083633B (zh) | 成角度发光的安全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4995032A (zh) | 安全设备 | |
CN105355136A (zh) | 一种防伪方法 | |
RU2503705C2 (ru) | Люминесцентные чернила для криптозащиты документов и изделий от подделок, способ их нанесения, а также способы контроля подлинности таких изделий | |
CN205291744U (zh) | 一种防伪材料 | |
CN105303393A (zh) | 一种防伪方法 | |
CN105469698A (zh) | 一种防伪方法 | |
CN205416563U (zh) | 一种防伪结构 | |
US9878574B2 (en) | Security foil and method | |
CN105355137A (zh) | 一种防伪方法 | |
CN105538947A (zh) | 一种防伪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JP2016501751A (ja) | 非周期的タイリング文書セキュリティ要素 | |
WO2016186203A1 (ja) | 応力発光シート | |
US20120313363A1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upport compris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 |
CN206097719U (zh) | 一种防伪结构 | |
CN205428366U (zh) | 一种防伪结构 | |
CN206097718U (zh) | 一种防伪结构 | |
CN206097717U (zh) | 一种防伪结构 | |
CN108520695A (zh) | 环形多色光角变色防伪标签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