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99469B - 海上勘探开发作业含油混合液回收再利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海上勘探开发作业含油混合液回收再利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99469B CN105299469B CN201510736943.5A CN201510736943A CN105299469B CN 105299469 B CN105299469 B CN 105299469B CN 201510736943 A CN201510736943 A CN 201510736943A CN 105299469 B CN105299469 B CN 10529946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mixed liquor
- containing mixed
- environment protection
- recycling meth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ipeline Systems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勘探开发作业含油混合液回收再利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测试产出的含油混合液缓存到平台储液罐,加热至一定温度;S2、在平台储液罐中根据原油特性按比例加入降凝剂;S3、通过输油泵将平台储液罐的含油混合液经管线输送至环保船舱室;S4、在环保船舱室内注入一定浓度氮气,对含油混合液进行惰化处理;S5、启动环保船舱室加热系统,使含油混合液保持在40~60℃;S6、将环保船舱室内的含油混合液经管线输送至缓冲罐;S7、通过生产平台外输泵将缓冲罐内的含油混合液输送至生产系统。通过本发明可把含油混合液从钻井平台输送至环保船、再经过运输后输送至生产平台进入生产系统,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的环保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上石油勘探开发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勘探开发作业含油混合液回收再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勘探开发作业测试产能中伴随地层原油的产出,井内的液垫、泥浆、地层砂等固液相物质也一起返至井口,从而形成大量含油混合液。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及资源,促进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含油混合液的处理必须达到“零排放”要求。目前通常采用直接燃烧的处理方式或缓存在储液罐用拖轮拉回陆地处理,采用直接燃烧的处理方式既容易造成原油落海污染海洋,环保风险高,又浪费大量资源;缓存在储液罐用拖轮拉回陆地处理,存在储液罐频繁吊装含油混合液的安全隐患,且因采用储液罐频繁吊装含油混合液,会造成作业支持力度不足、高额钻井平台及拖轮等待费用。
因此,如何及时处理含油混合液,实现“零污染,零排放”的环保目标,是海上含油混合液处理的首要难题。
上述论述内容目的在于向读者介绍可能与下面将被描述和/或主张的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相关的技术的各个方面,相信该论述内容有助于为读者提供背景信息,以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因此,应了解是以这个角度来阅读这些论述,而不是承认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海上勘探开发作业含油混合液回收再利用方法,其可把含油混合液从钻井平台输送至环保船、再经过运输后输送至生产平台进入生产系统,达到环保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海上勘探开发作业含油混合液回收再利用方法,用于将测试产出含油混合液从钻井平台输送至环保船、再经过运输后输送至生产平台进入生产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测试产出的含油混合液缓存到平台储液罐,加热至一定温度;
S2、在平台储液罐中根据原油特性按比例加入降凝剂;
S3、通过输油泵将平台储液罐的含油混合液经管线输送至环保船舱室;
S4、在环保船舱室内注入一定浓度氮气,对含油混合液进行惰化处理;
S5、启动环保船舱室加热系统,使含油混合液保持在40~60℃;
S6、将环保船舱室内的含油混合液经管线输送至缓冲罐;
S7、通过生产平台外输泵将缓冲罐内的含油混合液输送至生产系统。
其中,在步骤S2中,所述降凝剂为降低含油混合液粘度、改善含油混合液流动性的化学药剂。
其中,在步骤S1中,使用蒸汽锅炉加热至一定温度。
其中,在步骤S3中,通过输油泵将平台储液罐的含油混合液经双级过滤管汇、浮式多层保温防静电输油软管、环保船接受管线及阀门进入环保船的左、右两个舱室。
其中,在步骤S6中,通过环保船的液力驱动螺杆泵将含油混合液通过双级过滤管汇、浮式多层保温防静电输油软管、生产平台管汇及阀门进入缓冲罐。
其中,所述双级过滤管汇为将两个单级本体过滤器通过法兰进行串联,可以单独进行过滤,过滤作业与清洗排污独立进行。
其中,所述浮式多层保温防静电输油软管自带能够使输油软管一直浮在海面以上的浮筒。
其中,所述浮式多层保温防静电输油软管外周设置有能够对输送液体进行有效保温的多层保温层。
其中,所述浮式多层保温防静电输油软管内部设置有能够防止输油软管两端产生静电位差的抗静电铜线。
其中,所述浮式多层保温防静电输油软管两端设置有延长节,在输油软管内部设置有有高强度合成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利用物理化学原理,根据原油特性按比例加入定量降凝剂及锅炉供蒸汽加热,实现高粘、流体流动性差混合液输送及运输全过程的粘度控制,保证了流动稳定性;
2、利用双级过滤管汇,有效滤除含油混合液中固相物质,避免了固相颗粒对生产流程及仪器的损害;
3、使用带有高强度合成芯及抗静电铜线的自浮式多层保温防静电输油软管,软管上安装浮筒将管线浮在海面上,解决了海水低温导致的输送液体温度降低、流动性变差的难题,并有利于监测软管是否漏油,高强度合成芯大大增强了软管抗拉强度,避免了恶劣海况下被拉断,抗静电铜线有效防止了输油软管两端产生静电位差,消除了发生静电爆燃的风险;
4、从环保船运输至生产平台过程中,在储存舱室内注入一定浓度氮气,对测试含油混合液进行惰化处理,保证运输过程安全性,并且启动舱室加热系统,使测试含油混合液保持在40~60℃,保证了流动稳定性。
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可把含油混合液从钻井平台输送至环保船、再经过运输后输送至生产平台进入生产系统,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的环保要求,成功解决了海上含油液体及时回收处理的历史性环保难题,又满足了高产量、多层位、多井位的作业需求,保证了求产取资料的连续性、完整性,圆满完成了勘探开发目的。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海上勘探开发作业含油混合液回收再利用方法中从钻井平台输送至环保船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2是海上勘探开发作业含油混合液回收再利用方法中从环保船运输至生产平台过程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所述的海上勘探开发作业含油混合液回收再利用方法,包括测试产出含油混合液从钻井平台输送至环保船、再经过运输后输送至生产平台进入生产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从钻井平台输送至环保船过程中,测试产出含油混合液首先缓存到平台储液罐,使用蒸汽锅炉加热至一定温度,并根据原油特性按比例加入定量降凝剂,通过输油泵经双级过滤管汇、浮式多层保温防静电输油软管、环保船接受管线及阀门进入左、右两个舱室。如图2所示,所述从环保船运输至生产平台过程中,在储存舱室内注入一定浓度氮气,对测试含油混合液进行惰化处理,保证运输过程安全性,并且启动舱室加热系统,使测试含油混合液保持在40~60℃,再使用环保船的液力驱动螺杆泵将测试含油混合液通过双级过滤管汇、浮式多层保温防静电输油软管、生产平台管汇及阀门进入缓冲罐,再通过生产平台外输泵,输送至生产系统。
本发明具体操作过程是:(1)测试产出含油混合液缓存到平台储液罐;(2)环保船抛锚带缆靠钻井平台,吊车配合连接并固定自浮式多层保温防静电输油软管,连接双级过滤管汇及液力驱动螺杆泵;同时蒸汽锅炉加热含油混合液至一定温度,并根据原油特性按比例加入定量降凝剂;(3)导通流程阀门,对输油管线及阀门进行通水试压;(4)试压合格后,进行从钻井平台向环保船输送含油混合液作业;(5)输送完毕后,对输油管线进行扫线冲洗;(6)视天气及作业情况,决定是否待命或拆除自浮式多层保温防静电输油软管,结束从钻井平台向环保船输送含油混合液作业;(7)环保船运输至生产平台,运输过程中在储存舱室内注入一定浓度氮气,对测试含油混合液进行惰化处理,保证运输过程安全性,并且启动舱室加热系统,使测试含油混合液保持在40~60℃;(8)环保船抛锚带缆靠生产平台,吊车配合连接并固定自浮式多层保温防静电输油软管,连接双级过滤管汇及液力驱动螺杆泵;(9)导通流程阀门,对输油管线及阀门进行通水试压;(10)试压合格后,进行从环保船向生产平台输送含油混合液作业;(11)输送完毕后,对输油管线进行扫线冲洗;(12)拆除自浮式多层保温防静电输油软管,结束含油混合液输送作业。
上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总之,本发明虽然例举了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该说明,虽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改型,除非这样的变化和改型偏离了本发明的范围,否则都应该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海上勘探开发作业含油混合液回收再利用方法,用于将测试产出的含油混合液从钻井平台输送至环保船、再经过运输后输送至生产平台进入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测试产出的含油混合液缓存到平台储液罐,加热至一定温度;
S2、在平台储液罐中根据原油特性按比例加入降凝剂;
S3、通过输油泵将平台储液罐的含油混合液经管线输送至环保船舱室;
S4、在环保船舱室内注入一定浓度氮气,对含油混合液进行惰化处理;
S5、启动环保船舱室加热系统,使含油混合液保持在40~60℃;
S6、将环保船舱室内的含油混合液经管线输送至缓冲罐;
S7、通过生产平台外输泵将缓冲罐内的含油混合液输送至生产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勘探开发作业含油混合液回收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降凝剂为降低含油混合液粘度、改善含油混合液流动性的化学药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勘探开发作业含油混合液回收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使用蒸汽锅炉加热至一定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勘探开发作业含油混合液回收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通过输油泵将平台储液罐的含油混合液经双级过滤管汇、浮式多层保温防静电输油软管、环保船接受管线及阀门进入环保船的左、右两个舱室,所述双级过滤管汇为将两个单级本体过滤器通过法兰进行串联,可以单独进行过滤,过滤作业与清洗排污独立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勘探开发作业含油混合液回收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通过环保船的液力驱动螺杆泵将含油混合液通过双级过滤管汇、浮式多层保温防静电输油软管、生产平台管汇及阀门进入缓冲罐,所述双级过滤管汇为将两个单级本体过滤器通过法兰进行串联,可以单独进行过滤,过滤作业与清洗排污独立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海上勘探开发作业含油混合液回收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式多层保温防静电输油软管自带能够使输油软管一直浮在海面以上的浮筒。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海上勘探开发作业含油混合液回收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式多层保温防静电输油软管外周设置有能够对输送液体进行有效保温的多层保温层。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海上勘探开发作业含油混合液回收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式多层保温防静电输油软管内部设置有能够防止输油软管两端产生静电位差的抗静电铜线。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海上勘探开发作业含油混合液回收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式多层保温防静电输油软管两端设置有延长节,在输油软管内部设置有有高强度合成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36943.5A CN105299469B (zh) | 2015-11-03 | 2015-11-03 | 海上勘探开发作业含油混合液回收再利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36943.5A CN105299469B (zh) | 2015-11-03 | 2015-11-03 | 海上勘探开发作业含油混合液回收再利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99469A CN105299469A (zh) | 2016-02-03 |
CN105299469B true CN105299469B (zh) | 2018-01-26 |
Family
ID=55197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736943.5A Active CN105299469B (zh) | 2015-11-03 | 2015-11-03 | 海上勘探开发作业含油混合液回收再利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99469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314770B2 (zh) * | 1972-07-03 | 1978-05-19 | ||
NO321304B1 (no) * | 2003-09-12 | 2006-04-24 | Kvaerner Oilfield Prod As | Undervanns kompressorstasjon |
US20090072041A1 (en) * | 2004-08-17 | 2009-03-19 | Tomohiko Hashiba | Method of treating oil/water mixture |
CN101852075A (zh) * | 2009-04-03 | 2010-10-06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海上边际油田的油气集输处理工艺 |
CN201972673U (zh) * | 2011-01-28 | 2011-09-14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海上油田零散天然气回收系统 |
-
2015
- 2015-11-03 CN CN201510736943.5A patent/CN105299469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99469A (zh) | 2016-02-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DK179107B1 (en) | Subsea processing of well fluids | |
NO342692B1 (no) | Undervannsinstallasjon og fremgangsmåte for fjerning av denne | |
GB2561568A (en) | Subsea processing of crude oil | |
NL8003319A (nl) | Afvoerverdeelstelsel met zeeboei. | |
US20150096760A1 (en) | Modular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System Including an Extended Well Testing Service Vessel | |
CN107264728A (zh) | 一种船舶过驳中的加水方法 | |
EP3612714B1 (en) | Subsea processing of crude oil | |
CN104234681A (zh) | 海上压裂工艺方法 | |
CN104421491A (zh) | 一种用于深水高悬跨海底管线处理的作业装备及作业方法 | |
CN105299469B (zh) | 海上勘探开发作业含油混合液回收再利用方法 | |
US20120037376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Well Clean-Up | |
AU2016221436C1 (en) | Lowering buoyant structures in water | |
CN105142683B (zh) | 海水输送在烃相关工艺中的利用 | |
CN217148567U (zh) | 一种船载液态介质应急快速输转系统 | |
CN212745373U (zh) | 一种海洋石油输送管道 | |
CN204283399U (zh) | 深水测试地面设备模块化系统 | |
US9744571B1 (en) | Portable resonance induction cleaning system | |
NO343870B1 (en) | Subsea processing of crude oil | |
US9016981B2 (en) | Aquatic recovery and repair system | |
CN104590494B (zh) | 一种无码头油轮近岸输油方法 | |
CN104324916B (zh) | 水合物治理橇 | |
CN204220571U (zh) | 一种水合物治理橇 | |
Orr et al. | Unconventional approach simplifies steel catenary riser decommissioning | |
Stuker et al. | Step Changes in Deep, Open-Water Riserless Coiled Tubing Operations | |
US9327325B1 (en) | Portable resonance induction cleaning metho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100010 Beijing,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No. 25, No. Applicant after: China Offshore Oil Group Co., Ltd. Applicant after: CNOOC (China) Limited Zhanjiang Branch Address before: China CNOOC Building No. 25 Beijing 100000 Chaoyang District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Applicant befor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Applicant before: CNOOC (China) Limited Zhanjiang Branch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