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298910A - 组合式扇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扇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98910A
CN105298910A CN201410231957.7A CN201410231957A CN105298910A CN 105298910 A CN105298910 A CN 105298910A CN 201410231957 A CN201410231957 A CN 201410231957A CN 105298910 A CN105298910 A CN 1052989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junction
housing
joining hole
connecting part
h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319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思贤
黄立嘉
卢帘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d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dd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da Corp filed Critical Adda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23195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989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98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989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组合式扇轮结构,其包含轮毂、轴心组以及导流护罩,该导流护罩与该轮毂为分别制造的个体,借由该轴心组组合该导流护罩与该轮毂,使得该导流护罩与该轮毂结合成一体,因此可依产品需求组合该导流护罩与该轮毂,以降低轮毂模具预制成本。

Description

组合式扇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组合式扇轮结构,特别是一种以轴心组组合导流护罩与轮毂的组合式扇轮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5,一种现有习知扇轮结构10,其公开于美国专利第6814542号,该扇轮结构10包含有轮毂11及轴心12,该轮毂11的顶部13会因不同产品需求而以塑料一体射出成形方式形成弧度不同的弧面14,为了适应不同产品需求,往往必须预制不同规格的轮毂模具,以符合该轮毂12的该顶部13弧度不同的需求,但因此也造成模具成本的增加,此外在制造该轮毂12时,该顶部13的厚度D会由中心位置逐渐向外缩小,以使该轮毂12的该顶部13形成该弧面14,但因此也造成该顶部13材料的浪费。
再者,在现有习知的技术中,由于该顶部13的厚度D由中心位置逐渐向外缩小,因此在该轮毂12成形后,该轮毂12的该顶部13会因该顶部13的厚度D差异而导致该顶部13的各部位的收缩率(收缩量)不一致,造成该轮毂12成形后的尺寸不易控制。
此外,由于该顶部13各部位的收缩率(收缩量)不一致,因此在该轮毂12冷却后,极易造成该轮毂12变形,当该轮毂12被运用于散热风扇而旋转时,该轮毂12会产生晃动,因而产生气体扰流及扰流噪音,使得涡流损失增加,且因该轮毂12产生晃动,而使得散热风扇产生磨擦及磨擦异音。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扇轮结构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的组合式扇轮结构,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扇轮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扇轮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组合式扇轮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借由个别制造导流护罩与轮毂,并以轴心组组合导流护罩与轮毂,使相同的轮毂可组合不同导流护罩,以符合产品需求,并且由于导流护罩可依产品需求组合于轮毂,因此可降低轮毂模具预制成本。此外,由于该导流护罩个别制造,因此可控制该导流护罩的罩体厚度,以避免浪费制造罩体的材料,且借由控制罩体厚度,使得罩体的各部位的收缩率(收缩量)得以被控制,以达到控制罩体尺寸的目的。再者,由于个别制造导流护罩与轮毂,因此可借由筛除制程中因不明因素(如模具损坏)而造成变形的导流护罩或轮毂,使得组合后的扇轮结构可符合尺寸的规格要求。由于本发明的导流护罩与轮毂为个别制造,再借由轴心组组合,且罩体的各部位的收缩率(收缩量)得以被控制,因此当本发明的组合式扇轮结构被运用于散热风扇而旋转时,不会产生晃动及气体扰流,使得导流护罩导引气流的功效增加,因此可降低涡流损失及扰流噪音。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组合式扇轮结构,其包含轮毂、轴心组以及导流护罩,该轮毂与该导流护罩为分别制造的个体,该轮毂包含有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具有顶部、贯穿该顶部的第一结合孔、连通该第一结合孔的第一容置空间及多个形成于该第一壳体的第一叶片,该第二壳体容置于该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二壳体具有结合部、连接该结合部的主体部及被该主体部环绕的第二容置空间,该结合部具有纵向对应于该第一结合孔的第二结合孔,该第二结合孔连通该第二容置空间;该轴心组穿设于该第一结合孔及该第二结合孔,且该第二壳体的该结合部结合于该轴心组,该导流护罩罩盖该第一壳体的该顶部,该导流护罩具有罩体及结合座,该罩体具有外表面及内表面,该结合座设于该内表面,且该轴心组结合于该结合座。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组合式扇轮结构,其中该第二结合孔的孔径不大于该第一结合孔的孔径。
前述的组合式扇轮结构,其中该轴心组包含有结合件及结合于该结合件的轴心,该结合件是凸出于该第一壳体的该顶部,该轴心是位于该第二壳体的该第二容置空间,该结合件结合于该导流护罩的该结合座。
前述的组合式扇轮结构,其中该第二壳体的该结合部结合于该轴心组的该结合件。
前述的组合式扇轮结构,其中该结合部的该第二结合孔具有结合壁,该轴心组的该结合件结合于该结合壁。
前述的组合式扇轮结构,其中该轴心组的该结合件是焊接于该第二结合孔的该结合壁。
前述的组合式扇轮结构,其中该第二壳体的该结合部结合于该轴心组的该轴心。
前述的组合式扇轮结构,其中该轴心组的该轴心贯穿该第二结合孔,该轴心是焊接于该第二结合孔。
前述的组合式扇轮结构,其中该轴心组的该结合件具有第三结合孔,该轴心穿设于该结合件的该第三结合孔,且该结合件的该第三结合孔与该轴心为紧配合。
前述的组合式扇轮结构,其中该结合件贯穿该第一壳体的该第一结合孔及该第二壳体的该第二结合孔,该结合件包含有上结合部、下结合部及连接该上结合部及该下结合部的结合凸部,该上结合部是凸出于该第一壳体的该顶部上方,该下结合部是位于该第二壳体的该第二容置空间中,该导流护罩的该结合座包覆该结合件的该上结合部,该结合凸部位于该导流护罩的该结合座与该第二壳体的该结合部之间。
前述的组合式扇轮结构,其中该导流护罩具有多个第二叶片,所述多个第二叶片形成于该罩体的该外表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组合式扇轮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由于该导流护罩与该轮毂为分别制造的个体,且借由该轴心组组合该导流护罩与该轮毂,使得该导流护罩与该轮毂结合成一体,因此可依产品需求组合于该导流护罩与该轮毂,以降低轮毂模具预制成本,并且由于该导流护罩与轮毂为个别制造再借由轴心组组合,该导流护罩的罩体厚度可被控制,因此可避免浪费制造罩体的材料,且使得组合后的扇轮结构可符合尺寸的规格要求,此外,由于该导流护罩的该罩体各部位的收缩率(收缩量)得以被控制,因此可减少该罩体成形后的变形量,使得导流护罩导引气流的功效增加,进而降低散热风扇在旋转时所产生的涡流损失及扰流噪音,以提升散热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一种组合式扇轮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该组合式扇轮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该组合式扇轮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另一种组合式扇轮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现有习知组合式扇轮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扇轮结构11:轮毂
12:轴心13:顶部
14:弧面100:组合式扇轮结构
110:轮毂111:第一壳体
111a:顶部111b:第一结合孔
111c:第一容置空间111d:第一叶片
112:第二壳体112a:结合部
112b:主体部112c:第二容置空间
112d:第二结合孔112e:结合壁
120:轴心组121:结合件
121a:第三结合孔121b:上结合部
121c:下结合部121d:结合凸部
122:轴心130:导流护罩
131:罩体131a:外表面
131b:内表面132:结合座
133:第二叶片D:厚度
B: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组合式扇轮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方法、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及图2,其是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一种组合式扇轮结构100,其包含有轮毂110、轴心组120以及导流护罩130,该轮毂110与该导流护罩130为分别制造的个体,该轮毂110与该导流护罩130经由该轴心组120组合后而成为一体,该轮毂110包含有第一壳体111及第二壳体112,该第一壳体111具有顶部111a、贯穿该顶部111a的第一结合孔111b、连通该第一结合孔111b的第一容置空间111c及多个形成于该第一壳体111外侧的第一叶片111d。
请参阅图2及图3,该第二壳体112容置于该第一壳体111的该第一容置空间111c,该第二壳体112具有结合部112a、连接该结合部112a的主体部112b及被该主体部112b环绕的第二容置空间112c,该结合部112a具有纵向对应于该第一结合孔111b的第二结合孔112d,该第二结合孔112d连通该第二容置空间112c,且该第二结合孔112d具有结合壁112e,其中,该第二结合孔112d的孔径不大于该第一结合孔111b的孔径,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结合孔112d的孔径小于该第一结合孔111b的孔径。
请参阅图2及图3,该轴心组120穿设于该第一结合孔111b及该第二结合孔112d,且该第二壳体112的该结合部112a结合于该轴心组120,在本实施例中,该轴心组120包含有结合件121及结合于该结合件121的轴心122,该轴心组120的该结合件121具有第三结合孔121a,该轴心122穿设于该结合件121的该第三结合孔121a,较佳地,该结合件121的该第三结合孔121a与该轴心122为紧配合。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该结合件121贯穿该第一壳体111的该第一结合孔111b及该第二壳体112的该第二结合孔112d,且该结合件121凸出于该第一壳体111的该顶部111a,该轴心122是位于该第二壳体112的该第二容置空间112c,在本实施例中,该结合件121包含有上结合部121b、下结合部121c及连接该上结合部121b及该下结合部121c的结合凸部121d,该上结合部121b是凸出于该第一壳体111的该顶部111a上方,该结合件121的该下结合部121c是位于该第二壳体112的该第二容置空间112c中,用以压触轴承B。
请参阅图2及图3,该导流护罩130罩盖该第一壳体111的该顶部111a,该导流护罩130具有罩体131、结合座132及多个第二叶片133,该罩体131具有外表面131a及内表面131b,该结合座132设于该内表面131b,所述多个第二叶片133形成于该外表面131a,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该罩体131的该外表面131a及该内表面131b皆为弧面,使得该罩体131的该内表面131b与该第一壳体111的该顶部111a之间呈中空状,且该罩体131的该外表面131a是平顺地与该第一壳体111的外表面(图未标示)衔接,因此可控制该罩体131的厚度并可节省该罩体131的制造材料,各该第二叶片133堆栈于该第一壳体111的各该第一叶片111d,以使各该第一叶片111d与各该第二叶片133组成一个大面积的扇叶,由于个别制造该导流护罩130与该轮毂110,因此可借由筛除工艺中因不明因素(如模具损坏)而造成变形的该导流护罩130或该轮毂110,使得组合后的扇轮结构可符合尺寸的规格要求,且使得该导流护罩130导引气流的功效增加。
请参阅图2及图3,该轴心组120结合于该导流护罩130的该结合座132,在本实施例中,该轴心组120的该结合件121结合于该导流护罩130的该结合座132,该导流护罩130的该结合座132包覆该结合件121的该上结合部121b,该结合凸部121d位于该导流护罩130的该结合座132与该第二壳体112的该结合部112a之间,较佳地,该第二壳体112的该结合部112a结合于该轴心组120的该结合件121,在本实施例中,该轴心组120的该结合件121结合于该第二结合孔112d的该结合壁112e,该轴心组120的该结合件121是激光焊接于该第二结合孔112d的该结合壁112e。或者,在其它他实施例中,该轴心组120的该结合件121与该第二结合孔112d为紧配合,以使该轴心组120的该结合件121稳固地结合于该轮毂110。此外,该轴心组120的该结合件121与该结合座132可为相同材质,该结合件121与该结合座132也可为一体成形。
请参阅图1及图3,由于该导流护罩130与该轮毂110为个别制造,再借由该轴心组120组合而成该组合式扇轮结构100,因此当该组合式扇轮结构100被运用于散热风扇而旋转时,该组合式扇轮结构100不会产生晃动及气体扰流,因此可降低涡流损失及扰流噪音。
请参阅图4,其是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二壳体112的该结合部112a为筒状结合部,该轴心组120的该结合件121是设置于该第二壳体112的该结合部112a上方,在本实施例中,该结合部112a的该第二结合孔112d为该筒状结合部的穿孔,且该第二壳体112的该结合部112a延伸形成至该第二壳体112的该第二容置空间112c,该结合部112a并压触该轴承B。
请参阅图4,该第二壳体112的该结合部112a结合于该轴心组120的该轴心122,在本实施例中,该轴心122是贯穿该结合部112a的该第二结合孔112d,该轴心组120的该轴心122与该第二壳体112的该第二结合孔112d为紧配合,或者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该轴心122是激光焊接于该第二结合孔112d。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组合式扇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轮毂,其包含有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具有顶部、贯穿该顶部的第一结合孔、连通该第一结合孔的第一容置空间及多个形成于该第一壳体的第一叶片,该第二壳体容置于该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二壳体具有结合部、连接该结合部的主体部及被该主体部环绕的第二容置空间,该结合部具有纵向对应于该第一结合孔的第二结合孔,该第二结合孔连通该第二容置空间;
轴心组,其穿设于该第一结合孔及该第二结合孔,且该第二壳体的该结合部结合于该轴心组;以及
导流护罩,其罩盖该第一壳体的该顶部,该导流护罩具有罩体及结合座,该罩体具有外表面及内表面,该结合座设于该内表面,且该轴心组结合于该结合座,其中该轮毂与该导流护罩为分别制造的个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扇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结合孔的孔径不大于该第一结合孔的孔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扇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轴心组包含有结合件及结合于该结合件的轴心,该结合件是凸出于该第一壳体的该顶部,该轴心是位于该第二壳体的该第二容置空间,该结合件结合于该导流护罩的该结合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扇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壳体的该结合部结合于该轴心组的该结合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扇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结合部的该第二结合孔具有结合壁,该轴心组的该结合件结合于该结合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扇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轴心组的该结合件是焊接于该第二结合孔的该结合壁。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扇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壳体的该结合部结合于该轴心组的该轴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扇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轴心组的该轴心贯穿该第二结合孔,该轴心是焊接于该第二结合孔。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扇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轴心组的该结合件具有第三结合孔,该轴心穿设于该结合件的该第三结合孔,且该结合件的该第三结合孔与该轴心为紧配合。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扇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结合件贯穿该第一壳体的该第一结合孔及该第二壳体的该第二结合孔,该结合件包含有上结合部、下结合部及连接该上结合部及该下结合部的结合凸部,该上结合部是凸出于该第一壳体的该顶部上方,该下结合部是位于该第二壳体的该第二容置空间中,该导流护罩的该结合座包覆该结合件的该上结合部,该结合凸部位于该导流护罩的该结合座与该第二壳体的该结合部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扇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流护罩具有多个第二叶片,所述多个第二叶片形成于该罩体的该外表面。
CN201410231957.7A 2014-05-28 2014-05-28 组合式扇轮结构 Pending CN1052989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31957.7A CN105298910A (zh) 2014-05-28 2014-05-28 组合式扇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31957.7A CN105298910A (zh) 2014-05-28 2014-05-28 组合式扇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98910A true CN105298910A (zh) 2016-02-03

Family

ID=55196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31957.7A Pending CN105298910A (zh) 2014-05-28 2014-05-28 组合式扇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9891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04008420U1 (de) * 2004-05-27 2004-07-29 Datech Technology Co., Ltd., Hsin-Chuang Lüfterrad
CN101008407A (zh) * 2006-01-25 2007-08-01 株式会社电装 送风机
CN201080925Y (zh) * 2007-07-20 2008-07-02 至宝电脑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风扇的导流架构
CN101571145A (zh) * 2008-04-28 2009-11-04 伊比虎模型有限公司 模型机具的导风扇装置
CN103051083A (zh) * 2011-10-12 2013-04-17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马达转子
TWM473441U (zh) * 2013-11-07 2014-03-01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扇輪結構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04008420U1 (de) * 2004-05-27 2004-07-29 Datech Technology Co., Ltd., Hsin-Chuang Lüfterrad
CN101008407A (zh) * 2006-01-25 2007-08-01 株式会社电装 送风机
CN201080925Y (zh) * 2007-07-20 2008-07-02 至宝电脑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风扇的导流架构
CN101571145A (zh) * 2008-04-28 2009-11-04 伊比虎模型有限公司 模型机具的导风扇装置
CN103051083A (zh) * 2011-10-12 2013-04-17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马达转子
TWM473441U (zh) * 2013-11-07 2014-03-01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扇輪結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99531B2 (ja) インペ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インペラ
TWI479081B (zh) 水平對流扇及其扇輪
CN104421198B (zh) 风扇的转子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3201824U (zh) 离心式风扇
CN106032807A (zh) 风扇叶轮及其制造方法
TWI572782B (zh) 扇葉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CN104767295B (zh) 封胶定子
CN204376573U (zh) 马达及具有马达的散热风扇
WO2017090347A1 (ja) ターボファンおよびそのターボファンの製造方法
CN102384096B (zh) 风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3659163B (zh) 扇轮的制造方法
TW201405012A (zh) 風扇扇座及其製造方法
CN207184173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其应用的外转子电机
CN105298910A (zh) 组合式扇轮结构
JP2011174386A (ja) 遠心ファンのインペラ及びその成型方法
CN203516190U (zh) 一体式风扇扇叶及具有该扇叶的风扇
CN202612138U (zh) 轴流风扇
WO2020100986A1 (ja) 羽根車、該羽根車を備えたポンプ、および該羽根車の製造方法
CN201078348Y (zh) 泵的叶轮组
TWI334902B (en) Hub for an impeller
CN201246340Y (zh) 改良式增压风扇
CN101769267A (zh) 叶轮的增压结构
WO2018180061A1 (ja) ターボファンの製造方法
CN206478039U (zh) 风扇转子机构
CN205760284U (zh) 一体整体组合式滚塑壳体空气滤清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