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76262B - 煤气旋塞 - Google Patents
煤气旋塞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76262B CN105276262B CN201410264427.2A CN201410264427A CN105276262B CN 105276262 B CN105276262 B CN 105276262B CN 201410264427 A CN201410264427 A CN 201410264427A CN 105276262 B CN105276262 B CN 10527626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rating shaft
- spool
- electromagnet
- electromagnetic valve
- st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Controlling Fuel (AREA)
- Taps Or Cocks (AREA)
Abstract
在现有的结构中,为了在点火操作时使电磁安全阀打开,必须在将操作轴压下的状态下将操作轴转动到规定的开度,然后在保持压下的情况下利用转动操作力使电磁安全阀的阀芯与电磁铁压接,并持续对操作轴作用压下力和转动操作力,直至煤气燃烧器点火而使阀芯被电磁铁吸附保持。因而,对于手的力量衰弱的高龄人或是手不方便的人来说,很难进行点火操作。本发明提供一种煤气旋塞,与操作轴的压入动作连动地使所述电磁安全阀的阀芯与电磁铁压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点火时进行在全关状态下暂时压入操作轴的操作的煤气旋塞(gas cock)。
背景技术
作为上述现有的煤气旋塞,已知有例如设置使内置于煤气旋塞的塞子(日文:閉子)旋转的操作轴,通过转动上述操作轴,与操作轴连动地使塞子转动,来增加或减少煤气的流量。在点火时,若在全关状态下暂时压入上述操作轴,并在保持上述压入的状态的同时使操作轴朝向全开方向转动,则使塞子处的开度增加。
另一方面,在上述煤气旋塞中内置有电磁安全阀,并通过点火操作来打开电磁安全阀。具体来说,在操作轴上安装有凸轮,在塞子的开度达到适合点火的开度时,作用于操作轴的转动操作力会从操作轴经由凸轮传递至电磁安全阀的阀芯。接着,上述阀芯会与电磁安全阀的电磁铁压接,在煤气燃烧器(gas burner)点火后,对电磁铁进行励磁,而在开阀状态下对阀芯进行吸附保持。另外,若操作轴在全关状态下压入,则需要保持上述压入的状态朝全开方向转动,来将电磁安全阀的阀芯与电磁铁压接,若在转动中途对于操作轴的压下力有所松弛,则会解除操作轴与凸轮间的卡合,而使凸轮变得不转动,因此,便无法点火。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操作轴暂时返回全关状态,从最初开始重新进行点火操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89145号公报(第0050、0051段)
在上述现有的结构中,为了在点火操作时使电磁安全阀打开,必须在将操作轴压下的状态下将操作轴转动到规定的开度,然后在保持压下的情况下利用转动操作力使电磁安全阀的阀芯与电磁铁压接,并持续对操作轴作用压下力和转动操作力,直至煤气燃烧器点火而使阀芯被电磁铁吸附保持。因而,会产生对于手的力量衰弱的高龄人或是手不方便的人来说,很难进行点火操作这样的不良情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比以往更容易地进行点火操作的煤气旋塞。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煤气旋塞,包括:电磁安全阀,该电磁安全阀利用电磁铁对被朝关阀方向施力的阀芯进行吸附,以保持在全开状态;以及操作轴,该操作轴从全关位置开始在火力操作范围内进行转动操作,在对与下游连接的煤气燃烧器进行点火时,在将操作轴在全关位置处压入、并在该压入的状态下朝向全开位置转动的一系列的点火动作中,使电磁安全阀的阀芯与电磁铁压接,其特征是,设置有与上述操作轴的压入动作连动地进行摆动的摆动构件,通过上述摆动构件的摆动,利用摆动构件对上述电磁安全阀的阀芯进行按压,使上述阀芯与电磁铁压接,并在将操作轴朝向全开位置转动的过程中,保持使阀芯与电磁铁压接的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操作轴压下,就能使摆动构件摆动,并能利用上述摆动构件对电磁安全阀的阀芯进行按压而使其与电磁铁压接。由于压下操作轴比使操作轴转动更容易,且能在压下方向上利用重力,因此,能施加很大的力。因而,能使电磁安全阀的阀芯与电磁铁可靠地压接。另外,在将操作轴转动的过程中,能始终保持使阀芯与电磁铁压接的状态。
另外,由于将电磁安全阀的阀芯配置在操作轴的轴线上从结构上看是不现实的,因此,想到在操作轴上固定板状的构件,利用该板状的构件对电磁安全阀的阀芯进行按压的结构,但由于操作轴需要在对电磁安全阀的阀芯进行按压的状态下进一步转动,因此,在将板状的构件固定于操作轴时,板状的构件也会转动,在对阀芯进行按压的部分上会产生摩擦,而使转动操作变重。
因此,较为理想的是,设置有上下板,该上下板与上述操作轴卡合,并在止转状态下与操作轴一起上下移动,利用上述上下板使上述摆动构件摆动来使电磁安全阀的阀芯与电磁铁压接。
根据以上说明可以知道,本发明由于在点火操作时利用将操作轴压下的力来使电磁安全阀的阀芯与电磁铁压接,因此,与利用转动操作力进行压接的现有的煤气旋塞相比,能可靠地使阀芯与电磁铁压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煤气旋塞的从一个方向观察的立体图。
图2是上述煤气旋塞的从另一方向观察的立体图。
图3是上述煤气旋塞的分解图。
图4是表示凸轮的细节的图。
图5是表示弹簧、上下板及操作轴间的关系的图。
图6是对操作轴的转动相位进行说明的图。
(符号说明)
1 煤气旋塞
2 操作轴
3 上下板
4 弹簧
5 凸轮
6 支架
8 同心燃烧器(日文:親子バーナ)
15 杆
17 摆动板
17a 突起
21 轴部
22 槽
32 大孔部
33 小孔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符号1是本发明的煤气旋塞的一例。该煤气旋塞1是将煤气从流入口导入,并将所导入的煤气分岔到两个系统,来使煤气从两个流出口12、13流出的构件。符号8是同心燃烧器,该同心燃烧器8以使从两个流出口12、13流出的煤气分别供给到主燃烧器81和副燃烧器82的方式配置。
在从两个流出口12、13没有煤气流出的灭火状态、即全关状态开始对同心燃烧器8进行点火时,将操作轴2朝下方压入,在保持这种压入状态的同时将操作轴2朝左方转动。
在操作轴2上安装有与操作轴2一起上下移动的上下板3,通过将操作轴2压下,上下板3朝下方移动来使微动开关72打开。这样,未图示的控制器检测到操作轴2被压下,并使同样未图示的火花塞动作,而在同心燃烧器8附近产生断续的火花放电。
在操作轴2上,同样地与操作轴2一起上下移动且与操作轴2一起转动的凸轮5设置在上下板3的上方。若在将操作轴2压入的状态下使操作轴2转动,则凸轮5使微动开关71打开,上述控制器就能检测出操作轴2发生转动。此外,在操作轴2的下端安装有未图示的塞子,若使操作轴2转动,则塞子也一起转动,从流出口12、13流出的煤气的流量逐渐增加,至少在塞子的开度到达全开之前,对同心燃烧器8可靠地进行点火。
此外,在符号14所示的位置处内置有电磁安全阀,在上述上下板3朝下方移动时,使上述微动开关72打开,并将摆动板17的突起17a压下。上述摆动板17保持成以摆动轴16为中心自由摆动,若压下突起17a,则摆动板17朝后方摆动,来将杆15朝后方推压。
若将上述杆15朝后方推压,则上述电磁安全阀的阀芯被压接到电磁铁,在此状态下完成对同心燃烧器8的点火后,对电磁铁供给保持电流,来吸附阀芯。因而,即便因点火完成后将手松开操作轴2而使操作轴2朝上方复位,来使摆动板17不再将杆15朝后方压入,电磁安全阀也能持续保持开阀状态。
参照图4,凸轮5的外周面成为用于使上述微动开关71打开的凸轮面51。上述凸轮5为中空的,在内周面形成两个凹部52、53和一个凸部54。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在上下板3上形成有一对切起状的突起31,作为弹性部件的、卷绕成圆形的弹簧4与突起31卡合。构成弹簧4的线材的两端朝内侧折曲,而形成爪41。上述爪41构成为与上述突起31卡合而使弹簧4不相对于上下板3旋转。另外,也可以将两个爪41朝下方折曲,并预先在上下板3上设置孔,而不是突起31,并通过将朝下方折曲的爪插入上述孔,来实现止转。
此外,以朝外侧伸出的方式形成卡合部42,来与上述凹部52、53卡合,但在将上述凹部52、53及凸部54形成于凸轮5的顶板面的情况下,卡合部42以朝上方立起的方式折曲形成。
另一方面,上下板3如上所述与操作轴2一起上下移动,但必须在朝下方移动时将微动开关72打开,且将突起17a压下。然而,由于使压下力作用于微动开关72及突起17a的作用点34远离操作轴2,因此,若在上下板3相对于操作轴2的安装中出现松动,则由于上下板3发生倾斜,而使作用点34朝上方退让,因此,存在无法将杆15充分朝后方压入,另外无法将微动开关72打开这样的不良情况。因此,采用以下方案:在操作轴2上形成槽22,该槽22的宽度尺寸形成为能供上下板3基本无间隙地相嵌,并且在相嵌的状态下操作轴2能旋转,另一方面,在上下板3上连通地形成能供操作轴2的轴部21经过的大孔部32和直径接近槽22底部的直径的小孔部33,通过将操作轴2穿过大孔部32,然后,将小孔部33嵌入槽22,来将上下板3没有松动地安装于操作轴2。另外,在将煤气旋塞1组装后,支架6限制上下板3的水平方向的移动,因此,槽22不会朝大孔部32侧移动。
参照图6,在如上所述从灭火状态、即全关状态进行点火的情况下,最初将操作轴2朝下方压入(a)。接着,在上述压入的状态下,使操作轴2朝左方旋转(b)。在使操作轴2转动到强火位置(全开位置)时,由于弹簧4的卡合部42与凹部52相嵌而产生咔嗒感,且用于转动操作轴2的转矩增加,因此,操作者能够知道该位置处于全开位置。在这样保持将操作轴2压入的状态某种程度的时间后,完成同心燃烧器8的点火,使电磁安全阀的阀芯吸附于电磁铁。若在该状态下将手松开,则操作轴2在未图示的弹簧的作用力的作用下朝上方返回。若在从该全开状态到全关状态之间(c)转动操作轴2,则能使同心燃烧器8的火力增加或减少。
接着,在想要仅使副燃烧器82处于燃烧状态的情况下,越过全开位置使操作轴2进一步朝左方转动。在符号d所示的范围中,保持两个燃烧器81、82均处于强火状态,而使火力没有变化,但通过使卡合部42与下一凹部53相嵌,来使操作轴2暂时停止。若使操作轴2进一步朝左方转动,则能仅减小主燃烧器81的火力(e),但在上述符号e的范围内,主燃烧器81可能会产生回火现象(日文:逆火現象),因此,不希望使操作轴2在e的范围内停止。因此,设置有凸部54。
弹簧4的卡合部42在从符号d移动到符号e时与凹部53相嵌,但为了进一步朝左方转动,卡合部42必须越过凸部54。因而,为了使操作轴2继续转动,而需要较大的转矩。若没有越过凸部54,操作轴2会朝右方倒回,但一旦越过凸部54,则转矩急剧变小,因此,会使操作轴2一下子转动到符号f的范围。
在进入符号f的范围时,主燃烧器81灭火,副燃烧器82以强火状态燃烧。若在符号f的范围内进一步朝左方转动,则能将副燃烧器82的火力减小至最小火力。在从上述状态使同心燃烧器8灭火时,只要将操作轴2朝右方转动到灭火位置即可。在其途中再次翻越凸部54,然后通过依次与凹部53、52相嵌,而产生咔嗒感。
另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2)
1.一种煤气旋塞,包括:电磁安全阀,该电磁安全阀利用电磁铁对被朝关阀方向施力的阀芯进行吸附,以保持在全开状态;以及操作轴,该操作轴从全关位置开始在火力操作范围内进行转动操作,在对与下游连接的煤气燃烧器进行点火时,在将操作轴在全关位置处压入、并在该压入的状态下朝向全开位置转动的一系列的点火动作中,使电磁安全阀的阀芯与电磁铁压接,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与所述操作轴的压入动作连动地进行摆动的摆动构件,通过所述摆动构件的摆动,利用摆动构件对所述电磁安全阀的阀芯进行按压,使所述阀芯与电磁铁压接,并在将操作轴朝向全开位置转动的过程中,保持使阀芯与电磁铁压接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旋塞,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上下板,该上下板与所述操作轴卡合,并在止转状态下与操作轴一起上下移动,利用所述上下板使所述摆动构件摆动来使电磁安全阀的阀芯与电磁铁压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64427.2A CN105276262B (zh) | 2014-06-13 | 2014-06-13 | 煤气旋塞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64427.2A CN105276262B (zh) | 2014-06-13 | 2014-06-13 | 煤气旋塞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76262A CN105276262A (zh) | 2016-01-27 |
CN105276262B true CN105276262B (zh) | 2019-02-12 |
Family
ID=55145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64427.2A Active CN105276262B (zh) | 2014-06-13 | 2014-06-13 | 煤气旋塞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76262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609652B2 (ja) * | 1999-07-16 | 2005-01-12 |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 点火機構 |
JP2002188811A (ja) * | 2000-12-20 | 2002-07-05 | Rinnai Corp | 回転式ガス弁装置 |
JP4863270B2 (ja) * | 2006-06-08 | 2012-01-25 | 株式会社パロマ | ガス調理器の点火装置 |
CN202140676U (zh) * | 2011-07-15 | 2012-02-08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能检测阀杆任意转动角度的燃气阀 |
-
2014
- 2014-06-13 CN CN201410264427.2A patent/CN105276262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76262A (zh) | 2016-01-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U2476773C2 (ru) | Терм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е предохранительное исполн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газовой горелки бытового прибора | |
CN103104744A (zh) | 一种热电式熄火保护燃气灶旋塞阀及燃气灶 | |
CN105276262B (zh) | 煤气旋塞 | |
KR101364728B1 (ko) | 업소용 가스버너 점화장치 | |
CN105318028B (zh) | 煤气旋塞 | |
JP2014173749A (ja) | ガスコック | |
EP2423593A2 (en) | Cam disc operating the ignition modules | |
CN105299309B (zh) | 煤气旋塞 | |
KR101129325B1 (ko) | 히터용 자동 소화장치 | |
CN103791121B (zh) | 一种多功能控制阀 | |
JP5659282B2 (ja) | ガスコンロ機械式タイマー装置 | |
JP6917214B2 (ja) | ガス燃焼装置 | |
JP5465211B2 (ja) | ガス遮断弁およびモータ安全弁 | |
CN201795524U (zh) | 一种燃气阀上的点火器开关控制装置 | |
CN200986214Y (zh) | 燃气暖气机用温度控制阀门 | |
JP6861105B2 (ja) | ガス燃焼装置 | |
TWI576543B (zh) | Gas cocks (a) | |
TWI571601B (zh) | Gas cocks (c) | |
TWI558952B (zh) | Gas cocks (b) | |
JP3179134U (ja) | 照明装置を備えた電子ライター | |
CN212959939U (zh) | 燃气旋塞阀 | |
CN216361164U (zh) | 一种嵌入式燃气灶的三腔压电式节能阀体总成 | |
KR200472371Y1 (ko) | 가스용기 자동 탈착 스위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휴대용 가스렌지 | |
CN200989481Y (zh) | 脉冲安全阀 | |
JP2019143820A (ja) | 加熱調理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1798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