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282148A - 数据的远程鉴权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据的远程鉴权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2148A
CN105282148A CN201510590686.9A CN201510590686A CN105282148A CN 105282148 A CN105282148 A CN 105282148A CN 201510590686 A CN201510590686 A CN 201510590686A CN 105282148 A CN105282148 A CN 1052821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hentication
module
code
authorization cod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906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褚维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LLIGENT WEISH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59068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8214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82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21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的远程鉴权系统和方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方便数据的远程鉴权。本发明的数据的远程鉴权系统,设有发码模块和鉴权模块。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授权人在发码设备上发送加密授权码给使用者的收发设备,使用者发给鉴权设备进行判别,鉴权设备判断操作起止时间、有效的操作时段、操作次数合法有效,鉴权设备向执行模块或电路发出放行指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授权者将包含多种信息的授权码加密后,利用公共通信网络传送至使用者的智能手机,再结合无线通信手段,使用者使用收到的加密授权码访问鉴权设备,解决了远程授权的数据发送、数据保护、远程鉴权、以及授权取消所遇到一系列问题,实现远程授权。

Description

数据的远程鉴权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程控制系统和方法,特别是一种请求数据的远程鉴权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鉴权(authentication)是指验证用户是否拥有访问被访问的系统的权利。鉴权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如:电脑账号登陆和门禁访问。比较常见的鉴权方法有密码验证,钥匙验证、射频识别RFID验证、生物特征验证。其中的生物特征验证是属于专人专用,不在远程授权的范畴之内。比如:理论上你不能把你的指纹借给他人使用,因此不可能授权别人使用你的指纹来访问门禁系统。
现有技术的鉴权方式比较:
其中,
1)密码验证,在建立用户时,就需要为此用户分配一个密码,用户的密码可以由管理员指定,也可以由用户自行申请。密码的发送和使用比较简单方便,但这种方式的弱点也比较明显:一旦密码被窃取或遗失,情况就会十分麻烦,需要管理员对用户密码进行重新修改,而修改密码之前还往往需要人工验证用户的合法身份。同理,如果要在密码中加入时效和次数控制,也需要管理员介入操作。这样的工作方式效率比较低,而且维护成本也比较高。
2)钥匙验证,钥匙验证是目前门禁系统所采用的主要鉴权方法。这种鉴权系统的授权通常采用原始的钥匙管理方法,通过面对面的形式,授权者将钥匙交给使用者,使用者在相应鉴权设备如门禁上操作,使用完毕后再将钥匙归还给授权者。这种面对面的授权方法存在的不足是:有时授权者如钥匙管理人、使用者和被鉴权操作的设备,三者之间相互远离,面对面的交付钥匙的方式效率低下,还存在钥匙被复制的风险,即使采用现代物流的快递方法,也无法提高效率。
3)集成电路IC卡,作为传统机械钥匙的改进,采用集成电路IC卡来替代传统的机械钥匙。但这种方式也只是解决了防止钥匙被复制的问题,还是未能解决授权发放的效率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没有理想的解决远程鉴权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的远程鉴权系统和方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方便数据的远程鉴权。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据的远程鉴权系统,设有发码模块和鉴权模块;
所述发码模块接收操作鉴权设备的访问许可及请求的数据,转换成授权码,再加密,形成加密授权码,通过电子文本发送给鉴权模块;
所述鉴权模块接收发码模块发来的加密授权码,鉴别加密授权码有效,向执行模块或电路发出放行指令。
本发明的发码模块和鉴权模块之间设有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发码模块发来的加密授权码,向鉴权模块转发加密授权码。
本发明的收发模块的数量为不超过10000个。
本发明的发码模块经由任一个收发模块转发加密授权码给鉴权模块,或收发模块逐一转发加密授权码给鉴权模块。
本发明的电子文本是短信、移动设备应用的信息推送、即时聊天工具或电子邮件;所述收发模块向鉴权模块转发加密授权码,按近距离无线通信蓝牙、WiFi、ZigBee协议或光学方式转发。
本发明的请求的数据为收发模块ID、请求任务ID、访问时间戳、允许操作的鉴权设备ID、操作起止时间、有效的操作时段和操作次数中的一种以上。
本发明的加密的密匙分别预先保存在发码模块与鉴权模块中,为一组16进制的数字。
本发明的发码模块接收操作鉴权设备的访问许可及其它附加信息的请求的数据,转换成32个字节的十六进制编码的授权码,再按AES-128位加密成32个字节的密文;所述鉴别加密授权码是否有效,先按AES-128解码,然后鉴权模块判别解码后的数据合法或有效。
本发明的鉴权模块判别解码后的数据不合法或无效,作出监控日志。
本发明的数据的远程鉴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授权人收到使用者的访问需求或请求后,在发码设备上发送授权使用者操作鉴权设备的请求数据,发码设备以BCD编码格式转换32个字节的十六进制编码的授权码;所述请求为:收发模块ID、请求任务ID、访问时间戳、允许操作的鉴权设备ID、操作起止时间、有效的操作时段和操作次数中的一种以上;
二、授权人将授权码用AES-128算法加密,得到加密授权码;所述加密的密匙分别预先保存在授权人的发码设备与鉴权设备中;
三、加密授权码通过公共通信网络,按短信、移动终端应用的信息推送、即时聊天工具或电子邮件被发给使用者的收发设备;
四、使用者收到加密授权码后,通过调用收发设备上的无线通信设备,发给鉴权设备进行判别,或二维码供鉴权设备扫描;
五、鉴权设备的收发设备接收到加密授权码后,采用预存入的AES-128算法密匙进行解密,鉴权设备校验解密后的请求数据,判断操作起止时间、有效的操作时段、操作次数合法有效,鉴权设备向执行模块或电路发出放行指令;判别解码后的数据不合法或无效,作出监控日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授权者将包含多种信息的授权码加密后,利用公共通信网络传送至使用者的智能手机,再结合无线通信手段,使用者使用收到的加密授权码访问鉴权设备,如:门禁,解决了远程授权的数据发送、数据保护、远程鉴权、以及授权取消所遇到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远程授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系统的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数据的远程鉴权系统(系统),设有发码模块、收发模块和鉴权模块。
发码模块接收授权者授权使用者操作某个确定的鉴权设备的访问许可及其它附加信息的请求的数据,按自定义数据结构以BCD编码格式转换成32个字节的十六进制编码的授权码,再按AES-128位加密成32个字节的密文,形成加密授权码,通过短信SMS、移动设备应用的信息推送、即时聊天工具IM或电子邮件Email,还可以是任何通用电子文本发送的通信形式发送给收发模块。请求的数据为收发模块ID、请求任务ID、访问时间戳、允许操作的鉴权设备ID、操作(访问)起止时间、有效的操作时段和操作次数中的一种以上。加密的密匙由授权人设定,分别预先保存在发码模块与鉴权模块中,为一组16进制的数字。
自定义数据结构为:
7字节 2字节 7字节 1-byte 10-byte 4-byte 1-byte
任务ID 锁编号 区域编码 次数 起止时间 有效时段 星期
收发模块接收发码模块发来的加密授权码,向鉴权模块按近距离无线通信NFC、蓝牙、WiFi、ZigBee协议或光学方式转发加密授权码。收发模块为使用者掌握使用,相对比较容易被攻击或反编译。但收发模块不对加密授权码解密,只负责转发至鉴权模块,收发模块内部没有保存加密密匙,因此加密授权码的AES-128加密密匙不会在此环节被泄露。
鉴权模块接收收发模块发来的加密授权码,鉴别加密授权码是否有效,先按AES-128解码,然后鉴权模块判别解码后的数据合法或有效,最后向执行模块或电路发出放行指令,如:当鉴权设备是一个门禁系统时,鉴权模块将向门禁的电磁设备发出开启门禁的指令,电磁设备收到指令后断电无磁力,门则被开启;若判别解码后的数据不合法或无效,作出监控日志。
发码模块设置在发码设备上,发码设备是智能终端,可以是采用iOS系统或Android系统的移动终端设备,或其它任何智能终端设备,如:手机操作系统WindowsPhone设备、黑莓或定制系统的手持设备,采用Windows系统或Linux系统的个人电脑PC,或采用Windows系统或Linux系统的服务器。
收发模块设置在收发设备上,收发设备是蓝牙通信设备、近距离无线通信NFC设备、WiFi无线通信设备、ZigBee设备、或二维码产生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射频收发设备。
鉴权模块设置在鉴权设备上,鉴权设备既可以是固定或移动的电子设备,也可以是云服务器的终端设备,如:门禁设备、手持POS机、汽车安防系统、智能手机、个人电脑或物业公司安防控制中心的服务器。
发码设备与收发设备经公共网络连接,公共网络是无线通信网络、互联网。收发设备与鉴权设备采用蓝牙、NFC、WiFi、ZigBee通信或光学通信。
如图2所示,收发模块的数量是0~10000个,收发模块设置在可以收发电子文本的设备上。发码模块发送加密授权码后,经0~10000个收发模块传递至鉴权模块。收发模块的数量可根据系统实际工作场景或需要来具体设置。
如果收发模块的数量是0,即不设收发模块,此时发码设备与鉴权设备经公共网络连接,发码模块直接与鉴权模块通信,进行直接鉴权,在该模式下,发码模块直接将加密授权码发给鉴权模块。
如果收发模块的数量是1个以上,发码模块经由任一个收发模块转发加密授权码给鉴权模块,当系统允许收发模块匿名时,每个收发模块收到的加密授权码都将被鉴权模块判别有效。有些对安全性能要求高的系统可以指定其中一个收发模块收到的加密授权码才能被鉴权模块判别有效,其它的收发模块即使收到指定的收发模块转发来的或发码模块发来的加密授权码也不能被鉴权设备判别为有效。在这样在系统中,需要增加鉴权模块对收发模块的身份标识号ID进行判断。
也可以按多个收发模块逐一转发加密授权码给鉴权模块。例如:收发模块的数量是2个,发码模块经由两个收发模块,逐一转发加密授权码给鉴权模块。发码模块将加密授权码,通过公共网络发送给设置在手机上的收发模块,该收发模块收到后,采用通过无线通信发送给设置在门禁设备上的收发模块,门禁设备的收发模块通过本身自带的访问互联网的端口或模块,将加密授权码转发至与控制中心的服务器的鉴权模块,比如:物业公司安防控制中心的服务器,进行联网鉴权,服务器鉴别加密授权码是否有效,按AES-128解码,判别解码后的数据合法或有效。如果合法或有效,则通过网络转发放行指令给门禁设备。门禁设备接收到放行指令后,相应电磁设备立刻断电无磁力,门则被打开。
本发明的数据的远程鉴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授权人收到使用者的访问需求或请求后,在发码设备上发送授权使用者操作某个确定的鉴权设备的请求数据,发码设备按自定义数据结构以BCD编码格式转换32个字节的十六进制编码的授权码。请求为:收发模块ID、请求任务ID、访问时间戳、允许操作的鉴权设备ID、操作(访问)起止时间、有效的操作时段和操作次数中的一种以上。
二、授权人将授权码用AES-128算法加密,得到加密授权码。加密的密匙由授权人设定,分别预先保存在授权人的发码设备与鉴权设备中。
三、加密授权码通过公共通信网络,按短信、移动终端应用的信息推送、即时聊天工具或电子邮件被发给使用者的收发设备。
四、使用者收到加密授权码后,通过调用收发设备上的无线通信设备,如:蓝牙、NFC、WiFi、ZigBee或光学通信,发给鉴权设备进行判别,或二维码供鉴权设备扫描。
五、鉴权设备的收发设备接收到加密授权码后,采用预存入的AES-128算法密匙进行解密。鉴权设备校验解密后的请求数据,判断是否允许访问当前的鉴权设备、访问起止时间、有效的操作时段、操作次数是否合法有效。如果有效,鉴权设备向执行模块或电路发出放行指令,如:当鉴权设备是一个门禁系统时,鉴权模块向门禁的电磁设备发出开启门禁的指令,电磁设备收到指令后断电无磁力,门则被开启;若判别解码后的数据不合法或无效,作出监控日志。
本发明的授权人发送给远方的使用者的访问请求数据,在确保不被篡改和破解的情况下,被远方的设备鉴权的方法。可以推广到自助酒店、设备巡查维护、物品保管及其运输、设备共享使用和门禁管理。
本实施例中,发码设备采用华为Mate7手机,收发设备采用LGNEXUS5手机,鉴权设备采用智能唯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IUIVS105门锁,发码设备与收发设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连接,用短信发送接收加密授权码,收发设备与鉴权设备通过NFC连接。数据的远程鉴权系统采用MicrochipMCC18Ver3.47程序语言实现,收发模块的数量为1。
发码模块将请求的数据,转换成32个字节的十六进制编码的授权码的命令(Janitor-32byte-Convert.java):
发码模块对授权码按AES-128位加密成32个字节的密文的命令(Janitor-AES-Encryt.java):
发码模块将加密授权码发送给收发模块的命令(Janitor-Send.java):
/**
*发送短信
*paramsmsBody短信内容
*/
privatevoidsendSMS(StringsmsBody)
{
UrismsToUri=Uri.parse("smsto:");
Intentintent=newIntent(Intent.ACTION_SENDTO,smsToUri);
intent.putExtra("sms_body",smsBody);
startActivity(intent);
}
收发模块向鉴权模块转发加密授权码的命令(MKey-Send.java):
鉴权模块判别解码后的数据合法或有效的命令(NLK-Verify.c):
向执行模块或电路发出放行指令的指令(NLK-Pass.c):

Claims (10)

1.一种数据的远程鉴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的远程鉴权系统,设有发码模块和鉴权模块;
所述发码模块接收操作鉴权设备的访问许可及请求的数据,转换成授权码,再加密,形成加密授权码,通过电子文本发送给鉴权模块;
所述鉴权模块接收发码模块发来的加密授权码,鉴别加密授权码有效,向执行模块或电路发出放行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的远程鉴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码模块和鉴权模块之间设有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发码模块发来的加密授权码,向鉴权模块转发加密授权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的远程鉴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的数量为不超过10000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的远程鉴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码模块经由任一个收发模块转发加密授权码给鉴权模块,或收发模块逐一转发加密授权码给鉴权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的远程鉴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文本是短信(SMS)、移动设备应用的信息推送、即时聊天工具(IM)或电子邮件(Email);所述收发模块向鉴权模块转发加密授权码,按近距离无线通信(NFC)、蓝牙、WiFi、ZigBee协议或光学方式转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的远程鉴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的数据为收发模块ID、请求任务ID、访问时间戳、允许操作的鉴权设备ID、操作起止时间、有效的操作时段和操作次数中的一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的远程鉴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的密匙分别预先保存在发码模块与鉴权模块中,为一组16进制的数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的远程鉴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码模块接收操作鉴权设备的访问许可及其它附加信息的请求的数据,转换成32个字节的十六进制编码的授权码,再按AES-128位加密成32个字节的密文;所述鉴别加密授权码是否有效,先按AES-128解码,然后鉴权模块判别解码后的数据合法或有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的远程鉴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鉴权模块判别解码后的数据不合法或无效,作出监控日志。
10.一种数据的远程鉴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授权人收到使用者的访问需求或请求后,在发码设备上发送授权使用者操作鉴权设备的请求数据,发码设备以BCD编码格式转换32个字节的十六进制编码的授权码;所述请求为:收发模块ID、请求任务ID、访问时间戳、允许操作的鉴权设备ID、操作起止时间、有效的操作时段和操作次数中的一种以上;
二、授权人将授权码用AES-128算法加密,得到加密授权码;所述加密的密匙分别预先保存在授权人的发码设备与鉴权设备中;
三、加密授权码通过公共通信网络,按短信、移动终端应用的信息推送、即时聊天工具或电子邮件被发给使用者的收发设备;
四、使用者收到加密授权码后,通过调用收发设备上的无线通信设备,发给鉴权设备进行判别,或二维码供鉴权设备扫描;
五、鉴权设备的收发设备接收到加密授权码后,采用预存入的AES-128算法密匙进行解密,鉴权设备校验解密后的请求数据,判断操作起止时间、有效的操作时段、操作次数合法有效,鉴权设备向执行模块或电路发出放行指令;判别解码后的数据不合法或无效,作出监控日志。
CN201510590686.9A 2015-09-17 2015-09-17 数据的远程鉴权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052821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90686.9A CN105282148A (zh) 2015-09-17 2015-09-17 数据的远程鉴权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90686.9A CN105282148A (zh) 2015-09-17 2015-09-17 数据的远程鉴权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2148A true CN105282148A (zh) 2016-01-27

Family

ID=55150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90686.9A Pending CN105282148A (zh) 2015-09-17 2015-09-17 数据的远程鉴权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8214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0728A (zh) * 2016-03-30 2016-07-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数据加密或解密方法
CN109561428A (zh) * 2018-12-28 2019-04-02 芜湖机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远程鉴权方法及其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933997A (zh) * 2019-02-19 2019-06-25 湖南云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售货机数据交互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5065516A (zh) * 2022-06-06 2022-09-16 上海华信长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voip设备自定义请求鉴权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65859A1 (en) * 2010-01-04 2011-07-07 Alcatel-Lucent Usa Inc. Interactive id system using mobile devices
CN102970674A (zh) * 2012-11-01 2013-03-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nfc实现临时性动态授权的方法及系统
CN103903319A (zh) * 2014-02-10 2014-07-02 袁磊 基于互联网动态授权的电子锁系统
CN104392165A (zh) * 2014-11-10 2015-03-04 广州日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身份授权控制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65859A1 (en) * 2010-01-04 2011-07-07 Alcatel-Lucent Usa Inc. Interactive id system using mobile devices
CN102970674A (zh) * 2012-11-01 2013-03-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nfc实现临时性动态授权的方法及系统
CN103903319A (zh) * 2014-02-10 2014-07-02 袁磊 基于互联网动态授权的电子锁系统
CN104392165A (zh) * 2014-11-10 2015-03-04 广州日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身份授权控制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0728A (zh) * 2016-03-30 2016-07-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数据加密或解密方法
CN109561428A (zh) * 2018-12-28 2019-04-02 芜湖机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远程鉴权方法及其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561428B (zh) * 2018-12-28 2021-10-29 顾宏超 远程鉴权方法及其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933997A (zh) * 2019-02-19 2019-06-25 湖南云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售货机数据交互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9933997B (zh) * 2019-02-19 2022-10-28 湖南云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售货机数据交互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5065516A (zh) * 2022-06-06 2022-09-16 上海华信长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voip设备自定义请求鉴权的方法和装置
CN115065516B (zh) * 2022-06-06 2024-04-09 上海华信长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voip设备自定义请求鉴权的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007484A1 (en) Wireless access credential system
US11968525B2 (en) Vehicle digital key sharing service method and system
JP5496652B2 (ja) 移動端末の近接通信モジュールへのセキュアなアクセスを保障する方法
JP2011511350A (ja) アクセス制御の管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190385392A1 (en) Digital door lock having unique master key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digital door
EP3293995B1 (en) Locking system and secure token and ownership transfer
US20140329497A1 (en) Smartdevices Enabled Secure Access to Multiple Entities (SESAME)
KR102146748B1 (ko) 모바일 보안 환경에서의 디지털 키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P2020057412A (ja) 暗号を伴うデータ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
KR20080007564A (ko) 이동 단말에 장착된 sim 카드에 액세스하기 위한 방법및 장치
CN107733652B (zh) 用于共享交通工具的开锁方法和系统及车锁
CN103886661A (zh) 门禁管理方法及系统
EP3095266B1 (en) Access control for a wireless network
KR101617707B1 (ko) 자물쇠 시스템의 제어 권한 전송이 가능한 전자키 시스템
CN105282148A (zh) 数据的远程鉴权系统和方法
KR20120072032A (ko) 모바일 단말의 상호인증 시스템 및 상호인증 방법
CN101771680A (zh) 一种向智能卡写入数据的方法、系统以及远程写卡终端
KR101677249B1 (ko) 사용자 토큰을 이용하여 사물 인터넷 장치를 제어하기 위한 보안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KR101638585B1 (ko) 스마트폰을 이용한 주차장 출입시스템
CN103957521B (zh)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小区访客认证方法和系统
EP265829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cessing a service
KR102142906B1 (ko) 모바일 보안환경에서의 디지털 키 서비스 시스템
CN109451504A (zh) 物联网模组鉴权方法及系统
KR102053993B1 (ko) 인증서를 이용한 사용자 인증 방법
KR20150005788A (ko) 사용자 키 값을 이용한 사용자 인증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520

Address after: Lin Xi Lu L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72 Shenzhen city students (Longgang) park two Park 407

Applicant after: Intelligent Weishi Technology (Shenzhen ) Co., Ltd.

Address before: Futian District Yuanling village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building 60 room 304

Applicant before: Chu Weige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