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67946A - 一种用于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水蛭小肽药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水蛭小肽药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67946A CN105267946A CN201510764040.8A CN201510764040A CN105267946A CN 105267946 A CN105267946 A CN 105267946A CN 201510764040 A CN201510764040 A CN 201510764040A CN 105267946 A CN105267946 A CN 10526794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irudo
- add
- ethanol
- radix puerariae
- little pept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作用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该药物的组合物以水蛭、山茱萸、银杏叶、葛根为原料药,根据药物不同性质分别采用水提取和不同浓度的醇等方式提取有效成分,并制成丸剂、片剂或软胶囊剂。该药物组合物具有活血、逐瘀、行气,保护脑血管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缺血性脑中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作用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从水蛭、山茱萸、银杏叶、葛根中提取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并称为人类三大死亡疾病,对其防治及深入研究,一直是医药学领域中的重点。脑血管疾病目前常见的脑血管病主要见于脑梗塞,脑栓塞,脑出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血管畸形等。在我国患病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一般老年人的发病率较高。而缺血性脑中风是指脑血栓形成或脑血栓的基础上导致脑梗塞、脑动脉堵塞而引起的偏瘫和意识障碍。多是高血压患者由脑血管壁因粥状样变化使血管腔愈来愈小,甚至完全阻塞造成脑组织在缺乏血流灌后,会很迅速丧失其功能,而产生的缺血性脑中风。一旦发生,重则有生命危险,轻则也不免留下半身不遂的后遗症。
目前,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主要是进行溶栓治疗,溶栓治疗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最有前途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有研究表明,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数分钟内缺血核心区的脑细胞就因血流中止而发生坏死,但其周围区即半暗带,细胞仍存活。如果能及时进行溶栓治疗使血管再通,恢复血供,则可使半暗带恢复。目前国内外常用溶栓药物有:链激酶(SK)、尿激酶(UK)、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rt-PA)和蛇毒制剂,其中链激酶因过高的出血并发症而停止临床使用。尿激酶应用较广。
急性期以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效果最好,而在恢复期的治疗中则中医尤其是针灸治疗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针灸能显著改善瘫痪肢体和语言等功能,提高治愈率,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针灸治疗中风病历史悠久,见效独到。在2000多年前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即有明确记载:“偏枯(即半身不遂),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以后历代医家对针灸治疗本病各有论述,无论是取穴还是针灸方法,都进行了不断的完善和提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代针灸工作者在总结前人治疗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不断创新,使针灸治疗本病的有效率和痊愈率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传统的针灸方法以疏通经络为主,多取阳经穴,辅以阴经穴,对中风瘫痪的多数症状确有疗效。近来又有针刺“醒脑开窍”法应用于中风病的临床治疗,该法在选穴组方、运针手法方面进行了革新,以取阴经穴为主,阳经穴为辅,主要是改善元神之府大脑的功能,醒神通络。利用蜜蜂尾针蛰刺穴位,比单纯的针灸治疗更有效果。蜂针液对于脑中风后遗症的疗效与其所含有相当复杂的化学成分直接相关,其作用机理主要是这些化学成分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和生物学效诮发挥综合作用的结果。脑中风属疑难病症,中西医治疗尚无理想效果的药物。采用蜜蜂针灸疗法,为缺血性脑中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中药有效部位及有效部位群其成分含量超过50%,且其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很高,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高效发挥药物的作用;而中药复方的成分含量低,服用量大,药效较差。如今,中药有效部位及有效部位群的开发研究也得到了明确的倡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作用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以水蛭小肽、山茱萸总苷、银杏总内酯、葛根总黄酮为原料,加入适当药用辅料,制成相关的剂型。
本发明药物的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及配比为:水蛭小肽3~9重量份,山茱萸3~6重量份,银杏叶3~6重量份,葛根2~4重量份。
本发明中药药物组合物优选的组成及配比为:水蛭小肽6重量份、山茱萸总苷5重量份、银杏叶总内酯5重量份,葛根总黄酮3重量份。
上述水蛭小肽有效部位中水蛭小肽的含量不低于提取物的50%,山茱萸总苷有效部位中总苷的含量不低于提取物的80%,银杏叶总内酯有效部位中总内酯的含量不低于提取物的90%,葛根总黄酮有效部位中葛根素的含量不低于提取物的50%。
该药物组合物可以加入相应辅料,制成丸剂、片剂、软胶囊剂中的任一种。然后可以再加入其他具有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有效部位、有效成分,然后再加入相应辅料,制成丸剂、片剂、软胶囊剂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水蛭小肽的制备:取水蛭,适当粉碎,加10倍量水匀浆15min,加热煮沸30min,放冷至室温,采用盐酸调pH至2.0±0.1,然后加入底物量5%的胃蛋白酶,在37℃条件下酶解4h,然后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7~10,加入底物量5%的胰蛋白酶,在50℃条件下酶解4h,时时搅拌并调节pH在7~10范围内,酶解完毕后继续升温煮沸15min,放冷,离心,收集上清液,调节pH6.5~7.0,加入2%的活性炭,搅拌均匀,滤过,滤液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3kD的中空纤维膜进行超滤,收集透过液,再以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50D~300D的陶瓷膜进行纳滤,收集未透过液,减压浓缩,干燥,得水蛭小肽;其中水蛭小肽的含量为50%~90%;
②山茱萸总苷的制备:取山茱萸样品粉末5.0g置于圆底烧瓶中,加72%乙醇50mL微波(400w)提取10min,倾取上清液,残渣再加72%乙醇50mL,同前操作重复一次,合并滤液,滤纸及残渣用72%乙醇清洗,清洗液滤过并入上液,用旋转蒸发仪蒸发溶剂后冷冻干燥得山茱萸总苷,其中莫诺苷和马钱苷两种环烯醚萜苷含量为总苷的80%~90%;
③银杏总内酯的制备:取干燥银杏叶,粉碎,用80%乙醇浸提两次,合并两次醇提液,向其中加入1%的维生素C,混匀,减压回收乙醇至1.05~1.10,浓缩液冷却,向其中加入2倍体积量的水,静置沉淀24小时,取清液离心;将离心液分别用分子量为10万和1万的超滤膜进行超滤,超滤液中加0.8%的维生素C,减压浓缩至1.10~1.15,得浓缩液;浓缩液真空干燥,得银杏叶粗提物;取上述银杏叶粗提物,粉碎,加入15倍量醋酸乙酯,搅拌萃取2次,每次1小时,过滤;滤液回收醋酸乙酯至尽,得浓缩液,真空干燥,得银杏内酯粗提物干品;将银杏内酯粗提物干品粉碎,用乙醇充分溶解后过酸性氧化铝柱,收集流出液,再用1倍柱体积的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合并流出液和洗脱液,减压浓缩至1.10~1.15得浓缩液,然后结晶,抽滤,得银杏内酯A、B晶体混合物;将银杏内酯A、B晶体混合物用少量乙醇洗涤,过滤,再重结晶2次,即得银杏内酯A、B混合晶体,其中银杏内酯b的含量为70%~75%;
④葛根总黄酮的制备:取葛根药材,洗净并切成小块;加入为葛根药材8倍体积的60%乙醇溶液,浸渍2小时后取出浸渍液,每份葛根药材提取3次;将浸渍液混合后上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杂质,再用50%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将收集的乙醇洗脱液进行浓缩,浓缩后,加乙醇使浓缩液中乙醇浓度达70%,再过滤去除沉淀物;滤液浓缩,加正丁醇萃取,回收正丁醇,浓缩、干燥,葛根总黄酮得率为50~80%,葛根总黄酮提取物中葛根素含量为5%~10%;
⑤按照比例取上述水蛭小肽、山茱萸总苷、银杏总内酯、葛根总黄酮,加入辅料,制成药学上可以接受的剂型。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可制成的剂型为丸剂、片剂、软胶囊剂
以上所说的药剂学常规辅料包括但不限于润滑剂,如滑石粉、硬脂酸镁、微粉硅胶和聚乙二醇;崩解剂,如羧甲淀粉钠、低取代羟丙甲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吸收促进剂,如季铵化合物;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醉、十二烷基硫酸钠;粘合剂,如纤维素衍生物、藻酸盐、明胶和聚乙烯吡咯烷酮;赋形剂,如乳糖、淀粉、蔗糖、糊精、碳酸钙、硫酸铝、氧化镁、硬脂酸镁,碳酸氢钠、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山梨糖醇、羊毛脂、凡士林、微晶纤维素、蜂腊、木腊、液体石蜡、树脂、高级蜡、压敏胶、半合成脂肪酸脂等。
本发明有效部位组合物用于治疗缺血性脑中风。
有益效果
脑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两大类,以脑梗塞最为常见。脑中风发病急,病死率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中风的死亡率也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措施,因此,加强对全民普及脑中风的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的教育,才会真正获得有效的防治效果。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按传统中医药理论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组方而成,具备中医学特色,同时符合现代医学的治疗原则。
本发明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思想,同时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方面效果显著。方中水蛭是我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炮制后中医入药,有破血,逐瘀,通经之功效;山茱萸性微温,味酸、涩,具有补益肝肾,收涩固脱的功效,此外山茱萸还有降血糖、强心、抗心律失常、抗血小板、抗骨质疏松、抗脑缺血的药理作用;银杏叶味甘、苦、涩,性平,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敛肺平喘,化浊降脂之功效,现代中药药理也证明了银杏叶具有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保肝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葛根性甘、辛,凉,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同时中药药理也证明葛根中的葛根素有保护缺血性脑血管损伤的作用。
本发明产品成分明确,疗效稳定,服用量小,安全性高,不仅符合传统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组方原则,而且符合中药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对推动医药产业从仿制向自主创新转变以及对推动我国中药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经查阅相关文献和专利,未检索到以水蛭小肽、山茱萸的有效部位、银杏叶的有效部位、葛根的有效部位作为原料,生产加工并制成适宜药物制剂用于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报道。
为进一步验证本发明的药理作用,用本发明片剂进行动物药效学实验。
试验内容:对缺血所致小鼠脑中风的治疗作用。
1试剂、样品和动物
1.1试剂
5%的葡萄糖溶液山东中医药大学
1.2供试样品
样品1: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丸剂
取水蛭,适当粉碎,加10倍量水匀浆15min,加热煮沸30min,放冷至室温,采用盐酸调pH至2.0±0.1,然后加入底物量5%的胃蛋白酶,在37℃条件下酶解4h,然后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7~10,加入底物量5%的胰蛋白酶,在50℃条件下酶解4h,时时搅拌并调节pH在7~10范围内,酶解完毕后继续升温煮沸15min,放冷,离心,收集上清液,调节pH6.5~7.0,加入2%的活性炭,搅拌均匀,滤过,滤液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3kD的中空纤维膜进行超滤,收集透过液,再以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50D~300D的陶瓷膜进行纳滤,收集未透过液,减压浓缩,干燥,得水蛭小肽(其中水蛭小肽的含量为50%);取山茱萸样品粉末5.0g置于圆底烧瓶中,加72%乙醇50mL微波(400w)提取10min,倾取上清液,残渣再加72%乙醇50mL,同前操作重复一次,合并滤液,滤纸及残渣用72%乙醇清洗,清洗液滤过并入上液,用旋转蒸发仪蒸发溶剂后冷冻干燥得山茱萸总苷(其中莫诺苷和马钱苷两种环烯醚萜苷含量为总苷的80%);取干燥银杏叶,粉碎,用80%乙醇浸提两次,合并两次醇提液,向其中加入1%的维生素C,混匀,减压回收乙醇至1.05~1.10,浓缩液冷却,向其中加入2倍体积量的水,静置沉淀24小时,取清液离心;将离心液分别用分子量为10万和1万的超滤膜进行超滤,超滤液中加0.8%的维生素C,减压浓缩至1.10~1.15,得浓缩液;浓缩液真空干燥,得银杏叶粗提物;取上述银杏叶粗提物,粉碎,加入15倍量醋酸乙酯,搅拌萃取2次,每次1小时,过滤;滤液回收醋酸乙酯至尽,得浓缩液,真空干燥,得银杏内酯粗提物干品;将银杏内酯粗提物干品粉碎,用乙醇充分溶解后过酸性氧化铝柱,收集流出液,再用1倍柱体积的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合并流出液和洗脱液,减压浓缩至1.10~1.15得浓缩液,然后结晶,抽滤,得银杏内酯A、B晶体混合物;将银杏内酯A、B晶体混合物用少量乙醇洗涤,过滤,再重结晶2次,即得银杏内酯A、B混合晶体(其中银杏内酯b的含量为70%);取葛根药材,洗净并切成小块;加入为葛根药材8倍体积的60%乙醇溶液,浸渍2小时后取出浸渍液,每份葛根药材提取3次;将浸渍液混合后上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杂质,再用50%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将收集的乙醇洗脱液进行浓缩,浓缩后,加乙醇使浓缩液中乙醇浓度达70%,再过滤去除沉淀物;滤液浓缩,加正丁醇萃取,回收正丁醇,浓缩、干燥,得到葛根总黄酮(其中葛根素含量为8%)。
取上述各有效部位水蛭小肽60g、山茱萸总苷50g、银杏叶总内酯50g、葛根总黄酮40g,粉碎成细粉,混合后过筛,每100g粉末加炼蜜40g,制丸,干燥,制成水蜜丸,560粒,即得。0.5g/粒。
样品2: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片剂
采用样品1制备的有效部位原料。
取上述各有效部位水蛭小肽90g、山茱萸总苷60g、银杏叶总内酯60g、葛根总黄酮40g,粉碎成细粉,加入糖粉和适量干淀粉共50g,混合均匀后过100目筛,再加入30%的乙醇,制好软材后并立即制颗粒,迅速干燥,整理后,加入润滑剂滑石粉,压片,压制成1000片,即得。0.3g/片。
样品3: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软胶囊剂
采用样品1制备的有效部位原料。
取上述各有效部位水蛭小肽60g、山茱萸总苷50g、银杏叶总内酯50g、葛根总黄酮30g,加碳酸钙和淀粉共60g,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匀,装入胶囊,制成胶囊1000粒,即得。0.25g/粒
样品4: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软胶囊剂
采用样品1制备的有效部位原料。
取上述各有效部位水蛭小肽50g、山茱萸总苷40g、银杏叶总内酯30g、川芎嗪40g,加碳酸钙和淀粉共90g,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匀,装入胶囊,制成胶囊1000粒,即得。0.25g/粒
给药前,取上述相应制剂,研细,采用纯水配制成所需要的药物浓度。
1.3实验动物
健康大鼠8只,220~260g,雌雄各半;脑缺血性大鼠40只,220~260g,雌雄各半,均由山东中医药大学试验动物中心提供。
2实验方法
健康大鼠8只为正常对照组;脑缺血性大鼠32随机分为5组,每组雌雄各半:脑缺血模型组、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正常比例胶囊剂低、中、高剂量组、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非正常比例胶囊剂中剂量组。设定正常组;等体积5%葡萄糖溶液组;本样品3胶囊剂(①②③)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5g.kg-1、10g.kg-1、15g.kg-1;本样品4胶囊剂(④)剂量组等组别,给药剂量为10mg.kg-1。持续给药至第20天,同时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将小鼠置于代谢笼正常饲养,分别在第1天、第10天和第20天检测脑血管缺血的程度。缺血程度根据一下标准评分(0分:血液正常或不缺血;1分:轻度缺血,缺血程度在25%以下;2分:中度缺血,缺血程度在25%~50%,并且有轻度脑中风;3分:重度缺血,缺血程度在50%~75%,并且有重度的脑中风)
本发明胶囊剂组(①②③④)对于由于缺血所致小鼠脑中风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结果见下表。
说明本发明胶囊剂(①②③)对于由于缺血所致小鼠脑中风具有治疗作用;本发明非正常比例的胶囊剂(④)对于由于缺血所致小鼠脑中风也具有治疗作用,但是不如正常比例制备的胶囊剂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的实验例和实施例用于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申请所要保护的内容并不仅限于此。实际生产中原料药的用量也不仅限于实施例用量,可以以吨、公斤、克等为单位,但各原料药的用量配比仍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处方:水蛭小肽60g、山茱萸总苷50g、银杏叶总内酯50g、葛根总黄酮30g。
制法:水蛭小肽的制备:取水蛭,适当粉碎,加10倍量水匀浆15min,加热煮沸30min,放冷至室温,采用盐酸调pH至2.0±0.1,然后加入底物量5%的胃蛋白酶,在37℃条件下酶解4h,然后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7~10,加入底物量5%的胰蛋白酶,在50℃条件下酶解4h,时时搅拌并调节pH在7~10范围内,酶解完毕后继续升温煮沸15min,放冷,离心,收集上清液,调节pH6.5~7.0,加入2%的活性炭,搅拌均匀,滤过,滤液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3kD的中空纤维膜进行超滤,收集透过液,再以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50D~300D的陶瓷膜进行纳滤,收集未透过液,减压浓缩,干燥,得水蛭小肽;其中水蛭小肽的含量为50%~90%;
山茱萸总苷的制备:取山茱萸样品粉末5.0g置于圆底烧瓶中,加72%乙醇50mL微波(400w)提取10min,倾取上清液,残渣再加72%乙醇50mL,同前操作重复一次,合并滤液,滤纸及残渣用72%乙醇清洗,清洗液滤过并入上液,用旋转蒸发仪蒸发溶剂后冷冻干燥得山茱萸总苷,其中莫诺苷和马钱苷两种环烯醚萜苷含量为总苷的80%~90%;
银杏总内酯的制备:取干燥银杏叶,粉碎,用80%乙醇浸提两次,合并两次醇提液,向其中加入1%的维生素C,混匀,减压回收乙醇至1.05~1.10,浓缩液冷却,向其中加入2倍体积量的水,静置沉淀24小时,取清液离心;将离心液分别用分子量为10万和1万的超滤膜进行超滤,超滤液中加0.8%的维生素C,减压浓缩至1.10~1.15,得浓缩液;浓缩液真空干燥,得银杏叶粗提物;取上述银杏叶粗提物,粉碎,加入15倍量醋酸乙酯,搅拌萃取2次,每次1小时,过滤;滤液回收醋酸乙酯至尽,得浓缩液,真空干燥,得银杏内酯粗提物干品;将银杏内酯粗提物干品粉碎,用乙醇充分溶解后过酸性氧化铝柱,收集流出液,再用1倍柱体积的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合并流出液和洗脱液,减压浓缩至1.10~1.15得浓缩液,然后结晶,抽滤,得银杏内酯A、B晶体混合物;将银杏内酯A、B晶体混合物用少量乙醇洗涤,过滤,再重结晶2次,即得银杏内酯A、B混合晶体,其中银杏内酯b的含量为70%~75%;
葛根总黄酮的制备:取葛根药材,洗净并切成小块;加入为葛根药材8倍体积的60%乙醇溶液,浸渍2小时后取出浸渍液,每份葛根药材提取3次;将浸渍液混合后上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杂质,再用50%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将收集的乙醇洗脱液进行浓缩,浓缩后,加乙醇使浓缩液中乙醇浓度达70%,再过滤去除沉淀物;滤液浓缩,加正丁醇萃取,回收正丁醇,浓缩、干燥,得到葛根总黄酮,其中葛根素含量为5%~10%;
取上述各有效部位,粉碎成细粉,混合后过筛,每100g粉末加炼蜜40g,制丸,干燥,制成水蜜丸,即得。
实施例2:
处方:水蛭小肽120g、山茱萸总苷100g、银杏叶总内酯100g、葛根总黄酮60g。
制法:水蛭小肽的制备:取水蛭,适当粉碎,加10倍量水匀浆15min,加热煮沸30min,放冷至室温,采用盐酸调pH至2.0±0.1,然后加入底物量5%的胃蛋白酶,在37℃条件下酶解4h,然后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7~10,加入底物量5%的胰蛋白酶,在50℃条件下酶解4h,时时搅拌并调节pH在7~10范围内,酶解完毕后继续升温煮沸15min,放冷,离心,收集上清液,调节pH6.5~7.0,加入2%的活性炭,搅拌均匀,滤过,滤液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3kD的中空纤维膜进行超滤,收集透过液,再以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50D~300D的陶瓷膜进行纳滤,收集未透过液,减压浓缩,干燥,得水蛭小肽;其中水蛭小肽的含量为50%~90%;
山茱萸总苷的制备:取山茱萸样品粉末5.0g置于圆底烧瓶中,加72%乙醇50mL微波(400w)提取10min,倾取上清液,残渣再加72%乙醇50mL,同前操作重复一次,合并滤液,滤纸及残渣用72%乙醇清洗,清洗液滤过并入上液,用旋转蒸发仪蒸发溶剂后冷冻干燥得山茱萸总苷,其中莫诺苷和马钱苷两种环烯醚萜苷含量为总苷的80%~90%;
银杏总内酯的制备:取干燥银杏叶,粉碎,用80%乙醇浸提两次,合并两次醇提液,向其中加入1%的维生素C,混匀,减压回收乙醇至1.05~1.10,浓缩液冷却,向其中加入2倍体积量的水,静置沉淀24小时,取清液离心;将离心液分别用分子量为10万和1万的超滤膜进行超滤,超滤液中加0.8%的维生素C,减压浓缩至1.10~1.15,得浓缩液;浓缩液真空干燥,得银杏叶粗提物;取上述银杏叶粗提物,粉碎,加入15倍量醋酸乙酯,搅拌萃取2次,每次1小时,过滤;滤液回收醋酸乙酯至尽,得浓缩液,真空干燥,得银杏内酯粗提物干品;将银杏内酯粗提物干品粉碎,用乙醇充分溶解后过酸性氧化铝柱,收集流出液,再用1倍柱体积的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合并流出液和洗脱液,减压浓缩至1.10~1.15得浓缩液,然后结晶,抽滤,得银杏内酯A、B晶体混合物;将银杏内酯A、B晶体混合物用少量乙醇洗涤,过滤,再重结晶2次,即得银杏内酯A、B混合晶体,其中银杏内酯b的含量为70%~75%;
葛根总黄酮的制备:取葛根药材,洗净并切成小块;加入为葛根药材8倍体积的60%乙醇溶液,浸渍2小时后取出浸渍液,每份葛根药材提取3次;将浸渍液混合后上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杂质,再用50%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将收集的乙醇洗脱液进行浓缩,浓缩后,加乙醇使浓缩液中乙醇浓度达70%,再过滤去除沉淀物;滤液浓缩,加正丁醇萃取,回收正丁醇,浓缩、干燥,得到葛根总黄酮,其中葛根素含量为5%~10%;
取上述各有效部位,粉碎成细粉,加入糖粉100g和适量干淀粉,混合均匀后过100目筛,再加入30%的乙醇,制好软材后并立即制颗粒,迅速干燥,整理后,加入润滑剂滑石粉,压片,即得。
实施例3:
处方:水蛭小肽120g、山茱萸总苷100g、银杏叶总内酯100g、葛根总黄酮60g。
制法:水蛭小肽的制备:取水蛭,适当粉碎,加10倍量水匀浆15min,加热煮沸30min,放冷至室温,采用盐酸调pH至2.0±0.1,然后加入底物量5%的胃蛋白酶,在37℃条件下酶解4h,然后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7~10,加入底物量5%的胰蛋白酶,在50℃条件下酶解4h,时时搅拌并调节pH在7~10范围内,酶解完毕后继续升温煮沸15min,放冷,离心,收集上清液,调节pH6.5~7.0,加入2%的活性炭,搅拌均匀,滤过,滤液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3kD的中空纤维膜进行超滤,收集透过液,再以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50D~300D的陶瓷膜进行纳滤,收集未透过液,减压浓缩,干燥,得水蛭小肽;其中水蛭小肽的含量为50%~90%;
山茱萸总苷的制备:取山茱萸样品粉末5.0g置于圆底烧瓶中,加72%乙醇50mL微波(400w)提取10min,倾取上清液,残渣再加72%乙醇50mL,同前操作重复一次,合并滤液,滤纸及残渣用72%乙醇清洗,清洗液滤过并入上液,用旋转蒸发仪蒸发溶剂后冷冻干燥得山茱萸总苷,其中莫诺苷和马钱苷两种环烯醚萜苷含量为总苷的80%~90%;
银杏总内酯的制备:取干燥银杏叶,粉碎,用80%乙醇浸提两次,合并两次醇提液,向其中加入1%的维生素C,混匀,减压回收乙醇至1.05~1.10,浓缩液冷却,向其中加入2倍体积量的水,静置沉淀24小时,取清液离心;将离心液分别用分子量为10万和1万的超滤膜进行超滤,超滤液中加0.8%的维生素C,减压浓缩至1.10~1.15,得浓缩液;浓缩液真空干燥,得银杏叶粗提物;取上述银杏叶粗提物,粉碎,加入15倍量醋酸乙酯,搅拌萃取2次,每次1小时,过滤;滤液回收醋酸乙酯至尽,得浓缩液,真空干燥,得银杏内酯粗提物干品;将银杏内酯粗提物干品粉碎,用乙醇充分溶解后过酸性氧化铝柱,收集流出液,再用1倍柱体积的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合并流出液和洗脱液,减压浓缩至1.10~1.15得浓缩液,然后结晶,抽滤,得银杏内酯A、B晶体混合物;将银杏内酯A、B晶体混合物用少量乙醇洗涤,过滤,再重结晶2次,即得银杏内酯A、B混合晶体,其中银杏内酯b的含量为70%~75%;
葛根总黄酮的制备:取葛根药材,洗净并切成小块;加入为葛根药材8倍体积的60%乙醇溶液,浸渍2小时后取出浸渍液,每份葛根药材提取3次;将浸渍液混合后上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杂质,再用50%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将收集的乙醇洗脱液进行浓缩,浓缩后,加乙醇使浓缩液中乙醇浓度达70%,再过滤去除沉淀物;滤液浓缩,加正丁醇萃取,回收正丁醇,浓缩、干燥,得到葛根总黄酮,其中葛根素含量为5%~10%;
取上述各有效部位,加碳酸钙和淀粉,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匀,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4:
处方:水蛭小肽90g、山茱萸总苷60g、银杏叶总内酯60g、葛根总黄酮40g。
制法:水蛭小肽的制备:取水蛭,适当粉碎,加10倍量水匀浆15min,加热煮沸30min,放冷至室温,采用盐酸调pH至2.0±0.1,然后加入底物量5%的胃蛋白酶,在37℃条件下酶解4h,然后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7~10,加入底物量5%的胰蛋白酶,在50℃条件下酶解4h,时时搅拌并调节pH在7~10范围内,酶解完毕后继续升温煮沸15min,放冷,离心,收集上清液,调节pH6.5~7.0,加入2%的活性炭,搅拌均匀,滤过,滤液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3kD的中空纤维膜进行超滤,收集透过液,再以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50D~300D的陶瓷膜进行纳滤,收集未透过液,减压浓缩,干燥,得水蛭小肽;其中水蛭小肽的含量为50%~90%;
山茱萸总苷的制备:取山茱萸样品粉末5.0g置于圆底烧瓶中,加72%乙醇50mL微波(400w)提取10min,倾取上清液,残渣再加72%乙醇50mL,同前操作重复一次,合并滤液,滤纸及残渣用72%乙醇清洗,清洗液滤过并入上液,用旋转蒸发仪蒸发溶剂后冷冻干燥得山茱萸总苷,其中莫诺苷和马钱苷两种环烯醚萜苷含量为总苷的80%~90%;
银杏总内酯的制备:取干燥银杏叶,粉碎,用80%乙醇浸提两次,合并两次醇提液,向其中加入1%的维生素C,混匀,减压回收乙醇至1.05~1.10,浓缩液冷却,向其中加入2倍体积量的水,静置沉淀24小时,取清液离心;将离心液分别用分子量为10万和1万的超滤膜进行超滤,超滤液中加0.8%的维生素C,减压浓缩至1.10~1.15,得浓缩液;浓缩液真空干燥,得银杏叶粗提物;取上述银杏叶粗提物,粉碎,加入15倍量醋酸乙酯,搅拌萃取2次,每次1小时,过滤;滤液回收醋酸乙酯至尽,得浓缩液,真空干燥,得银杏内酯粗提物干品;将银杏内酯粗提物干品粉碎,用乙醇充分溶解后过酸性氧化铝柱,收集流出液,再用1倍柱体积的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合并流出液和洗脱液,减压浓缩至1.10~1.15得浓缩液,然后结晶,抽滤,得银杏内酯A、B晶体混合物;将银杏内酯A、B晶体混合物用少量乙醇洗涤,过滤,再重结晶2次,即得银杏内酯A、B混合晶体,其中银杏内酯b的含量为70%~75%;
葛根总黄酮的制备:取葛根药材,洗净并切成小块;加入为葛根药材8倍体积的60%乙醇溶液,浸渍2小时后取出浸渍液,每份葛根药材提取3次;将浸渍液混合后上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杂质,再用50%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将收集的乙醇洗脱液进行浓缩,浓缩后,加乙醇使浓缩液中乙醇浓度达70%,再过滤去除沉淀物;滤液浓缩,加正丁醇萃取,回收正丁醇,浓缩、干燥,得到葛根总黄酮,其中葛根素含量为5%~10%;
取上述各有效部位,加碳酸钙和淀粉,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匀,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5:
取实施例3所制胶囊剂治疗32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治疗方案: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4周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脑血管损伤程度等。结果:治愈14例,好转9例,显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
Claims (4)
1.一种用于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水蛭小肽有效部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从水蛭中提取的水蛭小肽、从山茱萸中提取的山茱萸总苷、从银杏叶中提取的银杏总内酯、从葛根中提取的葛根总黄酮组成,各有效部位的重量配比为:
水蛭小肽3~9重量份
山茱萸总苷3~6重量份
银杏总内酯3~6重量份
葛根总黄酮2~4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蛭小肽有效部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有效部位的重量配比为:水蛭小肽6重量份、山茱萸总苷5重量份、银杏叶总内酯5重量份、葛根总黄酮3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蛭小肽有效部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①水蛭小肽的制备:取水蛭,适当粉碎,加5~20倍量水匀浆5~15分钟,加热煮沸5~30分钟,放冷至室温,采用盐酸调pH至2.0±0.1,然后加入底物量0.5%~10%的胃蛋白酶,在30℃~45℃条件下酶解1~6小时,然后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7~10,加入底物量0.5%~10%的胰蛋白酶,在45℃~55℃条件下酶解1~6小时,时时搅拌并调节pH在7~10范围内,酶解完毕后继续升温煮沸5~15分钟,放冷,离心,收集上清液,调节pH6.5~7.0,加入1%~3%的活性炭,搅拌均匀,滤过,滤液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3kD的中空纤维膜进行超滤,收集透过液,再以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50D~300D的陶瓷膜进行纳滤,收集未透过液,减压浓缩,干燥,得水蛭小肽;其中水蛭小肽的含量为50%~90%;
②山茱萸总苷的制备:取山茱萸样品粉末置于圆底烧瓶中,加60%~80%乙醇8~10倍量微波(400w~450w)提取10~15分钟,倾取上清液,残渣再加60%~80%乙醇8~10倍量,同前操作重复一次,合并滤液,滤纸及残渣用60%~80%乙醇清洗,清洗液滤过并入上液,用旋转蒸发仪蒸发溶剂后冷冻干燥得山茱萸总苷,其中莫诺苷和马钱苷两种环烯醚萜苷含量为总苷的80%~90%;
③银杏总内酯的制备:取干燥银杏叶,粉碎,用75%~85%乙醇浸提2~3次,合并醇提液,向其中加入1%~2%的维生素C,混匀,减压回收乙醇至1.05~1.10,浓缩液冷却,向其中加入2~3倍体积量的水,静置沉淀24小时,取清液离心;将离心液分别用分子量为10万和1万的超滤膜进行超滤,超滤液中加0.8%~1%的维生素C,减压浓缩至1.10~1.15,得浓缩液;浓缩液真空干燥,得银杏叶粗提物;取上述银杏叶粗提物,粉碎,加入12~15倍量醋酸乙酯,搅拌萃取2~3次,每次1~2小时,过滤;滤液回收醋酸乙酯至尽,得浓缩液,真空干燥,得银杏内酯粗提物干品;将银杏内酯粗提物干品粉碎,用乙醇充分溶解后过酸性氧化铝柱,收集流出液,再用1~2倍柱体积的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合并流出液和洗脱液,减压浓缩至1.10~1.15的浓缩液,然后结晶,抽滤,得银杏内酯A、B晶体混合物;将银杏内酯A、B晶体混合物用少量乙醇洗涤,过滤,再重结晶1~2次,即得银杏内酯A、B混合晶体,其中银杏内酯b的含量为70%~75%;
④葛根总黄酮的制备:取葛根药材,洗净并切成小块;加入为葛根药材6~10倍体积的30~80%乙醇溶液,浸渍0.5~2小时后取出浸渍液,每份葛根药材提取1~3次;将浸渍液混合后上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杂质,再用30%~70%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将收集的乙醇洗脱液进行浓缩,浓缩后,加乙醇使浓缩液中乙醇浓度达70~80%,再过滤去除沉淀物;滤液浓缩,加正丁醇萃取,回收正丁醇,浓缩、干燥,葛根总黄酮得率为50~80%,葛根总黄酮提取物中葛根素含量为5%~10%。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蛭小肽有效部位组合物用于治疗缺血性脑中风。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64040.8A CN105267946A (zh) | 2015-11-11 | 2015-11-11 | 一种用于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水蛭小肽药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64040.8A CN105267946A (zh) | 2015-11-11 | 2015-11-11 | 一种用于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水蛭小肽药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67946A true CN105267946A (zh) | 2016-01-27 |
Family
ID=55138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764040.8A Withdrawn CN105267946A (zh) | 2015-11-11 | 2015-11-11 | 一种用于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水蛭小肽药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67946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69143A (zh) * | 2019-10-10 | 2020-01-10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 一种短肽及其应用 |
CN113214784A (zh) * | 2021-06-07 | 2021-08-06 | 长春中科应化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莫诺苷接枝聚乙烯共聚聚乙烯醇缩甲乙醛热熔胶的制备 |
-
2015
- 2015-11-11 CN CN201510764040.8A patent/CN105267946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张丽等: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功能和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 |
王艳等: "水蛭提取方法及生理活性的研究",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 |
禹志领等: "葛根总黄酮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
马舒伟等: "银杏叶内酯K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国药学杂志》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69143A (zh) * | 2019-10-10 | 2020-01-10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 一种短肽及其应用 |
CN110669143B (zh) * | 2019-10-10 | 2021-05-14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 一种短肽及其应用 |
CN113214784A (zh) * | 2021-06-07 | 2021-08-06 | 长春中科应化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莫诺苷接枝聚乙烯共聚聚乙烯醇缩甲乙醛热熔胶的制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14740A (zh)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5267946A (zh) | 一种用于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水蛭小肽药物 | |
CN1541676A (zh) | 一种产后补血保健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083433A (zh) | 一种治疗风湿和风湿性坐骨神经痛的药物 | |
CN102370901A (zh) | 一种治疗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43049B (zh) | 一种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中药胶囊 | |
CN100528186C (zh) | 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药复方注射剂的制备工艺以及应用 | |
CN106109951A (zh) | 防治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3476561A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配方 | |
CN105106634A (zh) | 一种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应用 | |
CN1679697A (zh) | 一种含有三七、瓜蒌皮、水蛭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367896B (zh) | 一种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740345B (zh) |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0556423C (zh) | 一种用于肝病的药物 | |
CN1533795A (zh) | 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及其制法 | |
CN102370903B (zh) | 一种治疗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0500173C (zh) | 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095977A (zh) | 一种具有祛火排毒功效的药剂及其药物配方和制备方法 | |
CN101015616A (zh) | 一种用于小儿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70902B (zh) | 一种治疗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317003C (zh) | 治疗高脂血症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 |
CN104524334A (zh) | 一种辅助治疗老年人肺炎中药组合物 | |
CN104666926A (zh) | 一种高血压改善剂 | |
CN105435104A (zh) | 一种用于病毒性肝炎治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5429834A (zh) | 一种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