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92030A - 新型汽车防撞梁 - Google Patents
新型汽车防撞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92030A CN105292030A CN201510737804.4A CN201510737804A CN105292030A CN 105292030 A CN105292030 A CN 105292030A CN 201510737804 A CN201510737804 A CN 201510737804A CN 105292030 A CN105292030 A CN 1052920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illiards
- arch sheet
- collision prevention
- prevention girders
- new automobi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1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Means within the bumper to absorb impac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1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Means within the bumper to absorb impact
- B60R2019/186—Additional energy absorbing means supported on bumber beams, e.g. cellular structures or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汽车防撞梁,包括了横梁和吸能盒,吸能盒的右端与汽车车体连接,吸能盒的左端与横梁连接,横梁包括了第一竖板,在第一竖板的左侧壁的上部及下部分别连接有第一、第二拱形板,在第一拱形板的左端和第二拱形板的左端之间还连接有第二竖板,在第一拱形板内还嵌设有多个第一防撞球,在第二拱形板内还嵌设有多个第二防撞球,在第一拱形板的下侧、第二拱形板的上侧及第二竖板之间还嵌设有多个第三防撞球,并且第一防撞球、第二防撞球及第三防撞球均沿第一拱形板的长度方向分布,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不仅能够达到更加良好的缓冲效果,同时还大大降低了维护或维修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配件,特别是涉及了一种新型汽车防撞梁。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具体到汽车防撞梁来说,其与汽车车架的纵梁连接,用于吸收和缓解外界冲击力、保护汽车车身的前部或后部,是影响汽车碰撞安全的关键零部件,也是汽车被动安全的首道保障,因此,其位置的布置和结构的设计对汽车的碰撞安全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现有的汽车防撞梁来说,其通常采用易变形的钢管制成,故而当汽车受到外界冲击力时,防撞梁并无法达到良好的缓冲效果,与此同时所存在的问题还有,即使是一些小碰撞亦会使防撞梁产生较大的变形,继而需要整体拆卸更换,不仅不方便,而且大大提升了维修或维护的经济成本。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仅缓冲效果好,而且还大大降低了维护或维修成本的新型汽车防撞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汽车防撞梁,包括了横梁和吸能盒,所述吸能盒的右端与汽车车体连接,所述吸能盒的左端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横梁包括了竖直设置的第一竖板,在所述第一竖板的左侧壁的上部及下部分别连接有第一拱形板和第二拱形板,在所述第一拱形板的左端和所述第二拱形板的左端之间还连接有第二竖板;在所述第一拱形板内还嵌设有多个第一防撞球,在所述第二拱形板内还嵌设有多个第二防撞球,在所述第一拱形板的下侧、所述第二拱形板的上侧及所述第二竖板之间还嵌设有多个第三防撞球,并且所述多个第一防撞球、所述多个第二防撞球和所述多个第三防撞球均沿所述第一拱形板和第二拱形板的长度方向分布。
上述新型汽车防撞梁,其中所述第二防撞球的数目大于所述第一防撞球的数目,且所述第一防撞球的数目大于所述第三防撞球的数目。
上述新型汽车防撞梁,其中所述第一拱形板的右侧上端与所述第一竖板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二拱形板的右侧下端与所述第一竖板的下端铰接,同时所述第一拱形板的右侧下端及所述第二拱形板的右侧上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竖板紧固连接。
上述新型汽车防撞梁,其中所述第一防撞球、第二防撞球和第三防撞球均为橡胶材质,并且所述第三防撞球与所述第一拱形板的下侧、第二拱形板的上侧及第二竖板之间均为粘接连接。
上述新型汽车防撞梁,其中所述第一防撞球和第二防撞球的直径相等,且均大于所述第三防撞球的直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不仅能够达到更加良好的缓冲效果,同时在受到外界冲击力后(尤其是较小的外界冲击力),能够对其更加方便和简单地进行维护或者维修,从而大大降低了维护或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新型汽车防撞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吸能盒1,汽车车体2,第一竖板3,第一拱形板4,第二拱形板5,第二竖板6,第一防撞球7,第二防撞球8,第三防撞球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汽车防撞梁,包括了横梁和吸能盒1,吸能盒1的右端与汽车车体2连接,吸能盒1的左端与横梁连接,横梁包括了竖直设置的第一竖板3,在第一竖板3的左侧壁的上部及下部分别连接有第一拱形板4和第二拱形板5,在第一拱形板4的左端和第二拱形板5的左端之间还连接有第二竖板6(更进一步地,第二竖板6的上下两端均为弧形结构,以便更紧贴地连接在第一拱形板4的左端和第二拱形板5的左端),在第一拱形板4内还嵌设有多个第一防撞球7,在第二拱形板5内还嵌设有多个第二防撞球8,在第一拱形板4的下侧、第二拱形板5的上侧及第二竖板6之间还嵌设有多个第三防撞球9,并且多个第一防撞球7、多个第二防撞球8和多个第三防撞球9均沿第一拱形板4和第二拱形板5的长度方向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在现有的吸能盒1的基础上,通过第一防撞球7、第二防撞球8和第三防撞球9,更进一步地提升了防撞梁的防撞缓冲效果,同时,通过分级设置第一防撞球7、第二防撞球8和第三防撞球9,使得防撞梁能够根据外界冲击力的不同等级而进行不同的应变反应,如当外界的冲击力较小时,仅需主要通过第三防撞球9来进行缓冲即可,故而也仅对第二竖板6和第三防撞球9处产生较大冲击,而第一防撞球7和第二防撞球8处便受到相对更小的冲击,因此便无需维护或维修防撞梁,或者在维护或者维修防撞梁时,便只需对相应受损的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即可,从而大大降低了维护或维修的成本。
作为优选,对于上述新型汽车防撞梁,其中第二防撞球8的数目大于第一防撞球7的数目,且第一防撞球7的数目大于第三防撞球9的数目,此外,进一步地,对于上述新型汽车防撞梁,其中第一防撞球7和第二防撞球8的直径相等,且均大于第三防撞球9的直径,这样,便可根据防撞梁所受的外界冲击力的实际作用规律,合理地对第一防撞球7、第二防撞球8和第三防撞球9进行配置和设计,从而不仅保证了防撞梁的缓冲效果,也进一步节约了防撞梁的生产成本。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对于上述新型汽车防撞梁,其中第一拱形板4的右侧上端与第一竖板3的上端铰接,第二拱形板5的右侧下端与第一竖板3的下端铰接,同时第一拱形板4的右侧下端及第二拱形板5的右侧上端分别通过螺栓与第一竖板3紧固连接,这样,当对防撞梁中的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时,便实现了能够更方便地对防撞梁进行操作,从而大大降低了处理时间,提高了工作的便捷性和效率。
作为再进一步的优选,对于上述新型汽车防撞梁,其中第一防撞球7、第二防撞球8和第三防撞球9均为橡胶材质,并且第三防撞球9与第一拱形板4的下侧、第二拱形板5的上侧及第二竖板6之间均为粘接连接。
综上所述,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不仅能够达到更加良好的缓冲效果,同时在受到外界冲击力后(尤其是较小的外界冲击力),能够对其更加方便和简单地进行维护或者维修,从而大大降低了维护或维修成本。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5)
1.一种新型汽车防撞梁,包括了横梁和吸能盒,所述吸能盒的右端与汽车车体连接,所述吸能盒的左端与所述横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了竖直设置的第一竖板,在所述第一竖板的左侧壁的上部及下部分别连接有第一拱形板和第二拱形板,在所述第一拱形板的左端和所述第二拱形板的左端之间还连接有第二竖板;在所述第一拱形板内还嵌设有多个第一防撞球,在所述第二拱形板内还嵌设有多个第二防撞球,在所述第一拱形板的下侧、所述第二拱形板的上侧及所述第二竖板之间还嵌设有多个第三防撞球,并且所述多个第一防撞球、所述多个第二防撞球和所述多个第三防撞球均沿所述第一拱形板和第二拱形板的长度方向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撞球的数目大于所述第一防撞球的数目,且所述第一防撞球的数目大于所述第三防撞球的数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拱形板的右侧上端与所述第一竖板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二拱形板的右侧下端与所述第一竖板的下端铰接,同时所述第一拱形板的右侧下端及所述第二拱形板的右侧上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竖板紧固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球、第二防撞球和第三防撞球均为橡胶材质,并且所述第三防撞球与所述第一拱形板的下侧、第二拱形板的上侧及第二竖板之间均为粘接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球和第二防撞球的直径相等,且均大于所述第三防撞球的直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37804.4A CN105292030A (zh) | 2015-11-04 | 2015-11-04 | 新型汽车防撞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37804.4A CN105292030A (zh) | 2015-11-04 | 2015-11-04 | 新型汽车防撞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92030A true CN105292030A (zh) | 2016-02-03 |
Family
ID=55190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737804.4A Pending CN105292030A (zh) | 2015-11-04 | 2015-11-04 | 新型汽车防撞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92030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10018A (zh) * | 2016-04-11 | 2016-07-27 | 成都格瑞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新型车库防撞报警装置 |
CN106740501A (zh) * | 2016-11-29 | 2017-05-31 | 成都聚智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汽车后视镜上的插入式聚光侧转向灯 |
CN108237995A (zh) * | 2016-12-27 | 2018-07-03 | 天津梦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防撞结构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687831A1 (fr) * | 1994-06-14 | 1995-12-20 | Ecia - Equipements Et Composants Pour L'industrie Automobile | Absorbeur d'énergie perfectionné pour véhicule automobile terrestre |
US20130257069A1 (en) * | 2012-03-28 | 2013-10-03 | Richard W. Roberts | In-situ foam core structural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
CN204452315U (zh) * | 2014-12-18 | 2015-07-08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缓冲防撞梁的汽车保险杠结构 |
CN204567536U (zh) * | 2015-04-24 | 2015-08-19 | 林海青 | 汽车前防撞梁 |
CN204592129U (zh) * | 2015-01-27 | 2015-08-26 | 优利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航拍器的云台减震装置 |
CN205220578U (zh) * | 2015-11-04 | 2016-05-11 | 成都聚智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新型汽车防撞梁 |
-
2015
- 2015-11-04 CN CN201510737804.4A patent/CN10529203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687831A1 (fr) * | 1994-06-14 | 1995-12-20 | Ecia - Equipements Et Composants Pour L'industrie Automobile | Absorbeur d'énergie perfectionné pour véhicule automobile terrestre |
US20130257069A1 (en) * | 2012-03-28 | 2013-10-03 | Richard W. Roberts | In-situ foam core structural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
CN204452315U (zh) * | 2014-12-18 | 2015-07-08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缓冲防撞梁的汽车保险杠结构 |
CN204592129U (zh) * | 2015-01-27 | 2015-08-26 | 优利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航拍器的云台减震装置 |
CN204567536U (zh) * | 2015-04-24 | 2015-08-19 | 林海青 | 汽车前防撞梁 |
CN205220578U (zh) * | 2015-11-04 | 2016-05-11 | 成都聚智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新型汽车防撞梁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10018A (zh) * | 2016-04-11 | 2016-07-27 | 成都格瑞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新型车库防撞报警装置 |
CN106740501A (zh) * | 2016-11-29 | 2017-05-31 | 成都聚智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汽车后视镜上的插入式聚光侧转向灯 |
CN108237995A (zh) * | 2016-12-27 | 2018-07-03 | 天津梦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防撞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02773B (zh) | 具有前防撞梁侧向载荷传递构件的车辆 | |
CN105398411A (zh) | 一种汽车保险杠 | |
CN205168397U (zh) | 一种汽车保险杠 | |
CN206141484U (zh) | 一种铝合金保险杠防撞梁 | |
CN105292030A (zh) | 新型汽车防撞梁 | |
CN105270474A (zh) | 一种汽车的前防撞梁总成 | |
CN205220578U (zh) | 新型汽车防撞梁 | |
CN203876691U (zh) | 一种汽车防撞装置 | |
CN207157151U (zh) | 一种汽车碰撞吸能装置 | |
CN204690642U (zh) | 一种多重缓冲护栏 | |
CN201172426Y (zh) | 全浮式汽车驾驶室悬置系统 | |
CN103057497A (zh) | 一种客车前防撞梁 | |
CN106335548A (zh) | 一种可吸收碰撞能量的防撞缓冲装置 | |
CN207078110U (zh) | 有利于保护行人的水箱上横梁装置 | |
CN204845811U (zh) | 多级缓冲保险杠 | |
CN204845812U (zh) | 吸能缓冲型保险杠 | |
CN204196633U (zh) | 一种重型牵引车前悬架装置 | |
CN204567536U (zh) | 汽车前防撞梁 | |
CN204846054U (zh) | 一种汽车防撞梁与纵梁的安装结构 | |
CN204210415U (zh) | 一种倒车防撞减震装置 | |
CN209719502U (zh) | 客车前围骨架防撞结构 | |
CN203047122U (zh) | 一种平头汽车碰撞防护装置 | |
CN209852323U (zh) | 一种铁路挡车器 | |
CN102897132A (zh) | 一种汽车及车身防滚翻装置 | |
CN2920784Y (zh) | 一种汽车副车架吸能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